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习题讲课教案
审计第二课教案
审计第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帮助学生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估方法。
3、培养学生对审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审计证据的特点和类型。
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和评估方法。
2、难点如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对复杂业务中的审计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回顾上节课审计的定义、分类和目标等内容。
提出问题:“在进行审计时,我们依据什么来得出结论?”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
2、审计证据(约 30 分钟)定义和作用讲解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各种证据。
强调审计证据是支持审计结论的基础,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特点充分性: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要足够,能够支持审计结论。
适当性: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和审计事项相关;可靠性指审计证据的来源和性质可信。
类型实物证据:通过观察、盘点等方式获取的实物资产的证据。
书面证据:各种书面文件,如会计凭证、合同等。
口头证据:通过询问获取的口头陈述。
环境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的了解,如内部控制状况等。
3、审计证据的收集(约 30 分钟)审计程序讲解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等方法收集审计证据。
结合实例说明每种程序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影响因素审计风险:风险越高,需要收集的证据越多。
项目的重要性:重要项目需要更多、更可靠的证据。
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更有效地收集证据。
4、审计证据的评估(约 20 分钟)真实性:判断证据是否真实、可信。
合法性:证据的获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
《审计学》完整教案
《审计学》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其审计意识和判断能力,使其具备独立进行审计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审计学概论介绍审计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对审计学的认识和理解。
2. 审计环境与职业道德讲解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和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
3. 审计准则与审计流程详细讲解审计准则的内涵和应用,以及审计流程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介绍审计证据的收集、评价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审计问题的能力。
5. 审计风险与内部控制分析审计风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介绍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审计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技能。
6. 审计报告与意见讲解审计报告的组成要素和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准确表达审计结论和意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讨论典型案例,加深学生对审计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
平时作业占30%的分数,课堂讨论占40%的分数,期末考试占30%的分数。
五、教学资源1. 《审计学导论》教材2. 典型审计案例3. 多媒体教学设备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审计学概论- 第二周:审计环境与职业道德- 第三周:审计准则与审计流程- 第四周: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 第五周:审计风险与内部控制- 第六周:审计报告与意见- 第七周:复与总结- 第八周:期末考试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资深审计师负责授课,辅以行业专家和学院教师的指导。
八、教学支持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在线平台获得教材、课件和作业等研究资源。
同时,教学团队提供在线答疑和辅导服务,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九、教学改进与创新随着审计学的不断发展和实践的变化,教学团队将定期进行教学改进和创新,更新教材和案例,以保持课程的前沿性和实践性。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审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审计的定义、目标、范围和方法;2、掌握审计的基本流程和技能,包括审计计划、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和证据收集等;3、了解常见的审计工具和技巧,如抽样审计、分析性程序和审计软件等;4、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审计方法和技巧;5、理解审计报告的作用和内容,包括标准审计报告和特殊目的审计报告。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审计概述1.1 审计的定义和目标 1.2 审计的种类和范围 1.3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第二章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2.1 审计计划的作用和内容 2.2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2.3 内部控制测试的作用和方法第三章审计工具和技巧3.1 抽样审计的概念和方法 3.2 分析性程序的概念和应用 3.3 审计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第四章财务报表审计4.1 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方法和技巧 4.2 利润表审计的方法和技巧4.3 现金流量表审计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审计报告5.1 标准审计报告的作用和内容 5.2 特殊目的审计报告的作用和内容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流程和技能;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如模拟审计、实地调查等,帮助学生掌握审计工具和技巧;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想法和经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评估学生对审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2、案例分析报告: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审计流程和技能的掌握程度;3、实践操作评估:通过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对审计工具和技巧的掌握程度;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审计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料1、审计学教材;2、审计相关法规和准则;3、实际案例分析材料;4、审计工具和技巧的相关软件和应用程序。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审计学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理解审计的类型和程序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1.2 教学内容审计学的定义和起源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审计的类型(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国家审计)审计程序(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完成阶段)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审计学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解释审计的类型和程序,讲解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学的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增强对审计学的理解第二章:审计程序2.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程序的步骤和流程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学会制定审计计划和控制风险2.2 教学内容审计程序的步骤(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观察、询问、检查、分析)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和平衡控制风险的方法和原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程序的步骤和流程,阐述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介绍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提出审计计划和控制风险的策略2.4 教学评估审计计划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计划,检验对审计程序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审计证据3.