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噪音的控制
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一、噪声限值为了保护工业企业的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和舒适,工业企业厂界的噪音标准应严格遵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工业企业厂界的噪音标准为:昼间不得超过65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5分贝。
二、监测方法监测工业企业厂界噪音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进行。
监测点应设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米、高度1.2米以上的位置,并尽可能靠近噪音源。
监测应避开偶发噪声影响,如工厂机械启动、停机、放空作业等。
三、测量条件测量条件包括气象条件和测量设备条件。
气象条件应满足无雨、无雪、无雷电、风向稳定等要求;测量设备条件应满足精度要求,如声级计应定期校准,确保测量准确。
四、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测量仪器应具备时间计权特性,以适应不同的噪声特性。
五、测量点布置测量点的布置应根据工业企业厂界实际情况确定。
一般情况下,测量点应布置在厂界外1米、高度1.2米以上的位置,并尽可能靠近噪音源。
如果噪音源较多或噪音影响范围较大,应适当增加测量点数量和布置。
六、测量时间测量时间应按照监测计划进行。
一般情况下,昼间监测应在6:00-22:00之间进行,夜间监测应在22:00-6:00之间进行。
对于特殊情况,如工厂机械启动、停机、放空作业等,应记录具体时间并备注。
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了降低工业企业厂界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应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措施可以包括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布局、隔声、吸声等。
工业企业应在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
八、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排放标准为昼间不得超过65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5分贝。
如果超过标准,则视为噪声污染。
对于噪声污染的企业,相关部门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要求企业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九、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将对工业企业厂界噪音进行监督和管理。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噪声控制是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保护周围居民的安宁生活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工业企业的噪声控制设计,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内容。
1.噪声测量与评估在进行噪声控制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工业企业的噪声进行测量与评估。
测量需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仪器,如声级计、频谱仪等。
评估可以采用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噪声评价方法,如A、B、C权重法等。
通过测量与评估,可以得到工业企业的噪声参数,确定控制设计的依据。
2.噪声源控制噪声源控制是噪声控制的关键。
在进行噪声源控制时,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噪声源的噪声产生降至最低。
例如,在生产设备上增加隔音罩、隔音罩内部衬以隔音材料、加装隔音容器等。
同时,对于噪声源较大的设备,应采取改造或更换技术措施,选用低噪声的设备或更换噪声较小的材料替代。
此外,对于建筑设施噪声源,如通风设备、锅炉烟囱等,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如加装吸音装置、隔音罩等。
3.噪声传播控制除了控制噪声源本身的噪声产生外,还需要控制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扩散。
传播控制可以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来实现。
例如,在室内空间设计时,应采用吸音材料进行内墙、地面、天花板等的装饰,减少噪声的反射和传播。
对于室外噪声传播控制,可以通过设置隔音墙或者绿化景观带等来减少噪声的传播距离。
4.噪声控制设施选型在进行噪声控制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噪声控制设施。
设备选型应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并且与生产工艺相匹配。
选型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5.噪声控制效果评估在完成噪声控制设计后,还需要进行控制效果的评估。
评估可以采用测量与评估方法,对控制前后的噪声水平进行对比,评估控制效果的优劣。
如果控制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控制效果。
以上是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企业噪音治理措施
企业噪音治理措施企业噪音治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规划工厂地点和布局:在工厂建立之前,应该合理规划工厂地点和布局,尽量防止将噪音大的设备规划在靠近居民区等需要安静的区域。
同时,合理布置工作时间,尽量减少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噪音大的工作。
2. 选用低噪音设备:选用低噪音设备是管理工厂噪音的有效途径之一。
市场上有很多低噪音设备可供选择,例如低噪音空压机、低噪音鼓风机等。
在选购这些设备时,应该关注设备的噪音程度和性能,选购符合自己需求的设备。
3. 增强设备维护和保养: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不同水平的磨损和毛病,如果不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就会导致噪音的产生。
因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能够延长设备的运用寿命,减少噪音的产生。
4. 减震处理:减震处理是指在设备安装时采用减震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
例如在管道外层包裹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噪音。
5. 厂房结构墙的隔音:厂房结构墙的隔音是指在厂房建设时采用隔音材料建造墙体,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的传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新建的厂房或需要改善噪音环境的旧厂房。
6. 噪声源隔声罩:噪声源隔声罩是一种将整个设备封闭在一个大型罩子内的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多个噪音源的传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如印刷机、纺织机等。
7. 管道隔音包扎:管道隔音包扎是指在管道外层包裹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噪音。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流体输送设备,如水管、通风管道等。
8. 消声器:消声器是一种安装在设备排气口或进气口的装置,可以有效地消除噪音。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排放气体的设备,如空气压缩机、燃气发动机等。
9. 合理规划员工工作时间:对于因工作需要必须进行连续作业的员工,应尽可能合理规划其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中。
可以采取轮班制或者弹性工作制等方式来合理布置工作时间,尽量减少员工接触高噪音的时间。
