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说课稿
运动规律说课稿各位,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板书: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我选用的教材是粤教版教材,面向对象是高中学生。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我对本节课的分析与设想。
首先是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粤教版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习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础。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本节课是随后学习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础和铺垫,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和概念思维能力开始加强,因而教学中不应该只强调直观和形象,而是要更多挖掘教学的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因材施教,投其所好,从而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们学习情况我制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推导及其运用,教学难点也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推导及其运用,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选择了演示法、谈话法、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我在引入新课的时候,我采用了演示游戏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有趣的活动中去,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法上,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中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显得更为重要。
故在本节课中我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会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根据以上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的分析,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首先是创设情境。
在上课前,我会组织学生做一个小游戏,就是利用刻度尺制作的“反应尺”测量学生的反应时间。
北师大版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学生学习了前面的运动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并且掌握了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性质的方法。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一个特例,本节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知识探究,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教材48页图2-8频闪照片的研究,学会分析和处理记录的运动信息;2、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物理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获得。
2、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四、教法与学法1、教法: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并让学生试着自己得出结论。
采用自主探究—实验猜想—观察发现—归纳总结。
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法2、学法: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
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究——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情景引入,引起兴趣)2、师生合作部分:共同分析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渐进式问题设计(减小问题梯度,引导学生猜想、实验验证,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问题1: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学生猜想并验证)问题2:轻的物体有可能比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吗?(学生猜想并验证)问题3:什么因素影响物体下落的快慢?猜想:空气阻力验证:牛顿管实验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范文【精选】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范文【精选】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范文【精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5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编排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之后,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通过对自由落体这种常见的特殊的运动的研究,即能复习和巩固前面的知识,加强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能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这些认识,根据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概念、性质、规律;重力加速度。
至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我主要把它作为以后要考虑的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至少有两点:难点(1)、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的理解落体运动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很容易根据生活经验形成错误的前概念,就是“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种前概念对于学生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正确概念是非常不利的。
难点(2)、如何引导学生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过程探究过程难点在于,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设计实验方案,要确保实验能够成功,能让学生在对实验数据处理后,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二、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产生的条件;(3)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4)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案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3.理解在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所不同;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4.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猜想和验证,分析、思考、学会归纳和总结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落体问题的研究,体会对问题的研究要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
重点难点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规律及重力加速度。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教学手段及方法启发式教学为主设计思想本节课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总结归纳”为教学结构,采用“交流—互动”的探究模式教学。
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课程资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体现物理与社会、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提出问题,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学生回答温故知新师生互动新课引入通过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纸带分析,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分析回答问题导入新课师生互动展开新课自由落体运动猜想与验证:通过匀加速直线运动的3条公式进行检验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学生互动回答问题猜想与验证。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优秀说课稿范例(精选5篇)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优秀说课稿范例(精选5篇)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优秀范例篇11、说教材“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物体运动”一章的内容,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
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以及不同物体在同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都是g。
教材的思想体系是:(1) 通过毛线管(牛顿管)实验,证明在无阻力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并观察其轨迹是直线。
(2) 利用教材的闪光照片和数据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
(3) 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给出常用值。
(4) 归纳出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并能运用。
