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宗教文化6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五章旅游宗教文化

2024年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五章旅游宗教文化

2024年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五章旅游宗教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五章“旅游宗教文化”,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宗教文化概述”,第二节“佛教文化”,第三节“道教文化”,第四节“基督教文化”,第五节“伊斯兰教文化”。

详细内容涉及宗教的起源、发展、主要教义、宗教建筑、艺术、节日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主要宗教的历史背景、教义及其在旅游中的价值。

2. 掌握我国各大宗教的建筑、艺术、节日等特色,提高旅游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在旅游活动中尊重并理解不同宗教信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宗教教义的内涵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宗教的建筑、艺术、节日等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宗教建筑模型、宗教艺术品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宗教建筑,引发学生对宗教文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宗教文化概述,引导学生了解宗教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旅游中的价值。

3. 实践情景引入:以佛教文化为例,讲解佛教的教义、建筑、艺术、节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佛教文化。

4. 例题讲解:以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等为例,分析佛教建筑和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并分析其特色。

7.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在旅游中遇到的宗教文化现象,讨论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宗教信仰。

六、板书设计1. 宗教文化概述宗教起源与发展宗教在旅游中的价值2. 我国主要宗教文化佛教:教义、建筑、艺术、节日道教:教义、建筑、艺术、节日基督教:教义、建筑、艺术、节日伊斯兰教:教义、建筑、艺术、节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义。

(2)分析我国佛教建筑和艺术的特点。

(3)列举并描述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个节日。

2. 答案:(1)佛教教义:因果报应、轮回、涅槃等。

道教与旅游文化

道教与旅游文化

道教与旅游文化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

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

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

中国道教是人类在面对自然无力战胜的力量和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为了解释说明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同时它也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精神产品,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从古至今的发展致使其旅游资源蕴含自然与文特色。

道教景区生态优美,环境保护良好,且景区中含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道教文物古迹,名山宫观遍布于大江南北,星罗棋布于名山大川之间。

道教常以海上名山和幽远的名山洞府称为神仙所居之胜境,其一是昆仑山,二是以蓬莱为中心的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以三神仙为三岛,与其他十洲合称为“十洲三岛”,皆神仙所居,以为道士修道成仙之归宿。

南北朝时期,道教汲取佛教的三界说,构成了神仙所居的三十六天的天界说。

天界何处,往往落实在名山,称洞天福地。

许多名山胜地就被视为神仙所居之洞府,或修道成仙之佳境。

道教典籍《天芨七签》的《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称天下名山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和七十二福地,均为神仙所居所。

其中以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和齐云山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中国道教供奉神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庙宇通常称为宫、观、庙。

道教建筑主要是庙宇建筑组群,宋以后也有极少数的石窟和塔。

由于祭祀名山大川、土地城隍等神仙的祠庙历来都由道士主持,所以许多这类祠庙包括城隍庙、关帝庙、天后宫、岳庙等也被称为道教建筑。

这些宫观受中国传统院落式总体布局的影响,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组成,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

