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课件:10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84张)
最新-山东省2018届高三生物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
单元测试8《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寒冷时出现寒颤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接受抗原刺激后,B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答案:B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24H PO -/24HPO -构成的缓冲体系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答案:D大多数高等动物的激素只对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发生反应,并在调节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特性。
这些特性是 ( )①特异性 ②适应性 ③高效性 ④持续性 ⑤定时性⑥作用缓慢①②④⑤ ①③④⑥②③⑤⑥ ①③④⑤答案:B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人脑的高级功能专指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等位于脑干小脑和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答案:A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浆细胞 记忆细胞过敏反应 免疫反应答案:C下图表示维持人体稳态的几种机制,则X 最可能代表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信息物质作用于靶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答案:C下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 ℃降到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 ( )①②③①③③③①②①①②答案:D2018海南高考,8)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 )O浓度的变化血糖浓度的变化血液中2环境中温度的变化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答案:D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下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1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生物)
答案 解析
D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在寒冷
答案 解析
(1)C 能
2.(2017· 课标全国Ⅱ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 调节
答案 解析
B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
5.(2017· 课标全国Ⅱ )将室温 (25 ℃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 37 ℃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放入 41 ℃环境中 1 h(实 验组 )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 (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 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 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 ________,汗液分 泌会 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人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 素的分泌会增多,A 项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故切除 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会下降,B 项正确。基因指 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故可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影 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 项正确。胰岛素是由胰岛 B 细胞分 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 A 细胞分泌的,D 项错误。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 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 素会 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 0 ℃的环境中, 该动物会冷得 发抖,耗氧量会 ________,分解代谢会________。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9动物生命活动的调
• (1)传导形式:电信号 __________,也称神经冲动。
• (2)传导过程:
a←b→c ___________(用字母 双向传导 • (3)传导特点: ___________,即图中 箭头表示)。
•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相反 • ①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________。 相同 • ②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________。
考点
知识网络构建
考 向 梳 理
•考向一 神经调节
D • 1.(2017·江苏卷)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 ( ) • 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 供能量 •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 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 释放至突触间隙 •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 过性密切相关
模块三 调节
专题九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 2 3
重 温 考 纲 考 点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考 复 向 习 梳 练 理 案
4
重温考纲考点
考情 由五年考频可看出,本专题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着重考查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过 和调节过程(Ⅱ) 程、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节及其作用特点等。 (Ⅱ) 备考时要构建兴奋的产生与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传导、传递过程模型。通过列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表比较识记动物和人体激素的 (Ⅱ) 种类、化学本质及生理作用。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 结合实验或实例分析激素的功
2.图 1 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中“ 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D )
”表示从树突到
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图 2 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
2018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1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附解析
2018高考生物备考百日闯关专题11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附解析●考试大纲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考情概要考纲要求两年高考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2016江苏2015福建2013福建2012全国新课标过程Ⅱ2016新课标Ⅱ卷2015江苏2014海南、江苏、安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徽、重庆2013全国大纲、四川、安徽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2013福建2016天津2015新课标Ⅱ卷、重庆、安徽2014海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南、天津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2016四川2012江苏、天津●名师综述稳态与调节是高考四大命题点之一,命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下丘脑—垂体—相关内分泌腺”的负反馈调节。
(2)血糖、水、体温的调节。
(3)反射弧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综合分析。
(4)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其关系。
(5)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实验分析。
试题大多以实验数据、图表、曲线为命题背景,结合社会、科技及生产、生活实际等新情境进行考查。
