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差异

合集下载

从道德心理学角度比较儒家与基督教

从道德心理学角度比较儒家与基督教

从道德心理学角度比较儒家与基督教摘要本文想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目的是想从中引申出一些对当代情境之中的道德实践的有益思考。

关键词道德心理学儒家基督教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儒家和基督教对于人类心灵和人格的影响及塑造都是巨大的。

近年来中外学术界屡有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的尝试。

本文想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目的是想从中引申出一些对当代情境之中的道德实践的有益思考。

一、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表现形式儒家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中最可珍贵的,孔子在“厩焚”时问“伤人乎不问马”的片段,也被公认为儒家重视人的价值的经典表达,这一点经常被看做是儒家人道主义(或曰人文主义)优越于宗教道德“神道主义”之处,这些都难以否认。

然而与此相关的是,儒家伦理所讲的“人”更多地指涉“人”的伦理身份,而较少指涉个体的独特性;而且,儒家更强调的是“自重”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爱”。

这些主张可能暗示了:个人的独一无二性以及个人就其作为“人”而言的内在价值不具有伦理相关性或重要性。

基督教同样重视作为整体的“人”概念,在《旧约》中,以色列人就是作为一个民族整体而得到描述和关注的,所不同的是,基督教主要不是从“人禽之辨”的角度,而是从“人神之辨”的角度来谈论人的。

因此,基督教不将人按其德行的高低来进行划分,而是认为在上帝面前,每个人都分享了同样一个身份——人人有罪,无一幸免。

诚然,有些人的德行较高《圣经》称这类人为义人。

因此,自我谦卑、回归上帝也才是普遍适合每个人的惟一出路。

这样,基督教将道德完满的可能性及其实现都归属到超越的上帝那里。

二、道德的目的儒家是此岸世界的,为道德而道德的,既有康德的道义论色彩,即不是为了道德以外的目的而道德,又有被归结为目的论之一的品德伦理学注重品德和性格的特点,即伦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和论证某些抽象的道德原则,而是使整个人都得到修养,以整合的自我为伦理学关注的对象。

基督教和儒教的对比

基督教和儒教的对比

基督教和儒教的对比基督教和儒教的对比谌必民基督教是信仰上帝的宗教,认为上帝创造主宰安排一切。

儒教是以孔子为先师,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国家宗教。

儒教信奉的最高神是天。

在儒教经典中,和天相等的另一称号是上帝,或称帝,天帝。

皇天上帝的名称来自《尚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

”《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中国古代的上帝,就是当时中国人的祖宗神,其中最优秀者是黄帝和炎帝。

儒教没有创世的神。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说:上帝造齐了天地万物后,就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人,上帝造的第一个男人名叫亚当,造的第一个女人名叫夏娃。

在基督世界里,上帝最大,每个人都是一只羊,而上帝是牧羊人。

因此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尊卑。

这就是平等的价值观,也是今天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核心。

基督教认为世人都是平等地被创造,这种说法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尊严、自由和平等,这种意识构成一个民主社会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

所以基督教培养的国民灵魂是思想开放,政治平等,公平正义,能够当家做主的公民。

儒教文化是一种等级有序的文化。

君臣父子,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

儒教讲究尊卑,其价值观是等级价值观。

儒教教化百姓传递的是等级和尊卑的观念,尊敬领导,尊敬父母,见了皇帝山呼万岁三跪九拜的思想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儒教文化养育的是君权神授,上尊下卑的万岁或奴才,鼓吹“君辱臣死”,培养民众的奴化思维。

人绝对分成三六九等。

因为有了尊卑之别,一个民族的膝盖就软了,进了官府和庙宇就下跪,成了中国人的习惯。

儒家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独裁专制的根基。

西方基督教所在的地区,也有贫富形成的空间分异,城市、乡村的规划中会把教堂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这里是一个社区中心。

每到周末,不管帝王将相、大学教授、大老板、打工仔、流浪汉、乞丐都可以到教堂一起礼拜。

在这里没有人瞧不起人,大家都是平等的,社区的人每个周末有这样一个场所和这样一段时间可以聚聚,礼拜结束之后聊聊天,和谐一下,他们不被划分。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儒学和基督教在“孝”这一伦理观念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儒家强调孝顺父母,视之为家庭伦理的基石;而基督教也提倡孝道,但更强调的是对上帝的忠诚和敬畏。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以及价值观念的异同,有其深刻的根源。

