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03课解题锦囊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第05课模拟考试1.(2017届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知学问都从活人做出,学问之背后则必然有其人之存在。
但人不易知,各人有各人的天赋不同,智慧不同,境界不同,性格不同。
如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同是北宋大史学家,因其人之不同,而史学上之造诣与精神亦不同。
诸位治史学,不懂得所谓史学家其人,试问如何做得一史学家?读古人书,须能如面对亲觌,心知其人。
懂得了古人,像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才能走进此学术园地。
此所谓‚把臂入林‛,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
也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到古人之血脉精神,以及他们间学问之传统源流。
自己才能参加进此队伍,随着向前。
否则读书虽多,所得仅为一堆材料,只增长了自己一些意见。
古人是古人,传统是传统,与我全不相干。
如此般做学问,尔为尔,我为我,各自拿到一堆材料,各自发挥一套意见,在人与人间,则绝无关糸,绝无内在精神之传递与贯彻,交流与影响。
此种学问,其实全是假的,并非真学问。
诸位今日治学,多蹈此弊,在学术传统上尚无知识可言,而尽忙着找材料,创意见,想自己出锋头。
那实在要不得!讲学问则必讲其源流承接,此中有人之与人之精神血脉,务要臻于‚意气相投‛境,此是学问入门后之事。
徒知读书,只如听说话。
听人说话,却不知那说话的人。
读人所著书,却不知那著书的人,如此则仅成为死学问,死知识,只是一堆材料。
如欧阳永叔与王荆公,其文皆学自韩昌黎,但欧、王两家文字精神意趣各不同。
我们读韩、欧、王三家文,应能分别出此三家之异在何处、同在何处。
欧、王两家之学韩,各由何处入,又各由何处出。
应能从此三家文字‚想见其为人‛o应使韩、欧、王三家之精神笑貌、意兴情趣,历历如在目前。
虽在我口里说不出,却要在我心里深深确有此想象。
又如读晚明三大儒著作,也须从其著作透过去了解其为人。
于此三家之面目精神各不同处,须能活泼如呈现在我目前。
当知学术有血脉,人物有个性,一家是一家,一人是一人。
若不能明白分辨出,即证对彼无所知问到此境界,始能与古人神交于千载之上。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第01课考纲解读【新大纲】【分析】新大纲取消了原有了“必考内容”等表述,去掉了“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这一宽泛模糊的说明,取而代之的是增补了对于论述类文本的详细考查说明83个字。
这个变化是为了和之前大纲后面的选考文本的考查说明进行对等。
高考命题组对于现代文考查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提醒了同学们,需要对“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这类准确界定的文体有所准备,备考更有针对性。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
划定了论述类文本的范畴(时政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和考查重点(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
2017年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
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
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而主观题难度设置有梯度,往往先为信息筛选,然后归纳,最后是个性解读。
我们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语句。
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
这些语句,论述类文章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
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
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
(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1.(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
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
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
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
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
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
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
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
“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
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
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
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
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
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
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
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附答案详解)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1.(2019·福建省泉州市·模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鉴赏评价)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解题锦囊】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丰富含意”侧重于语言的思想内容,“表达艺术”侧重于语言的表现形式。
(1)读懂作品的“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重要语句是就语句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一般说来,哪些语句是文中的重要语句呢?第一,是与作品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语句。
有的语句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语句,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第二,是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语句。
有些语句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语句也是重要的语句。
第三,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语句。
有些句子或句子中的一些语句,既与作品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句子或语句,自然重要,如果不理解它的丰富含意,就可以说没有读懂作品。
(2)理解作品的语言表达艺术。
①了解叙述人称的方式与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②把握语言的特点与作用:形象化。
作品要求作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描写社会生活的图景,使读者进入一个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境界,直接地感知或想像出作家所描绘的一切。
凝练含蓄。
作品要尽可能用经济的笔墨去描绘和概括丰富的生活和思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余地。
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总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总是熔铸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鲜明表现在作品语言上。
(3)重视描写的效果。
作品不仅重视人物描写,同时讲究景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是要求在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行鉴赏。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指作者的观点和作品所涉及的主要人物的观点或表现出来的感情倾向。
阅读时要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指出其中支持他们观点的相应的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对于“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这个考点来说,对文本“主要观点”“基本倾向”的评价,都必须做到:一要尊重文本事实;二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作品的解读要有一定深度。
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要领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
“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新闻材料中报道者所表达出来的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和思想倾向。
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准确把握。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隐含在所运用的材料、所做的分析中。
因而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角度、筛选出作者的分析议论(特别是观点句、结论句),是分析评价的前提。
2.具体分析。
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新闻事实,避免离开事实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是把自己的一些猜测和没有证据的材料无限夸大。
3.客观评价。
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即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意图,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例一:(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理解)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特别是小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并提升答题要点(1)回答问题,要平实具体,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
(2)综合分析,要有概括、具体的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
(3)对应题旨,要分点答题,不能遗漏答题要点。
之所以要这样去做,是因为现代文阅读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评分一般是“按点给分”。
(4)看赋分,配答案。
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有一点。
