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13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导学案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学案(含答案)
秋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
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过:_________、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________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史称“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__________。
4.阵地: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和天津的《》。
二、百日维新1.经过: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诏书,实行变法。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这次变法史称“”,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2.内容: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___________;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方面废除_______,改试策论,开办__________;军事方面裁减绿营,训练_____________。
3.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_________,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戊戌变法_________。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导学案
第六课戊戌变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公车上书的意义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就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原因的理解。
重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二、课堂检测戊戌变法的内容1.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A.公车上书B.各地学会的创建C.梁启超《变法通议》D.《马关条约》的签订2.下列运动与康有为有关的是()A.地主阶级洋务运动B.资产阶级维新运动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3.公车上书的领导人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郑观应四、知识拓展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CJB八年级历史上册第 6 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第6课戊戌变法1.说出公车上书的时间、意义;背诵“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概述康、梁的主要活动;讨论“变法失败的原因”,尝试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3.认识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4.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1.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背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2)公车上书:①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②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③意义: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3)发展:康、梁在北京创办了《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学会。
2.百日维新(1)时间:1898 年6月11日~9月21日。
(2)内容:①经济上,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②政治上,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③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④军事上,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
【名师点拨】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3.“戊戌六君子”(1)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人士。
(2)“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深秀、蒋锐、康广仁六人被杀。
4.戊戌变法的影响(1)影响:①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维新派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③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6.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思考:
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有利于澄清吏治,使官民参与政权的积极性提高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想的传入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
3、讨论:由内容可以看出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又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2)列举一些著名的学会和报刊,并说说它们分别宣传了哪些思想观点?
生回答师总结:著名的学会有强学会、农学会等;主要报刊有《时务报》《国闻报》。其中《时务报》宣传了梁启超的“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力行变法思想;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1)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贼”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而维新派力量弱小,无法挽回失败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2)谭嗣同本来有逃走的机会,但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此来唤醒民众,你认为他这样做值不值得?为什么?
2.通过分析和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原因,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历史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导学案
八年上学期历史教学案八年班姓名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戊戌变法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挽救民族危亡是爱国举动,学习谭嗣同等不怕牺牲的精神。
认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背景、领导人、上书皇帝、要求、结构、影响?2.维新派主要活动?二、百日维新1、百日维新的背景?2、戊戌变法的时间、开始、名称由来、内容、影响各是什么?3、戊戌政变原因、过程(戊戌六君子)?4、为什么叫百日维新?5.戊戌变法意义?(二)、合作探究光绪帝为什么接受和支持维新派的主张?(三)拓展延伸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四)知识梳理:略(五)巩固训练:1、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战争失败B.公车上书C.强学会的成立D.光绪帝下诏变法4.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A、开明地主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5.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光绪帝没有实权C、顽固派对变法阳奉阴违D、维新派策略失误6、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7、“戊戌变法”的实质是()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B、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与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的斗争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旧势力的斗争D、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斗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含答案).docx
第6课戊戌变法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1)原因: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2)过程: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常,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宣传变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知识点2百日维新3.背景(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2)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4.戊戌变法:卅朋年6月11 口,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5.变法诏令的主要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6.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1898年9月21 口,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笫、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将li睹到的历史事件是(B)A.火烧圆明园B.公车上书C.谭嗣同殉难D.八国联军侵华2.报刊是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严复等人主持,号召变法图强,当时北方影响最大的报纸是(C)A.《时务报》B.《知新报》C.《国闻报》D.《万国公报》□知识点2百日维新3.在戊戌变法的法令屮,属于文化教育方而的内容是(B)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C.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4.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囚禁的清朝皇帝是(D)A.顺治帝B.康熙帝C.咸丰帝D.光绪帝5.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冋答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2、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问题导学】
(问题一):公车上书的时间、发起者、背景、影响及失败后维新派的活动有哪些?
(问题二):百日维新开始的时间、内容、结果、影响。
【合作探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点拨引导】(归纳小结)
序幕:
材料三:《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
(2)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4)(拓展延伸)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仅仅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造成的吗?为什么?
