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概论
全科医学概论中的社会医学和流行病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全科医学概论中的社会医学和流行 病学
目 录
• 社会医学概述 • 流行病学概述 • 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 • 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 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疗实践 • 案例分析:社会医学和流行病学在全科医学中
应用
01 社会医学概述
社会医学定义与发展
社会医学定义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疾病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 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
健康知识普及
通过大众媒体、健康教育课程等途径普及健 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健康环境建设
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如提供安全饮用水、 改善卫生条件等。
健康行为倡导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
健康服务提供
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居 民解决健康问题。
社会医学发展
社会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代医学中的社会因素观念、近代医学中的社会医学思想,到现代社 会医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医学与全科医学关系
全科医学中的社会医学观念
全科医学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 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和健康管理,这与社会医学的观念高 度契合。
综合评价法
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评 价和分析,得出更全面、深入的 结论。
02 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发展
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医学社会学概论 第六讲 病人角色
还 是他 子 女 的
“
父亲
”
,
还可
角 色 行 为和 社 会 责 任
要 经 过 医 生 的证 明 收 入 住 院等 ) 来 防止
“
。
通常
,
这种 解除 需
、
能是 某一 杂 志 的
“
编委
”
,
某一 学 会 的
“
(开 诊断 书
开假 条
、
理事 ”
。
,
某 一 医学 院 的
,
副 教授 ”
,
等
这 种 法 定 的 手 续 是 社会 用
r s o n s
1 9 0 2 一一 1 9 7 9 )
提 出的
19 5 1
病人 应 该 力 图 痊 愈
。
病人应 该认 识
到 生 病是不 符合 社 会 的 愿 望 的 它的 成 员 健 康 责任 时的 态
。
。
。
社 会希 望
、
议
。
总 的说 来
,
患 者权 利 的 要 点 是
,
:
患者
、
,
能承 担社 会 角 色
叹 院 管理
卫 旦鱼 生
期 之
鱼 笙卫 生 里期
尸 价 é一
一 利产 翻 、
学
概
阮
述方 二 一 才柱 、 刀 多勺
芳 赋
病 人角 色
} 1度 》( T h 年 在 其《社 会 击
e
-
“
角色
”
,
是社 会 学
。
、
社 会 心 理学 中
,
S 。。i a l
Sy
”
s
t
社会医学 考试复习自整理
社会医学考试复习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考试时间及地点:12月8日,上午8:30 —9:30 A3-106第一章概论(选择题+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时候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是社会卫生变化规律)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
进行社会医学诊断;件、医疗保障制度;对现有的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人群干预措施;社会处方。
(提出社会医学的“处方”)3、社会医学的发展(看书P4-8)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德国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提供保障,提前和滞后都不利。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具有基础性作用,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全面考虑人的整体性,注意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资源的有限性,高危险性原则。
高危险性包括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因素。
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要依靠社会措施。
许多其他疾病也离不开社会措施。
分析社会病因,采取社会干预措施,降低和消除各种健康危险因素。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卫生事业本质是“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大卫生观”。
政府应该明确其对人民健康的承诺,其次要解决如何通过统一、整合的社会政策来解决健康问题。
5、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订社会卫生政策和策略;5、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
社会医学概论
(三)我国社会医学的发展
我国古代医学家注意到环境及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866年,广州博济医学校 1949年,中国医科大学建立公共卫生学院,并建立卫生行政 学科 1952年,引进《保健组织学》 1957年,第一届保健组织学师资讲习班 1978年,百科全书社医与卫管分册 1984年,成都召开了首届全国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术研讨 会。 先后创刊:《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84年)、《中国 社会医学》(1985年)及《医学与社会》(1988年)杂志 1985年起,招收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 1994年社会医学博士研究生学科点成立是医学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 生理扩大到心理
医院服务扩大到家庭和社区
单纯的医疗技术扩大到综合的社会服务
二、研究对象
1.与有社会属性人群的生、老、病、 死有关的社会医学问题。 2.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 康水平的社会卫生对策与措施。
牛津大学社会医学教授赖尔(Ryle)认为公共 卫生、工业卫生、社会卫生服务及公共医疗卫生事 业都属于社会医学范畴。 在美国,社会医学并未发展,而医学社会学和 社区医学成为重要学科。 在日本,社会医学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并列, 包括公共卫生、卫生统计、法医学、环境医学及卫 生管理学等。 前苏联于 1922 年在莫斯科大学医学院成立了 社会卫生学教研室,1923年成立了国立社会卫生学 研究所,后改称为社会卫生学与保健组织学研究所。 40年代初社会卫生学改称保健组织学,以保健史、 保健理论、卫生统计与保健组织为主要内容。
六、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1.建立起整体医学观念和大卫生观念。 2.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 3.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 4.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社会医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1.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
2.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4.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五、论述题
1.通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对你今后从事的卫生工作将会起到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C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D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
3.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A)
A研究内容的单一性
B研究因素的复杂性
C研究具有实践性
D研究具有时代性
4.社会医学的性质是(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交叉学科
D基础学科
三、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
2.社会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4.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5.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 标。
6.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3)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或
1)社会医学研究 研究影响因素、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
2)社会医学教育
3)社会医学实践:社区医学实践和医学领域的社会医学咨询。
五、论述题
1.通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对你今后从事的卫生工作将会起到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作用?
