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课时优案8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习题(含解析)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设计及答案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设计及答案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农事诗,描述抢收麦子的劳作情景,也表现了宋代士子亲历农桑的行为。
B.苏辙虽年老体迈,不事农作,农忙时节,也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做炊饼沽酒等力所能及之事。
C.文章颔联采用对比、先扬后抑的手法写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字里行间充满着乡村劳作气息。
D.这首诗对仗工整,率真自然,饶有兴趣,我们能体会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也感受到劳动的欢乐与情趣。
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与“一竿晴日舞比邻”中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择善而从之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C.孔子登山而小鲁D.春风又绿江南岸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前两联都含有对比,请予以具体说明。
5.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可以看出,这次收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
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数据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
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渐被忽视和①。
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了当下②的问题,家庭劳动应该是劳动教育的首选,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第一道自我的门槛。
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
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③。
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④,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1).依次填入文中序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边缘化棘手趋势不容置喙B.隔离化敏感共识不容置疑C.隔离化敏感趋势不容置喙D.边缘化棘手共识不容置疑(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才能一层层夯实成长的基石B.生活的技能才能不断提高C.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D.人生的基础才能一步步夯实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却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检测题及答案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上册】班级:姓名:说明:最新部编版高一上册教材,精心整理了三个方面的题目----赏析辨析类选择题、理解性默写题、理解赏析类简答题。
【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芣.苢(fú)襭之(xié) 天籁.(lài) 闭廪.(lǐn)B袺.之(xié) 场圃.(fǔ) 书笺.(jiān) 细绎.(yì)C.捋.之(luō) 阴霪.(yín) 袅.袅(niǎo) 乳臭.(chòu)D.薄.言(báo) 掇.之(chuō) 涵.泳(hán) 赋.诗(fù).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
B.薄言袺.之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C.三夜阴霪..败场圃阴霪:连绵不断的雨。
D.多博.村酤劳苦辛博:宽广,广博。
3.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言采之:是说妇女有意去采摘芣苢,有此意然后才能开始前往采摘。
B.薄言袺之:用一只手提起衣襟,把芣苢的种子收放起来。
C.一竿晴日舞比邻:雨过天晴,人们纷纷起舞,进行比赛,以表达对天晴可以收麦的欢欣之情。
D.赋诗怜汝足精神:麦收入库,诗人以吟诗赋词的方式来表达辛勤劳动后的喜悦心情。
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芣苢》一诗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B.《芣苢》一诗以其明快的节奏、表现妇女劳动欢快的场面与热烈的情绪,受到读者的喜爱。
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运用对比的手法,“三夜阴霪”后的“一竿晴日”,突出了麦收时节农人对收麦的期盼与欢欣。
D.苏辙在《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对麦收劳动场景进行了直接描写,既表现了劳动的辛苦,也表达了家庭团结协作的愉悦。
5.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精品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六课精品习题及答案内容:【原文】【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一、芣苢/《诗经.周南》【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圈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主题思想】歌颂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精品习题及答案】一、翻译: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圈起来。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二、默写: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2、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三、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A.薄言采之薄:靠近B.薄言捋之捋:从茎上成把地握取C.多博村酤劳苦辛酤:通“沽”,买酒D.赋诗怜汝足精神怜:可怜,表同情【解析】B 正确 A.薄:助词,无实义。
C.酣:酒。
D.怜:怜爱,表喜爱。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采采芣苢采采:茂盛的样子B.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C.多博村酤劳苦辛博:求取D.赋诗怜汝足精神赋:吟诵【解析】D“赋诗”意为作诗。
3、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D)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B.欲收/新麦/继/陈谷C.三夜/阴霪/败/场圃D.多博/村酤/劳苦/辛【解析】D 正确断句为:多博/村酤/劳/苦辛。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赏析习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
必修上册第六课赏析习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内容:【原文】【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一、芣苢/《诗经.周南》【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圈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作者】《诗经》中国最早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背景】《国风·周南·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这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
