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期间高一历史段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

随着大量甲骨文遗存的发现,它记录的天象、王室组成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

由此说明( )A. 文字是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B.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C. “传说时代”无可信历史D. 原始文字尚未具备书法要素2. 先秦时期,人们热衷于抬出家族中有特殊地位的祖先,如青铜器作器者通常自称为“某之孙”、“某之子”。

在追认祖先的风潮中,许多族群塑造出共同的英雄先祖,如商人始祖契、周人始祖后稷、楚人始祖祝融等。

该现象( )A. 重塑了宗法伦理B. 促进了华夏认同C. 强化了分封秩序D. 催生了郡县制度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社会大动荡、政治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民族大融合,其根本原因是( )A. 铁犁牛耕的出现B. 争霸战争的影响C. 变法运动的兴起D. 国家统一的趋势4. 春秋时期,各诸侯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无论何人,亦不论出身如何,只要效力军伍,为国家立有军功,即可获得官爵。

齐国规定“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材料说明当时( )A. 世卿世禄制被废除B. 用人制度适应了现实需要C. 奴隶制度被废除D. 权力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5.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 宗法制度彻底破坏B. 社会动荡行为失范C. 百家争鸣局面结束D. 大一统时代的开创6. 商鞅在秦国废除了贵族世袭的尊贵地位(仅保留资产),使其“虽贵,无所芳华”;他还制定了按照斩敌数量加官晋爵的客观标准,有功者得以显荣。

这些改革措施( )A. 完善了重农抑商政策B. 巩固了宗法分封制C. 促进官僚政治的形成D. 提升了秦军战斗力7. 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负责皇城警卫……宗正负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家财政。

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以下哪项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行科举制C. 建立郡县制D. 创立儒家学说答案:C2. 唐朝时期,实行了一种开放的对外政策,下列哪项不属于唐朝的开放政策?A. 丝绸之路的繁荣B. 遣唐使的交流C. 闭关锁国D. 与外国通商答案:C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

2.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______。

答案:《南京条约》。

三、简答题1.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 请简述唐朝盛世的成因。

答案:唐朝盛世的成因主要包括:政治清明,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开放,与外国的文化交流频繁;军事强大,边疆稳固。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及其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场以“自强”和“求富”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它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企业,提高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工业水平。

但洋务运动未能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最终未能实现其目标,也未能阻止列强的侵略,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 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及其影响。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变革,包括土地改革、公私合营、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这些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这些变革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材料分析题1. 阅读以下材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请分析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的体现,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的循环往复。

2024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

2024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

1.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答案)
2.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开拓殖民地
B.传播基督教
C.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和贸易(答案)
D.展示明朝的武力
3.中国近代史上,哪场战争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
4.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年完成了土地改革?
A.1949年
B.1950年
C.1952年(答案)
D.1956年
5.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洛阳
B.长安(答案)
C.南京
D.北京
6.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出现在哪个行业?
A.农业
B.手工业(答案)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7.清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A.顺治帝
B.康熙帝
C.乾隆帝(答案)
D.光绪帝
8.中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答案)
D.《辛丑条约》
9.新中国成立后,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开始
10.抗日战争时期,哪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A.平型关大捷(答案)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2024河南中考历史试题

2024河南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鸦片战争(正确答案)
B. 甲午战争
C. 辛亥革命
D. 抗日战争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玄宗(正确答案)
D. 唐武宗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 提倡文言文,反对白话文(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谁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A. 朱德
B. 刘少奇
C. 毛泽东(正确答案)
D. 周恩来
下列哪场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战之一,也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正确答案)
D. 平津战役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A. 东南亚
B. 西亚
C. 非洲东海岸(正确答案)
D. 欧洲
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A. 孟子
B. 荀子
C. 董仲舒(正确答案)
D. 朱熹
清朝时期,哪场农民起义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A. 李自成起义(正确答案)
B. 黄巾起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地动仪(正确答案)。

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D. 秦始皇统一了语言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但并未统一语言。

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主要选拔的人才类型是:A. 军事人才B. 文学人才C. 政治人才D. 经济人才答案:C解析: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拔政治人才,以补充官僚体系。