社会医学每章复习重点(精)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 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 (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 (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 (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 (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 (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 (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医学社会学概论——第九讲 医生角色
医生 为病 人 的健
医 生有 权为病 人 作 出诊 而不 受
,
康 服务
。
使 他 们 从体 质条 件 上 能 够 为社 会
,
断 治疗 的决 定或 采取相 应 的措 施
作 出贡 献 用
也就 起 到 了 保 护生 产 力 的 作
,
其 他方 面的 干扰
。
在 某 种意 义 上 说
,
医生
医 生 和 其他 各类 医 务 人 员的 存在
以 致对病 人
疾 病 否 则将 给 病人 带来 十分不 利 的 后 果
我 们 社会 主义 国家
当然
,
更要 体现
医 生 也不 应屈从 于 某种压 力或 由于 病 人 缺
病人 的 这种 权 利
。
根据 目前 的 经 济
乏 医 学 知 识 而 拒 绝接 受 医疗
,
就轻 易放 弃
。
要充 分满 足 病人 的 医疗要 求 是不 容 那么
。
、
,
则 应向 应 该受
人早 日恢 复健 康 , 同时 进 行 卫 生 宣 传 防 疾病 为 人群 的身心 健康 服务
。
预
有关 部 门报 告
医生 的 上 述权 利
,
,
到 病 人 及 其家 属 和社会 的 尊重
,
但 医生 也
”
医生 的这 种 责任 基 于 病 人 的 权利 为 任何 病人 都有 享 受 医 疗照顾 的 权利 病人 的 这种 权 利
医 院管
院
乃
煌
第 九讲
医学 社会 学 的内 容之一
,
医 生 角 色
除 病 人 的 痛苦
行预防 工作
, , ,
医学社会学概论
医学社会学概论医学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医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涵盖了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对医学、医疗机构、医疗专业人员与患者等方面的研究,医学社会学旨在揭示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医疗制度等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为医疗改革和医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一、医学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医学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
早期的医学社会学主要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医学体系对患者的治疗方式。
1960年代以后,随着医疗机构和专业化医疗的兴起,医学社会学逐渐扩展研究领域,从个体和家庭关系拓展到医疗制度、医学教育和医学伦理等方面。
二、医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医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和人类学。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医疗制度是社会稳定的一部分,强调医学专业化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关注医患关系中的交互过程和双方对医疗行为的诠释。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医学知识和实践的塑造作用。
三、医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医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体系与医疗制度: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体系组织形式、医疗资源分配和医疗政策等,探讨医疗制度对医疗效果和公平性的影响。
2. 医学专业化与职业认同:研究医学专业群体的职业认同、专业社会化和权力结构等,揭示医学专业化对医疗实践和医患关系的影响。
3. 医患关系与患者体验:研究医患关系的形成和演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评价等,探讨医患关系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4. 医学知识与文化传播:研究医学知识的产生、流传和应用过程,探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方式。
5. 医学伦理与医学研究:研究医学伦理原则和决策过程,探讨医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影响。
四、医学社会学的应用价值医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医学实践和医疗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理解患者需求和期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医学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医学
应用医学
医学学
为什么要学习医学社会学?
