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
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综述
晚. 早 期 多关 注 旅游 对 目的 地社 会文 化 影 响 的研究 。 1 9 9 9年 王雪 华 的 《 认 识 理 解 旅 游 与 民族 文 化 的变 迁》 ,是 国 内较早 探讨 旅 游 与文化 变 迁 的学 术 文 章 。 1 9 9 9年 , 在 昆明举 办 的“ 人类 学 : 旅游 与 中 国社 会 ” 国 际学 术讨 论会 ,被认 为是 中 国旅 游 人类 学诞 生 的标
重 庆科 技 学 院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1 4 年 第3 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0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进行 分类 。
一
些学 者 尝试 用 西方 文 化研 究理 论 和 旅 游 人 类 学 理 论 来 分 析 旅 游 地 的 文 化 变
迁 。如宗 晓 莲提 出用 布迪 厄 的 文化 再 生产 理 论 来分 析 旅游 开发 背景下 的 文化变 迁现象 ] 。 罗 睿 以泸沽 湖 落 水 村为 例 , 运用 旅 游场 域 理论 , 提 出泸沽 湖 旅 游场 域 概 念 ,通 过分 析场 域 内各 主体 的活 动来 解 析 文化
( 二) 理 论 研 究
一
的一 次集 中体 现 。关 于旅 游 目的地 文化 变迁 的文 章
是 2 0 0 0年 以 后 才 渐 渐 增 多 的 .通 过 对 中 国 知 网
C N K I 的搜 索发 现 , 直 接 以旅 游和 文化 变 迁 为主 题 以 及 和此方 面相 关 的文章 共 约 2 2 1 篇. 多集 中在 2 0 0 8 — 2 0 1 1年 , 包 括期 刊 论文 、 学术 论文 、 博 士 和硕士 论文 、 会议 论 文 以及 相关 研究 综 述 等 。通 过 对 这些 论 文 的 梳理 及 归纳 。可 以从研 究 方法 和研 究 内容两 大 方 面
旅游与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
观赏,满足游客对真实性的渴望。 麦肯奈尔的舞台真实性概念是延伸自戈夫曼 (Goffman,1959)的拟剧论中前台与后台的分析。然 而,戈夫曼提出的人们的印象整饰是为了达到沟通, 而不是造作或假装,因而不存在真实性与否的问题。 另外,拟剧论中人们是积极互动的关系,而麦肯奈尔 的舞台真实性概念则将游客排除在外。所以,麦肯 奈尔引用戈夫曼的概念分析真实性的做法并不妥 当。麦肯奈尔在其后来的研究中也做了很大的修 正。布鲁诺(Bruner,2001)认为,真实性的概念将文 化标签化,认为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有价值。雨对 人类学而言,文化没有原型,单一真实的文化并不存 在。“真实性”概念将文化静止化、标本化的倾向与 人类学的基本观念不一致。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一些学者以“传 统的再创造”概念讨论由于旅游产业的渗透被商品 化、形骸化的传统文化。科恩(Cohen,1988)认为, 虽然商品化可能令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涵发生变
(2008)都对此进行了详尽的理论梳理,而李天元等 《旅游学概论》的作者也几乎都对此进行了不同程 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其中,旅游对于区 域文化的负面影响更是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王 宁等就归纳了旅游发展的15个方面的消极后果,其
中主要是文化的消极影响。又如孙杰远、黄李凤
(2007)认为,旅游开发所呈现的并非一定是民族本 真的、自然的文化形态,它甚至会冲击民族文化的一 些核心要素,加速民族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消 亡。曾萍、张晓萍(2007)认为,在旅游大潮的)中击 下,在世俗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压力下,传统文化正遭 受严重破坏。于是,有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极力 反对旅游业的开发,更不赞成开发文化资源,认为这 会对传统文化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是对传统文化的 亵渎。确实,在我国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 的像廖冬梅、张诗亚(2006)所举证的诸如在丽江古 城开发中,让纳西人搬入新城的做法割断了人与古 城的紧密关系等情况。 从文化发展本身来说,文化变迁是不可能被阻 止的。文化变迁的内因是一种文化内部社会生产方 式的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各种社会现象的变 化,既而从增加或减少文化形态开始,引起文化变 迁;文化变迁的外因是一种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 击和影响,从而引起文化变迁。旅游的发展,从内因 和外因两个方面影响着区域文化的变迁:其一,旅游 作为一个产业进入旅游目的地,成为继原有生产方 式之后的新的生产方式。按照贝尔纳、怀特的“工 艺发展因素决定文化变迁说”,旅游设施、设备以及 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导致旅游目的地 的技术进步和工艺发展;同时,人们必须运用这些新 的设施、设备,运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必然导 致文化变迁。其二,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文化活 动,按照德国文化圈学派和英国极端传播学派“文 化传播因素决定文化变迁”的观点,旅游者带来的 文化入侵,必然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产生冲 击,导致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不可能期
旅游对目的地区域文化的影响
姓名:刘少志学号:1014012018 班级:10级旅游管理本二班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旅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满足旅游者深层精神需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文化消费和文化创造的统一。
它在促进当地文化的进步与创新的同时,不可避免又会给当地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有以下几点:第一,旅游活动有助于促进当地思想观念的进步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贫困地区,通常文化素质较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落后,旅游有助于促进当地思想观念的进步,打破封建,消除迷信,但却易造成道德退化、价值观改变,社会规范力减弱。
旅游者的到来给当地居民的思想文化带来新的冲击,有助于当地破除封建迷信,提高文明程度,养成尊重科学的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当地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趋于开放和现代化。
但是与此同时,旅游也可能会导致目的地居民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和退化。
以往重义轻利、热情好客的纯朴民风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见利忘义,坑蒙拐骗。
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质朴,纯洁,不再相信因果报应,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逐渐取代传统风俗成为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信仰和处世原则。
旅游致使目的地居民的道德水平下降,甚至出现卖淫、赌博等犯罪现象,使得犯罪率上升。
第二,旅游为目的地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但异质文化又会同化和变异当地文化旅游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和文化交流途径可以随着旅游者的足迹,将不同的文化传播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
当地居民可以通过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旅游者的言行、举止、装束等了解到“异质文化”,然后加以吸收、借鉴,以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然而旅游者所示范和表现出的却是不受约束、放纵精神、寻找愉悦、张扬炫耀所体现出的暂时的、虚幻的、带有表演性的、责任感松散的所谓的“客源地文化”,有时候这可能恰恰与出发地文化的形式与内容相反,是旅游者长期压抑的心灵的暂时的叛逆和解脱。
但是正因为目的地的落后、闭塞,他们的文化免疫能力不强,再加上民族自卑心理的作用,自身文化的脆弱性就暴露无疑,保存了几千年的传统在旅游业发展的短短几年内可能就消失殆尽。
旅游在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影响
旅游在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旅游业的“无烟工业”之谓道出了它的经济属性,这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表现在初级阶段的主要目的。
