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电影的后现代影像审美风格透析

合集下载

类型片的本土化深耕——导演宁浩的个人风格分析

类型片的本土化深耕——导演宁浩的个人风格分析

【作者简介】 孟 鹿,女,山西太原人,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动画专业讲师。

【基金项目】 本文系青岛农业大学重点课题《新媒体语境下山东传统泥彩塑工艺的趣味化传承与创新——以高密泥玩具为例》(编号:201706308)成果。

从2006年第一部“疯狂系列”电影《疯狂的石头》以破竹之势突入国内院线市场开始,宁浩监制、新人导演执导的几部影片均获得票房、口碑的双丰收,宁浩已经从初出茅庐充满“迷影”气质的年轻导演成长为“第六代”导演的中流砥柱。

如今,在逐渐参与新导演扶植计划后,宁浩的事业中心开始偏向制片监制与编剧,宁浩类型片的本土化处理个人风格也在青年导演中开始显现独特的影响力。

类型片最早起源于好莱坞。

作为一种商业环境下的产物(通常是出于便于销售的考量),与作者电影相对比,类型电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各式的标签。

电影是一种工艺作品,经常根据其某些特征划入某种类型,如喜剧片、惊悚片、西部片等。

因为类型电影并非成长于本土,在影片创作过程中如何避免类型片“橘生淮北”的尴尬境况,考验的是创作者对类型题材的准确把握与对本土地文化与市场环境的精准分析。

类型电影的程式化创作路径与创作流程既是对创作者个性的抹杀,也是一层有待冲破的屏障,更会成为创新创作的契机与跨越点。

观众在类型片的观影过程中有着相对固定的审美预期,会与影片中的固定类型的角色形成共鸣,并寻求符合其观影经验的剧情。

因此,如何既在观众的期待中保证类型片的完成度,又不让固有模式生硬突兀,也是类型片创作必须克服的问题。

宁浩作为中国类型片的探路者,在其执导的影片中融入本土社会的独特生活元素,与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所更能接受的文化要素。

宁浩类型片本土化处理的成功,来自于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对类型片内涵的透彻理解,其大胆的镜头运用、快速剪辑与后现代叙事风格都让宁浩成为本土影坛独树一帜的导演。

宁浩影片中所表现的底层叙事与人文关怀,时代欲望与个人欲望的交织更是其影片个人风格的组成部分。

宁浩“疯狂三部曲”美学风格的继承与嬗变

宁浩“疯狂三部曲”美学风格的继承与嬗变

宁浩“疯狂三部曲”美学风格的继承与嬗变作者:张灿璇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11期【摘要】宁浩导演的“疯狂三部曲”即《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和《疯狂的外星人》这三部以“疯狂”命名的电影,这三部电影在美学风格上十分相近但又有着细微的差别。

《疯狂的外星人》相较前两部具有更加明显的喜剧类型片的色彩,而《疯狂的赛车》与《疯狂的石头》在“疯狂”的美学呈现上也有所不同。

三部曲不仅在故事上相互独立,没有任何情节上的勾连,也不像《教父》系列那样具有绝对统一的影像风格和叙述方式。

【关键词】宁浩;视听语言;作者电影;疯狂三部曲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1-127-03The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of the aesthetic style of "crazy Trilogy"Zhang Canxuan(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6)Abstract: Ning Hao directed the "Crazy Trilogy" named "Crazy Stone," "Crazy Racing" and "Crazy Alien" three films named "Crazy", these three films are very similar in aesthetic style but with subtle differences. "Crazy Alien" has a more obvious comedy genre than the first two, and "Crazy Racing" and "Crazy Stone" are different in the aesthetic of "Crazy." The trilogy is not only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in the story, there is no plot link, nor is it the "Godfather" series has the same absolute unity of image style and narrative.Keywords: Ning Hao Audio-visual Language Author Film Crazy Trilogy宁浩的几乎每一部影片都烙印着属于宁浩个人的强烈风格,无论是《无人区》还是“疯狂三部曲”都充斥着宁浩式的黑色幽默。

浅析宁浩导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浅析宁浩导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104蒋嘉琪,余 婷:浅析宁浩导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一、黑色幽默的喜剧片风格2016年的《疯狂的石头》创造了低成本高票房的神话,自此宁浩也成为了票房过亿的导演。

人物边缘化、反英雄化、商业化效果、荒诞的故事情节、黑色幽默化的风格是其喜剧片的主要特征,为中国喜剧片的创作提供新的动力。

宁浩曾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拍的不是喜剧片只是现实的荒诞,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荒诞的。

”无论是影片《香火》中和尚要洗头还是《疯狂的石头》中围绕一块儿“石头”各路人马各显神通,都体现了这种荒诞。

他表达的从来都是关于“人总是处在荒诞和不那么顺畅的逆境中”的主题,即边缘人物的挣扎、被颠覆的传统英雄人物形象、道德的异化,从而呈现出其个性化的叙事风格。

二、宁浩电影后现代主义的个性化表达后现代主义电影体现着对人物的解构,对传统形象的颠覆,游戏化、娱乐化功能,拼贴无处不在的特征。

它解构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限,与市场的商业逻辑、交织的多元文化,以及蓬勃发展的科技因素密切联系。

《杀死比尔》《黑客帝国》《大话西游》等影片掀起了后现代主义浪潮,而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更是现代中国电影史上的后现代主义典范之作。

