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22)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2)
考点探究
考点4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
典型例题
例 4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 是( ) A.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 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 C.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 D.逻辑推导、抽象思维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第2讲 PART 02
匀变速直线运动 规律及其应用
知识总览│考点探究
知识总览
考点探究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
条目解析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两种情形: (1)a 与 v 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增加; (2)a 与 v 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减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
考点探究
[答案] D [解析] 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 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 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时,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 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 所用时间长得多,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 了合理外推,所以伽利略用了抽象思维、逻辑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 D 正确.
[答案] D
考点探究
变式 [2019·台州中学统练] 为了求塔身的高度,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如果忽略 空气对石子的影响,除了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 g 外,即使知道下列中某一量仍不能 求出塔高的是 ( ) A.落地时的速度 B.最初 1 s 内的位移 C.最后 1 s 内的位移 D.通过后一半距离所用的时间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2)
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37°-f1= ma1,又因为f1=μN1,mg-Fsin37°-N1=0,由轮胎的速度— 时间图象得此过程的加速度a1=2 m/s2,联立解得F=70 N,选 项B错误;在0~5 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1s1=μ(mg -Fsin37°)s1=0.5×68×25 J=850 J,选项C错误;由速度— 时间图象得6 s末轮胎的速度为5 m/s,在6 s末,摩擦力的瞬时 功率为P=μmgv=275 W,选项D正确.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7.25 mm.
(2)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操作,作出H随
1 t2
的变化
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
直径d满足表达式 2gH0t20=d2 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
能守恒.
(3)实验中,因受空气阻力影响,小球动能的增加量ΔEk总是
①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的挡光宽度L,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 量m.
②平衡摩擦力:以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P处为轴,调节 长木板在铁架台上的放置位置,使滑块恰好沿木板向下做匀速 运动.在铁架台竖直杆上记下此位置Q1,用刻度尺测出Q1到水 平面的高度H.
③保持P位置不变,长木板另一端放置在铁架台竖直杆Q2 处.用刻度尺量出Q1、Q2的距离h1,将滑块从Q2位置由静止释 放,由光电门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1.
L t1
就能表示
瞬时速度v,滑块动能变化量ΔEk=
1 2
mv2=
1 2
m(
L t1
)2;滑块匀速
运动时mgH-μmgcosθ1l斜面=0,则mgH=μmgd
改变倾角后,Wf=μmgcosθ2l斜面=μmgd=mgH.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6)
二、非选择题(16′+18′+18′=52′) 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简要步骤如下: A.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 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 边长求出油酸膜的面积 S. 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 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 上 C.用浅盘装入约 2 cm 深的水. D.用公式 d=VS,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p2=pV1V2 1=4×105 Pa 以橡皮为研究对象,橡皮刚被推动时受到的静摩擦即为最
大静摩擦力 p2S=p0S+f f=p2S-p0S=6 N
(2)以活塞为研究对象:p2S=p0S+F F=p2S-p0S=6 N (3)由第 1 问可知,p-V 图象为
答案:(1)6 N (2)6 N (3)见解析图
答案:见解析
10.如图甲所示,一个粗细均匀的圆管,左端用一橡皮塞住, 橡皮离右端管口的距离是 20 cm,把一个带手柄的活塞从右端管 口推入,将塞向左端缓慢推动到离橡皮 5 cm 时橡皮被推动.已 知圆管的横截面积为 S=2.0×10-5 m2,手柄的横截面积为 S′= 1.0×10-5 m2,大气压强为 1.0×105 Pa,若活塞和圆管间的摩擦 不计,且整个过程管内气体温度不变.求:
解析: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 选项 A 错误;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距离 的增大,分子势能增大,选项 B 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 生等温膨胀,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对外做功,一定从外界吸 收热量,选项 C 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对 外做功,根据盖—吕萨克定律,等压膨胀,温度一定升高,内 能增大,一定吸收热量,选项 D 错误;熵是系统内分子运动无 序性的量度,其大小可以反映物体内分子运动的无序程度,选 项 E 正确.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3)
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 0.620 kg·m/s;两滑块相
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 0.618 kg·m/s(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摩擦力的作用
.
解析:(1)⑥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
带,所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放开滑块1;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mA= 4 kg,其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 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mB=2 kg.现 对A施加一个大小为10 N、水平向右的恒力F,A运动一段时间 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 A、B粘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过0.6 s, 二者的速度达到2 m/s.求:
4.一颗子弹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后不再
穿出,木块的动能增加了8 J,木块的质量大于子弹的质量.则
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可能是( A )
A.18 J
B.16 J
C.10 J
D.6 J
解析:设子弹的初速度为v0,射入木块后子弹与木块共同 的速度为v,木块的质量为M,子弹的质量为m,根据动量守
综合能力测试六 动量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5为单选,6—8为多选,6′×8=48′)
1.(2017·全国卷Ⅰ)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
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
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
(2)放开滑块1后,滑块1做匀速运动,跟滑块2发生碰撞后
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冲A方案323冲A练(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3+2+3冲A练(二)16.如图C2-1所示,真空中有一边长为a的正立方体,在图中A、C、F三个顶点放上电荷量均为q的负点电荷,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C2-1A.A处点电荷受到另两个点电荷对其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B.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D、E、G三点电势相等D.将一电子先后置于H点和B点,电子在H点的电势能小于其在B点的电势能17.[2019·金华十校模拟]如图C2-2所示,质量为50 kg的某同学在做仰卧起坐运动.若该同学上半身的质量约为全身质量的,她在1 min内做了50次仰卧起坐,每次仰卧起坐上半身重心上升的高度均为0.3 m,则她在1 min内做50次仰卧起坐克服重力做的功W和相应的平均功率P为(g取10 m/s2) ()图C2-2A.W=4500 J,P=75 WB.W=450 J,P=7.5 WC.W=3600 J,P=60 WD.W=360 J,P=6 W18.[2019·杭州模拟]电动自行车是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车的线圈电阻为7.2 ΩB.充满电时蓄电池储存的能量E=288 JC.额定功率下行驶时,电动机的效率为95%D.充满电后,在额定功率下连续行驶的最长时间为2 h19.[2019·嘉兴测试]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除了图C2-3甲中所给的器材外,还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有.A.天平B.刻度尺C.秒表D.量角器(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调节木板使木板保持水平状态B.调节细绳使细绳与木板平行C.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D.选取的小盘和砝码总质量应与小车质量接近图C2-3(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某同学使重锤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该同学选取一条纸带如图丁所示,纸带上O点对应的速度为零,为了验证OF段机械能守恒,计算F点对应重锤的速度v F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A.测量O、F的间距x OF,再利用运动学公式v F=计算B.测量O、F的间距x OF,再利用功能关系mgx OF=m计算C.已知O点到F点的时间t OF=0.12 s,再利用公式v F=gt OF计算。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10)
第6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知识总览】【考点探究】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c)·条目解析1.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指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或者是两者同时发生变化.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3.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1)表明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即物体总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定性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任何物体只要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反之,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一定受到了不为零的合外力.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典型例题例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B.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时物体就会停止运动D.要使物体保持静止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时物体就会运动例2[2019·桐庐中学高一月考]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要点总结](1)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2)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考点2牛顿第二定律(c)·条目解析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a=,F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2.力的国际单位: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加速度的单位为m/s2,质量的单位为kg,力的单位为N.3.1 N=1 kg·m/s2,其意义是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 N.·典型例题例3[2019·春晖中学模拟]小明同学初学牛顿第二定律时产生了如下疑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用很大的水平力F去推汽车时,却没有使汽车产生加速度而动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关于小明产生的疑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牛顿第二定律对静止的物体不适用B.根据a=,汽车的质量太大,产生的加速度极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察觉C.小明对汽车的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汽车不会运动D.汽车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等于零,所以原来静止的汽车还是静止的图6-1变式如图6-1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减小直到为零,则在滑动过程中()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速度先减小再增大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速度先增大再减小[要点总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图6-2例4如图6-2所示,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不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拉力改为2F,则物体的加速度为2aB.若质量改为,则物体的加速度为2aC.若质量改为2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D.若质量改为,拉力改为,则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变式如图6-3所示,轻弹簧两端连着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B,A球系于轻线的下端,整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A球上端的轻线剪断,求剪断轻线瞬间A、B两小球的加速度.图6-3[要点总结](1)在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中,m、F、a都是同一个研究对象对应的量.(2)物体受到外力是其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由物体受力情况和自身质量决定,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3)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将独立地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4)瞬时性问题中主要考查轻绳和轻弹簧中力的突变对比.考点3牛顿第三定律(c)·条目解析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负号表示两力的方向相反.·典型例题例5如图6-4所示,一位杂技演员在高空钢丝上匀速前行,若图中钢丝可视为水平,则他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关系是()图6-4A.一对平衡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支持力小于重力D.支持力大于重力变式[2019·杭州模拟]春暖河开,冰面上一块石头逐渐下陷.