但旅游业的发展带给目的地社会文化方面的变迁也是不容忽视的,恰如旅游人类学所认为的“旅游过程也是游客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碰撞的过程”;换言之,面对游客所持文化姿态,不管旅游目的地的人们是否愿意,这种文化的接触与碰撞是必然的,其社会文化的变化生发也是必然的。
基于此种认识,本文对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所施加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加以论述。
一、旅游是一种有效的的文化传播媒介旅游并不是文化传播的主体,但于无意间却在事实上制造了旅游者的本土文化与旅游目的地的异地文化之间的接触或碰撞,并在此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程度上的交流。
仅就目的地来说,这种交流带给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属性是不确定的,而这种不确定性又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居民人文素养水平、自然環境的承载能力、文化背景发展的态势强弱等。
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角度来说,如果旅游者所持文化背景及其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程度、道德认知等诸多方面与目的地居民大致相同或类似——尽管事实上的文化差异存在是必然的,这也是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之所在——属于同属文化传播,那么这种文化上的交流或碰撞就会因主客双方经验的大量重叠而使交流保持在一种较为顺畅的状态。
如现在国内游中比较热的云南风情游、西藏观光游、大美新疆游等均属此类,同属中华儒家文化圈,却又因地域、民族等诸多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旅游者的到来在感受目的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会带给目的地居民看待自身社会文化的新视角以及因新的文化信息融入而在有意无意中改变原有的文化生态。
当然,如果这种文化接触或碰撞属于异属文化传播,即旅游者所持文化背景与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背景非属同类,则双方在价值观念、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认知等方面发生与存在文化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面影响包括促进经济发展、保护自然资源、传播文化、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但也存在负面影响,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文化冲突等。
旅游目的地应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的积极影响,同时减少负面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旅游收入的增加也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旅游活动对保护自然资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吸引游客来到旅游目的地参观和欣赏自然景观的也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为了保持景区的原貌,许多旅游目的地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例如限制游客流量、强化环保宣传等。
旅游活动也是传播和推广当地文化的重要方式。
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增加了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旅游业也提供了展示和销售本地特色产品、手工艺品等的平台,促进了当地传统产业的发展。
旅游活动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过度的旅游开发和过度的游客流量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景区的景观和生态系统可能受到破坏。
文化冲突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冲突。
游客的行为可能会对当地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造成不尊重和冲击。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的积极影响,减少负面影响,旅游目的地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要进行科学的资源评估和规划,限制游客流量,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使其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
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法的旅游活动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
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旅游业发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既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到旅游地的文化变迁。
本文将从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地文化变迁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旅游业发展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引擎。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多个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行业,还关系到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多个领域。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和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同时,旅游业也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随着人们对文化、休闲、游览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业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引擎。
其次,旅游地的文化变迁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旅游目的地的物质建设,更重要的是观光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进行了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
旅游业的发展促成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创新,推动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
然而,旅游业发展也可能对旅游地的文化变迁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旅游业的商业化导致了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趋同,过度商业化可能导致原有的文化特色被商业化的特色所替代。
此外,旅游业发展也可能带来文化的消费化,使得原本具有深厚内涵的文化成为变相的商品,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旅游业的发展还可能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冲击,加剧了旅游地的人口迁移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文化变迁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关系,可以找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合理关系,提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协调发展战略。
首先,需要加强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注重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消费化现象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教育和文化保护,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多样性。
最后,要注重旅游业和旅游地的人文环境建设,加强旅游业对旅游地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实现旅游业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
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探讨了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原因、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够良性变迁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旅游地区提供一定的。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