(一)MTV 式的剪辑方式。

以宁浩为代表的新生代导演相较于以往任何一代,更具备了电影知识与技能的储备量,再加上早期拍摄MV 和广告片的历练,使得他的影片能够熟练运用快节奏的跳剪辑手段进行流畅的叙事。

例如在影片《疯狂的赛车》开头,用19秒的时间,17个镜头就完成了比赛紧张感的渲染。

(二)拼贴与混置的无处不在。

宁浩的电影中始终贯彻着浓郁的后现代主义,其影片中多种类型片元素的交织运用对典型场景的表达,呈现出一种拼贴混置无处不在的态势。

其中宁浩的“疯狂三部曲”(《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和《疯狂的外星人》)融合了喜剧片、警匪片、西部片、强盗片等多种元素。

正是由于这种混合打破了原先类型电影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公式化的情节,避免了叙事的单调性。

同时,类型片风格多样性的同一主体表达也成为了目前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发展走向。

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导语:电影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能够通过影像、音乐、剪辑等手段来表达导演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宁浩作为中国电影界备受瞩目的导演之一,其作品常常充满着独特的幽默、荒诞、讽刺和对社会现象的尖锐批判。

本文将探讨宁浩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探讨其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以及对观众和社会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与宁浩电影的契合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具有多重定义的思潮,主要强调对权威、大故事和确定性的抵抗,尤其关注在复杂多元的后工业社会中,现实与虚构、高低文化、个体与群体之间的错位关系。

宁浩电影中常常出现的荒诞性格、离经叛道的叙事方式、对权威的讽刺批判等元素,与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点高度契合。

首先,宁浩电影中的荒诞性格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风格。

在宁浩的《夜宴》、《疯狂的赛车》等作品中,人物形象常常怪异、夸张、反常,与传统的英雄形象和美学标准完全不同。

这些荒诞性格代表了社会边缘化的个体,他们的挣扎和追求与整个社会系统的矛盾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反傲慢叙事、反陈腐美学的新声场。

其次,宁浩电影中常常运用多线叙事、断裂叙事的手法,进一步凸显了后现代主义对于大故事的否定。

在《疯狂的赛车》中,导演通过多个平行线索的交织,让观众无法准确地把握故事的发展方向和主次关系。

这样的叙事方式破坏了传统线性叙事的连贯性,呈现出一种混乱和不确定的感觉,与后现代主义的脱离中心的思维方式相呼应。

此外,宁浩电影中对权威的讽刺批判也是后现代主义批判精神的具体表现。

《疯狂的赛车》中的“一吻定情”抢劫犯,以及《疯狂的外星人》中外星球上以“抛话筒”制衡人类言论的机器人,都是对权力和权威的讽刺,呈现了后现代主义对于权威异化和娱乐化的担忧。

二、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价值观除了以上揭示宁浩电影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契合之外,宁浩电影所表达的后现代主义价值观亦十分明确。

宁浩通过影片中的荒诞性格、离经叛道的叙事方式、对权威的讽刺等手法,传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关怀。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它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构,探讨了现代社会和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电影艺术中,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和表现。

本文将结合国内电影实例,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

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体现在对叙事结构的颠覆和多样性。

传统的电影叙事通常是线性的,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而后现代主义电影则更加强调跳跃式的叙事和非线性的结构。

这种非传统的叙事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强烈的审美冲击和思考空间。

国内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作品《一一》就采用了跳跃的叙事结构,通过不同时间点的镜头交织呈现主人公成长的故事,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多路并行的叙事结构也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一大特点,国内导演王家卫的电影作品《重庆森林》就采用了这种叙事结构,通过多条线索交织呈现了主人公们的生活故事,展现了复杂而多样的现实世界。

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还体现在对视觉形式的创新和融合。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视觉形式的颠覆和重构,倡导多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和碰撞。

在国内电影中,这种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呈现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导演宁浩的电影作品《疯狂的石头》通过对不同影像语言和表现形式的融合,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影像审美,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电影叙事结构,给观众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视觉震撼。

后现代主义对视觉形式的重塑也体现在一些先锋导演的电影作品中,他们通过摄像技术的创新和实验,实现了对影像形式的重新定义和表达,给国内电影带来了更多的艺术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还体现在对主题的多元探讨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主题和价值观的颠覆和重构,探讨现代社会和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国内电影中,这种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呈现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导演王小帅的电影作品《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通过对个人和家庭的故事叙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和内心世界的多元性,展现了后现代主义对主题的多元探讨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下的“荒诞”

后现代主义下的“荒诞”

后现代主义下的“荒诞”作者:宋旺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摘; 要:宁浩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可能有人欣赏不了他的黑色幽默,但如果细细品味却能悟出不一样的味道。

而在缺少后现代主义的中国电影的今天,宁浩作为后现代主义导演的代表人物,任重而道远。

本文从宁浩的成名作《疯狂的石头》入手分析宁浩导演的艺术风格以及构思特色,来了解后现代主义电影。

关键词:后现代;宁浩;电影;黑色幽默作者简介:宋旺旺,男,汉族,1993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海南大学研究生在读,主攻电影电视方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1说起宁浩,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讲是有些陌生的,他的名声可能大,但要说起《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黄金大劫案》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大家可能会说“原来这些个疯狂是他拍的呀”。

是的,疯狂。

我们在看宁浩电影中多多少少会感受到他的疯狂。

从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到今年所监制的《我不是药神》,宁浩一直在创造着他中小商业电影的成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宁氏风格”。

宁浩的商业电影显示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的特色与精神特质,宁浩电影为理解当下中国现实语境中的价值与局限提供了一条途径。

