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1】2010年高考复习专题指导[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专项突破练习]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实例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总结理解:对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句子实例。
2. 参考资料和教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九、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十、作业布置:1. 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分析,判断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十一、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词类活用语文文言文必考考点,考验学生们对文言文的熟练程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知识梳理】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类型及规律例句译法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其一犬坐于前(《狼》)#FormatImgID_0#像……一样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用对待……的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表示动作行为的依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依据……,按据序》)其势必不敢留君(《廉蔺列传》)照……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卒廷见相如(《廉蔺列传》)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在……,从……,向……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时公兵不满万(《三国志·武帝纪》)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当……,每……名词作动词后面有宾语或补语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沛公军霸上(《鸿门宴》)(1)动+名:军,驻军。
(2)介+名+动:蹄,用蹄踢。
(3)换成动词:德,感激;风,吹拂。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二月草已芽(《采草药》)三岁贯汝,莫我肯德(《硕鼠》)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蹄而杀之(《黔之驴》)项王复引兵而东(《项羽本纪》)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商君书》)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面山而居(《愚公移山》)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形作动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远,疏远;穷,到尽头;高,推崇;轩邈,争高争远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前面有助词“所”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其他表动态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活用的类型例句译法说明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动+宾=使+宾+动有时也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格式 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 为:主语把(使)宾语当成(变 阁序》) “下”应翻译为
成)[名词]
“使……放下”。
返回
类型
例句
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谓语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
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 应翻译为“使……活下来”。
“使它怎么样”的意思。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
《书》记皋陶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
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
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
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
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
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
返回
类型
例句
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关系,那么后一个动词就活用 焉。(《曹刿论战》)“伏”
为名词。
应翻译为“伏兵”。
形容词用在数词和“其”
入之甚寒,问其深.。(《游
“之”“于”字后面,充当中 褒禅山记》)“深”应翻译
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为“深度”。
[应用体验]
返回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
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
之情伪。
返回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 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 (2)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 解析:(1)句中的“善”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善行”的意思。 (2)句中的“修”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匡助的做法”。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导(ppt完美课件57张)
“江…河”在文中专指长江、黄河,今天泛指一般河流, 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 完美课 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文言文中实词的古今异义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小,
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 象叫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的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 义又包括在今义之中。是概念外延的扩大,词义由特指 到泛指,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或者应 用范围扩大。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推断、词类活用
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 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
多义性——现代汉语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 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 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 的动词 有20多个。
如《桃花源记》中的语句:“未果,寻病终。”寻:今义, 找、寻找的意思。古义,不久的意思。 “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交通:今义,是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古义,这里 指交错相通。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语文)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它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体现,即此处活用彼处未必活用。
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苏轼《石钟山记》——不能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斵(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匠人斫削,把它弄小..,国王恼火。
“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贷。
(蒲松龄《促织》)——“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例如: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练习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文言文基础知识之词类活用如何判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名词活用。
主语 + [状语] + 谓语 +〈补语〉+宾语如上所示,名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若它处在了谓语或状语的位置,则必活用。
要么名词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
文言文中的使动,其实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文言文中的意动,其实就是一种“主语以宾语怎么样”的句式。
(1)左右欲刃相如。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以上四个例句都是名词处在了谓语的位置,它首先必须活用为动词。
例(1)、(4)分别活用为“用刀杀”、“把鼎当作”“把玉当作”“把金子当作”“把珍珠当作”。
但(2)、(3)却不能直接翻译为“称王他”、“当作宾客他的父亲”,而必须翻译为“使他称王”、“以他的父亲为宾客”。
(5)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6)(愚公等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上两例名词都处在了状语的位置,而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所以如果名词处在谓语的前面,它不是做主语,就是活用为状语。
(5)、(6)两例分别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用箕畚”。
(7)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所字结构,“所”的后面一般跟动词,起着改变词性的作用,如“说”是动词,而“所说”则指“所说的话”,变成了名词。
(7)中的“罾”本意是“渔网”,是名词。
所以此处应活用为动词“捕捉”。
二、动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动词一般处于谓语的位置,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及物动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可以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宾语,文言文中如若带了宾语,则一般活用为使动或为动。
同时,现代汉语中动词不能处于宾语的位置,文言文中如若处于宾语的位置,则须活用为名词。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常识之词类活用课件
(二)分类
(2)分类 ①名词的使动用法。 A名词用作动词,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 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注:使死生)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B作使动的名词后面也可省略宾语。 例: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
(三)条件 6、名词后面用介宾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介宾结构→动+介宾结构 例: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勾践灭吴》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
