文化研究导论周宪.共41页

合集下载

《文化研究学派》课件

《文化研究学派》课件
《文化研究学派》ppt课件
目 录
• 文化研究学派概述 • 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理论家及其思想 • 文化研究学派的研究方法 • 文化研究学派的贡献与影响 • 文化研究学派的局限与批评 • 文化研究学派的前景展望
01
文化研究学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文化研究学派是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中 一个重要的流派,它以研究大众文化 为主要内容,注重文化的社会性、实 践性、和政治性,强调文化与社会的 互动关系。
霍尔还提出了“话语权力”的概念,认为话语权 力是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话语权力的 人或群体可以通过话语来影响和操控其他人的思 想和行为。
雷蒙德·威廉斯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文化研 究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和社会 方面。
威廉斯认为,文化是一个整 体的概念,包括语言、文学 、艺术、风俗习惯等多个方 面,而文化研究就是要探究 这些方面的内在联系和相互 影响。
04
汤普森还提出了“文化唯物 主义”的观点,认为文化是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些财富又反过来影响人们 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理查德·霍加特
霍加特认为,传媒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传 递着某种文化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影响受众
的认知和行为。
霍加特还提出了“文化民主化”的观点,认为文化应 该向所有人开放,而不是被少数人垄断和控制。
丰富了传播学理论
文化研究学派引入了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如社 会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等,为传播学理论的 发展做出了贡献。
促进了跨学科研究
文化研究学派的跨学科特性,促进了传播学与其 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传播学研究的多元 化发展。
对社会学研究的贡献
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_周宪

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_周宪

文学 理 论所 关注 的 从 来 不 只 是 文学

古 往今 来
文 学 理论 总 是 会 触 及 许 多 人

类社 会 和 文 化 的 重 大 问 题
和 壁 垒 却 造 成 研 究对 象

但 在 学 院 化 和 制 度 化 的 文 学理 论 知 识 场 内

学科 分界
方法 的 聚 焦 效 应


其次


系统
成熟 的 本 土 理论 学 派 还 不 凸 显

走出去

并影 响世 界 的

中 国气派

理论 尚

再次

本 土 文 学 理 论如 何 发 展 的 主 张形 形 色 色
西 化论

莫衷



传 统论


传统 论


本土论



中 体西 用 论

传 统 现 代 转型 论

我 以 为答 案 是 否 定 的
至 少 是部 分否 定 的

我们知道


学科 这 个 词 在 西 语 中 有

诸多复杂 的涵义
好地 研究



s ci
pl ne

既 指 学科

又有


规训
的意思
进入

个学科 和 从 事 原 本 是为 了 更

研 究 工 作就 意 味 着接受 其学科 的 严 格 规 训

040708视觉文化的来临-周 宪

040708视觉文化的来临-周 宪

主讲人简介:周宪: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

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硕士),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

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

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

博士论文《布莱希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被评为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视觉文化与美学转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有《什么是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崎岖的思路—文化批判论集》,《20世纪西方美学》,《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等。

主要内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变化转型,就称之为转向。

其实,我们只要对身边所发生的种种现象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与20年前相比,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只是水准提高了,而且视觉因素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口传文化、读写文化和电子文化。

口传文化的特征是有声言语,面对面的交流。

读写文化也就是印刷文化。

它依赖于书面文字来交流,是一种不在场的交流。

虽然这两种文化都依赖于视觉,但是言语文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

电子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产生远距传播和互动传播。

电子文化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视觉文化,因为它在图像制作、传输和接受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

比较一下绘画的艰难与数码照相的简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而我们这个时代,电子文化越来越突出,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点,就是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图像化了。

也就是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使过去我们看不到的一切都有可能呈现在我们眼前。

(全文)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其实每一个人都发现或者已经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转向中的大学艺术通识课程改革——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宪教授访谈录

视觉文化转向中的大学艺术通识课程改革——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宪教授访谈录

视觉文化转向中的大学艺术通识课程改革——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宪教授访谈录周宪;孙杨【期刊名称】《艺术百家》【年(卷),期】2016(0)5【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随着大众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出现了"视觉文化的转向"(Visual Cultural Turn)。

