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医疗纠纷的防范1

合集下载

普外科医疗纠纷的防范1

普外科医疗纠纷的防范1

年4月5日患者到市人民医院就诊,胃镜检
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19
• 市医学会专家鉴定组分析认为:
• 医方未进一步行胃镜检查取病理活检,错 误诊断为胃癌伴幽门梗阻,盲目行剖腹探 查术,违反诊疗规范、常规,存在医疗过 失行为。 • 患者的腹壁损伤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 因果关系,医方承担完全责任。 • 结论:本病例属于四级医疗事故,医方承 担完全责任。
• 医疗机构管理者对手术科室不能依据法
规、制度严格管理,对手术科室工作人 员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现象,放任自 流,甚至对当事科室或当事人迁就姑息, 放松对手术科室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4
• 二、依法行医的观念淡薄。 • 个别的医务人员医德低劣,以医谋私、唯 利是图,有意推诿拖延,贻误手术时机对 患者造成损害甚至致命; • 有的从自己的兴趣或需要出发,喜欢做的 手术千方百计去做,不愿做的手术借故推 托;
• (一)、误诊
• 医生没有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细致查体、 采取常规的、必要的辅助检查,业务技术 水平低,思路狭窄,
• 鉴别诊断能力不足,罕见病,临床表现不 典型等原因都可造成误诊、导致误治,手 术指征不明确,开错刀。
15
16
• 案例 1.(手术指征不清)
• 某患者,因上腹饱胀隐痛3月余、加重伴 腹痛4天,于2005年4月28日9时入医方住 院治疗,
致贻误手术时机,造成
不良后果者。
29
• (四)、不具备抢救急、危、重病人条件或 不属本科病种范围的重症,在接诊后不作必 要的检查、诊断,不做初期处理,未经联系
妥当,不派医务人员
护送,就让病人自行
转诊,造成不良后果者。
30
• (五)、值班人员擅离职守或无故拖延急会 诊及抢救,造成不良后果者。 • (六)、术后不认真交接班,或发现病情变 化不作及时地记录及处理,不向上级医师请 示报告,造成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医疗纠纷防范措施(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1、院科两级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范,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诚信服务,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体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辅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及文化素养。

(二)院科两级加强诊疗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考核,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1、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基本功训练。

2、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考核。

3、提高医疗护理文件书写水平,做到客观、真实、规范、及时、准确、完整并做好保管工作。

4、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对有创操作、抗生素使用、手术知情同意等内容,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及签字同意程序。

5、做好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指导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低年资医师、护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6、不定期选派科室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不断开拓眼界,同时做好所学知识的讲授工作,提高全员业务素质。

7、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前,充分做好论证、预案、知情同意等准备工作,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加强院科两级质控,分析总结院内、外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1、院质控组织除不定期抽查外,每月对各科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考核。

监督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法规、规章、职责、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的执行情况,同时对医疗工作中发现的医疗缺陷和问题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并制定改进措施,从严把好质量关,使诊疗全过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卫生院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卫生院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卫生院医疗纠纷防范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每位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职业风尚。

在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应坚决制止红包等不正之风的出现,严肃纪律,以法治医。

发现者除没收所得外,处以2倍以上的罚款,并扣发当月奖金。

2、认真贯彻《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

3、严禁个别医务人员利用医患关系挑拨离间,激化矛盾,捞取私利。

4、切实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在言语、行为和举止上,讲究文明礼貌,对待病员一视同仁,树立“病人至上,廉洁行医”的观念。

二、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医务人员在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规章,遵守有关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对病员开展法制教育,提倡就医道德。

三、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对新分配到岗的职工实行岗前教育,岗前教育经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对在岗医师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者方可正常执业。

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政治思想教育;(2)医疗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教育;(3)医德规范教育;(4)医院工作制度、操作常规、医疗安全措施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5)最新医学知识,前沿医疗技术等。

四、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医务工作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行业,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这是减少医疗过失,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因为一切医疗过程都是发生在医疗技术基础之上的,没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救死扶伤就是一句空话。

平常在职工会上警钟长鸣,督促全体医务人员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医务科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并把业务学习考试成绩作为年终考核内容。

在临床工作中,对重大手术、危重病人、危重病人抢救、死亡病人进行集体讨论,团结协作,使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医疗纠纷的防范处理