【主题思想】歌颂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练习题(带答案)
《芣苢》练习[基础运用层]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芣苢..(fú yǐ)拾掇.(duo)场圃.(pǔ)B.捋.袖子(lǚ) 袺.(jié) 赋.诗(fù)C.襭.(xié) 阴霪.(yín) 怜汝.(rǔ)D.村酤.(gū) 仓廪.(lǐn) 依赖.(lài)B[B项,“捋”应读“luō”。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言采之.代词,代“芣苢”B.三夜阴霪..败场圃连绵不断的雨C.多博.村酤劳苦辛动词,讨取,换取D.采采..芣苢动词,采摘D[采采:形容词,茂盛的样子。
]3.下列对《芣苢》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 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A[A项,“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诗歌开头说“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开篇就是说采芣苢,并没有用他物起兴。
]4.我国文学史常有将名人并称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人。
B.“韩柳”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
C.“班马”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
D.“苏辛”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
C[C项,“班超”应为“班固”。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2020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二单元课时优案8文氏外孙入村收麦(Word版含解析)
课时优案8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①(陈年的稻谷),赖.②(依靠)有诸孙..③(本家孙辈)替老人。
三夜阴霪..④(连绵不断的雨)败.⑤(使……毁坏)场圃,一竿..⑥(太阳升起的高度)晴日舞.⑦(使……跳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⑧(讨取,换取)村酤..⑨(农家自酿的酒)劳苦辛。
闭廪.⑩(粮仓)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附译文:麦子成熟了,收割的麦子正好可以接上去年的稻谷,我年事已高,好在外孙们在农忙时节赶来帮忙收割。
多天连绵不断的雨浸湿了麦场,初升的太阳让相邻欢欣鼓舞。
急忙做好大饼消解外孙们的饥饿和困乏,多多换取农家酒来犒劳他们收割的辛劳。
关上粮仓回到家里完成了收麦事宜后,可爱的外孙们又精神满满地投入到吟诗作赋中。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1)阴⎩⎨⎧三夜阴.霪败场圃(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博⎩⎨⎧多博.村酤劳苦辛( )博.古通今( )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 )(3)怜⎩⎨⎧赋诗怜.汝足精神()楚人怜.之()可怜.身上衣正单()答案(1)名词,阴雨名词,水之南名词,树荫形容词,寒冷(2)动词,换取形容词,广博广阔,宽广(3)动词,怜爱动词,爱戴动词,同情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首联→□01→赖→丰收喜悦颔联→雨后天晴→□03→欢欣鼓舞颈联→繁忙辛苦→博→□04尾联→□02→足→吟诗作赋答案□01麦子成熟□02关上粮仓□03舞□04做饼沽酒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不详细描绘劳动场面,而是从诸孙“入村”写起。
B.诗歌以对比手法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C.诗歌所呈现的充满乡村气息的饮食,侧面说明当时生活的简朴。
D.“老人”“大饼”等口语的运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以及劳动的欢乐。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练习题 训练题(带答案)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习题1.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薄言掇之缀满枝头啜汤惙怛伤悴B.仓廪殷实大义凛然窗檩如实禀报C.一竿晴日百尺杆头干旱肝胆相照D.酤酒对酌怙恶不悛估计沽名钓誉2.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B.欲收/新麦/继/陈谷C.三夜/阴霪/败/场圃D.多博/村酤/劳苦/辛3.下列句中“比邻”的意义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竿晴日舞比邻。
A.夫秦晋比邻之国。
B.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4.下列各项中所含词类活用现象和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三夜阴霪败场圃A.采采芣苢,薄言袺之B.一竿晴日舞比邻C.急炊大饼偿饥乏D.多博村酤劳苦辛5.下列对《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
“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从一颗一颗地拾取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
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收麦前的天气状况——久雨忽晴。
(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苏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做饭备酒数待忙碌辛劳的外孙,表现出对外孙辛劳的疼爱之情。
(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麦收结束,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练习题(带答案)
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3、了解古人劳动生活,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语言素养专练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采采:茂盛的样子B.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C.多博村酤劳苦辛博:求取D.赋诗怜汝足精神赋:吟诵2.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B.欲收/新麦/继/陈谷C.三夜/阴霪/败/场圃D.多博/村酤/劳苦/辛3.下列加点的词语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三夜阴霪败场圃B.一竿晴日舞比邻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东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
C.“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D.苏辙,字子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之兄。
苏轼,字子瞻。
他们的父亲是苏洵。
5.下列对本课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中的“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之”是代词,代指芣苢。
B.《芣苢》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中只有动词的变化,其他并没有什么不同。