1.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应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由于康有为等人是举人,这次上书就被称作“公车上书”
反思
A.康有为的上书B.曾国藩的奏折C.林则徐的文稿D.陈独秀的文章
3.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4.八年级某班的同学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
B.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6.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人教部编版初二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先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
1.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求课上,同窗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效果展开剧烈的讨论,李明同窗宣布了自己的看法。你以为他的观念中,与历史史实不契合的是【D】
A.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2、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明方面发生了普遍而耐久的影响。思索:
(1)戊成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答: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发生了深入的影响,为先人提供了有益的自创。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指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束缚运动。
(2)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戊戌变法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束缚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倡议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明停止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醒悟。
【易错易混】区别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
维新变法运动是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变法而掀起的整个运动。戊戍变法仅指1898年光绪帝掌管的变法,它是整个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阶段。戊戌政变是慈禧太后发起的支持戊戌变法的政变,它直接招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三者不能混杂。
答: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革新.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和西方迷信技术的传达,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学法指点
重难点剖析
各环节操作思绪
板书设计
课后教学反思
以及其他需求补充的内容
答:失败缘由:①维新变法触及了封建统治中顽固派的利益。
②顽固派实力弱小。
③维新派没有一个坚强的指导中心。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优质课导学案_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表演合作的能力。
1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编演历史审判短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学习,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重点: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严重危害的认识。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文字、图片等。
2编演历史审判会,学生自己分配角色。
4编写不平等条约比较简表。
5编写小结歌谣。
教学资源1自制多媒体课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演示文稿2音像资料: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
教学过程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攻占天津→攻占北京↓《辛丑条约》1901→→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政治:严禁中国人民反帝军事:拆毁炮台、在军事要地驻兵外交:划定“使馆界”影响: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思: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再现历史,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破重点、化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感知历史,从现实走进历史,再从历史回到现实。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中着力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本节课在设计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表演、讲故事、讨论,比较、归纳,动手设计图表,搜集资料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出质疑,积极探究,特别是让学生做原告陈述“八国联军的暴行”,亲自动手设计“历次侵华战争、签订的条约及影响”的知识结构图,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新理念,取得良好效果。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导学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川教版)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
结合课文,利用文件奏折、宣传图画等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到维新变法发生的原因。
观察课文图、课件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戊戌变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培养学生研究探究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和理解戊戌变法的目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维新派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向西方学习,改变现状,在当时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价值观。
培养学生锐意进取,改革开放的概观念和爱国奉献的精神。
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追求进步和不畏挫折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点1、公车上书、戊戌变法。
三、教学难点1、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使用说明】1、课前充分预习课本,独立认真完成学案,标出疑点,提前进行讨论或请教老师。
用红色笔勾画出重点难点知识,以备集中讨论,2、组长对成员课本预习情况和学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3、课堂上小组长组织好“一对一”讨论,并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其他同学迅速补充完善自己的学案,当堂巩固落实。
【自主先学】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________的侵略使中国________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随着___________ 的发展,以______、______为首的______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2、1895年,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_______和_________等联合1300多名应试的举人,上书_______,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历史上称为_________。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导学案 川教版
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记住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公车上书”的时间、内容和戊戌变法的时间,知道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建立的政治团体和戊戌六君子,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思想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分析,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通过对维新变法的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原因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探究,学会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车上书”、“谭嗣同从容就义”等史实的学习,激发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对比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的卑鄙行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并作出正确的人生价值选择,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通过对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使学生学会总结失败的教训,努力开创成功之路。
【预习导学】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领导了变法运动。
1895年《》签订时,他们组织了“”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后来康、梁又在北京创办了《》(后改为《中外纪闻》)宣传变法,并组织政治团体。
