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2020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评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物产养育我》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

本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学习家乡的物产,使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粮食、感恩自然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乡的特产、特产的作用、如何珍惜粮食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家乡的特产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特产的作用和如何珍惜粮食还不够清楚。

此外,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知道特产的作用。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粮食、感恩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知道特产的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粮食、感恩自然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特产的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2.准备相关视频资料。

3.准备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家乡特产。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课件,呈现家乡的特产,让学生了解特产的名称、特点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特产的了解,以及特产的作用。

4.巩固(10分钟)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特产的作用,以及如何珍惜粮食。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其他人介绍家乡的特产?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家乡的特产?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特产的作用以及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家乡的特产,并讨论如何珍惜粮食。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爱我们班》。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课程标准将“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列为“爱家乡”的重要目标内容之一。

《家乡物产养育我》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二课,包含两个主题:“我的家乡产什么”和“家乡物产惹人爱”。

教材通过图片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乡村土特产集市的场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家门,让学生亲近家乡,充分了解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与家乡的富饶。

旨在让孩子们在了解并知道家乡物产的同时,为家乡物产的丰富而自豪,为美丽的乡土文化而骄傲,从而激发对家乡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适应了小学的生活,让他们去了解家乡的特产以及这些特产的来历不难,但是在感受家乡物产丰富的基础上过渡到“爱家乡”这一主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引导,使他们对家乡产生自豪感,从而立志建设家乡。

三、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

2.初步学习运用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介绍家乡的物产。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交流介绍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在收集、整理资料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培养爱家乡的情感。

五、紧扣重点,说教法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节课时,我们游玩了家乡山和水,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说一说:我们家乡鹤峰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最喜欢家乡的什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受到了我们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其实我们家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富饶。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案教学设计课程背景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以生动的语言和趣味的故事,向学生传授爱家乡、爱生活的道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物产和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爱家乡的情感,感恩生活,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与角度看待事物,认识家乡的物产和文化知识。

•了解家乡的物产和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爱家乡的情感。

•了解和认识生命的价值,并珍惜生活。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感悟寓意。

•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和思考。

•学生能够分组合作,交流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情感态度•珍惜身边的一切,尤其是生命。

•珍惜家乡的文化资源和物产,爱家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感悟寓意。

•培养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知物产的珍贵性和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问答互动法。

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导入新课《家乡物产养育我》1.让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生活的家乡和“家乡”这个概念。

2.播放与本课相关的地理或文化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物产和文化知识。

活动二:讲授课文内容1.课前阅读课文《家乡物产养育我》。

2.讲解课文,并重点讲解“粗茶淡饭”、“苦中作乐”等生活常识和文化知识。

3.与学生互动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学生口头解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活动三:情景模拟教学1.情景模拟教学:请学生分组,对于所描述的物品或食物,随机口诉它们的品种、产地及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2.高互动的小组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让学生增长知识的机会。

活动四:合作学习1.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选和比较。

2.小组进行讨论,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组员,由它们进行代表发言和交流。

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策略,如演讲、谈话和写作。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这是本单元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二课。

教材包含了“我的家乡产什么”以及“家乡物产惹人爱”这两个活动主题。

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境,如餐桌上、商场里、市集等,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2.难点: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以上教材的分析,及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但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确定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探究式2.学法合作交流,实践法3.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师:演示电脑课件。

生:看电脑课件(边看边观察)。

师:提问:你觉得图片中小朋友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师: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师: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二)交流,展示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师;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4.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4.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4.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4.家乡物产养育我》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家乡的物产展开,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特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和多样性,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富有童趣的语言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物产的美味和营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家乡的物产可能还没有全面的认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此外,学生对于食物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如何均衡饮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了解家乡的物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特产,知道家乡物产的丰富和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和探究,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物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家乡物产的美味和营养,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家乡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特产,知道家乡物产的丰富和多样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物产,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交流法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引出本课主题。

2.教学新课:(1)展示家乡的物产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特产。

(2)引导学生交流家乡特产的名称、特点和营养价值,让学生了解家乡物产的丰富和多样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14 家乡物产养育我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14 家乡物产养育我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14 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第14课,名称为“家乡物产养育我”。

本节课采用的教材版本是人教版部编版。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不同的家乡物产对于人们生活的养育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涉及:•家乡物产的种类和作用•孩子们所喜欢的食物和他们的生长环境•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与物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节课还试图让学生明确“生活离不开物产”的道理,培养学生自觉保护家乡物产的观念。

