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水平断层解剖
合集下载
头部(颅脑断层解剖基础)-断层
AC PC
连合间线 (Intercommissural line): 前连合后缘中点至后连合前缘中 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现 作为标准影像扫描基线。脑立体 定位、X刀、γ刀等多以此线为基 础。
2、冠状断层常用基线
为经外耳门中点与眦耳线所作的垂线。 但脑立体定位手术采用经AC-PC线中 点所作垂线为冠状成像的基线。
上项线:为从枕外隆突至颞骨乳突 上缘的弧形连线上的骨嵴。深面有横 窦,也是大脑和小脑的分界线。
三、头部断层解剖的常用基线(重点掌握)
1、横断层常用基线
眶耳线 Orbitomeatal line (OML)或眦耳线 Canthomeatal line(CML): 为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为头部横断层扫描的常用基线。
颧弓:位于外耳门前方的水平线上,全长约三横指(56cm),于皮下可触及。颧弓上缘相当于大脑颞叶前端下缘。
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 通过。
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 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
枕外隆凸:为头后正中最凸的隆起, 其内面是窦汇。
2、分区
头部以眶上缘、颧 弓、外耳门和乳突的 连线,分为后上方的 颅脑部和前下方的颌 面部。
颅脑部:由颅顶、颅腔和颅底三部分组成,内容脑、脑膜 和脑血管等。
颌面部:包括眶区、鼻区、咽区(鼻咽和口咽)、腮腺咬 肌区和耳区。
二、头部的标志性结构(熟悉,自学)
眶上切迹(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距正 中线约2.5CM,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
3、矢状断层常用基线
为头部前、后正中线的连线。
第二部分
颅
掌握内容:颅的组成和各颅骨的名称、位置 颅的各面观 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头面部筋膜间隙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颞 肌剖
翼 内 肌 和 翼 外 肌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翼 内 肌 和 翼 外 肌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咀嚼肌的起、止点和作用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颅
底
外
面
肌
肉
的
附
着
点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位置 •相通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翼腭窝 Pterygopalatine Fossa
➢ 是一个小的锥形间隙,位于眼眶尖的下方,含有 血管和神经。
➢ 由后方的蝶骨翼突、内侧的腭骨垂直板、前方的 上颌骨体围成。
➢ 向前借眶上裂通眼眶; ➢ 向内侧经翼腭孔通鼻腔; ➢ 向外侧经翼腭裂通颞下窝; ➢ 向后经圆孔通颅中窝; ➢ 经髁管通颅外; ➢ 向下经腭大孔通口腔。
舌下间隙: 位于舌肌与下 颌舌骨肌之间。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咬肌间隙
Masseteric space
位置 内容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翼颌间隙
Pterygomandibular space
下颌下间隙
舌下间隙
sublingual space
位置 内容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胼 胝 体 前 冠 状 层 面
丘脑中人部体断、层解乳剖学头头部断体层解冠剖 状层面
丘脑后部人体、断层大解剖学脑头部脚断层解冠剖 状层面
胼胝体压人体、断层松解剖果学头体部断冠层解状剖 层面
(通过基线后1cm×6mm)
蝶窦、筛窦、鼓室横断层面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眦 耳 线 横 断 层 面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颞 肌剖
