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治力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doc
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初中政治大家学习了很多知识点,政治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需要大家经常回顾才能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初中政治知识点的记忆,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宪法)P14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几类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几类P1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1)公民的平等权利.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三类:(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l 受教育,劳动,抚养和教育子女,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u 休息日,游客在公园赏花劳动者的休息权2怎样理解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P15第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对等性)(1)在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上是对应而存在的.(2)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3)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4)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第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制约性)第三,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合一性)如: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l 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P15: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l 依法享有权利P15是指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l 依法行使权利P15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l 尊重他人的权利P15是要求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和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5,怎样自觉履行义务P15自觉履行义务应该做到:1)法律鼓励的积极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初中政治知识点,这样就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解题,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图文
宗教教育自由
公民有权接受宗教教育或参与 宗教培训,提高自己的宗教素
养和修行水平。
宗教财产自由
宗教团体和信教公民的合法财 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
人不得非法侵犯。
社会经济权利
工作权
受教育权
公民有权依法参加工作,获取劳动报酬, 享有劳动保障和劳动权益。
公民有权接受教育,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 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
公民应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及时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款。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违反相关规定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纳税人也享 有相应的税收权利,如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提起税务行政诉讼等。
03
CATALOGUE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
权利的行使依赖于义务的履行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需要依赖于其他公民或国家机关履行相应的义务,如受教 育权、劳动权等。
财产权
健康权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 个人不得非法侵犯、占有或损害。
公民享有身体健康的权利,有权接受医疗 保健服务,并依法享有相应的医疗保障。
02
CATALOGUE
公民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 的义务,包括保守国家秘密、 防范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 为等。
公民应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 的工作,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 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发展
法律应保障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法律在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时,应充分考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发展,避免出现权利过度扩张或义务过度限制的情 况。
平衡发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通过平衡发展权利与义务,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同时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发展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引言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确保社会稳定和个人自由的重要保障。
公民的权利是在法律和宪法保护下的,而公民的义务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承担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其作为人类的一员所享有的基本特权。
这些权利将确保公民的个人尊严和自由,在法律下受到平等对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民基本权利:•言论自由:公民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而不受干扰和迫害。
•宗教自由:公民有权选择和信仰任何宗教,或者不选择信仰任何宗教。
•人权保护:公民有权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酷刑或不人道待遇。
•自由和平等:公民享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利,不论种族、性别、宗教或其他身份特征。
•财产权:公民有权拥有、使用和转让私人财产。
这些权利的存在是为了确保公民的自由和个人尊严受到保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的权力。
3. 公民的基本义务除了享有基本权利之外,公民也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这些义务是为了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正常运作。
以下是一些公民基本义务的例子:•遵守法律:公民有责任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并遵循法律程序。
•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损害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参与选举:公民有义务参与选举并行使自己的选举权,以保证民主政府的正常运作。
•缴纳税款:公民有义务履行纳税义务,以支持社会公共服务和建设。
•参与社区活动:公民有责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公正和公平的社会环境中生活。
4.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
权利的行使需要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
例如,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在行使这一权利时,也有义务遵守法律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权利的滥用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混乱,因此公民必须在行使权利时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详解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详解公民的权利是指在法律范围内公民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益。
