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论 以太网
以太网介绍分析 (一)
以太网介绍分析 (一)以太网介绍分析以太网 (Ethernet) 是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计算机通信技术。
它是由Robert Metcalfe和他的研究团队于1970年代末在美国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发明的。
与其他局域网技术相比,以太网更加廉价、易于部署和维护,因此被广泛使用。
一、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以太网利用一种称为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的协议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传输。
这种协议要求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包之前侦听网络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正在发送数据。
如果网络中没有数据包,则计算机可以发送数据包。
如果两个或多个计算机同时开始发送数据包,它们会发生碰撞,并自动停止发送,然后稍微等待一段时间再次发送。
这种反复检测和等待的过程称为CSMA/CD过程。
二、以太网的拓扑结构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和环型拓扑。
其中,星型拓扑是最为常见的拓扑结构。
它的特点是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交换机上,交换机起着调度和转发数据的作用。
总线型拓扑的特点是所有节点都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环型拓扑的特点是各节点连接成一个环形,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相邻的节点,直到到达目的节点。
三、以太网的速率和传输距离以太网的传输速率通常为10Mbps、100 Mbps或1000Mbps。
在实际应用中,越高的传输速率意味着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效率。
以太网的传输距离受网线材料和信号衰减等因素影响。
一般而言,100米是以太网正常的传输距离。
四、以太网的优缺点以太网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的原因之一是其优良的性价比。
与其他局域网技术相比,它更加便宜。
此外,它的部署和维护也更加简单。
另一方面,以太网的主要缺点是其速度相对较慢。
与一些现代的局域网技术(如光纤网络)相比,它的速度远远不够快。
总之,以太网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的计算机通信技术。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以太网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以太网2015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以太网1.以太网的发展1976年7月,Bob在ALOHA网络的基础上,提出总线型局域网的设计思想,并提出冲突检测、载波侦听与随机后退延迟算法,将这种局域网命名为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DMA/CD.这种方法解决了多结点共享公用总线的问题。
早期以太网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后用双绞线,再后用光纤。
2.以太网的帧结构与工作流程(1)以太网数据发送流程冲突:多个站点同时利用总线发送数据,导致数据接收不正确。
总线网没有控制中心,如果一个站点发送数据帧,以广播方式通过总线发送,每一个站点都能收到数据帧,其它站点也可以同时发送,因此冲突不可避免。
CSMA/CD发送流程可简单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实现公共传输介质的控制策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载波侦听,冲突检测,冲突后的处理方法。
(a)载波侦听结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时,首先侦听总线是否空闲,以太网规定发送数据采用曼彻斯特编码。
判断总线是否空闲可以判断总线上是否有电平跳变。
不发生跳变总线空闲。
此时如果有结点已准备好发送数据,可以启动发送。
(b)冲突检测方法载波侦听不能完全消除冲突,原因是数字信号是以一定的速率传输的。
例如:结点A发送数据帧时,离他1000m距离的结点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后才能收到数据帧,此时间段内如果B也发送数据,造成冲突。
从物理层上看,冲突时多个信号叠加,导致波形不同于任何结点的波形信号。
解决方案:结点A发送数据前,先发送侦听信号,如果侦听信号在最大距离传输时间2倍时,没有冲突信号出现,结点A肯定取得总线的访问权。
冲突信号的延迟时间=2*D/V。
其中:D是结点到最远结点的距离,V表示信号传输速度,信号往返的时间为延迟时间。
进行冲突检测的方法有两种:比较法和编码违例法。
比较法:将发送信号波形与从总线上接收的信号比较,如果不同说明有冲突。
以太网和因特网的区别?