噪声管理制度12篇
噪声管理制度12篇【第1篇】噪声防护管理制度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平安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平安,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规矩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全部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实行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天天对噪声举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托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检测,每三年举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准时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需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需实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
在无法彻底消退噪音的状况下,必需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削减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伤害。
9、企业应支配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举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举行乐观治疗。
:小学绿色网吧管理制度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卫星接收站管理制度前厅部仪容仪表管理制度【第2篇】施工环境管理体系:施工噪声的监测施工噪声的监测项目平安环保部负责对施工现场举行场界噪声测量并填写测试记录。
a) 测试的时光:结构、装修等各施工阶段,于施工开头后3 日内举行1 次;各阶段施工正常举行后再举行一次, 测量时光分为昼间及夜间两部分,夜间测量为在22 时以后举行。
环境噪音污染防止细则
环境噪音污染防止细则一、噪声源控制严格控制工业噪声:所有工业企业必须安装有效的噪声控制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不超过国家标准。
交通噪声管理:优化交通布局,减少交通拥堵;对噪声过大的交通工具进行限制或改造,如推广低噪声轮胎等。
建筑噪声控制:建筑施工现场应使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二、噪声传播途径控制绿化隔音:在城市规划中,应设置足够的绿地以吸收和隔离噪声。
建筑隔音:新建住宅和商业建筑应满足一定的隔音标准,旧有建筑也应逐步进行隔音改造。
噪声屏障:在噪声敏感区域,如学校、医院等,设置噪声屏障以减少噪声传播。
三、噪声接收者保护噪声敏感区域的居民应配备适当的噪声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对于受到噪声影响的人群,如学生、老人等,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和保护。
四、公众意识提升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鼓励公众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公众监督和举报机制。
五、噪声监测与管理建立完善的噪声监测网络,定期对各类噪声源进行监测和评估。
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管理和执法力度,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六、违法处罚措施对违反噪声污染防治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对造成严重噪声污染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法律法规制定制定和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为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定期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八、组织领导与协作成立专门的噪声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以上细则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环境噪音污染,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噪音 粉尘 排放管理制度
噪音粉尘排放管理制度一、噪音排放管理制度一、为了达到噪音控制要求,公司要建立《噪声污染综合防治制度》,对公司内所有产生噪声的设备、工艺进行全面调查,明确噪声污染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二、噪音源的检测:对公司内部各生产车间、生产线进行定期检测,确定噪音源强度和影响范围,针对超标的噪音源要立即采取降噪措施。
三、噪声防治技术措施:对于无法避免产生噪音的设备,应采取技术措施进行降噪,例如安装隔音设备、降噪罩等。
同时要对员工进行耳塞或耳罩的配备,确保其在噪声环境下的安全。
四、噪音管理责任制:公司要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或专职的环保人员负责噪音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责任,建立定期检查和考核机制,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五、噪声监测记录:建立噪声排放监测记录,包括监测设备、监测结果、监测时间等信息,并定期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六、噪声应急预案:对于突发的噪声污染事件,公司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置措施、报警程序等,确保迅速有效地应对噪声污染事件。
二、粉尘排放管理制度一、粉尘源调查:公司要对各生产车间、生产线的粉尘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确定粉尘排放的主要来源和影响范围,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二、粉尘防治技术措施:对于粉尘排放较大的设备和工艺,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安装除尘设备、加装封闭罩等,确保粉尘排放处于可控范围内。
三、粉尘监测和控制:建立粉尘监测系统,定期对粉尘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掌握粉尘排放浓度和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生产工艺,进行整改措施。
四、粉尘管理责任制:公司要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或专职的环保人员负责粉尘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责任,建立定期检查和考核机制,确保粉尘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五、粉尘排放监测记录:建立粉尘排放监测记录,包括监测设备、监测结果、监测时间等信息,并定期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六、粉尘应急预案:对于突发的粉尘污染事件,公司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置措施、报警程序等,确保迅速有效地应对粉尘污染事件。
噪声排放控制措施
噪声排放控制措施一、减少源头噪声1. 优化机械设备设计:合理设计机械设备,减少机械运动产生的噪声。
例如,改进发动机设计,减少空气动力噪声;采用低噪声润滑油,降低机械摩擦噪声等。
2. 选择低噪声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如低噪音冷却塔、水泵、空压机等,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排放。
3. 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机械部件正常运行,减少因故障产生的噪声。
二、传播途径控制1. 隔声屏障:在噪声传播途径中设置隔声屏障,阻止噪声传播。
例如,在高速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壁、城市绿化带等。