同坛庙的佛寺建筑相比,单体建筑不那么宏伟、豪华,色调也淡雅。

但道教建筑多以壁画、雕塑、书画、联额、题词、诗文、碑刻、园林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建筑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巧作安排,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多彩的艺术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宗教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宗教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二、基督教文化与消费行为
• 基督教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业的影响以其代表节日感恩节、 圣诞节期间所引发的疯狂购物潮及出游活动为主。 • 购物潮: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一般每年从11月第四个星期 四的感恩节开始,到“黑色星期五”(感恩节之后的星期 五,其称呼来源于商家对把“红色赤字”变为“黑色盈余 ”的美好愿望),是传统的“圣诞购物季”的开始。这是 美国人购物最疯狂的一天,很多家庭都将涌入商场“血拼 ”。据悉,每年从感恩节到圣诞节的一个月,美国零售销 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1/3。圣诞节前的最后一个周六被称作 “超级星期六”,通常也是零售商一年中生意最繁忙的时 期之一,一般来说,这天的火爆程度仅次于感恩节后的“ 黑色星期五”。
• 5:如虔诚的佛信教群众往往不注重现世的荣华、舒适与安逸,不追 求高档的物质享受,反对一切奢侈的生活方式,所以,用于各类物 质享受或娱乐活动的消费支出,在其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比小 • 6:佛教提倡乐善好施、救助弱者的道德观念,佛教更把这种行为作 为其修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佛教的福、慧双修,其中 修福除了指宗教意义的礼拜、印经、朝圣等以外,更普遍的修福还 是指积福行善活动)。所以,对信教群众来说,用于救济帮助他人 的 • 社会慈善性消费支出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支出项目。
三、案例一
• 在旧金山最大的Westfield购物中心Bloomingdales高级购物商店内,差 不多一半都是中国内地游客。逛店的过程中,前后左右都是说汉语的, 不管是打折还是不打折,下手特狠,根本不计较价钱。 • 来自大连的张小姐挑中了一件Burberry的London Jacquard Check Long Sleeve风衣,原价1595美元,打折后加税大约1200美元出头,她连连喊 着“赚了”。张小姐说,这件风衣在国内要价超过2万元人民币,而且 感觉质量还没有这么好,再加上这里感恩节促销返还购物卡,她最后得 出结论:“美国的东西真便宜。” • 四川的杜先生在名牌化妆品La Mer柜台扫货,250美元一瓶的面霜,买 起来像是买白菜,直看得旁人目瞪口呆。杜先生说,国内专柜价格大约 在2800元人民币左右,这里买一瓶算上税,折合人民币不到1800元,便 宜了1000元。 • 天津的常女士高兴地说:“美国商店真好,都有会讲中文的导购。”常 女士秀了一下当天的采购成果: Hermes的围巾、Dior的经典Lady包包 、LV的经典Speedy箱包、Tiffany的项链和手镯,以及Jimmy Choo的2双 高跟鞋,价值颇丰。

宗教文化文旅发展案例

宗教文化文旅发展案例

宗教文化文旅发展案例宗教文化文旅发展案例:1. 法国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最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巴黎圣母院吸引了大量游客。

除了作为宗教场所,圣母院还举办音乐会、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全面的文化体验。

2. 日本京都清水寺:清水寺是日本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京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美丽的庭园和宗教仪式,同时还可以参加茶道体验和传统文化活动。

3. 印度泰姬陵:作为世界遗产,泰姬陵是印度最著名的宗教文化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欣赏到这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的壮丽景观,了解到其背后的宗教和历史背景。

4. 中国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拥有丰富的壁画和雕塑。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还可以参观敦煌研究院和敦煌艺术博物馆。

5. 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宗教文化的杰作,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游客可以参观金字塔群、狮身人面像和埃及博物馆,了解到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6. 希腊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宗教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参观帕台农神庙、女神雕像和卫城博物馆,了解到古希腊的宗教信仰和艺术成就。

7. 墨西哥瓦哈卡市:瓦哈卡市是墨西哥最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教堂和修道院。

游客可以参观圣多明我教堂、圣多明我修道院和瓦哈卡考古博物馆,感受到墨西哥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8. 意大利梵蒂冈:梵蒂冈是天主教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游客可以参观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和西斯廷教堂,欣赏到宗教艺术的杰作和教皇的居所。

9.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婆罗浮屠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也是印度尼西亚的国家象征。

游客可以参观塔顶的佛像、壁画和佛教文物,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的佛教文化。

10. 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圣地亚哥朝圣之路的终点。

游客可以参观大教堂的圣殿、圣地亚哥雕像和朝圣博物馆,感受到西班牙的宗教和文化氛围。

旅游宗教文化

旅游宗教文化

旅游宗教文化复习:宗教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一种心理需要,一种了解、把握世界的方式。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主要流传于东南亚、东北亚和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

伊斯兰教:在中国称回教、清真教---主要流传于亚洲和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各地。

基督教:(包括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其教徒在世界宗教徒中数量最多,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欧美。

宗教观念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原始宗教观念的萌芽,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1、“万物有灵”观念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导致其对“物”的神灵化。

认为“人死为鬼,树木有精;顽石能思,鸟兽会语;无物不神,无鬼不灵”。

2、灵魂不灭与鬼神观念原始人认为人的“形”灭了之后,其灵魂还在另一世界过着与生前大致一样的生活。

3、对至上神---帝、天的崇拜原始宗教从殷商奴隶社会起演化成“人为的宗教”,出现了统一的全能的至上神。

•原始宗教•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的祭祀仪式为“教”;西方文化的宗教religion是从拉丁词“re”和“legere”演变来的,意思是“再”和“聚集”,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发展到有同一信仰,同一信念,为了这一信仰不畏生死。