公民的义务是指作为一个成员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保障和履行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才能有序运行,实现公平公正。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义务。
首先,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通过选举,公民可以参与政府权力的产生和运行。
同时,公民也有了被选举的机会,可以代表人民的利益参与国家的决策。
此外,公民还有言论自由权、结社自由权和示威游行权等,这些权利保证了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和表达意见的自由。
然而,公民也有相应的义务,例如遵守宪法和法律、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等。
只有通过履行义务,公民才能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利。
二、公民的经济权利和义务公民的经济权利主要包括劳动权、财产权和创业权等。
劳动权是指公民有平等就业的权利,拥有合理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报酬。
财产权是指公民拥有私人财产的权力,包括财产的使用权和支配权。
创业权是指公民有创业和经商的权利,享受自由的市场经济。
然而,公民在享受这些经济权利的同时,也有相应的义务。
例如纳税义务、遵守经济法规、维护市场秩序等。
只有通过履行义务,公民才能真正享有经济权利。
三、公民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公民的社会权利主要包括教育权、文化权和社保权等。
教育权是指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
文化权是指公民有自由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和享受文化保护的权利。
社保权是指公民享有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权利。
与此同时,公民也有相应的义务。
例如教育义务、文化传承义务和社会互助义务等。
只有通过履行义务,公民才能真正享有社会权利。
四、公民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公民,必须遵守法律,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公民的法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婚姻家庭权利等。
公民的法律义务包括尊重和遵守法律、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遵循社会公德等。
宪法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行政法中公民的权力与义务
行政法中公民的权力与义务行政法是指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体系,它涉及到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法中,公民既享有一定的权力,也承担着相应的义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行政法中公民的权力与义务。
一、公民的权力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是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使公民有权利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被选举权则是公民有资格成为国家机关的成员,代表公民利益参与国家管理。
这两项权利的行使,保障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民主权利。
2. 言论自由权言论自由权是公民在行政法中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公民有权利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包括批评政府的权利。
这项权利的行使,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3. 信息公开权公民有权利获取政府的信息,包括政府的决策、政策和行政行为等。
信息公开权的行使,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增强公民对政府的监督能力。
4. 申诉权公民有权利向政府提出申诉,要求政府解决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项权利的行使,有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公民的义务1. 遵守法律法规公民有义务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基础。
2. 遵守行政命令公民有义务遵守政府的行政命令,包括政府的决策、政策和行政规定等。
这是公民对政府的合法权威的认可和尊重。
3. 缴纳税费公民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费,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税费的缴纳是公民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4. 维护社会秩序公民有义务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宁,不得从事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
这是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表现。
三、公民权力与义务的平衡在行政法中,公民的权力与义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公民的权力是在法律框架下行使的,不能超越法律的范围。
同时,公民的义务也是在法律规定下履行的,不能违反法律的要求。
只有在公民权力与义务的平衡中,才能实现公民与政府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总结起来,行政法中公民的权力与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公民法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
公民法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公民法: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秩序和公正发展的基础。
公民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旨在规范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本文将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案例等方面来探讨公民法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公民权利的定义与法律规范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权益,包括政治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
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等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不仅是公民应当拥有的,也是国家保障公民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
在公民权利的法律规范中,宪法被视为最高法律文件,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对政府的权力行使进行了限制和监督。
例如,宪法第35条规定了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的保障;宪法第37条规定了信仰自由的保障;宪法第41条规定了人身自由的保障。
此外,我国还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公民权利进行了详细规定,如《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公民的权益提供了更为具体的保障,并为公民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公民义务的定义与法律规范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在法律规范下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的义务包括守法、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关心国家利益等方面。
在法律层面,公民的义务主要由宪法和法律法规予以规范。
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一些基本义务,如宪法第5条规定了公民应当尊重和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等义务。
此外,我国法律法规还对公民的义务进行了更加具体的规定。
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驾驶员在交通中的义务,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行人等;《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双方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忠实守信的义务。
三、公民法的重要性与作用公民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不仅在法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首先,公民法的研究和教育对于加强公民法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监督权。