医疗纠纷的防范处理

医疗纠纷的防范处理医疗纠纷是指患者或其家属因医疗行为导致不满,产生争议,甚至引发纠纷的现象。

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是一种困扰和伤害,因此,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方法:1.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解答其疑问。

同时,医疗机构应提供患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指导和政策,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避免因信息不透明而引发纠纷。

2.完善医患双方的知情同意书: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患者治疗的风险和可能的副作用,并征得患者的书面同意,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3.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医疗伦理素养,增强其诊疗水平和沟通能力,减少诊疗误差和疏漏,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4.设立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处理部门或委员会,及时处理各类纠纷,调查事实,作出公正的判决,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5.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监测和评估医疗质量,发现和纠正问题,并对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和处罚。

6.加强医疗保障和赔偿机制: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保障和责任保险制度,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必要的保护和赔偿,减少医疗纠纷的经济压力,增加医务人员的安全感和责任感。

7.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务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隐私权,严格遵守医疗伦理规范,不得滥用医疗权力和资源,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8.加强公众教育和健康宣传:医疗机构应加强公众教育和健康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医疗知识和疾病预防的认知,减少患者对医疗资源的不理性需求和过高期望,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总之,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医疗纠纷是医疗行业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会给医院、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预案。

本文将从预防医疗纠纷、处理医疗纠纷、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医疗质量和完善医疗制度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

一、预防医疗纠纷1.1 宣传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纠纷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患者了解医疗权益和责任,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1.2 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规范医疗行为: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伦理准则,保证医疗行为合法合规,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处理医疗纠纷2.1 及时沟通: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和意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2.2 调解商议: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调解商议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避免纠纷升级,保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患者的权益。

2.3 法律途径:在无法通过商议解决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可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三、加强沟通与协调3.1 建立沟通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及时解决患者的疑虑和问题。

3.2 强化协调工作:医疗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医疗纠纷,避免浮现内部矛盾。

3.3 培训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沟通商议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四、提高医疗质量4.1 强化质控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控管理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4.2 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4.3 强化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规范医疗操作流程,确保医疗过程安全可靠,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一、医护人员1.加强自身医德修养,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对待病人认真负责,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

2.加强个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

3.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

4.积极主动加强医患沟通,注重沟通技巧,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适时将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情况告知病人或家属,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行手术治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贵重药品、实验性临床医疗的患者,应填写知情同意书。

5.对发生的医疗差错、医疗安全隐患及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事件要及时向科主任及护士长如实报告。

二、科室负责人1.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作为科室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加强18项医疗核心制度和其它医院规章制度在本科室的贯彻落实,严格科室管理,不断完善科内管理制度。

2.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加强对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常规诊疗规范的学习,并具体落实到日常的医疗活动中。

3.科室内部要加强“三基”训练,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日常检查及考核,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并定期进行分析整改,对差错及医疗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纠正并处理。

4.加强对危急重症病人、治疗效果不佳病人、死亡病人、对医疗服务已有不满情绪病人等重点病人的关注及沟通。

5.督促医护人员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尤其是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重点病人的病历要及时完成,未按病历要求完成的,按病历质量控制规定处理。

科室主任、护士长要亲自把关书写质量。

6.对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要及时组织科室人员学习讨论,分析总结,明确今后工作注意的问题,防止类似医疗纠纷的再次发生。

三、医院及相关职能科室1.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与完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2.建立行之有效的医疗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医疗质量日常监管,不断督促科室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3.加强医疗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

4.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分析会,对年度内发生的医疗纠纷及医疗安全事件及时作出处置,并在会上进行通报并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歧而向医疗单位、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相关提请处理所引起的纠纷。

医疗纠纷防范的几个要点
1.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医护人员把查对意识和医疗责任结合在一起,贯彻于医疗活动中,使其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

2.执行检诊制度误诊漏诊常常是由于诊疗经验、技术和责任心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医疗管理有接诊、三级查房、会诊以及病案讨论等制度,严格执行这些制度会使误诊、漏诊率大大减低。

3.健全病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可减少医疗纠纷以及医疗纠纷的复杂性。

病案作为医疗档案,是医生对病情分析和处理的真实记录,当发生纠纷时,它又是出具医疗鉴定和调解处理医疗
纠纷的主要依据。

4.医护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护理人员必须学法、懂法。

对已经发生的差错和护理纠纷应采取个案分析,对案例进行讨论剖析,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纠纷产生的原因,使全体护理人员逐渐学法、懂法,并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去,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5.重视临床护理记录的法律意义护理记录不仅是临床诊治病
人病史资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体现了护理质量的高低,是医疗、护理、教学、科研、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