3. 下列关于明朝海禁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明朝海禁政策完全禁止了海上贸易B. 明朝海禁政策仅针对外国商人C. 明朝海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外贸易D. 明朝海禁政策完全开放了海上贸易答案:C解析:明朝海禁政策并非完全禁止海上贸易,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但同时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4. 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国的贸易往来B.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C.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D.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完全禁止了与外国的交流答案:B解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国的贸易往来,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但并未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D. 辛亥革命彻底解决了中国的社会问题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并未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和______。

答案:文字2. 唐朝的科举制度中,考试科目主要包括明经、进士和______。

答案:明法3. 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往来受到限制,但同时也促进了______的发展。

答案:国内贸易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在______年。

历史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历史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历史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统一文字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选拔人才更加公平B.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以上都是答案:D3.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北方战乱频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水利工程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找海外资源D. 以上都是答案:A5.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有何意义?A. 减轻了农民负担B.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C. 促进了农业生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2.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唐朝______的时期。

答案:政治、经济、文化3.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青苗法等。

答案:均输法4. 元朝时期,忽必烈推行的“四等人制”中,第一等是______。

答案:蒙古人5. 清朝雍正年间,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______地区的土司制度。

答案:西南地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明朝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主要包括禁止民间海上贸易和限制海上航行。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沿海地区的安全,但也限制了海上贸易的发展,阻碍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2. 简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包括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居住和传教等。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的统治,但也导致了中国与外界的隔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唐朝开元盛世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凉山州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

本试题为道德与法治(50分)、历史(50分)合卷。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8分)1.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时,查阅了大量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拓影。

他最有可能研究的是()A.商朝历史B.秦朝历史C.唐朝历史D.宋朝历史2.观察分析图,此柱状对比图反映了西汉初期存在着什么问题()A.经济问题B.王国问题C.税收问题D.边疆问题3.有人曾评价:“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

”此人评价“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的主要立足点是()A.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文景之治”B.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C.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D.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安史之乱”4.图表中的史料可以共同佐证()①宋朝谚语“苏湖熟,天下足”②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中心③南宋时,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A.经济重心南移B.繁华的都市生活C.农业的发展D.手工业的兴盛5.线索图示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展过程。

观察下面的线索图,能从图中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有()①中央红军出发时间②遵义会议是转折点③长征中的重大事件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6.史实是对历史事实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客观陈述;史论则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中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中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中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

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答案:ABCD解析: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同时,为了加强统一,他还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

此外,秦始皇还推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以消除思想上的分歧。

2. 关于唐朝的科举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是唐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B. 科举制度包括了进士科、明经科等科目。

C.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社会地位的流动更加频繁。

D. 科举制度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ABCD解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它包括了进士科、明经科等多个科目。

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社会地位的流动更加频繁,同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因为官员的选拔和任免都由中央政府控制。

二、填空题1. 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是______。

答案:武则天解析: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唐朝时期统治了国家,对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由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的是______。

答案:造纸术解析: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生产更加便捷和经济,对后世的文化传播和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简答题1. 简述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的主要政绩。

答案: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的主要政绩包括:- 平定三藩之乱,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 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 开展“康熙字典”的编纂工作,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扩大了清朝的疆域。

2024中考历史试卷

2024中考历史试卷

2024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2.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利簋。

3. 战国时期,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的改革是()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李悝变法。

D. 吴起变法。

4.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5. 汉武帝时期,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派谁出使西域()A. 张骞。

B. 班超。

C. 甘英。

D. 卫青。

6.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它的起点是()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D. 广州。

7.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说汉语。

B. 穿汉服。

C. 改汉姓。

D. 信道教。

8. 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 隋文帝时期。

B. 隋炀帝时期。

C. 唐太宗时期。

D. 武则天时期。

9.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10. 宋代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农作物品种是()A. 占城稻。

B. 玉米。

C. 甘薯。

D. 马铃薯。

11.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12. 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 回族。