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遗失。
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
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关系。
家和社会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
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形态。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旅游资源的广泛开发,引起了对目的地环境和文化资源的变动和破坏。
旅游活动也可以成为促进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机会。
本文将从环境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环境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给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压力。
大量游客的涌入导致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等问题。
传统旅游景点的开发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环境,如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破坏、水资源被污染等。
旅游活动还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水排放,给目的地的水土资源造成了污染。
旅游活动也可以成为环境保护的推动力。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逐渐引起各方的重视。
各国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开始倡导环保意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旅游景区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点,鼓励游客使用环保袋和餐具,推广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等。
一些目的地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保护原始的自然环境,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目的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游客的到来增加了目的地的文化交流和交融。
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推广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当地的历史、艺术和风俗习惯。
文化旅游的兴起,促进了传统工艺品、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文化产品的复兴和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
旅游活动也带来了对目的地文化的消极影响。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一些旅游景点开始商业化发展,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传统建筑被现代化建筑取代,传统手工艺品被大规模生产的仿制品取代,大量的文化符号和活动被片面夸大和扭曲,以迎合游客的口味。
这种商业化发展使得目的地的文化变得虚假和失真,破坏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在旅游业的推动下,目的地环境受到了破坏,但也在逐渐引起环保意识和保护行动。
旅游文化的改变与发展
旅游文化的改变与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旅游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更能带来丰富的人文体验和文化交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旅游文化也逐渐发生了很多改变。
本文将从旅游产品、旅游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等方面,探讨旅游文化的改变与发展。
一、旅游产品的改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
从最早的观光旅游到今天的体验型旅游、主题旅游和智慧旅游,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体验型旅游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注重旅游体验本身,不注重游览目的地的知名度,以创新、个性化为目标,如深度游、农家乐、自驾游等等。
体验型旅游主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强调消费者旅游思想和旅游行为的变革。
同时,主题旅游也成为一种趋势。
以“环保旅游”为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环保友好型的旅游产品,如徒步旅行、自行车旅行、木屋旅游、绿色饭店等等,这种旅游产品以环保为主题,旨在呼吁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重视。
智慧旅游则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据统计,2020年中国智慧旅游用户总量已达3.02亿人次。
智慧旅游通过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旅游体验。
比如,手机导航、语音导游、VR体验等等,旅游变得更轻松、更方便。
二、旅游方式的改变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改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步行、骑马到汽车、飞机等等。
在过去,旅游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步行为主,随着交通工具逐渐发展,旅游方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
自驾游在当今流行的旅游方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自驾游不仅可以让人们自由安排旅游时间,还可以更好地享受旅游的乐趣。
同时,自驾游也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探索目的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另一个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是邮轮旅游。
随着近年来邮轮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邮轮旅游来探索世界各地。
邮轮旅游不仅可以让人们享受豪华的旅游体验,同时还可以让人们欣赏大海美景、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环境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一、环境影响1. 自然环境破坏:大规模的旅游活动会对目的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垃圾污染、水资源消耗等,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 生态平衡打破:过度的旅游开发和活动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对当地的动植物种群造成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的风险。
3. 资源消耗与能源浪费:大量的旅游活动会消耗当地的自然资源,如水、燃料、食物等,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染,以及能源的浪费。
4.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使当地气候变得更加炎热。
二、文化影响1. 传统文化冲击:旅游活动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丧失,甚至走向商业化和扭曲。
2. 社会价值观念改变:旅游活动的影响也会改变当地居民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导致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退化。
3. 文化消费化: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往往会使当地的文化变得商业化和消费化,丧失了文化的纯粹性和原汁原味。
4. 文化资源挖掘: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会促使当地政府和企业挖掘和开发当地的文化资源,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过度商业化和利益化的问题。