以太网(Ethernet)和因特网(Internet)是网络领域中常见的术语,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概念和技术。
1.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LAN)技术,用于在局域网内部传输数据。
它是一种使用电缆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通信技术,采用的是共享媒体访问控制(CSMA/CD)协议来处理多台设备之间的冲突。
以太网常用于家庭、办公室和数据中心等小范围的局域网环境,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2. 因特网(Internet):因特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
它是由许多不同的网络通过路由器互相连接而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提供了各种通信和信息服务。
因特网基于TCP/IP协议,支持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提供了许多互联网服务,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
总结起来,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用于小范围的数据传输,而因特网是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和信息服务。
以太网是因特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因特网则是连接全球的网络基础设施。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地理范围较小的范围内,由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组成,通过局域网技术进行连接和通信的网络形式。
它可以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等小范围的网络环境中,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传输等功能。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有以太网、Wi-Fi、局域网虚拟化等。
一、以太网以太网是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速度通常为10Mbps、100Mbps或1000Mbps。
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采用CSMA/CD(载波侦听多路接入/冲突检测)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具有简单、稳定、成本低廉等优点。
以太网常用于家庭网络、小型办公室等场景。
二、Wi-Fi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Wi-Fi技术基于IEEE 802.11系列无线标准,可以提供高速无线网络连接。
Wi-Fi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咖啡厅、酒店等场所,用户可以通过Wi-Fi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连接到无线局域网并访问互联网。
三、局域网虚拟化局域网虚拟化是一种将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局域网的技术。
通过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技术,可以实现逻辑上的隔离和分割,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VLAN技术基于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可以将不同的用户、部门或应用划分到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中。
四、局域网交换技术局域网交换技术是指使用交换机进行局域网数据转发和通信的技术。
与传统的集线器相比,交换机能够基于MAC地址进行数据帧的转发,提高了局域网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常见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包括以太网交换、虚拟局域网交换等。
五、局域网安全技术局域网安全技术是保护局域网网络安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常见的局域网安全技术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04 以太网基础
网络技术专业学科带头
8
人
(2)交换式以太网的优点
交换式以太网采用与传统的共享式以太网相同的介 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帧格式、包长度、 差错检测和控制、信息管理和控制。
网络技术专业学科带头
17
人
·1000Base-SX:采用直径50um或62.5um的多模光纤,传 输距离为220-550m。
·1000Base-LX:采用直径9um或10um的单模光纤,传输 距离可达3km。
·1000Base-T:与10Base-T、100Base-TX完全兼容,可保护
用户在5类UTP布线系统上的投网资络技。术专业学科带头
(3)千兆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技术包括IEEE802.3z和IEEE 802.3ab两个标准,IEEE802.3z规定了光纤和短距离铜缆连接 标准,IEEE802.3ab规定了5类双绞线连接标准。
千兆以太网术不改变传统以太网的桌面应用、操作系统,可 兼容10M或100M以太网。升级到千兆以太网不必改变网络应 用程序、网管部件和网络操作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投 资。为了减少64Bytes长数据帧之间的碰撞,千兆以太网支持 的传输距离更短。
·10GBASE-ER和10GBASE-EW:主要支持超长 波单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40km。
·10GBASE-LX4: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在单对光
缆上以四倍光波长发送信号,设计目标是针对300m
的多模光纤模式或10km的网单络技模术专光业学纤科带模头 式。
以太网的名词解释
以太网的名词解释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以太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和全球网络中。
然而,对于以太网这一术语的含义与其背后的技术我们可能并没有深入了解。