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纳税和其它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具有广泛性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公民权利自由,体现着民主的性质和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广大人民享广泛的权利自由,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当家作主",享受各项权利自由,行使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自由的规定具有广泛性。
这种广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享有基本权利自由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我国公民权利自由的广泛性,首先表现在享受公民权利自由的主体极其广泛。
在我国,被依法剥夺部分公民权利自由的公民,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自由。
在政治权利方面,据统计,我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97%,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到千分之一。
剥夺政治权利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附加刑,必须经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才能适用。
没有被适用该附加刑的被关押的罪犯,其在服刑期间,仍然享有选举权。
在人身自由方面,据统计,到1994年底,我国监狱在押犯总数为128.7万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万分之十点零七,比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万分之五十六点五)低得多。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确定的。
以下是对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的简述:
基本权力:
1. 人身权利:公民享有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基本的人身权利。
2. 平等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受种族、性别、宗教、国籍等歧视。
3.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公民有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参与公共事务。
4. 信仰宗教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可以选择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也可以自由参与宗教活动。
5. 私有财产权:公民享有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基本义务:
1. 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违法犯罪。
2.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3. 尊重社会公德:公民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益,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 参与公共事务:公民有义务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
务,如选举、投票等。
5. 维护环境保护:公民有义务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6. 公民教育和劳动:公民有义务接受教育,增强自身素质,同时有义务参加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的简述,公民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与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每个国家的基本法律原则,涉及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公民权利是指个人在国家法律下所享有的自由和权益,而公民义务则是指个人对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
在每个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被法律明确规定和保护,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正义和实现国家繁荣。
一. 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基本自由和权益。
这些权利旨在保护个人的尊严和自由,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公民权利:1.人身自由权:每个人都有权享有自由,包括个人的安全和自由不受非法侵犯。
2.言论和表达自由:公民有权自由表达意见和观点,无论是通过口头表达、书面或其他媒体形式。
3.隐私权:每个人都有权保护个人隐私和避免非法侵犯。
4.宗教信仰自由:公民可以自由选择和宣扬自己的宗教信仰,或者不信仰任何宗教。
5.平等权利:每个人不论种族、性别、年龄、残疾或其他因素,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6.财产权:公民有权拥有、使用和支配自己的财产,并享有合法的财产保护。
二. 公民义务:与公民权利相对应,公民也应该承担一些义务和责任,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公共利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民义务:1.遵守法律:公民有责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包括交通规则、商业法规等。
2.服从法律程序:公民应该配合司法程序和执法人员,如法庭出庭作证等。
3.履行纳税义务:公民应按时纳税,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4.参与公共事务:公民有责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包括选举、公民投票和参与志愿者活动等。
5.尊重他人权益:公民应尊重他人的权益,包括不歧视他人、遵守社会伦理和道德标准。
6.保护环境:公民有责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维护可持续发展。
这些公民义务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加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三.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权利和义务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和依赖的。
公民的权利是有条件的,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行使,而公民义务则是对权利行使的限制和限定。
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机构与权力的分配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在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每个公民的权益和责任。
本文将从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展示宪法对公民的保障和要求。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确保公民享有的一系列基本权益。
宪法中列举了许多公民的基本权利,并规定了其保障和限制。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权利:1.人身权利:公民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侵害。
2.自由权利: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同时也包括思想、良知、宗教信仰的自由。
3.人格尊严权利:宪法保护公民的尊严和荣誉,禁止任何形式的侮辱、虐待和歧视。
4.财产权利:公民享有财产的合法权益,包括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5.司法权利:公民享有诉讼权和辩护权,有权要求法院公正、公平地审理案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宪法对公民的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义务:1.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不得违法乱纪。
2.保护国家安全:公民应当积极参与国家安全建设,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3.维护社会秩序:公民应当遵守社会公德,遵章守纪,不得干涉社会秩序,不得破坏社会公共利益。
4.参与社会服务: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5.守护共同利益:公民应当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珍惜共同的生活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基本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共同存在的,互为表里的关系。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一个社会中的重要议题,涉及到公民在社会、政治和法律层面的权利和责任。
每个公民都享有一系列的权利,但同时也有一系列的义务需要履行。
本文将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它们对于社会的意义。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在国家法律保护下享有的一些基本权益。