一、后现代主义化的结构20世纪60年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浸润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成为了后现代工业社会的镜像,它以类型杂糅、消效仿经典等方式來挑战权威、消解宏大叙事,体现了不确定性、差异化、风格化等。

《疯狂的石头》讲述的是一个面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发现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了挽救厂里的困难,举行展览来获得收入。

而冯董事长为得到工艺品厂,改建公寓,派秦丰收雇了国际大盗去偷翡翠。

而本地的三个蠢贼为了生存也盯上了翡翠。

国际大盗和三个贼为了偷,通过各自的“专业技能”,经历了一系列较量和真假翡翠交换之后,国际大盗和三个贼被彻底的幽默了一下。

《疯狂的石头》采用立体式的叙事方式,多条线相交错,把时间和空间切割成片段,重新组装,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述,呈现出三维立体空间,把时间上线性叙述通过空间表现出来,这是后现代主义重要的叙述方式。

超现实性的喜剧:宁浩电影中的草根精神探析

超现实性的喜剧:宁浩电影中的草根精神探析

292018年第09期【作者简介】侯聪阳,男,河南林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超现实性的喜剧:宁浩电影中的草根精神探析侯聪阳宁浩是中国电影圈内罕有的鬼才导演,作为一位70后的青年才俊,他所擅长的绘画、剧本原创、摄影等均为其导演创制带来了强大助力。

宁浩崛起于中国草根阶层,有着深厚的社会底层生活经历,这些丰富的底层生活阅历、经历、经验等为宁浩积累了丰厚的草根式创制的宝贵财富,更为其愈加充分地汲取底层草根养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有利条件。

这种由社会实践所固化于其思想形态之中的草根意识的影视艺术化诠释,为他掳获了观众的追捧、欣赏与爱戴。

一、 草根原初意识流露与表达(一)草根原初意识崛起宁浩的喜剧是全方位的,其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的喜剧,更是一种动作的喜剧。

其中的方言、动作、草根表达等的多元化深度融合为中国喜剧开创了一种宁浩式的独特喜剧风格。

《疯狂的石头》作为宁浩全国公映的处女作,甫一问世即掳获了包括原创剧本、最佳导演等多个奖项的金马奖,并使得宁浩成为中国影坛拥有着新锐力量的生力军。

《疯狂的石头》捧红了一位影帝黄渤与一众以王迅为代表的龙套演员,这本身已成为一种足以铭记于影史的奇迹。

亦由此侧面看出宁浩创制的草根底蕴之丰厚以及创制功力的高超。

同时,影片即将胎死腹中之际,全赖影帝刘德华的仗义支持,亦成就了一段影帝扶持草根导演的传世佳话。

相较宁浩一举成名前的三部作品《星期三,星期四》《香火》《绿草地》等,《疯狂的石头》不仅故事性、戏剧性、冲突性更强,而且更加切近于草根阶层、草根生活、草根人生,显然,这种原初的草根性是宁浩得以崛起的原因所在。

(二)黑色幽默式的草根喜剧表达宁浩的电影具有极强的草根社会适应性。

这种极强的草根阶层化与社会化反映在其作品极大地迎合了中国普罗大众,并且,宁浩的黑色幽默喜剧既拥有着盖·里奇式的黑色幽默的精髓表达,又有着其自成体系的针对草根阶层的在场性、切近性、契合性。

这种在场性能够令观众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而切近性则令观众感同身受;而契合性则会令观众与场景氛围、美术艺术、角色演绎等之间不产生间离感、出戏感、违和感。

宁浩电影的配乐特色

宁浩电影的配乐特色

宁浩电影的配乐特色宁浩1977年出生于中国山西,一个钢铁工人的儿子,草根出身。

宁浩最初毕业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前山西电影学院)影视美术班。

中专毕业后,就职于太原话剧团,随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制作班、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系学习。

期间先后做过自行车装配工、音乐人、舞台美术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平面摄影师、摄像师等工作。

专业院校的学习经历使他成为一个知识面比较丰富的人才,同时多重身份的职业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增加了大量的社会阅历。

艺术创作者创作思维和创作方式的形成离不开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成长经历。

宁浩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不仅让他体会到了小人物生存的艰辛,更多了一种对人生百味体会的淡定、从容,最终成为他导演艺术的重要滋养。

特别是在学校为了生存拍摄MTV的经历又和英国后现代主义电影大师盖?里奇如出一辙。

1999年,宁浩在Channel[V]做电视记者,专门采访歌星。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他进入了音乐电视领域,拍摄了朴树的《Colorful Days》等近百首MTV并获得多项专业大奖,成为一个成功的MTV导演。

正是因为他的这段经历,使他熟练掌握了MTV式的镜头语言技法,同样音乐的敏感性也成为他日后作品标贴式的影像风格。

著名电影美学理论家钟惦??先生认为“电影音乐是电影的有机构成之一,是电影中一个极为活跃的因素,是空间艺术的时间走向,是故事情节中属于情绪渲染与凝结的产物,是电影美学中的独立篇章。

”(钟惦??.起搏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296.)电影画面与音乐完美结合,创造一种情绪、节奏上的统一;同时音乐和画面互相映衬、互相加强,共同表达一种情感,营造一种气氛。

由于宁浩过去拍摄过“MTV”的缘故,在宁浩的电影中音乐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他的电影镜头繁多,节奏明快,音乐可以使让故事流畅富有吸引力,画面具有更深的内涵,狂欢的效果更加强烈。