从近三年高考试题看,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知识点虽所占篇幅不大,但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主要考点集中在:动物生理方面的经典实验,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运用及迁移能力。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考查重点。
从考查形式看,多为综合设计题型,如针对神经调节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进行实验设计,探究兴奋传递的方向等问题。
动物激素调节从考查形式看该部分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会与神经调节等内容结合以简答形式进行考查,或以生活中的病例相联系,考查对发病机理、症状和防治的理解。
从命题趋势上看,本知识点容易以实验题形式出现,以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本专题在考纲中要求较高。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共19张PPT)
A
例5(2015· 高考全国卷Ⅱ )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 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 关
D
【变式探究】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 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 成的 D.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 激的B细胞增殖
专题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B)。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B)。 3.人脑的高级功能(A)。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
活动一 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完成一个反射活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3.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什么? 4.如何判断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a.若A有反应,且乙处电位改变,说明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若A有反应而乙处无电位变化,说明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设计方法:先电刺激图中甲处,测量丙处电 位变化;再电刺激丙处,测量甲处的电位变化。 ②结果分析。 a.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 发生电位变化,说明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若只有一处发生电位改变, 则说明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8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2)-学习文档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1.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 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差增加C. γ-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D. 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均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2019陈笑整理)D(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据图2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B、由图1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突触后膜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l-内流,导致膜电位增加,B正确;C、γ-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C正确;D、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但是γ-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而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D错误.故选: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完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后膜的离子透性发生改变,因此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含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D. 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2019陈笑整理)D(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递质和抑制型递质,其中兴奋型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含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而抑制型递质不会改变突触后膜的膜电位,A错误;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错误;C、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但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C错误;D、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正确.故选:D.第 1 页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特点;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水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单独给Y处一适宜刺激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 如果分泌物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激素b可能是甲状腺激素C. 在X处给一刺激,导致甲分泌a,该过程为反射D. 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无分泌物a产生,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不变,则药物可能影响神经递质与递质受体的结合(2019陈笑整理)C(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A正确;B、甲状腺激素可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B正确;C、图中没有完整反射弧,不能称之为反射,C错误;D、给予药物后,检测到神经递质与给药前相同,说明没有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但冲动被阻断,推测可以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D正确.故选:C.电流表偏转几次取决于电流表的两极发生几次电位变化;根据题意可知,给予药物后,检测到神经递质与给药前相同,说明没有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但冲动被阻断,推测可以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因此推测细胞甲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于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因此激素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4.肌肉细胞可接受来自神经元的神经递质信号Ach并引起肌肉收缩(如图所示),但该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如:毒扁豆碱可使突触间隙中的Ach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Ach释放;箭毒可与Ach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A. 仅毒扁豆碱B. 毒扁豆碱和箭毒C. 肉毒杆菌毒素和箭毒D. 三者均可(2019陈笑整理)C(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一经发挥作用就会被分解、灭活,如果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则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会持续收缩;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突触前膜不能释放乙酰胆碱,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也不能发挥作用,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故选: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题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5.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神经递质种类很多,包括某些激素和氨基酸B.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而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C. 神经递质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D. 