1.2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熟悉家乡的物产种类和生长环境•了解食物来自哪里•认识到物产的重要性,自觉保护家乡物产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物产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家乡物产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

2.2 教学重点•学习家乡物产和生长环境•认识到物产的重要性•培养自觉保护家乡物产的观念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认识家乡物产的作用•如何通过本节课来扩展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2.4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任务型教学法•讨论型教学法•情境再现教学法2.5 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2.5.1 导入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何为家乡物产,以及家乡物产有哪些作用。

2.5.2 新知讲解教师针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让学生了解家乡物产的种类和作用。

2.5.3 情境再现将学生带到属于他们家乡的生产地点,展现与母地相互联系的生产关系。

2.5.4 课堂讨论让学生在做好相关预备知识的基础上,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让他们针对不同的产地,回答物产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2.5.5 任务安排让学生尝试自己收集有关物产的相关资料,并对学到的生产知识整合归纳出来。

2.5.6 交流分享将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分享,各小组相互展示所收集的生产知识。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4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含评价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4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含评价设计、教学反思)
对,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这个地图上标注了中国不同地方的特产,这是特产地图,有了这张地图,我们就可以吃遍全国各地的美食啦。
学生活动
仔细查看特产图
设计意图
出示特产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我的家乡产什么?
教师活动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特产?
对,有手工艺品,衣服,畜产品等。还有好吃好看的糖人,让人直流口水。马头琴也是一种特殊的物品,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呢。家乡的物产可真丰富啊!请同学们把自己带过来的家乡特产拿出来介绍一下吧。现在让我们一起制作家乡物产调查表,把家乡的物产调查清楚。想想看,我们在餐桌上,商场里都发现过哪些物产?
学生活动
制作家乡物产调查表,同桌合作完成。
懂得分享,热爱家乡
设计意图
了解家乡的特产有什么,建立文化自信。
环节三:舌尖上的中国
教师活动
家乡物产博览会上你是不是知道一些手工艺品是怎么做成的?是不是了解它们的用途?
博览会上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最后,我们有个最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分享美味的家乡特产!
小结:家乡的物产丰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要了解家乡的物产,珍惜和保护。
说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物产
设计意图
了解物产因地制宜,对物产产出原因进行了解,对动物的保护也是对自然的保护。引导学生物产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
环节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家乡的物产丰富,因地制宜,一些来自然的馈赠,一些是传统手艺的传承。有些手艺在传承过程中慢慢消失了,社会的进步也带来很大的变革。我们要尊重这些传统手艺,尊重每一种产物,尊重每一个人的劳动。
温馨提示: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请拒绝购买国家保护动物!嵊州竹编,取料于当地盛产的各种坚韧挺拔的翠竹,劈成的篾丝细如发,篾片薄如纸,编有篮、盘、罐、盒、瓶、屏风、动物、人物、建筑物、家具、灯具、器具等12个大类。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材分析】《家乡物产养育我》是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它包含两个主题,分别是“我的家乡产什么”和“家乡物产惹人爱”。

教材主要以图画的形式呈现了这样的情景:孩子们跟随家长在集市上购买特产,博览会上展出各地的特色产品,各地盛产丰富多彩的物产,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并且知道家乡的物产,明白这些物产都是人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得来的。

其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适应了小学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所以在了解了家乡的特产以及这些特产的来历后,自然能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且能在教师介绍祖国各地的丰富物产的同时.产生自豪感,从而立志建设家乡。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物产,介绍这些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

2.引导学生运用搜集、调查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家乡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物产,介绍这些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搜集、调查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家乡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师准备】课件、家乡物产。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家乡的物产,准备一些物产。

【教学过程】一、导入:家乡山美、水美、物也美。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生我们养我们家乡进行参观。

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走进家乡的物产吧!(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首先是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今天的新课。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说说家乡好物产1.那我们的家乡究竟有哪些物产呢?课下同学们对家乡的物产进行了调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汇总,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调查问卷。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优质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14课。

本单元引导学生从爱家乡的山和水出发,到爱家乡的物产、爱家乡的人,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家乡物产养育我”是第二个子话题。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探究家乡物产受人喜爱的原因,懂得是家乡的物产养育自己长大,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学情分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成年人将对故乡的情思寄托在家乡独特的物产上,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却很难产生相应的感情。

一是因为他们认知能力有限,不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大部分学生将物产简单等同于吃的东西。