2. 吸声材料:在室内或建筑物的墙壁、天花板等处使用吸声材料,吸收和降低室内噪声。
3. 减振措施:对振动产生噪声的设备,采取减振措施,如使用减振垫、减振器等,以减少振动产生的噪声。
三、接收处防护1. 耳塞: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噪声对人体的直接伤害。
2. 听力保护器:对于高强度噪声环境,可使用听力保护器,如耳塞、耳罩等,保护工作人员的听力健康。
四、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1. 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噪声控制因素,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减少高噪声区域对低噪声区域的影响。
2. 建筑布局: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布局建筑物,利用地形、建筑物高度等自然条件,实现噪声衰减和屏蔽。
五、制定相关法规标准1. 法规制定:制定相关噪声污染防治法规,明确噪声排放标准和限制,强化法律约束。
2. 标准修订: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噪声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噪声控制要求。
六、加强监督管理1. 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明确各行业的噪声排放标准和限制,加强对企业噪声排放的监管。
2. 现场检查: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对存在噪声污染的企业进行处罚,确保噪声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信息公示:公示噪声污染企业名单和处罚信息,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监督效果。
七、教育和宣传1. 公众教育:通过媒体、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噪声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 企业培训:组织企业参加噪声污染防治培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噪声控制能力。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本(3篇)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日益频繁,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防尘和防噪音措施已成为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提升企业形象,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防尘、防噪音和噪声措施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防尘措施1. 设立封闭式生产场所:企业应采用封闭式生产场所来减少尘土的扩散。
工作区域应有固定的门窗,并且保持密封良好,减少尘土的外溢。
2. 定期清洁和除尘:企业应制定定期清洁和除尘计划,在工作期间和工作结束后对生产设备和工作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除尘。
3. 使用封闭式设备和工具:为减少尘土的产生,企业应尽量选择封闭式设备和工具,避免尘土的飞散。
4. 检查和更换过滤装置:企业应定期检查和更换空气过滤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
5.员工培训和督导:为了确保员工能正确使用防尘设备和工具,企业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并加强对员工的日常督导和检查。
三、防噪音措施1. 降低噪音源:企业应优先选择噪音较小的设备和工具,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噪音产生;并选用低噪音发动机和减振装置。
2. 建立隔音设施:企业应在噪音产生源附近建立隔音设施,通过隔音材料的使用和结构改造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3. 控制噪音传播路径:企业应合理布局设备和工作区域,通过改变噪音的传播路径降低噪音的影响范围。
4. 员工个人防护用品:为了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企业应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
5. 定期检查和维护:企业应定期检查噪音控制设施的运行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四、噪声措施1. 对噪声进行监测:企业应设置合适的噪声监测设备,对工作区域和周围环境的噪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超标情况。
2. 采取有效缓解措施: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如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噪声的产生。
3. 建立噪声防护区域:企业应在噪声产生源周围建立噪声防护区域,设立隔音墙和屏障,减少噪声向周围环境的传播。
厂界噪声管理制度
厂界噪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厂界噪声管理工作,保障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遵守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产生噪声的企业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厂界噪声管理的宗旨是减少噪声对员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社会噪声污染,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噪声管理责任第四条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噪音管理岗位,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噪音管理方案,确保噪音控制措施的落实。
第五条企业领导对噪声管理工作负有最终责任,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和指标,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
第六条噪声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章噪声监测评估第七条企业应定期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评估,确保噪音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厂界噪音监测应覆盖全厂范围,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生活区域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噪音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
第四章噪声控制措施第十条企业应根据噪音监测结果,采取有效的噪音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组织管理和个人防护等。
第十一条技术控制措施包括设备更新、降噪改造、声屏障等,确保生产设备的噪音排放达到规定标准。
第十二条组织管理措施包括调整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分时段生产等,减少员工接触噪音的时间和强度。
第十三条个人防护措施包括配备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具,提供相关的健康保健指导,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第五章噪声应急管理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噪声应急管理制度,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工作。