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题目中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件。
D.《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颔联通过“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的对比,写出见到晴日的喜悦。
【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赋诗”意为作诗。
2.答案 D解析正确断句为:多博/村酤/劳/苦辛。
3.答案 A解析“败”为使动用法,其余三项均无活用现象。
4.答案 C解析A项“东周”应为“西周”。
B项“六艺”应为“六义”。
D项“之兄”应为“之弟”。
5.答案 A解析“之”也是助词,无实义。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诗歌对比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赏析习题【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赏析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原文】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课下注释】①选自《苏辙集·栾城三集》卷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
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②【诸孙】泛指孙辈。
③【阴霪】连绵不断的雨。
④【一竿晴日舞比邻】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一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
⑤【博】求取。
⑥【村酷】农家自酿的酒。
酷,酒。
⑦【廪】粮仓。
【翻译】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有各孙辈来替我收割。
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
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作者】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
卒,谥文定。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背景】崇宁三年(1104),苏辙买田隐居颍水之滨,在颖川定居,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不谈时事,将所感皆寄托于诗中。
1107年夏天,麦子成熟,家中孙辈帮助苏辙收割麦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作者在孙辈的帮助下收割完小麦后所作,诗作描写了收麦前后的情景。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习题及答案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部编版必修上册】班级:姓名:说明:精心编辑了本诗翻译、理解性默写、辨析选择题、阅读简答题等。
一)翻译:1、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翻译:快要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有各孙辈来替我收麦.2、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翻译: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3、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翻译: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苦收麦的外孙。
4、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翻译: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总算结束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二)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芣.苢(fú)襭之(xié) 天籁.(lài) 闭廪.(lǐn)B袺.之(xié) 场圃.(fǔ) 书笺.(jiān) 细绎.(yì)C.捋.之(luō) 阴霪.(yín) 袅.袅(niǎo) 乳臭.(chòu)D.薄.言(báo) 掇.之(chuō) 涵.泳(hán) 赋.诗(fù).1.A解析B项,“袺”应读“jié”,“圃”应读“pǔ”;C项,“臭”应读“xiù”;D“薄”应读“bó”,“掇”应读“duō”。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
B.薄言袺.之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C.三夜阴霪..败场圃阴霪:连绵不断的雨。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精选练习)(解析版)
统编版上册第二单元6.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芣苢..(fú yǐ) 阴霪.(yín) 掇.之(duō)B.场圃.(pǔ) 襭.之(jié) 捋.之(luō)C.村酤.(hū) 饥乏.(fá) 袺.之(jié)D.闭廪.(bǐn) 赋.诗(fù) 余音袅袅.(niǎo)【答案】A【解析】B项,“襭之”的“襭”应读“xié”;C项,“村酤”的“酤”应读“gū”;D项,“闭廪”的“廪”应读“lǐn”。
2.下列加点的词语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三夜阴霪败.场圃B.一竿晴日舞.比邻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答案】A【解析】“败”为使动用法,其余三项均无活用现象。
3.我国文学史常有将名人并称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人。
B.“韩柳”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
C.“班马”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
D.“苏辛”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
【答案】C【解析】C项,“班超”应为“班固”。
4.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B.欲收/新麦/继/陈谷C.三夜/阴霪/败/场圃D.多博/村酤/劳苦/辛【答案】D【解析】正确断句为:多博/村酤/劳/苦辛。
5.下列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B.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C.一竿晴日舞比邻。
翻译: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D.多博村酤劳苦辛。
翻译:带多了村酿使人劳累辛苦。
【答案】D【解析】多带村酿好去犒劳辛苦劳动的人们。
6.某校拟制作古代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
请你据此写一段苏辙的简介(不超过100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字)。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练习含解析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琴弦.船舷.谄.媚垂涎.三尺鲜.为人知B.沧.海苍.茫怆.然创.巨痛深满目疮.痍C.宵柝.拓.展落魄.拓.扑学唾.手可得D.畴.昔胡诌.雏.形未雨绸.缪踌.躇满志【答案】C【解析】A项“谄”读chǎn,“鲜”读xiǎn,其他读xián;B 项分别读cānɡ,cānɡ,chuànɡ,chuānɡ,chuānɡ;D项“诌”读zhōu ,“雏”读chú,其他读chóu。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缘分凄婉意蕴栩栩如生B.惆怅苍海逍遥恬不知耻C.消逝蝴蝶住军白雪皑皑D.决别悼念缱绻面面相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识记,重要在于形近字和同音字,关键是要结合词义确认字形.B项“苍海”应为“沧海”,C项“住军”应为“驻军”,D项“决别"应为“诀别”。