宗教是指有一定教义、教规,有一定仪式和组织系统的信神的社会“实体”。

宗教不同于迷信。

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1、宗教的概念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宗教教徒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泰勒说:“宗教是对神圣的存在物之信仰。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神、自然在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自然人的心灵、死亡祖先等以超人间的形式出现.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

旅游宗教文化(道教)

旅游宗教文化(道教)

1.张道陵(天师)生平
张陵一生的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活动;任东汉巴郡江州令(重庆) --为创教作准备;得黄帝九鼎丹法 太上老君亲传《新出正-盟威之道》
--创教;建五斗米教,分二十四治
--传教。撰《老子想尔注》使《道德经》
哲学著作宗教化。
1.张道陵(天师)生平
张陵出生于沛国千(今江苏丰县)一个信仰 黄帝老子的世家,一说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 裔。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王长、 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 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 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 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 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 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 陵率弟子数人山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 经古栈金牛道入蜀。
唐代道教特点
• 第一,尊祀玄元皇帝,掀起狂热崇拜, 利用种种机会颂扬其圣祖玄元皇帝, 所上尊号越来越多,并亲自导演了玄 元皇帝降临的神话剧。 • 第二,玄宗登基得到道教人士的支持, 称帝后便提高道教的政治与社会地位, 特別是对茅山宗和张天师一系道士。 • 第三,玄宗將崇道納入科举教育体系, 官吏考选,多有道举出身者。 • 第四,玄宗崇道还有一个重要內容是 服丹药,且常將药物赐予臣下。
--以法为符、皆断于法德政策原则
--以民为本德爱民思想
与方仙道合流,成为早期道教前身
黄帝
老子
(四)谶chèn语神学
结合阴阳学说来解释儒家的经典
--推测福凶祸急
--将儒家经典宗教化
--儒家和方士合流
二、道教的创立
(一)五斗米道 因入道者需交纳信米五斗,故俗称“五斗 米道”。 又因创教之初,曾 受巴蜀少数民族原始 宗教的影响, 巫术色彩浓厚,时人或称“米巫”。

宗教旅游文化讲义PPT课件( 71页)

宗教旅游文化讲义PPT课件( 71页)
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新教
宝座 上的 圣母
上十字架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创立时间:7世纪中期 创始人:穆罕默德 信仰对象:安拉、使者、天使 经典:《古兰经》、《圣训》 标记:新月 教派:逊尼派、什叶派
泉州清净寺
天津清真大寺
天房
二、各具特色的宗教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道教的基本教义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三大体系:大乘、小乘、藏传佛教
经典:经、律、论
标记:万字符、法轮
辽 阳 广 佑 寺 大 佛

篮毗尼花园



拘尸那迦圆寂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时间:东汉末年 创始人:张道陵 教主:老子 经典:《道德经》 教派:正一道、全真道
四川青城山老君
泉州老子像
河南鹿邑太清宫
沈阳太清宫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 创始人:耶稣 信仰对象:上帝 经典:《圣经》 标记:十字架
佛教偶像
菩萨
罗汉 护法天神
文殊菩萨 十六罗汉
四大天王
普贤菩萨 十八罗汉
金刚力士
观音菩萨 五百罗汉
韦驮
地藏菩萨 济公
伽蓝神
大势至菩萨
天龙八部
竖三世佛



唐卡三世佛

唐卡阿弥陀佛
唐卡药师佛
东方不动如来
宝生如来
摩诃毗卢遮那佛
摩诃毗卢遮那佛
阿弥陀佛
不空成就佛
西方三圣
道道
场场
山四
西 五 台
川 峨
山眉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俗思想的特殊反应 灶祭
武财神赵 公明
藉神威表现人的力量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文化》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旅游英语、导游课程类别:核心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52课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中国文化与旅游》是我院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旅游英语、导游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设置突出内容的基础性、人文性和应用性,以适应岗位能力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同时,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公选课面向非旅游专业开设。

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突出人文精神教育思想理念,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渗透、贯穿到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建立在人文教育思想的平台上,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