二是他们不能体会家乡物产独特性。

在他们眼中,家乡的物产只是一个个具体的物件,而不是寄托着情感的家乡的象征。

因此,学生在谈到家乡物产时,多数只会说说具体的事物,而很少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但是他们好奇心强,乐于在学习中发现,体验。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范例和生活实例,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帮助他们体验感悟生活,与家乡物产对话,发现家乡物产对自己和家乡人的养育之情。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

2.通过寻找家乡物产资源,感知家乡的地域特点,了解劳动人民的勤劳品质,增强爱家乡之情。

3.懂得是家乡的物产养育了我们。

学会感恩,进一步培养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

通过寻找家乡物产资源,感知家乡的地域特点,了解劳动人民的勤劳品质,增强爱家乡之情。

教学难点:懂得是家乡的物产养育了我们。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家乡有哪些物产,完成“家乡物产调查表”。

准备展示交流的家乡物产的实物、照片、绘画、宣传单或现场演示等。

2.教师:相关授课课件,展示实物及用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儿吗?(湖北)2.师:家乡湖北,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主要讲述了人类依靠自然资源生产生活资料和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同时,家乡物产也是我们的精神文化的载体,我们应该珍爱家乡物产,学会爱护自然环境。

1.2 教学目标1.知道农业生产中的基本物资和方法2.了解土地、水、光、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3.理解家乡物产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4.学会珍惜爱护家乡物产和自然环境1.3 教学重点1.细节理解:土地、水、光、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珍爱物产、环境保护意识二、教案设计2.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体验法”和“交际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了解到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物资和方法,并通过故事和游戏了解家乡物产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珍爱物产、环境保护的意识。

2.2 教学流程1.准备活动:生动的开场白–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掌握的内容,比如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种子的作用等–通过绘制生产农作物的地图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物产–小游戏: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拼图认识农作物的名称和形态2.知识掌握:–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土地、水、光、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际试验让学生体验不同环境下的种子生长情况,从而掌握基本物资和方法–学习故事《种地的小庄园》并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家乡物产对我们的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重要性3.反思总结:–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对家乡物产和自然环境珍爱和保护–引导学生珍爱物产、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醒学生爱护自己的家乡,从小做起2.3 教学评估本课的教学评估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珍爱物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老师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不同环境对种子生长的影响2.分组讨论中,老师观察学生的表现,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家乡物产和自然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合作交流的能力3.教学结束后,向学生提问家乡物产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贡献,以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等问题,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情境体验法和交际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物产和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珍视意识。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4 《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4 《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4 《家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家乡物产养育我》是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册第4.14课《我们的家乡》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资源的情感。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家乡的物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对家乡的物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生活中的常见物产,对于一些特色物产还需进一步拓展。

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情感已经初步建立,但对于家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也需要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认识家乡物产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家乡物产的认知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家乡物产的感恩之心,增强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乡的物产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家乡物产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资源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物产,激发学生对家乡物产的热爱之情。

2.学习家乡物产: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家乡物产,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物产的多样性。

3.探讨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家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惜和保护家乡的物产,提高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产品养育我》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产品养育我》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产品养育我》说课稿导言本说课稿是针对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一单元《家乡产品养育我》编写的。

该单元旨在通过讲述家乡的特色产品如何养育孩子的故事,培养学生对家乡产品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本说课稿将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研究和掌握与家乡产品相关的词汇及其意义,了解家乡产品的养育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故事、观看图片和参与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引导学生珍惜和保护家乡的资源。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家乡产品的养育作用,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家乡产品的价值。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家乡产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家乡及其产品的思考。

2. 听故事:播放一段关于家乡产品的故事,让学生聆听并理解故事中表达的家乡产品的重要性。

3.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产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家乡产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进入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家乡产品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该产品的认识和感受。

5. 整合交流:引导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让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总结归纳: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让他们理解家乡产品对他们的养育作用,培养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

7. 情感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对家乡产品的认识和感受,引导他们珍惜和保护家乡的资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听故事、观察图片和参与小组合作活动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收集学生对家乡产品的认识和感受,评估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3. 分析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达能力,评估他们对家乡产品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故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故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故乡物产养育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故乡物产养育我》。