对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冬天冰硬,冰面的反作用力等于石头的压力;春天冰面变软,冰面的反作用力小于石头的压力,故石头下陷B.不管是冬天还是春天,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与石头对冰面的压力大小都相等C.石头下陷是因为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小于石头的重力D.春暖河开时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比冬天时的小[要点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比较考点4力学单位制(b)·典型例题例6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填空:①密度②米每秒③牛顿④加速度⑤质量⑥秒⑦厘米⑧长度⑨时间⑩千克(1)属于物理量的有;(2)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有;(3)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有,属于导出单位的有.变式[2019·温州九校期末]下列物理量与对应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符号正确的是() A.位移,kg B.电功,VC.电场强度,C/ND.功率,W[要点总结]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第6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考点探究】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c)典型例题例1A[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A正确;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也可能处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是否有力的作用无关,故C、D错误.例2C[解析]物体的惯性大小仅由质量决定,质量小的物体惯性一定小,选项A错误;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原因是子弹具有的动能过小,而惯性不变,选项B错误;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列车的质量改变了,它的惯性也就改变了,选项C正确;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调控人和车的重心位置,以适应转弯,但整体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选项D错误.考点2牛顿第二定律(c)典型例题例3D[解析]当物体静止不动时,加速度为零,合力为零,牛顿第二定律同样适用于静止的物体,故A 错误;根据a=可知,汽车没有动起来,是由于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而不是加速度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故B错误;小明对汽车的推力小于或等于汽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推不动汽车,汽车的合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零,汽车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故C错误,D正确.变式D[解析]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减小,在F 减小到等于滑动摩擦力之前,合力逐渐减小,则加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在F从等于滑动摩擦力至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合力逐渐增大,则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例4D[解析]根据题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a=-=-g,据此可知,若拉力改为2F,则物体的加速度a1=-g>2a,选项A错误;若质量改为,则物体的加速度a2=-g>2a,选项B错误;若质量改为2m,则物体的加速度a3=-g<a,选项C错误;若质量改为,拉力改为,则物体的加速度a4=-g=a,选项D正确.变式2g,方向竖直向下0[解析]剪断轻线前,对A、B两小球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于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故F拉=mg+F弹F弹=F'弹=mg解得F拉=2mg剪断轻线瞬间,轻线的拉力突变为零,A、B间的弹力瞬间不发生变化,所以A所受的合力为2mg,B所受的合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A=2g,方向竖直向下,a B=0.考点3牛顿第三定律(c)典型例题例5A[解析]杂技演员在高空钢丝上匀速前行,则他受到的钢丝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正确.变式A[解析]无论冰是软还是硬,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总等于石头对冰面的压力,选项A错误,B正确;石头下陷是因为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小于石头的重力,选项C正确;冬天时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等于石头的重力,春暖河开时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比冬天时的小,选项D正确.考点4力学单位制(b)典型例题例6(1)①④⑤⑧⑨(2)⑤⑧⑨(3)⑥⑩②③变式D[解析]位移单位是m,选项A错误;电功单位是J,选项B错误;电场强度单位是N/C,选项C 错误;功率单位是W,选项D正确.。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27)
第20讲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知识总览】【考点探究】考点1洛伦兹力及其方向(c)·条目解析1.洛伦兹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叫作洛伦兹力.2.洛伦兹力的方向(1)判定方法——左手定则掌心——磁感线垂直穿入掌心;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拇指——指向洛伦兹力的方向.(2)方向特点:F⊥B,F⊥v,即F垂直于B和v决定的平面(注意:洛伦兹力不做功).3.洛伦兹力的作用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典型例题例1关于洛伦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B.若带电粒子经过磁场中某点时所受的洛伦兹力为零,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当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粒子不受洛伦兹力D.当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粒子不受洛伦兹力例2图20-1中,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图20-1变式[2019·桐乡凤鸣高中期中]如图20-2所示,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线时,在云雾室里观察到有一个粒子的径迹和电子的径迹弯曲程度相同,但弯曲方向相反,从而发现了正电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0-2A.弯曲的轨迹是抛物线B.电子受到电场力作用C.云雾室中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云雾室中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要点总结]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联系及区别(1)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二者是相同性质的力.(2)安培力可以做功,而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考点2洛伦兹力的大小·条目解析洛伦兹力的大小(1)v∥B时,洛伦兹力F=0.(θ=0°或180°)(2)v⊥B时,洛伦兹力F=qvB.(θ=90°)(3)v=0时,洛伦兹力F=0.·典型例题例3如图20-3所示,洛伦兹力演示仪由励磁线圈、玻璃泡、电子枪等部分组成.励磁线圈是一对彼此平行的共轴的圆形线圈,它能够在两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玻璃泡内充有稀薄的气体,电子枪在加速电压下发射电子,电子束通过泡内气体时能够显示出电子运动的径迹.若电子枪垂直于磁场方向发射电子,则给励磁线圈通电后,能看到电子束的径迹呈圆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0-3A.只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时,电子束的轨迹半径变大B.只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时,电子束的轨迹半径不变C.只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时,电子束的轨迹半径变大D.只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时,电子束的轨迹半径不变变式带电油滴以水平速度v0垂直进入磁场,恰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20-4所示.若油滴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磁感应强度为B,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0-4A.油滴一定带正电荷,电荷量为B.油滴一定带正电荷,比荷为C.油滴一定带负电荷,电荷量为D.油滴带什么电荷都可以,只要满足q=考点3科技应用背景类的磁场问题·条目解析速度选磁流体发电机(续表)原理图电磁流·典型例题图20-5例4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称这一发现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如图20-5所示,金属导体厚度为h,宽度为d,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时,在导体上、下表面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表面的电势高于下表面的电势B.仅增大h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增大C.仅增大d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减小D.仅增大电流I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减小例5图20-6是磁流体发电机的示意图,在间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A、C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金属板通过导线与变阻器R相连,等离子体以速度v平行于两金属板射入磁场.若要减小该发电机的电动势,可采取的方法是()图20-6A.增大dB.增大BC.减小RD.减小v第20讲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考点探究】考点1洛伦兹力及其方向(c)典型例题例1C[解析]当粒子平行于磁场方向在磁场中运动时,粒子不受洛伦兹力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例2B[解析]根据左手定则,A中F方向应向上,B中F方向应向下,故A错误,B正确;C、D中均有v∥B,F=0,故C、D错误.变式D[解析]云雾室中所加的是磁场,则电子所受的是洛伦兹力作用,运动的轨迹是圆弧,由图示可知,电子刚射入磁场时所受的洛伦兹力水平向左,而正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水平向右,由左手定则可知,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故A、B、C错误,D正确.考点2洛伦兹力的大小典型例题例3A[解析]只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时,电子速度增大,由R=,qU=mv2,可知电子束的轨迹半径变大,选项A正确,B错误.只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时,磁感应强度增大,由R=,可知电子束的轨迹半径变小,选项C、D错误.变式A[解析]油滴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其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故油滴带正电荷,其电荷量q=,A正确.考点3科技应用背景类的磁场问题典型例题例4C[解析]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带负电的电子,由电流方向向右可知电子的移动方向向左,根据左手定则知,这些自由电子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而发生偏转,则上表面带负电,下表面带正电,下表面的电势高于上表面的电势,故A错误;稳定时,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相平衡,则evB=e,解得U=vBh,而根据I=nevhd可得v=,则U=,仅增大h时,电势差不变,仅增大d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减小,仅增大I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增大,故B、D错误,C正确.例5D[解析]发电机的电动势E=Bdv,要想减小电动势,则可以通过减小B、d或v实现,故A、B、C错误,D正确.。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8)
解析:发球机从同一高度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竖直方向上,h=12gt2,可知两球下落相同 距离 h 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选项 A 错误;由 v2y=2gh 可知, 两球下落相同距离 h 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 vy 相同,选项 B 错 误;由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上,x=vt,可知速度较大的球 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 t 较少,选项 C 正确;由于做平 抛运动的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在相同时 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相同,选项 D 错误.
解析:因为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网右侧的水平位移是左 侧水平位移的两倍,所以网右侧运动时间是左侧的两倍,竖直 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h=12gt2 可知,击球点的高度与网高 之比为 9 8,故选项 A、B 错误;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的时间
为落到右侧桌边缘的时间的13,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v=gt 可知,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的竖直分速度与落到右侧桌边 缘的竖直分速度之比为 1 3,根据 v= v02+vy2可知,乒乓球
5.基本规律(如图所示)
(1)速度关系 (2)位移关系
(3)轨迹方程:y= 2gv20x2
知识点二 斜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 v0 沿 斜向上方 或 斜向下方 抛 出,物体只在 重力 作用下的运动. 2.性质:加速度为 重力加速度 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 迹是 抛物线. 3.研究方法:斜抛运动可以看做水平方向的 匀速直线 运 动和竖直方向的 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合运动.
由 L=12at22,得 t2=
2L a.
将 L、a 代入得 t2=g2sivn0α,则有tt12=co1sα.
(3)平抛运动的水平分速度 v1x=v0,
竖直分速度 v1y=gt1=t2avn0α;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24)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 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 绕核旋转. (3)核式结构模型的局限性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 现象,但不能解释原子光谱是特征光谱和原子的稳定性.
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
向外辐射能量.
(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 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 定,即hν= Em-En .(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3)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 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 不连续 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 道也是 不连续 的.
2.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 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 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分析 ①核外电子不会使α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 ②汤姆孙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 ③绝大多数α粒子沿直线穿过金箔,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 空的;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反映了原子内部集中存在 着对α粒子有斥力的正电荷;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 来”,反映了个别α粒子正对着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的物体运动 时,受到该物体很大的斥力作用.