所谓"视觉文化"是指具有"视觉性"(Visuality)的文化,即以图像、影像、景观为具体形态,以将某种观念或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并被他们接受或消费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文化。

作为对这种转向的理论回应,视觉文化研究——一个关于"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经验的视觉建构"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国际学术界迅速崛起,同时带来了基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VCAE)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基于学科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DBAE,四个学科基础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和艺术创作)和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之间关系的探讨和论辩。

在视觉文化的转向中,我国正在进行文化现代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开展文化强国建设战略,重点实施"一个工程",构建"四大体系"。

"一个工程"就是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四大体系"包括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对外文化交流体系。

通过"一个工程"、"四大体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六章 文化研究理论与媒介研究

第六章 文化研究理论与媒介研究



(三)文化霸权理论阶段。讨论种族、性 别和阶级,身份认同成为关键词。 (四)消费社会和后现代主义阶段,八十 年代后开始对读者和受众理论的强调,从 强调文本的意识形态,转向强调个体的快 感和受众的解读自由。


3、文化研究的议题:文化与认同 文化研究的议题是相当广泛的,其实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 流露出了跨文化研究取向,雷蒙· 威廉斯、霍格特的研究 对象和基础都是文学领域,但是他们并不满足,把视野投 向了社会文化研究,研究方法里面也不纯粹是文学批评, 而是融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这些议题包 括:1、人们怎样才成为文化的一个部分?2、文化研究如 何理解事物意义?3、文化研究如何理解过去?4、其他文 化能被理解吗?5、我们如何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关系?6、 为什么有的文化和文化形式比其他文化得到更高的评价? 7、文化与权力存在什么样的关系?8、“作为权力的文化” 是如何被谈判和被抵制?9、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等。
第六章 文化研究理 论与媒介研究(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文化研究

1、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20世纪60年代英国就兴起了一股新兴的 文化革新流派,这个流派通常被称“文化 研究”(cultural studies)学派,最初得 名于1964年霍加特(Hoggart,Richard) 在伯明翰大学成立的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 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因此,这个学派也 经常被称为“伯明翰学派”






(3)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法国哲学家阿尔杜塞(1918-1990年)在“意识形态” 理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根据阿尔多塞的观点,马克思所提出的“经济决定 论”并不能解决所有资本主义问题,要解决资本主义问题, 必须认识到“意识形态”,也就是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 的重要性。 其次,阿尔杜塞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叫《意识形态与意识形 态国家机器》(Ideology and the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在这里阿尔杜塞把意识形态分 为强制性的、非强制性的. 再次,意识形态通过“召唤机制”实现对主体控制。

文化研究导论(复习资料)

文化研究导论(复习资料)

●文化定义1.爱德华·泰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给文化下了这样的定义: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

●文化研究特点:跨学科和多元化: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如历史、社会学、文化和传媒研究、妇女研究、经济学、人类学等等第一章文化与现代性一、现代性问题♦1.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现代性阶段,从启蒙运动到19世纪中叶,现代性问题逐渐形成第二个阶段是盛现代性阶段,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期,社会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专业社会和大众社会渐趋形成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时期。

与之对应的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跨国资本主义阶段。

发达国家进入了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一方面是高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入侵,另一方面则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合流。

♦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英国社会学家,“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以后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现代性特征一:断裂性首先,是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

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变迁的程度却是更加神速。

这一点在技术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它还渗透进了所有其他领域。

其次,断裂体现在变迁范围上。

当全球的各个角落都开始与其他地区发生相互联系时,社会巨变的浪潮实际上已席卷了地球的整个层面。

第三,是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

某些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并不能简单地从此前的历史时期里找得到。

现代性特征二:两重性(双刃剑)3.现代性“现代性”指社会的一种类型、模式或阶段♦处在现代性状态的社会被称作现代社会♦一个社会演变成为现代社会的过程就叫现代化双重的现代性--既是希望,也是末日♦现代性带给人们一系列不容置疑的实惠: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饿死人口的减少、重大疾病的根除、不同背景和不同收入者享受平等地待遇等。