我们可以从社会结构来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强调家族的延续和传承。

儒家提倡的孝道不仅仅是尊敬父母,更体现了对祖先的尊崇和对家族传统的继承。

而基督教所处的西方社会,在中世纪甚至近代,更多地是以教会和政府为核心的封建社会结构。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个人与家庭关系相对较弱,更多侧重于个体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基督教的“孝”伦理更倾向于个人的虔诚和对上帝的顺从。

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还源于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儒家的孝道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强调的是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

儒家主张的是世俗的人伦关系,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社会责任。

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则是建立在对上帝的信仰和个人的信仰实践之上。

基督教强调的是对上帝的爱和敬畏,追求的是灵魂的救赎和永生的幸福。

这种宗教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了儒学和基督教对“孝”伦理的不同侧重点和意义。

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还可以从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来解读。

中西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而基督教则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种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儒学和基督教对“孝”伦理的不同立场和理解。

从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是多方面的。

儒学强调的是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基督教更倾向于个人的敬畏和对上帝的虔诚。

这种不同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各自的文化传统。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孝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而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也有着类似的“孝”伦理观。

儒学和基督教对于“孝”的理解和传承方式各有不同,这种差异根植于中西文化的深刻差异。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在根源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不仅体现了两种文化的独特性,也为我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从历史传承和思想渊源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有着不同的根源。

儒学源自中国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孝”是其核心价值观之一。

儒家思想认为孝顺父母是人们应该做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其思想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将家庭伦理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则来源于圣经,特别是《圣经》中的十诫和耶稣的教导。

基督教强调敬畏上帝,并通过尊敬父母来体现对上帝的敬畏和对爱的体现,而儒家思想中的孝则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家庭关系。

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在根源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儒学强调孝敬父母的同时还要传承家族传统和维护家族荣誉,因此儒家思想中的“孝”往往伴随着对孝子的赞美和重视。

而基督教强调的孝则更侧重于对爱的体现和对上帝的敬畏,强调虔诚信仰的人要在一切事上孝敬父母和照顾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则更多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与和睦。

从社会风俗和习俗传统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在根源上也有着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义之风是历来尊崇的美德,为人们所传颂。

孝敬父母被视为子女应尽的天职,而这种孝道观念也在社会风俗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弘扬。

而在基督教传统中,尊敬父母也是基督教教义的一部分,但其在社会风俗和习俗传统中的表现则更多体现在个人信仰和敬虔生活的层面,对家庭的重视更多侧重于个人信仰实践的层面。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也有其独特的伦理观,两者在“孝”这一价值观中的表现和根源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背后不同的哲学观念和宗教信仰,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模式,通过深入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儒学和基督教在“孝”伦理观上的不同根源可以从两种文化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结构入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强调家族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认为孝道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基石,是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这种家族观念和社会结构导致了中国的家族伦理非常重要,父母在家庭中的权威和地位是无可置疑的。

相比之下,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的传播和发展则与罗马帝国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是一种新兴的宗教,它的教义强调了灵魂的救赎和个体与神的关系,对家族和社会秩序没有像儒家那样的强调。

基督教的价值观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尊严,强调了父母对子女的爱,而非子女对父母的孝道,这种家庭观念的转变影响了基督教“孝”伦理观的根源。

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还可以从中西方文化的人际关系模式入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和社会、家庭以及他人的关系都是需要重视和维护的。

儒家思想中强调了“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其中父子关系中的孝道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顺父母被视为人的义务和责任,是表现人格魅力和品德高尚的标志。

而在基督教的伦理观中,强调了个体与上帝的关系,尊重个体的尊严和自由,也强调了对他人的爱和关怀。

基督教的伦理观更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博爱,而非儒家那样强调不同身份和角色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还可以从宗教信仰和哲学观念入手。

道德心理学关于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

道德心理学关于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

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儒家和基督教对于人类心灵和人格的影响及塑造都是巨大的。

近年来中外学术界屡有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的尝试。

本文想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目的是想从中引申出一些对当代情境之中的道德实践的有益思考。

1一、概念和问题描述康德曾经明确表示,关于道德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种学问,一种是研究道德论证的学问,另一种是道德原则如何与经验结合的学问。