突触前神经元在兴奋后开始合成神经递质然后释放到突触间隙中(2019陈笑整理)D(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神经递质种类很多,包括某些激素和氨基酸,如肾上腺素,谷氨酸等,A正确;B、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C、反射弧的效应器可以是肌肉或腺体,因此,神经递质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C正确;D、突触前神经元在兴奋之前已经合成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D错误.故选:D.第 3 页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 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B. 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C. 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外流D. 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2019陈笑整理)D(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SCN神经元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A错误;B、GABA是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B错误;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C错误;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白天导致氯离子外流(协助扩散),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导致氯离子内流(协助扩散),SCN神经元受抑制,D正确.故选:D.1、神经元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2、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3、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白天导致氯离子外流(协助扩散),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导致氯离子内流(协助扩散),SCN神经元受抑制.本题考查了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导致的是氯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4分)7.剥制神经-肌肉标本如甲图所示,浸润在液体A中,保持标本活性.图乙为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示意图.(1)液体A的成分应和______ 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钠离子、钾离子浓度的特点是______ .其渗透压应等于神经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______ 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乙酰胆碱),Ach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变为______ (外正内负、外负内正).(3)巴西蝰蛇毒蛋白可与乙酰胆碱抢夺受体,中毒症状为肌肉______ (松弛、震颤).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中毒症状是肌肉______ (松弛、震颤).(2019陈笑整理)组织液(或“细胞外液”或“内环境”);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突触小泡;外负内正;松弛;震颤(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神经细胞浸润在液体A中,因此A应该是组织液;由于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产生和维持的,因此液体A中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3)巴西蝰蛇毒蛋白可与乙酰胆碱抢夺受体,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因此中毒症状为肌肉松弛;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造成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中毒症状是肌肉震颤.故答案为:(1)组织液(或“细胞外液”或“内环境”)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2)突触小泡外负内正(3)松弛震颤1、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通过内环境完成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神经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2、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产生和维持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形式进行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因此突触后膜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质,又是一种激素.如图是突触中NA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NA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 分子,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______ 中的NA释放,作用于突触______ 的上的受体.(3)NA作用于突触后受体后,引起______ 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NA同时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NA的释放,这是______ 调节机制,以提高神经调节的精确性.(4)因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突触后受体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NA不能与突触后受体结合,从而影响______ 信号的转换,这种疾病称为______ 病.(2019陈笑整理)信息;突触小泡;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钠;(负)反馈;化学信号向电;自身免疫(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NA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2)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中的NA释放,作用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上的受体(3)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上的受体,引起钠离子内流,是下一个神经元兴奋.NA同时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NA的释放,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第 5 页(4)突触后模上发生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转变.因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突触后受体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NA不能与突触后受体结合,从而影响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这种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故答案为:(1)信息(2)突触小泡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3)钠(负)反馈(4)化学信号向电自身免疫根据图分析,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信息分子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的等参与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9.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1)当坐骨神经a点受到适宜刺激时,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神经元的胞体传向______;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递的结构是______.(3)用蛙的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探究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是何关系,现有两种预测结果,如图乙、丙,据图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据图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测得了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图丁),实验结果符合预测______(乙、丙).(2019陈笑整理)由负变正;轴突(轴突末梢);突触;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丙(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静息状态下,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受到刺激后,膜电位为内正外负.因此,当坐骨神经a便受到适宜刺激时,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递的结构是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突触包括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因此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神经元的胞体传向轴突(轴突末梢).