实现学生技能由经验层面相策略层面的提升。

(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旅游山水文化。

2.了解旅游建筑文化。

3.掌握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文学。

技能目标:1.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

2. 具备逻辑分析、自主学习延伸能力。

3.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素养目标:1.使学生理解旅游文化知识对专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旅游事业的热爱。

3. 培养良好的职业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四)后续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二、课程内容标准(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三、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教学模式《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根据导游讲解所涉及的基本知识为主线,设计了七大学习领域,《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要打破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导游讲解、导游服务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突出对讲解技能的训练,理论知识的教学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展开,充分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知识和技能。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为普遍的文化形式之一,旅游业则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对于旅游业而言,宗教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从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宗教文化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宗教文化可以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为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

宗教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代表着历史、文化与艺术等方面的价值,还寓意着精神、信仰与文化的内涵。

之所以宗教文化能成为旅游资源,是因为在旅游业中,需要宗教建筑、宗教文物、宗教活动等资源的支持,这些资源通常都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

同时,在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一方面,旅游业可能对宗教文化的保护和维护带来威胁。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宗教景点接待旅游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一些宗教文物受损或被破坏。

此外,有些旅游者在游览宗教景点时可能有些不知所谓地进行打闹、爬山、打草坪等行为,这些行为更是严重伤害了宗教文化的尊严。

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宗教文化在旅游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首先,由于宗教文化的存在,旅游业获得了丰富的内涵与数量的资源。

世界上许多出名的旅游目的地都是由于宗教文化而壮观、独特或有历史意义的。

例如: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西班牙的萨格拉多内、美国的圣塔芭芭拉等。

其次,宗教文化还对旅游业的需求和规划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宗教文化旅游通常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因此宗教文化旅游需要具备一定的宗教知识、宗教礼仪及精神考量。

同时,在旅游规划中,宗教因素也需要考虑进来。

例如:宗教节日的时间安排、宗教旅游地的宗教设施建设、宗教旅游者的饮食习惯等。

宗教文化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宗教文化的保护是保证宗教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宗教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保障。

但另一方面,宗教文化的保护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青藏高原宗教文化

青藏高原宗教文化

简答1.民族文化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分为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是有文字的,藏族人民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珞渝地区,信奉原始巫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藏族先民和门巴族先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远古文明。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县和错那县,林芝、察隅等县。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门巴族和藏族长期友好往来,互通婚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寺院建筑特点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桑耶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寺庙的平面为椭圆形,按佛经中的世界构造进行了布局,室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间有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

托林寺:托林寺是阿里第一寺,其融合了印度、尼泊尔以及西藏本地的建筑风格,托林寺紧挨象泉河畔,总面积东西长,南北窄,分殿堂、僧侣、僧居、塔林三个部分,呈条形布置。

3.考古遗址1)卡若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西藏昌都的卡若村。

这里出土有房屋遗迹二十多座,还有许多石制生产工具以及谷物、兽骨等。

其正馆之宝是双体陶罐。

2)阿里古如甲墓地:在西藏阿里狮泉河上游地区发现,出土的文物有黄金面具,反映了公元二世纪前后,这一区域已有黄金覆面的葬俗,还有“王侯”鸟兽纹汉字织锦,茶叶。

3)尼阿底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县,出土的石制品具有鲜明的石叶技术特征,还有石片刮削器等文物。

4)曲贡遗址:是启今在西藏发现了海拔最高的遗址之一,旧石器时期。

其中出土的文物有石刀,石梳,石磨等农业生产工具。

还发现了墓葬坑和四具完整的人骨架,还有铜镜,铜簇、鱼骨,石磨盘,陶塑猴面相等和人祭和社祭的一些遗址。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摘要】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密切相关,宗教文化对旅游业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文章通过分析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探讨了宗教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

文章探讨了宗教文化旅游带来的文化交流与传承,以及其意义所在。

文章总结了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的相互交流和发展,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业、影响、发展现状、地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承、意义、联系、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定义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联系一直备受关注,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旅游业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宗教景点成为旅游热点,也体现在旅游活动对宗教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宗教文化是人类对神灵、信仰与崇拜的表达和实践,涵盖了宗教信仰、仪式、建筑、艺术、传统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宗教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意义。

旅游业是以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包括旅行、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不断壮大,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形式,即宗教文化旅游。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不仅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

