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勒及作品分析..共27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丢勒《1498年自画像》图像分析

丢勒《1498年自画像》图像分析

丢勒《1498年自画像》图像分析作者:陈圆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4年第07期摘要:阿尔勃莱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是欧洲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他在油画、版画、雕塑和艺术理论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在他身上和作品中处处体现出深沉而坚定的德意志民族精神。

关键词:丢勒自画像画面分析综合分析丢勒在27岁时画了一幅52cm×41cm的木板油画自画像。

画中呈现的形象是比较真实的画家本人,是丢勒对自己的一种模仿性描绘。

一、画面分析画家沿用意大利式构图,人物背后加入外景。

深沉的暗色背景,左上角开个小窗,突出人物的中心位置。

以稳定的三角构图,使画面呈现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

画中丢勒脸朝右呈四分之三侧面,眼睛向左斜视,淡漠地看向画外,深邃的眼眸、高挺的鼻梁、微抿的嘴角、修长的颈项、宽阔的胸脯,神态优雅;双手交握,呈虔诚且庄严肃穆的姿态。

身穿德国当时最时髦的青年装,头戴软缎便帽,使他看起来像正义庄重的骑士。

双手戴上质地光滑的手套,看起来比现实生活中的他更加优雅。

卷曲的浅褐色长发柔顺地披落两肩,稀疏的两撮淡褐色胡须,使他的脸显得老成持重,有超出实际年龄的成熟感。

这是画家想让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他高雅静穆的一面,通过各种装饰提高身份地位。

画家在木板上,涂上薄薄的油性颜料,构成清晰明朗的形式感,用油画的薄衬托出木板的厚重,进而表现出画面的厚重感,但是又不使人感到沉闷。

受到自身画铜版画技法的影响,画面整体给人硬朗感,有稳健的笔力功夫。

把窗户的深度和画的深度平面化,缩小背景的比例关系,使观者注意力更能集中在人物身上。

人物用色明亮,与深色的墙面形成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形象感和立体感。

亮色集中在左半边的衣服和皮肤上,衬托出斗篷和手套的暗色,明暗对比明显,色调清晰明朗。

拥有德国哥特式风格的强烈对比,进而表达画家内在的热烈与静穆的对抗冲突。

丢勒及作品分析

丢勒及作品分析

这是一幅世界名画,候 他
的家,父母生了八个孩子,他 们就住在那个很贫穷的地方就 是一个矿场,父母也都在那个 矿场里工作,孩子长大以后, 都进那个矿里去工作,其中这 八个孩子中间,有两个孩子有 艺术天分,从小画画就画得很 好,这其中一个就是丢勒,另 外一个是他的哥哥 叫艾伯特, 那么等到两个人长大以后,都 想去学画画,但是绝对这个家
1471年5月21日,丢勒出生在纽伦堡,排行第三。他
的父亲也叫阿尔布雷希特,是一名工作努力却不太成 功的金匠。父亲出生于匈牙利一个小地方,叫做Ajtas, 这个名字似乎在匈牙利语中与“Ajtó”[门]有关,德语 为“Tür”或“Dür”。1455年,老阿尔布雷希特来到纽 伦堡,12 年后娶了他师父希罗尼穆斯·霍尔佩 [Hieronymus Holper]的女儿巴巴拉[Barbara]为妻,她 在24年中为他生了18个孩子。
不仅如此,画中的众多尺度同样具有复杂的含 义,这幅画高67.1cm,相当于28法兰克寸,那一 年丢勒正好28岁,画宽48.7cm,相当于1.5法国 尺,而1.5在此象征了1500年。再看画布的比例, 67.1:48.7≈11:8。在这里,其中1+1=2,11:8 这个比例再次与28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将这 幅画是为一个边长11与8的矩形,那么他的对角 线恰好是13.6。136这个数字同样是丢勒习惯使 用的一个数字,因为,在拉丁字母与数字的对 应之中Albrecht Durer这个名字对应的数字分别 为1、12、2、18、5等等,将这个字母所对应的 数字相加,所得之和为136,因此,136是丢勒 常用的数字签名,这样,从政幅画的高、宽以
国主要工业城市,到过法兰克福,访问过科隆和 巴塞尔。4年间的旅行学习考察对画家的世界观形 成和艺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23岁的丢勒已是 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在这一年里,他与故乡的 一位音乐家的女儿阿格列萨·弗湟伊结了婚,此后 丢勒作为首饰匠和画家开始了独立工作。