翼 内 肌 和 翼 外 肌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翼 内 肌 和 翼 外 肌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咀嚼肌的起、止点和作用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颅
底
外
面
肌
肉
的
附
着
点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位置 •相通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翼腭窝 Pterygopalatine Fossa
➢ 是一个小的锥形间隙,位于眼眶尖的下方,含有 血管和神经。
➢ 由后方的蝶骨翼突、内侧的腭骨垂直板、前方的 上颌骨体围成。
➢ 向前借眶上裂通眼眶; ➢ 向内侧经翼腭孔通鼻腔; ➢ 向外侧经翼腭裂通颞下窝; ➢ 向后经圆孔通颅中窝; ➢ 经髁管通颅外; ➢ 向下经腭大孔通口腔。
舌下间隙: 位于舌肌与下 颌舌骨肌之间。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咬肌间隙
Masseteric space
位置 内容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翼颌间隙
Pterygomandibular space
下颌下间隙
舌下间隙
sublingual space
位置 内容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胼 胝 体 前 冠 状 层 面
丘脑中人部体断、层解乳剖学头头部断体层解冠剖 状层面
丘脑后部人体、断层大解剖学脑头部脚断层解冠剖 状层面
胼胝体压人体、断层松解剖果学头体部断冠层解状剖 层面
(通过基线后1cm×6mm)
蝶窦、筛窦、鼓室横断层面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眦 耳 线 横 断 层 面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断层解剖
头部断层解剖学人体断层解剖学-06PPT课件
眦 耳 线 横 断 层 面
枕 骨 大 孔 横 断 层 面
环 枕 关 节 层 面
咀 嚼 肌 横 断 面 ︵ 下 面 观 ︶
环 枕 关 节 层 面
环 枢 关 节 层 面
环 枢 关 节 层 面
下 颌 下 腺 病 变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茎突前间隙(prestyloid space)较小,内含脂肪组织、腭帆张肌、腭 帆提肌、下颌神经及其分支、上颌动脉分支等,并借卵圆孔、棘孔通颅 中窝。
➢ 茎突后间隙(retrostyloid space)较大,内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第 Ⅸ~Ⅻ脑神经和颈外侧深上淋巴结、颈交感神经干等,经颈静脉孔、舌 下神经管通颅后窝。
经翼腭窝的横断面
• 鼻中隔5 • 犁骨6 • 眶下壁10 • 中鼻甲11 • 上颌窦12 • 枕内隆凸13 • 颞肌14 • 颧弓15 • 咬肌16 • 关节结节17 • 颈动脉管外
口18
• 颈静脉孔19 • 乳突20 • 棘孔21 • 下颌头22 • 卵圆孔23 • 翼腭窝24 • 翼外肌27
翼腭窝 Pterygopalatine Fossa
➢ 咽旁间隙又称咽侧间隙(lateral pharyngeal space)、翼咽间隙 (pterygopharyngeal space)或咽翼间隙等。位于翼内肌、腮腺深叶 与咽侧壁之间,呈倒立的锥体形,上达颅底,下至舌骨平面,前界为翼 下颌韧带,后界为椎前筋膜的外侧份。间隙借茎突及其茎突诸肌分为茎 突前、后间隙(或咽旁前、后间隙)。
➢ 咀嚼肌间隙
断层解剖学课件1断层头部
额桥束 丘 脑前辐射
各 内囊膝 皮质核束
尾状核头
额桥束
丘脑前 辐射
部 的 投 射 纤 维
内囊后肢 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枕桥束 听辐射 颞桥束
皮质核束
丘脑中 央辐射
皮 质 脊 髓
上肢 躯干 下肢
束
背 侧 丘 脑
皮
质
苍
红
白
核
球
束
壳
顶枕颞桥束
听辐射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1眶 2 筛窦 3 颞肌 4 蝶骨体 5 外耳道 6 脑桥 7 第4脑室 8 小脑半球 9 蝶窦 10 颞叶 11 乙状窦 12 枕骨
经乙状窦的横断面
经寰枕关节的横断面
1 鼻中隔 2 鼻泪管 3 下鼻甲 4 上颌窦 5 下颌骨髁突 6 腮腺 7 乳突 8 颈内静脉 9 枕导静脉 10 小脑扁桃体 11 第四脑室 12 延髓 13 枕骨 14 颈内动脉 15 翼内肌 16 翼外肌 17 颞肌 18 鼻咽
经扣带回的横断面
1 额骨 2 额上回 3 额上沟 4 额中回 5 额下回 6 中央前回 7 中央后回 8 顶内沟 9 顶上小叶 10 上矢状窦 11 顶骨 12 胼胝体辐射 13 扣带回 14 额内侧回 15 大脑镰