因此,教材的主体思想是,经过实验及分析,学习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拟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定义并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并能用δs=at2和教材的闪光照片及数据表,确定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引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导出公式vt= gt和h=gt2/2。
(2)实验目标:通过观察空气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和毛线管内“真空”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比较得出常见的轻、重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气阻力所致。
通过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闪光实验,学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4) 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说教学方法(1) 实验观察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让学生观察金属片、纸片、羽毛在空气中的下落以及在毛线管内的“真空”中下落的现象,分析出在“真空”中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自由落体探究》说课稿
《自由落体探究》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分析自由落体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通过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力、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同时,自由落体实验也是物理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自由落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能够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 能够利用公式计算自由落体的运动参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能够设计并进行简单的自由落体实验;- 提高学生的合作研究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自由落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和公式;- 利用公式计算自由落体的运动参数。
2. 教学难点-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与公式的理解;- 自由落体运动参数的计算。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 自由落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自由落体是指没有受到外力干扰而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运动。
- 自由落体的基本特征是速度的变化: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2. 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和公式- 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一维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式来描述:v = gt。
- 其中,v表示物体的下落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9.8 m/s²),t表示下落的时间。
3. 利用公式计算自由落体的运动参数- 根据自由落体的公式,可以计算出物体下落的时间、速度和位移等运动参数。
-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学生可以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4. 自由落体实验- 设计一个简单的自由落体实验,例如使用一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并记录下落时间。
- 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 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球的下落速度和下落时间,并通过比较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五、教学评价和反思1. 教学评价方式-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检查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公式的理解;- 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评估;-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思考问题的回答。
自由落体说课稿
自由落体说课稿自由落体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在没有其他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仅受重力作用而自由下落的运动。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由落体的基本原理、运动规律以及相关的实验验证。
首先,我们来定义自由落体。
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的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其他力的影响,如空气阻力等。
这种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恒定,且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自由落体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力只有重力,因此加速度即为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常数,其值在地球表面大约为9.8m/s²。
这意味着,无论物体的质量大小如何,其下落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自由落体的运动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 s = \frac{1}{2} g t^2 \]其中,\( s \) 是物体下落的距离,\( g \) 是重力加速度,\( t \) 是下落的时间。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物体下落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下落的速度和距离都会不断增加。
为了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实验。
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由伽利略·伽利莱进行的。
他通过在比萨斜塔上释放不同质量的物体,观察它们下落的时间,证明了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下落的速度是相同的。
这个实验结果与自由落体的理论预测相吻合。
除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自由落体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建筑工程、航空航天、以及运动学研究等领域,自由落体的原理都被广泛应用。
通过理解和掌握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物体的运动,从而在各种工程和科学问题中取得成功。
总结来说,自由落体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2)教师演示:
①、一个小铁球和一张纸同时开始下落
②、两张相同的纸(其中一张纸揉成一团)同时开始下落
(3)小结:
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由于空气阻力不同而不同,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它们的下落快慢有什么特点?
(4)演示:牛顿管实验
●课堂观察目标的预设
●教学流程设计
1、新课引入(3分钟)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
(1)日常工作中,有时需要人们反应灵敏,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测量从发现情况到采取行动所用的时间:
我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你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大拇指与食指放在直尺的0刻度处,两指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cm左右;在没有任何预示的前提下,我突然放开直尺,你尽快用两手指去夹住它,然后读出手指所夹位置的刻度值。
误差来源?这些误差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
【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对纸带测量、数据的分析总结),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笔、专注的良好探究习惯,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知道科学来源于实验与探究,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4、自由落体加速度(3分钟)
【教学设计】
②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③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5)选取两组学生,展示他们对纸带的分析处理过程和结果;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展示作出评价;
(6)老师通过他们的两组测量数据,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7)计算自由落体加速度。
问题3:为什么我们各组测量出来的加速度大小不同?(误差)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内容主题: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优秀说课稿范例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优秀说课稿范例一、教材内容简介本节课主要涉及高中物理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内容。
自由落体运动是研究重力作用下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物理的入门之一。
通过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学生能够理解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过程中的相关规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能够计算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与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运用公式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物理量。