第十五条发生噪声事故时,企业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六章噪声管理宣传教育第十六条企业应加强噪音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对噪音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十七条定期举办噪音管理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噪声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七章监督检查和评估第十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噪音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噪音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验收。
噪音整改方案
噪音整改方案第1篇噪音整改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建筑、工业和交通等项目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保障公民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特制定本噪音整改方案。
二、整改目标1. 降低噪音污染源排放强度,确保噪音排放达到国家及地方标准要求。
2. 优化噪音防控措施,提高噪音污染治理效果,改善受影响区域的声环境质量。
3. 提高噪音污染源单位及相关部门的环保意识,建立健全噪音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三、整改措施1. 噪音源控制(1)优化生产工艺:企业应采用低噪音设备和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噪音排放。
对于高噪音设备,应进行隔音、吸音处理,降低噪音传播。
(2)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异常噪音。
(3)合理安排生产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早晨等敏感时段进行高噪音作业。
2. 传播途径控制(1)设置隔音屏障:在噪音源与受影响区域之间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2)绿化降噪:在受影响区域种植树木、草坪等,利用植被的吸音作用降低噪音。
(3)建筑布局优化: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利用建筑物自身结构进行隔音、吸音处理。
3. 受体保护(1)居民区降噪:加强居民区的噪音污染防治,对受影响居民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噪音污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2)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加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的噪音污染防治,确保其声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 监测与管理(1)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噪音源的监测,定期对受影响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确保整改效果。
(2)加强执法监管:对违反噪音污染防治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3)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噪音污染防治工作。
四、整改期限及责任划分1. 整改期限: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为期6个月。
2. 责任划分:(1)企业单位:负责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噪音排放,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防噪音污染管理制度
防噪音污染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噪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噪音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噪音污染的管理是当务之急。
本制度旨在规范噪音排放、减少噪音污染,保障公众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噪音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建筑工地、交通工具、娱乐场所等。
三、责任部门1.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噪音污染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
2. 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对城市噪音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
3. 公安部门:负责对噪音扰民行为进行处罚。
四、噪音排放标准1. 工业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控制噪音排放,定期进行噪音监测。
2. 建筑工地:建筑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限制施工时间。
3. 交通工具:车辆排放的噪音应符合国家标准,保持车辆良好状态。
4. 娱乐场所:娱乐场所的音响设备应设计合理,保证音量不超过规定标准。
五、噪音污染治理措施1. 加强噪音源管理:对可能引起噪音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排查和整治。
2. 减少环境噪音:采取隔音和降噪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监测评估:定期对噪音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噪音污染的认识,促使大家共同参与噪音治理。
六、处罚措施对违反噪音排放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给予罚款、警告、强制整改等处罚措施。
七、督查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噪音污染管理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并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和督促整改。
八、总结噪音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以治理。
各部门要加强协作,落实噪音污染管理责任,确保环境质量得到保障。
希望通过本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让人们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噪音控制管理办法
噪音控制管理办法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为了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加强噪音控制管理势在必行。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地区内所有可能产生噪音的活动和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商业经营、文化娱乐活动等。
三、噪音控制标准1、工业企业噪音:根据不同的行业和生产工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建筑工地噪音:在昼间施工时,噪声不得超过 70 分贝;夜间施工时,噪声不得超过 55 分贝。
3、交通运输噪音: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白天不得超过 70 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5 分贝;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的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
4、商业经营噪音:商业经营场所的边界噪声不得超过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
5、文化娱乐场所噪音: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在昼间不得超过 60 分贝,夜间不得超过 50 分贝。