(3)根据图乙得出的结论是: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根据图丙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4)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测得了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图丁),即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这与预测丙相符.故答案为:(1)由负变正(2)轴突(轴突末梢)突触(3)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4)丙1、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0.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下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毒品或药物的依赖.(1)多巴胺的释放方式是______;伴随着多巴胺释放,突触前膜完成的信号转变是______.(2)多巴胺释放后,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但是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______;长期使用冰毒,还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______,因此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造成毒品依赖.(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它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从而抑制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使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最终使得______,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则造成药物依赖.(2019陈笑整理)胞吐;电信号→化学信号;增加;减少;内流;减少;多巴胺释放增加(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多巴胺是神经递质,其释放方式是胞吐作用,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完成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2)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从而造成毒品依赖.(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多巴胺释放增加,“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第 7 页故答案为:(1)胞吐电信号→化学信号(2)增加减少(3)内流减少多巴胺释放增加分析示意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是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型,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该图表示人体的神经调节,则在该模型上完成的过程称______ ,其中E 结构由______ 构成.模型中能对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 结构(填图中字母).(2)若该图表示人体水盐调节,且A、B、C、E为结构,D为物质.其中C代表垂体,则D代表______ .从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开始,到E结构做出反应为止,整个过程称______ 调节.与酶不同,D物质起作用后,将被______ ,因此需不断的产生.(3)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C、E均代表细胞,则促使C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的B物质包括______ .A细胞最可能是______ .若有经处理的抗原作用于正常人的A细胞,最终E细胞能分泌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此过程还会形成______ 细胞.(2019陈笑整理)反射;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抗利尿激素;神经-体液;灭活;抗原和淋巴因子;T淋巴细胞;记忆B(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完整的发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图中A表示感受器、C表示神经中枢、E表示效应器.其中E 结构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神经中枢对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2)若该图表示人体水盐调节,C代表垂体,则D代表抗利尿激素.从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开始,到E结构做出反应为止,整个过程称神经-体液调节.与酶不同,D抗利尿激素起作用后,将被灭活,因此需不断的产生.(3)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表示吞噬细胞,C表示T细胞,E表示B 细胞,则促使B淋巴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的物质包括抗原和淋巴因子.若有经处理的抗原作用于正常人的A细胞,最终B淋巴细胞能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此过程还会形成记忆B细胞.故答案为:(1)反射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答完整才得分,答支配的结构也得分) C(2)抗利尿激素神经-体液(答反馈或负反馈不得分)灭活(3)抗原和淋巴因子(答完整才得分) T淋巴细胞记忆B题干中“其中A、B、C表示可能存在的结构或细胞,d、e、f表示可能存在的相关物质”这句话是解题的关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激素分级调节的枢纽为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相应的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也会分泌相应的激素作用于相关腺体,从而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本题较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反。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和作用
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____ 1.产生 色氨酸 原料:__________
幼根 产生部位:胚芽鞘、芽、幼叶、 _________ 形态学下端 极性运输方向:只能从____________ 形态学上端 运输到____________ , 2.运输运输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主动运输 运输方式: __________ 成熟 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 非极性运输:在__________ 生长旺盛 3.分布:各器官中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__________ 的部分。
琼脂片 尖端产生某种刺激,
在其下部分布
__________,造成胚
不均匀
芽鞘弯曲生长
科学家及实验过程
结论及分析 某种刺激的确是化学 物质,这种化学物质 由__________向下运 输,造成胚芽鞘尖端 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
尖端
其他科学家从人尿中 分离出促进植物生长 的物质
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____
4.生理作用 (1)特点——两重性
浓度 不同 生长素_______ ①原因细胞成熟情况不同 器官种类不同 促进生长,高浓度_______ 抑制 生长 低浓度_______ 幼嫩细胞>老细胞 ②表现 敏感性 > 茎 > 芽_______ 根_______
• (2)实例——顶端优势 侧芽 • ①现象:顶芽优先生长,_______受到抑制。 向下 •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_______运输,侧 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 去掉顶芽 • ③解除:__________。 • ④应用:果树整形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 顶等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2018年高考复习全程测评卷1 含解析
2018年高考复习全程测评卷(一)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6·全国卷Ⅲ]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③用T2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紫外线等噬菌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利用了紫外线诱发基因突变的原理;用T2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利用了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综上可知本题选B。
2.下列有关实验材料、试剂、实验方法或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后,该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但分子质量有所改变B.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在琼脂中的扩散速度为自变量C.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台盼蓝、健那绿和卡诺氏液均属于活体染色剂,细胞能在这三种染液中存活数小时答案 A解析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后,该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由于其同位素的原子量产生变化,所以分子质量有所改变,A正确。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在不同大小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是相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的大小,B错误。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