本文旨在通过定义和解释以太网的相关术语来揭示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以太网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局域网(LAN)的标准通信协议。
它建立了一种连续的传输媒介,使得许多计算机和设备能够共享信息和资源。
在以太网中,每个设备通过一种称为“MAC地址”的唯一标识符进行身份识别。
MAC地址是一个由六组十六进制数表示的物理地址,类似于每个人拥有的独特身份证号码。
局域网适配器(LAN Adapter)是一种用于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的硬件设备。
通常,它嵌入在计算机的主板上,负责接收和发送数据包。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网卡”的可插入设备可以用于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
以太帧(Ethernet Frame)是在以太网中传输的数据单位。
它由多个字段组成,包括目的地MAC地址和源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正确地路由和传递数据。
以太帧的长度通常在64到1518字节之间,这允许在网络中传输不同大小的数据。
以太网交换机(Ethernet Switch)是一种用于连接多个设备的网络设备。
它根据MAC地址的目的地和源地址,将数据包传输到正确的设备。
与传统的以太网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网络套接字(sockets)是以太网通信的一种接口。
它允许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相互传输数据。
当网络套接字建立连接时,就会使用IP地址和端口号来唯一标识每个设备。
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网络分割成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子网络的技术。
VLAN允许不同的用户和设备连接到同一个网络,同时保持彼此独立。
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管理员可以实现网络流量的隔离和安全性的提高。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无线以太网技术,通过无线访问点(Access Point)将无线设备连接到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 千兆位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千兆位以太网随着以太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发展,企业用户对网络连接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组研究(Higher Speed Study Group,即高速研究组)了将快速以太网速度增至1000Mbps的可行性和方法。
1996年6月,IEEE标准委员会批准了千兆位以太网方案授权申请(Gigabit Ethernet Project Authorization Request)。
随后IEEE802.3工作组成立了802.3z工作委员会。
IEEE802.3z委员会的目的是建立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包括在1000Mbps通信速率的情况下的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802.3以太网帧格式、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在一个冲突域中支持一个中继器(Repeater)、10BASE-T和100BASE-T向下兼容技术千兆位以太网具有以太网的易移植、易管理特性。
千兆以太网在处理新应用和新数据类型方面具有灵活性,它是在10Mbps和100Mbps 的IEEE802.3以太网标准上的延伸,提供了1000Mbps的数据带宽。
这使得千兆位以太网成为高速、宽带网络应用的战略性选择。
IEEE802.3z工作组负责制定光纤(单模或多模)和电缆的全双工链路标准,产生IEEE802.3z 标准及其协议。
千兆以太网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技术:1000BASE-CX,1000BASE-LX和1000BASE-SX技术。
●1000BASE-CX一种基于铜缆的标准,使用8B/10B编码解码方式,最大传输距离为25米。
●1000BASE-LX基于1300nm的单模光缆标准时,使用8B/10B编码解码方式,最大传输距离为3000米。
基于50微米或62.5微米多模光缆标准,使用8B/10B编码解码方式,传输距离为300到550米。
●1000BASE-SX基于780nm的Fibre Channel optics,使用8B/10B编码解码方式,使用50微米或62.5微米多模光缆,最大传输距离为300米到500米。
(计算机网络技术)04以太网基础
以太网发展历程
总结词
以太网的发展经历了从10Mbps到100Gbps的多个阶 段,以太网技术不断演进,以满足更高的网络性能需 求。
详细描述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最初是以太网 的原始版本,数据传输速率仅为2.94Mbps。随后, 以太网技术不断演进,出现了10Mbps的以太网、快 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等不同版本,数 据传输速率逐渐提升。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太网技术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 机遇,出现了40Gbps、100Gbps甚至更高速率的以 太网。
03
以太网网卡支持 10Mbps和100Mbps的 传输速率,以及全双工 和半双工模式。
04
常见的以太网网卡接口 类型包括RJ-45和BNC。
以太网集线器
01
02
03
04
以太网集线器是网络中的基础 设备,用于连接多个以太网设
备。
它采用共享带宽的方式工作, 所有端口共享总带宽。
以太网集线器不具备交换功能 ,无法实现端口之间的快速数
(计算机网络技术)04 以太网基础
目录
• 以太网概述 • 以太网协议 • 以太网硬件 • 以太网技术 • 以太网安全性 • 以太网未来发展
01
以太网概述
以太网定义
总结词
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采用CSMA/CD协议,以共享介质的方式实现计算机之间的 通信。
详细描述
以太网是一种基于总线型的局域网技术,通过使用双绞线或光纤等传输介质,将多台计 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在网络中,计算机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或集线器进
防火墙
通过设置访问控制列表,限制特定IP 地址或MAC地址的设备访问网络资源。
