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芙蓉区中小学“十一五”期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芙蓉区教育局
( 2011年2月23日)
芙蓉区现有中小学34所,其中小学30所,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
在校学生32358人(小学生26900人,中学生5458人),在职教职工1863人。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芙蓉区教育局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始终将其摆在整个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狠抓优化环境、提升质量、建设队伍、整合资源等主要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一、全面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1、高位规划,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五年来,全区共投入3.1亿元,新建学校7所,扩建学校3所,全区有5所新建小学实行“二小”模式,1所新建初中实行“市区合作”。
五年来,共投入资金1.13亿,共维修教学楼21万余平方米,改造操场16个,新铺草皮和塑胶跑道近3万余平方米,改建17个学生计算机房、20个科学实验室和33个高标准心理咨询室。
同时,
稳步实施“还舍(店)于教”工程,外迁校内教职工宿舍58户,新增面积5000平方米用于学校功能用房。
五年来,投入近1.5亿元,做到所有功能室设施设备应配尽配、足配优配。
目前,全区100%的学校图书馆(室)均达到或超过省颁标准,藏书超过100万册;100%的学校教室均成套配置多媒体设备,实现了“班班通”和“室室通”;100%的学校达到合格学校标准,教学仪器设备达到省Ⅰ类标准;100%的学校创建成为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计算机生机比达到7:1,师机比达到 1.5:1;100%的学校安装了防盗视频监控系统和防雷系统。
2、依法投入,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近年来,为彰显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我区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免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2005年率先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一费制”全免;2006年率先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杂费入学;2007年率先全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一费制全免,并免费向学生提供校服、饮用水和教辅资料,实现了义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零收费;2008年对所有外地来长务工人员子女免除杂费,对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免除课本费。
2009年起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零收费”。
3、综合治理,全面优化学校周边环境。
一是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了清查整治行动。
根据各学校、幼儿园上报的信息,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区教育局会同区文体局、区民政局进行了校门附近200米内营业性网吧、歌舞厅、录像厅及彩票投注站的登记审核;区公安分局、区综治办、街道办事处等进行了相关安全问题的整治,重点取缔黑网吧,打击接纳未成年
人上网和网上违法犯罪等行为,对校门附近200米内营业性网吧、歌舞厅、录像厅及彩票投注站,下发了整改通知书,通过清理整顿,所有的8家营业性网吧、6家歌舞厅、录像厅、12家彩票投注站都已搬迁或变向经营,使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得到净化;二是联合公安消防部门组织对学校消防工作进行了指导和检查,学校配备了安全疏散标识、应急灯、灭火器等,较老的建筑无室内消防栓,我们重新配了消防箱及能到达建筑物任何部位的水带,利用公共消防栓保障消防用水。
三是联合区交警队对周边交通治安秩序进行了大力整治,查扣非法校车,杜绝学生乘坐“摩的”现象;同时完善了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警示牌(灯)、斑马线、减速带。
四是联合卫生部门加强了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的监管,指导学校食堂、督促周边饮食店改善卫生条件。
2010年,我区实行“外护内保,内外兼顾”的防控策略。
一是完善人防体系。
聘请了66名年富力强的安保人员,均配备到了全区区属中小学34所、幼儿园、素质教育基地和少年宫配各1所,全区37个单位均实行了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外来人员询问登记制度,严防不法分子进入校园或在校园周边伤害师生。
二是夯实物防基础。
为所有区属学校、幼儿园配足配齐消防设施设备,做到消防栓进学校(园)、入楼层,灭火器进楼道、入房间,安全标识上墙壁;在所有学校、幼儿园周边路口设置了交通警示标牌、斑马线、减速带等交通安全标识和设施,做到了让学生优先、安全过马路。
给安保人员配齐了必要的警用器械,加强防盗设施建设,重要部门要安装防盗门窗。
三是升级技防装备。
所有区属学校、幼儿园及部分二级机构在原有监控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
造,共改造了246个摄像头,新安装了网络化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新增了259个网络摄像机(含校门外高清网络摄像机36个,校内网络摄像机223个),实现了无盲点、高清晰度、全天候的实时监控。
4、搭建平台,进一步丰富校内德育阵地。
为满足我区中小学生德育活动的需要,我区各校除建有团队活动室、广播站、电视台、图书馆等常规活动室外,不少学校还创建了气象台、天文台、科技馆、标本馆、生态园、校史馆、100%的学校建立了符合市级标准的心理咨询室等发展特色教育的功能室。