卡诺氏液用于固定细胞的形态,不是染色剂,并且细胞经固定后不能存活,D错误。
3.[2016·上海高考]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
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A.纤维素B.胰岛素C.叶绿素D.甲状腺素答案 A解析分析题图结构中的元素组成,可知蒿甲醚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10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解析版)
重组十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6·海淀质检]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 A解析静脉滴注后,生理盐水进入血浆中,并可由血浆进入组织液,A正确;注入的生理盐水进入静脉后不会刚好在细胞内、外液中平均分配,B错误;输入的Na+主要进入细胞外液,C、D两项错误。
2.[2017·内蒙古师大附中模拟]如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③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 D解析根据题意及图中信息可判断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
大部分组织细胞存在于组织液中,所以细胞3的种类最多,血浆中成熟红细胞不消耗O2,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2016·全国卷Ⅲ]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 B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会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发生变化,A项正确;水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细胞,肾小管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项错误;摄盐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饮水增加后可降低渗透压,同时尿量增加,排出多余水分或无机盐,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C、D两项正确。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39讲 精品
• [例2] (2016·河北唐山模拟)某同学为了调查某 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 D 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 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总 麻雀 黄鹂 鸟数 46(标记后放 43(标记后放 第一次 100 生) 生) 捕捉 42(其中6只 36(其中9只 第二次 102 • A捕捉 .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 标记) 标记) 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
• [例1] 下图表示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关系。请据 图回答以下问题:
• (1)①为________,分为三种类型,即增长型、 稳定型和衰退型。①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 化趋势。 • (2)②为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中,②则为 ______________。 • (3)④为____________,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 影响种群密度。 • (4)若该种群表示蚜虫,则其种群密度的调查 可采用________,调查的关键是________, 计数时应取平均值。
第 8 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3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考纲要 求
考情分析 2016,全国
命题趋势
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 2016,浙江 考查主要集中在如何根 据不同的调查对象采取 卷,5T 1.种群 不同的调查方法;对种 的特征 2015,北京 群特征的考查出现的比 (Ⅰ) 卷,4T 例较高,尤其是在非选 2.种 择题中,常与群落及生
卷乙,5T
栏目导 航
考 点 一
考
点
二
• 考点一 种群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同种 •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_______生物的全部个体。 • 2.种群的数量特征 单位面积 最基本 • (1)种群密度 • ①概念:种群在 或单位体积中的 样方法 __________ 标志重捕法 个体数,是种群________的数量特征。 • ②调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血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讲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5.突触传递异常分析 (1)异常情况1: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 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2)异常情况2: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与某种有毒物质结合,则神经递 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递。
三、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甲图,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 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 生偏转。
五、动物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器官 激素名称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
垂体 垂体
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 腺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 激素
生长激素 全身
促进生长
垂体
促甲状腺激 素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调 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性腺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的产生及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辨析
项目 图 例
分析
静息 电位
K+外流,使电位表现为内负外 正
↓ 动作
电位
Na+内流,使电位表现为内正 外负
↓ 兴奋 的传
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导
说明
(1)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3)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七、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上图中的实线) 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 称为分级调节。 2.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上图中的虚线) 当血液中某种激素的含量超过一定的水平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可 抑制这一内分泌腺的活动,使其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反之当该 激素或受激素控制的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低于某一水平时,则负反 馈作用降低,该激素的分泌就增加。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核心梳理 1.理清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其结构基础。 (2)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也可 以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3)感觉的产生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1.(2016·天津卷)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 系。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 的调控。据图回答: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松__果__体___,图中去甲肾 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__电_____信号到__化___学___信号的转变。
3.反射弧损伤部位的实验设计思路
题组集训 1.(2016·福建质量检查)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 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 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同 B.静息状态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 C.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不能产生兴奋