具有法律效应,可以成为权威性书证材料,所以必须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与保管。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有哪些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因医疗行为、医疗结果、医疗费用等问题产生的争议。

防范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 严格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务人员技术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医疗技术操作要领。

2. 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风险评估,确保医疗安全。

3. 加强医疗文书管理,规范医疗文书书写。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文书的审核、管理,确保医疗文书真实、完整、规范。

二、加强医患沟通与信息披露1. 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加强医患沟通。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确保医患双方能够充分沟通、理解。

2. 加强医疗信息披露,提高患者知情权。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活动的信息披露,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医疗风险等信息,确保患者能够行使知情权。

三、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 建立医疗纠纷内部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纠纷。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内部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

2. 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工作,促进医患双方和解。

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医疗纠纷调解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医疗纠纷调解工作,促进医患双方达成和解。

3. 完善医疗纠纷诉讼理赔机制,提高医疗机构应对诉讼能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诉讼理赔机制,提高医疗机构应对医疗纠纷诉讼的能力。

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1.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提高医疗卫生人才素质。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训,提高医疗卫生人才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引进,优化医疗卫生人才结构。

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进一批具有专业特长、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卫生人才,优化医疗卫生人才结构。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范文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范文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医疗纠纷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医疗纠纷不仅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稳定。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从防范和处理两个方面探讨医疗纠纷的应对措施。

一、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1. 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预防医疗纠纷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同时,要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美学等边缘知识的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医疗安全。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3. 提高病历及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病历和医疗文书是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

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客观、真实、准确、完整的书写原则,确保病历和医疗文书的质量。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病历和医疗文书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其安全妥善保存。

4. 加强医护患沟通良好的医护患沟通是预防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医务人员要积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顾虑,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5. 加强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建设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隐患。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制定医疗纠纷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医疗纠纷处理的程序和责任,确保在发生医疗纠纷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6. 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可以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减轻医疗纠纷处理的压力。

医疗机构应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提高医疗纠纷处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措施1. 坚持公开、公平、合法、和谐、效率的原则处理医疗纠纷时,应遵循公开、公平、合法、和谐、效率的原则,确保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医疗纠纷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不仅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也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工作,既是保障患者权益的需要,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需要。

本文将从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两个方面提出一些措施。

一、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熟悉和遵守医疗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2.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3.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及时向患者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解答患者的疑问和顾虑。

4.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活动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

5.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妥善地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纠纷的扩大和升级。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措施1.医疗机构应积极应对医疗纠纷,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要求和诉求,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医疗机构应认真对待患者的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给予患者一个公正、合理的答复。

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包括医疗纠纷的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环节,确保医疗纠纷得到及时、公正、妥善的处理。

4.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纠纷的处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处理能力,确保医疗纠纷的处理公正、合理、及时。

5.医疗机构应积极参与医疗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尊重患者的权益,承担相应的责任,及时解决医疗纠纷。

三、总结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医疗机构应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以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应急预案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应急预案

一、引言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患者或其家属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就诊疗行为、服务质量或收费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双方产生纠纷。

近年来,医疗纠纷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损害了医疗机构的声誉,甚至威胁到医疗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特制定本预案。

二、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1)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2)强化医务人员依法行医意识,杜绝违规操作。

(3)倡导医务人员关爱患者,关心患者身心健康。

2.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确保医疗质量。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

(3)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医患沟通(1)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2)设立医患沟通渠道,如医患沟通办公室、医患沟通热线等。

(3)定期开展医患座谈会,增进医患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4.规范医疗收费行为(1)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公开透明收费。

(2)设立收费查询窗口,方便患者查询医疗费用。

(3)对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5.完善应急预案(1)制定医疗纠纷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流程和责任。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医疗纠纷的能力。

(3)加强与公安、卫生行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三、医疗纠纷应急预案1.医疗纠纷发生时的应急措施(1)保持冷静,及时了解纠纷的起因、经过,并迅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立即报告: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疗机构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如医务科、护理部、医院办公室等。

(3)保护现场: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医疗机构要确保现场不被破坏,保留好相关物证,以便后续进行调查。

(4)积极沟通:医疗机构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对患者的疑问要给予耐心、详细的解答。