一些社会相关的条件和因素能够导致疾病和残疾;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特种医学 康复医学 法医学 医学工程学 作为历史现象的分支:医学史、医学概论、医学未来 作为认识现象的分支:医学哲学、医学逻辑学、医学方法学 作为社会现象的分支: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管理学、 医学教育学等 作为信息现象的分支:医学情报学、医学术语学、医学文献学等
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中的 木棒代表着人体的脊椎骨, 也是人体中代表现在、进化、 和灵性升进的“中脉”。缠 绕在木棒的蛇则是因为希腊 人认为,每年都会蜕皮的蛇, 象征恢复和更新的过程。
医学也具有人文与艺术的一面,它关注的 不仅是人体的器官和疾病,而是人的健康 和生命。 “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是广为接受的 理论,而其他如“生理心理灵性社会的照 顾”、“全人、全队、全程、全家的医疗” 也都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理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的人文性受到 越来越多的重视。
11.21
11.26 11.28 12.3 12.5 12.10 12.12 12.17 12.20 12.24 12.26
2
2 2 2 2 2 2 2 2 2 2
健康问题的社会人口学
社会压力与健康 患病行为 病人角色 医生 变迁社会中的医生 医患互动1 医患互动2 社会中的医院 卫生保健提供和社会政策
医学社会学概论
使用教材:
威廉· 考克汉姆著,高永平,杨渤彦译.《医 学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1.ISBN 978-7-300-15087-1.
周次 11
日期 11.19 绪论
内 流行病学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医学概论:
社会医学(socialmedicine):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提倡积极主动的身心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提升社会卫生状况,提升人群身心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积极开展身心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掌控。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就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三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就是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必须搞的措施存有杀虫杀菌、免疫接种、抗菌药物、环境卫生工程;第二次不为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不幸危害、精神病等)。
必须搞的措施有早内科,强化监测,改善生活环境,创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生活方式,身心健康教育与推动;第三次就是提升生命质量、推动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同时实现人人拥有卫生保健,必须搞的措施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念
3.生理、心理、社会身心健康的观点
4.关注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
5.社会因素在疾病防治中的同意促进作用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加。
社会医学
概论社会医学:就是从社会得角度研究医学与健康问题得一门交叉学科。
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得社会策略与措施,保护与增进个体及群体得身心健康与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得社会功能,提高人群得健康水平。
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医学“诊断”)2、社会致病因素(社会病因学分析)3、社会卫生措施(社会医学“处方”)阶段:即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目得:预防控制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地方病实现途径:制定国家卫生措施、研究疫苗与生物制品,推行免疫接种计划第二次卫生革命目得: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实现途径:综合卫生措施、早期诊断、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得监控、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第三次卫生革命目得:全面提高人群健康与生活质量实现途径:社会生态学模式得综合干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订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与社会病控制。
基本理论:一、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二、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得双向作用三、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得观点四、关注高危险性分析五、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得决定作用六、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健康:健康不仅仅就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就是一种身体、心理与社会得完好状态。
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就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与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与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得思想与方法,就是人类对健康及疾病观察与处理方法得宏观概括,其核心就是医学观。
特点:社会性、普遍性、广泛性、动态性演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其她医学模式得理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也称现代医学模式,就是指从生物、心理与社会等方面观察、认识、分析并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得医学观与方法论。
产生原因:1、疾病谱与死亡谱得改变2、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得提高3、医学发展得社会化趋势4、人们对健康与疾病认识得深化5、健康影响因素得多元化6、卫生保健实践得启示基本内涵: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揭示了医学观得动态性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得含义与生物医学得价值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立了心理与社会因素在医学系统中得地位与作用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立体地探索了健康概念基本观点:整体论、系统论、多元论影响:(熟悉)一、对卫生事业得影响把健康推到一个新得战略高度、促成“大卫生观”形成、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二、对卫生服务得影响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三、对医学教育得影响要求医学生树立正确得职业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与科学献身精神现代型得医学人才,既要有自然科学方面得知识,又要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得知识在学习专业技能得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实践得锻炼四、对临床医学得影响由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转变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由偏重个体诊治向更加重视群体健康防护转变由着眼于分析影响健康得生物因素向综合性多因素分析转变由单纯性治疗向兼顾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转变五、对预防医学得影响推进预防医学对健康影响因素得研究从生物因素扩展到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预防医学建立了“高危”得观点,产生了三个非常重要得概念即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提出并形成了现代三级预防策略从生物病因为主导得防治模式拓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得综合防治模式影响人类健康得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就是指社会环境得各项构成要素,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一系列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得因素。
社会医学(1)
14
Defining “social determinants for health”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指在那些直接 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于人们居住和工 作Safof的ceicat环lpaen境odpel中ec’os的nhoem社alitch会c—on分对di健层tio康n的s产t基h生at本影 结构和社会 决响定的社性会条因件素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
编辑ppt
12
Case study 2
The experience of Eastern Europe
Countries such as Poland, Hungary, Bulgaria, and Russia experienced steady improvement in life expectancy after World War Ⅱ.
tubercle bacillus identified
Death rate per million
1840
1940
编辑ppt
11
Cooper指出: 我们的同行发现了一个重大而严
肃的事情,现代卫生保健对我们的影 响可能低于经济状况、教育、住房和 环境卫生的影响。我们的固有观念, 即充足的、容易得到的高质量卫生保 健包治百病,纯粹是一种虚构。
编辑ppt
15
Why should we be concerned about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for health?