计算机网络原理 标准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标准以太网最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最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
以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所有的以太网都遵循IEEE 802.3标准,表8-1列出了IEEE 802.3的一些以太网络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带宽”。
表8-1 IEEE802.3 10Mbps以太网10Base5是最初的以太网IEEE802.3标准,使用直径为10mm的粗同轴电缆,该电缆必须用50欧姆的电阻进行连接,它允许每段有100个站点。
因此,在一个网段上所有站点都经过一根同轴电缆进行连接,一条电缆最大长度为500m。
使用10Base5以太网时,站点必须用收发器连到电缆上,或使用介质连接单元(MAU),这些设备用一个“吸血鬼”龙头压到电缆上。
安装的规则如下:●网段的最长度为500m●电缆最大总长度(即所有段的总长度)为2500m●最大段数(中继器连接的物理网络数)为5●连接的最大站点数为每段100个或一共492个,对于中继器连接的两个段来说,中继器都算一个站●收发器间的最短距离为2.5m●网段的两端必须用终结器,一端还必须接地●收发器电缆不可超过45m2.10Base210Base2是一个细缆以太网,有人戏称廉价网。
它采用的传输介质是基带细同轴电缆,特征阻抗为50m,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it/s。
10Base2细缆可以通过BNC-T型连接器、网卡BNC连接插头直接与网卡连接。
为了防止同轴电缆端头信号反射,在同轴电缆的两个端头需要连接两个阻抗为50欧姆的终端匹配器。
3.10Base-T1990年9月IEEE802.3发布了以太网10Base-T标准,它与传统的同轴电缆以太网不同,10Base-T网络拓扑上采用了总线和星型结合的结构,这种设计方法使用局域网的连接变得同电话网的连接相同。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一、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主机HOST(提供资源)和终端T(请求资源))以及通信子网(网络结点和通信链路)组成,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的内层。
三、计算机网络的演变概括为: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50年代初、SAGE)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60年代后期、ARPANET)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实例:因特网、公用数据网和以太网。
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信息交换六、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地理: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2、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3、拓扑结构:星型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4、用途:科研、教育、商业、企业;按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按信道带宽分窄带网、宽带网。
七、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期货交易、校园网、企业网(集散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两种典型的企业网络系统)、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八、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制定机构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INTERNET工程任务组和INTERNET工程指导小组。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数据可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分为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模拟数据是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
二、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分模拟信号、数据信号。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磁波,数据信号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间状态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三、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四、信源是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五、信宿是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六、信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以太网工作原理
以太网工作原理
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通信技术,它基于CSMA/CD(载
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协议来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
数据传输。
在以太网中,通信的数据被分割成称为帧的小块,并通过物理介质传输。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帧的传输:以太网将要传输的数据分割成固定长度的帧。
每个帧包括帧起始符、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校验和等字段。
帧的传输是通过物理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进行的。
2. 帧的发送: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将数据封装成帧,并通过物理介质发送。
在发送之前,计算机会监听物理介质上的信号,确保没有其他计算机正在发送数据。
3. 帧的接收:接收数据的计算机会监听物理介质上的信号,一旦检测到帧的起始信号,就开始接收数据。
计算机通过解析帧中的目的地址,判断是否是自己需要接收的数据。