四、噪音控制措施1、工业企业合理布局生产车间和设备,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
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消音、减震处理,设置隔音罩、减震垫等。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噪声排放。
2、建筑工地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如静压桩代替锤击桩。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在施工现场设置隔音屏障,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交通运输加强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摩擦噪声。
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车辆加速和刹车时产生的噪声。
推广使用低噪声轮胎和车辆,加强对车辆噪声的检测和治理。
4、商业经营控制商业经营活动中的音响设备音量,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
对空调外机、通风设备等进行降噪处理,确保边界噪声达标。
5、文化娱乐场所对音响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和调试,安装隔音门窗和吸音材料。
严格控制营业时间,避免在夜间超时营业产生噪音扰民。
噪声治理管理制度
噪声治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噪声污染,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安宁,加强噪声治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噪声治理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共场所、生产企业、建设工地以及其他可能产生噪声的场所和活动。
三、噪声治理管理要求1. 公共场所(1) 商业娱乐场所应设置隔音设施,合理安排音响设备,制定活动噪声控制方案,并定期检测和评估噪声水平。
(2) 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单位应加强场内噪声控制,提升室内环境舒适度。
(3) 公共交通工具和设施应合理设置隔音措施,保证乘客安静舒适的出行环境。
2. 生产企业(1) 生产企业应根据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定期进行噪声排放检测和治理。
(2) 相关部门应强化对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其加强噪声治理措施,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3. 建设工地(1) 建设工地在施工前应编制噪声预测和控制方案,采取隔音、降噪等技术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设工地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噪声不超出国家标准,并及时处理投诉和举报。
四、噪声治理管理措施1. 立法和政策(1) 完善噪声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噪声排放的监测、控制和处罚要求。
(2) 制定相关噪声治理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单位履行噪声管理的责任。
2. 监测和评估(1) 建立健全噪声监测网络,加强对噪声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2) 对公共场所、生产企业、建设工地等单位的噪声排放进行定期评估,确保不超出国家标准。
3. 技术支持(1) 加强噪声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隔音、降噪等技术支持,帮助相关单位改善噪声环境。
(2) 推广先进的噪声治理设备和技术,提升噪声治理的效果和水平。
4. 教育和宣传(1) 加强对公众的噪声管理知识宣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噪声污染的危害,并树立环保意识。
(2) 加强对单位和个人的噪声管理培训,提高其噪声治理技能和意识。
五、噪声治理管理责任1. 政府部门(1) 加强对噪声治理的立法和政策制定,推动全社会加强噪声污染治理。
控制噪声的三个措施
控制噪声的三个措施
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减少噪音污染,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民众健康的关键。
这里有三个措施可以控制噪声污染:
第一,要通过立法来强化环境噪声控制。
加强政府的管理,制定环境噪声管理条例,企业应当按照环保法定标准,进行噪声检测和排放控制,对于超大量级噪声污染源要严格管理和持续监测。
第二,要利用科技来强化工程手段,借助环保高科技,一、用消声材料全面改造噪声源环境。
二、过滤和阻挡噪声的传播。
三、使用噪音减振器来降低噪声水平。
第三,运用文化引导来综合控制噪声污染。
及时传播政策,引导及教育人们了解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危害,以遏制不法违规活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维护环境绿化和粉尘污染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及全体公民肩负起促进绿化建设的责任;加强噪声污染控制的社会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以上是控制噪声污染的三个措施,总之,按照尊重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指导,加强法规政策管理,利用技术手段控制噪声污染,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作用,确保室内外的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环境噪声控制工作。
企业噪声措施
企业噪声措施一、噪声源控制1.1 设计和选用低噪声设备: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如选用低噪声的压缩机、风机、泵等。
1.2 优化工艺流程: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噪声产生环节,例如优化物料的输送方式、减少设备间的摩擦等。
二、隔音屏障2.1 设置声屏障:在噪声源附近设置隔音屏障,以减少噪声传播。
可以根据设备类型和噪声频率选择不同类型的隔音屏障,如吸声板、隔音墙等。
2.2 隔声罩:对于小型噪声源,可以采用整体式或拆卸式隔声罩,将噪声源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内,以减少噪声传播。
三、吸音材料3.1 吸音墙:在室内墙壁或天花板上安装吸音墙,以吸收室内反射声波,减少室内混响时间,从而降低噪声强度。
3.2 吸音棉:在室内空间中布置吸音棉,可以吸收高频噪声和部分中频噪声。
四、消声器4.1 阻性消声器:通过吸收和衰减声能,降低中高频噪声。
适用于各种通风系统、空调机组等。
4.2 抗性消声器:利用声波反射原理,对某些频率的噪声特别敏感,通过改变声的传播路径而达到消声目的。
适用于各种排气管道等。
五、隔振措施5.1 隔振器:在设备下方安装隔振器,如橡胶隔振器或弹簧隔振器等,以减少设备振动向基础的传播,从而减少二次噪声产生。
5.2 软连接:在设备连接处使用软连接,如橡胶软管或帆布软管等,以减少设备振动产生的噪声向其他部位的传播。
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6.1 错峰作业:尽量避免在居民休息时段进行高噪声作业,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6.2 轮班制:实行轮班制,让员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减少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的可能性。
七、加强员工培训7.1 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让他们了解噪声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7.2 听力保护:培训员工如何正确使用听力保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减少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对听力的影响。
八、定期维护检查8.1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噪声产生和传播。
防治企业噪音扰民,我们这样做!