前者是康德所谓的纯道德哲学,后者属经验知识,康德称之为实践人类学,相当于今天的心理学。

当然,康德主要关怀的是道德论证。

而且我们看到,在康德的伦理学中,道德原则的论证基本上独立于道德心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不牵涉对人的感情方面,例如情感和喜好的哲学假定,更确切地说是刻意排除这些假定。

当然,康德的道德论证本身或许也可以说是蕴涵了对道德心理的某种预设,因为对康德来说,已经论证为合理的道德原则意味着这些道德原则就是道德主体有相应的能力去实践的原则。

但即使如此,这种心理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人的情感和内在性情,而是从理性的义务概念中引申出来的“道德”心理。

从康德的道德观念中,人们或许不难找到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影子。

但实际上,从掌握关于道德的知识到道德实践的转化,这一过程并不是自动发生的,中间显然还隔着一条或深或浅的鸿沟。

因此,对道德心理问题的深入探讨显然是有实践意义的。

我们这里所讲的道德心理,主要是指促成人们将道德知识或道德原则转化成实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机制,即情感上愿意去实践和追求某一道德、意志上有持之以恒的能力的机制,其中包括某一道德学说本身对道德心理的明确或暗示性影响。

毋庸置疑,在道德心理的层面,儒家和基督教中都存在丰富的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心理是儒家伦理学的核心,例如孟子的性善论几乎同时承担着两个主要的化理任务——道德论证和道德实践动机(心理激励)。

总体而言,儒家的性善论概念架构循着这样一条思路:上天赋予人类的天性中有一类是特殊的情感性反应(道德论证),这些情感能力促成人之为人的本性和使命的实现(道德动力)。

儒家与基督教的五点差异

儒家与基督教的五点差异

儒家与基督教的五点差异刘述先(1934-2016):笔名音衍。

江西吉安人。

台湾大学哲学硕士,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

曾任教于台湾东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代表作品有:《中国哲学与现代化》《大陆与海外——传统的反省与转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的探索》《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理一分殊》等。

本篇摘自刘述先先生《理一分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刘述先(1934-2016)当代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

(一)基督教崇信一超越之人格神。

上帝由无而创造整个世界。

创造主之性质不可以被创造之世间性质来加以测度。

故基教之上帝诚如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所言为一“绝对之他在”(The Wholly Other)。

但在另一方面,离开神意的了解即不能够把握人类的历史与命运的意义。

不仅人之种族乃为光耀上帝而创造,事实上上帝遣送人子耶稣进入历史以救赎人性的沉沦。

依基教之观点,人类历史之中心在于基督降世之一大事,人类之历史也指向一确定之目标。

但儒家有不同的关于超越与内在之辩证关系之体验。

自孔子以来,上帝之人格性即非一重要之问题,超自然之启示不能构成知识之泉源,在自然秩序之外也不需建立另一个超自然之秩序。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谓儒家即无关于超越或宗教之体验。

儒家相信宇宙有一鸿濛生力不断作用。

而其活动决非盲触,所谓“乾知大始,坤以简能”,在宇宙演化之过程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儒家实从未把人与天混为一谈,或完全抹煞二者之间之差别。

只有天道才能范围万物,生生不已!非现实有所限定之人道所可比拟。

但人心可通于天,而于有限体现无限之意义。

(二)基督教相信人为上帝所创造的最高等的生物,而禀赋之以自由意志。

但人误用此自由以至陷于沉沦。

其唯一的救赎之道即是通过对于基督之信仰。

儒家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只人有自觉的能力以参天地之造化。

但人之禀赋虽善,其实际却不免受到环境习染的牵累而未能脱额而出。

基督教与儒家的区别

基督教与儒家的区别

基督教与儒家的区别浅议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区别基督教作为西方文明之源,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而儒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国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正所谓“和而不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历来也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从社会地位来看,基督教的地位高于欧洲的封建君主,上帝是人们心中唯一的“神”;儒家则在中国君王的控制之下,人们心中没有永恒的神的位置,通俗讲就是哪位“神”能实现他们的祈盼,他们就会信谁。

基督教是信仰上帝的宗教,认为上帝创造主宰安排一切,耶稣是上帝派来的使者。

基督教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儒家信奉的最高神是天,以孔子为先师,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宗教。

基督教强调的首先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完善不是为了他人,而是最终回归到天国那里,也就是说人的意义体现在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最终要在上帝那里得到自己的证明,这是超世俗化的。