B. 维吾尔族。

C. 满族。

D. 蒙古族。

13.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在中央废除了()A. 丞相制度。

B. 行中书省。

C. 三司。

D. 厂卫特务机构。

14. 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指()A.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 不许外国人来华。

C. 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D. 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15.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招考试历史试卷答案高一

中招考试历史试卷答案高一

中招考试历史试卷答案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是哪一个?A. 长安B. 洛阳C. 广州D. 成都答案:C3. 明朝时期,哪一项发明标志着中国航海技术的高峰?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答案:A4. 清朝乾隆年间,哪一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A. 乾隆帝B. 嘉庆帝C. 道光帝D. 咸丰帝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哪一项?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 国内军阀混战答案:A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答案:B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首都设在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广州答案:A8. 1950年,中国政府实施的哪一项政策,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A. 一国两制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改革开放D. 一带一路答案:B9. 文化大革命期间,哪一位领导人被错误地打倒?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刘少奇答案:D10.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一次大会,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A. 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C.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 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B11. 19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的哪一项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混合经济D. 国有经济答案:B12. 1997年,中国政府恢复对哪个地区行使主权?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新疆答案:A13. 2001年,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是哪一个?A. 联合国B. 世界贸易组织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亚洲开发银行答案:B14.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哪一项国际体育赛事?A. 世界杯足球赛B. 奥运会C. 亚运会D.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答案:B15.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哪两个方面的合作?A. 经济与文化B. 政治与军事C. 经济与安全D. 科技与教育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

高一历史其中考试卷

高一历史其中考试卷

高一历史其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强化了皇权D. 以上都是3. 明朝时期,哪一项政策导致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减少?A. 闭关锁国B. 重农抑商C. 盐铁官营D. 均田制4. 清朝末期,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 五四运动的爆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B.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C. 激发了民族主义情绪D. 以上都是6.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哪些内容?A.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B.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C. 民族主义、民本主义、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本主义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哪一次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什么?A. 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C.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D. 中国现代化的开始9. 1950年代,中国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 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 促进农业现代化C.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 促进工业化发展10. 文化大革命期间,哪一项措施导致了大量文化遗产的损失?A. 大跃进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破四旧运动D.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_________时期。

12.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___”,是唐朝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

1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宏大,共进行了_________次远航。

2024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4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3)综上所述,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成就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际旅游发展情况(部分)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旅游业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21世纪初,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增长势头强劲,尤其是西藏、陕西、四川、云南等省份旅游业迅速崛起。
2.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
河南辉县出土的铁犁头河北易县出土的铁镰刀河南辉县出土的铁锤口
A.较高生产力水平B.频繁的兼并战争C.新兴的小农经济D.宽松的社会氛围
3.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
7.1608年,徐光启从福建引来甘薯种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后又写成《甘薯疏》,指出甘薯的优点,介绍其种植方法。材料体现出他()
A.关注科学理论B.得到百姓的支持
C.重视数据分析D.注重实践与总结
8.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A.统治疆域辽阔B.翻译事业兴盛C.文化成就显著D.大学教育普及
17.威尼斯人在1300年左右发明了凸面玻璃镜。一个世纪之后,镜子迅速传遍整个欧洲,人们通过镜子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高一历史中考试卷

高一历史中考试卷

高一历史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法家思想C. 统一度量衡D. 所有以上2. 下列关于汉武帝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推行儒家思想B. 开疆拓土,扩大疆域C. 废除郡县制D. 创立太学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限制了士族势力的发展C. 加强了皇权的集中D. 所有以上...(此处省略若干选择题,共20题)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火药、指南针。

5. 明朝时期,__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6. 《资治通鉴》是由__________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最早的传说时代到宋朝的历史。

...(此处省略若干填空题,共6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7. 简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8. 描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9.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内容省略]1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材料内容省略]五、论述题(共20分)11.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六、综合题(共20分)12. 请结合历史事实,论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注】考生在答题时,请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字迹清晰,以便阅卷。

【结束语】本试卷旨在考查学生对高一历史课程的掌握程度,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审题,仔细作答,展现出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高一历史中考试卷子