4. 冲突检测:如果多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就会发生冲突。
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来解决冲突。
当检测到冲突时,发送数据的计算机会停止发送,并根据一定的算法重新发送数据。
5. 重发机制:一旦发生冲突并成功解决,发送数据的计算机会进行重发,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6. 碰撞域和广播域:以太网将网络划分为碰撞域和广播域。
碰撞域指的是一组可以相互影响和冲突的设备,而广播域指的是可以直接通信的设备。
通过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能够扩展广播域。
总结来说,以太网利用CSMA/CD协议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分割成帧、监听信号、冲突检测等机制,确保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3.4常见的网络类型
3.4.3 ATM(异步传输模式)
• 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换技术,适合于传送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B-ISDN)和可变速率的传输 业务。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利用固定数据报的大 小以提高传输效率的传输方法,这种固定的数据 报又叫信元或报文。ATM信元结构由53字节组成, 53字节被分成5字节的头部和被称为载荷的48字 节信息部分。数据可以是实时视频、高质量的语 音、图像等。
3.4.4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是一种在实际中应用较多的高速环形 网络,传输速率为100Mbit/s,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向高速发展阶段的第一项高速网络技术,符合的 标准是ANSI X3T9.5。 • FDDI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信号单向传递,具 有长距离、大范围、高速、低损耗、高抗干扰性 能等优点。结构相对复杂,价格昂贵是FDDI的主 要缺点。
• ATM局域网就是以ATM为基本结构的局域网,它 以ATM交换机作为网络交换节点,并通过各种 ATM接入设备将各种用户业务接入到ATM网络。 • 2.ATM的基本特征 • ATM网络采用了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技术、交换 和虚拟式连接,以及基于速率的流量控制等一系列 先进技术。 • 3.ATM局域网使用的主要网络产品 • (1)ATM主机接口卡 • (2)ATM交换机 • (3)ATM互联设备
• 1. 10M以太网 (1)10BASE5:标准以太网,或称粗缆以太网。 (2)10BASE2:细缆以太网。 (3)10BASE-T:双绞线以太网。 (4)10BASE-F:光缆以太网。 • 2.100M以太网 (1)100BASE-T (2)100VG-AnyLAN • 3. 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
以太网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工作原理
以太网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工作原理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那么你对以太网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以太网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以太网的概念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
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
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
它们都符合IEEE802.3。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所需的电缆较少、价格便宜、管理成本高,不易隔离故障点、采用共享的访问机制,易造成网络拥塞。
早期以太网多使用总线型的拓扑结构,采用同轴缆作为传输介质,连接简单,通常在小规模的网络中不需要专用的网络设备,但由于它存在的固有缺陷,已经逐渐被以集线器和交换机为核心的星型网络所代替。
星型管理方便、容易扩展、需要专用的网络设备作为网络的核心节点、需要更多的网线、对核心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
采用专用的网络设备(如集线器或交换机)作为核心节点,通过双绞线将局域网中的各台主机连接到核心节点上,这就形成了星型结构。
星型网络虽然需要的线缆比总线型多,但布线和连接器比总线型的要便宜。
此外,星型拓扑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很方便的将网络扩展到很大的规模,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绝大部分的以太网所采用。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帧听多路访问(CSMA/CD)机制。
以太网中节点都可以看到在网络中发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们说以太网是一种广播网络。
以太网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以太网中的一台主机要传输数据时,它将按如下步骤进行:1、监听信道上是否有信号在传输。
如果有的话,表明信道处于忙状态,就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为止。
以太网传输原理
以太网传输原理
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它基于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
它的传输原理如下:
1. 以太网使用一种双绞线或光纤传输数据。
数据通过电信号或光脉冲的形式在物理媒介上进行传输。
2. 在物理层,数据被组织成帧。
每一帧包含了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等必要的信息。
通过帧的形式,数据可以在局域网中进行传输。
3. 当一台计算机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监听网络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正在发送数据。
这是通过载波侦听来实现的。
4. 如果网络空闲,计算机就可以发送数据。
它会将数据作为一系列的比特传输到物理媒介上。
5. 其他计算机也在同时监听网络状态。
如果它们在同一时间内尝试发送数据,就会发生冲突。
这是通过冲突检测来发现的。