经胼胝体上方横断面
1 额骨 2 额上回 3 额中回 4 额下回 5 中央前回 6 中央后回 7 顶骨 8 枕骨 9 上矢状窦 10 顶枕沟 11 楔叶 12 楔前叶 13 顶下沟 14 扣带回 15 大脑镰
常用术语
1.断层或断面(section):
根据研究目的,沿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 的切片或扫描,即断层标本或断层图像;
局部解剖学之头部断层解剖
23、直窦 24、窦汇
25、枕颞内侧回 26、大脑后动脉
27、海马 28、基底动脉
29、后交叉动脉 30、杏仁体
31、颈内动脉 32、大脑中动脉
33、嗅三角 34、颞肌
35、嗅束 36、大脑镰
37、泪腺 38、上睑板
44、枕颞外侧回
1、额窦 2、眼球 frontal sinus
eyeball
3、鸡冠
1、上矢状窦 2、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 3、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 4、大脑镰 5、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 6、胼胝体膝 7、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 8、壳 9、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 10、岛叶 11、 12、13、丘脑前、内侧、 外侧核群
第八水平切面
1、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
2、大脑镰cerebral falx
3、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
4、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
5、大脑外侧窝池
6、壳 putamen
7、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
8、颞上回
14、楔前叶
15、顶枕沟
16、楔叶
二、头中部水平断面:共7层,均可见脑室
第五水平断面
1、上矢状窦 2、大脑镰 3、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 4、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 5、扣带沟 6、扣带回 7、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 8、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 9、尾状核体body of caudate nucleus 10、中央沟 11、中央后回 12、侧脑室中央部 central part of
02头部水平断层解剖
断层十三
经蝶鞍、垂体层面
关键结构:蝶鞍、脑垂体
显示结构:
1.鞍结节、前床突、鞍背、视神经、腺垂体、 神经垂体、蝶窦、动眼神经、颈内静脉
2.上睑提肌、上直肌、上斜肌、泪腺、眶脂体、 额骨、眶上缘、眉间、额窦
3.蝶骨大翼、眶上裂、颞肌、颞骨岩部、三叉 神经、乙状窦
4.基底动脉、脑桥基底部-被盖、小脑中脚、齿 状核核、蚓垂、蚓锥体
顶枕沟、楔前叶、楔叶
断层七
经穹隆连合(胼胝体下、侧脑室中央部层面)
关键结构:侧脑室、穹隆连合、内囊 显示结构: 1.头皮、额骨、顶骨、枕骨、颞肌、上矢状
窦、直窦 2.侧脑室前角-中间部、后角、脉络丛 3.尾状核头-尾、背侧丘脑、内囊、视辐射、
屏状核、脑岛、 4.外侧沟、缘上回、角回、顶枕沟、枕叶、
副沟 4.枕叶、颞下-中回、颞横回、外侧沟、额上-中-下
回、小脑蚓
断层十
经前连合(第三脑室下部、前连合层面)
关键结构:前连合、上丘、小脑幕
显示结构:
1.前连合、穹隆柱、中脑的上丘、小脑蚓-小舌 -山顶、小脑幕
2.岛叶、屏状核、壳、苍白球、尾状核头、内 囊膝-后肢、下丘脑、顶盖前区、海马沟-伞、 海马
沟、额上回、顶上小叶
断层三
经中央旁小叶(额顶叶中部层面)
关键结构:中央沟、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楔前叶、额上回
显示结构: 1.头皮、额鳞、顶骨、冠状缝 2.大脑纵裂、大脑镰、上矢状窦 3.中央沟、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楔
前叶、顶内沟、额上回、额上沟、额中回
断层四
经扣带沟(额顶叶下部层面)
回、额内侧回、扣带沟、扣带回
断层九
经松果体(第三脑室上部、松果体层面)
关键结构:基底核、内囊、松果体区 显示结构: 1.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苍白球-壳)、屏状