2. 年6月11日,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1898年9月21日,顽固派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杀害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3.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进程。
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知识,在社会上起了作用。
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转向了。
【问题探究】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维新派为变法进行了哪些准备活动?这些宣传活动起了什么作用?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既是一次爱国运动,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例题精析】例1. (2008年山东潍坊)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06课 戊戌变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感知历史,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归纳出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时,统治阶级内部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但结果失败了。
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面对地主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的失败,在洋务运动中兴起的民族资产阶级又将以怎样的方式继续探索斗争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进入第6课《戊戌变法》的学习。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和天津的。
3.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中国如不变法,将会。
二、百日维新1.1897年冬,德国强占,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
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2.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川师大宜外八年级(上)历史导学案执笔张茂莉审核陈其军课型新授课课时1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姓名学案编号No.6课题第6课戊戌变法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并掌握他们的主要活动和背景。
2.记住“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时间、人物、变法内容、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维新派的主要活动和“百日维新”难点:分析“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自学指导1.阅读教材28—31页,完成“自主学习”填空;2.在书上勾画、补充导学案上的相应内容;3.将“自主学习”加粗的字在书上批注,将有疑问的进行批注。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7分钟)1.公车上书背景1895年春,的签订。
目的救亡图存,挽救国家危亡。
经过和联合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影响备注:公车上书后,维新人士组织,创办,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和天津的《》,宣传维新思想2.百日维新二、合作探究(3分钟)1.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时间年6月11日-9月21日。
名称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领导人内容政治:裁撤,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①鼓励私人兴办,发展农工商业;②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军事:裁剪绿营,训练结果1898年9月, 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变法失败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推行的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教学过程二、当堂检测1.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
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击新目标】( 读一读,1分钟)
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识记“公车上书”时间、内容和维新派创办的刊物、政治团体;
2、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3、认识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进步运动,学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先进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从而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价值观。
2、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
3、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戊戌变法失败血的教训使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由改革转向了革命。
课堂大练兵(3分钟)
完成同步训练P19—20页选择题、能力提升题1。(题略)
课后谈收获:(2分钟)你认识他们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用所学史实加以说明)
3、阅读课文P33页第二大字段,了解维新变法宣传的准备活动:创办刊物、建立政治团体、创办新式学堂。结合地图册P15页连线:名称-——--地点--——创办人
《万国公报》广州谭嗣同
《时务报》上海康有为
强学会长沙梁启超
万 木草堂北京
时务学堂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变法起因:,变法最高统治者:,变法时间:。
思考问题: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 死得其所”?
4、阅读课文P35页最后一段,理解变法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1)变法运动的性质:。
(2)变法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 。
【课堂小结】(2分钟):朗读同步训练P19页“知识建构”:
1、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戊 戌变法内容2、经济上: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百日维新)3、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4、军事上: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
结果: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变法失败。
(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评价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背景2、中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
3、康有为等传播救亡图存、维新变法思想。
4、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标志:“公车上书”(1895年)
5、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建立万木草堂等。
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1、政治 上: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
2、 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内评改。
【新课解读】(18分钟):每组一题分任务,先组内交流约 2分钟,然后班级交流1分钟。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有哪些?读课文P33-34页,联系洋务运动,区别维新思想“新”在哪?
2、编演“公车上书”过程,并在课文P33页第一大字段中勾画以下史实:
“公车上书”的起因: 发起人:、时间:内容:影响:。
【链接旧知识】
(写写、评评、读读,4分钟)
(1)洋务运动目的()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地方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年——()年,前期口号()后期口号()。
(3)洋务派创办的著名军事工业有(、);著名民用工业有(、);在北京兴办新式学堂是();建立了海军有(、、)。
(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客观上刺激了()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的开端。
2、朗读课文,分类别,理解记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四方面措施),小组竞答。
措施类别
主要内容
作用经Biblioteka 上政治上文化上军事上
3、变法结果: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戊戌 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
(1)写写,记记:“戊戌六君子”指哪六人?
(2)阅读课文P34页材料:“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课堂进行时】
【导入新课】(3分钟):观看视频甲午中日战争图片和《时局图》:
思考问题: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危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假 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的一位热血青年,你会想到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请你来献计献策!
【课前预习】(7分钟)
1、自主阅读课文,完成本课同步训练P19页“知识建构”(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