一般情况下,每个要点2分。
2.掌握答题的基本顺序(1)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叙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联系背景,整体把握主旨(文章涉及哪些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的写作核心(作者的创作意图)——审准题干要求,提取关键信息。
(2)弄清文章是怎样写的。
文章各段的内容是什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主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
(3)把握解题的一个核心原则——以文为本。
无论是哪类题型,解题都要依本探源,内引外联。
3.能有效地组织语言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
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紧扣题干要求,抓住问题陈述的对象,对准文中的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之符合全面、凝练、流畅、契合要求的答案。
请看下面的例题: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欢乐颂陈毓天赐我一个婆婆,我婆婆赐给我一大串亲戚。
缘着那条脉摸索去,一个,一个,又一个……我用了几年时间,总算弄明白彼此间复杂的称谓。
有个大妈,我最喜欢。
每年清明前,大妈就会捎信来:今年的春茶下来了,油菜花黄,再不来,林子里的笋子可老了。
这些话经我婆婆转达,我会立即催促婆婆:明天我就陪您去一趟吧。
大妈表达亲情总是从饭桌上开始,清炒菜薹、油焖竹笋、韭黄爆河虾、桃花豆腐、白果焖腊肉、笋干煲鸭汤……只有我们吃满足,大妈才觉得我们是见过面了。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2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讲含解
专题02 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精讲目标1.回顾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思路概括要点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和运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分析思路概括要点类试题答题技巧。
精讲考向考向一:结构思路【真题典例】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高考专题分类】高考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3 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专题03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8年高考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不分版本第03课解题锦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的角度: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
【例一】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局部,不要因为某一局部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
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被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
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
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
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有时机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
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
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
你耽误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
在你能看出各局部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像——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答案】要毫不停顿地读第一遍,对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2.比拟在文中转述的多人观点。
一篇文章列举了多种观点,如介绍一种新的创造或一个新事物时,可能有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意见。
作者把不同的观点都罗列出来后,一定有自己的看法。
设题时就从别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方面辨析。
【例二】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
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穿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
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创造。
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1.(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对于隐居的态度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积极推销自己的社会理想,这使得孔子和隐士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并因此遭到当时隐士(像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楚狂接舆等)的嘲弄。
他强调社会伦理关系,尤其强调君臣大义,这种思想和彻底回避社会的隐士思想大异其趣。
在参与社会的层面上,隐居不是孔子的选择。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孔子正是为了“行其义”才积极入世的。
但面对黑暗、混乱的社会政治,孔子认识到一味地进取对于个人非常危险,而且很可能会损害大义。
所以,他提出了一整套的隐居理论作为自己进取思想的一个补充环节。
避祸是孔子隐居理论的最低层次,“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都是讲在乱世之中远离政治旋涡,明哲保身。
孔子如此强调“邦有道”“邦无道”,并不仅仅是从消极避祸的角度立论,而是有更深的含义。
孔子的出仕是为了“行义”,如果不能行道,则要停止出仕,否则就会损害道德。
孔子主张的隐居并不仅仅是避祸,而是为了坚守道义志向,这样的隐居是对高尚道德的坚守。
在孔子看来,是否坚守道义是检验品质的试金石,他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也被孔子视为评价古代隐士高下的标准。
如果没有隐居,孔子“守死善道”的主张就可能遭到政治阻挠而不能一以贯之。
这样看来,隐居实在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出仕相辅相成。
由此,孔子把人的一生中出仕和隐居两种基本状态都包括进来,从而把他的道德人生原则一以贯之。
他的学生原宪深明老师这一思想,后来就隐居了。
原宪很穷困,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学道而能行之的人,并批评子贡。
但是,孔子主张的隐居是有限度的,只回避无道的政治,不回避人类社会。
这和后来庄子的隐居理论很不一样。
当长沮、桀溺嘲笑他是避人之士,不是避世之士时,孔子告诉学生们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
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
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
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
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
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
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
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
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
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
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
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
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讲论述类阅读3课件 (共21页)
考点探究
阅读原文
典题1.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 的一项是(3分) ( ) D 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
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
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技法点拨
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第一、比照原文 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辨析筛选.设题情形有三种: 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
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
的意旨。在论述类文本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某些结论,就是
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 考查命题的角度,一是明确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 合作者的观点;二是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 的原因,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
考点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 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 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 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 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
论述类阅读专题复习(三)
——作者观点态度
一轮复习
考纲解读
全国卷考纲规定:分析概括。
分析综合 C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审题)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审题攻略:作文题目里的作文材料,本质上也是独立的文本。
很多学生在立意时,面对材料总是“一扫而过”,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构思与写作上。
实际上,花些时间对材料进行透彻解读,相当于“磨刀时间”,是不会耽误“砍柴功夫”的。
原因很简单,写作的话题与方向、写作的限制与文体,都隐藏在材料及其要求之中,对材料解读功夫不到,势必会影响整个构思与写作的过程。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借用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的原理与方法,对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进行全面深入解读。