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方法学会判断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3.2 教学内容审计证据的概念和分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观察、询问、检查、分析、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审计证据的评价标准(充分性、适当性、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审计证据的评价过程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和分类,阐述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方法,介绍审计证据的评价标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过程3.4 教学评估审计证据评价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证据评价方案,展示对审计证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四章:审计报告4.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4.2 教学内容审计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审计报告的格式和结构(封面、摘要、、附件)审计意见的类型和表达(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4.3 教学方法4.4 教学评估第五章:内部控制审计5.1 教学目标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审计方法学会识别和评价内部控制缺陷5.2 教学内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分类(预防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混合性控制)内部控制的评估方法(询问、观察、检查、分析)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了解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评价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第六章:财务报表审计6.1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学会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6.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财务报表审计的关键领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阐述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介绍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实践应用6.4 教学评估财务报表审计设计:学生设计财务报表审计计划,展示对财务报表审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七章:审计风险与质量控制7.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掌握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学会评估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7.2 教学内容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内部控制、独立性、专业判断、职业道德)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风险水平、质量指标)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应用实例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阐述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介绍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实践应用7.4 教学评估审计风险与质量控制设计:学生设计审计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案,展示对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八章:信息技术审计8.1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学会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8.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硬件、软件、数据)信息技术审计的工具和技术(数据分析、程序审查、系统测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介绍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信息技术审计的工具和技术8.4 教学评估信息技术审计设计:学生设计信息技术审计计划,展示对信息技术审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九章:审计质量保证9.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学会评估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9.2 教学内容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内部控制、独立性、专业判断、职业道德)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评估(质量指标、客户满意度)审计质量保证的应用实例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介绍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质量保证的实践应用9.4 教学评估审计质量保证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质量保证方案,展示对审计质量保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章:审计伦理与职业道德10.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学会评估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审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审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独立性、客观性、专业判断、保密性、职业道德)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影响评估(职业形象、信誉度、法律责任)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财务报表审计难点解析: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概念和流程,掌握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
审计知识点教案设计
审计知识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原则与程序,并了解审计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增强审计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审计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审计的定义和分类(2)审计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权威性、完整性、客观性和谨慎性2. 审计程序和方法(1)审计准备:确定审计目标、编制审计计划、获取相关资料(2)风险评估:评估企业的风险,确定审计重点(3)内部控制评价: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4)证据收集:获取审计证据,确认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5)审计分析:分析财务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6)审计报告:编制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3. 审计的重要性和作用(1)审计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增强信任、提高决策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社会公众利益(2)审计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提升职业竞争力、保障个人权益、塑造良好形象4. 审计职业发展与道德规范(1)审计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前景(2)审计师的道德要求和职业操守(3)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审计准则》、《审计法》等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学会运用审计方法解决问题。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归纳各自的见解和体会,促进学习效果的深化和提高。
3. 视频展示法:选取相关视频资料,展示审计师工作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审计师与企业负责人的角色,进行情景演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审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教师讲解,详细介绍审计的基本原则、程序与方法,并注重与实际案例的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审计专题授课方案