3.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D.不及卢家有莫愁【答案】C【解析】这是写当时真实的唐玄宗、杨贵妃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4.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写出寓意.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
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
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答:【答案】: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
5.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流露出惋惜伤感的情绪。
请你针对“夕阳"写一段感悟性的话,表达积极或达观的情怀。
答:【答案】:面对夕阳,我们大可不必一味地去感伤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
其实,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质量,只要是充分燃烧、释放能量、有益于世的生命便都能获得永生。
朱自清就曾说过:“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6。
右图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形象标识,请写出除汉字“节”及英文字母之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重点专练含解析
第二单元6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重点练)【重点知识·能力提升】一、阅读与拓展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阅读《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完成各题。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A.首联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
“欲”字写出丰收在望的期盼之情。
B.颔联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连夜雨毁坏了场圃,“一竿晴日”的明媚景象,一解邻人之焦虑。
C.颈联写做饭备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
“急炊”“多博”体现诗人对外孙的心疼和体贴。
D.尾联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
“闭廪”二字交代新麦已经收入粮仓。
5.在这首诗里,诗人的情感变化很有层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春田不雨忧无麦,入困得半犹足食.伏中一晒不可缓,早田苍耳犹难得。
人言春旱夏当潦,入伏未保天日好。
老农经事言不虚,防风防雨如防盗.外孙读书旧有功,五言七字传祖风。
旋投诗笔到田舍,知我老来谗且情.秋田正急车难起,汗滴肩赦愧邻里。
磨声细转雪花飞,举家百口磨牙齿。
食前方丈我所有,燕饼十字或有诸.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黑葫芦.6.比较《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诗在内容上的差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君子于役①《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②,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④,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⑤。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①径:徭役或兵役。
②埘(shí);在墙上凿洞修成的鸡窝。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含答案(2023春·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①。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②劳苦辛。
闭廪③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①老人:诗人自称。
②酤:酒。
③廪:粮仓。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以侧面描写为主,通过富有乡村气息的意象描写收麦。
B.“赖”是“幸亏”的意思,表现诗人对有孙辈相助的欣慰。
C.“饥乏”“苦辛”侧面描写抢收新麦劳动场景的紧张与热烈。
D.诗人赋诗,是为了表达对参加收麦入仓的外孙的怜悯之情。
5.请对“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4.D 5.①运用对比的手法。
把“三夜阴霪”和“一竿晴日”进行对比,用环境陡然变化,来突出外孙入村收麦的急切与喜悦之情。
②用词生动形象,富有内涵。
“三夜”突出了“阴霾”之长,“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
“败”突出了天气给农人带来的失望、忧虑之情,“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的辛勤与喜悦之情。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怜悯之情”错误。
颈联写到孙辈们趁着天晴下地收割小麦,他们干活很累,我赶紧烙饼做饭让干活的人吃,并且多买一些农家自酿的水酒来让干活的人喝,以消除他们的困乏和饥饿,犒劳辛苦劳作的孙辈们。
通过家里人忙着做饭,忙着沽酒的场面来间接刻画收麦劳动的艰辛和劳苦,表达了诗人对诸孙的感激之情。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主题思想的能力。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之情,用环境陡然变化,来突出外孙入村收麦的急切与喜悦之情。
从用词上来看,“三夜”“一竿”突出了时间的长短,“三夜”修饰“阴霾”,突出了“阴霾”之长,“一竿”修饰“晴日”,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选择题、文言现象、赏析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题型:【选择题】【文言现象】【简答题】【原文】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芣.苢(fú)襭之(xié) 天籁.(lài) 闭廪.(lǐn)B袺.之(xié) 场圃.(fǔ) 书笺.(jiān) 细绎.(yì)C.捋.之(luō) 阴霪.(yín) 袅.袅(niǎo) 乳臭.(chòu)D.薄.言(báo) 掇.之(chuō) 涵.泳(hán) 赋.诗(fù).【解析】A正确。
B项,“袺”应读“jié”,“圃”应读“pǔ”; C项,“臭”应读“xiù”;D“薄”应读“bó”,“掇”应读“duō”。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
B.薄言袺.之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C.三夜阴霪..败场圃阴霪:连绵不断的雨。
D.多博.村酤劳苦辛博:宽广,广博。
【解析】D不正确,D博:求取。
3.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薄言采之:是说妇女有意去采摘芣苢,有此意然后才能开始前往采摘。
B.薄言袺之:用一只手提起衣襟,把芣苢的种子收放起来。
C.一竿晴日舞比邻:雨过天晴,人们纷纷起舞,进行比赛,以表达对天晴可以收麦的欢欣之情。
D.赋诗怜汝足精神:麦收入库,诗人以吟诗赋词的方式来表达辛勤劳动后的喜悦心情。
【解析】C不正确。
D“人们纷纷起舞,进行比赛”说法有误,“比邻”是“邻居”之意,应该是:雨过天晴,可以进行麦收了,邻居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芣苢》一诗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优案8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①(陈年的稻谷),赖.②(依靠)有诸孙..③(本家孙辈)替老人。
三夜阴霪..④(连绵不断的雨)败.⑤(使……毁坏)场圃,一竿..⑥(太阳升起的高度)晴日舞.⑦(使……跳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⑧(讨取,换取)村酤..⑨(农家自酿的酒)劳苦辛。
闭廪.