防治企业噪音扰民,我们这样做!企业噪音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且企业噪声的声级一般比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的影响较大。
企业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和工艺、反射噪声、电磁噪声、设备老化噪声、设备噪声五方面。
那么这几方面是如何产生噪声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机械设备和工艺:一些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例如发动机、风机、振动设备等。
同时,一些工艺过程也会产生噪音,如金属冲压、焊接等。
(2)反射噪声:由齿轮、轴承、壳体等固体震荡引起的噪声。
(3)电磁噪声: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电磁振荡产生的噪声。
(4)设备老化噪声:电机内部零件松动导致电机内部零件相互摩擦产生的噪声,电机动力不足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产生的噪声。
(5)设备噪声:机械设备高速工作。
如果系统在设备上倾斜或扭曲,设备工作时内部的每个设备都不能完全平衡,各部件之间的工作也不会稳定,导致设备内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相互摩擦,设备震惊,从而导致噪音。
噪声“看不见”、“摸不着”,且来源广泛,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困扰。
长时间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容易产生精神疲劳、休息不好、心情不愉悦等情况,严重时可以导致工作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症状出现。
那么针对企业噪声造成的影响,我们该如何防备呢?首先是利用在线监测产品,有效监测企业噪声情况,判断其是否超标。
如果是企业自行检测,当检测到噪声超标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技术改进,使用低噪音的设备和工艺;安装隔离、减震措施来减少噪音传播;合理管理规划,制定噪声管理制度,限值噪音源的工作时间、频率和强度等;合理规划厂区布局,减少噪音反射扩散;定期对厂区内设备进行维护,减少噪声产生。
如果是周围居民在居住环境中感觉到噪声困扰,也可利用在线监测产品对周围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当监测数值过高超过标准限值时,可以通过在线监测产品记录数据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状况,通过有关部门和周围噪声超标的企业进行沟通,减少噪声出现;若发现噪声一直存在,且不超标,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安装隔音窗、佩戴耳塞等帮助自己减少噪音影响。
噪音标准操作规程
噪音标准操作规程噪音标准操作规程一、引言噪音是一种会对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环境因素。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制定噪音标准操作规程对噪音进行控制是必要的。
本标准操作规程的目的是明确企业对噪音标准的要求,规范相关操作行为,减少噪音对员工的不利影响。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噪音的情况,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等。
三、定义1. 噪音:指人们能够听到且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声音。
2. 噪声源:产生噪音的设备、机器或其他物体。
3. 声级:用来表示声音强度的物理量,单位为分贝(dB)。
4. 噪声控制:通过对噪声源、传播路径和接收者进行控制,降低噪声水平。
四、噪音控制目标1. 合理控制噪音水平,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 减少噪音对员工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噪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五、噪音测量和评价1. 通过测量噪音水平,评价工作场所是否超过法定噪音限值。
2. 测量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业机构进行测量和评价。
3. 噪音测量应覆盖各个噪声源和工作区域。
六、噪音控制措施1. 选择低噪音设备和机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2. 采用隔声和吸音材料,减少噪声的传播。
3. 通过调整工作流程、增加缓冲区域等方式,减少噪音暴露时间。
4. 对超过法定噪音限值的噪声源,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
5. 对于超过法定噪音限值的工作区域,采取隔音措施,并设置噪音警示标志。
6.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噪音耳塞或耳罩。
七、噪音标准的监测和管理1. 定期开展噪音监测工作,确保噪音水平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要求。
2. 对超过法定噪音限值的噪声源进行跟踪和改进,减少其噪声影响。
3. 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包括噪音测量结果、改进措施和维护记录等。
4. 对涉及噪音的岗位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八、员工培训1. 对所有员工进行噪音标准操作规程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和遵守相关要求。
生产噪音分级管理制度
生产噪音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员工工作环境、保护员工听力健康,加强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生产岗位、设备及工艺生产的噪声控制及管理。
第三条生产噪音分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分级管理,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员工听力健康。
第四条本制度的编制、实施和维护由企业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各生产部门配合执行。
第五条本制度未涉及的其他问题,应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
第二章生产噪音分级标准第六条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企业对生产噪声进行分级管理,分为以下几个级别:(一)A级:噪声等级在30-55dB之间;(二)B级:噪声等级在55-75dB之间;(三)C级:噪声等级在75-90dB之间;(四)D级:噪声等级在90dB以上。
第七条各级噪音等级的管控标准如下:(一)A级:对噪声等级在30-55dB之间的工作环境进行常规检查和控制,保持噪声在合理范围内;(二)B级:对噪声等级在55-75dB之间的工作环境,应定期进行噪声调查与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影响,保障员工健康;(三)C级:对噪声等级在75-90dB之间的工作环境,应采取技术手段减少噪音,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员工听力健康;(四)D级:对噪声等级在90dB以上的工作环境,应采取重大措施,对设备进行改造或者采取其他控制措施,确保噪音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第八条对于超出国家噪声标准的生产设备,必须对其进行限制或者更换,以保障工作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法规。
第三章生产噪音管理措施第九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噪声管理机制,对生产设备、工艺和场所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噪声达标。
第十条对于A级和B级的噪声,企业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平稳,减少噪声产生。
第十一条对于C级和D级的噪声,企业应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升级,采用隔音、减振等技术手段减少噪声产生。
第十二条企业应在重要岗位设置声学监测点,并进行定期的噪声监测评估,确保噪声控制措施有效。
工厂噪音隔绝方案
工厂噪音隔绝方案在工业生产中,噪音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不仅对员工的健康和生产效率有影响,还可能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隔绝工厂噪音是工业企业必须面对的一项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工厂噪音隔绝方案,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方案一:吸声板隔音吸声板隔音是常见的一种工厂噪音隔绝方案,该方案使用的吸声板材料可以有效吸收噪音,降低噪音传播的声波。
在工厂内部,可以将吸声板安装在墙壁和天花板上,以降低工厂内部噪音的传播。
在工厂外部,也可以安装吸声板来减少噪音向周边居民或其他建筑物传播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吸声板的材料和安装位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研究。
方案二:隔声门隔音隔声门是可以在企业场所内安装的一种门类,其采用的材料和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绝噪音的作用。
隔声门主要使用在工厂内部的生产区域,应用于生产设施存放室、设备间等场所的隔绝噪音。
此外,隔声门还可以安装在工厂的出入口处,以控制噪音向外界传播。
方案三:隔声窗隔音隔声窗也是一种可以用于隔绝噪音的方案。
企业可以使用普通的窗框材料,将双层玻璃安装在窗户之间,以阻碍噪音的传递。
此外,还可以采用隔声窗框的结构设计,增加隔音隔热效果。
方案四:软包隔音软包隔音是一种在工厂内部使用的隔音材料,由于其柔软、具有一定韧性,可以降低工厂内部大声噪音产生的压力波,从而起到隔音的作用。