审计专题授课方案一、课程背景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和解决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弊端和问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我们设计了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深入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运用审计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1. 了解审计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掌握审计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审计程序、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等; 3. 培养审计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定义和分类•审计发展历程和重要性2. 审计基本方法和技巧•审计程序和执行步骤•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3. 审计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习如何应用审计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4. 审计报告撰写与交流•审计报告的结构和要点•审计报告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如何向企业管理层传达审计结果5.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我们将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等形式的实践教学。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项目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评估方式学生的学术表现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1. 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占总评成绩的20%):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并与同学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2. 个人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学生完成指定的个人作业,包括案例分析和课后习题等; 3. 团队项目(占总评成绩的40%):学生组成小组,完成一个与审计相关的团队项目,并进行展示; 4.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10%):学生将进行闭卷考试,测试对课程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学时安排共计15个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1-2学时:审计基本概念- 第3-5学时:审计基本方法和技巧 - 第6-8学时:审计案例分析 - 第9-11学时:审计报告撰写与交流 - 第12-15学时: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七、参考教材1.《审计学导论》2.《现代审计》3.《审计案例分析》4.《审计报告撰写与交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审计知识点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 了解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分析。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财务报表审计。
- 能够识别和分析审计风险。
- 能够撰写审计报告。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审计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审计程序和方法。
- 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分析。
- 审计报告的撰写。
2. 教学难点:- 审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 审计抽样技术的应用。
- 审计报告中的信息披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审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 讲解重点- 审计程序和方法:1. 认识审计程序,包括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执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等。
2. 讲解审计方法,如观察、询问、检查、函证等。
- 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分析:1. 介绍审计证据的种类,如内部证据、外部证据等。
2. 讲解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如检查会计记录、询问相关人员等。
3. 强调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
- 审计报告的撰写:1. 介绍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2. 讲解审计意见的类型,如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等。
3. 案例分析- 提供实际审计案例,让学生分析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应用。
- 引导学生识别审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 实践操作-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审计练习。
- 指导学生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
- 指导学生撰写审计报告。
5. 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引导学生反思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审计过程中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案例分析:-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 评估学生在模拟审计练习中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审计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审计学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了解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审计规范。
(3)熟悉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审计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审计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审计学概述2. 审计标准与质量控制3. 审计程序与方法4. 财务报表审计5.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6. 审计报告与法律责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审计学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审计学概述- 审计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审计规范2. 审计标准与质量控制- 审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措施3. 审计程序与方法- 审计程序的基本步骤- 审计方法的运用与选择4. 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与范围- 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与方法5.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的定义、原则和要素- 风险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措施6. 审计报告与法律责任- 审计报告的种类、内容和格式- 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和职业风险三、课堂讨论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分组讨论,探讨审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撰写一篇关于审计学的论文,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考试:通过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审计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审计学》2. 教学课件3. 实际审计案例4. 网络资源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审计授课教案
(二)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
第一关系人
依 提 委 报
约 供 托 告
审 资 审 结
查 料 查 果
委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 第三关系人
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
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
1.证明审计工作质量。
2.证明审计责任履行情况。
第三节审计假设和审计特征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也称审计假定、审计公设、审计假说、审计公理、审计前提,它是对审计领域中存在的尚未确知或无法论证的事物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所做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或判断。
我国的审计假设体系应包括如下具体内容:信息不确定假设、信息可验证假设、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审计主体理性假设、内控相关性假设、风险可控性假设、认同一贯性假设、责任明确性假设。