关于学术自信问题_周宪

关于学术自信问题_周宪

《文艺理论研究 》 编辑部嘱我做一篇命题作 , 文 谈谈学术自信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 很 紧迫, 也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很多年以前, 钱学森先生提出了著名的“钱 , 学森之问 ” 那显然是一个与学术自信有关的问 题; 也是很多年以前, 文学理论界提出了所谓的文 “失语症” 学理论 问题, 更是直接切入学术自信问 题; 还是很多年前, 一种对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 , 反思和批判 特别是一些海外华人学者对激进的 反传统思潮的清理, 发现了从五四到文革的必然 历史逻辑, 这也是对近代以来本土学术思潮的重 , 新考量 它与学术自信也有这样那样的关联。 晚 近还有统计说, 中国的科技论文已接近最具生产 力的国家之列, 可是论被引或影响力或原创性等 却与庞大的论文产量成反比。 此类背景性的事件或讨论, 其实都指向一个 紧迫的问题, 即,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 随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 的飞速发展,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评判中国学术的 原创性贡献? 这样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个问题与本土学术研究主体的学术自信有关 。 “自信” 是一个很日常的说法, 其实这个概念 有点复杂。看起来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指“相信自 , 己” 对于自己有信心。 其实并非这么简单! 我 们知道, 从心理学角度说, 自我的认知或评价从来 都不会是个体闭门幽思的产物, 准确地说, 自我认 知乃是对他人反应和评价的某种觉知。 换言之, , “他人是自我 自我认知源自他人。 俗话说得好 ” , 因此, 所谓“自信 ” 实际上是一个 的一面镜子。 比较的、 参照的概念, 是自我在某个参照物中所获 得的评价和反应。 这一比较参照关系表明, 任何 “自信” 对 的说明都有必要进入超越自我的复杂 语境中加以考量。 中国足球缺乏自信, 那是因为 和世界强队相比, 中国足球队踢得委实太差, 自信 遂转换为自卑了。 姚明很自信, 那是因为他在强 ·46·

第六章 视觉文化 《文化研究导论》

第六章  视觉文化  《文化研究导论》

主要特征
女性处在被动的、被人观看和被展示的位置上, 而男性则是主动的、看的载体。
电影选择以视觉快感为轴心的方式来安排,叙 事的要求或逻辑被边缘化为外在的、可有可无 的因素。
2.奇观电影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奇观可称之为动作奇观,如《卧虎藏 龙》。
第二种奇观可概括为身体奇观, 如《阿凡 达》。
第三种奇观可谓之速度奇观,如《007》系列。 第四种奇观可名之为场面奇观,如《星球大
视觉消费成为消费社会中重要层面
原因:看与被看的行为都是消费行为的一部分。 由于观看物品已经成为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路 径,所以,商品外观、品牌、及其复杂附加意 义,便成为认同和发现自我身份的活动。 。
典型例证:约翰·费斯克关于牛仔裤的分析。 在消费社会中,牛仔裤含有复杂的文化意义和 身份建构功能。
传统文化:身体标准受制于特定时间和空间,具有 明显的地方文化局限性。
视觉文化:通过各种传媒把关于身体的标准推演成 为跨文化的全球普遍范式。
传统社会的身体标准及塑造技术是通过强制性的措 施实施的,当代视觉文化则把暴力强制内化为人们 的主动选择。
传统社会的身体视觉范式是在封闭的、数量有限的 结构中存在的。而当代视觉文化则生产出数量惊人 的各种形体样板。
第三,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人们的消费行为明显受 制于商品形象的控制,这就出现了所谓“视觉导向 的消费者行为”。
居依·德波从另一个角度 阐述了消费社会的形象 霸权。
在德波的理论中,景象 这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十 分复杂,它不是形象的 聚合,而是人们社会关 系,以及经由形象所中 介的社会关系。
2.视觉消费的文化意涵
对于视觉文化研究来说,重要是人们视线后面 所隐含的复杂的视觉观念。
不同的眼光塑造了人们不同的视觉经验,而不 同的视觉经验又决定了特定的视觉文化及其对 它的理解。