选择软包听音材料时,需考虑吸声率、金属组成和设计弹性等因素。
方案五:隔音幕隔音隔音幕是一种可以快速安装和移动的噪音屏障。
它采用高密度的吸声材料和隔音布制成,可放置在噪音源旁边,以防止噪音向周围传播。
同时,它也可以安放在不同的方向,形成一个完整的隔音区域。
隔音幕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活动式的,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噪音隔离需求。
综上所述,工厂噪音隔绝是个独特的挑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隔音方案。
有时候需要多种方案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隔音效果。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工厂噪音隔绝方案,以提高员工生产效率,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关于公司音响管理制度
关于公司音响管理制度首先,在公司音响管理制度中,要明确规定工作场所的噪音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公司应该设定工作场所的噪音限值,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一般来说,办公室的噪音标准应该控制在60分贝以下,工厂车间的噪音标准应该控制在85分贝以下。
公司应该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噪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噪音超标的问题,确保员工在安静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其次,在公司音响管理制度中,要建立健全的噪音治理机制。
公司应当根据不同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噪音控制措施,包括声音隔离、降噪设备的安装、加强维护管理等。
同时,公司还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帮助员工有效防护噪音。
另外,在公司音响管理制度中,要强调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
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对噪音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使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公司的噪音管理制度,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此外,在公司音响管理制度中,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
公司应当设立专门的噪音管理工作组织,负责对公司各级单位的噪音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同时,公司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噪音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噪音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最后,在公司音响管理制度中,要注重宣传和普及噪音管理知识。
公司应当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噪音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使全体员工都能够深刻理解和遵守公司的噪音管理制度,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之,公司音响管理制度是公司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公司应当重视制定和落实音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强化公司的噪音管理工作,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公司建立健全的音响管理制度,为员工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噪声的分类
A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 机械特点可分为 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 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 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B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 声音的频率可分为:<400Hz的低频噪声 、 的低频噪声 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的高频噪声。 的中频噪声及> 的高频噪声。 ~ 的中频噪声及 的高频噪声 C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 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 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D 噪声有自然现象引起的自然界噪声,有人为造成的。 噪声有自然现象引起的自然界噪声,有人为造成的。 故也分为自然噪声和人造噪声。 故也分为自然噪声和人造噪声。
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 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 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 甚至会出现 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 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 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 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 听觉疲劳。 听觉疲劳。 但是, 强噪声环境下工作, 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 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 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 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 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 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 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 中,听觉器官会发 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 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 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有研究表明, 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 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 因。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 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 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 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 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
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 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
交通运输噪声:引擎声、汽笛声、刹车声; 交通运输噪声:引擎声、汽笛声、刹车声; 施工噪声:搅拌机、 打桩机、切割机等的 施工噪声:搅拌机、 打桩机、 声音; 声音; 工厂里的噪音:机器运转振动发声, 工厂里的噪音:机器运转振动发声,机器 切割、摩擦、锻造等发声; 切割、摩擦、锻造等发声; 社会生活噪声:娱乐场所的声音, 社会生活噪声:娱乐场所的声音,人的嘈 杂声 ;
1 噪声的定义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 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 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 主观上的因素 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 定性的作用,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 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 习惯等而不同。 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 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 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 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 因此 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 统称 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 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5 噪声的控制措施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 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 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 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 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 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 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3 噪声的监测