这些权利是公民作为人类的成员所应当享有的,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言论自由和表达权。
公民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包括针对政府、社会问题等的批评。
这个权利的行使是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的基础,也是公民参与决策的重要方式。
2.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可以信仰自己喜欢的宗教,或不信仰任何宗教。
这个权利保护了公民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世界。
3.人身自由和个人隐私保障。
公民有权不受非法拘禁、非法搜查或非法侵犯个人隐私的侵害。
这个权利保护了公民的个人尊严和人身安全。
4.教育权利。
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受教育的机会和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这个权利是每个人发展潜能和获得知识的基础。
5.健康保障。
公民有享有健康的权利,包括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的权利。
这个权利保护了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存权。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除了享有一系列的权利外,公民也有一些基本的义务需要履行。
这些义务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
1.法律遵守与守信义务。
公民要遵守国家法律,不得违法乱纪。
同时,公民也要履行诚实守信的义务,不得欺诈、诽谤他人。
2.社会责任义务。
公民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包括但不限于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保护环境等。
这个义务体现了公民对社会的承担和回报。
3.参与公民权利行使。
公民应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包括投票、参选、参与公众讨论等。
这个义务体现了公民对社会民主进程的积极参与。
4.尊重他人权利与多元文化。
公民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多元文化,包括但不限于种族平等、性别平等、宗教宽容等。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课件PPT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发展
权利与义务的动态平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民的权利和 义务应保持动态平衡,以适应新的社会 需求。
VS
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促进
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相应 的义务,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保障机制
法律保障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有效保障。
公民义务的分类
积极义务
积极义务是指公民必须主动履行 法律规定的义务,如纳税、服兵
役等。
消极义务
消极义务是指公民必须不从事法律 禁止的行为,如不得侵犯他人的人 身权利、财产权利等。
法定权利
法定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 围内享有的权利,如言论自由、宗 教信仰自由等。
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社会秩序的维护
公民履行法律义务是维护社会秩 序的重要保障,只有每个公民都 自觉履行法律义务,才能维护社
域,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法律责任
03
公民如果违反法律,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和惩罚。
05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关系
公民权利是行使义务的前提
公民只有享有权利,才能明确自己的权利边界,进而履行相 应的义务。
公民义务是保障权利的基础
公民履行义务,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从而保障 个人权利的实现。
文化权利
总结词
文化权利是公民在文化领域中应享有 的基本权利。
详细描述
公民享有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 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有权享受 文化成果和参与文化生活。此外,公 民还有文化创作权、文化成果保护权 等与文化相关的权利。
诉讼权利
总结词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具有法制的国家,中国公民享有种种政治权利,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政治义务。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为基本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据法定程序,有权参加国家机关或者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和决策;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据法定程序,有权被选举为国家机关或者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
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是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的权利。
公民有权依法对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违法、不当行为进行检举、控告和申诉,有权参加行政机关的监察工作,有权向行政机关提出反映和建议。
此外,公民还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意见、提出建议和批评,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言论、出版自由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地发表意见、发布文章、参加或者组织讨论和辩论等活动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5条规定,公民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和违法行为有批评、提出意见、控告的权利。
这些权利的实现,有利于防止权力腐败,推进社会进步。
政治义务公民的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责任。
公民应当积极参加国家事务,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维护国家的稳定、团结和发展。
下面列举一些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爱国主义作为一名公民,爱国主义是基本的政治义务之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爱国主义是保持国家团结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公民应当爱国爱民、尊法守法,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作出积极贡献。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义务之一。
公民应当珍视国家安全,严守国家机密和涉密事情的秘密,不得泄露任何国家秘密,如果发现有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国的政治制度已经逐渐适应了新时代的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和责任。
这些权利和义务不仅是公民个人的利益所在,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政治权利:(一)普选权:普选权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也就是说公民有权利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有权在选举中表达意见和选择政府的管理者。
(二)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也是公民在我国享有的政治权利之一,规定在我国宪法的第35条之中,“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说明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协会或者其他组织来互相理解和沟通。
(三)信仰自由:信仰自由是公民在我国享有的另一项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不受任何宗教信仰的限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信仰的宗教。
同时国家也尊重信仰自由,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权益。
(四)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权也是公民在我国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
宪法对这一权利的保障十分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禁止侵犯和篡夺公民的财产,这种保护的措施必须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保护。
二、政治义务:(一)尊重国家法律:作为一个公民,首先应该尊重国家的法律。