(三)经济鉴证
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有关经济资料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合法性的审核检查,确定其可信赖程度,并做出书面证明,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的信任。
经济鉴证职能的发挥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审计组织的权威性;二是审计组织要有良好的信誉。权威和信誉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
认证、签证与非认证服务之间的关系
二、西方审计的起源和演进启示:
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两权分离;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
审计系统讲课模板教案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审计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审计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审计系统进行审计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审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审计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审计系统的应用领域。
2. 审计系统的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审计系统操作演示、案例分析。
2. 学生准备:预习审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审计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审计系统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审计系统有哪些功能?如何操作审计系统?二、讲解审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1. 解释审计系统的定义,阐述其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
2. 列举审计系统的功能,如: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审计报告生成等。
三、审计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技巧1. 介绍审计系统的界面和操作流程。
2. 演示审计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数据导入、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等。
3. 分享操作技巧,提高审计效率。
四、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实际审计案例,让学生分析如何运用审计系统进行审计工作。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审计过程中,如何运用审计系统发现问题和风险?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审计系统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审计系统进行一次模拟审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审计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运用审计系统?二、审计系统的应用领域1. 介绍审计系统的应用领域,如: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合规性审计等。
2. 分析不同审计领域对审计系统的需求。
三、审计系统的实际操作1. 演示审计系统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测试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不同审计领域选择合适的审计系统功能?四、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审计系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审计基础与实务学习指导与习题教学设计
审计基础与实务学习指导与习题教学设计一、审计基础概述1.1 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一种独立的专业评估活动,旨在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有关合规性、风险和控制信息的保证。
1.2 审计的特点审计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全面性和检验性等特点。
1.3 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在于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保证,包括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保证企业管理层对控制的评估和超出控制的揭示,以及对企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意见的提供。
1.4 审计的对象审计的对象一般是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同时也包括公司的管理层对控制的评估和超出控制的揭示。
1.5 审计的类型审计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种,其中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进行的审计评估活动,外部审计是由第三方机构(如审计事务所)进行的审计评估活动。
二、审计实务学习指导2.1 学习方法审计实务学习注重实践操作,学生应注重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2.2 学习重点审计实务学习重点包括审计过程、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写和财务报表的分析等。
2.3 学习难点审计实务学习难点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审计程序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2.4 学习建议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审计实践、虚拟案例实习、参加审计论坛等方式学习和掌握审计实务知识和技能。
三、审计习题教学设计3.1 题目类型审计习题教学应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
3.2 题目难度审计习题教学的难度应逐渐递增,难度与对应知识点的密切联系也应当充分考虑。
3.3 题目设计审计习题教学的设计应具有实际性,结合实际案例或事件进行设计,通过案例来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4 教学方式审计习题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演练、互动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结语审计基础与实务学习指导与习题教学设计是审计专业学习和培训必须重视的部分。
只有掌握了审计基础与实务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同时,也应该注重审计习题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审计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以满足未来行业发展的需要。
审计试讲教案模板范文及答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流程和审计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诚信、客观、公正的审计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1. 审计的基本概念2. 审计的流程3. 审计方法教学难点:1. 审计流程的具体操作2. 审计方法的实际运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审计?2. 引导学生思考:审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新课导入1. 介绍审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审计的定义、审计的目标、审计的原则等。
2. 讲解审计的流程,包括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环节。
3. 介绍审计方法,包括审计抽样、审计证据、审计分析等。
三、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审计流程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审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是否掌握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流程和审计方法。
2. 引导学生讨论审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二、深化讲解1. 深入讲解审计流程的具体操作,如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环节。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审计方法的实际运用。
三、课堂练习1. 给学生提供一道审计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分析思路和解答过程。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流程和审计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了审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流程和审计方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审计试讲教案模板范文及答案