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

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

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与患者或家属因医疗行为而发生的争议,常见的医疗纠纷包括误诊、治疗不当、手术操作不当、药物过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医疗纠纷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医疗机构的信誉受损,给医疗行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正确的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极其必要。

一、医疗纠纷防范的技巧1、完善的医疗制度医疗制度的完善是医疗纠纷防范的基础,医院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制度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规范的管理,从制度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保障,医务人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树立医疗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用心的对待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

3、加强沟通与交流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和交流不足有关,医务人员应该在医疗过程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真实的解释和告知,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及时纠正错误和弥补损失,尽量避免让患者产生误解和不满情绪。

4、做好医疗记录医疗记录是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医务人员应该做好准确、完整的医疗记录,包括基本信息、检查记录、诊断和治疗方案、相关的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等,避免遗漏或错记重要信息。

二、医疗纠纷处理的技巧1、及时发现医疗纠纷一旦发现医疗纠纷应该及早处理,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收集、审核医疗纠纷相关信息;对于承认责任的医疗纠纷应当及时给予赔偿,并进行跟踪和监督。

2、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处理医疗纠纷需要客观、公正、专业的态度和严谨的法律程序,医院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医疗纠纷,对于轻微的医疗纠纷可采用协商和调解的方式处理,对于严重的医疗纠纷则应当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3、宣传医疗纠纷处理经验和教训医疗纠纷处理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法律知识,医疗机构应该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纠纷培训,提高医疗纠纷处理能力,并将医疗纠纷处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宣传,为以后的医疗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服务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

医疗纠纷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身心伤害,也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工作,对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障医疗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在诊疗活动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患者权益。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同时,应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 加强医患沟通。

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意愿,充分告知患者病情、诊疗方案及可能的风险。

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解答,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如病历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等,确保医疗活动有序进行。

5. 强化医疗风险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对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排查和防范,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6. 推广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医疗机构可通过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将医疗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轻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措施1. 及时应对,积极沟通。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了解纠纷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2. 客观公正,依法处理。

医疗机构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

根据事实和法律,明确责任,依法依规对患者进行赔偿。

3. 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提高其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医疗纠纷是指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医疗行为、医疗设施、医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病人遭受身体、精神或经济上的损失,从而引发的医患之间的争议。

医疗纠纷不仅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还可能导致医患冲突,影响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

为了防范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医患沟通1. 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沟通培训,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顾虑,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医疗信息。

2. 完善知情同意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知情同意制度,确保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风险和费用等信息,并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3. 加强患者教育。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医学知识水平,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接受医疗行为和治疗方案。

二、提高医疗质量1. 加强医疗技术培训。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确保医疗行为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行为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医疗质量。

3. 加强医疗安全监管。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监管,对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等进行严肃处理,及时总结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 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纠纷。

2. 加强医疗纠纷调解。

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医疗纠纷调解组织的合作,及时调解医疗纠纷,避免纠纷升级。

3. 完善医疗纠纷诉讼机制。

医疗机构应完善医疗纠纷诉讼机制,对涉及医疗纠纷的案件进行公正、公平、公开的处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1. 弘扬医德。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德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

2. 严肃查处医德违规行为。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预案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预案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预案医院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意见不一致或产生争议的情况。

为了保护医患双方权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应该制定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预案。

本文将介绍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预案的相关内容,着重从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展开。

一、医疗纠纷的预防1.加强医院内部管理(1)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流程,确保医疗行为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医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3)建立健全患者权益保护机制,制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例如,明确医患双方的权益与义务,明确诊疗责任和医患契约等。

2.加强与患者沟通(1)重视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生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保持沟通畅通。

(2)提供充足的信息,增强患者知情度。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方案、手术风险和预后情况,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3)及时回应患者的问题和投诉,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解决患者的疑虑和不满,避免问题升级和纠纷发生。

3.加强医疗事故的管理(1)建立完善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医务人员对医疗事故的认定和报告是准确、及时、全面的。

(2)组建医疗事故调查小组,及时开展调查并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与监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加强对医疗事故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1.及时应对患者投诉(1)认真听取患者的诉求和观点,保持冷静和耐心,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理解。

(2)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3)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对涉及医疗纠纷的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及时反馈结果给患者。

2.引入第三方调解(1)对于无法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的纠纷,可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