导演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让配乐成为电影塑造的一种手段,配乐也成为宁浩电影的点睛之笔。

浅谈宁浩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浅谈宁浩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期末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宁浩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系别艺术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姓名史莘学号 110610303 年级 2011级课程名称影视艺术美学任课教师黄婧秋论文评语:平时成绩( %)期末论文成绩( %)总成绩(100%)成绩2013年 12 月 12 日浅谈宁浩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史莘学号:110610303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当代导演不在拘泥于传统政治教化影片,而更多的去关心一些底层小市民的酸甜苦辣。

宁浩,作为新生代领军导演,他影片中独特的后现代主义特色,在中国电影里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宁浩的“疯狂电影”中MTV式的剪辑手段,荒诞的剧情以及颠沛流离的人物等等,这些特点不仅成就了宁浩,并且也引领了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发展。

关键词:宁浩、后现代电影、宁浩导演艺术、宁浩导演电影类型1引言身处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商品消费力逐步增高,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也日益普遍,特别是DV的发明,使大众百姓从影像的消费者转换为影像的创造者,影视艺术也真正降格成为平民化的娱乐方式,才使得宁浩作为一个草根阶级也有能力创作影视艺术。

宁浩的DV毕业作品《星期四,星期三》曾受到《上学路上》的导演方刚亮的好评以及鼓励,这段鼓励让宁浩心里燃起了拍电影的火花,于是他开始往电影的道路上走去。

之后他动用了自己的十几万的积蓄,拍了一部后来在第四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大奖的DV作品《香火》。

之后宁浩又拍摄了一部DV作品《绿草地》(又名《蒙古乒乓》),这部DV同样也获得了国外的一些奖项,这两部DV作品加上一定的机遇,于是有了后来的《疯狂的石头》。

正是《疯狂的石头》为宁浩带来了声誉,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后现代主义典范。

2后现代电影2.1电影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渊源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展示了他们的作品。

《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等这些影片“使人类又一次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经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影像思维方式”。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其影响逐渐渗透到了各个艺术领域,包括电影。

在国内电影中,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导演们往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艺术风格,而是通过各种手法和构思,展现出了独特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呈现。

在国内电影中,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呈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非线性叙事结构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结构常常是非线性的,导演们通过交错时间线、插叙、倒叙等手法来展现故事的多维度和复杂性。

这种叙事结构在国内电影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张艺谋的《活着》就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通过回忆和现实交织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的命运变迁和心灵历程。

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轴,让观众在不同时间节点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情节发展,增强了影片的厚度和深度。

二、荒诞主义的审美风格后现代主义常常采用一种荒诞的审美风格,挑战传统的美学标准和观念。

在国内电影中,许多导演也尝试运用荒诞主义的审美风格来呈现影片的艺术表达。

例如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以及冯小刚的《非诚勿扰》等影片,都融入了大量的荒诞元素,通过离奇的情节和滑稽的表演,将影片的氛围和节奏营造得异常夸张和夸张。

这种审美风格的运用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开拓了电影的艺术领域。

三、超现实主义的摄影技巧后现代主义鼓励艺术家通过各种摄影技巧表现出超现实的特质。

在国内电影中,一些导演也尝试通过摄影技巧来营造出超现实的影像世界。

例如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就采用了大量的超现实摄影手法,通过慢镜头、特写、变焦和镜头移动等技巧,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影像空间,让观众在影片中感受到了一种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美学享受。

四、后现代主义的主题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对现实和真理的怀疑和否定,这种思想在国内电影中也得到了一些反映。

一些导演通过影片的主题和情节来探讨后现代主义的观念,例如王童的《心迷宫》就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解和多重身份的展现,表现了另类的现代都市生活。

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近年来,宁浩成为了中国电影界备受关注的一位导演。

其作品以幽默的讽刺和黑色的幽默风格成为了他的标志,而其中展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更是令人瞩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宁浩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首先,宁浩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常常呈现出对传统观念和规则的讽刺与颠覆。

在他的作品中,宁浩通常选择一些边缘人物和社会底层人群作为主角,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出社会现象的荒诞和荒谬。

例如,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一众小人物为了追逐财富而困在一个疯狂的宝藏之中,他们不顾一切地争夺,最终陷入了荒唐和悲剧的境地。

这一人物塑造方式和故事情节呈现出对于现实世界的戏谑和讽刺,同时也暗示了一个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矛盾。

其次,宁浩电影中的叙事手法和影像风格也体现了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宁浩通常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通过跳跃和错综复杂的时间线,展示出多种视角的碰撞和转变。

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模式使得电影呈现出一种虚幻和迷幻的感觉,观众被迫思考故事真实性和内在逻辑。

同时,宁浩的影像风格也非常独特,常常运用鲜艳夸张的色彩和音乐,营造出一种夸张诙谐的氛围。

例如在电影《疯狂的赛车》中,宁浩运用大量华丽的摄影和音效,将一场草莽赛车比赛呈现得如同一场颠覆传统体育竞技的盛会,引发观众对于比赛本质和价值的深思。

此外,宁浩电影中对于权力和权威的讽刺和批判也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典型特征。

在他的作品中,政府官员和其他权威人物常常成为被嘲讽的对象。

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宁浩透露出一种对于权力和真实性的怀疑和批判,通过虚构的情节和夸张的人物塑造展现出权力滥用和腐败的现象。