课程名称:审计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审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1. 审计的基本概念2. 审计程序3. 审计方法教学难点:1. 审计程序的复杂性和审计方法的多样性2. 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审计案例3. 审计教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审计?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1. 审计的基本概念- 定义: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的活动。
- 审计的目的: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为管理层、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依据。
2. 审计程序- 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审计时间。
- 审计实施:收集证据,进行现场调查和内部审计。
- 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审计意见。
3. 审计方法- 审计抽样:从总体中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
- 审计检查: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审查。
- 审计分析: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异常情况。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审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分析结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审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处理- 审计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审计风险。
- 审计证据:收集、验证和评价审计证据。
- 审计意见: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意见。
2. 审计报告的类型和内容- 无保留意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保留意见: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问题,但问题不严重。
- 拒绝表示意见:无法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合法性发表意见。
《审计》教案课程
《审计学》教案教研室涉外会计教研室授课对象12级会计电算化授课教师刘江红使用教材《审计》第一章审计的基本认知【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充分认识审计。
其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掌握审计的概念;了解审计的主体和对象;掌握具体审计目标;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熟悉审计证据的构成;掌握审计调整。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审计相关概念,认识到审计的必要性、严肃性;能够理解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规范和执业准则,为以后开展审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本章重点】审计概念;审计目标;审计责任;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调整。
【本章难点】审计的概念;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调整。
【教学过程】:案例引入:“南海公司”案例启示:审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审计呢?第一节审计起源与发展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一、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周——宰夫——就地稽查——标志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秦汉——御史大夫——监察与审计相结合,对政治、军事、经济监督。
隋唐——比部——独立于财政部门之外宋代——审计司——机构相对完善——出现“审计”一词。
一度停滞元明清——户部——衰败中华民国——审计院(1914)——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审计法典,民族资本发展带动民间审计发展,官方审计停滞。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1983年)——1995审计法,国家审计地位,1997、2000年分别发布《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基本准则》。
(二)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18年,第一步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第一个注册会计师——谢霖,创办了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198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
1993年,《注册会计师》法通过二、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起源于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形成三种模式掌握其隶属关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立法模式:接受议会领导,对各级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企进行审计,如:美国、英国●司法模式:接受司法部门领导,法国、意大利、巴西●行政模式;接受政府领导,对政府其他部门、事业单位、国企进行审计,如:俄罗斯、瑞典特殊:独立模式:日本、德国我国属于行政模式,分为两层:最高审计机关:审计署地方审计机关:双重领导,业务受上级,其他受本级政府(二)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西方民间审计产生于意大利,形成于英国,发展和完善于美国。
审计试讲教案范文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本科学科:审计学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分类、审计的职能和审计的程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计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审计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审计观念。
教学重点:1. 审计的基本概念2. 审计的分类3. 审计的职能4. 审计的程序教学难点:1. 审计分类的理解与应用2. 审计程序的实践操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审计?请简要介绍审计的定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审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1. 审计的基本概念- 审计的定义: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活动。
- 审计的职能:监督、评价、咨询。
- 审计的分类:按审计主体、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方法等进行分类。
2. 审计的分类- 按审计主体分类:内部审计、外部审计。
- 按审计对象分类:财务报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合规性审计等。
- 按审计目的分类: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管理审计等。
- 按审计方法分类:抽样审计、详细审计、连续审计等。
3. 审计的职能- 监督: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进行监督。
- 评价:对财务报表的合规性、效益性进行评价。
- 咨询:为企业提供财务管理和审计方面的咨询服务。
三、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审计的分类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分组讨论:审计的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四、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分类、审计的职能,了解了审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大家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分类、审计的职能分别是什么?2. 引导学生回顾审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1. 审计的程序- 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的、范围、时间、人员等。
- 审计实施:收集证据、分析证据、评价证据。
审计试讲教案范文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的定义、作用和分类,掌握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审计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计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审计工作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审计的定义和作用2. 审计的分类和基本程序3. 审计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1. 审计方法的实际运用2. 审计职业道德的遵守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审计案例、审计规范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审计基础知识,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审计吗?审计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活动,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讲解审计的定义和作用1. 审计的定义:审计是指由具有独立性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和其他相关事项进行审查,以确定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的活动。