(2)第三方调解机构应具备专业的医疗纠纷处理经验和技能,能够公正、中立地对纠纷进行调解。

医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医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医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一、医院医疗纠纷防范措施: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医疗环节的责任、要求和标准。

通过完善医疗流程、管理规范、严格执行纪律,提高医疗质量,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处理部门或机构,明确负责医疗纠纷处理的责任与权限。

同时,建立起医疗纠纷处理的工作流程,提供专业的人员和机制支持。

4.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医院应加大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

只有医务人员具备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加理性地对待医疗纠纷,避免因为医生的职业失误而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医院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1.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医院应采取措施确保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尽可能低。

包括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素养,完善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做好危重病人和高风险手术的监测和护理等。

2.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处理: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医院应立即启动事故处理程序。

首先由院内设立专门的医疗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并开展相应的补救措施。

调查小组应包括法医、专家、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等。

对于涉及医疗纠纷或犯罪的事故,应上报相关部门。

3.主动公开信息:医院应主动向社会公开医疗事故的处理情况,如何进行救治、赔偿等。

透明公开有助于消除患者和社会的恐慌情绪,也有助于舆论监督,减少事故对医院声誉的损害。

4.建立医疗事故赔偿机制: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事故赔偿机制,对于遭受医疗事故损害的患者或家属,及时给予合理的赔偿。

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责任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问责,以提高医疗事故防范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医院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

医院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纠纷和事故的防范,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处理机制和预案。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合法权益。

如何防范及处理医疗纠纷

如何防范及处理医疗纠纷

如何防范及处理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双方因为治疗效果、医疗质量、医疗费用等方面发生的纠纷。

医疗纠纷涉及的因素复杂多样,处理起来也相当困难,因此,对于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即防范和处理,对医疗纠纷进行介绍。

一、防范医疗纠纷的方法1.提升医务人员的行业素养:医务人员应注重职业道德,崇尚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沟通和人际关系的技巧,使得患者能够真正感受到医务人员关心和尊重的态度。

2.加强医患沟通和信息公开:医生应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顾虑。

同时,医院也应加强信息透明度,及时公开医院的质量和安全等相关信息。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应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4.建立有效的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5.加强对医患纠纷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医疗纠纷的防范知识,加强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了解和理解,减少误解和不合理的诉求。

二、处理医疗纠纷的方法1.妥善处理患者投诉:医院应建立投诉受理渠道和机构,及时受理患者的投诉,并尽快给予回应和解决方案。

2.开展调解和仲裁:对于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可以由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或相关部门进行调解或仲裁。

3.发挥专业医疗鉴定的作用:在疑难复杂的医疗纠纷情况下,可以进行专业的医疗鉴定,了解并分析事故的原因,为纠纷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4.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医院应建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构,配备专业的纠纷处理人员,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手段处理医疗纠纷。

5.法律援助和诉讼:在必要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诉讼等法律手段解决医疗纠纷。

总之,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需要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医务人员应提升素养,加强沟通与人际关系技巧,医院应加强信息公开和质量管理,患者也应积极参与医疗过程,并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1医疗纠纷的防范1.1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

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努力提高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

其次是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对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人员要认真查处,责任到人。

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实生、进修人员的管理,明确带教人员的责任。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医疗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医疗活动中绝不能违反医疗卫生方面的国家法律或职业规范,杜绝失职行为是医院避免医疗纠纷的根本方法。

1.2改善就诊环境,轻易病人就诊积极改善诊疗区的医疗条件和根本设施,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门诊布局,轻易病人就诊,努力创建“花园式环境,宾”的现代化医院,彻底消除病人挂号、收费、取药排队的现象。

建立便民服务措施,如供应茶水、免费邮寄化验单、设立安康教育咨询台、值班主任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等,形成便民服务流程和网络。

1.3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组织医务人员研究有关法律、法规。

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法律的研究应具备以下2点意识。

1.3.1纠纷意识医院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1.3.2举证责任意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使医疗机构承担了较大的责任。

在医疗诉讼案件中,原告病人只需证明自己曾在被告处接受过诊疗并在诊疗后出现了人身损害后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举证责任。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医院医疗纠纷是指由于医疗行为或医疗服务导致医患之间发生纠纷的情况。

面对医疗纠纷,医院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以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维护医院的良好声誉。

下面是一份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供参考。

一、医疗纠纷防范措施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医疗服务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行为合法、规范、科学。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2.建立健全纠纷预警机制:医院应建立纠纷预警机制,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及时发现、解决潜在纠纷。