A项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所以B项正确;两
个
2 1
H核结合成
4 2
He核时发生聚变反应,比结合能变大,有质量
亏损,所以释放能量,C项正确;
235 92
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1)
综合能力测试四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5为单选,6—8为多选,6′×8=48′)1.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 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 .航天飞机到达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时必须加速B .图中的航天飞机正在减速飞向B 处C .月球的质量M =4π2r 3GT 2D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2πr T解析:航天飞机到达B 处时速度比较大,如果不减速,此时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这时航天飞机将做离心运动,故A 错误;因为航天飞机越接近月球,受到的万有引力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航天飞机正在加速飞向B 处,B 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空间站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G Mm r 2=m 4π2r T 2,整理得M =4π2r 3GT 2,故C 正确;速度v =2πr T 是空间站在轨道r 上的线速度,而不是围绕月球表面运动的第一宇宙速度,故D 错误.2.下列关于离心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A.当物体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产生离心现象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后,物体将做背离圆心的圆周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后,物体将沿切线做直线运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后,物体将做曲线运动解析:物体只要受到力,必有施力物体,但“离心力”是没有施力物体的,故所谓的离心力是不存在的,只要向心力不足,物体就做离心运动,故A选项错;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一切力突然消失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D选项错,C选项正确.3.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B.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C.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D.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解析: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不变,C错误;由于在D点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垂直,则在A、B、C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所以质点由A 到B 到C 到D 速率减小,所以C 点速率比D 点的大,A 正确,B 错误;质点由A 到E 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一直减小,D 错误.4.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以另一端O 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的弹力不能等于零B .小球过最高点时,速度至少为gRC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此时重力一定不小于杆对球的作用力D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解析:由mg -F N =m v 2R ,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 =gR 时,杆不受弹力,选项A 错误;本题是轻杆模型,小球过最高点时,速度可以为零,选项B 错误;小球的重力和杆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指向圆心,如果重力和杆的弹力方向相反,重力必须不小于杆的弹力,选项C 正确;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与重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选项D 错误.5.如图所示,长度均为l =1 m 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 =0.5 kg 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 、B 两点,A 、B 两点间的距离也为l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AB 为轴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 时,每根绳的拉力恰好为零,则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2v 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A )A .5 3 N B.2033 N C .15 N D .10 3 N解析: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 时,两根绳的拉力恰好均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2r ;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率为2v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2F T cos30°=m (2v )2r ,解得F T =3mg =5 3 N ,故选项A 正确.6.下图为一链条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已知主动轮是逆时针转动的,转速为n ,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半径比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从动轮是顺时针转动的B.主动轮和从动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从动轮的转速为nkD.从动轮的转速为n k解析:主动轮逆时针转动,带动从动轮逆时针转动,因为用链条传动,所以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A错误,B正确;由r主r从=k,2πn·r主=2πn从·r从,可得n从=nk,C正确,D错误.7.如图所示,宽为L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d=0.6 m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面的高度h=1.2 m,离地面的高度H=2 m的质点与障碍物的间距为x,在障碍物以速度v0=4 m/s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A.L=1 m,x=1 m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B.L=0.8 m,x=0.8 m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C.L=0.6 m,x=1 m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D.L=0.6 m,x=1.2 m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解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到矩形孔的上沿高度所需的时间为t1=2(H-h-d)g=0.2 s;小球运动到矩形孔下沿高度所需的时间为t2=2(H-h)g=0.4 s,则小球通过矩形孔的时间为Δt=t2-t1=0.2 s,根据等时性知L的最大值为L m=v0Δt=0.8 m,故A错误;若L=0.8 m,x的最小值为x min=v0t1=0.8 m,x的最大值为x max=v0t2-L=0.8 m,则x=0.8 m,B正确;若L=0.6 m,x的最小值为x min =v0t1=4×0.2 m=0.8 m,x的最大值为x max=v0t2-L=1 m,所以0.8 m≤x≤1 m,C正确,D错误.8.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在论文《三体问题》中指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太阳和地球)所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特殊点,如图中的L1、L2、L3、L4、L5所示,若飞行器位于这些点上,会在太阳与地球引力共同作用下,可以几乎不消耗燃料而保持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人们称之为拉格朗日点.若发射一颗卫星定位于拉格朗日点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B.该卫星在L2点处于平衡状态C.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该卫星在L2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L1处大解析:据题意知,卫星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公转周期相同,故A错误;卫星所受的合力为地球和太阳对它引力的合力,这两个引力方向相同,合力不为零,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由于卫星与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卫星的轨道半径大,根据公式a =4π2T 2r 可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故C 正确;卫星在L 2或L 1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F 合=m 4π2T 2r ,卫星在L 2处的轨道半径比在L 1处大,所以合力比在L 1处大,故D 正确.二、非选择题(18′+16′+18′=52′)9.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 0=20 m/s 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 =1.8 m .在车正前方竖直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 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 =800 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 =90 m 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当L =410 m 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 的范围.解析:(1)装甲车加速度a =v 202s =209m/s 2. (2)第一发子弹飞行时间t 1=L v +v 0=0.5 s 弹孔离地高度h 1=h -12gt 21=0.55 m第二发子弹离地的高度h 2=h -12g ⎝ ⎛⎭⎪⎪⎫L -s t 2=1.0 m 两弹孔之间的距离Δh =h 2-h 1=0.45 m.(3)第一发子弹打到靶的下沿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 1=(v 0+v )2hg =492 m第二发子弹打到靶的下沿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 2=v 2hg +s =570 mL 的范围为492 m<L ≤570 m. 答案:(1)209m/s 2 (2)0.55 m 0.45 m (3)492 m<L ≤570 m 10.如图所示,底端切线水平且竖直放置的光滑14圆弧轨道的半径为L ,其轨道底端P 距地面的高度及与右侧竖直墙的距离均为L ,Q 为圆弧轨道上的一点,它和圆心O 的连线O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现将一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Q 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小球在P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第一次与墙壁的碰撞点离墙角B 点的距离.解析:(1)对小球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 (1-cos60°)=12m v 2 解得v =gL小球在P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L解得F N =2mg(2)小球离开P 点后做平抛运动,设其水平位移为L 时所用时间为t ,则L =v t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 =12gt 2 联立解得h =L 2故小球第一次与墙壁的碰撞点离B 的距离为d =L -h =12L . 答案:(1)2mg (2)12L 11.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A 、B 的质量都是m ,A 、B 相距为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T 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T 0,且T T 0=k (k <1).于是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球C 的影响,并认为C 位于双星A 、B 的连线正中间,相对A 、B 静止,求:(1)两个星球A 、B 组成的双星系统的周期理论值T 0;(2)星球C 的质量.解析:(1)两个星球A 、B 组成的双星系统角速度相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F =G m ·m L 2.设两星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 1、r 2.由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两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F=mr 1ω20,F =mr 2ω20,可得r 1=r 2,因此两星绕连线的中点转动.由G m 2L 2=m ·L 2·ω20,解得ω0= 2Gm L 3 所以T 0=2πω0=2π2GmL 3=2π L 32Gm. (2)设星球C 的质量为M ,由于星球C 的存在,A 、B 双星的向心力均由两个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则有G m 2L 2+G mM ⎝ ⎛⎭⎪⎫12L 2=m ·12L ·ω2 得ω= 2G (m +4M )L 3则T =2πω=2π L 32G (m +4M )有T T 0=2π L 32G (m +4M )2π L 32Gm = m m +4M =k 所以M =1-k 24k2m . 答案:(1)2πL 32Gm (2)1-k 24k 2m。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10)