(三)条件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而+名→(动)+而+动 例: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名词用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 (4)表示比喻。译为:像+名+一样 例: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雁鹜行以进,平立。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熊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柳宗元《熊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名词用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 (2)表示工具或依据。译为:用、依照+名 例: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佗传》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起义》
△名词用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 (3)表示对人的态度。译为:用对待+名+的态度 例: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三》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
高考复习文言语法基础知识词类活用PPT课件
高考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需要熟练掌握。
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在文言文中,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其具体含 义。同时,也要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对词类活用的影响。
结合语法和语义分析
在判断词类活用时,需要结合语。
活用为名词或动词。
常见文言文词类及用法
介词
连词
表示名词、代词等与句中其他词的关系。 在文言文中,介词可以表示时间、处所、 方式等意义,还可以活用为动词或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等。在文言文中,连 词可以表示并列、转折、条件等关系,还 可以活用为介词或副词。
助词
叹词
帮助表达句子的语气或结构等。在文言文 中,助词可以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还 可以帮助构成各种句式结构。
高考复习文言语法基 础知识词类活用PPT
课件
目录
• 引言 • 文言文词类基础知识 • 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解析 • 高考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件背景
高考文言文阅读占比较大,其 中词类活用是重要考点之一。
学生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直接影响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 力。
04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 解析
考点概述
词类活用是指在文言文中,某些 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下临时改变其 词性,从而具有新的语法功能和
意义。
高考中主要考察的词类活用包括 :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 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数词
活用为动词等。
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有助于准 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提高阅读
能力和翻译水平。
历年高考真题举例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教学设计
个性化教学设计科目年级日期时间段教师教案审核:课题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内容【特殊句式考点精讲】“不同的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在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或隐含在文言文翻译题中,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设题的方式: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中例句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选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选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或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等。
一、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
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很少被当作判断词。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是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的。
类型例句……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者,……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①今臣亡国贱俘。
(《陈情表》)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用“为、乃、即、则、皆、诚”等表肯定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⑤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出师表》)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是指示代词,这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表判断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练习及答案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练习及答案词类活用巩固练习: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世之奇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无乃尔是过与?C、刑人如恐不胜D、年十七,好古文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拔剑撞而破之B、骊山北构而西折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道芷阳间行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糜鹿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小学而大遗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则其至又加少矣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却匈奴七百余里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吾得兄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覆道行空,不霁何虹?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沛公军霸上D、此其志不在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下江陵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以愚黔首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B、后世必为子孙忧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秋毫不敢有所近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头发上指D、有泉侧出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籍吏民封府库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高考语文复习案【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梳理
高考语文复习案【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梳理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或功能发生临时变化,被用作另一类词语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以及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之一,是指将某些词用作动词来充当谓语,表示的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
意动用法也就是主语“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什么”。
通常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把……当作……”等。
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由名词或形容词来形成意动用法。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将名词用作谓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
例: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解析:名词“师”作谓语,“之”作宾语,主语“吾”在主观上把“之”(他)作为老师来看待。
所以“师”应理解为“以……(之)为老师”或“把……(之)当作老师”。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解析:名词“宾客”作谓语,“其父”作宾语,主语“邑人”在主观上把“其父”作为宾客来看待。
所以“宾客”应理解为“以……(其父)为宾客”或“把……(其父)当作宾客”,翻译时可译为“以宾客之礼对待……”。
3.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解析:名词“侣”和“友”作谓语,“鱼虾”和“麋鹿”作宾语,主语在主观上把“鱼虾”作为同伴来看待,把“麋鹿”作为朋友来看待。
所以“侣”应理解为“以……(鱼虾)为侣”或“把……(鱼虾)当作侣”,“友”应理解为“以……(麋鹿)为友”或“把……(麋鹿)当作友”。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解析:名词“亲”和“子”作谓语,“其亲”和“其子”作宾语,主语“人”在主观上把“其亲”作为自己的亲人来看待,把“其子”作为自己的儿子来看待。
2010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课件(高考复习)
为(替)
例如:等死,死国可乎?(《史记· 陈涉世家》)
译文: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1)、 夫人将启之。(《左传· 隐公元年》)
[译文:夫人准备为他打开城门。]
(2)、文赢请三帅。(《左传· 僖公三十三 年》)
[译文:晋文公夫人赢氏替三帅求情。] (3)、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译文:大王你施行仁政,这些老百姓就会对上 级亲爱,愿为长官卖命。]
五、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在状语后或宾语前,句中又无其 他动词作谓语中心语,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动 词 。
例如: (1).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 走完。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亲:亲近。 远:疏远。
六、数词用作动词:
文言文中,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具有 动词的语法功能。
例如: (1)、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一:统一。 (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 僖公 五年》) [译文:借道一次就叫过分了,难道可以借道 两次吗?]