编辑ppt
16
Health status
CIAR estimated health impact of determinants of health on population health status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概念(P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④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第二章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第三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作用(P15)①社会医学的灵魂②指导原则③为健康和疾病提供理论与方法学2.医学模式的转变(P16)(填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的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P20)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第四章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第五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P31)①泛影响性和非特异性(作用的重叠性、作用及影响的非特异性)②恒常性与积累性③交互作用2.人口对健康及卫生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P47)第六章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第七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1.健康相关行为(P64)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2.健康行为(P64)第八章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第九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类型(P71)①调查研究②试验研究③评价研究④文献研究2.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P73)第一步选择课题陈述假设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三步收集资料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资料第五步解释结果3.现场调查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P76)①观察法(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②深入访谈法(非结构式访谈)③专题小组讨论4.深入访谈法的步骤(P76)准备工作调查对象的选择设计访谈提纲访谈员选择与培训现场访谈访谈结果分析撰写报告5.专题小组讨论的步骤(P77)1)制订计划2)决定小组的数量和类型3)制订调查提纲、记录形式4)培训调查人员、进行预试验5)专题小组讨论准备工作6)进行专题小组讨论7)对专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6.现场定量研究又称问卷调查,属定量研究(P79)7.问卷设计的原则(P82)(填空)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8.问卷的一般结构(P81)一份问卷通常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资料的登记(编码)等。
社会医学概论医学模式
1.三级预防策略中的一级预防是EA.自我保健B.健康教育C.初级卫生保健D.环境保护E.病因学预防2. 现代医学模式属于D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神灵主义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D.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生物医学模式3. 现代医学的目的突出强调了DA.治疗疾病B.预防疾病C.延长寿命D.增进健康E.以上都不是4.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BA.预防观B.医学观C.社会观D.生物观E.健康观5. 有关医学模式,以下错误的是CA.医学模式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医学科学水平下,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B.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总体的,特点和本质的概括C.医学模式是永恒不变的D.其核心是医学观E.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和发展规律6. 社会医学是 AA.医学的分支学科B.社会医学的分支C.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D.康复医学的分支学科E.基础医学的分支学科7.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是指DA.一周无休工、休学B.能发挥社会功能C.没有疾病D.躯体无疾病、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E.躯体和心理不感到虚弱8. 医学模式是BA.一种医疗方法B.一种医学的思维观念C.一种社会思潮D.一种卫生工作方针E.一种艺术哲学9. 下列不作为社会医学研究任务的是DA.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征及变动趋势B.研究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特征C.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D.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10.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CA.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B.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C.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D.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11.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AA.研究内容的单一性B.研究因素的复杂性C.研究具有实践性D.研究具有时代性12. 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是CA.细菌、病毒、寄生虫和自身免疫B.自然环境、生物遗传、行为生活方式和卫生服务C.环境、生物遗传、行为生活方式和卫生服务D.公共场所卫生、个人心理卫生、社会行为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E.宿主、环境、病因、行为13. 提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观点的是AA.魏尔啸B.诺尔曼C.盖林D.希波克拉底E.恩格尔14.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医学对现代医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DA.拓宽基础医学研究范畴B.建立临床医学的新思维C.开创预防医学的新时代D.引导经济发展的新阶段E.扩建医学教育的结构体系15.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DA.提高人类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能力B.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致病机理C.动员社会力量,改善人民生活水平D.保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E.研究卫生资源的数量、来源16. 目前谈到的医学转变是指 DA.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D.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E.机械论医学模式向新医学模式的转变17. 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历史演变 AA.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机械论—自然哲学—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D.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模式18.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关于疾病与健康的“四体液”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B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 认为健康是神灵恩赐,疾病是鬼神作怪、天谴神罚的医学模式是A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0. 