三、应对措施1.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大力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2. 文化保护和传承:当地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倡导当地居民对自己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3. 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4. 文化交流和共享:在旅游活动的推动下,应该倡导文化交流和共享,促进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实现文化的共同繁荣。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在其他情况下,这种影响可能是消极的,能够对环境、文化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1、能源消耗:旅游业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包括酒店、交通和游览景点等。
这种需求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对旅游目的地的能源和水资源造成短缺和压力。
2、垃圾和废弃物:旅游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需要谨慎处理垃圾和废弃物,让其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野生动物和植物:旅游活动可能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生态平衡,比如破坏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
这种影响可能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美景和生态环境。
4、土地利用和土地开发:旅游活动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酒店、公路和游览景点等。
这种需求可能会导致土地过度利用或开发,给周边环境造成压力。
1、文化遗产:旅游活动可能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遗产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旅游业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保护文化遗产,同时向游客展示本地的文化遗产。
这样,旅游业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发展。
2、商业化:旅游业可能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带来商业化的影响。
在商业化过程中,原本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可能会变成纯粹的商业表演。
这种影响有可能导致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慢慢丧失原有的传统和精髓。
3、当地居民:旅游活动可能会对旅游目的地的当地居民产生直接的影响。
旅游客流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这种影响有可能导致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转变。
总结: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环境方面,旅游活动可能会对能源消耗、垃圾和废弃物、野生动植物和土地利用等方面产生影响。
在文化方面,旅游活动可能会对文化遗产、商业化和当地居民等方面产生影响。
旅游业需要谨慎处理这种影响,以确保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文化的消极影响最小化,对积极影响做出积极的贡献。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旅游活动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环境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一、环境影响1. 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增加旅游活动将产生大量的人员流动、能源消耗和资源采集,导致目的地原有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压力增加。
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个地区,需要用水、用电、产生垃圾,这些都将对当地的水资源、能源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生态破坏和物种灭绝大规模旅游活动往往导致目的地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游客过多进入自然保护区,损害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被破坏。
一些游客可能会随意采集和捕捞当地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系统的破坏。
3. 污染和废弃物处理旅游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是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直接破坏。
游客乱扔垃圾、排放污水、使用化学品等行为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旅游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也会带来土地、水源和大气的污染。
二、文化影响1. 文化的商业化和流失旅游活动带来的商业化往往会对当地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当地居民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将文化转化为商品,导致纯粹的文化价值被商业化和消费化。
大规模的旅游活动还会带来异化和标准化的文化影响,使当地文化逐渐丧失独特性,变得趋同化。
2. 社会结构和身份认同的改变旅游活动的推动下,当地社会结构和人们的身份认同可能会发生变化。
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使传统的职业和社会层级逐渐消失,替代为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职业。
一些特定的旅游活动会导致社会间的冲突和紧张,破坏当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3.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旅游活动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双重影响。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的需求,推动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活动也可能导致历史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和过度利用,使其失去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活动在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方面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水源、土壤和空气质量产生了影响。
大量的游客涌入旅游目的地会增加水资源的消耗,尤其在缺水地区会更加明显。
游客的大量排泄物和垃圾也会对水源造成污染。
大量的游客也会造成土壤的压实和破坏,加速了土壤侵蚀的速度。
游客的交通工具也会释放大量的废气,对当地的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旅游活动的繁荣通常会导致当地文化的商业化和娱乐化。
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当地的艺术和手工艺制品可能会流失原有的纯粹性和真实性。
当地风俗和传统也可能会被商业化和改变,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望。
更严重的情况是,旅游目的地可能会因过度商业化而失去独特的文化特色,导致旅游目的地的同质化。
旅游活动也可以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旅游活动可以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许多旅游活动都有环境教育的成分,可以增加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
旅游活动也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旅游活动,当地居民可以把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展示给游客,从而增加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了减少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和文化的负面影响,有一些措施可以采取。
需要加强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
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控制游客数量和流量,确保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加强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的教育宣传。