七、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指的是用作谓语中心语的 动词(或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等) 表示主语使宾语产生这个动作行为(或 具有这个性质、状态),即表示“主语 使宾语怎么样”或“主语使宾语成为什 么”。
⑽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鸿门宴》)
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称王) (《齐桓晋文之事》)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 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
规律五:名词放在“所”字后面, 活用为动词
二.名词活用为状语:
古汉语中 , 有的名词可直接放在动词前作状 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A.予本非文人画士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D.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高考专题——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解析:句中“贤”为意动用法,“认为……贤良”,“说”
为通假字,通“悦”,意动用法,“对……感到高兴”。
答案: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对她的深明大义感到高兴,
就赦免了田子的罪,让他还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
一、词类活用分类练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
课时跟踪检测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结 束
[参考译文] 田子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金子两千两献给他的母
一、词类活用分类练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
课时跟踪检测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结 束
[针对训练]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 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 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 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 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 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译文:
一、词类活用分类练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
课时跟踪检测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结 束
[针对训练]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 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 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 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 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 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 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返回
二
动词的活用
(一)动词活用作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 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 物,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返回
[考点感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追亡.逐北.(《过秦论》)
释义: 逃亡者;败北者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返回
[考点感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释义: 使……为王
(2)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释义: 使……放下
(3)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释义: 使……成为边疆
(4)吾从而师.之(《师说》)
释义: 以……为师
(5)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2.形容词带宾语(名词或代词)时,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 意味,就是活用为动词。活用形式:形容词+宾语。如上面 “善”。
3.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时,也表示某种动态,此时也活用 为动词。如上面“白”。
返回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 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动词前面没有 “其”“之”,但是这些动词依然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 义,同时处于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这样的动词要活用为名 词。如上面“赐”。
4.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关系,那么后一个动词要 活用为名词。如上面“亡”“北”。
返回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 么样的意思。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词类活用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高考成绩。
三、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3.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4.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5. 数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词类活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讲解:分别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其他词类的例子及用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疑问和困惑,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辅导。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整理课堂上学到的词类活用知识,做好笔记。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阅读文言文,注意观察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续)七、教学内容:1. 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例子及用法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3. 数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4. 助词的活用现象5. 特殊词类的活用例子及用法八、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词类活用有一个巩固的认识。
2. 讲解:分别讲解动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其他词类的例子及用法,以及助词的特殊活用现象。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讲义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一、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1.名词作状语训练1.试标出下列各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并翻译句子。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滕王阁序》)雾、星译文:地大物博的洪州城中英俊的人才像浓雾密布一样到处都是,像流星飞奔一样(为国家的政事而奔波)。
(2)函封之。
(《荆轲刺秦王》)函译文:用匣子装好封上。
(3)而相如廷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廷译文: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4)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译文: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
(5)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上译文: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日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对自己检查反省。
[规律总结]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如1句的“雾、星”),译时加“像”;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方法(如2句的“函”),译时加“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如3句的“廷”),译时加“在”或“从”;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如4句的“兄”),译时加“像对待……一样”;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如5句的“上”),译时加“向”或“对”“到”;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如6句的“日”),译时加“每”或“一……比……”。
2.名词作动词训练2.试标出下列各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词。
(1)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王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第二个“师”③君子不齿(《师说》)齿[规律总结] 名词前有副词(“不”“已”“相”等),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②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刃③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雨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京口北固亭怀古》)饭[规律总结] 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 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活命 ”。
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用于表达主语对宾语的影响或作用,使宾语产生某种 动作或状态。
动词意动用法
01 动词具有“以……为……”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 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02
03
举例
“(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 门宴》)
倒装句
基本形式
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常 出现倒装现象。