这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讽刺精神来说是非常typical的。

最后,宁浩电影中对于个体和群体关系的再思考也展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宁浩的电影中常常出现一群团队合作的边缘人物,他们通过合作和反抗来展现出个体的力量。

例如,在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中,宁浩通过虚幻的外星人形象和现实的社会背景,展示了一个边缘人物在多元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故事。

谈电影《香火》中的黑色幽默及荒诞性反讽

谈电影《香火》中的黑色幽默及荒诞性反讽

86各自独特的迥异的特征,分别指示了两种法律文化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法律的产生与社会关系密切,它总是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相联系,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及历史发展历程,孕育了不同的法律文化。

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对异域文化的无知或地区间的文化差异必定会导致法律文化的冲突。

[7]但基于对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的文化冲突具有可协调的一面。

电影《刮痧》充分体现了中美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我们既要深刻挖掘、比较那隐藏的法律文化差异,又要建立中美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机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跨文化交际中法律文化的冲突和障碍。

前言:电影《香火》获得过“最佳电影奖”、“亚洲DV 竞赛单元金奖”,以及“2004年最佳电影”等荣誉,同时是唯一一部入围五十六届洛迦诺电影节的中国影片,在瑞士洛加诺电影节上获得佳评。

故事讲述一个边缘生活中的草根人物和尚,为修缮寺庙四处奔波,在求助之旅中遭遇艰难险阻,最终与信仰背道而驰。

一、黑色幽默理论解读“黑色幽默”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文学流派,繁盛于20世纪70年代,因1965美国作家弗里德曼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黑色幽默》而出名。

“黑色”的内涵是绝望、恐怖、残酷和痛苦,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这就是所谓的“黑色幽默”(朱维之,赵澧,崔宝衡 540)。

黑色幽默的基调是悲观的,人类面对现实和荒诞,虽痛心疾首却无所作为,无可奈何,这种流派表现出世界的荒诞不经、冷嘲热讽和玩世不恭的主题。

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是悲喜剧交加、承受着莫大讽刺的“反英雄”人物。

李乃坤将其定义为:“反英雄人物是和传统式主人公相对立的,他缺乏传统英雄勇敢、刚毅、有理想等高尚品格,而经常抑郁、荒唐可笑、怪僻或厌恶社会”(李广财 38)。

二、 黑色幽默在电影中的体现首先,信仰物质化。

在该片中,佛像对于和尚来说有双层含义:一是代表着出家人神圣、纯洁的信仰,和尚修缮寺庙是基于忠诚的信仰,觉得有寺庙就得有佛像和香火;二是和尚赖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来源,为了靠香火钱,迫不得已将信仰嬗变为自己的职业。

宁浩 名词解释

宁浩 名词解释

宁浩名词解释摘要:一、宁浩简介二、宁浩的作品特点三、宁浩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四、宁浩的未来发展正文:宁浩,原名宁海涛,1977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片人。

他是中国当代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好评。

一、宁浩简介宁浩自幼喜欢绘画,1999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

在校期间,他开始涉足电影创作,拍摄了多部短片。

2003年,宁浩执导的短片《星期三,星期四》获得韩国釜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此后,他开始转型从事电影长片的创作。

二、宁浩的作品特点宁浩的电影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关注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同时融入荒诞、黑色幽默等元素。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视角独到,善于抓住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如《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等作品,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三、宁浩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宁浩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市场具有很高的票房号召力,他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电影创作的模式,为新一代导演树立了榜样。

他积极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掘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人才。

此外,他还参与创办了“坏猴子影业”,致力于扶持新生代导演和优秀电影项目。

四、宁浩的未来发展近年来,宁浩逐渐将重心转向制片人角色,投资拍摄了多部影视剧。

未来,他将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执导更多具有社会意义的电影作品,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

同时,他还将继续培养新一代电影人才,为华语电影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宁浩作为一名杰出的中国导演,他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为观众带来了许多难忘的电影作品。

《2024年解构语境下的建构努力——论宁浩的荒诞现实喜剧电影》范文

《2024年解构语境下的建构努力——论宁浩的荒诞现实喜剧电影》范文

《解构语境下的建构努力——论宁浩的荒诞现实喜剧电影》篇一一、引言在电影艺术的大千世界中,宁浩的荒诞现实喜剧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内容在电影市场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他通过大胆的剧情设置和创新的叙述方式,以幽默的手法捕捉和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貌。

本文将通过对宁浩的荒诞现实喜剧电影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其电影中解构与建构的双重努力,从而揭示其高质量的创作特色。

二、宁浩的荒诞现实喜剧电影的解构努力宁浩的电影往往以荒诞的情节和角色设定为特点,这种荒诞性是对传统社会规则和道德观念的解构。

首先,他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夸张和扭曲,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电影中,无论是角色的行为举止还是情节的发展,都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和冲突,使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对现实产生深刻的反思。

其次,宁浩的电影还通过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来达到解构的目的。

他的电影中的角色往往不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行事,而是以一种更为真实、更为复杂的人性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

这种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使观众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

三、宁浩的荒诞现实喜剧电影的建构努力尽管宁浩的电影具有强烈的解构性,但他的作品并不缺乏建构的元素。

首先,他在解构传统社会规则和价值观的同时,也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

他通过荒诞的情节和角色设定,让观众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从而引发观众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理解。

其次,宁浩的电影在叙事结构上也有着独特的建构方式。

他善于运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时间的跳跃和空间的转换,将多个情节和角色巧妙地串联在一起。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电影的情节更加丰富多样,也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想象。