医院可以通过建立投诉管理系统、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获取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4.加强医患沟通与协商:医院应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医生应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增强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对于可能发生纠纷的病例,医院还可以邀请多位医生共同参与诊断和治疗,确保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1.设立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构,负责接受、调查和处理医疗纠纷事件。

该机构应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法务部门和临床科室共同组成,确保处理纠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及时召开沟通会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事件,医院应及时召开沟通会议,邀请患者和家属与医疗人员共同参与。

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双方的意见和要求,并寻求解决方案。

3.寻求第三方协助:如果沟通会议无法解决纠纷,医院可以寻求第三方的协助,如调解委员会、仲裁机构或法律机构。

医院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第三方协助的程序和结果,积极配合解决问题。

4.及时公开信息:医院在处理医疗纠纷事件时应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包括事件的经过、处理结果等。

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向公众传达医院对纠纷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机制,增强社会对医院的信任和支持。

5.完善医疗纠纷记录和总结:医院应对医疗纠纷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过程等。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一、引言医院医疗纠纷是医疗行业中常见的问题。

为了预防和应对医疗纠纷,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权益,医院应制定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本预案旨在指导医院工作人员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培训组织医务人员定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意识。

重点培训内容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纠纷调解工作规定》等。

2.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规范化的医疗流程、操作规范和质量监控机制。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3.加强医患沟通医院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信任和满意度。

医务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4.落实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减少患者的不满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应急处置措施1.及时响应和处理医院应及时响应患者的投诉或纠纷,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医院应建立投诉处理的专门渠道,方便患者反映问题,并及时回复患者。

2.开展调解和协商对于纠纷较小的情况,医院可以通过调解和协商的方式解决。

医务人员应倾听双方的意见,积极协商解决纠纷。

医院可邀请独立第三方作为调解人,对医患双方进行调解。

3.依法处理对于涉及法律纠纷的医疗纠纷,医院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理。

医院可以积极配合调查和处理,与有关部门共同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

4.加强信息公开和舆情管理医院应加强信息公开和舆情管理,及时回应和澄清网络上的不实言论,保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声誉。