解析:曲线a,受刺激后膜内电位上升,变为正值,神经纤维上 产生兴奋;曲线b,受刺激后膜内电位仍为负值,表明其神经纤维上 未产生兴奋,故A错误。a、b两条曲线的起点与终点的膜电位值相 同,则说明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故B正确。低钠海 水中静息状态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故C正确。正常海水中神经 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故D正确。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起一个动作电位,即只有当多个乙酰胆碱分子与多个受体结合后,才能引起动作电位。 综上可知,答案选B。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3.[2013·课标全国卷Ⅰ] 示意图4-10-1中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 的情况。
图4-10-1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3)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节律,并随生理和病理的情况变 化而变化。 (4)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失活,并不断地被排出体外。当激 素灭活或排出有障碍时,可表现出某种激素增多的症状。 (5)激素作用有一定特异性,不同的组织细胞对不同的激 素反应不同,大多数激素有其固定的靶细胞。 (6)各种激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的激素之 间存在协同作用,有的激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还有的激 素是其他激素起生理效应的必要条件。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变式1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 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图4-10-7表示影响胰岛α细 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4-10-7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A.影响胰岛α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Y可能是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由刺激X→①→②→③→胰岛α细胞的过程是神经调节, ②位于下丘脑 D.图中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
[答案] D [解析] 胰岛α细胞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靶细胞为 肝脏细胞,作用是使肝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肌糖原不会 水解成葡萄糖,所以肌肉细胞不是该激素的靶细胞。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理解能力。蛇毒属于外毒素,会引起机体产生抗毒素, 属于体液免疫;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侵入肝脏细胞,所 以被清除的免疫方式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癌细 胞被清除的免疫方式是细胞免疫,故选 A。
7.[2016· 浙江高考]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 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组织中的 Na+浓 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 KCl 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会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的量发生变化,A 项正确;水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 小管细胞,肾小管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 项错误;摄盐 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饮水增加后可降低渗透压, 同时尿量增加,排出多余水分或无机盐,从而有利于维持 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C、D 两项正确。
解析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会因失水而导致细胞内液的量减少,A 错;骨骼肌纤 维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会使细胞内液浓度增大,细胞因浓 度变大吸水而体积变大,B 正确;发生局部炎症时,毛细 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C 错;增加细胞外液 KCl 的浓度会导致细胞内外钾离子的浓 度差变小,进而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 错。
①a 的蛋白
②细胞 2 中有的种类不消耗 O2 ④细胞 3 的种类最多
C.①② D.②④
解析 根据题意及图中信息可判断 a、b、c 分别表示 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 量最多。大部分组织细胞存在于组织液中,所以细胞 3 的 种类最多,血浆中成熟红细胞不消耗 O2,消化酶不属于内 环境的成分。
项正确;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 吸收,B 项错误;足球赛场上,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 下完成起脚射门,C 项正确;球员间的相互配合受人的高 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D 项正确。
5.[2016· 江苏高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 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 B 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 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 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4.[2016· 北京高考]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 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解析
足球比赛时间较长,需要消耗较多糖原供能,A
解析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
糖平衡,A 项错误;激素不通过导管运输,是弥散到体液 中随血液循环运输的,B 项错误;血糖水平降低能直接刺 激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水平升高可直接刺激 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C 项正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患者可能是自身抗体攻击了自身的胰岛 B 细胞,使胰岛 B 细胞受损而数量减少,胰岛素分泌减少,需要靠注射胰岛 素来治疗,D 项错误。
6.[2017· 山西临汾高三模拟 ]进入人体的蛇毒、乙肝病 毒以及体内癌细胞被清除的方式分别是( ) A.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
+
)
解析
静脉滴注后,生理盐水进入血浆中,并可由血
浆进入组织液,A 正确;注入的生理盐水进入静脉后不会 刚好在细胞内、外液中平均分配,B 错误;输入的 Na+主 要进入细胞外液,C、D 两项错误。
2.[2017· 内蒙古师大附中模拟]如图中的 a、b、c 分别 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 1、2、3 分别表示处于该细 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 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3.[2016· 全国卷Ⅲ]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 错误的是( 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 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 压相对恒定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解析
依题意可知,青蒿素不属于抗体,不能与疟原
虫发生特异性结合,A 错误;青蒿素作用机理是干扰疟原 虫表膜和线粒体功能,阻止疟原虫的消化酶分解宿主细胞 的血红蛋白,说明青蒿素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B 正确; 生物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 错误;青蒿素治疗疟疾不 属于免疫,D 错误。
高考真题与模拟小专题重组测试卷· 生物
重组十 动物的生命活 动调节
测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16· 海淀质检]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 的 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 mL C.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 D.输入的 Na 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 外液
8.[2017· 陕西安康二模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之 一,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疟原虫表膜和线粒体功能,阻止疟原 虫的消化酶分解宿主细胞的血红蛋白, 当青蒿素进入患者体 内,机体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青蒿素与疟原虫发生特异性结合 B.青蒿素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C.青蒿素会诱发疟原虫的定向变异 D.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主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