四、宁浩电影的高质量特色宁浩的荒诞现实喜剧电影之所以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除了其独特的解构与建构的努力外,还体现在其高质量的创作特色上。

首先,宁浩的电影在剧情设置上既具有戏剧性又具有现实性,使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对现实产生深刻的反思。

浅析宁浩“疯狂”系列电影的审美风格及其折射的民族审美心理

浅析宁浩“疯狂”系列电影的审美风格及其折射的民族审美心理

文 化 思 潮 的 兴起 与传 播 是 2 0世 纪 西 方 最 重 要 的文 化 的车 被 谢 晓 盟 扔下 的可 乐 罐 意 外 打 中 ,下 车谩 骂时 , 现象之一 , 是 后 现 代 工 业 社会 下 , 经济 、 文 化 高 速 发 展 车 子 滑 动 撞 上 秘 书 的宝 马 , 而 就在 这 个 偶 然 事 故 发 生 意 外地 帮助 道 哥 等 人 逃脱 , 真 可 谓 是无 巧不 成 书 。 的产物 , 是 以对 现 代 主 义 主 流 文化 的批 判 来 颠 覆 传 统 时 . 思 维 模 式 的 一 种 文 化 思 潮 , 强 调 注 重 创 新 性 和 新 奇 故 事 后 半 程 更 是 巧 合 连 连 、 意外不断 , 保 证 了 对 抗 贯 戏 剧 冲 突 随 时 可 能发 生 的 戏 剧 张 力 。 在 性 主 要 特 点包 括 : 无中心 、 反权威 、 无深度 、 零 散化 、 穿剧情始终 、
浅 析 宁 浩 “ 疯 狂 ” 系 列 电 影 的 审 美 风 格 及 其 折 射 的 民 族 审
肖 岩
摘 要: 2 0 0 6年 至 2 0 0 9年 三 年 间 , 中 国 新 生 代 导 演 化 对 那 种 矫 情 的 贵 族 意识 的嘲 笑 、 对 那 些 虚 伪 的道 德
宁浩的《 疯狂 的石头》 和《 疯狂 的赛车》 两 部 系列 影 片
盾 冲突 的 。

“ 疯狂” 系列 电影 的 审 美风 格
“ 后 现 代 式 的 荒 诞 ”是 在 宁浩 这 两 部 影 片 落 下 帷
影片环环相扣, 通 过 偶然 与巧 合 为 之 加诸 的最 常 见 的评 价 。后 现 代 相 连 . 开篇三条线索第 一次交汇就巧合连 连 , 包 世 宏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是一部由中国导演宁浩执导的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舒服惯了的平凡男孩变身外星人后的一系列疯狂经历。

该电影运用了丰富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给观众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和娱乐体验。

首先,影片中的外星人象征着与传统社会规则和期望不同的个体。

影片通过外星人这个“异质”身份来探讨社会对不同个体的包容和接纳,同时也呈现了社会中排斥异己或不同于主流的一部分人的现象。

外星人在影片中以滑稽可笑的方式行事,引发观众的共鸣和笑声,同时也传递了对于不同个体的包容和理解。

其次,影片中的无数异化景象象征着现代社会中的种种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焦虑和压力常常围绕着他们,在这些无处不在的焦虑和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放弃了真正的人性和情感。

影片运用夸张和滑稽的手法,将这些问题以古怪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深思。

影片中的登堂入室、拜神、拜把子等传统意象,象征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之间的碰撞和冲突。

影片以非常直接和夸张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的差异表现出来,并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影响。

这一象征意义引发观众的深思,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注。

片中的外星人通过与人类进行互动和交流,展现了他们与人类的共通之处。

这种共通是基于人类固有的善性和对爱与关怀的需求,表达了人性的温暖和美好。

这一象征意义传递了关于待人以诚、互相帮助和理解的社会价值观念,同时也带给了观众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诸如金子获得时间停止的能力、信念变换成神奇力量的情节。

这些情节象征了人们内心的梦想和渴望,表达了对变革和超越的向往。

这一象征意义使得影片更加引人入胜,激发了观众心中的梦想和希望。

总的来说,《疯狂的外星人》通过富有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的手法,向观众传递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对人性和爱的追求以及对梦想和希望的表达。

这些象征意义不仅加深了影片的审美层次,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电影叙事中的后现代风格研究——以《无名之辈》为例

电影叙事中的后现代风格研究——以《无名之辈》为例

2021-03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影视评论、。

电影叙事中的后现代风格研究———以《无名之辈》为例刘媛媛(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摘要:《无名之辈》将叙事题材锁定在小人物的平凡故事,揭露了来自最底层阶级的荒诞人生,成为继宁浩“疯狂”系列后又一部在叙事方面去诠释后现代色彩的电影。

影片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多线索并行的交叉叙事方式颠覆了观众传统的观影习惯,影片在内容呈现、人物塑造、场面调度、剪辑方式处处彰显着后现代主义荒诞、解构的特征,用“黑色幽默”的叙事方式展现“无名”小人物身上啼笑皆非的人生故事。

关键词:《无名之辈》;叙事;后现代性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9-0127-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9.061一、前言《无名之辈》作为我国电影界的“黑马”,上映7天票房达到1.72亿,如今回味起来却也欣喜,电影没有用流量明星,都是一些实实在在、具有扎实功底的演员,最为出名的是陈建斌和任素汐,其他的演员都不太知名,但是其上映后票房却赶超好莱坞《毒液:致命守护者》《神奇动物2》《摘金奇缘》等进口大片,其排片率更是随着口碑的飙升不断增加,电影圈各大名人纷纷为其发声力荐。