深入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联系,对于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深入分析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和推动作用。

通过研究宗教文化旅游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文化交流和传承。

浅析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浅析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浅析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1. 引言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作为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体,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旅游价值。

本文将从宗教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探讨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以及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潜力。

2. 宗教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宗教文化是指以宗教信仰为核心,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和艺术表达,传播宗教思想和教义的一种文化体系。

宗教文化既包括宗教建筑、宗教艺术品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宗教节日、仪式、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宗教文化具有以下特点:•文化多样性: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宗教文化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体现了各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风情。

•历史底蕴:宗教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深刻意义:宗教文化与人类的信仰和灵性需求相关,具有普世意义和深远影响。

•社会功能:宗教文化具有社会凝聚力和群体认同感的功能,可以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

3. 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

以下是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的几个方面:3.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宗教文化中的建筑、艺术品等物质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守护、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和重视,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3.2 文化交流与对话宗教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对话的桥梁,旅游可以促进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增进民族间的友谊和理解。

通过旅游活动,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宗教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多元和谐发展。

3.3 旅游经济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3.4 旅游体验与灵性追求宗教文化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体验,同时也是一种灵性的追求。

宗教文化景点往往以庄严肃穆的氛围吸引游客,人们可以通过参观宗教建筑、参与宗教仪式,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祥和。

威海旅游攻略 探索古老寺庙 感受宗教文化

威海旅游攻略 探索古老寺庙 感受宗教文化

威海旅游攻略探索古老寺庙感受宗教文化作为山东省的一个美丽城市,威海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绚丽的海滩和宜人的气候外,威海还有许多古老寺庙,这些寺庙不仅展现了威海古人的宗教信仰,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本文中,将为您介绍威海旅游攻略中的古老寺庙,带您一同探索宗教文化的深度。

一、威海大佛寺位于威海市环翠区的威海大佛寺是威海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该寺庙建于公元2003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也是威海地区最大的佛教文化景区之一。

寺庙内有一尊高达68米的青铜佛像,被誉为“东方巨像”。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巍峨的佛像,并且领略到佛教文化的深远意义。

二、大乘佛教文化博物馆位于威海市乳山市的大乘佛教文化博物馆是探索宗教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站。

该博物馆展示了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包括佛教教义解说、佛教艺术品收藏和佛教历史展览等多个方面。

博物馆内还有许多佛教经典和文物,使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佛教的历史和教义。

三、巾山寺巾山寺建于明代,是威海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寺庙位于巾山上,是威海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走入寺庙,游客可以感受到寺庙的宁静和庄严。

寺庙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展现了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的独特风格。

此外,巾山寺还是一个风水宝地,吸引了许多虔诚的信徒前来祈福。

四、承园寺承园寺位于威海市环翠区,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佛教寺庙。

寺庙内有一座古老的千佛塔,塔身雕刻着许多精美的佛像。

此外,寺庙内还有许多古籍和文物,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佛教的神秘与智慧,领略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五、母亲殿母亲殿是威海市乳山市的一处重要寺庙,供奉着观音菩萨。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许多信徒都会前来朝拜。

寺庙内有一座精美的殿堂以及许多观音菩萨的雕像。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虔诚的宗教氛围和信徒们的虔诚祈福之心。

总结:在威海旅游攻略中,探索古老寺庙是了解威海宗教文化的重要方式。

如何在文化旅游中感受宗教文化力

如何在文化旅游中感受宗教文化力

如何在文化旅游中感受宗教文化力在当今多元化的旅游选择中,文化旅游因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体验而备受青睐。

其中,宗教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旅游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宗教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远的精神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

那么,如何在文化旅游中更好地感受宗教文化力呢?首先,提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是至关重要的。

在踏上宗教文化之旅前,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了解所前往的宗教场所的历史背景、宗教教义、信仰体系以及相关的礼仪和禁忌。

比如,如果我们计划参观佛教寺庙,就应该了解佛教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佛教中关于慈悲、智慧和涅槃等核心概念。

对于基督教的教堂,我们需要知道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圣经故事以及教堂建筑风格所蕴含的宗教意义。

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我们在参观时就能更好地理解所看到的一切,避免因为无知而产生误解或冒犯。