丢勒

丢勒

承上
• 《圣.哲罗妈在他的书房里》。圣哲罗姆是一个大主教,是他把《圣经》译 成拉丁文,是神学的代表。这幅画把他表现成一个学者,在宁静的书房中, 阳光从右面射进来,前面是一只狮子在守卫着他。相传他曾为这只狮子拔去 掌上的荆刺,因而成为朋友。 《梅伦可利亚》(Melencolia) 。西方中世纪生物学者认为人体可分为“粘 液质” “多血质” “胆汁质” “忧郁质”四种不同气质。这些气质各有某 种特定的元素、星宿象征和动物象征来代表。“忧郁质”的代表“元素”是 土,星宿象征是大地之神的女儿,动物象征是狗。文艺复兴时期认为“忧郁 质”艺术家、哲学家、神学家所特有的。因此许多艺术家对这个题材很有兴 趣,常常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在丢勒这幅画中的梅伦可利亚是一个有两只翅 膀的恬静的少女,支颐而坐,面部表情好似沉思又如忧愁。其周围列臵的东 西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如多面几何体和圆规象征几何学,锯、刨、锤等工具 代表木匠。计量工具的天平和计时工具沙漏等代表科学。在神话传说中,几 何学、木匠、科学都属于大地之神来统管的,而这个内藏智慧外露深沉的人 则是思想家、文艺家的化身。对绘画细节一丝不苟地精确表现是丢勒作品的 风格特点,在这幅画中尤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曾被后人誉为有铜版画以 来最为优美的画作。 1512年,奥格斯堡(德国东南部的一个城市)的马克西米连皇帝委托丢 勒为他设计两件歌颂他的木刻。由丢勒任总设计,领导许多画家和刻工通力 合作。一件是设计一座凯旋门的建筑模型图,于1519年完成,共由192块木版 拼成长宽各3米的巨形木版画。这个凯旋门有三个拱门,墙上刻着表现皇帝的 家世和一生业绩的画,并点缀着大量的装饰图案,极为富丽堂皇。另一件是 设计一个凯旋游行的仪仗队伍,这是一幅木刻长卷,仪仗的中心当然是皇帝, 这部分由丢勒亲自设计,皇帝盛装坐在一辆布满豪华的饮品和古玩的轿车里, 车的驾驶者名为“理智”,她握着“权力”和“贵族”的缰绳。奔驰的车轮 是由“豪华”“荣誉”和“繁荣”组成,充分显示了不可一世的奢侈的皇族 排场。可惜的是在1519年这二件耗费丢勒很大精力的作品完成之日,正是这 位皇帝归天之时。凯旋门的建造和凯旋游行当然都化为泡影,便却使丢勒

阿尔布雷特·丢勒作品赏析

阿尔布雷特·丢勒作品赏析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阿尔布雷特·丢勒是德国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家,他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形式,和理论传播到欧洲北部,才创造和奠定了德意志民族画派的传统和基础,并极大地影响了此后德国艺术的发展。

丢勒的艺术作品体现了,现实与人文特点。

就其艺术风格而言,保留了中世纪的哥特式遗风,同时又率先展现出些巴洛克特征。

艺术表现技法,运用了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风格和技法上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

自画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正三角形犹豫其对称的形势而与新柏拉图主义相结合,从而被赋予了理性主义的神学含义。

研究者也常以此为基础,指出丢勒在正三角形构图背后的理性诉求。

不过一般人往往忽略(或有意忽略)的是,画面中存在的题词定位出来,并以衣领和眉骨进行强化。

两个方向相反的正三角形相互叠合,形成了一个大卫之星的形状。

在丢勒的时代,这是一种神秘信仰的符号。

大卫之星被画家的手指支撑着,这种手势曾经在丢勒一副未完成的话中出现过,那是耶稣的手。

这已不在是理性的几何学了,画家强烈的神秘注意倾向浮现出来。

不仅如此,画中的众多尺度同样具有复杂的含义,这幅画高67.1cm,相当于28法兰克寸,那一年丢勒正好28岁,画宽48.7cm,相当于1.5法国尺,而1.5在此象征了1500年。

再看画布的比例,67.1:48.7≈11:8。

在这里,其中1+1=2,11:8这个比例再次与28联系在一起。

如果我们将这幅画是为一个边长11与8的矩形,那么他的对角线恰好是13.6。

136这个数字同样是丢勒习惯使用的一个数字,因为,在拉丁字母与数字的对应之中Albrecht Durer这个名字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12、2、18、5等等,将这个字母所对应的数字相加,所得之和为136,因此,136是丢勒常用的数字签名,这样,从政幅画的高、宽以及对角线正好象征了画家的名字、年龄以及创作的年份。

三位一体崇拜(万圣图)这一幅人物众多的宗教题材类似意大利的教堂壁画,构图采取严格的对称形式。

无与伦比的一代巨匠德国最优秀的画家丢勒二十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无与伦比的一代巨匠德国最优秀的画家丢勒二十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德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A2.)A .2 C .1 D .03.( )A4.)A5.,3A a)A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C7.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0时的气温状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将这5天,10时的气温数据(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考虑以下结论: ①甲地该月10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0时的平均气温; ②甲地该月10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0时的平均气温;③甲地该月10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0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④甲地该月10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0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标号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 )A .1 B.19.)AC10.已知公比不为1,( )A11.)A .D12)AD 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14.在《九章算术》中记载着一道关于“持金出关”的题目,大意是:“在古代出关要交税.一天,某人拿钱若干出关,第123关交所剩”.现以这则故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设计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则运行此程.15.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18.某数学小组从医院和气象局获得今年1月至6月份每月20.(1(2)(精确到0.01)(精确到整数).参考公式:相关系数x⋅19. 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底面是菱形,(1(2.20.(1(2).21.).(1(2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单位相同..(1(2.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5(2.。