2.教学难点:–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理解和规律应用的转化;–进行实验观测并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求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光电门或摆秒表);–物体自由落体实验装置;–相应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中央放置物体自由落体实验装置;–后方准备投影仪,方便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引入(5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吗?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初步的概念解释。
3.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骤二:概念讲解与理解(15分钟)1.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案例,的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彻底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步骤三: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30分钟)1.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下实验数据。
2.学生通过数据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物理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引导学生发现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认识。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优秀12篇)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优秀12篇)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1一、说教材《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它建立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础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本节课的学习将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探究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复杂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条件,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条件和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及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实验探究、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通过讲授法,系统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条件和规律;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交流观点、拓展思路。
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自由落体现象(如苹果落地、雨滴下落等)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在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的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初步规律。
讲授新课:系统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条件和规律。
重点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练习: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进行课堂讨论。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自由落体运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拓展知识面。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通过实事,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前一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关的物理学史,加强了物理学科思想与方法教育。
3、教材的编写思路通过前人对落体运动的矛盾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感受逻辑思维的力量;通过演示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规律。
4、教材的特点教材中用探究物理知识的历史材料引入物理课程学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物理中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材注重利用各种类型实验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并且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
5、教材处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材的设计顺序相同,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中的实验探究内容丰富的特点,在课堂上使用现有的器材实现课本中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实验过程,边动手边学习。
二、说重点、难点:1.从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概念、性质、规律;重力加速度。
至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我主要把它作为以后要考虑的重点。
2.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至少有两点:难点(1)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的理解落体运动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很容易根据生活经验形成错误的前概念,就是“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种前概念对于学生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正确概念是非常不利的。
难点(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过程探究过程难点在于,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设计实验方案,要确保实验能够成功,能让学生在对实验数据处理后,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突破这个难点我准备这样设计教学:首先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落体运动的兴趣,启发学生回忆前面研究匀变速直线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迁移。
注意指导学生控制实验条件,减小实验误差。
我准备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都能体验实验过程,获得成功体验。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什么,能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在课改之前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处理的,即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后才学习的内容。
而新课标把这节教材作为引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例先学习,我认为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
本节教材以“理论探究”为主,结合具体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研究问题、寻求规律的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从如何分析纸带上记录的各种信息得出结论出发引出问题,在有限的知识内运用一定的思想提出猜想.经过“理论探究”得出:不同物体在同一地点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相同,进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进一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推导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实验的过程信息——纸带,通过对纸带的研究将方法和思想贯穿在教材中,既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将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相结合。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材精心设计了一道例题,计算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雨滴从10 米高处落到地面瞬间的速度。
进而提出计算1.5 千米高空形成的雨滴落到地面前瞬间的速度的问题,计算出的荒谬结果促使学生思考,在具体的问题中理解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思想。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自由落体探究》说课稿
《自由落体探究》说课稿自由落体探究说课稿一、导语自由落体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探究自由落体的特性和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力、运动学和力学等相关知识。
本节课将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自由落体现象,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帮助学生发现自由落体的特点和规律。
二、研究目标在本节课研究完成后,学生将能够:1. 理解自由落体的概念和特性;2. 掌握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3. 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从中总结自由落体的特点。
