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儒家的区别
基督教和儒家宽恕
●基督教提倡宽恕的依据是什么?山上宝训中,最多也最详尽的记录了基督先后对宽容思想作的专门论述: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1、基督教的宽容思想是基于上帝对人的创造上。
在所有的被造物中,唯有人是按上帝的形象造的,上帝只在人的鼻孔中吹了一口气,每一个人都拥有上帝赋予的宝贵灵性生命和自由意志。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什么样的人,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上帝爱每一个人。
神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神让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神爱世人,在神眼中,穷人、富人无分种族肤色都是他拯救的对象。
宽容思想在基督的新创造内有进一步的发展,宣告上帝不仅是犹太民族以色列的上帝,也是全人类的上帝。
基督带来的《新约》信仰成全《旧约》律法对人的要求,建立基督对旧约摩西律法的重新诠释。
摩西律法对罪人要用“以牙还牙”的手段来惩罚。
到了基督降生后的新约时代,上帝的宽容仁慈和怜悯在基督里得到了彰显。
2、基督教的宽容思想是基于耶稣对人的救赎上。
人辜负了上帝的爱,背叛了上帝。
按照人所犯的罪,罪的工价就是死,每个人都罪有应得地全部要进入地狱。
人已经全然败坏,靠自身的力量无法摆脱罪恶,但上帝宽容了人类,把他的独生子送到人间,在十字架上用自己的宝血洗刷了人类的罪行,这表现出来上帝对人类的宽容和大爱。
在神的面前,任何人都没有论断他人的权利,因为上帝用他的大爱彰显了宽容,人也应该向上帝学习这种宽容,用宽容之心对待他人。
宽容他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因为如果你不宽容他人,上帝必不宽容你。
神若究察罪,没有一人能在神面前站立的住。
但神却赦免了人的罪,且使人因信成为他的儿女。
基督教的宽容精神具体表现在效法基督,提倡平等,拒绝报复,爱人如己。
还要宽恕罪人,要宽恕得罪自己的弟兄无数次。
基督教的宽容之所以不会成为对恶的纵容,是因为神是慈爱的,又是公义的,在现世和最后的审判中,上帝都会惩罚邪恶,伸张正义。
(论文)儒家的仁与基督教的爱之比较
作家杂志Writer M a gazine2008No.4思考与言说仁提出于春秋时期。
频繁的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旧制度的崩溃,也添加了人民的灾难。
建立一个“有道之世”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从而形成一种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基督教的爱源于原罪。
圣经故事中讲到,第一个人亚当在伊甸园违背了上帝的命令,他受了撒旦的诱惑,中了诡计,偷吃了禁果而犯罪。
因此,他的死亡和堕落本性也传给了他的后代。
上帝为了给人类赎罪奉献出了自己的儿子耶稣。
而世人为了替自己赎罪和表达对上帝的感激,也需尽心尽意爱上帝,爱他人。
一儒家仁的含义1、孝悌孔子首先强调了父子、兄弟间相处的道德准则,这就是孝悌。
孝指的是尊敬父母,悌指的是尊重兄长。
孝悌思想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它发展成为“吃人的礼教”,“父为子纲”的思想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华民族许多家庭里发扬这种积极因素,正所谓“少有所养,老有所终”,形成了中国民族所特有的父慈子孝的正常习俗和美好的道德风尚。
2、爱人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曾说“仁者爱人”。
孔子的爱人含有深厚的实事求是的、理性的内容,不带任何虚无主义的幻想和宗教迷信色彩。
两千余年前的孔子时代,虽然没有宗教,但是天命、神鬼等迷信观念还是比较盛行的。
孔子在自己提出爱人这一观念时却没有受到迷信观念的影响,而是坚持了现实的观点,这是很可贵的。
3、忠恕忠恕之道是处己待人之道,是爱人的具体办法。
忠是讲对己要求;恕是讲待人方法。
在封建时代把忠狭隘的理解为忠君是不对的。
忠具有广泛的意义。
不仅要做到“臣事君以忠”,更要在人际交往与做事上做到“执事敬”、“与人忠”;恕是中国常说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
忠恕承认了他人与自己有同样要求和权力,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是爱人的起点,也是社会公德的基础。
二基督教爱的含义1、上帝对人的爱上帝之所以能普救众生就是依靠他对人伟大的爱。
耶稣基督提倡投入全部身心的爱。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儒学和基督教在“孝”这一伦理观念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儒家强调孝顺父母,视之为家庭伦理的基石;而基督教也提倡孝道,但更强调的是对上帝的忠诚和敬畏。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以及价值观念的异同,有其深刻的根源。
我们可以从社会结构来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强调家族的延续和传承。
儒家提倡的孝道不仅仅是尊敬父母,更体现了对祖先的尊崇和对家族传统的继承。
而基督教所处的西方社会,在中世纪甚至近代,更多地是以教会和政府为核心的封建社会结构。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个人与家庭关系相对较弱,更多侧重于个体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基督教的“孝”伦理更倾向于个人的虔诚和对上帝的顺从。
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还源于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儒家的孝道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强调的是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
儒家主张的是世俗的人伦关系,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社会责任。
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则是建立在对上帝的信仰和个人的信仰实践之上。
基督教强调的是对上帝的爱和敬畏,追求的是灵魂的救赎和永生的幸福。
这种宗教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了儒学和基督教对“孝”伦理的不同侧重点和意义。
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还可以从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来解读。
中西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而基督教则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种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儒学和基督教对“孝”伦理的不同立场和理解。