第五章 文化身份 《文化研究导论》

第五章  文化身份  《文化研究导论》

第二节 文化身份的语境问题
1.全球化与后工业社会
“全球化是运作于全球范围内的那些过程, 它们跨越了民族的界限,在新的时空连接 下整合和结合各种团体和组织,使得世界 在现实和体验中相互联系得更加紧密。” ——斯图亚特·霍尔
在全球化的发展进 程和后工业化的社 会发展中,世界各 族人们之间的交流 和联系日益增强;
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社会对文化身份的影响:
其一,作为文化同质和“全球后现代”增长的结 果,民族身份正在被侵蚀。
其二,民族的和其他“地区的”或者排他主义的 身份正在由对全球化的抵制所强化。
其三,民族身份正在衰退,而且新的混杂身份正 在取代它们。
2.文化、政治迁徙
概况
第一,一部分人是由于各种原因被迫强制流动和 迁徙到世界各个地方。
笛卡尔、洛克、康德:把个人看成是理性的统
一体,实现自我与精神世界的融合。
2.社会学主体文化身份
产生:18世纪末期,在欧洲社会学和社会 心理学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学 主体的文化身份。
基本观点: 将“自我个人”与社会一分为二,转而突
出社会对文化身份形成的巨大作用,尤其 是社会对个人存在和意识的决定力量。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G. H. 米德和C. H. 库里。
但同时,全球化与 后工业时代也为这 些人群的民族身份 和文化身份带来了 威胁和挑战。
后工业化社会
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在业已完成工 业化的基础上,实现跨国工业、经济的合 作和商业活动。
典型特征
全球化范围内的一条龙式“流水线”作业, 全球化的“大批量生产”,以及在地球村 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
4.文化身份转向
提出:霍尔《导言:谁需要“身份/认 同”》
内涵:

周宪

周宪

5时代的碎微化及其反思周 宪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4)12-0005-08几个月以前,我有机会访问了腾讯公司深圳总部。

在那座摩天大楼式的总部二楼,有两块巨大的LED 显示屏,向来访者叙说着腾讯正在如何改变世界。

一个显示屏上正显示当时有3.8亿微信用户在线,星星点点不停地在五大洲闪烁;另一个显示屏上显示的是当时有1.2亿QQ 用户在线,星罗棋布地在世界不同地方。

这个令人震惊的技术奇观,在半个世纪以前,甚至20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

英国地理学家哈维1990年在其成名作《后现代状况:对文化变迁缘起的探究》一书中,描述了1850年代至1960年代这一百多年来,如何“通过时间消灭空间”而使世界不断变小。

① 今天,面对如此快捷的通讯,我想哈维会把世界描绘为一个微小的点。

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不啻是这个时代的寓言!不过,眼下我们所遭遇的情势已全然不同于半个世纪的麦克卢汉时代,它将以“微时代”来命名,以“微文化”来描述。

无论微信还是QQ,许许多多的新技术新发明都在昭示一个不断加强的趋势: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变得越来越“微化”。

如果说“微时代”是一个时间性界划的话,那么,“微文化”则是一个更加逻辑的概念,它揭橥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及其内在发展逻辑。

更具体的问题是:这个时代的社会和文化的“微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微化”与主体性的重塑有何关联?新的微文化是否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政治?“微文化”的文化症候当我们用“微文化”来说明当下文化变迁时,其实隐含着许多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

在英文中有一个“微(观)文化”的概念(microculture),但它却是意指社会中具有独特语言、意识形态的小群体文化。

② 这一概摘 要 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微文化——正活跃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它以新技术和新装置为手段,构成了全新的信息方式。