课后限时作业17 万有引力与航天时间:45分钟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B .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 .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D .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解析: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选项A 正确;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选项B 正确;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选项C 正确;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出的,选项D 错误.2.(多选)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则( CD )A .地球的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C .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解析: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各自所受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由G Mm r 2=m 4π2T 2r 可得T =2π r 3GM ,因r 地<r 火,故T 地<T 火,选项A 错误;由G Mm r 2=m v 2r 可得v = GM r ,因r 地<r火,故v 地>v 火,选项B 错误;由G Mm r 2=ma n 可得a n =GM r2,因r 地<r 火,故a 地>a 火,选项C 正确;由G Mm r 2=mω2r 可得ω= GM r 3,因r 地<r 火,故ω地>ω火,选项D 正确.3.(多选)冥王星的两颗卫星尼克斯和海德拉绕冥王星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周期分别约为25天和38天,则尼克斯绕冥王星运动的( AD )A .角速度比海德拉的大B .向心加速度比海德拉的小C .线速度比海德拉的小D .轨道半径比海德拉的小解析:由ω=2πT 可知,周期小的尼克斯绕冥王星运动的角速度比海德拉的大,选项A 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周期小的尼克斯绕冥王星运动的轨道半径比海德拉的小,选项D 正确;由G Mm r 2=ma n 可得a n =G M r 2,故轨道半径小的尼克斯绕冥王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海德拉的大,选项B 错误;由G Mm r 2=m v 2r 可得v = GM r ,故轨道半径小的尼克斯绕冥王星运动的线速度比海德拉的大,选项C 错误.4.一个物体静止在质量均匀的球形星球表面的赤道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 ,星球密度为ρ.若由于星球自转使物体对星球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星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A ) A.43πρG B.3πρGC .πρG D.3πρG解析:设星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的角速度为ω,物体的质量为m ,在星球赤道上,若物体对星球表面的压力为零,则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Rω2,又知M =ρV =ρ·43πR 3,联立解得ω= 43ρG π,选项A 正确. 5.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2与第一宇宙速度v 1的关系是v 2=2v 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 ,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E 的18,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 ) A.12g E r B.12g E r C.g E r D.12g E r 解析:质量为m 的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其重力,即G Mm r2=mg =m v 21r ,得v 1=gr = 18g E r ,故v 2=2v 1=12g E r ,选项A 正确.6.机器人“玉兔号”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自由落体实验,测得物体从静止自由下落h 高度的时间为t .已知月球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则( D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t 22h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Rh t C .月球质量为hR 2Gt2 D .月球同步卫星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 3hR 2T 22π2t 2-R 解析: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得h =12gt 2,所以g =2h t2,故A 错误;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根据mg =m v 21R ,得v 1=gR = 2hR t 2,故B 错误;在月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mg =G Mm R 2,所以M =gR 2G =2hR 2Gt 2,故C 错误;月球同步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h )2=m 4π2T 2(R +h ),解得h = 3GMT 24π2-R = 3hR 2T 22π2t 2-R ,故D 正确. 7.两颗互不影响的行星P 1、P 2各有一颗近地卫星S 1、S 2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轴表示行星周围空间某位置的引力加速度大小a ,横轴表示该位置到行星中心距离r 的二次方的倒数,a -1r2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卫星S 1、S 2的引力加速度大小均为a 0,则( B )A .S 1的质量比S 2的大B .P 1的质量比P 2的大C .P 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 2的小D .P 1的平均密度比P 2的大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引力加速度a =GM r2,由此可知,图象的斜率k =GM ,P 1对应的a -1r2图线的斜率大,故行星P 1的质量大,但两卫星的质量关系无法判断,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设第一宇宙速度为v ,则v =a 0R ,由图象可知,P 1的半径比P 2的大,故P 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 2的大,选项C 错误;行星的平均密度ρ=M V =3a 04πGR,P 1的半径比P 2的大,则P 1的平均密度比P 2的小,选项D 错误.8.(多选)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力,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 .在北极地面上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0=G Mm R 2B .在赤道地面上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1=G Mm R 2C .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2=G Mm (R +h )2D .在赤道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3=G Mm (R +h )2解析:在北极地面上的物体不随地球自转,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有F 0=G Mm R 2,故A 正确;在赤道地面上称量时,万有引力大小等于重力与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大小之和,则有F 1<G Mm R 2,故B 错误;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有F 2=G Mm (R +h )2,故C 正确;在赤道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万有引力大于重力,弹簧测力计读数F 3<G Mm (R +h )2,故D 错误. 9.两个质量不同的天体构成双星系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质量大的天体线速度较大B .质量小的天体角速度较大C .两个天体的向心力大小相等D .若在圆心处放一个质点,则它受到的合力为零解析:双星系统中,两个天体以二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有Gm 1m 2L 2=m 1r 1ω2=m 2r 2ω2,故质量大的天体距离该点(圆周运动的圆心)近,即运动的轨道半径r 小.二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相等,由v =ωr 可知,质量大的天体线速度较小,选项A 、B 错误;二者绕该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两个天体的向心力大小相等,选项C 正确;若在圆心处放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则质量为m 1的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 1=G mm 1r 21,质量为m 2的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 2=G mm 2r 22,因m 1r 1=m 2r 2,故F 2≠F 1,即圆心处放的质点受到的合力不为零,选项D 错误.10.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1974年发现了脉冲双星间的距离在减小就已间接地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如果将该双星系统简化为理想的圆周运动模型,如图所示,两星球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双星间的距离减小,则( A )A .两星运动的周期均逐渐减小B .两星运动的角速度均逐渐减小C .两星的向心加速度均逐渐减小D .两星运动的线速度均逐渐减小解析:设双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较大的星球与O 点距离为r ,质量为M ,另一星球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得G Mm L 2=Mrω2,G Mm L 2=m (L -r )ω2,联立解得ω= G (M +m )L 3,由于双星之间的距离L 减小,故两星运动的角速度增大,选项B 错误;由周期T =2πω可知,两星的运动周期减小,选项A 正确;由G Mm L2=Ma n 可知,由于双星之间的距离L 减小,故两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增大,选项C 错误;由G Mm L 2=M v 2r 可知,v = Gmr L 2,因两星质量不变,故此值r L 不变,又由于双星之间的距离L 减小,故两星运动的线速度增大,选项D 错误.11.(多选)“超级地球”是指围绕恒星公转的类地行星.科学家们发现有3颗不同质量的“超级地球”环绕一颗体积比太阳略小的恒星公转,公转周期分别为4天、10天和20天.根据上述信息可以计算( AB )A .3颗“超级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之比B .3颗“超级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C .3颗“超级地球”所受的引力之比D .该恒星的质量解析:3颗“超级地球”的中心天体相同,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 r 2=m 4π2T2r ,可求得3颗“超级地球”的轨道半径之比,已知周期之比、轨道半径之比,根据v =2πr T 可求得3颗“超级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之比,故A 正确;已知周期之比、轨道半径之比,根据a n =4π2T 2r ,可求得3颗“超级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故B 正确;根据F =GMm r 2,由于3颗“超级地球”的质量之比未知,所以无法求得所受的引力之比,故C 错误;因为不知道具体的轨道半径,所以无法求得中心天体的质量,故D 错误.12.由于地球的自转,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重力大小也不同,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在地球两极点受到的重力大小之比约为299300,因此我们通常忽略两者的差异,可认为两者相等.而有些星球,却不能忽略.假如某星球因为自转的原因,一物体在该星球赤道上的重力与其在两极点受到的重力大小之比为78,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1)求绕该星球运动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 ;(2)若已知该星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该星球的密度ρ.解析:(1)设物体质量为m ,星球质量为M ,星球的自转周期为T ,物体在星球两极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F 万=G Mm R 2=G 极 物体在星球赤道上随星球自转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另一个分力就是重力G 赤,有F 万=G 赤+F n因为G 赤=78G 极,所以F n =18·G Mm R 2=m ⎝ ⎛⎭⎪⎫2πT 2R 该星球的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星球的自转周期T ,则有G Mm ′r 2=m ′4π2T 2r 联立解得r =2R . (2)在星球赤道上,有78·G Mm R 2=mg 解得M =8gR 27G又因星球的体积V =43πR 3 所以该星球的密度ρ=M V =6g 7G πR. 答案:(1)2R (2)6g 7G πR13.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通过加速再进入椭圆“过渡轨道”,该轨道离地心最近距离为L 1,最远距离为L 2,卫星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火箭的反向助推器减速,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心距离L 3的“绕月轨道”上飞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 ,月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6,求:(1)卫星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2)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3)假定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 ,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一个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解析:(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 地m L 21=m v 21L 1根据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G M 地m R 2=mg 得v 1=gR 2L 1(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 月m L 23=m v 22L 3,根据在月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G M 月m r 2=mg 月得v 2=gr 26L 3. (3)如图,O 和O ′分别表示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卫星轨道平面上,A 是地月连心线OO ′与地月球面的公切线ACD 的交点,D 、C 和B 分别是该公切线与地球表面、月球表面和卫星圆轨道的交点,根据对称性,过A 点在另一侧作地月球面的公切线,交卫星轨道于E 点.卫星在圆弧BE 上运动时发出的信号被遮挡.cos β=cos ∠CO ′B =r L 3, cos α=cos ∠DOA =R -r L 2-L 3, t =α-βπT =(arccos R -r L 2-L 3-arccos r L 3)T π. 答案:(1)gR 2L 1 (2)gr 26L 3(3)(arccos R -r L 2-L 3-arccos r L 3)T π。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1)
考点探究
2.平均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其大小等于位移 Δx 跟 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Δt 的比值. (2)公式:v= . (3)方向: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3.瞬时速度 (1)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 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2)方向:瞬时速度的方向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向.
考点探究
[答案] D
[解析] 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是否在做匀速运动,由于“前方 2 公里拥
堵”,估计不能匀速运动,故 A 错误;此处的 2 公里为该路段的路程,故 B 错误;由“前方
2 公里拥堵,通过时间估计需要 25 分钟”可知通过前方这 2 公里的过程中,车辆的平
均速率大约为 =
m/s≈1.3 m/s,但不能求出此时的瞬时速度,故 C 错误,D 正确.