其次,选择合适的旅游目的地和景点是关键。

世界各地都有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从古老的寺庙、教堂到神秘的宗教圣地,每一处都承载着独特的宗教文化魅力。

例如,印度的泰姬陵,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建筑,更是伊斯兰教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都体现了伊斯兰教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神圣的表达。

而中国的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拥有众多古老的寺庙和佛塔,是感受佛教文化的绝佳之地。

此外,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往探寻宗教的奥秘。

在旅游过程中,要保持敬畏和尊重的态度。

宗教对于信徒来说是极其神圣的,他们的信仰和情感值得我们尊重。

进入宗教场所时,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和礼仪,比如保持安静、着装得体、不随意触摸宗教物品等。

在与宗教人士交流时,要以友善和谦逊的态度,避免争论和批评。

我们应该抱着学习和欣赏的心态去感受宗教文化,而不是以猎奇或评判的眼光去对待。

观察宗教建筑和艺术也是感受宗教文化力的重要途径。

宗教建筑往往是宗教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建筑风格、布局和装饰都蕴含着丰富的宗教象征意义。

旅游风景区宗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昆明西山旅游风景区为例

旅游风景区宗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昆明西山旅游风景区为例
化 内涵 在 昆 明 乃 至 云 南 的宗 教 建 筑 中 占有 举 足 轻 重 的地 位 。
样 式 ,并 就其 传 承与 保 护 发 表 一 己之 见 ,以期 更 多 有 志 之士 的思 考 与 争 鸣 。

1 .禅 林 风 光 之 华 亭 寺 。初 为 宋 大 理 国 鄯

西 山旅 游 风 景 区 宗教 文 化概 况
义 。拙 文 有 志 于 此 ,仅 以 西 山 宗 教 文 化 为 例 , 分析 其 建筑 、楹联 、碑 刻 、神 像 、庆 典 等文 化
南 达 观 音 寺 。西 山 境 内有 龙 门 、三 清 阁 、太 华 寺 、华 亭 寺 等 宗 教 文 化 景 点 ,其 中 罗 汉 山
龙 门石 窟 ,为 云 南 省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华 亭 寺 、太 华 寺 、三 清 阁等 佛 寺 道 观 建 筑 群 等 , 均 属 市 级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西 山 众 多 的 宗 教 建 筑 、楹 联 、节 会 庙 会 等 宗 教 文 化 极 具 地 方 特 色 ,值 得 深 入 玩 味 。 ( )风 格 各 异 的 宗 教建 筑 一 西 山宗 教 建 筑 群 ,佛 教 、道 教 的建 筑 门 类 多 、类 型 全 ,其 建 筑 特 征 、美 学 意 义 、文
阐侯 高 智 升 的 别 墅 。元 朝 延 佑 七 年 ( 元 公 10 3 2年 ) 秋 ,筇 竹 寺 雄 辩 法 师 的 高 足 弟 子 玄 通 元 峰 禅 师 来 此 结 茅 庵 “ 锡 ”,募 捐 建 驻 “ 大光 明寺 ”,始 称 圆 觉 寺 。华 亭 寺 占地 十 八
西 山距 昆 明 市 区 1 5公 里 ,北 起 碧 鸡 关 ,
作 者 简 介 :段 云 虹 ,云 南 文 化 艺术 职 业 学 院教 师 ,硕 士 。云 南 昆 明 6 0 1 5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佛教文化
1、佛教创立与发展
(1)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前566-前486),被后世称为 “佛陀”。是公元六世纪中叶古印 度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之子,15岁 为太子,16岁婚育,29岁出家苦修 6年,发觉苦行并不是解脱之路, 弃而至菩提伽耶菩提树下打坐,35 岁悟道成佛。45年的传教活动。 “释加牟尼”是尊称,释加是族姓, 牟尼是明珠、圣人。
“五取蕴苦”:色(物质)、受(感情、感觉)、想 (理想概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统一前四种 成分的意识)
② 集谛--集谛讲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 痛的原因,也就是佛教通常所谓的 “业”与“惑”。 “业”-一切身心活动, “惑”-烦 恼之总称,包括世间一切思想观念、 感情欲望。 ③灭谛--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 一切根源,人们追求解脱的最高境界 是涅磐界。 “涅磐” -“灭度”、 “圆寂”等。涅磐的根本特点是达到 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 生死轮回的境界。
一、原始宗教
1、宗教的概念
2、宗教的五大要素
3、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4、原始宗教的形式
5、宗教的基本功能 6、我国的主要宗教
一、原始宗教
4、原始宗教的形式
(1)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 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 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 ◆山神—山地部落,如藏族,汉族对五岳的崇拜 ◆水(海)神—沿海部落,如高山族—妈祖(海神) 妈祖:福建湄洲湾,名林默,出生不凡。 ◆日、月、空、土地—普遍人群 日神崇拜:太阳神 月神朝拜:嫦娥奔月
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所谓“神”,是某种被神秘化了的 超自然力量,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中的“菩 萨”、道教中的“神仙”。人们信仰这些神秘的偶像,谋求心灵安慰与心 理平衡,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