一、材料解读不论是叙述类材料还是议论类材料,其本质是意义完整的文本。
材料本身包含着写作的话题、观点、立意、思路、细节等等,阅读并解读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既要把握篇章的整体含义,又要对文本的细节进行分析,对新材料作文的解读也应如此。
整体把握与细节分析,是解读材料的两大思路。
二、文体解读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从文体上讲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最常见最典型的就是叙事类材料,而“叙事”中的“事”,可以是寓言故事,可以是普通事件,可以是虚构故事,也可以是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时事。
除此以外,还有议论型材料、说明型材料、诗歌型材料、漫画型材料等等。
静止的、平面的文字或图画材料,都可以成为新材料作文的“材料”。
面对不同的材料,需要对材料的文体特征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审题立意。
三、要求解读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更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
一般来说,像“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普遍性、共性的要求自然可以忽略不计,尽管每年高考题目的写作要求都会有差异。
但对于材料与共性要求之外的文字,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上首次出现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类作文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
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往往是第二段的“提示语”。
例如: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解题锦囊】一、分析散文结构。
结构是散文的骨架,线索是散文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结构特点之一。
散文的结构作为一种由生活事件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具有共时和历时的双重秉性,表层结构和潜在结构的多重语义。
散文的结构指内部的逻辑联系和外部的组织形式,包括情节、线索、脉络、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结尾等。
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一篇文章的结构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
散文结构不仅指文章的客观组织方式,而且包括创作主体的意识、情感、思想,特别是独特的生命体验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优秀的散文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态,总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外部和内部的圆融,规范和独创的和谐。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散文结构。
高考试题分析散文结构,可以从九个角度去进行:(1)人物角度;(2)事件角度;(3)景物角度;(4)情感角度;(5)意境角度;(6)空间角度;(7)时间角度;(8)主题角度;(9)全文角度。
至于采用什么分析散文结构,在考试中,要根据试题具体的要求,精准分析。
二、概括散文主题。
散文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也是主题,是散文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对散文主题的概括,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
概括散文主题的基本方法有: ①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
比如上面试题正是从理解中心句开始把握主题的。
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
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
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
②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
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
分析语段时,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
③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常设误区及解题技巧设题误区一:范围不清。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解题技巧: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例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设题误区二:混淆时间。
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解题技巧: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将来”“一定会”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
设题误区三: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
解题技巧: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
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设题误区四:条件错误。
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
解题技巧: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条件性关联词语的时候,要仔细辨析。
设题误区五: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
解题技巧: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
设题误区六:遗漏信息。
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
解题技巧: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项设计方式,认真阅读,把握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设题误区七:无中生有。
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命题者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
解题技巧: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则是凭空臆造的,属于无中生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3课解题锦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的角度:1.辨析作者在文中体现的观点和态度。
【例一】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
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被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
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
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
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
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
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
你耽误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
在你能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像——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答案】要毫不停顿地读第一遍,对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2.比较在文中转述的多人观点。
一篇文章列举了多种观点,如介绍一种新的发明或一个新事物时,可能有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意见。
作者把不同的观点都罗列出来后,一定有自己的看法。
设题时就从别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方面辨析。
【例二】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
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
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创造。
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
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
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
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绝望是懦夫的幻想。
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五种错误的观点:①,②,③,④,⑤。
(不超过20个字)作者得出的结论:。
(不超过12个字)【答案】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
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3.分析比较选文外的信息材料和选文中作者观点的异同。
【例三】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
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整体把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
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
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
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3.B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语句。
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
这些语句,论述类文章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
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
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
(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
(2017山东高考试题)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6-8题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
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