增加游客对环境和文化的认知,提高他们对旅游活动的责任感。
鼓励游客采取可持续的旅游方式。
选择可持续的交通工具,遵守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习俗,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保护和传承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活动是一种人们通过前往不同的地方体验和探索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的方式。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既可以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
正面的影响。
旅游活动可以促进目的地的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和购物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业还能为当地政府带来税收收入,用于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这些经济效益可以进一步促进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为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
旅游活动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
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为了吸引游客和保持目的地的吸引力,当地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如森林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等。
旅游活动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他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通过旅游活动的推动,环境可持续性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和实践。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有积极的影响。
旅游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的机会,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旅游者通过参观文化遗址、参加传统节日和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等方式,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这种文化交流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心和现代化的进程,为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做出了贡献。
旅游活动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是环境破坏。
大量的游客涌入某一旅游目的地可能会给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压力,如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森林的乱砍滥伐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等。
过度的游客流量可能会导致土地、空气和水的污染,给目的地的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其次是文化冲击。
大量的游客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
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发生改变,本土文化可能会受到冲击和淡化。
游客可能对当地的文化缺乏尊重和理解,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最后是社会问题。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摘要】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的影响是一个重要且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环境、文化、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为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在环境方面,旅游活动可能造成资源消耗、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文化方面,旅游活动可能导致文化传承和原生文化受到影响。
旅游活动也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旅游活动在影响目的地环境文化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平衡利益关系,实现环境、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议在开展旅游活动时,加强对环境、文化和社会的保护,注重当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社会经济、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议、展望、影响、重要性、研究目的、综合影响、旅游活动对环境文化的影响1. 引言1.1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的重要性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不同的目的地进行旅行,这对当地环境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旅游活动不仅能够带动目的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交流与发展,拓宽居民的视野和提高生活水平。
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景点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
保护和传承目的地的环境与文化遗产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只有在注重环境文化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旅游资源。
引起人们对旅游活动对环境文化影响的关注和重视,促使各方共同努力,达到旅游业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协调发展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以期对旅游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通过分析旅游活动对环境、文化、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旅游业在目的地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的物质生活变得十分丰富。
然而,物质的丰富变得让人满足后,不少人开始寻找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最能让我们丰富精神生活的方式——旅游,变得越来越流行。
许多城市也开始着力发展自己的旅游业,来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下面,我将分析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影响:旅游会带来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绿化、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旅游透明度的提高。
通过到自然风景旅游区旅游,公众对环境问题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游客需要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游览和体验城市风光、风情、历史和文化,这样就促使旅游接待地政府重视环境问题,下工夫改善环境,搞好接待地卫生。
使道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和完善。
为了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会采取措施改善和完善已有的基础设施,如河湖的疏浚、交通的顺畅等。
促进地区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由于旅游是个综合性产业,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旅游兴而百业兴,旅游的发展可以促使旅游接待地增加酒店餐饮休闲和娱乐场所,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暂居条件,从而提高地方的知名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所有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主要的吸引物。
为发展旅游业,当地有关部门必然会加强管理,维护、恢复这些旅游发展的基础。