6. 当发生冲突时,所有冲突的计算机都会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间隔后再次尝试发送。
这被称为指数后退算法。
7. 将数据从一个计算机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需要经过多个中继设备(如交换机、集线器等)。
这些设备负责将数据帧从一个物理接口转发到另一个物理接口,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总的来说,以太网利用CSMA/CD协议和帧的组织方式,通过物理媒介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
当发生冲突时,采用指数后退算法来解决,以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计算机网络原理 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 以太网以太网最早是由Bob Metcalfe 于1973年提出的,1980年DEC 公司、Intel 公司、Xerox 公司宣布了一个10Mbps 以太网标准-DLX Ethernet standard ,1985年以太网成为IEEE802.3-CSMA/CD 标准,并继而被ISO 接受作为国际标准。
以太网在逻辑上是一种总线型的拓扑结构,所有计算机通过一条公用信道连接起来形成总线网,各连网计算机利用这条公用信道发送或接收数据,但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发送者使用通信介质发送数据即网上所有的计算机共享通信介质。
以太网的特点如下:● 以太网在逻辑上是一种总线型的拓朴结构● 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共享通信介质● 使用进行介质共享访问控制● 支持10BASE-5/10BASE-2/10BASE-T 配线● 使用基带传输,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 到100Mbps● 可以支持各种协议和计算机硬件平台,组网成本较低,被广泛使用。
早期局域网技术受连接在同一总线上的多个网络节点有秩序的共享一个信道的限制,而现在通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CSMA/CD)技术成功的提高了局域网络共享信道的传输利用率,从而得以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因此,以太网的工作原理:网上的每个站点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并继续监听下去;一旦监听到冲突,便立即停止发送;如果信道忙,则暂不发送,退避一段时间后再尝试。
CSMA/CD 发送数据可简述为: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20世纪90年代初,以集线器HUB为中心的10BASE-T 组网结构成为以太网的主流。
1990年以太网交换机的出现改变了共享10Mbps 带宽的问题,接着以太网从共享时代进入了交换。
1993年,全双工以太网的出现,又改变了以太网半双工的工作模式,不仅使以太网的传输速率翻了一翻,而且彻底解决了多个端口的信道竞争。
以太网是什么意思
以太网是什么意思
以太网(Ethernet)是采用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DMA/CD)方法进行介质访问控制的一种局域网。
1、以太网主要指数据传输所经过的物理电缆,而Wi-Fi指无线连接的互联设备的网络。
2、以太网基本上是电缆,是计算机和Internet之间的连接。
这是一种有线连接,可通过USB电缆或以太网电缆直接连接计算机。
而Wi-Fi更像是一种网络技术,允许移动设备无线连接到Internet。
以太网采用的拓扑结构基本是总线型,总线拓扑使用单根电缆干线作为公共传输介质,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和电缆将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直接连接到共享总线;总线拓扑需要确保最终发送数据时没有冲突。
以太网的发展很快,从单根长电缆的典型以太网结构开始演变。
单根电缆存在的问题,比如找出断裂或者松动位置等连接相关的问题,驱使人们开发出一种不同类型的布线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每个站都有一条专用电线连接到一个中央集线器。
集线器只是在电气上简单地连接所有连接线,就像把它们焊接在一起。
以太网工作原理
以太网工作原理
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系列标准和协议,涉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物理层是以太网中最底层的一层,它定义了电缆、连接器和信号传输规范。
通常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其中包括Cat 5、Cat 6等类型。
数据通过基带信号传输,即将1和0表示为不
同的电压。
此外,以太网还支持光纤和无线传输方式。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划分为各种数据帧,并在物理介质上进行传输。
每个数据帧包括目标地址、源地址和数据部分。
以太网使用MAC地址来标识设备,以确定数据帧的目标设备。
当
数据帧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时,它们会通过交换机进行传输,交换机会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帧。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帧从源设备发送到目标设备。
它使用IP地
址标识设备,并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传输。
路由器根据目标
IP地址将数据帧发送到下一个网络。
当设备连接到以太网时,会通过一系列握手和配置过程进行识别和连接。
首先,设备会向局域网发送广播消息,以了解网络中的其他设备。
然后,设备会获取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一旦设备配置
完成,它就可以通过以太网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总结而言,以太网的工作原理涉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
层的协作。
它使用MAC地址在数据链路层进行设备识别和数据传输,使用IP地址和路由器在网络层进行数据路由。
这种基于标准和协议的工作方式使得以太网成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局域网技术。
计算机网络 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以太网以太网(Ethernet)最早是由Xerox(施乐)公司在1972年创建的,在1979年由DEC、Intel和Xerox这三家公司联合将该网络标准化。