儒家唯一专注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我完善是通过现实社会得到展现,也是通过现实社会得到证实的,这是完全世俗化的,它没有一个超世俗的目标。

无论是“克己复礼”,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个体的人生意义都是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体现的。

修行的方式不同,对于修身而言,儒家宣扬“性善论”,儒者依靠的是人对道德的一种内省感悟和自觉。

这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完善,这种完善的目的与意义也是在现实的情境下展开的。

对于基督教而言,基督徒则是被动的,这种教义首先把人的一种不完善状态作为修身的起点,即“原罪说”,这种罪恶感产生了一种依赖上帝的救黩的需要,对上帝的依赖必然要求信仰者对上帝产生一种敬畏,基督徒的一切善行都是在这种敬畏上帝的被动的情景下作出的。

在人的最终归宿问题上,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化身,所以他是先天而且多能的。

普通人想以肉体之身经由道德实践而成就基督,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一句话总结儒、释、道、基督的生死观,哪个教派更高级?

一句话总结儒、释、道、基督的生死观,哪个教派更高级?

一句话总结儒、释、道、基督的生死观,哪个教派更高级?儒家生死观:重视今生孔子曾回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最大。

儒家的生死观是重视生的价值,回避死亡之后的事。

儒家认为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是每个人无从躲避的宿命,任何想从肉体上达到永生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因此,人们只能在生前努力于建功立业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与人格的塑造。

通过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不朽超越死亡。

亦即在个体之我的肉体死亡.腐朽之后,仍然能以精神价值的形态而存在于世、对社会、众生、国家、民族产生经久不衰之影响,从而达到永恒。

佛教生死观:涅槃成佛印度的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生死观方面,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就是一苦海,所以生是不值得留恋的,而更注重死后来世的解脱,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涅槃成佛,脱离苦海。

除此之外,对于芸芸众生,佛教认为如果没有涅槃成佛,就只能在六道中轮回,一世一世,没有穷尽佛教的生死观点,尤其是轮回转世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人开始更注重今生的行为,以超出轮回,解脱生死。

同时,印度佛教也渐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道教生死观:长生久视道教源于先秦的道家,道家的生死观是生道相合,养身全生,坦然生死。

道教吸收道家生死观中与道相合,又融合神仙道的长生理论,衍生出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永生观。

道教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生,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为了保气而得长生,道教人士进行了长期的探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通过服食外丹和修炼内丹的两种长生方法。

道教对长生不死的执著追求,显示了中华民族对生死的一种抗争和超越,但其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长生不死只是一种梦想,但道教对长生不死的一些实践,却形成了中国丰富的养生长寿的许多方法。

基督教生死观:正视死亡,跨越死亡,珍爱生命基督教的信仰从不避讳死的话题,传道者提醒我们:“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的比较研究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的比较研究

仁爱与圣爱的融合, 有助于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进 程。
第五章
结论
研究总结
儒家“仁爱”强调 的是人伦关系和道 德义务,注重社会 和谐与稳定。
基督教“圣爱”则 强调人类的爱和救 赎,追求个人灵魂 的拯救和自我完善。
二者之间存在明显 的差异,但也有一 些共同之处。
研究表明,中国传统 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 价值观念、文化传承 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 影响。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的 融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与理解,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 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基础
儒家“仁爱”与基 督教“圣爱”的融 合,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提供了伦 理基础。
仁爱与圣爱在价值观 上的共通之处,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 供了伦理支持。
仁爱与圣爱的互补 性,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提供了伦 理依据。
儒家“仁爱”与基督 教“圣爱”的思想可 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 合,有助于世界和平 与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 “圣爱”的比较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 “”
“”
“” “”
“”
壹 内儒
涵家 仁 爱 的
贰 的基
内督 涵教
圣 爱
叁 的基儒
比督家 较教仁
圣爱 爱与
肆 的基儒
融督家 合教仁
圣爱 爱与
伍结

第一章
儒家“仁爱”的内涵
儒家“仁爱”的定义
儒家“仁爱”是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之爱 儒家“仁爱”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儒家“仁爱”注重的是内心的修养和德行 儒家“仁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和道德准则
第二章

理解与对话孔汉思的儒教与基督教对比研究

理解与对话孔汉思的儒教与基督教对比研究

理解与对话孔汉思的儒教与基督教对比研究孔汉思的《儒教与基督教》是一部深入探讨两种文化、两种信仰对比的经典著作。

在内在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宗教体验、实践意义等各个方面,孔汉思都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将从五个例子入手,深度探讨孔汉思的研究成果。