如果管理得当,就能促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从而为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种经济保障。
这些资源的持续利用能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能长期为政府增加税收。
促进了环境的改善,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旅游,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依赖于健康、完好的生态系统。
为保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决策者就必须下决心改善森林、水、空气和风景区的环境状况。
有些地方是以林业和煤矿业为经济支柱的,如黑龙江。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活动是一种人们流览风景名胜、文化古迹以及其他值得参观的地方的体验活动。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分析其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以减轻负面影响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1. 环境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旅游活动推动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改善,使得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游客,通常会对其环境进行整治和保护,如植树造林、治理水质等。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也使得旅游者更愿意前往。
旅游活动也给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大量游客的涌入会导致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负荷增加,例如交通拥堵、垃圾产生和污染等问题。
大量游客对当地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如过度捕鱼、砍伐森林等,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为解决环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倡绿色旅游。
旅游目的地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采取环保行为,如减少垃圾产生、节约能源等。
• 推行可持续旅游政策。
旅游目的地应通过限制游客数量、推行循环利用、生态建设等方式,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资源。
•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
旅游目的地应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文化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旅游活动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
旅游活动为当地的艺术、手工艺和传统产业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旅游活动也带来了一些文化问题。
大量游客的涌入,可能会导致旅游目的地的商业化和无特色化。
商业化的旅游活动可能会让当地文化受到商业化的影响,破坏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误解和无知也可能导致文化上的冲突和矛盾。
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谢谢 观赏
移民问题。刘赵平(1998)认为旅游的开发不但帮助社区留住了将要 迁移的人员,而且将那些寻求工作与发展机会的外来人也吸引进来, 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那些处于边远地带的旅游接待地的城市化进程。 张干(2000)等人分析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对库区移民安置的影响,提 出旅游带动开发性移民的思路。
社会结构 社会文化
民俗风情
结语
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
居民
犯罪问题。一些学者认为,旅游业的发展致使旅游目的地居民的道德 水平下降,甚至出现卖淫、赌博等犯罪现象犯罪率上升。保继刚 (1999)则认为在现代旅游产生之前,犯罪、赌博、卖淫等现象早己存 在,这些社会不良道德问题并非是发展旅游导致的必然结果。但是旅 游接待地的价值标准和道德确实发生了变化,引起社会道德标准的下 降。黄建军(2000)系统分析了昆明旅游犯罪的类型、侵害对象、空间 特征及诱发旅游犯罪的条件和因素。而李经龙(2003 )等认为旅游地的 社会道德感虽然下降了,但很少有威胁本地居民自身安全的行为发生。
社会结构 社会文化 民俗风情 结语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结构的影响
居民
当地妇女的社会角色的转变。郑本法(1999)认为旅游业为当地妇女 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变了她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但是有些 妇女却变成了吸引旅游客源的赚钱机器,其社会地位反倒比过去更低 而那些社会角色得到转变的妇女,其家庭婚姻状况及人际关系会发生 变化。周霄(2003 )认为当地妇女抓住旅游开发带来的就业机会,在当 地的旅游服务业中占据了大量岗位,提高了她们在家庭经济中的地位。 社会阶层的改变。周宵(2003)认为旅游活动的开展使接待地的社会组 织基础发生改变,社会分层扩大许多人的社会地位产生巨大变动,由 此产生了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他们逐渐成为与传统地方 精英相制衡的社会控制力量。田敏(2003)指出由于难以平衡旅游收入 方面的差别以及诸多条件对各方参与旅游的限制,可能会造成区域性 社会结构的严重分化,加速旅游地贫富悬殊的进程。 。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旅游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吸引了数以亿计的游客前往不同的目的地旅游。
过度旅游活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破坏当地的文化。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环境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旅游业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物质资源,如酒店、交通工具、能源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过度的旅游活动可能导致水源和能源短缺,土地和森林破坏,动植物物种濒危以及水、空气和土壤污染。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文化也产生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通常伴随着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
旅游者会与当地居民接触,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这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同化和商业化。
商业化的旅游活动可能使目的地失去原有的文化特色,变得趋同和模式化。
旅游活动中的不适当行为,如文化冒犯、忽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等,也可能对当地居民的文化产生负面影响。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也可以是正面的。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激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当地政府和旅游业界可以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来降低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文化的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环境和文化的负面影响,有几个重要的措施可以采取。
需要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制定合理的旅游政策和规章制度,确保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
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推广低碳旅游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倡环保的旅游行为和习惯等。
需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文化尊重意识。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效益,也需要注重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及游客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学刊!第7>卷!7326年第22期,).0:<*,0:H.+/!])$#7>U)#22!7326!