【解剖学课件】-头部的水平断面PPT
胼胝体压部横断层面 前连合层面
3.顶枕沟
出现在中央旁小叶消失至胼胝体 压部出现之间的层面
内侧面,自内侧向外侧横行深沟 沟的前方楔前叶,后方楔叶
4.顶内沟
出现在顶枕沟上部的层面 大脑半球后部偏外侧,与大脑纵
裂几乎平行 沟内侧为顶上小叶,外侧为顶下
小叶
胼胝体干层面 顶内沟中份横断层面
(二)第四脑室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5、连合间线 (AC-PC线) 为前连合后缘中点 至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脑立体定位手术 和X刀、γ刀治疗多以此线为准。
(一)横断层面上主要脑沟的识别
1.中央沟
沟的深度和方向 有1或2条伴行的沟 中央前后回的厚度 沟的位置,上外侧面
前2/5与后3/5交界处
顶内沟下份横断层面
2.外侧沟
与岛叶皮质相垂直的脑沟 与蝶骨大翼突起相对应
头部的水平断面
一、头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
1、眦耳线(眶耳线)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 线,颅脑横断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
2、Reid 基线(人类学基线)为眶下缘至外 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常以此为 准制作。
3、上眶耳线 为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门中点的连 线,经该线的平面与颅底平面一致。
4、Frankfort平面 为眶下缘和左、右外耳 门上缘组成的平面。接近于Reid基线平面。
4 8 12
中央旁小叶层面
顶内沟中份层面
顶内沟下份层面
半卵圆中心层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胝体干层面
胼胝体压部层面
上丘层面
下丘层面
小脑上脚层面
视交叉、小脑中脚层面
垂体层面
颈动脉管层面
中央旁小叶层面
半卵圆中心层面
胼胝体干层面
胼胝体压部层面
3.顶枕沟
出现在中央旁小叶消失至胼胝体 压部出现之间的层面
内侧面,自内侧向外侧横行深沟 沟的前方楔前叶,后方楔叶
4.顶内沟
出现在顶枕沟上部的层面 大脑半球后部偏外侧,与大脑纵
裂几乎平行 沟内侧为顶上小叶,外侧为顶下
小叶
胼胝体干层面 顶内沟中份横断层面
(二)第四脑室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5、连合间线 (AC-PC线) 为前连合后缘中点 至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脑立体定位手术 和X刀、γ刀治疗多以此线为准。
(一)横断层面上主要脑沟的识别
1.中央沟
沟的深度和方向 有1或2条伴行的沟 中央前后回的厚度 沟的位置,上外侧面
前2/5与后3/5交界处
顶内沟下份横断层面
2.外侧沟
与岛叶皮质相垂直的脑沟 与蝶骨大翼突起相对应
头部的水平断面
一、头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
1、眦耳线(眶耳线)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 线,颅脑横断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
2、Reid 基线(人类学基线)为眶下缘至外 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常以此为 准制作。
3、上眶耳线 为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门中点的连 线,经该线的平面与颅底平面一致。
4、Frankfort平面 为眶下缘和左、右外耳 门上缘组成的平面。接近于Reid基线平面。
4 8 12
中央旁小叶层面
顶内沟中份层面
顶内沟下份层面
半卵圆中心层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胝体干层面
胼胝体压部层面
上丘层面
下丘层面
小脑上脚层面
视交叉、小脑中脚层面
垂体层面
颈动脉管层面
中央旁小叶层面
半卵圆中心层面
胼胝体干层面
胼胝体压部层面
头部上中部的水平断层解剖
小叶,再进一步辨认中央沟。
2、第3~4水平断面 关键结构: ①中央旁小叶消失而出现扣带回; ②大脑半球断面中部半卵圆中心髓质增大。
头部第3水平断面
头部第4水平断面
二、头中部水平断面
头中部水平断面包括7层,其特点为均可见到脑室 1、第5水平断面
此断面侧脑室中央部显露,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预习第五节 三、头下部水平断面