考点探究
5.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
名称 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描述物体运 物理意义 动的快慢和方
向,是状态量
描述物体速度的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 变化,是过程量 快慢,是状态量
定义式 v=
Δv=v-v0
a= =
方向
与位移 Δx 同
与 Δv 的方向一致,由 F
向,即物体运动
由 v-v0 或 a 的方 向决定
就不为零
考点探究
[要点总结]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描述速度大小的物理 量,它与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2)加速度是由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加速度由 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度量,说明加速度不是仅仅由速度的变化决定 的. (3)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但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其实质 是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一致.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26)
课后限时作业48固体、液体和气体时间:45分钟1.如图所示,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钝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A.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晶体B.玻璃是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非晶体C.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绷紧D.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使其表面扩张解析: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故A、B错误;玻璃裂口尖端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尖端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为表面张力具有减小表面积的作用,即使液体表面绷紧,故C正确,D错误.2.(多选)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AD)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食盐具有这样的特点,则说明食盐是晶体,选项A正确;蜂蜡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同性的,烧热的针尖使蜂蜡熔化后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异性的,故云母片是晶体,选项B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则该物质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错误;石墨与金刚石皆由碳原子组成,但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是不同的,选项D正确.3.(多选)固体甲和固体乙在一定压强下的熔解曲线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BD)A.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B.固体甲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C.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D.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E.图线甲中ab段温度不变,所以甲的内能不变解析: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故A正确;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是非晶体,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故B正确;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故C错误;固体甲一定是晶体,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则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故D正确;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但由于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在增大,故E错误.4.(2017·全国卷Ⅰ)(多选)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解析:根据气体分子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曲线的意义可知,题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选项A正确;题图中虚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小,所以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选项B正确;题图中实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大,分子平均动能较大,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选项C正确;根据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题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能得出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选项D错误;由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选项E错误.5.如图所示,一开口向下导热均匀的直玻璃管,通过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玻璃管下端浸没在固定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下列情况中能使细绳拉力增大的是(A)A.大气压强增加B.环境温度升高C.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D.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解析:根据题意,设玻璃管内的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玻璃管质量为m,对玻璃管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T+pS=mg+p0S.解得:T=(p0-p)S+mg=ρghS+mg,即绳的拉力等于玻璃管的重力和管中高出液面部分水银的重力.选项A中,大气压强增加时,水银柱上移,h增大,所以拉力T增加,A正确;选项B中,环境温度升高,封闭气体压强增加,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拉力T减小,B错误;选项C中,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时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拉力减小,C错误;选项D中,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封闭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平衡时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细绳拉力T减小,故D错误.6.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体积V与温度T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 经等温过程到状态B ,再经等容过程到状态C .设A 、B 、C 状态对应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 .p A <pB ,p B <pC B .p A >p B ,p B =p CC .p A >p B ,p B <p CD .p A =p B ,p B >p C解析:由pV T =常量得:A 到B 过程,T 不变,体积减小,则压强增大,所以p A <p B ;B 经等容过程到C ,V 不变,温度升高,则压强增大,即p B <p C ,所以A 正确.7.如图所示,U 形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重力不计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已知汽缸不漏气,活塞移动过程中与汽缸内壁无摩擦.初始时,外界大气压强为p 0,活塞紧压小挡板.现缓慢升高汽缸内气体的温度,则选项图中能反映汽缸内气体的压强p 随热力学温度T 变化的图象是( B )解析:当缓慢升高汽缸内气体温度时,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可知,缸内气体的压强p 与汽缸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 成正比,在p -T 图象中,图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当活塞开始离开小挡板时,缸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外界的大气压,气体发生等压膨胀,在p-T图象中,图线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B正确.8.(2018·全国卷Ⅲ)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水银柱的两端各封闭有一段空气.当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为l1=18.0 cm和l2=12.0 cm,左边气体的压强为12.0 cmHg.现将U形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没有气体从管的一边通过水银逸入另一边.求U形管平放时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解析:设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U形管水平放置时,两边气体的压强相等,设为p,此时原左、右两边气柱的长度分别变为l′1和l′2.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1=p2+ρg(l1-l2)①式中ρ为水银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由玻意耳定律有p1l1=pl′1②p2l2=pl′2③两边气柱长度的变化量大小相等,即l′1-l1=l2-l′2④由①②③④式和题给条件得l′1=22.5 cm l′2=7.5 cm答案:22.5 cm7.5 cm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所示,p-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1)温度为600 K时气体的压强;(2)在p-T图象上将温度从400 K升高到600 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解析:(1)由p-T图可知,气体由200 K→400 K的过程中做等容变化,由V-T图可知,气体由400 K→500 K仍做等容变化,对应p-T 图可得出:T=500 K时,气体的压强为1.25×105 Pa,由V-T图可知,气体由500 K→600 K做等压变化,故T=600 K时,气体的压强仍为1.25×105 Pa.(2)在p-T图象上补充画出400 K→600 K的气体状态变化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1.25×105 Pa(2)见解析图10.如图,横截面积相等的绝热汽缸A与导热汽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汽缸间均无摩擦,两汽缸内都装有理想气体,初始时体积均为V 0、温度为T 0且压强相等,缓慢加热A 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 中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1.5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汽缸A 中气体的体积V A 和温度T A .解析:设初态压强为p 0,对汽缸A 加热后A 、B 压强相等:p B =1.5p 0B 中气体始、末状态温度相等,由玻意耳定律得:p 0V 0=1.5p 0V B 2V 0=V A +V B解得V A =43V 0. 对A 部分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 0V 0T 0=1.5p 0V A T A解得T A =2T 0.答案:43V 0 2T 0 11.如图所示,是一个连通器装置,连通器的右管半径为左管的两倍,左端封闭,封有长为30 cm 的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7.5 cm ,左端封闭端下60 cm 处有一细管用开关D 封闭,细管上端与大气联通,若将开关D 打开(空气能进入但水银不会入细管),稳定后会在左管内产生一段新的空气柱.已知外界大气压强p 0=75 cmHg.求:稳定后左端管内的所有气柱的总长度为多少?解析:空气进入后将左端水银柱隔为两段,上段仅30 cm ,初始状态对左端上面空气有p 1=p 0-h 1=75 cmHg -37.5 cmHg =37.5 cmHg ,末状态左端上面空气柱压强p 2=p 0-h 2=75 cmHg -30 cmHg =45 cmHg ,由玻意耳定律:p 1L 1S =p 2L 2S ,得:L 2=p 1L 1p 2=37.5×3045cm =25 cm , 上段水银柱上移,形成的空气柱长为5 cm ,下段水银柱下移,与右端水银柱等高设下移的距离为x ,由于U 形管右管内径为左管内径的2倍,则右管横截面积为左管的4倍,由等式:7.5-x =x 4,解得:x =6 cm ,所以产生的空气柱总长为:L =(6+5+25) cm =36 cm.答案:36 cm12.一U 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 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解析:设初始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1,长度为l 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2=p 0,长度为l 2.活塞被下推h 后,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1′,长度为l 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2′,长度为l 2′.以cmHg 为压强单位.由题给条件得p 1=p 0+(20.0-5.00) cmHg ①l 1′=⎝ ⎛⎭⎪⎪⎫20.0-20.0-5.002 cm ②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p 1′l 1′ ③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p 1′=144 cmHg④ 依题意p 2′=p 1′ ⑤l 2′=4.00 cm +20.0-5.002 cm -h ⑥由玻意耳定律得p 2l 2=p 2′l 2′ ⑦联立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条件得h =9.42 cm.答案:144 cmHg 9.42 cm。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30)
第23讲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实验原理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若物体某时刻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动能的增加量为12m v2,判断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2.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 t=v2t.计算打第n个点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n个点的相邻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距离x n和x n+1,由公式v n=x n+x n+12T或v n=h n+1-h n-12T算出,如图所示.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重物(带纸带夹).四、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按如图所示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如果根据12m v2=mgh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打点成一条直线,且1、2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2 mm的纸带.若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 2 mm,则可能是由于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造成的.这样,第1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这样的纸带不能选.(2)如果根据12m v2B-12m v2A=mgΔh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这样纸带上打出的第1、2两点间的距离是否接近2 mm就无关紧要了,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五、数据处理1.求瞬时速度由公式v n=h n+1-h n-12T可以计算出重物下落h1、h2、h3、…的高度时对应的瞬时速度v 1、v 2、v 3、….2.验证守恒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 点计算,代入gh n 和12v 2n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 n =12v 2n ,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二:任取两点A 、B 测出h AB ,算出gh AB 和⎝ ⎛⎭⎪⎫12v 2B -12v 2A 的值,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 AB =12v 2B -12v 2A ,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三:图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 ,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 2,然后以12v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12v 2-h 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六、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本实验中因重物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各种阻力(空气阻力、打点计时器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 k 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即ΔE k <ΔE p ,这属于系统误差,改进的方法是调整器材的安装,尽可能地减小阻力.2.偶然误差本实验的另一误差来源于长度的测量,属于偶然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O 点测量,一次将各打点对应的下落高度测量完,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七、注意事项1.应尽可能控制实验条件,即应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这就要求尽量减小各种阻力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有:(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个限位孔的中线严格竖直,以减小摩擦阻力.(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2.实验中,提纸带的手要保持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松开纸带.3.验证机械能守恒时,可以不测出重物质量,只要比较12v2n和gh n是否相等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4.测量下落高度时,为了减小测量值h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远一些,纸带也不宜过长,有效长度可在60~80 cm之间.5.速度不能用v n=gt n或v n=2gh n计算,否则犯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的错误.