2. 审计的作用:a. 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b. 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c. 保护投资者利益;d.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讲解审计的分类和基本程序1. 审计的分类:a. 按审计主体分类: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b. 按审计对象分类: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合规性审计;c. 按审计目的分类:合规性审计、真实性审计、效益审计。
2. 审计的基本程序:a. 确定审计目标;b. 设计审计方案;c. 实施审计程序;d. 编制审计报告。
四、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个审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审计过程和审计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解审计的基本方法1. 审计证据的收集:观察、询问、查阅文件、监盘、计算、分析程序等。
2. 审计证据的鉴定: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相关性等。
审计试讲教案
审计试讲教案教案标题:审计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 理解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3. 掌握审计报告的编写要求和内容。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审计案例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 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3. 审计报告的编写要求和内容。
教学难点:1.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审计案例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 实际审计案例材料。
3. 学生课前布置的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介绍审计的概念和目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使用实际案例或图表来说明审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2.1 介绍审计的关键步骤和方法,包括确定审计目标、收集证据、分析数据、评估风险等。
2.2 解释审计报告的编写要求和内容,包括对审计结果的陈述、风险评估、建议和改进建议等。
Step 3: 案例分析(20分钟)3.1 分发实际审计案例材料给学生,并要求他们阅读和分析。
3.2 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Step 4: 学生展示和讨论(15分钟)4.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4.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提供不同的观点。
4.3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Step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总结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目的,以及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评价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审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的审计机构或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目的,掌握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方法,以及审计报告的编写要求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习题第三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第三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B )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A.合法性 B.公允性 C.一贯性 D.认定2.作为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A )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A.合法性 B.公允性 C.一贯性 D.认定3.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不包括( C )。
A.相信已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其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B.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C.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有限保证D.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4.( B )的责任是监督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过程。
A.管理层 B.治理层 C注册会计师 D.内部审计部门5.( A )的责任是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A.管理层 B.治理层 C.注册会计师 D.内部审计部门6.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将2008年12月31日已经发生的一笔赊销业务收入记在了2009年1月3日的营业收入账上的确凿审计证据,则与这笔业务有关的认定注册会计师最关注的是( C )。
A.分类 B.准确性 C.截止 D. 计价和分摊7.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时,一般会将“发生”认定作为重点证明的认定项目是( B )。
A 应付账款 B.营业收入 C 预收款项 D.预付款项8.下列事项中违反被审计单位“计价和分摊,”认定的是( A )。
A.将应付账款100万元记为1 000万元 B.将营业收入100万元计入营业外收入C.将销售费用200万元记入管理费用 D.将营业成本30万元记为营业外支出9.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存货周转率最有可能证实存货的认定是( D )。
A.存在 B.权利和义务 C.分类和可理解性 D.计价和分摊10.注册会计师确认某项资产是按历史成本入账还是按公允价值入账,主要是为了证实资产的( C )认定。
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准确性11.所谓( A )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A.认定 B.管理层责任 C治理层责任 D.审计目标12.如果本期交易推延到下期记录,或下期交易提前到本期记录,属于(C )认定错报。
A.发生 D.完整性 C.截止 D.计价或分摊13.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审计程序中,能够证明固定资产存在认定的审计程序是(B )。
A.结合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抽查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B.实地检查固定资产C.获取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作相应记录D.检查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方法和资本化金额,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14.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属于( A )认定错报。
A.存在 B.完整性 C.分类 D.截止15.( A )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高效地完成某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审计目标而对审计工作做出的安排。
A.审计计划 B.审计业务约定书 C.审计准则 D.审计工作底稿16.( A )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
A.总体审计策略 B.审计业务约定书 C.审计依据 D.具体审计计划17.( C )是依据总体审计策略制订的,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
A.审计业务约定书 B.审计准则 C.具体审计计划 D.审计工作底稿18.审计计划应由( C )。
A.主任会计师编制 B.会计师事务所所长编制C.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D.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负责人编制19.具体审计计划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 D )。
A.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 B.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C.计划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D.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包括( ABCD )。