早期局域网技术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连接在同一总线上的多个网络节点有秩序的共享同一信道的问题,而以太网络正是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技术成功的提高了局域网共享信道的传输利用率,从而得以发展和流行的。
最初的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最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或传统以太网。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1995年IEEE委员会正式通过了IEEE 802.3u快速以太网标准,至此以太网技术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接着,在1998年IEEE 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正式发布,2002年7月18日正式通过了万兆以太网标准IEEE 802.3ae。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太网就成为各领域普遍采用的网络技术,它一直统治着世界各地的局域网和企业骨干网,并且有着向城域网方面发展的趋势。
以太网之所以发展迅速,且具有强大的优势,主要是因它具有以下方面的优点。
●开放性目前,几乎所有的硬件制造商生产的设备和软件开发商开发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协议等,都与以太网相兼容。
●结构简单,组网方便以太网技术的实现原理统一采用了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不同版本的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和网络拓扑结构也是一致的,这使对布线系统的要求较低,网络连接设备配置简单。
●易于移植和升级,可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的投资由于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几乎是一样的,所以从10Mbps以太网可以平滑升级到100Mbps 以太网。
只要将低速以太网设备用交换机连接到千兆或万兆以太网的设备上,就能够实现一个物理线速向另一个物理线速的适配。
这样的升级方式就使得千兆和万兆以太网能无缝地与现在的以太网集成在一起。
●价格便宜,管理成本低以太网技术无论是在局域网、接入网还是即将进入的城域网,在价格方面上与其它技术相比都具有优越性。
自考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考点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一、本章概述第1章主要从整体上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并简单介绍了一些与计算机网络密切相关的其他知识,主要目的是让考生对计算机网络从大体上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是为学习下面的知识所做的一个准备。
二、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这部分知识是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概述,是让考生从总体上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为学习后面几章的内容打好基础,因此内容比较简单,多是一些基本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内容在整个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不大,而且受内容的限制,题型也只有单选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考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学习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各种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好细节性的东西,做到这些,本章的内容就很好把握了。
三、考前串讲(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结构、演变和发展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
3.计算机网络的演变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演变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以及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等四个阶段。
4.计算机网络的实例因特网、公用数据网、以太网是计算机网络的三个实例。
因特网的前身是ARPANET,它提供的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信息浏览等功能,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公用数据网是负责完成节点问通信任务、向全社会公众开放服务的通信子网。
因特网和公用数据网都是为广域网而设计的。
然而,许多公司、大学和其他的组织都有大量的计算机需要连接起来。
这种需求使得局域网应运而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上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压线之后水晶头凸出在外面的针脚 全部压入水晶并头内, 全部压入水晶并头内,而且水晶头下部的塑料扣位 也压紧在网线的灰色保护层之上。 也压紧在网线的灰色保护层之上。
这个测试仪可以提供对同轴电缆的BNC接口网线以 接口网线以 这个测试仪可以提供对同轴电缆的 及RJ-45接口的网线进行测试 接口的网线进行测试
中间的8P槽是我们最常用到的 压线槽, 中间的 槽是我们最常用到的RJ-45压线槽,而旁边 槽是我们最常用到的 压线槽 电话线路压线槽。 的4P为RJ11电话线路压线槽。 为 电话线路压线槽
最前端是剥线口,刀片主要是起到切断线材 最前端是剥线口 刀片主要是起称 (Position), 接口前端有8个凹槽 简称8P 接口前端有 个凹槽, ), 凹槽内的金属接点共有8个 简称8C( 凹槽内的金属接点共有 个,简称 (Contact), ), 因而也有8P8C的别称。 的别称。 因而也有 的别称
4-1-2 10 Mb/s以太网
l0BASE-5(以太粗缆网) ( )
l0BASEl0BASE-2
l0BASE-2(以太细缆网) ( )
l0BASEl0BASE-T
采用了Hub,是很实用的网络
4-1-3 100 Mb/s 以太网
100BASE-TX
– 使用5类UTP,可以使用10M/100M Hub或交换机 使用 类 ,可以使用 或交换机
问题
当用测试仪测试直通网线和交叉网线, 测试仪的灯亮的顺序分别是什么样的?