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 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图中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B.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C.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A,操作不当的步骤是C.(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使用电源的频率为f,则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x3+x4-x1-x2)f24.(用x1、x2、x3、x4及f表示)(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主要原因是重锤和纸带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重锤的质量m.试用这些物理量和纸带上的数据符号表示重锤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AE段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 f=m[g-(x3+x4-x1-x2)f24].解析:(1)物体的质量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可以约去,所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所以操作不当的步骤是C.(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a 1=x 3-x 12T 2,a 2=x 4-x 22T 2,而T =1f , 则加速度a =a 1+a 22=(x 4+x 3-x 2-x 1)f 24.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f =ma ,则F f =mg -ma =m [g -(x 4+x 3-x 2-x 1)f 24],知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重锤的质量m . 2.有一种“傻瓜”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拍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一位同学利用“傻瓜”照相机来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1)首先这个同学事先测定了相机的曝光时间为t .(2)这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他从墙面前某点O ,使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甲的照片,由于小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AB .通过测量OA 的距离h ,AB 的距离x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于相机曝光时间很短,可以认为A 点的速度近似等于AB 段的平均速度.则石子划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v =x t .(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字母表示)(3)多次改变高度h ,重复上述实验,作出x 2随h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x 2、H 和重力加速度g 及曝光时间为t 满足表达式gH =x 22t 2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解析:(2)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石子划过A 点的速度大小v =x t .(3)若机械能守恒,则有mgH =12m v 2=12m x 2t 2,即gH =x 22t 2. 3.某同学在资料中查得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 p =12kx 2(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形变量),他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水平放置的弹射装置将质量为m 的小球弹射出去,测出小球通过两个竖直放置的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Δt ,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压缩量为x,1、2光电门间距为L ,则(1)小球射出时速度大小为v =L Δt ,弹簧弹性势能E p =mL 22Δt 2(用题中的字母表示).(2)该同学改变弹簧压缩量x ,多次进行实验,利用测得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E p 与x 2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 =200_N/m.(3)由于重力作用,小球被弹射出去后运动轨迹会向下偏转,这对实验结果无(选填“有”或“无”)影响.解析:(1)由图甲可知,弹簧在小球进入光电门之前就恢复形变,故其弹射速度为通过光电门的水平速度,v =L Δt,根据机械能守恒有E p =12m v 2=mL 22Δt 2. (2)根据E p =12kx 2得,0.03 J =12k ×3×10-4 m 2,解得k =200 N/m.(3)由于重力作用,小球被弹射出去后运动轨迹会向下偏转,由于重力不影响弹力做功的结果,有没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水平速度均不会变化,所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突破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例1 (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 .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撤手释放重物(2)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 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OA、AD和EG的长度B.OC、BC和CD的长度C.BD、CF和EG的长度D.AC、BD和EG的长度【尝试解题】(1)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根据实验原理可判断出A、B能减小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和摩擦力,能有效减小实验误差,A、B正确.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中,重物的质量可以约去,精确测量质量不能减小误差,C错误;用手托住重物,撤手后最初一段时间,重物所做运动并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该操作增大误差,D错误.(2)利用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依据就是重力做功和动能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要确定好初、末位置的速度以及初、末位置的高度差,从四组数据可以看出,B、C两组数据满足此要求,所以B、C正确.【答案】(1)AB(2)BC1.(2019·漳州检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有6 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物拖着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C.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D.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没有必要进行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BCD.(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上)(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以12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12v 2-h 的图象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2v 2-h 图象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解析:(1)打点计时器应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故B 错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只需验证mgh =12m v 2,即gh =12v 2,故m 可约去,不需要用天平.故C 没有必要进行;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物,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D 错误.(2)利用12v 2-h 图线处理数据,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gh =12m v 2,即12v 2=gh ,所以以12v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那么12v 2-h 图线的斜率就等于重力加速度g .突破点二 数据处理与分析例2 利用如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甲(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A.交流电源B.刻度尺C.天平(含砝码)(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 k=________.乙(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B.利用公式v=2gh计算重物速度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5)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象,并做如下判断: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尝试解题】(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重物下落,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要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大小是否相等,故选A.(2)实验时用到电磁打点计时器,则必须使用交流电源.在计算动能和势能变化量时,需用刻度尺测量位移和重物下落高度.在比较动能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是否相等时需验证12m (v 22-v 21)=mgh 是否成立,而等式两边可约去质量m ,故不需要天平.故选A 、B.(3)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下落h B ,重力势能减少,则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 =-mgh B .动能增加,则动能的变化量ΔE k =12m v 2B -0=12m ⎝ ⎛⎭⎪⎪⎫h C -h A 2T 2-0=12m ⎝ ⎛⎭⎪⎪⎫h C -h A 2T 2. (4)重物在下落过程中,除受重力外还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重物的重力势能要转化为重物的动能和内能,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选项C 正确.(5)不正确.v 2-h 图象为一条直线,仅表明物体所受合力恒定,与机械能是否守恒无关.例如,在本实验中若存在恒定阻力,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但mgh -F f h =12m v 2,v 2=2⎝ ⎛⎭⎪⎫g -F f m h ,v 2-h 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该同学判断不正确.要想通过v 2-h 图象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象的斜率是否接近2g .【答案】 (1)A (2)AB (3)-mgh B 12m ⎝ ⎛⎭⎪⎪⎫h C -h A 2T 2 (4)C (5)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 的过程中,若阻力F f 恒定,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F f h =12m v 2-0⇒v 2=2⎝ ⎛⎭⎪⎫g -F f m h 可知,v 2-h 图象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想通过v 2-h 图象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象的斜率是否接近2g .2.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 1、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 ,m 1=50 g 、m 2=150 g ,g 取10 m/s 2,则(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 =2.4 m/s.(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 k =0.576 J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 =0.600 J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机械能守恒.(3)实验结果显示ΔE p >ΔE k ,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摩擦阻力造成的机械能损失.(4)若某同学作出12v 2-h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 =9.7 m/s 2.解析:(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 =x 462T =(21.60+26.40)×10-20.2m/s =2.4 m/s.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2(m 1+m 2)v 2=12×0.2×2.42 J =0.576 J ;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m 2-m 1)gh =0.1×10×(0.216+0.384) J =0.600 J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机械能守恒.(3)因空气阻力、纸带与限位孔间的阻力及滑轮轴间阻力做负功,使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4)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m 2-m 1)gh =12(m 1+m 2)v 2,解得12v 2=m 2-m 1m 1+m 2gh ,图线的斜率k =m 2-m 1m 1+m 2g =5.821.20m/s 2,解得g =9.7 m/s 2. 突破点三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例3 如图甲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Δt ,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 ,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 .则(1)小圆柱的直径d =________cm.(2)测出悬点到圆柱重心的距离l ,若等式gl =________成立,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3)若在悬点O 安装一个拉力传感器,测出绳子上的拉力F ,则要验证小圆柱在最低点的向心力公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用文字和字母表示),若等式F =________成立,则可验证向心力公式F n =m v 2R .【尝试解题】 (1)小圆柱的直径d =10 mm +2×0.1 mm =10.2 mm =1.02 cm.(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 =12m v 2, 所以只需验证gl =12v 2=12⎝ ⎛⎭⎪⎫d Δt 2,就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若测量出小圆柱的质量m ,则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 =m v 2l ,若等式F =mg +m d 2l Δt 2成立,则可验证向心力公式,可知需要测量小圆柱的质量m .【答案】 (1)1.02(2)12⎝ ⎛⎭⎪⎫d Δt 2 (3)小圆柱的质量m mg +m d 2l Δt 2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装置中的气垫导轨工作时可使滑块悬浮起来,以减小滑块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实验前已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保持水平,实验中测量出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 、滑块的质量M 、滑块上遮光条由图示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x .(1)若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d ,实验时挂上钩码,将滑块从图示初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则可计算出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d Δt. (2)要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除了已经测量出的物理量外还需要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3)本实验通过比较mgx 和d 22Δt 2(M +m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物理量符号表示),即可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解析:(1)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可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 =d Δt. (2)以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其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gx ,系统动能的增量为12(M +m )v 2=12(M +m )d 2Δt 2,可知还需要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3)验证重力势能的减小量mgx 和动能的增加量d 22Δt 2(M +m )是否相等即可.。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11)
6.(多选)汽车以恒定功率 P、初速度 v0 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 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的 v-t 图象可能 是选项图中的( BCD )
解析:由瞬时功率 P=Fv 可知,汽车功率恒定,汽车开始 所受牵引力 F=vP0,若牵引力与汽车所受阻力相等,则汽车做匀 速运动,B 项中 v-t 图象是可能的;若牵引力大于阻力,则汽车 做加速运动,则随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而汽车所受阻力不 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汽车的加速度减小,直至减小到零, C 项中 v-t 图象是可能的,A 项中 v-t 图象是不可能的;若牵引 力小于阻力,则汽车做减速运动,牵引力增大,汽车所受阻力 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汽车的加速度减小,直至减小到 零,D 项中 v-t 图象是可能的.
解析:(1)当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速度最大.则有: P 额=Fvm=fvm,解得:vm=Pf额=840000000 m/s=20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1-f=Ma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为 v′,此时功率为额定功 率,满足:v′=PF额1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t=5 s,满足:t=va′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2 m/s2.
答案:(1)20 m/s (2)2 m/s2
知识点一 功的分析与计算
1.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正、负功的方法 (1)看力 F 的方向与位移 l 的方向间的夹角 α——常用于恒力 做功的情形. (2)看力 F 的方向与速度 v 的方向间的夹角 θ——常用于曲线 运动的情形. (3)根据动能的变化:动能定理描述了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 的关系,即 W 合=ΔEk,当动能增加时合外力做正功,当动能减 少时合外力做负功.