第一个例子:内在道德的重要性儒教和基督教都强调内在道德的重要性。

儒教注重孝悌忠信,追求美好的人生,尊重自我和他人。

基督教也强调内在品德,如爱、谦卑、信仰、希望和勇气等。

孔汉思认为,儒教和基督教对道德的重视是相当的,但是,他指出,基督教更加注重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强调信仰与敬虔,而儒教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相互理解和友谊,这是他们的区别。

第二个例子:人际关系的观念儒教和基督教都非常重视人际关系,但是它们的观念和方式是不同的。

儒教强调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强调家族纲常和社会秩序,同时也关注个体责任和社会福利; 基督教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关注个体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力和公正的分配。

孔汉思认为,儒教比基督教更着重于强调人际间的本质关系, 而基督教更注重于围绕个体的关系及自主意识。

第三个例子:对自我意识的看法孔子教说“既生‘瑜’,何生‘亮’”。

“瑜”是个人的天赋品质,代表的是原生状态下的自我,而“亮”则指带上了成熟后的道德和经验而被理解和接受的新自我。

基督教认为从人的罪恶生出了一个经原罪造成了人类的堕落。

但是,神在耶稣基督中寻求了对罪的赎价和合理解,从而重新获得了自由和新的生命。

两种信仰都承认在不同情况下一种不同的自我意识的存在。

第四个例子:宗教体验儒教和基督教都重视宗教体验,但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

儒教更偏向于理性与自然,通过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达到寻求万物同源的境界。

基督教强调个人信仰和经验,以承认那个来临的耶稣基督,寻求救赎和永远的生命。

孔汉思认为,儒教和基督教的宗教体验都是从己身开始的,但是,儒家注重个体的行为和其对世界的准确理解,而基督教则更注重个人的重生和对天堂的观念。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中西文化因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在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儒学和基督教作为中西方两大伦理体系,在“孝”这一价值观念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根源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儒学对“孝”的强调源自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

在中国古代社会,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伦理道德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基石。

孔子提出的“孝道”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之一,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孝。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顺父母被认为是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代表着一个人对于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的尊重和遵从。

儒家的“孝”还包含了对长辈的尊敬,对家族传统和礼仪的遵守等内容,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比之下,基督教对于“孝”的看法与儒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根源。

基督教起源于古代以色列社会,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犹太教的深刻影响。

在《圣经》中,尤其是《旧约》中有关父母的诫命是“当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地上的日子必长久”。

基督教教义将“孝”视为上帝赋予人类的道德义务,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照顾。

在基督教的伦理观念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被赋予了更加宗教化的意义,与上帝的关系息息相关。

基督教中的“孝”与儒学中的“孝”虽然表面上都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照顾,但根源和内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儒学和基督教对于“孝”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孝顺父母被视为每个人的基本道德,常常通过尊敬父母、照顾父母、维护家族传统等方式得以表达。

尊敬父母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子女必须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决定,听从长辈的教诲,维护家族的声誉和传统。

在儒家价值观中,孝行被视为一种美德,孝顺父母的行为被视为对社会和家族的贡献,是家族道德建设的基础。

而在基督教的观念中,对于“孝”的表达方式体现在尊重和照顾父母的更加强调了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

在基督教的伦理观念中,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照顾被视为对上帝命令的顺从,是对基督教教义的信仰和对天国之路的追寻。

儒学和基督教道德核心理念的差异

儒学和基督教道德核心理念的差异

儒学和基督教道德核心理念的差异【摘要】儒学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认识是“天人合一”,基督教将天人关系定义为“父子关系”。

天人合一是相通相类、和谐平等的关系,父子关系则是创造与服从、紧张与对立的关系。

儒学与基督教对天人关系的不同回答,既导致了中西宗教自由主义与专制主义的差别,也反映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和文化的本质区别,以及中西方道德内涵的不同。