影片在进口片扎堆以及流量不足的“双障碍”背景下成功突围,票房攀升,收获一批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其对底层人物生活的展现和对底层百姓“尊严”的关怀,使该电影具有着现实主义的色彩,但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安排、细节场面的设置、娱乐化暴力元素的使用以及添加的幽默对白中无不充斥着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二、电影《无名之辈》的叙事电影语言学中的叙事是表述故事情态和序列时采用的各种修辞策略:它主要包括对故事空间的存在形态和故事时间序列的建构。

①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如何把一个故事的原始内核用最吸引人、最有趣的方法讲出来。

传统叙事结构倾向线性叙事,严格按照现实的时间的走向来进行叙事的安排,而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多线索叙事来讲故事,把故事打碎以悬念化的方式进行重组、细分。

论宁浩“疯狂系列”电影的后现代叙事

论宁浩“疯狂系列”电影的后现代叙事

论宁浩“疯狂系列”电影的后现代叙事21 世纪以来,在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高举着中国式大片的旗帜,呼吁精英文化的口号声中,第六代导演逐渐展示出强调自我,并极力展示真实的意识倾向。

随着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等理想化、声效化的大成本电影的落寞,一股后现代主义的新风扑面而来,尤其以宁浩为代表的非线性电影叙事风格,扣响了盖? 里奇的“大烟枪”,在中国电影后现代主义浪潮中,争得了符合审美现代性的话语权。

2006年,一部制作成本为300 万元的小成本电影在中国电影之林异军突起,狂揽2300 万元票房,成为电影界的焦点和票房奇迹,这就是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2009 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赛车》再创佳绩,票房过亿,他成为新一代导演中第一位“亿元导演”,这些都说明观众对宁浩导演电影风格的认可。

为何“疯狂系列”电影能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这不得不提及中国电影审美的现代性以及后现代主义电影独特的叙事风格。

随着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疲软以及大众审美疲劳,加之国际交流同步化,观众的审美情趣出现了快餐式审美以及趣味性审美的时代趋向,光靠吸引眼球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博得大众好评;同样,主打深刻内涵的文艺题材片亦缺乏时代需要的大场面,不符合当下的审美取向,后现代主义电影符合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人们的思考节奏,特写+短镜头的快速转场同样具有大场面所带来的新奇感,故后现代主义电影既符合当今的观影审美,印证了审美现代性的时代需求,也表达出后现代主义电影具有符合当下人们关注的审美元素。

后现代主义电影是指具有能表现后现代主义时代元素的影片。

此类电影是多元化的、无界限的,模仿、描写并模糊了雅与俗、形式与本质的解构叙事式电影类型,无论是颠覆传统电影的深度艺术思考,还是应接不暇的艺术技巧和电影语言,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极力推崇的手段,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标志。

宁浩导演的“疯狂系列”电影以其独特的非线性叙事风格,在中国电影市场拓其一隅,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独特魅力。