从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是多方面的。
儒学强调的是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基督教更倾向于个人的敬畏和对上帝的虔诚。
这种不同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各自的文化传统。
教师家长必知: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比
教师家长必知: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比在公民教育以势不可挡之势在全球迅速推广的时候,作为一名教师或家长,必须了解一些基督教的基础知识,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并让孩子们从小就从思想上与国际接轨,以便孩子将来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国际交流。
在我们国家,我们所说的基督教,其实是指基督教新教,由于它从来不与政府对立,并以家庭方式传播,而不是集会式传播,从而在世界各地得以迅猛发展,进而成为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特别是在美国,美国的基督教徒据说占据了美国人口的80%以上,进而基督教文化也就成为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文化原动力。
那么,基督教道济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呢?一、人人平等的观念我们经常听到“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子”这句话,这句话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寓意:第一,我们只相信上帝的教诲;第二,我们之间永远是平等的,我们之间永远没有谁想左右谁、谁想教训谁、谁想控制谁、谁想改变谁的权力,我们只要在遵守《摩西十诫》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按照我们的自由意志选择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我们的一切,因为“自由意志”是上帝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力,神圣而不可侵犯。
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决然不同。
中国儒家的传统文化,自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之后,其实质上已经变为了一种“层层管控、层层剥削”的文化体系,特别是到宋朝时期,朱熹等更加将“三纲五常”发展到了极致。
于是近些年来当代的众多学者、专家不断撰文指出:自宋朝至中华民国的几百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是停滞不前的,唯有统治者对百姓的统治手段得以迅猛发展。
五四运动之后,特别是新中国的建立,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三纲五常”思想在中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怎奈清理的还不是那么彻底,时时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二、追求真理的思想基督教教育信徒,世界上只有一个神----那就是上帝,所以我们只能听从上帝的,即便是自己的父母、师长,因为他们都不是上帝,所以我们是不应该听从他们的。
为什么只能听从上帝的呢?因为上帝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于是追求真理、坚守正义成为了基督徒的永恒的追求和人生的奋斗目标。
中西方善恶观的比较-精选文档
加尔文(1509 —1564): “全部本性就好像一 粒罪恶的种子” “在人身上的每样东 西—理智与意志,心灵 与肉体—都为贪欲沾污 和浸透;或者更简短地 说人本身不是别的,就 只是贪欲……”
中国 “性本善”思想的影响
• 中国人一直在人性本善的梦话中,期盼 明君贤相,自欺欺人,任专制主义的传 统源源流长。 • 人性本善的儒家思想为历代统治者编织 了一块既厚实又华丽的遮羞布,这块布 蒙住了中国人的眼睛竟长达两千多年, 至今人们对这块布华丽的“人文”仍赞 不绝口
儒家的人性观
• 儒家的人性论中同时具有人性善和人性 恶的论说但主流是人性善的思想
• 儒家思想中明确主张性善论的是孟子, 对于人性本善孟子有着大量的论述。
孟子断言“人性本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 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 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 之也,弗思耳矣。” “人皆可以为尧舜”
朱 熹: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 明代心学 王阳明 :“心之本体,性也,性无不 善”。
基督教的人性观
• 儒家思想以人性善为主流,而基督教的 主流思想则主张人性恶
• 众所周知“原罪”是基督教的核心问题。 基督Βιβλιοθήκη 的人性理论是与原罪说联系在一 起的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的叙述, 耶和华在创造 了世界后, 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亚当, 把他安置在 伊甸园中, 并吩咐他不可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子。 上帝又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 使 她成为亚当的配偶。在化身为蛇的魔鬼的引诱下, 夏娃和亚当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他们两 人的眼睛就明亮了, 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 便拿 无花果树的叶子, 为自己编作裙子。”耶和华知道 他们偷吃了禁果, 变得和自己一样能分辨善恶, 便 把他们逐出了伊甸园, 任凭他们在大地上繁衍。后 来, 他又发现,“人在地上罪恶很大, 终日所思想的 尽都是恶”, 甚至“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于 是, 耶和华后悔了, 决定用洪水把人类消灭掉, 只 把挪亚及其后代保留下来。
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背景下青年教育之不同论文
浅析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教育之不同摘要:基督教对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衰落、它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之一。