一、原始宗教
1、宗教的概念
2、宗教的五大要素
3、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原始宗教
3、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 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宗教的历史与人类文化史一样久远,原始文化在原始宗教 (如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的母 腹中孕育、诞生。 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
宗教与哲学认识对象一致,解释世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宗教与科学的发展,对自然与生命奥秘的关心,医药、化学、天文学、 地理学、数学与宗教有关(炼丹、观天象等); 宗教与艺术,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书法等; 促进了人类伦理道德观念体系的建立,提倡趋善避恶。耶稣倡导心灵 纯洁,默罕默德行善济贫,佛家倡导大慈大悲,伦理道德观崇高; 宗教与社会政治制度关系密切。
二、中国佛教文化
1、佛教创立与发展
(1)佛教的创立 佛祖四大圣迹 “释加牟尼”的出生地:毗尼花园 成道地:菩提伽耶 初转法轮地:鹿野苑 涅磐地:拘尸那迦
尼泊尔毗尼花园遗址
太Hale Waihona Puke 出生二、中国佛教文化1、佛教创立与发展
(2)佛教的发展 佛教在印度境内的发展 原始佛教时期(前6世纪-前4世纪中叶):《阿含经》 部派佛教时期(前4世纪中叶-1世纪中叶) 根本分裂:上座部、大众部 大乘佛教时期(1世纪中叶-7世纪) 密乘佛教时期(7世纪-12世纪)
一、原始宗教
1、宗教的概念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宗教教徒相信在现 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 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

泰勒说:“宗教是对神圣的存在物之信仰。”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神、自然在头脑 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自然人的心灵、死亡祖先等以超人间的形式出现.
宿和解脱 之路。
四圣谛——苦、集、灭、道 ①苦:苦海无边 是对社会人生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 间的一切,包括生、老、病、死,即四苦,本质都是苦。 八苦之说: 生、老、病、死 “求不得苦”、“爱别离 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 。 前四种是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后三种是由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造成的。 “五取蕴苦”是苦的总源。
二、中国佛教文化
1、佛教创立与发展
2、佛教的基本理论
3、佛教供奉对象
4、佛教名山
5、佛教名寺 6、佛教常用的礼仪 7、佛教常见的法事
二、中国佛教文化
2、佛教的基本理论
(1)佛教的经典与标志 佛教经典 我国最早的译经是《四十二章经》(迦什摩腾、竺法兰)。 大、小乘佛教的经典:经藏、律藏、论藏,三藏经或大藏经 现存我国的藏译本和汉译本最为完整,《三藏经典》是佛教 宗教总集。 佛教的标志 表示吉祥万德
一、原始宗教
4、原始宗教的形式
(6)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来自“totem”,是印第安语, 意为“它的亲族”。 畲族—狗 纳西族——青蛙 黄帝(有熊氏)—熊“黄帝率众野兽 大战炎帝” 中国—龙的偏爱,一些国家在国旗上 饰以狮、鹰、象等 图案(泰国—象),美国—秃鹰。
一、原始宗教
4、原始宗教的形式
宗教的发展阶段
中国宗教文化
一、原始宗教 二、中国佛教文化
三、中国道教文化
四、基督教文化
五、伊斯兰教文化
六、宗教文化与旅游
一、原始宗教
1、宗教的概念
2、宗教的五大要素
3、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4、原始宗教的形式
5、宗教的基本功能 6、我国的主要宗教
一、原始宗教
1、宗教的概念
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对象为“宗”; 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的祭祀仪式为“教”; 西方文化的宗教religion是从拉丁词“re”和“legere”演 变来的,意思是“再”和“聚集”,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 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发展到有同一信仰,同一信念,为了这一信仰不畏生死。 宗教是指有一定教义、教规,有一定仪式和组织系统的信 神的社会“实体”。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般是由共同 的信仰、道德规范、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二、中国佛教文化
2、佛教的基本理论
(2)佛教的基本教义 十二因缘(又叫十二缘起)是印度佛教的基本理论。 ①无明(无知)②行(意志)③识(精神的统一体)④ 名色(构成人体的精神和肉体)⑤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即心六种感觉器官)⑥触(对外界的接触)⑦受(感受) ⑧爱(贪爱)⑨取(追求)⑩有(生存的环境)⑾生⑿ 老死 ①无明②行 即过去二因 ③识④名色⑤六入⑥触⑦受 ⑧爱⑨取⑩有 为现在三因 ⑾生⑿老死 为未来二果
4、原始宗教的形式
5、宗教的基本功能 6、我国的主要宗教
一、原始宗教
2、宗教的五大要素