浅析大师丢勒的绘画

浅析大师丢勒的绘画

浅析大师丢勒的绘画作者:潘玉淑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0期摘要: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来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治的思想文化运动。

在这个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称为人文主义。

阿尔布莱特·丢勒(1471-1528)是德国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家,他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形式和理论传播到欧洲北部,创造和奠定了德意志民族画派的传统和基础,并极大地影响了此后德国艺术的发展。

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是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

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

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宗教;古希腊;古罗马[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1一、丢勒的艺术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正是在这个时期,欧洲的各大国家日益强大,宗教思想和行为也都发生了变化。

“文艺复兴”的原义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其变化的思想基础就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

实际上,文艺复兴作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它的含义还要更为宽广。

在经历了中世纪封建教会势力的1000多年的黑暗统治之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成为建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

人文主义由此而产生。

人文主义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的因素最先在意大利萌芽,市民阶层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16世纪在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得以广泛传播。

二、丢勒的生平简历阿尔布列希特.丢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出生在德国纽伦堡一个首饰匠家庭,他之所以自幼表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是因为他从小就接受金银首饰工艺所必需的雕刻和绘画技艺训练。

浅析丢勒的艺术生平

浅析丢勒的艺术生平

浅析丢勒的艺术生平追溯丢勒的艺术生平,我们不得不先提到他的父亲约瑟夫·丢勒,他是一位德国的银匠和留声机制造商,同时也是一位业余画家。

在约瑟夫的影响下,年幼的阿尔布雷希特也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79年,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的内卡斯特尔。

在童年时期,他接受了父亲的绘画训练,开始画一些肖像和风景画。

然而,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的艺术天赋被逐渐地发掘和发挥。

当时,内卡斯特尔的一个根据南方传统的画家派系,以及从芬兰传来的灵感,对他的艺术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他还开始接受一些当地艺术家的指导,并逐渐掌握了绘画的技能。

后来,丢勒在1763年成立的法兰克福绘画研究院学习。

在此期间,他接受了一些传统的绘画训练并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进行了研究。

此外,他还受到了文学、音乐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经验与知识综合影响了他后来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在他的一生中,丢勒的艺术创作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宗教画和肖像画,这些作品中体现出传统的德国文化和宗教信仰。

在这个阶段,他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色彩和极端的遗憾情感,例如1769年的画作《镶嵌式圣母》,画中可以看到宏伟的马赛克底座、飞天天使们面对着虔诚的主角,以及圣母超脱尘土的微笑。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丢勒开始更加关注人性和社会现实。

在17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他创作了一系列的《杯子般的人生》和《布袋戏》,这些作品表现出社会中各种社会阶层的不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面对爱、欲望和死亡等问题的心境。

在这些作品中,他独特的绘画技巧和精细的细节展示了他的艺术技能和决心。

到1780年代,丢勒的艺术风格越来越受到褒奖,成为了当时德国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名气远播,吸引了一批热爱艺术的学生,成为了一种艺术风尚。

此外,1735年,他移居意大利,开始了他的意大利时期,在拜访文艺复兴画家和艺术家的家庭中逐渐适应了本地的风俗和文化,并继续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如受到洛可可风格的影响《儿子改善他的父亲像》和描绘自然风景的《塞堪迪那维亚山脉》。

德国一代画家丢勒

德国一代画家丢勒

丢勒自画像综述中国和德国的交往可以上溯到14世纪,对这个国家我们并不感到陌生。

在人们的印象里,德意志是个盛产思想家的国度,不消思索即可举出一长串人名: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马克思······确实,擅长思辨是德意志民族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此外德国也蕴育了众多世界一流的文学大师,如歌德、席勒、贝多芬······,他们的名字早在人们的心扉。

此外德国还培育出不少的科学家,他们对世界科技的进步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但是对于这个国家的美术,中国人有不同程度的陌生感。

一提起西方美术,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古希腊精美绝伦的雕刻,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胜景,法国诸多美术流派频繁更替的风云······然而一谈到德国美术,人们便所知甚少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国内专家学者们长期以来把研究重点放在法国、意大利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德国,另一方面也与西方美术界的固有偏见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抛却这些偏见而用真诚的眼光去审视德国美术,会发现它其实是一片相当迷人的风景。

总的来说,德国画家和欧洲南方画家一样忠实于自然,但德国绘画主要体现在对细节的观察与描绘上,他们对待画面总是一丝不苟,力求刻画入微,这是大多数南方作家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德国美术作品注重精神性,其中往往折射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理解。

在德国画坛上,丢勒是影响世界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丢勒的作品里不仅有惊喜描绘的任务肖像,有龙和喷火的怪物,也有从城堡下走过的骑士以及随之而来的死神,甚至有野草和动物,但丢勒就是用这样一个看似紊乱的世界反应了那个时代德国人的思想。

他的艺术既耐心、细致、准确,也洋溢着盎然诗意;既坦率真诚,也弥漫着焦虑情绪与象征意味。

可以说他的作品体现出凝聚的热情,理性的浪漫。

而此时的德国人热衷于宗教祭坛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