它渗透到了西方政治、思想、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其对西方的教育事业起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在东方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有益的思想观点与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相契合,儒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念对青年思想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这两种文化教育下的青年在价值观念、追求目标以及道德礼仪等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同。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不同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222-02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东西方两种文明的象征。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会,并集成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赛亚等概念。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教会。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逐渐成为一种“普世性的宗教文化”,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衰落,它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之一,它渗透到了西方政治、思想、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尤其对西方的教育事业起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东方,影响东方最深的是儒家文化,两千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行、行为习惯等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有益的思想观点与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相契合,儒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念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与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念的不同儒家文化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而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
我们常常以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进行比较,两者对于青年的教育都有着各自存在的意义。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中西方宗教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为基础,而西方文化则以基督教为主。
这两种宗教文化的差异在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以下是关于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的一些主要观点。
首先,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在于宗教信仰的根源。
在中国,宗教信仰主要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之上。
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强调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主张通过遵循道德规范和思考人生意义来达到灵性上的满足。
与之相反,在西方,基督教的宗教信仰是以神为中心的,并强调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基督教文化认为人类的存在和目的是为了敬拜并遵循上帝的旨意,通过信仰上帝来达到灵性上的满足。
再次,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在于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体现。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道德和伦理观念是通过儒家的“仁爱之心”和佛教的“舍己为人”来体现的。
这种观念认为道德行为是为了培养个人的美德和修养,同时也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基督教文化中,道德和伦理观念是通过《圣经》中的戒律和教义来传达的。
基督教强调的是爱的原则,即爱上帝和爱邻舍。
最后,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在于对宗教艺术的态度。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对宗教艺术的态度较为宽容开放。
中国的庙宇、佛塔、石刻、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都是为了表达对神灵和自然的敬意和崇敬。
而在基督教文化中,对宗教艺术的态度较为保守。
在天主教教堂和东正教教堂中,壁画、雕塑和装饰品旨在向信徒传达宗教故事和义务。
综上所述,中西方宗教文化在根源、仪式和礼仪、道德和伦理观念以及对宗教艺术的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宗教文化差异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一步。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和信仰系统对于塑造中国人民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宗教与哲学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一、中国的宗教思想在中国,众多的宗教信仰蓬勃发展,并与其他文化元素相互交融。
以下是一些中国重要的宗教思想:1.儒教:儒教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
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儒家教育重视家庭观念和孝道,培养慈爱、尊重和孝敬的价值观。