通过讲述孩子们生活在丰富多样的故乡中,通过食物和物产的养育,体验父母、自然和劳动的关爱,以及对故乡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生活在丰富物产的故乡中的孩子们是如何被物产养育的;2. 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并理解父母、自然和劳动对自己的关爱;3.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感恩意识;4.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能够理解故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并能通过课文表达出来;2. 学生能够理解父母、自然和劳动对自己的关爱,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2. 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故乡物产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2. 准备相关的绘本、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3. 备课时要注意组织好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问答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故乡物产的注意;2. 阅读课文:分段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 研究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研究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进行示范朗读;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故乡物产及对故乡的感受;5. 课文朗读: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加深理解;6. 总结归纳:学生对故乡物产的养育和对故乡的感激进行总结;7. 课堂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讨论等;2. 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3. 课堂氛围的营造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评价,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以及他们在阅读和表达方面的提高情况。

道德与法治《家乡物产养育我》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家乡物产养育我》评课稿

《家乡物产养育我》评课稿
《家乡物产养育我》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学期有幸听了区道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

本课的教学以“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

下面谈谈个人浅薄看法。

新课程强调品德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我们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开展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可是探究什么、如何探究,学生常心存困惑,也会因过多依赖家长或缺少方法而导致课外探究活动效果差。

因此在开展探究活动前,我们要对学生做细致指导,以确保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教师通过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使学生进入家乡丰富的物产情境中,进而叫学生把家乡各种物产一一介绍。

再接着以“家乡物产博览会”的形式鼓励学生推荐家乡物产,激发了学生交流、分享的兴趣。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丰富了对家乡物产的了
解。

同时,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及时引导学生表达课堂活动中产生的新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物产的情感。

再接着感受家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情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范例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打开体验的大门,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家乡物产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还带来了富足的生活,对家乡物产的亲近感便油然而生。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评课稿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评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评课稿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听了林老师《家乡物产养育我》的课程,这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通过呈现浓厚的地方特色的物产,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物产与人们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生活的悦纳与责任。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开展“寻访家乡物产”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较好体现了学科课程特点,凸显新课标理念,林老师在这节课的授课上有几点非常好。

(一)聚焦目标,教学脉络清晰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指向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品德课堂不能拘泥课内,还需要前延和后展。

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对家乡物产不够了解,缺少观察和体验,更谈不上知道特产和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因而,将学生调查、寻访家乡物产及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等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内容进行课前的专门指导,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特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初步了解家乡本地产业的传统和特点、家乡物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并能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成果的能力”,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设计“家乡物产交流会”——“特产节,说特产”——“出售会,寻特产”——“畅谈会,话家乡”等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条理清晰。

让学生在交流、分享活动中,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认识、了解家乡的特产,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用教材, 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教材只是引导学生发展的范例,我们的教学应当向生活开放,向自我开放。

本节课,老师能正确理解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创设了“交流会”、“出售会”(学生扮演特产店老板介绍家乡特产、学生填写购物券、评选幸运顾客)、播放视频故事等学习情境,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畅谈感受,及时引导学生表达课堂活动中产生的新的情感体验,丰富了学生对家乡物产的了解和对家乡特产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1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1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认识到这些物产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情景对话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体会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以及家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物产认识不足,容易忽视家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此外,学生之间的家乡差异较大,对于家乡物产的认知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从而达到全面了解家乡物产的目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知道这些物产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乡物产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认识到这些物产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以及家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谈话教学法、实践活动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直观展示家乡的物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物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家乡物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1)展示家乡的物产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产的名称和特点。

(2)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物产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自己如何珍惜和感恩这些物产。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物产,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物产养育他们成长的重要性,感受到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激发对家乡物产的热爱和珍惜。

2.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物产最受人喜爱的原因,让他们产生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家乡物产与自然环境、自己生活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感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的物产和养殖业。

2.探究家乡物产的重要性和特点。

3.认识家乡物产与自然环境、自己生活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实践中深入了解家乡物产的生态环境和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使用地理教材中的有关家乡物产和养殖业的内容,同时结合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究家乡物产的重要性和特点。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地图、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料。

2.教师安排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和地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哪里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地图,介绍班级所在的城镇或乡村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引起学生的兴趣。

老师说:“你们知道家乡有哪些特产吗?”鼓励学生回答,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家乡物产的认识和热爱。

二、讲授(20分钟)老师出示水果、蔬菜、畜牧业等家乡物产的图片和实物,介绍它们的外观、产地、特点等信息。

比如:“这是我们家乡的柿子,它的外观呈现出橙黄色,味道鲜甜可口,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之一。

这是我们家乡的杏子,它的外观比较小巧,味道酸甜可口,非常受人喜爱。

”老师播放介绍家乡物产的视频,介绍它们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信息。

比如:“这是我们家乡的苹果,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和空气,生长周期大约是5个月,从春季开始到秋季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