100BASE-FX
– 使用光纤,传输距离在 使用光纤,传输距离在2km-10km以上 以上
1000 Mb/s 以太网
1000BASE-SX
– 多模光纤
1000BASE-LX
– 单模光纤
1000BASE-T
– 使用6类UTP,距离为100m,在普及中
10 Gb/s 以太网(万兆以太网) 以太网(万兆以太网)
第四章 以太网
4.1 以太网简介 4.2 以双绞线架设以太网
4-1-1 以太网(Ethernet)的源起 以太网(Ethernet)的源起
以太网是最早的局域网,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局域网。 以太网是最早的局域网,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局域网。 以太网是美国施乐(Xerox)公司创立的。 以太网是美国施乐(Xerox)公司创立的。 1981年数字装备公司 Digital) 年数字装备公司( 1981年数字装备公司(Digital)与英特尔公司 Intel)以及施乐公司(Xerox)合作, (Intel)以及施乐公司(Xerox)合作,联合提出 了以太网的规约,称为DIX(三家公司名字的首字 了以太网的规约,称为DIX( DIX 版以太网1.0规范。1982年修改为第二版规约 1.0规范 年修改为第二版规约。 母)版以太网1.0规范。1982年修改为第二版规约。 1982年12月 19个公司宣布了新的 个公司宣布了新的IEEE 802.3草稿 1982年12月,19个公司宣布了新的IEEE 802.3草稿 标准。1983年该标准最终以 年该标准最终以IEEE 10BASE- 而面世。 标准。1983年该标准最终以IEEE 10BASE-5而面世。
把一部分的保护胶皮去掉。 把一部分的保护胶皮去掉。
第三步 :我们需要把每对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线缆逐一解开。 我们需要把每对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线缆逐一解开。 解开后则根据需要接线的规则把几组线缆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顺, 解开后则根据需要接线的规则把几组线缆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顺, 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的缠绕和重叠。 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的缠绕和重叠。 把线缆依次排列并理顺之后,由于线缆之前是相互缠绕着的, 把线缆依次排列并理顺之后,由于线缆之前是相互缠绕着的, 因此线缆会有一定的弯曲, 因此线缆会有一定的弯曲,因此我们应该把线缆尽量扯直并尽量 保持线缆平扁。 保持线缆平扁。
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8P槽内压线了 槽内压线了, 第六步 :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 槽内压线了,把水晶头插入 用力握紧线钳,若力气不够的话,可以使用双手一起压, 后,用力握紧线钳,若力气不够的话,可以使用双手一起压,这样 一压的过程使得水晶头凸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并头内, 一压的过程使得水晶头凸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并头内,受 力之后听到轻微的“ 一声即可。 力之后听到轻微的“啪”一声即可。
裁剪之后,大家应该尽量把线缆按紧, 裁剪之后,大家应该尽量把线缆按紧,并且应该避 免大幅度的移动或者弯曲网线, 免大幅度的移动或者弯曲网线,否则也可能会导致 几组已经排列且裁剪好的线缆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几组已经排列且裁剪好的线缆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内。 第五步 :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内。一直插到线槽的 顶端。 顶端。
T568A:
–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
–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制作网线的步骤
第一步 :我们首先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 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我们需要把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剥掉, 第二步 :我们需要把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剥掉, 可以利用到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 可以利用到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 入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 入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 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 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
4.2 以双绞线架设以太网
安装网卡 制作网线 布线与连接
包括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的类别与传输速率
在压线钳的最顶部的是压线槽, 在压线钳的最顶部的是压线槽,压线槽供提供了 三种类型的线槽,分别为6P、 以及 以及4P,中间的8P槽 三种类型的线槽,分别为 、8P以及 ,中间的 槽 是我们最常用到的RJ-45压线槽,而旁边的4P为RJ11电 是我们最常用到的 压线槽,而旁边的 为 电 压线槽 话线路压线槽。 话线路压线槽。
把线缆扯直的方法也十分简单, 把线缆扯直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利用双手抓着线缆 然后向两个相反方向用力,并上下扯一下即可。 然后向两个相反方向用力,并上下扯一下即可。
第四步 :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线缆顶部裁剪整齐 •保留的去掉外层保护层的部分约为 保留的去掉外层保护层的部分约为15mm左右,这个长度正好 左右, 保留的去掉外层保护层的部分约为 左右 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 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 •如果该段留得过长,一来会由于线对不再互绞而增加串扰, 如果该段留得过长, 如果该段留得过长 一来会由于线对不再互绞而增加串扰, 二来会由于水晶头不能压住护套而可能导致电缆从水晶头中脱 造成线路的接触不良甚至中断。 出,造成线路的接触不良甚至中断。
二叉式RJ-45 二叉式
网络线的类别
直通线 交叉线
• 直通线用于 直通线用于: • 计算机和集线器、计算机和交换机、路由器和集线器、路由器和交换机 计算机和集线器、计算机和交换机、路由器和集线器、 之间的连接 • 交叉线用于 交叉线用于: • 计算机与计算机、集线器和集线器、交换机和交换机、路由器和计算机 计算机与计算机、集线器和集线器、交换机和交换机、 之间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