受科学家培根的“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思想影响而建立的医学模式是 C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1. 我国古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属于哪种医学模式B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22. 我国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源于D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23. 现代医学模式是 B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机械论医学模式24. 中医的天人感应学说把四时变化直接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联系起来,强调气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和以气为核心组成的阴阳五行网络系统,用以解释疾病发展的机制和确定相应的治则,这一学说属于 B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5. 19世纪后叶,欧洲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都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死亡日益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制定社会卫生策略,提高人群生活质量的科学。
是一门关于人群的社会生理现象,人群的社会病理现象,对人群进行社会医学诊断,开出“社会医学处方”的科学2社会医学的性质::1社会医学学科的交叉性2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社会医学学科的实战性3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医学观②发现社会问题③制定卫生措施政策和策略④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⑤加强社会医学教育和传播4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人群的健康状况2.分析健康疫病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及规律 3.探索社会防治措施与策略,提高人群生活质量5卫生服务的四个扩大:1)由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2)由单纯的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3)由单纯的心理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4)由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6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是以传染病的寄生虫病为主要防治对象源头:传染性疾病(三大法宝:1预防接种 2杀菌灭虫灭菌 3抗菌药物)第二次卫生革命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不良习惯的行为方式有关第三次卫生革命是促进全人类的健康长寿和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第二次、第三次)综合措施:1社会医学措施 2行为医学措施 3环境医学措施 4生物医学措施7.1848年法国儒勒盖林说社会医学有四个部分组成:1社会生理学 2社会病理学3社会卫生学4社会治疗学8德国诺尔曼和魏尔啸提出社会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医学9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辨证论的观点与方法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的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与主要方法,核心是医学观10历史上经历的主要医学模式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机械唯物论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模式11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缺陷1)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生物体的诊治,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2)生物医学模式用静态的观点考察人体,常常不符合人体实际3)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轻视病人另一种答法:1)每一种疾病都必须并且可以从器官组织细胞甚至分子水平找到测量的形态学或或化学变化都可以确定生物或理化的特定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单因单果)2)“只见个体,不见群体”,把人从社会群体中孤立起来3)“只见疾病,不见病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主体意识,无法解释所有的健康问题4)把人看成纯生物的人,忽视了对病人的了解,对人的社会背景的理解,缺乏对病人的尊重忽视了病人的需要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1)利用系统论作指导,形成了整体的医学观,强调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层次性和多元性,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因果关系2)确立了社会心理因素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3)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4)在医学实践中由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注重关心人,尊重人进行人性化服务13医学模式的转变规律1)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2)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从掌握到复杂,从愚昧到科学理性的曲折向上的过程3)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13Health: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ly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an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ty14社会因素是社会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口、文明、环境15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P42:1)单因单果2)单因多果3)多因单果4)多因多果16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1)非特异性2)恒常性3)积累性4)交互作用17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1)material pathway 构成要素:purchase power、support power、employment power 2)behavioral pathway构成要素:health 3)psychological pathway构成要素:stimulate、environment、individnal18经济发展与健康的关系::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①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能量和营养条件②经济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卫生医疗资源③经济发展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④好的经济条件是高教育的后盾,能更好的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2)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效应:①环境污染②生活方式的改变③心理健康问题突出④社会负性事件增多⑤社会流动人口增加3)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①健康状况影响个人的劳动市场的表现②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③促进教育效益的实现④⑤减小疾病的直接、间接损失,从而促进经济发展19增进健康可以从四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①健康状况影响个人的劳动市场的表现②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③促进教育效益的实现④⑤减小疾病的直接、间接损失,从而促进经济发展20社会制度与健康::1)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含有三层:①社会形态(social formation)②各种具体的社会管理制度(social system)③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social regnlation)2)社会制度与健康的特征:①双向性②普遍性或稳定性③变异性④强制性compulsive3)卫生保健制度对健康的影响:①Health care system is component of social system ②different types of Medical paymen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dical payment (公费医疗集资医疗社会健康保险自费医疗)21不同付费方式的比较:医疗类型公平效率质量公费医疗(社会化医疗付费) +++ + ++ 集资医疗(医疗保险制度) +++ ++ ++ 自费医疗(自费是医疗制度) + +++ +++ 22社会关系网络与健康:1)社会关系网络的三个层次①密切关系②社会交往③社会融合2)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包括四个维度:①物质支持②情感支持③信息支持④评价支持23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细节而造成的社会的基本单位。