微文化有一系列突出的文化症候,其中微型、快捷、海量和快感是值得注意的四个方面。

文化研究导论周宪重点

文化研究导论周宪重点

意义五:抵抗与个性
• • • • 洗旧、发白 毛边、磨破 商业的再收编, “破的恰到好处。”
意义六:区隔
• 名牌牛仔裤,代表一种文化身份和品位, 区别于普通消 何意味?
几点启示
• • • • • • 牛仔裤的意义是复杂的甚至是矛盾和含混的。 牛仔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贯穿了不同文化力 量的较量:权力、商业、个性、抵抗等等。 文化和消费密不可分。消费与认同密切相关。 性别、阶级、种族、阶层、身份等问题纠缠在 牛仔裤文化中。 差异区隔与时尚趋同错综纠结。 被赋予意义就是意识形态。
• 一直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后,这个概念才在西 方被重视,衍生出了它的现代意义。这一时期也出现 了文明(civilization)这一概念。 • 在18世纪末,德国诗人赫尔德强调这个概念的精神层 面的意义。用以对应于正在兴起的机械文明。1900 年以后这个概念才由洪堡转成意指物质层面。 • Cultural这个概念在1890年代普遍运用。 • 文化这个概念的现代用法只有在作为具有艺术的、资 讯的或人类学意义独立名词时,才得以形成。 • 阿诺德的文化观:强调知识优越、精致优雅、高雅艺 术等,与通俗艺术、娱乐性艺术截然对立。 • “文化这个概念记录了一个真正的社会历史,以及一 个非常困难的与困惑的社会文化发展阶段。”
四、与文学研究课程的比较
• 1.本课程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包含了社会学、人 类学、符号学、哲学和文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因此, 对学术视野有所拓展。 • 2.本课程的基本方法有赖于文学研究的分析能力, 所用的主要方法是文本分析的方法。因此,文学作 品解读、分析和研究能力是基础。同时,人文批判 精神也是文化研究中重要的立场。 • 3.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有许多的差异,因此需要跳 出文学研究的窠臼,换个思维方式来研究。因此, 希望大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对不同学科知识 的了解,形成一个不同学科相互交错的新的知识结 构。

文化研究导论(深圳大学传播学考研媒介文化笔记)

文化研究导论(深圳大学传播学考研媒介文化笔记)

●文化定义文化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既是结果,又是过程。

最广泛的意义:自然的反义词,一切不是自然生成的事物都叫文化。

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所创造财富总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爱德华·泰勒)雷蒙德威廉斯关于文化的三个定义真题连线:13年简答题作为文化研究的三大先驱之一威廉斯是如何界定文化的?(1)作为艺术与艺术活动的文化在这意义上的文化是一个描述“音乐、文学、绘画和雕塑、戏剧、电影”的词语,也被认为是“有教养的”人们所从事的“高雅的”文学艺术和审美追求。

这一定义受利维斯主义影响,认为文化是由少数精英的创造,而文明则是大众的,文化是精神性的,而文明则更多的是物质性的。

(2)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放弃了狭义的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精英主义立场,认为文化不应等同于以高雅文化为代表的高级文化,文化从根本上说是"整体的生活方式"(3)作为过程与发展的文化用以描述对人的心智的培养与个体能力的发展。

培育本身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的及历史的过程。

举例:如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可以被看作是一篇独特的文化产品,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英国生活方式的产物。

还可以看作是表现了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传媒与社会意向思想:威廉斯把大众传播当作重要文化现象来研究,认为媒介及其产品不但与先进的传播技术相关,更与社会制度、文化管理、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人们使用技术的社会意向相联系。

威廉斯批评了拉斯维尔5W模式和麦克卢汉对社会意向的忽视,认为科技发展与社会意向密切相关,大众传播涉及意向与利益等问题。

多种决定因素对传媒实践产生限定作用,对现实的决定取决于政治、军事与商业等各种社会意向之间的博弈。

(电视)但这并非密不透风的控制,各种社会因素不断互动,社会抗争与冲破限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评价:这是一种整体、历史、动态的考察视角。

威廉斯意识到科技、社会制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他既反对媒介决定论,又承认科技的作用;既重视传媒文化生产中政治、经济力量的牵制,又避免把控制、决定绝对化,而是力求坚持一种“过程的意识”,将控制、决定视为动态的社会过程。