关键结构:鞍上池(包括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前部)
池内可见视交 叉、漏斗、乳 头体、颈内动 脉、基底动脉
(3)后部(位于鞍背后方、小脑幕切缘内侧)
关键结构:
①脑桥、小脑、 第四脑室上部
②小脑半球、 小脑蚓
③直窦、窦汇、 横窦
(4)两侧部(位于蝶鞍和小脑幕外侧)
关键结构:大 脑颞叶、侧脑 室下角
6、第10水平断面
关键结构:
①脑桥基底部、鞍 背、桥池、基底动 脉 ②小脑半球、小脑蚓 ③第四脑室 (4)两侧部(蝶鞍两 侧和小脑幕前外方)
可见颞叶下部
7、底11水平断面
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1)前部(为蝶窦以前的部分):
①鼻腔:鼻中隔、 上鼻甲、中鼻甲、 筛窦
②眶腔
(2)中部(为蝶窦及 其两侧部)
①碟窦 ②颞叶下部
3、第7水平断面 该层面通过室间孔,借胼胝体分为前、中、后三部。
(1)前部(位于胼胝 体膝和外侧沟前方):
结构同上一断面
(2)中部(位于胼胝体膝和压部之间)
关键结构:
①前1/3:侧脑室前角、 (由胼胝体、透明隔、 穹隆拄和尾状核头围成) 室间孔;
②中1/3:第三脑室、 背侧丘脑、内囊。内囊 外侧依次为苍白球、壳、 外囊、屏状核、最外囊、 岛叶和岛盖。
可分为前部、中部、后部和两侧部 (1)前部(为蝶鞍之前的部分):
2、第3~4水平断面 关键结构: ①中央旁小叶消失而出现扣带回; ②大脑半球断面中部半卵圆中心髓质增大。
头部第3水平断面
头部第4水平断面
二、头中部水平断面
头中部水平断面包括7层,其特点为均可见到脑室 1、第5水平断面
此断面侧脑室中央部显露,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预习第五节 三、头下部水平断面
关键结构:鞍上池(包括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前部)
池内可见视交 叉、漏斗、乳 头体、颈内动 脉、基底动脉
(3)后部(位于鞍背后方、小脑幕切缘内侧)
关键结构:
①脑桥、小脑、 第四脑室上部
②小脑半球、 小脑蚓
③直窦、窦汇、 横窦
(4)两侧部(位于蝶鞍和小脑幕外侧)
关键结构:大 脑颞叶、侧脑 室下角
6、第10水平断面
关键结构:
①脑桥基底部、鞍 背、桥池、基底动 脉 ②小脑半球、小脑蚓 ③第四脑室 (4)两侧部(蝶鞍两 侧和小脑幕前外方)
可见颞叶下部
7、底11水平断面
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1)前部(为蝶窦以前的部分):
①鼻腔:鼻中隔、 上鼻甲、中鼻甲、 筛窦
②眶腔
(2)中部(为蝶窦及 其两侧部)
①碟窦 ②颞叶下部
3、第7水平断面 该层面通过室间孔,借胼胝体分为前、中、后三部。
(1)前部(位于胼胝 体膝和外侧沟前方):
结构同上一断面
(2)中部(位于胼胝体膝和压部之间)
关键结构:
①前1/3:侧脑室前角、 (由胼胝体、透明隔、 穹隆拄和尾状核头围成) 室间孔;
②中1/3:第三脑室、 背侧丘脑、内囊。内囊 外侧依次为苍白球、壳、 外囊、屏状核、最外囊、 岛叶和岛盖。
可分为前部、中部、后部和两侧部 (1)前部(为蝶鞍之前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沟的深度:中央沟 较深,自外侧向内 侧延伸,可有1条 (中央后沟)或2条 (中央前、后沟) 与之伴行。
2、中央前、后回的厚度:
中央前回较中 央后回厚,二者之 间的沟为中央沟。
中央沟前方为额叶,后方是枕叶; 中央前回前方有仅一个脑回时为额上回,有2个脑回
时为额上回和额中回,有仅3个脑回时为分别为 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经该线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结构 及减少颅骨伪影。
4. 连合间线
(intercommissural line): 为前连合后缘中点至后连 合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 AC-PC线。
脑立体定位断层解剖研 究多以此为基线。
头部水平断面主要脑沟的识别方法:
一、中央沟:
海马 上丘
小脑
直窦 上矢状窦
7、经上丘和后连合的横断层
额叶
第三脑室 颞叶
中脑水管 下丘 横窦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颞上回 颞中回
黑质 红核
颞下回
小脑幕(八字型)
窦汇
8、经下丘和前连合的横断层
额叶 颞叶 小脑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视束 基底动脉 蓝斑 横窦
枕窦
9、经小脑上脚的横断层
额叶(颅前窝)