常见类型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
举例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固定结构句式
常见类型
“如……何”、“奈……何”、“何以……为”、“无乃……乎”、“得无……乎”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渔”和“ 樵”,分别活用作动词,表示“打鱼”和“砍柴 ”。
03
动词活用
动词活用作名词
01
动词具有名词性质,表示与该动作相关的人或事物 。
02
例如:“惧有伏焉”中的“伏”指“埋伏的士兵” 。
03
动词活用为名词时,翻译时要在动词后面加上适当 的名词或代词,以符合语境。
示例
03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其中,“千里”是定语,后置修饰“马”。
状语后置句式
定义
状语后置是指将状语放在被修饰的动 词、形容词或副词之后的一种语序结
构。
作用
可强调状语所表达的时间、地点、方 式等意义。
示例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其中,“于蓝”是状语,
2010年山东省语文高考指导-文言文阅读之词类活用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A,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用 名词、代词充当。 B,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回答主语“怎么 样”,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动词及形容词来充 当。 C,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就文言文而 言,常用名词、代词来充当。 D,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就文言文而言, 常用介词短语、副词来充当。
那么,我们在看动词前的名词,看其是否是 动作的发出者(被陈述者),如果不是动作 的发出者(即主语),那就是动作的修饰限 制者也就起到了状语所起到的作用,此时的 名词用作状语,我们称之为名词作状语。 (说明: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不能作状语)
例:寨中人又
名词
鹜
名词:野鸭子
伏 矣。
动词
动作的发出者 不是“伏”的发出者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故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 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齐 (剂)也 春风又绿江南岸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外连横而斗诸侯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 烧而走也
项伯杀人,臣活之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毕礼而归之 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既东封郑 3、魏置相,相田文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 而友麋鹿 3、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
4、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回主页 回意动用法
虚心而师百氏。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主语业已确定,如果句子中(即 主语后)又有较为明显的动词,动词 后又有汉字(名词或代词)那么这汉 字必定是动词涉及的对象,也就是宾 语了,而宾语多为名词,代词充当, 如果作宾语的字不是这类词,那就必 须活用为这类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专项突破练习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A.予本非文人画士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 )A.人皆得以隶使之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C.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C.项伯杀人,臣活之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5.以下句中加点词并非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D.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16.下列句子中有活用为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B.务耕织,修守战之具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17.下列句子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18.与“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用法不同的是(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C.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C.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D.甘其食,美其服……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0.以下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全是使动用法的一组是( )A.王之所大欲,可知矣:欲辟土地,朝秦楚寡人与大国执仇,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外连横而斗诸侯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专项突破练习(第2页)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22.下列加点词不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组是( )A.爱是溪,人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B.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妪,先大母婢,乳二世C.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是( )A.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4.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C.以臣为愚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25.下列句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 )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B.遂持驹去C.齐桓公出猎D.明日朝,以告管仲2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A.管仲贤佐也B.桓公霸君也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27.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 )A.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C.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28.下列句子中全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D.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29.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苏秦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3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短语,其内部结构不同子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以故不闻其过B.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3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D.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32.下列加点的“以”意思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皆以美于徐公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33.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C.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之)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34.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人为临淄市掾,不见知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5.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另三句的是( )A.亚父南向坐B.(河伯)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C.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D.燕引兵东围即墨36.下列句子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C.人生孰无死,贵死得所耳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7.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38.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B.沛公欲王关中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D.遂与秦王会渑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39.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 )A.乃人见,曰:“何以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我无尔诈,尔无我虞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40.下列句子不全有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一组是( )A.人主自智而愚人成(名)以其小,劣之B.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管仲,世所称贤臣,然孔子小之。
吾从而师之.词类活用练习(40题)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无乃尔是过与?C、刑人如恐不胜D、年十七,好古文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专项突破练习(第3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拔剑撞而破之B、骊山北构而西折C、天下云集响应D、道芷阳间行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糜鹿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小学而大遗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则其至又加少矣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却匈奴七百余里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吾得兄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覆道行空,不霁何虹?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沛公军霸上D、此其志不在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