观赏#满足游客对真实性的渴望"
麦肯奈尔的舞台真实性概念是延伸自戈夫曼)V)P P*=+#21I1*的拟剧论中前台与后台的分析"然而#戈夫曼提出的人们的印象整饰是为了达到沟通#而不是造作或假装#因而不存在真实性与否的问题"另外#拟剧论中人们是积极互动的关系#而麦肯奈尔的舞台真实性概念则将游客排除在外"所以#麦肯奈尔引用戈夫曼的概念分析真实性的做法并不妥当"麦肯奈尔在其后来的研究中也做了很大的修正"布鲁诺)_0.+/0#7332*认为#真实性的概念将文化标签化#认为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有价值"而对人类学而言#文化没有原型#单一真实的文化并不存在"$真实性%概念将文化静止化!标本化的倾向与人类学的基本观念不一致"
73世纪>3年代至13年代初#一些学者以$传统的再创造%概念讨论由于旅游产业的渗透被商品化!形骸化的传统文化"科恩)B)L/+#21>>*认为#虽然商品化可能令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涵发生变化#但是新的文化产品并非一定会丧失原有文化意义"科恩还认为#研究旅游的文化影响时#分析文化被重构的历史过程更为重要"
73世纪13年代以后#在殖民地研究中形成的$文化的客体化)(.$K.0=$)H\/(K:P:(=K:)+*%概念被引入旅游研究"所谓文化的客体化#就是把文化看作可能操作的事物"并进一步区分为来自文化传承者的客体化#以及来自他者如研究者和行政机构!企业等的外部行为者的客体化"有学者对文化传承者如何适应市场需求!重新生产与改变自身文化以积极主动吸引游客#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具有自我认同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太田#2116*"还有学者关注外部行为者与文化的传承者如何相互作用#共同重构文化!生成$地方认同%的过程)山下#2111*"
总而言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对同一现象的分析概念!方法都会有所变化#在使用这些概念或理论时有必要对其发展脉络有更深入的把握"
#作者该校讲师(博士,收稿日期&7326G3>G27$
旅游与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
朱沁夫
!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海南三亚I?7377#一&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必然性
研究旅游的学者大多或多或少地关注过旅游发展对于区域文化的影响#克瑞斯/瑞恩)B L0:<F%=+# 7323*的’游憩旅游学(!王宁等的’旅游社会学(
)733>*都对此进行了详尽的理论梳理#而李天元等’旅游学概论(的作者也几乎都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其中#旅游对于区域文化的负面影响更是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王宁等就归纳了旅游发展的2I个方面的消极后果#其中主要是文化的消极影响"又如孙杰远!黄李凤)733?*认为#旅游开发所呈现的并非一定是民族本真的!自然的文化形态#它甚至会冲击民族文化的一些核心要素#加速民族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消亡"曾萍!张晓萍)733?*认为#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在世俗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压力下#传统文化正遭受严重破坏"于是#有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极力反对旅游业的开发#更不赞成开发文化资源#认为这会对传统文化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确实#在我国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像廖冬梅!张诗亚)7334*所举证的诸如在丽江古城开发中#让纳西人搬入新城的做法割断了人与古城的紧密关系等情况"
从文化发展本身来说#文化变迁是不可能被阻止的"文化变迁的内因是一种文化内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各种社会现象的变化#既而从增加或减少文化形态开始#引起文化变迁-文化变迁的外因是一种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引起文化变迁"旅游的发展#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影响着区域文化的变迁,其一#旅游作为一个产业进入旅游目的地#成为继原有生产方式之后的新的生产方式"按照贝尔纳!怀特的$工艺发展因素决定文化变迁说%#旅游设施!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导致旅游目的地的技术进步和工艺发展-同时#人们必须运用这些新的设施!设备#运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必然导致文化变迁"其二#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文化活动#按照德国文化圈学派和英国极端传播学派$文化传播因素决定文化变迁%的观点#旅游者带来的文化入侵#必然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产生冲击#导致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不可能期望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始终如一地传承下去"由于上述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任何区域文化都会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适应性变迁"因此#我们应有的态度是#在传承区域文化的精华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建构新的区域文化"
二&文化变迁的两面性’同质性与异质性
当今#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正经受着+
?