3、顶枕沟:端脑中 部横断面上,在大脑 内侧面上,自内侧向 外侧横向走行较深的 脑沟,其前方为顶叶 (楔前叶),后方为 枕叶(楔叶),楔前 叶前方为扣带回,楔 叶后方为距状沟。
楔前叶 楔叶
4、顶内沟: 大脑半球后部偏 外侧处,与大脑纵 裂几乎平行的沟。 顶内沟内侧为顶上 小叶,外侧为顶下 小叶,顶下小叶内 自前向后为缘上回 和角回。
额上回
额上、中回
额上、中、下回
二、外侧沟:
1、岛叶皮质: 断面上出现
岛叶皮质后,与 岛叶皮质呈垂直 的位的脑沟既为。
2、蝶骨大翼:
在颅前、中窝交界 处的颅骨侧壁上, 伸向颅腔内的突起 为蝶骨大翼的骨性 断面,与该突起对 应的脑沟既为。
外侧沟前方为 额叶,后方是颞 叶;颞上、中、 下回在颞叶内自 前向后依次排列。
经旁中央小叶下份
额上回
额中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枕沟
经顶枕沟上份的断层
顶内沟
顶下小叶 楔叶
上矢状窦前份
额上回
中央旁 小叶
扣带 缘支
中央 前回
中央 后回
顶内沟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上矢状窦后份
1、经旁中央小叶上份断层
上矢状窦前份 大脑镰 扣带回
额上回
顶叶 楔叶
2、经旁中央小叶下份
额上沟 额中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视神经 动眼神经
颞叶(颅中窝) 三叉神经根
乙状窦
小脑(颅后窝)
嗅束沟 直回 眶回 颈内动脉 垂体
绒球 第四脑室 小脑蚓
10、经垂体的横断层
鸡冠
蝶窦 海绵窦 基底动脉
小脑镰
直回 眶回 视神经 动眼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神经 绒球
枕窦
11、经海绵窦的横断层
鼻中隔
颞下颌关节 乙状窦 颈内静脉
视神经
筛窦前中后群
顶内沟 枕下小叶 顶枕沟 上矢状窦后份
额上回 扣带回
额中回 额上沟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枕沟
顶内沟
顶下小叶 楔叶
3、经顶枕沟上份的断层
4、经半卵前叶 楔叶
顶枕沟
此断面经胼胝体上方,大脑镰成线状贯穿中线,前后方可见矢状窦断面,中线两侧出现 广泛的髓质区,为左右大脑半球髓质形成的半卵圆中心所占据皮质与髓质分界明显。中 央旁小叶消失,扣带沟浅而短,后方与枕叶顶枕沟相对,扣带回出现,中央前后沟变短。
胼胝体沟 尾状核 缘上回 大脑外侧沟
距状沟 舌回 角回 楔叶
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 豆状核 丘脑 胼胝体压部
外侧沟呈“人”字形,
胼胝体压部消失,是
角回和缘上回消失的
标志。
6、经胼胝体压部的断层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内囊 脑岛 第三脑室
侧脑室后角
内囊
扣带回前份 胼胝体膝 尾状核 豆状核 丘脑
第三脑室
额下回 中央前回 脑 中央后回 岛 大脑中动脉
蝶窦 颈内动脉
延髓 小脑扁桃体
12、经颞下颌关节的横断层
扣带沟
膝 胼胝体沟
干 压
嘴
扣带沟 扣带回前份
胼胝体沟
扣带回峡 楔叶 舌回
侧脑室前后角清晰可见,呈“】【” 形,中部为胼胝体体部,大脑外侧沟 呈水平直线型,顶枕沟位置前移,舌 回和距状沟出现。
额上回
大脑镰前份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侧脑室
枕钳
大脑镰后份
额钳
5、经胼胝体干部的断层
额中回
扣带沟 额下回 扣带回前份
头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何仲义 教授
头部断面解剖学常用三种基线
1、Reid基线(下眶耳线) (Reid’s base line,RBL) 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头部断层标本的制作
多以此基线为标准。
2、眦耳线
外眦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颅脑水平断层扫描多以 此线为基线。
选择性脑断面解剖
3、上眶耳线(supraobitometal line,SML)
2、中央前、后回的厚度:
中央前回较中 央后回厚,二者之 间的沟为中央沟。
中央沟前方为额叶,后方是枕叶; 中央前回前方有仅一个脑回时为额上回,有2个脑回
时为额上回和额中回,有仅3个脑回时为分别为 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经该线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结构 及减少颅骨伪影。
4. 连合间线
(intercommissural line): 为前连合后缘中点至后连 合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 AC-PC线。
脑立体定位断层解剖研 究多以此为基线。