①最基本的家庭类型:核心家庭、直系家庭、联合家庭、不完整家庭②家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生育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赡养功能、娱乐与休息功能③家庭关系与健康,家庭关系分为:代际关系和代内关系④四种基本婚姻状况:①未婚②已婚③离婚④丧偶24文化的类型:①智能文化②规范文化③思想文化25论述:为什么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婴儿健康影响巨大?(1)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婴儿的死亡率呈负相关①有更好的医学知识在怀孕期生子期及儿童照料上②有更强烈的与医生协作能力③能更好的区分危险因素(2)教育水平与健康的关系成正相关26行为生活方式(behavior and life style)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物质条件下形成,在一定的社会意识以及传统文化习惯影响下发展的一定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
27慢性病的特点: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28慢性病的危险因素:①行为生活方式②环境因素③遗传因素④慢性病之间的影响29在生活方式的这一结构包括以下四项要素:①生活主体②生活资料③生活时间④生活空间30行为生活方式在健康角度上的分类:对待生活的态度:1)自主型 2)享乐型 3)自罚型对健康产生的后果:①健康生活方式②不良生活方式(主动不良生活方式、被动不良生活方式、过度竞争型、过度安逸型、过度纵逸型)31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的特点:①自创性②社会性③播散性④可塑性⑤多样性九、不良行为方式产生原因:①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②人格性格缺陷③社会压力和从众心理④无知者无畏⑤类本能⑥生活失慎⑦学习模仿⑧错误观念⑨习惯成自然32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①认识过程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 2)人格个性(①人格倾向性②人格特征③自我意识系统)33社会心理现象:1)医学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心理特征和活动过程与健康的关系;2)行为医学主要探讨促进及控制危害健康的行为;3)社会医学不仅要认识心理活动和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而且要明确与健康相关的心理活动及行为产生,存在及改变的原因。
34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1)标准化原则 2)客观性原则3)保密原则35心理应激: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及应对方式应激的三个环节:1)感受刺激2)应激反应3)应对方式应激源的分类:1)躯体性应激源2)心理性……3)社会性……4)文化性……心理应激对健康的致病机制:1)神经系统与中介机制2)内分泌系统与中介机制3)免疫系统与中介机制36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行为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特点:1)情绪不是固有的,而是由客观现实的刺激引起的2)情绪是主观体验3)情绪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情绪致病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作为疾病发作或复发的诱发因素2)直接作为致病因素或疾病的促发因素37气质(temperament):是以人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性情脾气;它同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人格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
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38性格(character):是指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定型化的态度、意志、以及表现形式。
39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引起机体内的精神心理反应,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产生严重损害个人健康的应激源40社会病:是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与个人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或社会病理现象社会病的特点:①广泛性②时代性③复杂性④危害性⑤社会性社会病的致病因素:①经济因素②人口因素③文化……④心理……⑤家庭……社会病的防治原则及措施:1)社会医学措施(①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②改善社会条件,加强社会预防,高位筛检,健全社会防治组织,加大社会支持力度③健全卫生法律法规)2)家庭医学措施(①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②维护正常的家庭功能③关注高危家庭)3)行为医学措施(①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不吸烟喝酒合理营养平衡膳食②增强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③保持积极的应对方式)41成瘾(addiction):指个体不可自制的反应渴求从某种活动或滥用某种药物的行为活动。
成瘾的三个行为特征:①依赖性②戒断症状③危害性42社会卫生(健康)状况:是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的状况,主要指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的内容或指标:①卫生政策②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③卫生保健④卫生资源⑤卫生行为⑥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健康状况评价的程序:①确立社会健康状况的概念②确定评价体系或范畴(核心范畴、核心边缘范畴、健康相关范畴)③建立指标体系④根据指标收集相关资料⑤分析指标归纳结果得出评价的结论指标应具备的四个特征:有效、可靠、灵敏、特异社会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健康状况的指标是婴儿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1)个体健康状况评价指标:①生理学指标②心理学指标③社会学指标2)人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1、人口统计指标(①人口数量、人口相对资源②人口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少年儿童人口负担系数、总负担系数③出生率④死亡率⑤人口自然增长率⑥年龄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⑦孕产妇死亡率)2、疾病统计指标(①疾病发生频率的评价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残废率②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指标:病死率、因病休工率③疾病构成与顺位)3)、身体发育统计指标(①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②年龄别性别低身高百分比③年龄别性别低体重百分比)43平均期望寿命:是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在当代的各年龄的人口的不同死亡率水平之下平均可能存货的年数44.21世纪主要面临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