【关键词】儒学基督教道德哲学仁爱作为中西文化的代表,基督教和儒教均以重视道德见称,然而二者的核心理念及其哲学基础却是大为不同的。

“爱”是基督教的核心理念。

一般认为,《旧约圣经》的主题是“律法”,《新约圣经》的主题则是“爱”。

在《新约圣经》中,“爱”既通过基督的生平尤其是受难体现出来,也通过保罗书信得以明确。

保罗在《罗马书》中指出,所有的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爱完全了律法”。

“仁”在儒教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就仿佛“爱”在基督教中的地位。

《论语》中两个最重要的道德范畴是“仁”与“礼”,其中“仁”字出现105次,“礼”出现75次。

孔子视“仁”为诸德之首。

“仁”具有统摄诸德的内涵。

一、儒学与基督教道德哲学核心理念的相同性基督教的“爱”与儒家的“仁”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爱”和“仁”都强调一种对他人私的关爱儒学和基督教都是非功利主义的,重视仁爱的义务性。

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

董仲舒进一步强调仁只能存在于爱人而不是爱自己之中:“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仁者,爱人之名也。

”在基督教里,尽管“爱”有多种形式,但是都必须是一种发自内心、出自灵魂和主动给予的爱。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对“爱”有一段经典描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失礼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动怒,不计较人的过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的。

”(二)“爱”和“仁”都是人突破自身局限、形成完善人格的必由之路在儒家看来,既然“仁”是人类一切美德中最高的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性,那么要想做一个完善的人,就要拥有“仁”。

儒家之爱与基督教之爱的比较

儒家之爱与基督教之爱的比较

儒家之爱与基督教之爱的比较引言儒家和基督教,分别作为中西方的瑰宝,在各自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儒家所倡导的的“仁爱”和基督教所倡导的“圣爱”相互对应,相映成趣。

儒家的“仁爱”是对爱的一种深刻阐释,“仁爱”是从人的经验性情感中提炼出来的,它在经验生活中体现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

而“圣爱”一开始就是以上帝作为出发点,上帝爱人,继而扩展到人对神回应的爱,然后推向人与人之间的博爱。

这两者虽有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被钉在“爱”这一宏大的条框内。

本文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着手,试图探寻出二者存在的异同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二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孔子所处的是朝代衰败、礼崩乐坏的时代。

他孜孜以求的是要恢复周礼,因而基于此而提出“仁爱”,企图从“仁”即“二人”关系中,寻找一种可以统驭万方的爱,藉此建立起一整套纲常伦理。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性善与仁政的思想。

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董仲舒的弘扬,儒家成为了蔚然大宗。

孔子身处的时代使他深感天下无道,社会伦理秩序荡然无存,于是提出克己服礼为“仁”的理想,透过实践“礼”证取“仁”的最高价值,若能做到则天下归仁。

仁人达仁者便是能究天人之际的圣人,由他们任君主管理百姓则大同世界可见。

基督教的“圣爱”与犹太人的历史深深相契。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少数历尽劫难而精神不灭的民族,从最初希伯来人两到迦南,到犹太人亡国灭族之灾,这些罕见的创伤使得犹太人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救世主意识因此成为这个民族最深刻的集体无意识。

如何救世复国,凝聚族群,由此产生的基督教的爱欲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性与神性。

以爱为基本教义的基督教相较于以契约为教义的犹太教,其不分族群的全能性被赋予更多的普世价值,进而得以弘扬光大。

二.二者的异同分析——平等之爱与差等之爱(1)“仁爱”——差等之爱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

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

社会视角下儒学与基督教比较研究

社会视角下儒学与基督教比较研究

社会视角下儒学与基督教比较研究现代社会中,儒学和基督教是两种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文化体系。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以“仁爱”、“礼法”和“忠诚”为基本信仰。

而基督教则是西方文明和全球文化中的一部分,基于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

虽然儒学和基督教来自不同文化、宗教和哲学背景,但是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影响和在社会中的作用。

第一,儒学和基督教都着重强调“爱”和“仁慈”,并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儒家的“仁爱”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儒家认为人道关系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

同样,基督教中的“爱人如己”的信仰和“仁慈”也是基础信念,教育人们要关注他人和社会,这对社会和谐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儒学和基督教也都强调“诚信”和“信仰的力量”。

在儒家哲学中,“忠诚”和“信用”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而在基督教中,信徒们认为他们的信仰是成功、幸福和真理的来源,而信仰的不断强化和扩展可以提高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

第三,儒学和基督教都鼓励人们关注家庭、社区和人群。

在儒家哲学中,“礼法”是重要的概念,代表着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其义务和道德责任。