高一历史中考试卷子

高一历史中考试卷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实行科举制度D. 建立三省六部制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是什么?A. 诗赋B. 经史子集C. 明经和进士D. 算术和策论4.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农业的繁荣B. 手工业的发展C. 货币经济的兴起D.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传播佛教...(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2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

7.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圣”的是_________。

8.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___。

9. 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被称为_________。

10.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

12. 描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一:明朝初期,由于倭寇的频繁侵扰,明朝政府采取了海禁政策。

材料二:海禁政策导致明朝与外界的贸易减少,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14.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清朝晚期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一:19世纪初,英国为了解决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丧失了部分主权。

五、论述题(共20分)15.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六、结束语本试卷旨在考察学生对高一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考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中招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招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招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法家思想C. 统一度量衡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哪一项是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A. 进士科的设立B. 明经科的设立C. 童生科的设立D. 举人科的设立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宝物D. 军事征服4. 清朝末期,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以下哪三项?A. 民主、自由、平等B. 民族、民权、民生C. 独立、自由、平等D. 民族、独立、民生二、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空1分)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_。

7.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___”。

8.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辉煌。

9. 清朝末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其中“内忧”指的是_________。

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_________的开始。

三、简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

12. 描述唐朝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13. 分析清朝末期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四、论述题(本题共40分)14. 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B4. A5. B二、填空题6. 夏朝7. 开元盛世8. 郑和9. 太平天国运动10. 民主革命三、简答题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推行法家思想等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12. 唐朝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1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包括内部分裂、领导层腐败、外部势力的干涉等。

中招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招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招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建立科举制度D. 修建长城答案:C3.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D4. 下列哪一项是明朝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A. 广州B. 泉州C. 宁波D. 杭州5.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曾平定了哪次叛乱?A. 三藩之乱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A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八国联军侵华D. 鸦片战争答案:A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寻找长生不老药B. 宣扬国威C. 贸易往来D. 寻找失踪的皇帝答案:B9. 清朝末期,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B. 李自成C. 张献忠D. 朱元璋答案:A10. 下列哪一项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A. 推翻清朝统治B. 建立民主共和国C. 废除科举制度D. 建立新文化运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甲午战争D. 五四运动答案:A2. 以下哪些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A B3. 下列哪些是清朝末期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答案:A B C D4.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 B C D5. 下列哪些是清朝的皇帝?A. 乾隆B. 康熙C. 雍正D. 朱元璋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中考一号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考一号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考一号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下哪项不是唐朝时期的对外交流?A. 鉴真东渡日本B. 玄奘西行取经C. 郑和下西洋D. 遣唐使来华答案:C3.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明朝时期的重要发明?A. 活字印刷术B. 指南针C. 火药D. 造纸术答案:D5. 清朝康熙年间,哪位皇帝平定了三藩之乱?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嘉庆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地动仪答案:D7. 元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行省制”?A. 忽必烈B. 成吉思汗C. 窝阔台D. 铁木真答案:A8. 清朝末年,哪次战争导致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9. 以下哪项不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A. 限制对外贸易B. 禁止传教士活动C. 鼓励海外贸易D. 限制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答案:C10.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戊戌变法的失败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朱元璋3.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皇太极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统一货币是______。

答案:半两钱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要说明唐朝盛世的成因。

答案:唐朝盛世的成因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开放、对外交流频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期间高一历史段考试题2018年6月12日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严复在《社会通诠》一书译序中说:“唐虞(尧与舜时代)以讫于周,中间二千余年,皆封建之时代,而所谓宗法亦于此时最备。

其圣人,宗法社会之圣人也;其制度典籍,宗法社会之制度典籍也”。

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宗法制是实行分封制的政治基础B .血缘亲疏关系渗透社会各方面C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关系D .贵族统治延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2.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 .君主控制了用人权B .扩大了统治基础C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D .实现了选贤任能3.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是 ( )A .地方制度B .中央机构的设置C .皇帝权力D .根本目的4.观察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一书中关于元代行政区划示意图,表明元代 ( )A .行政区划提高了地方效率B .地方行政不利于中央的控制力C .行政区划体系的复杂繁琐D .继承了宋代的一整套行政体系5.清代军机处有官无吏,因此其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