2.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佛教教义中的中道思想强调中庸之道、生活平衡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佛教文化以修身养性、悲悯众生为核心,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道教:道教是中国独有的宗教之一,强调个体的修炼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道教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与“道法自然”理念,鼓励人们放松心灵,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4.伊斯兰教、基督教: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伊斯兰教强调忠诚、兄弟爱和慈善,基督教强调爱的精神和互助互爱。
二、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哲学思想也极为丰富多样,对于塑造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仁爱和社会秩序。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成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我修养和教育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道家思想:道家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代表,追求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的生活状态。
道教的核心理念是“道可道,非常道”,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3.墨家思想:墨家强调兼爱、非攻和节约。
墨子认为宇宙万物应该平等对待,主张爱的普及和和平共处。
4.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严明的法律制度和强大的统治权威。
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儒家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差异
儒家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差异? 两千多年来,分裂的西欧虽然也曾遭遇多次瘟疫和饥荒,却极少像中国一样,每逢改朝换代就出现大流血、大破坏。
? 儒家与基督教的人生观,各自导致了怎样的价值判断?在维系社会道德和秩序方面,儒家与基督教又有着怎样的差异??《圣经》认为,道德和律法都来自上帝,因此它们神圣不可侵犯;上帝容不下邪恶,因此美善一定会战胜邪恶。
《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儒家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差异策划:先知书店文:网络丨编辑:千字君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就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延续两千多年的儒家道统,对中国国民性造成了什么影响?与历朝历代的社会变迁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长期以来,或许是囿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参照物,我们很难跳出“中国语境”来论说儒家。
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两千多年来,分裂的西欧虽然也曾遭遇多次瘟疫和饥荒,却极少像中国一样,每逢改朝换代就出现大流血、大破坏,非正常死亡达总人口的四五分之一,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并且,现代文明正是诞生于所谓“黑暗的中世纪”。
与日本等周边国家相比,中国面对外来文明时,往往很难自我更新,反而将其融入中国的大传统。
国产圣母子像:基督教中国化的产物如此看来,西欧基督教文明似乎极具借鉴意义:儒家与基督教的人生观,各自导致了怎样的价值判断?在维系社会道德和秩序方面,儒家与基督教又有着怎样的差异?儒家面对外来文化时,为何总是如此强势?本文从两个方面简单地探讨了这些问题。
1.人生成功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名言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基督教主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背道而驰,反映出人和上帝对世界和人生看法的巨大差异。
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是人生成功的最高标准,“修身齐家”只是做基础功课,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儒家把治国平天下看成光宗耀祖的大事,看成人生的终极意义。
儒家认为贵贱有序,圣人有资格教化万民。
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人们必然会把考科举、做人上人作为人生努力的方向。
一句话总结儒、释、道、基督的生死观,哪个教派更高级?
一句话总结儒、释、道、基督的生死观,哪个教派更高级?儒家生死观:重视今生孔子曾回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最大。
儒家的生死观是重视生的价值,回避死亡之后的事。
儒家认为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是每个人无从躲避的宿命,任何想从肉体上达到永生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因此,人们只能在生前努力于建功立业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与人格的塑造。
通过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不朽超越死亡。
亦即在个体之我的肉体死亡.腐朽之后,仍然能以精神价值的形态而存在于世、对社会、众生、国家、民族产生经久不衰之影响,从而达到永恒。
佛教生死观:涅槃成佛印度的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生死观方面,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就是一苦海,所以生是不值得留恋的,而更注重死后来世的解脱,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涅槃成佛,脱离苦海。
除此之外,对于芸芸众生,佛教认为如果没有涅槃成佛,就只能在六道中轮回,一世一世,没有穷尽佛教的生死观点,尤其是轮回转世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人开始更注重今生的行为,以超出轮回,解脱生死。
同时,印度佛教也渐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道教生死观:长生久视道教源于先秦的道家,道家的生死观是生道相合,养身全生,坦然生死。
道教吸收道家生死观中与道相合,又融合神仙道的长生理论,衍生出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永生观。