同样,基督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区的存在,并倡导爱及邻舍和对社会的服务。

第四,儒学和基督教都在道德教育及社会建设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儒学在中国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教育风俗习惯、家庭教育,将道德观念和真理传达给每个人。

在基督教中,信徒被教育要做一个优秀的公民、好的儿女和伴侣,并要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帮助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第五,儒学和基督教也强调了灵性的重要性。

在儒学中,“君子”应该通过修身和学习、正确的信仰和实践来实现他们的真正的潜力,而在基督教中,信徒们被鼓励通过祈祷、阅读圣经和参加教堂活动来提高灵性。

总体说来,尽管儒学和基督教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两者在意义、价值和实践方面都有差异。

儒学强调的是道德和做人之道,而基督教则更关注信仰和上帝。

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

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

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儒家和基督教对于人类心灵和人格的影响及塑造都是巨大的。

近年来中外学术界屡有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的尝试。

本文想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目的是想从中引申出一些对当代情境之中的道德实践的有益思考。

一、概念和问题描述康德曾经明确表示,关于道德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种学问,一种是研究道德论证的学问,另一种是道德原则如何与经验结合的学问。

前者是康德所谓的纯道德哲学,后者属经验知识,康德称之为实践人类学,相当于今天的心理学。

当然,康德主要关怀的是道德论证。

而且我们看到,在康德的伦理学中,道德原则的论证基本上独立于道德心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不牵涉对人的感情方面,例如情感和喜好的哲学假定,更确切地说是刻意排除这些假定。

当然,康德的道德论证本身或许也可以说是蕴涵了对道德心理的某种预设,因为对康德来说,已经论证为合理的道德原则意味着这些道德原则就是道德主体有相应的能力去实践的原则。

但即使如此,这种心理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人的情感和内在性情,而是从理性的义务概念中引申出来的“道德”心理。

从康德的道德观念中,人们或许不难找到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影子。

但实际上,从掌握关于道德的知识到道德实践的转化,这一过程并不是自动发生的,中间显然还隔着一条或深或浅的鸿沟。

因此,对道德心理问题的深入探讨显然是有实践意义的。

我们这里所讲的道德心理,主要是指促成人们将道德知识或道德原则转化成实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机制,即情感上愿意去实践和追求某一道德、意志上有持之以恒的能力的机制,其中包括某一道德学说本身对道德心理的明确或暗示性影响。

毋庸置疑,在道德心理的层面,儒家和基督教中都存在丰富的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心理是儒家伦理学的核心,例如孟子的性善论几乎同时承担着两个主要的化理任务——道德论证和道德实践动机(心理激励)。

总体而言,儒家的性善论概念架构循着这样一条思路:上天赋予人类的天性中有一类是特殊的情感性反应(道德论证),这些情感能力促成人之为人的本性和使命的实现(道德动力)。

儒家思想和基督教对中美价值观的影响比较

儒家思想和基督教对中美价值观的影响比较

Comparison on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 on Values of China and America 作者: 张琳
作者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出版物刊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27-2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儒家思想;基督教;价值观;中美差异
摘要:作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某一文化群体中的人具有根本的影响,许多学者对影响价值观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少有学者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对不同价值观差异的形成进行分析。

文章从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教义出发,分析了中美价值观在不同价值维度上的差异,力图揭示出宗教信仰对中美价值观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差异
? 两千多年来,分裂的西欧虽然也曾遭遇多次瘟疫和饥荒,却极少像中国一样,每逢改朝换代就出现大流血、大破坏。

? 儒家与基督教的人生观,各自导致了怎样的价值判断?在维系社会道德和秩序方面,儒家与基督教又有着怎样的差异??《圣经》认为,道德和律法都来自上帝,因此它们神
圣不可侵犯;上帝容不下邪恶,因此美善一定会战胜邪恶。

《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儒家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差异策划:先知书店文:网络丨编辑:千字君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就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延续两千多年的儒家道统,对中国国民性造成了什么影响?与历朝历代的社会变迁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长期以来,或许是囿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参照物,我们很难跳出“中国语境”来论说儒家。

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两千多年来,分裂的西欧虽然也曾遭遇多次瘟疫和饥荒,却极少像中国一样,每逢改朝换代就出现大流血、大破坏,非正常死亡达总人口的四五分之一,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并且,现代文明正是诞生于所谓“黑暗的中世纪”。