同时,通过芙蓉区少先队“星级阵地”创建活动,校内德育阵地建设的合格率达到了100%,优秀率达到了55%。
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
1、注重实效,积极开展系列化主题德育活动。
近几年来,我区立足“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理念,创造性开展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主题活动。
2004年,秉着“教育无假期”的理念,设计了“阳光暑假”系列德育主题活动,主要内容有“阳光社区”、“阳光家庭”、“阳光小队”和“阳光少年”等系列评优活动,该活动延续至今,并不断扩大规模,真正实现了常态化,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反响很好。
2007年,敏锐地认识到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好习惯伴我成长”的德育活动主题,活动开展至今,得到了各学校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2008年,为交流和发展学校的品牌德育活动,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有
价值的教育活动”交流会,通过交流活动,各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整合资源,拓展品牌教育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2009年,教育局为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局组织成立了区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研讨会,确定从“组织管理、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和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全年对全区各中小学进行了德育工作的专项调研和视导,决定组织开展“芙蓉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校”创建活动。
2010年,全面启动“芙蓉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校”创建活动,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芙蓉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校评估考核办法》和《芙蓉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校评估细则》,目前,教育局正在组织进行德育系列培训工作。
2、整合资源,积极拓展校外德育基地。
自2008年,我区秉承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的价值”的理念,进行了“有价值的主题教育活动”交流会后,拓展校外德育基地便成为了各中小学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随之,全区各学校与校外的德育交流活动更为主动与频繁,涌现出湖南省聋哑儿童康复中心、长沙晚报社、雷峰纪念馆、长沙市少年宫、芙蓉区敬老院、长沙市简牍博物馆、少管所、生物机电学院、省军区教导大队等校外德育基地,为我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体验空间和时间。
目前,芙蓉区教育局已与省博物馆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并定期开展区域性参观、交流活动,如与省博物馆合作开展的“接过大师的笔”、“与大师对话”等都是富有成效的德育交流活动。
2008年,为进一步丰富学生体验途径、拓展学生校外活动,区教育局与长沙希
望校园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每学期组织一次主题观影活动,观影活动采取“准入制”,影片内容由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共同选定,观影地点均设在专业影院,观影费用一律由教育局承担。
区教育局每期观影前认真细致地策划,组织,观影后及时总结,活动开展至今,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3、建立公益性区域校外德育基地。
芙蓉区把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的少年宫当作公益性、群众性、实践性、趣味性的校外教育基地,建有科技馆、跆拳道室、形体室等10余个馆室,面向社会免费提供服务。
近两年,芙蓉区开展“开心假日”系列公益活动,举办专题活动50余场次。
2007年,我区找到了德育课题新的突破口,引进了深圳先进的心理教育理念,尝试推广了“先行后知”体验式心理教育活动,并联合素质教育基地、教科研中心及部分教师代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编写了芙蓉区素质教育新课程,将体验式心理课程首次编进新课程大纲。
并将素质教育基地作为区域性校外免费培训基地,每年接待师生近5000人次。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体验式心理课程深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2010年,芙蓉区投入2000余万元,全新打造的素质教育基地落成,占地面积约13亩,建筑面积8600余平方米,40余个实践项目配套活动室一应俱全,能同时接待500多学生参加活动,预计每年可接待师生1万人次以上。
4、常态发展,积极开展特色项目创建活动。
近几年来,我区每年组织一次全区性的校园文化科普艺体节活动,各学校踊跃参与,积极开发新型科普活动,各类活动层出不穷,
为了规范管理,推进常态化实施,2006年起,我区及时组织开展了区域性的学校“特色项目”创建工作,并出台《评估及考核办法》和《评估考核细则》,并对立项项目配套投入“特色项目奖励建设资金”。
2008年,我们明确提出在3-5年内全面实现区域内“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均衡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共投入2700余万元,打造生态校园,建有“特色课程项目”51个,学校覆盖率达85.3%,配套建设项目场、馆、室、园、基地等57个。
实践证明学校“特色项目”创建这一举措,开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