道教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生,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为了保气而得长生,道教人士进行了长期的探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通过服食外丹和修炼内丹的两种长生方法。
道教对长生不死的执著追求,显示了中华民族对生死的一种抗争和超越,但其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长生不死只是一种梦想,但道教对长生不死的一些实践,却形成了中国丰富的养生长寿的许多方法。
基督教生死观:正视死亡,跨越死亡,珍爱生命基督教的信仰从不避讳死的话题,传道者提醒我们:“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doc
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的重要性。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4]因此,儒家伦理学很难说是一种幸福论,由于没有任何外在获得的暗示和鼓励,因此,在儒家那里,道德完满的难度大,因为道德的酬报就在于道德自身,儒家伦理学既不承诺今生的快乐,更不承诺来生的幸福。
换言之,在儒家那里,除了自我激励以外,别无激励机制。
儒家伦理学不但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而且由于不诉诸任何外在激励,这就需要有志于道德的人将道德看做生命和事业来追求并为此不惜一切。
[15]基督教的伦理虽然以道义论的形式出现,但比儒家伦理更具目的论色彩。
它所倡导的当然也是一种舍弃的伦理。
[16]由于舍弃的论证来自上帝,而且上帝还有承诺——例如永生、心灵的安宁以及上帝的同在等等,[17]因此,舍弃在基督教的框架里被转化成乐意的、理所当然的。
换言之,基督教倡导的是一种超越性的“德一得”一致,它要求人们在价值之间进行优先次序的排列,并选择那至关重要的东西。
[18]而且舍弃以后,人不是变得一无所有,反而是在生命上越发加增。
[19]虽然是超越性的“得”,即所得的可能在彼世,而且行善的目的不是为了“所得”,但这种承诺却可能使人心得到宽慰和平衡,加上上帝自己在十字架上的示范,使得行善有可能是不计代价的。
另一方面,基督教并不将此世与彼世完全隔开,也不主张禁欲主义,[20]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基督教在现代社会并没有消退或灭亡的原因之一。
3.实现的资源首先,从行善的责任和迫切性来看。
儒家讲人性善,对人的自我得救有完全的信心。
[21]这样,道德是从零开始,更确切地讲是从正数开始,以后的数值越来越大。
而基督教却认为,自从始祖犯罪以后,人的罪性就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在基督教的概念架构内,人是先处于一种弱势,即堕落,由于是人自己滥用意志自由而来的堕落,这个堕落的责任就在人自己,而非别人的迫害或强加。
儒家之爱与基督教之爱的比较
儒家之爱与基督教之爱的比较引言儒家和基督教,分别作为中西方的瑰宝,在各自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儒家所倡导的的“仁爱”和基督教所倡导的“圣爱”相互对应,相映成趣。
儒家的“仁爱”是对爱的一种深刻阐释,“仁爱”是从人的经验性情感中提炼出来的,它在经验生活中体现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
而“圣爱”一开始就是以上帝作为出发点,上帝爱人,继而扩展到人对神回应的爱,然后推向人与人之间的博爱。
这两者虽有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被钉在“爱”这一宏大的条框内。
本文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着手,试图探寻出二者存在的异同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二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孔子所处的是朝代衰败、礼崩乐坏的时代。
他孜孜以求的是要恢复周礼,因而基于此而提出“仁爱”,企图从“仁”即“二人”关系中,寻找一种可以统驭万方的爱,藉此建立起一整套纲常伦理。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性善与仁政的思想。
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董仲舒的弘扬,儒家成为了蔚然大宗。
孔子身处的时代使他深感天下无道,社会伦理秩序荡然无存,于是提出克己服礼为“仁”的理想,透过实践“礼”证取“仁”的最高价值,若能做到则天下归仁。
仁人达仁者便是能究天人之际的圣人,由他们任君主管理百姓则大同世界可见。
基督教的“圣爱”与犹太人的历史深深相契。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少数历尽劫难而精神不灭的民族,从最初希伯来人两到迦南,到犹太人亡国灭族之灾,这些罕见的创伤使得犹太人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救世主意识因此成为这个民族最深刻的集体无意识。
如何救世复国,凝聚族群,由此产生的基督教的爱欲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性与神性。
以爱为基本教义的基督教相较于以契约为教义的犹太教,其不分族群的全能性被赋予更多的普世价值,进而得以弘扬光大。
二.二者的异同分析——平等之爱与差等之爱(1)“仁爱”——差等之爱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
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
浅析儒家之“仁”与基督教之“爱”
作者简介:田园(1982—),女,重庆人,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
摘要“仁”与“爱”分别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基督教哲学里的核心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二者一度被选择为文化契合点。
从文化哲学层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既可以看到儒家之“仁”与基督教之“爱”在表层含义、理论结构等方面存在部分“相似”,也可以看到二者的本质差异。