⑩(粮仓)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附译文:
麦子成熟了,收割的麦子正好可以接上去年的稻谷,我年事已高,好在外孙们在农忙时节赶来帮忙收割。
多天连绵不断的雨浸湿了麦场,初升的太阳让相邻欢欣鼓舞。
急忙做好大饼消解外孙们的饥饿和困乏,多多换取农家酒来犒劳他们收割的辛劳。
关上粮仓回到家里完成了收麦事宜后,可爱的外孙们又精神满满地投入到吟诗作赋中。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阴⎩⎪⎨⎪⎧
三夜阴.霪败场圃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博⎩⎪⎨⎪⎧
多博.村酤劳苦辛 博.古通今 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 (3)怜⎩⎪⎨⎪⎧
赋诗怜.汝足精神 楚人怜.之 可怜.身上衣正单 答案 (1)名词,阴雨 名词,水之南 名词,树荫 形容词,寒冷
(2)动词,换取 形容词,广博 广阔,宽广
(3)动词,怜爱 动词,爱戴 动词,同情
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 首联→□
01 →赖→丰收喜悦颔联→雨后天晴→□
03 →欢欣鼓舞颈联→繁忙辛苦→博→□04 尾联→□02 →足→吟诗作赋
答案 □01麦子成熟 □02关上粮仓 □03舞 □
04做饼沽酒 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不详细描绘劳动场面,而是从诸孙“入村”写起。
B .诗歌以对比手法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C .诗歌所呈现的充满乡村气息的饮食,侧面说明当时生活的简朴。
D .“老人”“大饼”等口语的运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以及劳动的欢乐。
答案 C
解析 “侧面说明当时生活的简朴”不正确,应是“侧面展现出劳动场面的热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夜阴霪..
败场圃 阴霪:连绵不断的雨 B .一竿晴日舞比邻..
比邻:相邻而居 C .多博村酤..
劳苦辛 村酤:农家自酿的酒 D .闭廪..
归来真了事 闭廪:关上粮仓 答案 B
解析 比邻:乡邻,邻居。
2.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 )
A .三夜阴霪败.
场圃 B .一竿晴日舞.
比邻 C .河曲智叟笑而止.
之曰 D .有亭翼.
然临于泉上者
答案 D
解析D项,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A.败:使……毁坏。
B.舞:使……跳舞。
C.止:使……停止。
3.下列句子与“赋诗怜汝足精神”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B.吾谁与归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答案 B
解析B项和“赋诗怜汝足精神”均为倒装句,“赋诗怜汝足精神”应为“怜汝赋诗足精神”,“吾谁与归”应为“吾与谁归”。
A项被动句,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C项省略句,应为“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D项用“乃”表判断。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宋年间,苏门先后产生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学家,史称苏门三学士,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B.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家有老人泉,故自号老泉。
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
C.廪,古代是指贮藏米谷的仓库。
如《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也指官府供应的粮食。
如《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D.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答案 B
解析“苏辙,因为家有老人泉,故自号老泉”错,苏洵自号老泉。
苏辙隐居于颍水之滨,自号“颍滨遗老”。
二、课内精段鉴赏
阅读《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完成5~6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农事诗,描述抢收麦子的劳作情景,也表现了宋代士子亲历农桑的行为。
B.苏辙虽年老体迈,但农忙时节,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亲自参与收麦劳动。
C.颔联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对连日阴雨的担忧,后写天气放晴的欢欣。
D.这首诗率真自然,饶有兴趣,让人既能体会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能感受到劳动的欢乐与情趣。
答案 B
解析“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亲自参与收麦劳动”不正确,根据诗的意思,应当是“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做炊饼沽酒等力所能及之事”。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新麦成熟,外孙们主动帮自己收麦的欣慰喜悦之情。
②对外孙们辛苦劳作的怜惜和疼爱之情。
③对外孙们忙完农事后不顾辛劳迅速投入到吟诗作赋中的怜爱和高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