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水平抛出,恰好 垂直打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则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重力的瞬时功 率为(不计空气阻力)( B )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1)
课时训练(十三)【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只有重力做功,则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则其一定只受重力C.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D.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机械能一定守恒2.如图Z13-1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图Z13-1A.甲图中,火箭升空的过程中,若匀速升空则机械能守恒,若加速升空则机械能不守恒B.乙图中物体匀速运动,机械能守恒C.丙图中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D.丁图中,轻弹簧将A、B两小车弹开,两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高空“蹦极”是勇敢者的游戏.蹦极运动员将弹性长绳(质量忽略不计)的一端系在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的跳台上,运动员无初速度地从跳台上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Z13-2A.弹性绳开始伸直时,运动员的速度最大B.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等于运动员克服弹性绳弹力所做的功C.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D.从弹性绳开始伸直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与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4.如图Z13-3所示,一表面光滑的木板可绕固定的水平轴O转动,木板从水平位置OA转到位置OB的过程中,木板上重为5 N的物块从靠近转轴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少了4 J.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图Z13-3A.物块的竖直高度降低了0.8 mB.由于木板转动,物块下降的竖直高度一定大于0.8 mC.物块获得的动能为4 JD.由于木板转动,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5.一质点在0~15 s内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时间图像如图Z13-4所示,若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g 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Z13-4A.质点的机械能不断增加B.在0~5 s内质点的动能增加C.在10~15 s内质点的机械能一直增加D.t=15 s时质点的机械能大于t=5 s时质点的机械能6.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把图Z13-5甲中的小球举高到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并开始计时.用这种方法获得弹性绳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Z13-5A.根据题中所给条件,不能求出绳长B.t2、t5、t8三个时刻,小球所受的拉力可能小于重力C.t2时刻小球与弹性绳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一定等于t5时刻的机械能D.t4与t3之差大于t7与t6之差7.[2019·嘉兴模拟]如图Z13-6所示为某研究小组利用对接斜面研究图Z13-6“做功与能量变化关系”的装置: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倾角均为θ的两斜面以光滑小圆弧相连接.有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左侧顶端由静止释放,经最低点滑上右侧斜面并减速到0,滑块在上述过程中重力做功W G、克服摩擦力做功W f、动能E k及机械能E随滑行路程s的变化图线(以斜面连接处为参考平面,滑块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正确的是图Z13-7中的()图Z13-78.如图Z13-8所示,质量m=1 kg的物体从高为h=0.2 m的光滑轨道上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的A点,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AB的长度为L=5 m,传送带一直以v=4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g取10 m/s2,则()图Z13-8A.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0.5 sB.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2 JC.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 JD.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转动的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0 J【领先冲A】9.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目前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已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在风电技术发展方面,由于相同风速时发电功率的不同,我国目前正逐步采用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替代定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来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具体风速对应的功率如图乙所示,设风力发电机每个叶片长度为30 m,所处地域全天风速均为7.5 m/s,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圆周率π取3.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Z13-9A.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为52%B.用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替代定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后,每台风力发电机每天能多发电7200 kW·hC.无论是采用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还是采用定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每台发电机每秒钟转化的空气动能为7.69×105 JD.若煤的热值为3.2×107 J/kg,那么一台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每小时获得的风能与完全燃烧45 kg 煤所产生的内能相等10.[2019·金华十校期末]金华某商场门口根据金华“双龙”元素设计了一个精美的喷泉雕塑,如图Z13-10甲所示.两条龙喷出的水恰好相互衔接(不碰撞)形成一个“∞”字形.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喷泉的运行原理,将喷泉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模型,两条龙可以看成两个相同的对称的圆的一部分(近似看成在同一平面内),E、B两点为圆的最高点.抽水机M使水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沿ABCDEFG运动,水在C、F两处恰好沿切线进入管道,最后回到池中.圆的半径为R=1 m,角度θ=53°,忽略一切摩擦.g取10m/s2,sin 53°=0.8,cos 53°=0.6.(1)水从B点喷出的速度为多大?(2)取B处质量为m=0.1 kg的一小段水,管道对这一小段水的作用力为多大?方向如何?(3)若管道B处横截面积为S=4 cm2,则抽水机M的输出功率是多少?(水的密度ρ=1×103 kg/m3)图Z13-1011.[2019·舟山中学模拟]某高中兴趣学习小组成员,在学习完必修1与必修2后设计出如图Z13-11所示的实验.OA为一水平弹射器,弹射口为A.ABCD为一光滑曲杆,其中AB水平,BC为竖直杆(长度可调节),CD为四分之一圆轨道,其圆心为O',半径为R=0.2 m,各段均平滑连接.D的正下方E右侧水平放置一块橡皮泥板EF,长度足够大.现让弹射器弹射出一质量m=0.1 kg的小环,小环从弹射口A射出后沿光滑曲杆运动到D处飞出,不计小环在各个连接处的能量损失和空气阻力.已知弹射器每次弹射出的小环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某次实验中,小组成员调节BC长度为h=0.8 m,弹出的小环从D处飞出,测得小环从D处飞出时速度v D=4 m/s.(g取10 m/s2)(1)求弹射器释放的弹性势能及小环在D处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2)求小环在橡皮泥板EF上的落点到E的距离(已知小环与橡皮泥板接触后不再运动);(3)若不改变弹射器弹性势能,改变BC长度h使其在0~2 m之间,求小环下落到橡皮泥板EF上时与E 的距离的范围.图Z13-11课时训练(十三)1.A[解析]若只有重力做功,则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发生转化,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A正确;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则物体不一定只受重力,也许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B错误;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只有除重力和弹力外的其他力做功为零时,机械能才守恒,C错误;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的其他力做功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2.C[解析]甲图中,不论是匀速升空还是加速升空,由于推力对火箭做功,故火箭的机械能不守恒,是增加的,A错误.物体匀速上升,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则机械能一定增加,B错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细线的拉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C正确.轻弹簧将A、B两小车弹开,弹簧的弹力对两小车做功,则两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但两小车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错误.3.B4.A[解析]由重力势能的表达式E p=mgh可知,重力势能减少了4 J,而mg=5 N,故h=0.8 m,选项A 正确,选项B错误;木板转动,木板的支持力对物块做负功,则物块机械能一定减少,选项C、D错误.5.D[解析]由图像可以看出,0~5 s内的加速度等于g,质点的机械能不变,故A错误;在0~5 s内,质点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则质点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故B错误;在10~15 s内,质点向上减速的加速度大于g,说明质点受到了方向向下的外力,外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故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5~10 s内,有mg-F=ma,解得F=2m,方向向上,做正功,质点的机械能增加,10~15 s内,有mg+F'=ma',解得F'=2m,方向向下,质点的机械能减少,质点一直向上做减速运动,10~15 s内的速度小于5~10 s内的速度,则10~15 s内的位移小于5~10 s内的位移,故质点在t=15 s时的机械能大于t=5 s时的机械能,D正确.6.D[解析]由图像可知,在0~t1时间内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g可求得绳长,故A错误;t2、t5、t8三个时刻,绳子的拉力最大,处于最低点,拉力大于重力,故B错误;由图像可知,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到达最低点时的拉力逐渐减小,故整个过程中需克服阻力做功,t2时刻小球与弹性绳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t5时刻的机械能,故C错误;t3~t4时间内和t6~t7时间内小球都做竖直上抛运动,由于t3时刻的速度大于t6时刻的速度,由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t=知,t4与t3之差大于t7与t6之差,故D正确.7.C[解析]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W G=mgs sin θ,从斜率上看,可知k=mg sin θ不变,选项A错误;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产生的热量,即W f=Q=μmgs cos θ,从斜率上看,可知k=μmg cos θ,因此斜率不变,选项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F合s=ΔE k,从斜率上看,可知斜率代表滑块运动时的合外力,滑块下滑时的加速度小,上滑时的加速度大,选项C正确;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热量,因此滑块的机械能是一直减小的,选项D错误.8.C[解析]设物体下滑到A点的速度为v0,从P到A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mgh,解得v0==2 m/s<v=4 m/s,则物体滑上传送带后,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μg=2 m/s2,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用时t1=-=-s=1 s,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t1=×1 m=3 m<L=5 m,所以物体与传送带共速后向右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s=0.5 s,故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t1+t2=1.5 s,选项A错误;物体运动到B时的速度v=4 m/s,根据动能定理得,摩擦力对物体做功W=mv2-m=×1×42 J-×1×22 J=6 J,选项B错误;在t1时间内,传送带做匀速运动的位移x带=vt1=4 m,故产生热量Q=μmgΔx=μmg(x带-x1),解得Q=2 J,选项C正确;电动机多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则电动机多做的功W=-+Q=×1×(42-22) J+2 J=8 J,故选项D错误.9.D[解析]设在时间t内发电机获得的风能为E k,由于m=ρV=ρπr2vt,所以E k=mv2=ρπr2v3t=×1.29×3.14×302×7.53×t(J)≈768 981t(J),故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为η===52%,故A正确;由图像可知,当风速为7.5 m/s时,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400 kW,定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100 kW,所以每台风力发电机每天能多发电E=(P1-P2)t=(400-100)×24 kW·h=7200 kW·h,故B正确;空气的动能为E k≈768 981t(J),所以每台发电机每秒钟转化的空气动能为E k0=768 981t0(J)=768 981×1 J≈7.69×105 J,故C正确;完全燃烧45 kg煤所产生的内能为E=mq=45×3.2×107 J=1.44×109 J,一台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每小时获得的风能为E'k=E k t'=768 981×3600 J≈2.77×109 J ,故一台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每小时获得的风能与完全燃烧45 kg煤所产生的内能不相等,故D错误.10.(1)3m/s(2)0.8 N竖直向下(3)49.2 W[解析](1)水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有h=R+R cos θ=1.6 m根据=2gh解得v Cy=4m/s因为水在C点刚好沿切线进入管道,所以tan θ=故v B=3m/s(2)以一小段水为研究对象.当水在最高点B受到管道的作用力为0时,有mg=m临解得v临=m/s<3m/s故水在B点时,有mg+F N=m解得F N=0.8 N,方向竖直向下(3)以单位时间(t=1 s)从B点喷出的水为研究对象,有m0=ρSv B t由能量守恒定律得Pt=m0g·2R+m0解得P=34.8W≈49.2 W11.(1)1.8 J7 N(2)m (3)0~1.8 m[解析](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m+mg(h+R)=1.8 J在最高点D对小环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mg=m解得F N=7 N,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环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7 N,方向竖直向上.(2)小环离开D点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得h+R=gt2x=v D t解得x=m.小环刚好到达D点的条件为mg(h1+R)=E p解得h1=1.6 m改变h,小环做平抛运动,小环水平方向的位移应有最大值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mg(h2+R)=mv小环平抛运动时间为t=可得x'=v'D t=2-当h2+R=0.9 m时,水平位移最大,为x'=1.8 m,故小环落点在E点右侧0~1.8 m的范围内.。
2020高中物理冲A方案课件+知识清单+练习 (9)
1.明代出版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就有牛力齿轮水车图(如 图所示),记录了我们祖先的劳动智慧.若 A、B、C 三齿轮车半 径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则( D )
A.齿轮 A 的角速度比 C 的大 B.齿轮 A 与 B 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齿轮 B 与 C 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齿轮 A 边缘的线速度比 C 边缘的大
2. (多选)如图所示,在半径为 R 的水平圆盘中心轴正上方水 平抛出一小球,圆盘以角速度 ω 做匀速转动,当圆盘半径 Ob 恰 好转到与小球初速度方向相同且平行的位置时,将小球抛出.要 使小球与圆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 b,重力加速度为 g,则小球 抛点 a 距圆盘的高度 h 和小球的初速度 v0 可能满足( BD )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16讲 圆周运动
课前自主预习01 学科素养提升03
课堂互动探究02
课后限时作业
知识点一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1.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 长 相等 ,就是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加速度大小 不变 ,方向始终指向 圆心 ,是变
其中 r=Rsinθ
解得 ω0=
2Rg.