论宁浩“疯狂系列”电影的后现代叙事

论宁浩“疯狂系列”电影的后现代叙事

作者: 刘坤
作者机构: 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76-78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22期
主题词: 后现代主义;宁浩;叙事风格
摘要:本文在后现代文化审美的视角下,以当下热议的"宁浩现象"为切入点,阐述宁浩导演独特的后现代叙事特点,并对其"疯狂系列"电影的开场主题设置、戏剧冲突以及表达意向进行阐述,重点论述其"无厘头"式多点开场设置、戏谑的"偶然化"戏剧冲突和突出荒诞元素的主题呈现所展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独特魅力和宁浩导演的带着鲜明个人标签的审美意蕴和风格,以此探究符合时下观影审美的优质叙事手法和有益元素,以期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tistic charm which iS a perfect fusion of the two elements:the post modern film style and the Chinese local culture,which are embodied in Ning hao movies.In addition to having the post modern fiim style which is deeply loved by spectators, Ninghao、S movies overthrow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views and create a wholly new aesthetiCS criterion.Combining business factors and art elements,ninghao。movies ful ly sati sfy most spectators,who are eager to get a new vi sual hit. Meanwhile,hiS movies embody a trend that Chinese movie will be typed in the futur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In the first chapter,the author emphasizes on discussing Ninghao and the growth experiences of hiS film works:besides,the author makes a full description of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hiS post modern film style and also analyzes the culrural connotations and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ninhao S movies. In the second chapter,by focus ing on some of ninghao‘S fi Ims,the author has a deep di scussion on a series of post modern fi im art techniques, such as,the camera language in MTV style,the narrative mode in scatted non 1inear style,the editing skill in montage.In addition,based on the post fi lm style,the author shows readers three obvious features of ninghao、S film.,which are fragmentation,visual and.absurdity,In the third chapter,the author dissertates howt ninghao S movies combine 2 the post modern fi lm style with Chinese local culture,and how ninghao’S film overthrow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views and set up a new special criterion of beauty appreciation.
习经历使他成为一个知识面比较丰富的人才,同样多重身份的职业也让他有机 会接触到的社会的各个层面,增加了大量的社会阅历。一般说来,艺术创作者 创作思维和创作方式的形成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成长经历。宁 浩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不仅让他体会到了小人物生存的艰辛,更多了一种对人 生百味体会的淡定、从容,最终成为他导演艺术的重要滋养。特别足在学校为 了生存拍摄MTV的经历又和英国后现代毛义电影人师盖·里奇如出一辙,1999 年,他在Channel[V]做电视记者,专门采访歌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 他进入了音乐电视领域,拍摄了朴树的《Colorful Days》等近百首MTV 并获得多项专业大奖,成为一个成功的MTV导演。当谈到这段经历, “拍 片赚钱多大概廿二岁时在拍MTV,因为我是拍照片的和做剪接工作,然后为生 计会把歌手的照片去卖。之后越来越喜欢,觉得它(拍摄)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因为从小就喜欢看电影"②宁浩说道,为了生存他熟练掌握MTV式的镜头语 言技法,也同样是MTV镜头语言技法给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因 为这些技法也深深地烙印在他日后的得以成名的疯狂系列影视作品中,成 为他标贴式的影像风格。 宁浩真j}三转型成为电影导演也是一个巧合:宁浩在北师大毕业时拍了个 毕业作品《星期四,星期三》,导演方刚亮碰巧看了这部片子,“他无意间 看了我的作业他认为拍得很完整,完全可以做导演。"@正是这种鼓励,成 就了宁浩做一个优秀电影导演的梦想,而帮助实现这个梦想的还有北京电 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的郑洞天老师,他在看完这部作品后,对宁浩大加赞赏: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签字日期: 年月日
引言
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兴起与传播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是后 现代工业社会下,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产物,是以对现代主义主流文化的 批判来颠覆传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文化思潮,强调注重创新性和新奇性。主 要特点包括:无中心、反权威、无深度、零散化、否定性、消解性等。“它 通过对语言解拆和对逻辑、理性和秩序的亵渎,使现代文明秩序的权力话语和 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的神话归于失效”① 电影作为一种与后现代文化十分亲密的艺术样式,因其天生的商业性与当 下流行文化互相渗透所体现的包容性,意味着它不可避免地担任了后现代文 化战壕中冲锋号角手的角色。“可以说,后现代电影的缘起、全球性发展以 及进入世界主流电影界的步伐几乎是与“后现代"的发展亦步亦趋的。”②后现 代文化对于电影的影响不光表现在内容上,更是对电影语言进行一种颠覆 性的创造,产生具有后现代影像风格特点的后现代电影。此后各国的电影导 演都在致力于后现代电影的创作与各种后现代影像风格的尝试,彰显出不 同与传统电影的文化特征与审美意蕴,在世界电影浪潮中刮起后现代影像风 暴。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响和渗透,也触发了中国电影市 场的山呼海啸般的变革,而中国新锐导演宁浩凭借着他的疯狂系列作品成 为这场后现代影响风暴中的弄潮儿。 电影作为“负载一种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图景的文化载体"③成 为中国电影人不断创新、力求突破的艺术追求。中国导演宁浩,凭借2006年7 月上映的电影《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作为刘德华先生“亚洲新星导”计划 的导演,凭借300万的投资创造了2300万的票房,成为中国2006年的票房奇 迹。而到了《疯狂的赛车》这部电影的时候,观影票房过亿,而他也成为 新一代导演中第一位进入亿元俱乐部的导演。这些数据都说明观众对宁浩导演 后现代影像风格的认可。宁浩导演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条将后现代影像风 格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成功之路,并逐步确立影片中彰显的草根阶层的文化身 份,建构了宁浩电影中独有的审美意蕴。
Key words:ninghao post modern fi lm style art of directing fi lm
aesthetiCS
3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性及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蒸童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
四川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宁浩电影的后现代影像审美风格透析
姓名:宋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学
指导教师:彭立
20100418
宁浩电影的后现代影像审美风格透析
美学专业 研究生:宋魁指导教师:彭立 摘要:本文力图将视角延伸至后现代文化思潮席卷下的中国,研究作为中 国电影界中最具有后现代电影特征的宁浩电影,在得到商业票房成功后,又如 何获得观众、媒体口碑的一致好评,从而成为中国商业电影中的一匹黑马。笔 者意图通过宁浩导演的电影艺术创作特色,审视后现代影像风格与中国本土文 化完美融合而产生的迷人艺术魅力。探讨在宁浩电影中,除了备受观众痴迷的 后现代影像风格以外,导演更是对电影美学进行一种后现代思维上的颠覆与创 新。将电影作品中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融合,满足了后现代影像培育下观众 求新、求变的审美需求,展现出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类型化趋势。 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探讨宁浩导演及其影像作品的成长经历,总 体考察导演后现代影像风格形成的发展轨迹,分析其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 色。第二章节,从宁浩电影的后现代影像风格出发,聚焦个体电影文本,通过 实证分析对影片MTV式的镜头语言、“非线性散乱式"的叙事模式、蒙太奇剪辑 技巧杂糅并用等后现代电影艺术创作手法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宁浩电影中彰显 出的碎片化、视觉化和荒诞化的影像风格。第三章论述了宁浩电影如何将后现 代影像风格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从而对传统电影美学进行颠覆,重新构建 后现代语境下电影美学独特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宁浩后现代影像风格导演艺术电影美学 Abstract
宁浩1 977年出生于中国山西,一个钢铁工人的儿子,绝对的属于草 根出身,宁浩最初毕业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前山西电影学院)影视美术 班。“中专毕业后,就职于太原话剧团,随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制 作班、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系学习,期间先后做过自行车装配工,音乐人, 舞台美术设计,广告设计,平面摄影师,摄像师等工作谋生。”①专业院校的学
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
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供检
索;2)为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 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有关网络上供阅读、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