使用适当的渠道向公众传递真实的信息,减少误解和不良影响。

四、总结医院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应急处置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及
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必要时请病理确诊)。
20
诊断:胃癌伴幽门梗阻。4月30日9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
腹探查术,术后诊断:急性胃炎合并幽门水肿、幽门梗
阻、胃瘫。 术后给予对症处理,住院9天出院。2006年4月5日患者到市 人民医院就诊,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21
市医学会专家鉴定组分析认为:
问不详,查体不细,缺少必要的辅助检查, 未排除手术禁忌症,如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 病、呼吸功能不全等,
23
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估计不足,未作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械 等准备。
对患者已存在的其他疾病未能发现或不做认真全面的分析,造
成漏诊。 患者术前病情危重, 来不及手术死亡。
24
案例2.
(漏诊)
备时发生手术结果违背愿望
的情况就可能发生医疗事故 争议。
17
八、医疗行为的的过错
(一)、误诊 医生没有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细致查体、采取常规的、 必要的辅助检查,业务技术水平低,思路狭窄, 鉴别诊断能力不足,罕见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等原因都可 造成误诊、导致误治,手术指征不明确,开错刀。
18
案例 1.(手术指征不清)
12
五、医疗文书书写不认真
不按规定认真、规范、及时、真实的书写病历、手术记录 等医疗文书,病历缺项、漏项、涂改、
伪造、隐匿、 丢失等。
13
六、手术设备落后 手术室设备、手术器械、急救器材 达不到同级医疗机构标准, 没有可靠的手术设备条件。
14
七、医患缺乏沟通。 没有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并发症、风险性,
6
一、对手术科室管理不严。 医疗机构管理者对手术科室不能依据法 规、制度严格管理,对手术科室工作人 员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现象,放任自 流,甚至对当事科室或当事人迁就姑息,放松对手术科室 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7
二、依法行医的观念淡薄。 个别的医务人员医德低劣,以医谋私、唯利是图,有意推
诿拖延,贻误手术时机对患者造成损害甚至致命;
四级医疗事故,医
方承担次要责任。
30
(三)、无故推诿、拒收本院完 全有条件抢救的急、危、重病 人,以致贻误手术时机,造成
不良后果者。
31
(四)、不具备抢救急、危、重病人条件或不属本科病种范围
的重症,在接诊后不作必要的检查、诊断,不做初期处理,
未经联系妥当,不派医务人员 护送,就让病人自行 转诊,造成不良后果者。
大明显,初步诊断:淋巴结肿大?NHL?(非霍奇金淋巴
瘤)
26
5月23日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淋巴结肿
大原
因待查。 2007年6月26日出院, 出院诊断:霍奇金淋巴 瘤,结节硬化型,ⅣB期。
27
市医学会专家鉴定组分析认为: 医方查体不细;2006年3月15日X光片示:左股骨上段有约
医方未进一步行胃镜检查取病理活检,错误诊断为胃癌伴 幽门梗阻,盲目行剖腹探查术,违反诊疗规范、常规, 存在医疗过失行为。 患者的腹壁损伤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因果关系,医方 承担完全责任。 结论:本病例属于四级医疗事故,医方承担完全责任。
22
(二)、漏诊
仅限于临床表现较为突出的需手术治疗的疾病,对病史询
某患者因左侧大腿疼痛,于2005年8月5日在医方内科门诊、 10月7日及29日在外科门诊就诊。 期间先后行血常规及血沉检验、骨盆X线摄片和腰椎CT检查, 给予抗风湿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无效。
25
2006年4月15日患者在家中发现左腋窝淋巴结肿大,于2006 年4月17日到市人民医院窝、腹股沟淋巴结肿
1.5×1cm大小骨质破坏区(结合患者最后诊断、ECT的检
查报告考虑为淋巴瘤的骨浸润),且出现有关临床症状 时,
28
医方未组织相关专业医师会诊,进一步明确诊断,医方漏诊。 违反诊疗常规,存在医疗过失行为。患者的霍奇金淋巴瘤漏诊、 延误治疗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29
其漏诊主要是因该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所致,医方的医疗过失 行为起次要作用。 结论:本病例属于
患者疾病的复杂性、特殊性,患者机体的特异性,
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现代医 学水平不能认识,无法解决的问题。
15
手术风险是手术者、医疗机构与患者、患者家庭共有的。 如果患者一方对手术效果期望过高或者手术者过于自信,两者 或其中一方对手术风险性缺乏认识都易导致医疗事故争议。
16
尤其是患者一方,在对手术风 险性没有认识,毫无心理准
32
(五)、值班人员擅离职守或无故拖延急会诊及抢救,造成不
良后果者。
(六)、术后不认真交接班,或发现病情变化不作及时地记录 及处理,不向上级医师请示报告,造成
示,不汇报,不执行上级医师指示,随意更改上级医师
医嘱,
10
不执行会诊意见, 我行我素。上级 医师不关心下级医师,对下级医师 不指导,不带教,不管不问, 技术垄断,以“权威”自居, 一意孤行。各个医生之间 “同行是冤家”,互相拆台,勾心 斗角。
11
四、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强调患者的特殊性,强调个人经验,强调本医疗机构条件, 忽视和违反诊疗 护理规范、常规。
普外科医疗纠纷的防范
1
2012年几起重大医疗纠纷事件
医疗纠纷高危科室
上篇:普外科医疗纠纷多发的原因
1 2 3 对手术科室管理不严;
依法行医的观念淡薄; 不履行各级医师职责; 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5
4
5
6 7
医疗文书书写不认真。 手术设备落后。
医患缺乏沟通。
8
9
医疗行为的的过错。
患方的原因。
有的从自己的兴趣或需要出发,喜欢做的手术千方百计去 做,不愿做的手术借故推托;
8
有的医生把患者指引到 不具备手术条件的私 营医院、诊所甚至家 庭去做手术;
从中收取手术费回扣。
9
三、不履行各级医师职责 受经济利益驱动抢手术,职责混乱,超越职责范围和技术 水平争做不能胜任的手术导致严重后果,
上下级医师关系失常,下级医师无视上级医师权威,不请
某患者,因上腹饱胀隐痛3月余、加重伴腹痛4天,于2005 年4月28日9时入医方住院治疗, 查体:腹平,腹壁静脉无曲张,无肠型,上腹部压痛明显, 未触及肿块,振水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 正常。
19
胃镜检查示:胃内见有大量潴留液及食物残渣,无法观察。 CT检查示:考虑胃窦部占位病变(多考虑为胃癌)并发幽门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