(2)当 ω=(1+k)ω0 时,小物块所需向心力变大,则摩擦力 方向沿罐壁向下.
对小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方向,有
FNsinθ+fcosθ=mω2r
在竖直方向,有 FNcosθ-fsinθ=mg
4.常见的三种传动方式及特点 (1)皮带传动:如图甲、乙所示,皮带与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即 vA=vB.
(2)摩擦传动:如图丙所示,两轮边缘接触,接触点无打滑现 象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即 vA=v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1.电磁感应中电路知识的关系图
2.分析电磁感应电路问题的基本思路
典例 在同一水平面的光滑平行导轨 P、Q 相距 l=1 m,导 轨左端接有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 板 M、N 相距 d=10 mm,定值电阻 R1=R2=12 Ω,R3=2 Ω, 金属棒 ab 的电阻 r=2 Ω,其他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 B=0.5 T 的匀强磁场竖直穿过导轨平面,当金属棒 ab 沿导轨向右匀速运 动时,质量 m=1×10-14 kg、电荷量 q=-1×10-14 C 的微粒悬 浮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恰好静止不动.取 g=10 m/s2,在整个运 动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速度保持恒定.试求:
解析:t 在 0~5×10-2 s 内,ab 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 相当于电源,由楞次定律判断知感应电流方向沿顺时针方向, 则 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Uab 为正,则 ab 两端电势差 Uab =34E=34×BLv=34×0.5×0.2×2 V=15×10-2 V;t 在 5×10-2 s~10×10-2 s 内,cd 边进入磁场Ⅱ后,cd 边和 ab 都切割磁感 线,都产生感应电动势,线框中感应电流为零,由右手定则判 断可知,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Uab 为正,所以 Uab=E= BLv=0.5×0.2×2 V=0.20 V=20×10-2 V,t 在 10×10-2 s~
4.用相同的导线绕制的边长分别为 L 和 2L 的正方形闭合线 框,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进入右侧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在线框 进入磁场的过程中 a、b 和 c、d 两点间的电压分别为 U 甲和 U 乙, ab 边和 cd 边所受的安培力分别为 F 甲和 F 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D )
A.U 甲=U 乙 C.F 甲=F 乙
2.转化实质:电磁感应现象的能量转化,实质是其他形式的 能与 电能 之间的转化.
(1) 在 电 磁 感 应 电 路 中 , 产 生 电 流 的 那 部 分 导 体 相 当 于 电 源.( √ )
(2) 安 培 力 做 正 功 的 过 程 是 将 电 能 转 化 为 机 械 能 的 过 程.( √ )
3.如图所示,光滑足够长导轨倾斜放置,下端连一灯泡,匀 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当金属棒 ab 沿导轨下滑到稳定状态时, 灯泡的电功率为 P,导轨及金属棒电阻不计,要使灯泡在棒稳定 运动状态下的电功率为 2P,则应( C )
A.将导轨间距变为原来的 2倍 B.换一电阻减半的灯泡 C.换一质量为原来 2倍的金属棒 D.将磁场磁感应强度 B 加倍
变为原来的12倍,由 P=ER2=B2LR2v2得知,P 变为原来的12倍,故 B 项错误;当换一根质量为原来 2倍的金属棒时,由 mgsinθ= B2RL2v得知,v 变为原来的 2倍,由 P=ER2=B2LR2v2得知,P 变 为原来的 2 倍,故 C 项正确;当把磁感应强度 B 增大为原来的 2 倍,由 mgsinθ=B2RL2v得知,v 变为原来的14倍,由 P=ER2= B2LR2v2得知,P 变为原来的14倍,故 D 项错误.
势;在内电路中,电流由 低 电势流向 高 电势.
思考: 如图所示,MON 是固定导轨,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在拉 力 F 作用下向右运动.
(1)图中电路相当于电源的部分是 金属棒. (2)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沿 逆时针 方向. (3)路端电压是闭合电路外电路的电压,等于该图中 aOb 部分电路的分压.
第十章
电磁感应
第41讲 电磁感应规律综合应用
课前自主预习01 学科素养提升03
课堂互动探究02
课后限时作业
知识点一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1.电源: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或 磁通量 发生变化的回路
相当于电源.
E
2.电流:电路闭合时的电流 I 可由欧姆定律求出,I= R+r
,路端电压 U= IR =E-Ir. 3.电势:在外电路中,电流由 高 电势流向 低 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匀强磁场的方向; (2)ab 两端的路端电压; (3)金属棒 ab 运动的速度. 【解析】 (1)负电荷受到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 态,因为重力竖直向下,所以电场力竖直向上,故 M 板带正电.ab 棒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ab 棒等效于电源, 感应电流方向由 b→a,其 a 端为电源的正极,由右手定则可判 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点二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1.安培力的大小
2.安培力的方向 (1)用左手定则判断:先用 右手 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再用左手定则判定安培力的方向.
(2)用楞次定律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一定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 运动方向 相反 (选填“相同”或“相反”).
知识点三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1.能量转化: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安培力,外力克服安培力 做功,将 其他形式的能 转化为 电能 ,电流做功再将电 能转化为 其他形式 的能.
2.如图甲,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可分别与定值电阻 R 和平行板电容器 C 相连,导体棒 MN 置于导轨上且接触良好,取 向右为运动的正方向,导体棒沿导轨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 乙所示;导体棒始终处于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不计导轨 和导体棒电阻,则 0~t2 时间内( C )
A.若 S 接 A,电容器 a 极板始终带负电 B.若 S 接 A,t1 时刻电容器两极板电压最大 C.若 S 接 B,MN 所受安培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D.若 S 接 B,t1 时刻 MN 所受的安培力最大
(3)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感应电动势 E=Bl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Uab+Ir=0.5 V 联立解得 v=1 m/s.
【答案】 (1)竖直向下 (2)0.4 V (3)1 m/s
【突破攻略】 电磁感应中确定电源的方法 (1)判断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那一部分导体(电源). (2)动生问题(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 E=Blv,方向由右 手定则判断. (3)感生问题(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的电动势 E=nΔΔBt·S,方向由 楞次定律判断.而电流方向都是等效电源内部负极流向正极的方 向.
解析:当 ab 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 衡条件有:mgsinθ=FA,又安培力 FA=B2RL2v得,mgsinθ=B2RL2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灯泡的功率 P=ER2=B2LR2v2.当把导轨间的 距离增大为原来的 2倍时,即 L 变为 2倍,由 mgsinθ=B2RL2v得 知,v 变为原来12倍,由 P=ER2=B2LR2v2得知,P 变为原来的12倍, 故 A 项错误;换一电阻减半的灯泡,由 mgsinθ=B2RL2v得知,v
解析:在 x-t 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导体棒运动的速度, 由图乙可知,0~t1 时间内斜率是正值、t1~t2 时间内斜率为负值, 则说明 0~t2 时间内导体棒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若 S 接 A, 导体棒通过金属导轨与平行板电容器 C 连接,0~t2 时间内导体 棒先向右运动后向左运动,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方 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可知电容器 a 极板先带负电后带正电, 故 A 项错误;若 S 接 A,t1 时刻导体瞬间静止,即导体棒不切 割磁感线,故 MN 中无感应电动势产生,电容器两极板电压为 零,即最小,故 B 项错误;若 S 接 B,导体棒通过金属导轨与
B.U 甲=2U 乙 D.F 甲=F2乙
解析:线框进入磁场后切割磁感线,a、b 中产生的感应电 动势是 c、d 中电动势的一半,而不同的线框的电阻不同,设甲 线框电阻为 4r,乙线框的电阻为 8r,则有:U 甲=BLv·34rr=34BLv, U 乙=B·2Lv·68rr=32BLv,故 2U 甲=U 乙,故 A、B 项错误;根据 安培力表达式 F=BIL,E=BLv 及 R=ρSL,从而得出安培力综 合式为:F=SBρ2Lv,安培力与线框边长成正比,所以有:F 甲 =12F 乙;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3)物体克服安培力做功的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 电能的过程.( √ )
1.如图所示有理想边界的两个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 B =0.5 T,两边界间距 s=0.1 m,一边长 L=0.2 m 的正方形线框 abcd 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总电阻为 R=0.4 Ω,现使线框以 v=2 m/s 的速度从位置Ⅰ匀速运动到位置Ⅱ,则下列能正确反映 整个过程中线框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是 (A )
15×10-2 s 内,ab 边穿出磁场后,只有 cd 边切割磁感线,由右 手定则知,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Uab 为正.Uab=14E=14BLv =14×0.5×0.2×2 V=5×10-2 V,故整个过程中线框 a、b 两点 的电势差 Uab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如图 A 所示,故 A 项正确.
(2)微粒受到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 条件有 mg=Eq
又 E=UdMN,所以 UMN=mqgd=0.1 V R3 两端电压与电容器两端电压相等,由欧姆定律得通过 R3 的电流为 I=URM3N=0.05 A 则 ab 棒两端的电压为 Uab=UMN+IRR1+1RR2 2=0.4 V.
2.(多选)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 面内,间距为 d,其左端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 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 m 的导体棒 ab 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μ,导体棒在水平向右、垂直于棒的恒力 F 作用下, 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 l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 导体棒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导体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 导轨 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在这一过程中( BC )
定值电阻 R 连接,0~t2 时间内,导体棒先向右运动后向左运动, 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电流的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由左手定 则可知,MN 所受安培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故 C 项正确;若 S 接 B,t1 时刻 MN 瞬间静止,导体棒不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无电 流,MN 受安培力为零(即最小),故 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