三、研究内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落体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探究自由落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3.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四、研究活动1. 导入活动通过引入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如物体自由落下、水滴落下等,帮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的现象和特点。
2.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让学生观察、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一个稳定的支架和一个计时装置;2. 选择并固定一个实验物体,如小石块或金属小球;3. 将实验物体从支架上释放,同时开始计时;4. 记录实验物体从释放到触地的时间;5. 重复实验,记录多组数据。
3. 数据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由落体的规律和特点。
4.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例如通过改变实验物体的质量、高度等条件,观察自由落体的变化规律。
五、课堂评价1. 实验记录: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结果,完成实验记录表;2.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自由落体的理解程度;3. 总结归纳: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讨论内容,写出自己对自由落体的认识和总结。
六、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物理学著作或科普读物,进一步加深对自由落体和其他运动学原理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的活动,以促进他们的参与和发现。
自由落体运动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认识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运动;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会由此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公式;4.掌握自由落体加速度;5.掌握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观察、分析等方法。
(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1.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并自己进行概括。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受前人(亚里士多德)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规律及重力加速度.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建议1.多媒体教学2.启发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种现象:把小石头和树叶举到相同高度,石头的重量比树叶重,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
观察哪个先落地?(演示:石头和树叶)观察结果:石头先落地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大量物体下落的现象,归纳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在我们今天看来,他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提问: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二、新课教学(一)自由落体运动教师问:落体运动很常见,你们仔细观察过落体运动吗?〖提出问题〗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实验研究〗利用面积相等的纸板和纸片,设计小实验,动手做一做,并对看到的现象进行说明。
〖得出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不是由它们的轻重决定的。
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由于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才下落得有快有慢。
教师出示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的玻璃筒(牛顿管),内有金属片和羽毛,演示:(1)筒内没有空气时,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快慢相同。
像这种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第一节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山西省省级优课)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出自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物理(必修1)》的第二章第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2.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历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研究方法。
(2)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
(3)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也接触了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小车额运动,并可以熟练的利用纸袋计算瞬时速度和求加速度三、设计思路本节课从生活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初步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并通过对两位科学家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结合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接着,通过各种实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实验是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同时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接受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四、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2、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性质。
3、知道重力加速度的特点,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学生体会并观察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2、通过传感器实验来进一步加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设计思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本节教学内天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老师通过ppt展示雨滴、苹果、蹦极等图片,说明下落的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手机拍照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
二、实验器材:
普通智能手机(下载软件camera FV-5),银色钢球,额定电压为9V的小型电动机,遮光转盘,学生电源,自制米尺,黑色背景板,沙盘(用来防止小球弹起影响实验效果),光电计时器及光电门,电磁铁,开关及导线若干;
图1:实验器材
三、实验改进要点:
普通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探究钩码的自由落体运动最终是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相邻相同时间间隔的点迹来进行分析,当然也可以用频闪照片或者用普通相机连拍多张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有ps合成在一起的方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本实验要将三个实验方法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直接利用我们每个学生都有的普通智能手机拍摄照片,让它既可以像打点计时器直接有效一次性的记录它的相邻相同时间间隔的落点位置,同时也像普通相机一样直接直观的记录物体的图像,让我们在一张手机照片中直接可以看到球在相同时间间隔下的落点位置,清楚的看到自由落体运动并分析其中的运动规律。
四、实验原理:
1.调长相机的曝光时间,可以让曝光时间内的所有图像显示在一张照片上面,就像纸带打出的点迹打在同一条纸带上面一样。
但是如果没有遮光转盘,钢球的图像会连成一条
线。
2.遮光转盘,就像我们的打点计时器的顶针相邻相同时间间隔打点一样,只会显示相邻
相同时间间隔内见光时的多个图样。
马达带动遮光转盘后,遮光时间部分相机无法捕捉到图样,每个见光的一瞬间记录一个图样。
图2:遮光转盘
3.将手机镜头放在遮光转盘前,在按下相机快门之后,静止释放钢球,在曝光时间内相
机就会将转盘见光部分相邻相同时间间隔内的多个钢球图样显示在同一张照片上面。
4.通过照片上图像数据处理就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判断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
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且求出重力加速度;
五、实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照片,求各位置瞬时速度;
2.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3.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4.会利用图像法和逐差法求解重力加速度,并且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3.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照片的实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2.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
六、实验教学内容: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本上还给我们介绍了可以用频闪相机的方法来研究,或者有普通相机连拍之后,将它们合成的办法来研究,那么同学们,我们是否可以用每个同学都有的普通智能手机拍出频闪相机拍出的照片效果呢?
(二)开始授新课:
我们知道普通的相机长曝光之后,会拍出飞火流星的效果,因为相机可以将在曝光时间内的所有图样重叠在一起,假如我们可以将这些图样按照相邻相同时间间隔出现,那么就可以和打点计时器一样将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同一张照片里记录他们相邻相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置,进而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①让学生自己设计好实验,并口头阐述相关实验器材及步骤。
设计提问:
问题一:如何让手机照相在相邻相同时间间隔内记录图样呢?