头部水平断面主要脑沟的识别方法:
一、中央沟:
海马 上丘
小脑
直窦 上矢状窦
7、经上丘和后连合的横断层
额叶
第三脑室 颞叶
中脑水管 下丘 横窦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颞上回 颞中回
黑质 红核
颞下回
小脑幕(八字型)
窦汇
8、经下丘和前连合的横断层
额叶 颞叶 小脑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视束 基底动脉 蓝斑 横窦
枕窦
9、经小脑上脚的横断层
额叶(颅前窝)
3、顶枕沟:端脑中 部横断面上,在大脑 内侧面上,自内侧向 外侧横向走行较深的 脑沟,其前方为顶叶 (楔前叶),后方为 枕叶(楔叶),楔前 叶前方为扣带回,楔 叶后方为距状沟。
楔前叶 楔叶
4、顶内沟: 大脑半球后部偏 外侧处,与大脑纵 裂几乎平行的沟。 顶内沟内侧为顶上 小叶,外侧为顶下 小叶,顶下小叶内 自前向后为缘上回 和角回。
额上回
额上、中回
额上、中、下回
二、外侧沟:
1、岛叶皮质: 断面上出现
岛叶皮质后,与 岛叶皮质呈垂直 的位的脑沟既为。
2、蝶骨大翼:
在颅前、中窝交界 处的颅骨侧壁上, 伸向颅腔内的突起 为蝶骨大翼的骨性 断面,与该突起对 应的脑沟既为。
外侧沟前方为 额叶,后方是颞 叶;颞上、中、 下回在颞叶内自 前向后依次排列。
经旁中央小叶下份
额上回
额中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枕沟
经顶枕沟上份的断层
顶内沟
顶下小叶 楔叶
上矢状窦前份
额上回
中央旁 小叶
扣带 缘支
中央 前回
中央 后回
顶内沟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上矢状窦后份
1、经旁中央小叶上份断层
上矢状窦前份 大脑镰 扣带回
额上回
顶叶 楔叶
2、经旁中央小叶下份
额上沟 额中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视神经 动眼神经
颞叶(颅中窝) 三叉神经根
乙状窦
小脑(颅后窝)
嗅束沟 直回 眶回 颈内动脉 垂体
绒球 第四脑室 小脑蚓
10、经垂体的横断层
鸡冠
蝶窦 海绵窦 基底动脉
小脑镰
直回 眶回 视神经 动眼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神经 绒球
枕窦
11、经海绵窦的横断层
鼻中隔
颞下颌关节 乙状窦 颈内静脉
视神经
筛窦前中后群
顶内沟 枕下小叶 顶枕沟 上矢状窦后份
额上回 扣带回
额中回 额上沟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枕沟
顶内沟
顶下小叶 楔叶
3、经顶枕沟上份的断层
4、经半卵前叶 楔叶
顶枕沟
此断面经胼胝体上方,大脑镰成线状贯穿中线,前后方可见矢状窦断面,中线两侧出现 广泛的髓质区,为左右大脑半球髓质形成的半卵圆中心所占据皮质与髓质分界明显。中 央旁小叶消失,扣带沟浅而短,后方与枕叶顶枕沟相对,扣带回出现,中央前后沟变短。
胼胝体沟 尾状核 缘上回 大脑外侧沟
距状沟 舌回 角回 楔叶
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 豆状核 丘脑 胼胝体压部
外侧沟呈“人”字形,
胼胝体压部消失,是
角回和缘上回消失的
标志。
6、经胼胝体压部的断层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内囊 脑岛 第三脑室
侧脑室后角
内囊
扣带回前份 胼胝体膝 尾状核 豆状核 丘脑
第三脑室
额下回 中央前回 脑 中央后回 岛 大脑中动脉
蝶窦 颈内动脉
延髓 小脑扁桃体
12、经颞下颌关节的横断层
扣带沟
膝 胼胝体沟
干 压
嘴
扣带沟 扣带回前份
胼胝体沟
扣带回峡 楔叶 舌回
侧脑室前后角清晰可见,呈“】【” 形,中部为胼胝体体部,大脑外侧沟 呈水平直线型,顶枕沟位置前移,舌 回和距状沟出现。
额上回
大脑镰前份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侧脑室
枕钳
大脑镰后份
额钳
5、经胼胝体干部的断层
额中回
扣带沟 额下回 扣带回前份
头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何仲义 教授
头部断面解剖学常用三种基线
1、Reid基线(下眶耳线) (Reid’s base line,RBL) 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头部断层标本的制作
多以此基线为标准。
2、眦耳线
外眦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颅脑水平断层扫描多以 此线为基线。
选择性脑断面解剖
3、上眶耳线(supraobitometal line,S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