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 宗教仪式 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 特殊的情感体验 道德规范(如佛教五戒、道教十戒)
一、原始宗教
1、宗教的概念
2、宗教的五大要素
3、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4、原始宗教的形式
5、宗教的基本功能 6、我国的主要宗教
新疆的古代游牧民族普遍崇拜狼。 从事农业的古代和阗人崇拜老鼠 (《大唐西域记》)
一、原始宗教
4、原始宗教的形式
(3)植物崇拜: 植物献身人类,人类应有感激之心。 如:原始人砍树后习惯用石头做赠品 傣族,村里大树下盖屋祭拜树神
一、原始宗教
4、原始宗教的形式
(4)鬼魂崇拜: 鬼魂脱离肉体,人和其处于不同世界;一般不发生联系。 灵魂:与肉体联系在一起,只有做梦或生病时会发生脱离。 人类对鬼魂崇拜,对灵魂不崇拜。 原始人认为灵魂住在血液之中,人死但灵魂不死。因此: 原始人开始不食同类或随便抛弃同类尸体;在死者身上或 周围撒上赤铁粉,给死者输血;陪葬死者生前用品,为使 死者阴间生活更好。 例:北京山顶洞人:上室(公共住宅)、下室(公共墓 地);死者身上撒赤铁粉,陪葬石器和饰品。
④道谛--讲的是达到涅磐的道路,即必须遵循佛教所讲的理论 和规定的方法 。如: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 正定。 “三学”:戒学、定学、慧学 “戒”就是遵守戒律:不杀生、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饮酒。 “定”就是持斋守戒,一种禅定的修行方法。 “慧”就是弄通佛理,坚信不疑,是一种智慧,使佛教徒消 除烦恼,达到解脱)
二、中国佛教文化
1、佛教创立与发展
(2)佛教的发展 佛教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佛教传播分为三条路线: 北传佛教 古印度—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以大乘佛教为主, 也包括密乘佛教,汉语系佛教 南传佛教 古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以 小乘佛教为主,巴利语系佛教 藏传佛教 密乘佛教+苯教,俗称喇嘛教,藏语系佛教
虹化
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 现象。据说,修炼到很高境界的高僧 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 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 宫中。
“米特拉” :波斯与印度 的太阳神,是从发源于波 斯的祆教衍生出來的一個 分支。
一、原始宗教
4、原始宗教的形式
(2)动物崇拜: 动物是生存之源 原始人没有把动物与自己区分开来 人在动物面前常表现出软弱无力
二、中国佛教文化
1、佛教创立与发展
2、佛教的基本理论
3、佛教供奉对象
4、佛教名山
5、佛教名寺 6、佛教常用的礼仪 7、佛教常见的法事
二、中国佛教文化
3、佛教供奉对象
(1)佛 也称“佛陀”或“如来”。小乘佛教 尊释迦牟尼为“神”;大乘佛教宣称 三世十方无数佛。 佛有“觉者”之意,同时“觉”又有 三义:即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 和觉行圆满。凡做到三义即成佛。
5、宗教的基本功能
(1)认同功能 (2)行为规范功能 (3)社会整合功能 (4)心理调节功能 (5)审美功能 (6)麻醉功能 (7)排他功能
一、原始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