(引导:只需要在曝光时间内进行相邻相同时间间隔内遮光和见光,遮光时无图样,见光时记录图样)
图3:实验器材安装
问题二:你所设计的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器材如图3所示:
将智能手机固定在支架上,并将曝光时间调成1秒,带有遮光转盘的马达用支架固定在相机镜头前面,带有刻度尺的黑色背景放在镜头前一定位置处;
2.请1号同学闭合电磁铁开关,让电磁铁吸住钢球,静止在距离地面1.5米刻度尺刻度为零处;
3.打开电动机让遮光转盘转动起来达到稳定状态。
4.打开光电计时器,功能调到s1档开始计时;
5.请2号同学将手机镜头放置在遮光转盘前,按下相机快门之后1号同学马上断开电磁铁开关释放钢球。
6.停止光电计时器计时功能,记录遮光时间。
7.多次重复实验步骤2-6,挑选优质照片。
②引导学生熟练地摆好器材,进行合理、准确地操作,得到一张刻度清晰图又明显的
照片(如图4示)。
图4:照片
注意:引导学生“三思而后行”,注意实验逻辑性、合理性及其相关注意事项,而确保准确,并巡视全场,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
③处理照片上的实验数据。
问题三:如何计算出各位置球的速度?
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用计算较准确的平均速度来代替),如何代替?(选择包括该点在内的一段位移(该点最好处在中间时刻位置)Δx,找出对应的时间Δt,用Δx/Δt作为该点的瞬时速度);
④数据处理,总结分析
问题四:如何通过处理照片信息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引导:可以用照片上的数据信息计算各个时间间隔的平均速度列表来探究,可作V-t 图像,也可用相连相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判断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求出它的加速度)
1.列表法。
(注意列表要求)
数据表格猜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变化规律: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一一列举学生的各种想法,了解学生猜想的原因,进行总结与点评,纠正盲目的瞎想。
学生在猜想中回答猜想原因,阐述猜想思路。
2.图象法:
①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②描点:观察和思考点的分布规律。
③拟合: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用直线拟合,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引导描点法一般原则,强调作图的精确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步骤方法:先确定标度,再准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进行连接。
总结介绍:
描点法是作图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最重点的两点:一是准确性(标度要合适)。
二是要用平滑曲线连接(要让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分布在两侧,离线较远的点删去)。
最后还要注意美观性(使图象分布在坐标纸中央)。
问题五:如何根据实验数据求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①计算v-t图像的斜率
②利用相邻相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公式求解;
数据处理如下表1:
表1:列表法处理数据
图像法处理数据如下图5:
图5:图像法处理数据
问题六:本实验实验结论?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问题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本实验特别要注意哪些事项?
1.遮光转盘黑色为佳,见光部分要尽量小,并且不能忽略见光部分时间,时间间隔需要按遮光时间与见光时间的比例换算出总的时间间隔;
2.马达转速要稳定,转速的快慢和手机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对焦影响照片效果。
3.位置坐标要由钢球的球心来确定。
4.背景板最好为黑色,并且放置在照相机刚好可以把整张照片发下来的位置。
5.先按快门,再迅速释放钢球。
6.注意光照条件以及拍摄技巧。
(三)课外实践:
1.【计算机绘制v-t图象】Excel软件演示作v-t图
将实验所得数据在电脑的Excel文件中输入表格,利用其“图表向导”拟合v-t图象。
2.用手机和手机电风扇,拍摄照片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八、实验效果评价:
本实验最终的实验效果比预期的要好,误差也比较小,有以下几点遗憾:
1.最终用手机拍出的照片清晰度不如专业相机;
2.小球初速度不一定为零,因为见光的一瞬间不一定恰好是释放的瞬间;
3.只要是仪器足够稳定,我相信本实验具有和打点计时器一样的适用性,而且比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更加直接,更加震撼,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具有科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