噪声的监测采用监测仪
噪声监测仪是一种袖珍 式的噪声测量仪器, 式的噪声测量仪器,适 用于环境和交通噪声、 用于环境和交通噪声、 机械和电气产品噪声的 测量。 测量。 该机性能稳定、 该机性能稳定、使用方 体积小、重量轻、 便、体积小、重量轻、 便于携带, 便于携带,特别适用于 噪声的现场测量。 噪声的现场测量。
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 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噪声会导 致多梦、易惊醒、 睡眠质量下降等,突然的 噪声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噪声会干扰人 的谈话、工作和学习。实验表明,当人受到 突然而至的噪声一次干扰,就要丧失4秒钟的 思想集 中。据统计,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 低10~50%,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 由此可见,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 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 降,差错率 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 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枪管消声器
防噪声耳塞
带耳罩、用手捂住耳朵. 带耳罩、用手捂住耳朵
直升机驾驶员为什么戴耳罩
4 生产性噪声的职业病危害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以使人耳聋,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以使人耳聋, 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噪声还污染环境,影响人的心理,造成人的烦恼, 噪声还污染环境,影响人的心理,造成人的烦恼, 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特别强烈的噪声还能损 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坏建筑物、影响仪器设备等的正常运行。 坏建筑物、影响仪器设备等的正常运行。 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 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 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 间。 噪声对人的危害 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 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 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在我国,有关标准规定,住宅区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应低 于45分贝。世界上一些城市颁布了对交通运输所产生噪声的限制。为了 防止噪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 噪音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①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 75~90 分贝。 ②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 45~60 分贝。 ③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 35~50 分贝。 补充: ①30~40分贝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②70分贝会影响谈话。 ③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 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④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声中,轻者鼓膜会破裂出血, 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重者则会引发心脏共振,导致死亡。
②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 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 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 工作效率降低。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禁止鸣喇叭.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禁止鸣喇叭 隔声板、植树种草(吸收噪声 、关门 隔声板、植树种草 吸收噪声)、 吸收噪声 窗
汽车消声器
禁止鸣笛 标志
在不同噪声级下工作四十年后噪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 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 成损伤外, 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 成损伤外, 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 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 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 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 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 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 声环境下 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 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 倍 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 ~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 血管系统疾病。 血管系统疾病。 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消化不良、 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 消化不良、食 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 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 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 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 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和生活的人们, 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中工作 和生活的人们, 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发一些疾 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病,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案例分析
1. 2. 3. 4.
噪声的分类 噪声的监测 噪声的危害(重点是相关职业病) 噪声的危害(重点是相关职业病) 噪声的控制措施( 噪声的控制措施(重点是工厂中常 用来降低噪声的方法和设施) 用来降低噪声的方法和设施)
定义1: 定义 : 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可引起人 心理和生理变化。 的 心理和生理变化。 定义2: 定义 : 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的声音。 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的声音。 如电噪声、机械噪声, 如电噪声、机械噪声,可引伸为任何不希望有的 干扰。 干扰。
噪声对动物的影响 噪声能对动物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内脏器官及 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病理性变化。噪声对动物的行为 有一定的影响,可使动物失去行为控制能力,出现 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强噪声会引起动物死 亡。鸟类在噪声中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产卵率等。 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 特强噪声会损伤仪器设备甚至使仪器设备失效。 一般的噪声对建筑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噪声 级超过140dB时,对轻型建筑开始有破坏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