文化研究方法论:介绍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框架

文化研究方法论:介绍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框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当代文化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趋势
• 文化研究方法论的跨学科化和多元化 • 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数字化和可视化 • 文化研究方法论的实证化和科学化
02 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描述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 描述性研究方法是对文化现象进行客 观描述和概括的研究方法 • 描述性研究方法包括定量描述和定性 描述两种类型
05化研究方法论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 文化研究方法论的跨学科化和多元化 • 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数字化和可视化 • 文化研究方法论的实证化和科学化
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未来发展路径
• 探索新的文化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加强文化研究方法论的跨学科合作和 交流 • 提高文化研究方法论的科学性和实用 性
文化研究方法论对文化政策制定的影响和意义
文化研究方法论对文化政策制定的意义
• 促进文化政策的创新和多元化 • 增强文化政策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 提高文化政策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
文化研究方法论对文化政策制定的影响
• 文化研究方法论为文化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 文化研究方法论有助于提高文化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文化研究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 结构主义:强调文化现象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 符号学:关注文化现象的符号意义和象征功能 • 后现代主义:质疑文化现象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当代文化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当代文化研究方法论面临的挑战
• 如何应对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如何克服文化研究的理论困境和方法论难题 •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研究的本土性和特色
批判性研究方法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周宪: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美学论文

周宪: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美学论文

周宪: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美学论文●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晶教授)话语:视觉文化既然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自然构成了无法回避的学术命题。

不言而喻,作为文艺学、美学或文化学研究的学者,都无法绕开这个敏感而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视觉文化取代了印刷文化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最为突出的现象乃至于模式,这在西方的一些著名学者如波德里亚、德波、詹姆逊、费瑟斯通等人那里都有了相当深刻的论述;我们国内的一些著名学者也在文化研究中将视觉文化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

美学界近来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其实也是视觉文化所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嬗变。

关于视觉文化,已有了数量众多、影响广泛的论著,那么,我们这个讨论是否还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又在何处?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文艺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在文艺学领域产生了很多争议,再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热点。

其实,这正是与视觉文化问题有着密切关系的。

视觉文化作为时代的文化模式,带来的是与文学颇为不同的审美方式,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的,或者说是成为了消费社会文化的最重要的征兆,而原有的文艺学体系则是以文学理论作为基座的。

有人甚至提出了“文学的终结”的严重话题,而文化研究中关于视觉文化和图像的论述,所涉及的对象几乎和原有的文学理论或经典文艺学相去甚远。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文艺学美学的发展,是无法离开当前的这种审美现实的,必须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和理论方法将视觉文化中的审美现象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而视觉文化研究也应该从文艺学和美学的立场上得到更为深入的开掘。

视觉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出现在美学领域,其实可以说是题中应有之义,也体现了文艺学和美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向。

近一个时期的文艺学、社会学或美学论著,尤其是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有关著作和,对于视觉文化多有涉及。

这个现象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但是,目前的视觉文化理论的是泛文化性质的,而与文艺学和美学的研究差别很大。

《文化研究导论》读书笔记

《文化研究导论》读书笔记

文化研究导论第一部分文化理论第一章文化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一种新的跨学科的研究文化the study of culture的方式)在欧美已经历约半个世纪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登陆中国。

一.文化是什么?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文化”的三个相对独特的意义:艺术及艺术活动(人文学者的研究领域);习得的、首先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的特质(人类学家和社会学界);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运用历史文献和历史方法的历史学家)。

二.文化研究中的议题和存在的问题1.人如何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习得的。

社会学,社会化。

2.文化研究如何解释事物的意义:人类关于世界的知识是社会地建构的。

理解的方式是:我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形成了我们看世界及赋予这世界以意义的方式,所以,通过考察我们的社会处境,可以明了我们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理解世界。

3.文化研究如何理解过去:从影响和传统的角度来考虑文化,询问历史。

传统并不是中立和客观的,而是文化地建构的,在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中,有些东西被包容而另外的被排斥,这就反映了社会中权利的分配方式。

4.其他文化能被理解吗?:跨历史,跨地区和区域的问题。

5.我们如何理解文化间的关系?:理解任何文化形式的意义,不能单纯地把它固定在一种文化内部,而应按照它如何适应不同文化网络之间的交叉点来看它。

6.为什么某些文化和文化形式比其他的文化与文化形式得到更高的评价?:这样的价值判断,这样的规范或传统本身就是被建构的。

↓7.文化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无论采取何种观点,权利与文化不可避免的连结在一起,文化分析不可能从政治和权利的关系中被分离出去。

所有社会都是政治地、经济地组织起来的。

权利和权威分布于社会之中,所有的社会都有分配稀有资源的方式,这些分配产生了特有的社会形构。

文化受社会统治集团的利益和影响,而统治集团则试着去解释他们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并使这一位置合法化。