正视与理解这种差异,将对全球化形势下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化建构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仁爱儒家基督教比较A Brief Definition and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Heart 原edness"and Christian "Love"//Tian YuanAbstract "Heartedness"and "Love"are respectively the core concept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hristian philosophy,and they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the joi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Making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in the aspect of philosophy of culture,it is clear tosee both of som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and theessenti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ould also help to understand today's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Key words Heartedness;Love;Confucianism;Christianism;com-parison“仁”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
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
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儒家和基督教对于人类心灵和人格的影响及塑造都是巨大的。
近年来中外学术界屡有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的尝试。
本文想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目的是想从中引申出一些对当代情境之中的道德实践的有益思考。
一、概念和问题描述康德曾经明确表示,关于道德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种学问,一种是研究道德论证的学问,另一种是道德原则如何与经验结合的学问。
前者是康德所谓的纯道德哲学,后者属经验知识,康德称之为实践人类学,相当于今天的心理学。
当然,康德主要关怀的是道德论证。
而且我们看到,在康德的伦理学中,道德原则的论证基本上独立于道德心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不牵涉对人的感情方面,例如情感和喜好的哲学假定,更确切地说是刻意排除这些假定。
当然,康德的道德论证本身或许也可以说是蕴涵了对道德心理的某种预设,因为对康德来说,已经论证为合理的道德原则意味着这些道德原则就是道德主体有相应的能力去实践的原则。
但即使如此,这种心理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人的情感和内在性情,而是从理性的义务概念中引申出来的“道德”心理。
从康德的道德观念中,人们或许不难找到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影子。
但实际上,从掌握关于道德的知识到道德实践的转化,这一过程并不是自动发生的,中间显然还隔着一条或深或浅的鸿沟。
因此,对道德心理问题的深入探讨显然是有实践意义的。
我们这里所讲的道德心理,主要是指促成人们将道德知识或道德原则转化成实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机制,即情感上愿意去实践和追求某一道德、意志上有持之以恒的能力的机制,其中包括某一道德学说本身对道德心理的明确或暗示性影响。
毋庸置疑,在道德心理的层面,儒家和基督教中都存在丰富的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心理是儒家伦理学的核心,例如孟子的性善论几乎同时承担着两个主要的化理任务——道德论证和道德实践动机(心理激励)。
总体而言,儒家的性善论概念架构循着这样一条思路:上天赋予人类的天性中有一类是特殊的情感性反应(道德论证),这些情感能力促成人之为人的本性和使命的实现(道德动力)。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的比较研究
仁爱与圣爱的融合, 有助于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进 程。
第五章
结论
研究总结
儒家“仁爱”强调 的是人伦关系和道 德义务,注重社会 和谐与稳定。
基督教“圣爱”则 强调人类的爱和救 赎,追求个人灵魂 的拯救和自我完善。
二者之间存在明显 的差异,但也有一 些共同之处。
研究表明,中国传统 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 价值观念、文化传承 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 影响。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的 融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与理解,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 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基础
儒家“仁爱”与基 督教“圣爱”的融 合,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提供了伦 理基础。
仁爱与圣爱在价值观 上的共通之处,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 供了伦理支持。
仁爱与圣爱的互补 性,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提供了伦 理依据。
儒家“仁爱”与基督 教“圣爱”的思想可 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 合,有助于世界和平 与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 “圣爱”的比较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 “”
“”
“” “”
“”
壹 内儒
涵家 仁 爱 的
贰 的基
内督 涵教
圣 爱
叁 的基儒
比督家 较教仁
圣爱 爱与
肆 的基儒
融督家 合教仁
圣爱 爱与
伍结
论
第一章
儒家“仁爱”的内涵
儒家“仁爱”的定义
儒家“仁爱”是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之爱 儒家“仁爱”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儒家“仁爱”注重的是内心的修养和德行 儒家“仁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和道德准则
第二章
基督教与儒家的区别
基督教与儒家的区别浅议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区别基督教作为西方文明之源,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而儒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国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正所谓“和而不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历来也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从社会地位来看,基督教的地位高于欧洲的封建君主,上帝是人们心中唯一的“神”;儒家则在中国君王的控制之下,人们心中没有永恒的神的位置,通俗讲就是哪位“神”能实现他们的祈盼,他们就会信谁。