与日本等周边国家相比,中国面对外来文明时,往往很难自我更新,反而将其融入中国的大传统。

国产圣母子像:基督教中国化的产物
如此看来,西欧基督教文明似乎极具借鉴意义:儒家与基督教的人生观,各自导致了怎样的价值判断?在维系社会道德和秩序方面,儒家与基督教又有着怎样的差异?儒家面对外来文化时,为何总是如此强势?
本文从两个方面简单地探讨了这些问题。

1.人生成功标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名言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
和人生观,与基督教主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背道而驰,反映出人和上帝对世界和人生看法的巨大差异。

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是人生成功的最高标准,“修身齐家”
只是做基础功课,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儒家把治国平天下看成光宗耀祖的大事,看成人生的终极意义。

儒家认为贵贱有序,圣人有资格教化万民。

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人们必然会把考科举、做人上人作为人生努力的方向。

北宋张横渠完美阐释了儒家的价值观
遗憾的是,按照儒家的成功标准,成功人士显然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沦落为失败者。

即便是少数位极人臣的帝王师,下场也相当凄惨。

究其原因,在一个依靠儒教纲常建立的人治社会,既不可能存在稳定可靠的权威,也无法实现最基本的平等和正义。

基督教的成功标准与儒家完全不同。

基督教的成功标准只有
一个:遵守上帝的律法。

基督教不在乎你职位高低,不在乎你是否做了大事,只在乎你的道德行为是否遵守了上帝的律法。

凡是在道德行为上遵守上帝律法的人,他就是成功人士。

他不但光宗耀祖,而且还荣耀了创造天地万物的上帝。

对于这样的成功人士,上帝不但要赐福他本人,而且还要福荫他的后代。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施慈爱,直到千代。

”《出埃及记》20:6
摩西听从耶和华的诫命,历经四十年,带以色列人脱离法老的奴役
按照基督教的成功标准,人人可作成功人士。

你无需做什么大事,你只要遵守上帝的律法即可。

无论你是毫不起眼的手艺人,还是被人忽视的清洁工,你都可以成功,都可以实现人生的意义。

因为在《圣经》里,绝不存在“草民”的概念。

基督教从不把地位和名望作为成功的标准。

对于那些违反上帝律法的人,即使他是威震四海的大将军,即使他是统治一方的君王,他一样是失败者。

二、道德在人生中的地位
按照儒家价值观,“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修身齐家”只是为最高目标服务的手段,是通往最高目标的阶梯。

真正光宗耀祖的是“治国平天下”,而不是“修身齐家”。

在儒家的词典里,道德(修身)没有什么地位。

当最高目标与修身齐家冲突时,按照儒家价值观,应该毫不犹豫的抛弃修身齐家,不顾一切地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实现光宗耀祖的梦
想。

比如,如果构陷无辜能够让一个人攀上高位,之后才能掌握更大的权力“造福苍生”,儒家会如何选择呢?究其原因,这是儒家无法解决的伦理悖论(为什么中国历代的改革总是失败,而只有造反成功?千字君诚挚推荐:马立诚《历史的拐点:历代改革启示录》)。

与儒家完全不同的是,道德在基督教里具有极高的地位,基督教追求的人生最高目标就是道德本身。

愿你们行事为人配得过主。

歌罗西书1:10
基督教把违反道德叫做犯罪(哪怕是一点点的违反)。

在道德上能否遵守上帝的律法,是人生成功与失败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

圣经规定的道德规范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参阅圣经《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

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当他面临诬陷无辜可以使自己攀上高位的选择时,他应该选择拒绝诬陷,这是圣经的严厉要求。

《圣经》认为,上帝是是光,是爱,是真理,是生命,是公义,是一切世间一切美善的源泉。

道德和律法都来自上帝,因此它们神圣不可侵犯,并且上帝容不下一丝邪恶,美善一定会战胜邪恶。

(千字君注:参阅《新约·约翰壹书》,圣·奥古斯丁《论信望爱》)
凡是恨恶弟兄的,他就等同于杀了人。

约翰壹书3:15从上
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儒家与基督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系。

虽然儒生不认识上帝,但是儒生也无法超脱于宇宙之外,也同样要受上帝的管束。

儒生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是你的自由,上帝并不干预你。

但是如果儒生违反道德,触犯了上帝的律法,同样要受上帝的惩罚,无一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