周宪《文化研究:为何并如何?》《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

周宪《文化研究:为何并如何?》《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

文化研究:为何并如何?周 宪内容提要 本文着重讨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崛起反映了“后革命时代”知识政治的某种内在要求,关于它的论争体现出人文学术知识内部以及学者共同体内的某种张力。

文化研究的沛兴导致了学术场域里象征资本的重新分配。

作为西学东渐的一种范式,文化研究不断地提出本土化的要求,本土化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出本土性的中国问题,以及在运用西方理论解释这些问题时产生的差异感,进而促成知识范式的本土转换与创新。

在当代中国,文化研究面临着知识的学院体制化和商品化双重压力,恪守文化研究的批判性和现实关怀是保持其鲜明倾向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文化研究 知识政治 象征资本 本土化 知识创新 刘康教授的文章《从区域研究到文化研究:人文社科学术范式转换》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

概括起来,有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知识政治问题。

现代社会的知识生产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政治关联。

他用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分析了美国区域研究的兴衰过程。

其次,反思性批判与知识创新问题。

对西方学术的引进如何反思性地加以批判,进而产生中国本土化的理论议程和理论范式,由被动的“理论消费国”转向“理论生产国”。

刘文对这些问题是从外部来加以审视的,我则想从内部来对这些问题加以考量。

换言之,刘文关切的是中国知识界如何接受外来理论并加以创新,我关心的问题则是文化研究的崛起对当下中国及其知识生产意味着什么。

作为回应,我将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文化研究上,暂不涉及区域研究问题。

近些年来,有关文化研究可谓争论不断,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这也许是规律性的现象,举凡任何一种新范式、新思潮的出现,都会引发其知识谱系或合法性的争论。

其实,当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思潮或研究出现在西方时,也曾引发过热烈的争论。

当然,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关于文化研究的争论还有一些值得深省的本土意义。

在我看来,关于文化研究的争论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点是作为一种西方的理论范式,文化研究在中国本土当代情境中是否必要。

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精简版)

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精简版)

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我以为,考察视觉文化的不同历史形态,就是考察视觉观念的历史。

用伯格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看的方式”。

说白了,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

而科学的革命说到底就是范式的变革,是新的范式代替旧的范式的过程。

我以为,这个原理用于解释视觉文化的历史是相当有效的。

在库恩的科学哲学意义上,我们把视觉文化中贡布里希所描述的“图式”就看作是一种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照片类似于绘画,是凝动的瞬间的记录,但是它却给欣赏者以一再观看和思考回味的可能性;但电视则不然,它决不允许欣赏者作选择,后面的形象不断地消解着前面的形象,因此不可能为欣赏者留下从容的、反思性的片刻。

这里一静一动,一非线性一线性,一可重复一不可重复,诸多差异导致了两种不同的视觉范式的不同。

本雅明把两者分别称之为“视觉接受”与“触觉接受”:前者是凝神专注于对象;后者则是消遣性的,不以聚精会神的方式发生,而以熟悉闲散的方式发生。

视觉范式所以会有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本雅明给出的理由是:“因为在历史转折时期,人类感知机制所面临的任务是以单纯的视觉方式,即以单纯的沉思冥想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它渐渐地根据触觉接受的引导,即通过适应去完成”。

究其根本,我以为两种视觉范式的根源乃是理性的视觉范式与感性的视觉范式之别。

绘画的视觉范式,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对透视法则的发现,导致了对空间秩序和中心化视觉范式的产生。

空间物体的距离和位置关系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存在着秩序性。

伯格认为:透视法是欧洲艺术独有的,它最初在文艺复兴初期确立起来,透视法是将万物集中于观者眼睛之中心,恰似灯塔射出的一束光线——只不过不是向外射出的光线,而是向内统摄事物的外观形态。

透视法将这些外观形态称之为真实。

透视使得单眼成为可视世界之中心。

万物皆汇聚于这只眼睛并消失于无限远的灭点。

可视的世界是为观者而安排的,就好像宇宙曾被认为是为上帝所安排的那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