基督教是信仰上帝的宗教,认为上帝创造主宰安排一切,耶稣是上帝派来的使者。
基督教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儒家信奉的最高神是天,以孔子为先师,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宗教。
基督教强调的首先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完善不是为了他人,而是最终回归到天国那里,也就是说人的意义体现在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最终要在上帝那里得到自己的证明,这是超世俗化的。
儒家唯一专注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我完善是通过现实社会得到展现,也是通过现实社会得到证实的,这是完全世俗化的,它没有一个超世俗的目标。
无论是“克己复礼”,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个体的人生意义都是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体现的。
修行的方式不同,对于修身而言,儒家宣扬“性善论”,儒者依靠的是人对道德的一种内省感悟和自觉。
这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完善,这种完善的目的与意义也是在现实的情境下展开的。
对于基督教而言,基督徒则是被动的,这种教义首先把人的一种不完善状态作为修身的起点,即“原罪说”,这种罪恶感产生了一种依赖上帝的救黩的需要,对上帝的依赖必然要求信仰者对上帝产生一种敬畏,基督徒的一切善行都是在这种敬畏上帝的被动的情景下作出的。
在人的最终归宿问题上,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化身,所以他是先天而且多能的。
普通人想以肉体之身经由道德实践而成就基督,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最新整理从跨文化角度 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docx
最新整理从跨文化角度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从跨文化角度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一、基督教基督教是古希腊文化、犹太教宗教文化、古罗马政治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西方文化的根基。
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可以分为唐朝的景教、元代教廷使节的东来、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活动,近代新教的输入四个历史时期。
综观历,基督教是公元一世纪时开始于犹太教的一门宗教。
公元年东、西教会大分裂,该教在原有教派的基础上形成天主教与东正教两大派系,在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又产生了新教等众多派别。
总之,鸦片战争之后数十年间,教会势力在中国已经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到了世纪初,中国更是成了传教士任意往来的乐土。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支柱,它对西方文化的宇宙、自然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根基:一是基督教的价值伦理理念;二是古罗马的政治法律制度;三是古希腊的理性逻辑思维。
然而,在三者中,基督教是最具有基础性与广泛性的。
虽然在基督教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古希腊的理性逻辑思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在和基督教融合之后,才具有深厚的基础,有了广泛的影响。
二、儒家思想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基础。
但由于历史原因,儒家一直占据官方意识形态领域,每个统治阶级都以它为官方文化的主要形式,所以通常认为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更为重要,是中国的主流文化。
在中国每个重要历史朝代,儒家思想都能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并带动研究的热潮,可以从以几个方面看出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基石作用。
1.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观就是认可人的生命价值和尊重人的现实价值。
2.儒家思想主张人的欲望不仅是人的原始反应,也是人的本能反应,不应该压制,而是应该合理地满足人的需求。
3.儒家思想的轴心是仁爱,“仁”包含着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是儒家思想的基础。
在儒家思想里,伦理关系是最基本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的伦理理念提倡爱人,即对人怀有慈悲之心,乐善好施,有仁爱的道德之心,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之间关系的和谐。
基督教和儒家之“爱”略述
作者: 徐世强
作者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宗教学研究
页码: 115-119页
主题词: 基督教;儒家;爱
摘要: 儒家和基督教都提倡“爱”,但“爱”在二者中性质是有差别的。
儒家主张“仁爱”,力求君民互爱,这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追求充满“仁爱”的社会秩序。
这种仁爱和爱神的关系不大。
基督教要求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具有“圣爱”性质。
因上帝爱我,我也要像上帝爱我那样去爱邻人,人们彼此相爱是为了爱神。
儒家的“仁爱”要运用一定的善恶标准进行选择,是将“小人”排斥在外的;基督教的爱具有极大的超越性,主张爱一切人。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孝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而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也有着类似的“孝”伦理观。
儒学和基督教对于“孝”的理解和传承方式各有不同,这种差异根植于中西文化的深刻差异。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在根源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不仅体现了两种文化的独特性,也为我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从历史传承和思想渊源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有着不同的根源。