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 )A .独掌政务决策大权B .职官简练,事物清闲C .理政人员素质低下D .重视保密,较为封闭6.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7.茅盾小说《春蚕》中写道:(一战爆发后)“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层。

”陈老爷“发”起来的原因是A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B .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C .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8.下图是1952~1957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 )A .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B .公有制成分已占据主体地位C .新中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D .我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9. 右图是我国某时期发行的一张股票,这类股票的发行推动了(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C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建立D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0.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

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

”下列应对这种“反抗”形式的最有效政策是()A.苏联的余粮收集制B.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C.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

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B.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2.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13.“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

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14.20世纪初,中国沿海及内河沿岸的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内陆乡村依然是“昼出耕田夜织麻”,农民主要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

这说明当时( )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15.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16.清末,很多海外同胞听闻国内革命党人宣扬剪辫后惊呼:“剪了辫子,你还是中国人吗?你还敢回国吗?”,1912以来,还留辫子则会被取笑为封建余孽,满奴。

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C.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17.“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18.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17 世纪至19世纪,英国爆发了以圈地运动、机械化、良种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增的同时分流出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

英国的农业革命()A.推动了民主政治不断完善B.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C.使农业保持了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D.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20.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这段话(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21.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A.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D.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2.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

这说明()A.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B.英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D.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23.C.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D.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污染问题24.据估计:1730年,全英国12000至17000名教师中约有2000名女性。

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七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

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妇女()A.经济独立推动女权运动发展 B.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C.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D.完全摆脱家庭朿缚走向社会25.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 —100%。他们的做法()A.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使得国际贸易额大幅度下降C.促进世界市场有序的发展D.有效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冲击26.下面为1932~1942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示意图,由图可知,这一时期美国A.经济危机不断加 B.富裕阶层对新政的抵制 C.工人政治地位提高D.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7.学者研究指出: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以二战作为分水岭,战前以社会保障为主的福利经济制度只是各国为了缓和劳资关系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二战后,则变成了各国政府稳定经济和社会的一种战略性的长远措施。这种变化有利于()A.杜绝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B.工人阶级积极参与政权C.保持社会经济稳定提升 D.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28.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帮助建造的。斯大林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并由美国的工厂联合建造、拆装再组装。这表明苏联()A.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B.试图调整斯大林模式C.直接运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D.抓住了经济建设的机遇29.苏联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28年至1952年间增加了 3.5倍,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它任何国家。

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

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 B.斯大林体制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发展生产C.集体农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赫鲁晓夫改革中“物质利益原则”的推动30.有学者指出,“(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突飞猛进,可以说超越了人类社会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的总和。

”其中,推动该时期欧洲经济发展的因素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欧洲一体化进程③国家大力干预经济④福利国家的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1970年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说:“苏联就像一辆巨大的卡车,驾驶员用一只脚使劲往下踩加速器,同时另一只脚踩刹车”。

这里的“踩刹车”意指苏联()A.工业经济停滞不前 B.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C.致力于发展核武器 D.仍坚持传统的体制32.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宗旨是()A、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B、稳定国际汇兑C、向成员国提供资助发展项目的贷款,促使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D、加强国际货币合作33.英国于2016年6月23日就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计票结果显示“脱欧”一方支持率为51.9%,英国最终决定退出欧盟,英国“脱欧”说明了()A.国际间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 B.欧盟内部成员国间存在利益冲突C.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冲突 D.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34A.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加重 B.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C.进一步的丰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提高了资源的合理配置35.反全球化与冷战后在全球范围内上升的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情绪普遍联系在一起。

在一些情况下,包括政治家在内的当地人,比全球人更反对全球化。

这说明()A.贫富差距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B.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的矛盾凸显C.经济全球化侵犯了国家主权 D.反全球化是无法逆转的趋势36.1917 年,实物形式的报酬占苏俄工人工资总额的5%,1918 年占48%,1919 年占80%,1920年占93%,货币流通在内战后期几乎被取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