+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第7>卷!7326年第22期!
最为严峻的考验#人们对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文化的同质性感到忧心如焚"其实#全球化使地方文化出现同质性的同时#地方文化也出现异质性的一面"这就是泰勒/科文),%$/0B)"/+#733?*所说的#跨文化交流能够增加文化的$社会内的多样性%#而不是$社会间的多样性%"随着全球化过程推进的旅游#加大了这种跨文化交流的力度和范围"在许多人的思维中#文化的多样性是指$社会间的多样性%#即比较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之间的地理空间维度的差异性-$社会内的多样性%的概念则是指跨文化交流扩大了每个个体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度#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菜单"方李莉)733?*!孙九霞)7327*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既是$夷平%差异的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的本土化的过程"
旅游的批评者往往注意了旅游带来的$社会间的多样性%的$减少%所产生的损失#而忽视了$社会内的多样性%的$增加%所带来的收益"人文发展观认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要通过文化自由来衡量-一个人出生在某个特定的文化环境是不自由的#不是经过自由选择的结果#只有当这个人有机会而且可以自由地考虑其他选择#自己决定是否继续以该文化环境所特有的方式生活下去#才符合文化自由的精神"旅游所带来的跨文化交流#让人们的生活出现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这是对人们最大的尊重"能够走不同的道路#这是自由概念的核心"$社会内的多样性%的增加#加长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生产!生活的选择菜单#增加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建构的元素#为建构更加先进的文化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这是对该地发展的最大促进"
三&旅游区域文化发展的图景
旅游等推进的地方文化的同质化和异质化不是备择或替代关系#不是相反的过程#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也就是说#文化的$社会间的多样性%和$社会内的多样性%是同一个文化变迁进程的两个方面"$社会间的多样性%可能在表现形式上会减少#但不会因为旅游发展而消失#减少的原因在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社会发展时间差异缩小#生产方式逐渐走向同一或者接近"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催生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旅游目的地文化#即便是具有更大威力的工业革命#也没有将诸如德国!法
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变为英国一样"旅游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是旅游资源)包括文化*#从而旅游产品的差异性!旅游资源差异!地理空间差异!气候条件差异决定了地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变迁中依然存在着$路径依赖%#传统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具体走向"至于一些旅游区域在开发旅游之后#人心不古等#显然提出这种要求不合道理"
社会已经进步到新的阶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旅游者大都生活在新的价值观!新的生活条件之下#没有理由要求旅游目的地居民固守着过去的价值观!过去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思路实际上是把旅游目的地居民及其文化当作一种资源#并没有将其同旅游者摆到同一地位"
显然#旅游发展对于推进旅游目的地$社会内的多样性%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从中国许多民族地方!偏远地方发展旅游的结果来看#改变了旅游目的地的产业结构!居民的就业结构#增加了居民就业#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居民接触外来文化!外界社会!外来人员的机会#居民的沟通能力得到增强-居民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有效地保留!传承当地文化#增强了居民对于当地文化的文化自豪感#$文化自觉%得到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发展意识!环境意识和政治意识得到增强等等"
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得到提高#这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目的所在"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产生影响是不可避免和逆转的#因为旅游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文化产生着影响"应当认识到文化变迁会表现为$社会间的多样性%的减少和$社会内的多样性%的增加#而$社会间的多样性%并没有因旅游而消失# $社会内的多样性%的增加则大大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作者系该院教授,收稿日期&7326G3>G36$
文化旅游&旅游凝视及其他
厉新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中心"北京233375#
一&文化旅游的诸多困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各地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普遍都重视文化的突出作用"但是#在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困惑需要破解"
非物化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利益分配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