儒学源自中国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孝”是其核心价值观之一。
儒家思想认为孝顺父母是人们应该做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其思想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将家庭伦理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则来源于圣经,特别是《圣经》中的十诫和耶稣的教导。
基督教强调敬畏上帝,并通过尊敬父母来体现对上帝的敬畏和对爱的体现,而儒家思想中的孝则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家庭关系。
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在根源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儒学强调孝敬父母的同时还要传承家族传统和维护家族荣誉,因此儒家思想中的“孝”往往伴随着对孝子的赞美和重视。
而基督教强调的孝则更侧重于对爱的体现和对上帝的敬畏,强调虔诚信仰的人要在一切事上孝敬父母和照顾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则更多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与和睦。
从社会风俗和习俗传统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在根源上也有着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义之风是历来尊崇的美德,为人们所传颂。
孝敬父母被视为子女应尽的天职,而这种孝道观念也在社会风俗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弘扬。
而在基督教传统中,尊敬父母也是基督教教义的一部分,但其在社会风俗和习俗传统中的表现则更多体现在个人信仰和敬虔生活的层面,对家庭的重视更多侧重于个人信仰实践的层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区别
基督教作为西方文明之源,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而儒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国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正所谓“和而不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历来也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从社会地位来看,基督教的地位高于欧洲的封建君主,上帝是人们心中唯一的“神”;儒家则在中国君王的控制之下,人们心中没有永恒的神的位置,通俗讲就是哪位“神”能实现他们的祈盼,他们就会信谁。
基督教是信仰上帝的宗教,认为上帝创造主宰安排一切,耶稣是上帝派来的使者。
基督教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儒家信奉的最高神是天,以孔子为先师,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宗教。
基督教强调的首先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完善不是为了他人,而是最终回归到天国那里,也就是说人的意义体现在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最终要在上帝那里得到自己的证明,这是超世俗化的。
儒家唯一专注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我完善是通过现实社会得到展现,也是通过现实社会得到证实的,这是完全世俗化的,它没有一个超世俗的目标。
无论是“克己复礼”,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个体的人生意义都是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体现的。
修行的方式不同,对于修身而言,儒家宣扬“性善论”,儒者依
靠的是人对道德的一种内省感悟和自觉。
这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完善,这种完善的目的与意义也是在现实的情境下展开的。
对于基督教而言,基督徒则是被动的,这种教义首先把人的一种不完善状态作为修身的起点,即“原罪说”,这种罪恶感产生了一种依赖上帝的救黩的需要,对上帝的依赖必然要求信仰者对上帝产生一种敬畏,基督徒的一切善行都是在这种敬畏上帝的被动的情景下作出的。
在人的最终归宿问题上,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化身,所以他是先天而且多能的。
普通人想以肉体之身经由道德实践而成就基督,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基督教杜绝人们由道德实践以成为基督教圣人的想法,使人对基督教的圣人或上帝有高不可攀的感受,这便形成了基督教的客观精神。
孔子的儒学则以内在的道德“仁”来衡定圣人。
也就是说,不论是谁,他只要实践仁便可能成为圣人,这就是孔子教化的主观精神。
当然,二者的主要差异还是体现在核心价值观上:基督教倡导人人平等,儒教宣扬尊卑等级。
按照基督教的教义,耶稣是上帝之子,他的具体工作只是上帝的使者,来到人间的任务是传递上帝的福音。
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尊卑。
儒教讲究尊卑,其价值观说到底就是等级价值观。
儒教是一种规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性宗教,儒家文化是一种等级有序的文化。
君臣父子,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
儒家文化鼓吹的是君权神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人绝对分成三六九等。
在对信众的影响上,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人伦之中,忠孝
为本”的思想已融入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发展与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但是儒家对于个人权利、能力的忽视,以及消极、宿命、与世无争等负面因素也影响到了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人的心理,这种消极而保守的处世态度是不利于发展的。
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是一大二公。
教会是一种大而公的普世教会,视万国万民为一体,同为上帝之子,不分疆域与畛域,这种“世界大同,万国一家”的精神促进了西方国家的海外交流,对于个人权利的肯定与重视促进了西方社会个人素质的发展。
但是,这种对个人能动性的过分夸大也造就了西方文化中个人至上、金钱万能、人情淡泊等弊病。
总而言之,宗教文化同文化一样,并无优劣之分,我们应辩证对待,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