A.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B.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C.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D.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2.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对财务报表的( AB )发表审计意见。
A.合法性 B.公允性 C.重大错报风险 D.重要性水平3.治理层对财务报告过程的监督职责主要有( ABCD )。
A.审核或监督企业的重大会计政策B.审核或监督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程序、审核或监督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C. 组织和领导企业内部审计、审核和批准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披露D.聘任或解聘负责企业外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并与其进行沟通4.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将“完整性”作为重点证明认定的有( BC )。
A.预付账款 B.短期借款 C.应付账款 D.应收账款5.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的应收账款“计价和分摊”认定的审计程序有( BC )。
A.应收账款确实为被审计单位拥有 B.计提和冲销的坏账准备金额是正确的C.应收账款总账与明细账是一致性的 D.应收账款均已记录6.某公司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项下列示存货1 000 000万元,则明确的认定包括( AB )。
A.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B.记录的存货的正确余额是1 000 000元C.所有应列报的存货都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了D.记录的存货全部由本公司所拥有且使用不受任何限制7.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以下哪些主要事项( ABC )。
A.审计工作范围 B.审计业务时间安排 C.审计工作方向 D.风险评估程序8.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明下列 ( ABCD ) 内容。
A.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B.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C.何时调配资源D.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资源的利用9.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类别有( ABCD )。
A.存在 B.权利和义务 C.完整性 D.计价和分摊10.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类别有( ACD )。
A.发生 B.权利和义务 C.完整性 D.截止11.与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有( ABD)。
A.分类与可理解性 B.完整性 C.截止 D.准确性和计价12.(AB )都应当参与计划审计工作,利用其经验和见解,以提高计划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A.项目负责人 B.项目组其他关键成员C.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D.被审计单位治理层13.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有( ABC )。
A. 风险评估程序 B.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C.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D. 计划其他审计程序14.审计计划可分为( AB )。
A.总体审计策略 B.具体审计计划 C.审计工作底稿 D.审计业务约定书15.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包括( ABCD )。
A.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B.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C.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 D.确定审计收费16.下列关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说法正确的有( ABD )。
A.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协议B.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可能因被审计单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某些审计业务可以不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D.审计业务约定书应由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签署,并加盖双方单位印章17.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有( ABC )。
A.增进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了解B.作为被审计单位评价审计业务完成情况和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被审计单位约定义务履行情况的依据C.如果出现法律诉讼,审计业务约定书是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双方应负责任的重要证据D.只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当利益三、判断题( Y )1.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编制不承担责任。
( )2.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能够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与治理层的责任。
( )3.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与治理层无关。
( )4.管理层认定只是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的表达。
( )5.注册会计师应合理保证已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如果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承担完全责任。
( )6.发生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漏记交易(低估)。
( )7.完整性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管理层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 )8.由完整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否是真实发生的,没有虚报。
( Y )9.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属于准确性认定错报,而发生认定没有错报。
( )10.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是否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 )11.为了防止审计程序被管理层或治理层预见,注册会计师不可以同被审计单位的治理层与管理层就计划审计工作进行沟通。
( )12.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一经签约双方签字认可,即具有法定约束力。
( )13.如果被审计单位不是委托人,审计业务约定书是由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签订的书面协议。
( Y )14.总体审计策略的详细程度随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及该项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 Y )15.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 Y )16.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
( Y )17.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
( Y)18.对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不论其业务繁简,也不论其规模大小,审计人员都应制定审计计划。
()19.审计人员可以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就审计计划进行讨论和协调,共同编制审计计划。
( ) 20.除了项目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都不应当参与计划审计工作,以免对计划过程的效率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四、综合分析题1.注册会计师通常依据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相关认定确定审计目标,根据审计目标设计审计程序。
2009年3月,注册会计师对ABC公司采购交易进行审计时,已经确定了与采购交易相关的管理层认定,并决定根据认定来确定存货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
(1)认定A.发生 B.完整性 C.准确性 D.截止 E.分类(2)审计目标A.与采购交易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CB.所有应当记录的采购交易均已记录。
BC.采购交易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DD.采购交易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EE.所记录的采购交易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A要求:请代注册会计师针对上述与采购交易相关的认定,指出对应的审计目标。
2.ABC公司是一家专营商品零售的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