在我国法律的范围之内,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并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不参与任何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二)参与国家建设:公民有义务参与国家建设和改革进程。
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国家和公民做出贡献。
(三)保护公民责任:公民有保护公民责任,这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生活中,公民应该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尽力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在综合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公民需要建立对国家和社会的正确态度,同时增强自身的理解和责任感。
宪法与法律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
02
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履行平等的
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互动性
03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在履行自己
的义务时,也应当获得相应的权利保障。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发展
权利保障与义务履行的平衡
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确保公民能够切实履行 自己的基本义务。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 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表达政 治观点和诉求。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01
02
03
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 受侵犯,国家保护公民的 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劳动权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 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 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受教育权
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国家实行教育为本 ,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
刑事权利
人身自由权
申请取保候审权
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非经法定程序 不受逮捕、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强 制措施。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
辩护权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可以自行辩护或者委托辩护人进行 辩护。
行政权利
申请行政复议权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 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法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素养
加强普法教育
通过广泛的普法教育,提高公民对法律法规 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
推广法律文化
积极推广法律文化,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法 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履行公民
义务。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要点一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点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点
》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宪法保障的自由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宪法保障的各种自由、权利和利益,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身安全权
所谓人身安全权,是指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它包括言论自由、出入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安全保护权等。
2、财产权
所谓财产权,是指公民拥有的土地、财物、房屋等物权的保护。
3、社会保障权
所谓社会保障权,是指公民有权获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抚恤金、安全饮食及其他社会福利。
4、学习、就业等权利
所谓学习、就业等权利,是指公民有权和自由选择学习、就业,社会提供各种支持。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公民应尽的基本法律义务,公民应尊重宪法和法律,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和其他法规,这是公民最基本的义务。
具体包括:
1、尊重宪法
公民应遵守宪法有关的法规,维护宪法尊严,尊重宪法,保护宪
法。
2、遵守法律
公民应完全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和其他法规,承担公民义务,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基本秩序。
3、热爱祖国
公民要热爱祖国,尊重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热爱祖国的土地和人民,爱护祖国的财富,保护祖国的环境。
4、诚实守信
公民应尊重诚信,拒绝欺骗和谎言,遵守条约和政策,拒绝利用欺诈手段来损害其他公民的权益。
5、安全文明
公民应维护社会的安全,尊重社会文明秩序,以及抵制社会淫秽色情和暴力行为。
6、尊重公民权利
公民应尊重公民的权利,不得侵犯公民的正当权益,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不得歧视他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简述公民基本权利的权利与义务的内容
简述公民基本权利的权利与义务的内容一、权利的内容公民基本权利是指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特殊地位和保护。
权利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生存权与发展权:公民有权享受基本的生存条件,包括合理的营养、住房、医疗等。
同时,公民也有权利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2. 人身自由权:公民有权自由出行、选择居住地,不受非法拘禁和限制自由的侵害。
任何人都不能因个人信仰、种族、性别等原因对公民进行歧视和迫害。
3. 言论自由权:公民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等。
但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侮辱他人或散布虚假信息,言论自由权应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4. 信仰宗教自由权:公民有权选择自己的信仰和宗教,不受强迫或歧视。
国家应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并且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对其他信仰进行迫害。
5. 财产权:公民有权合法拥有、使用、处置个人财产,不受非法侵占和强制征收。
同时,公民也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纳税,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6. 参与政治权:公民有权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参与决策和监督国家的运行。
二、义务的内容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使必须伴随着相应的义务,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遵守法律:公民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非法活动或违反法律的行为。
公民应当尊重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 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公民应当注重公共道德,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散布谣言、造谣传谣,不得侮辱他人或歧视他人。
3. 维护社会稳定: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公民有义务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不得参与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4. 履行纳税义务:公民应当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纳税,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
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也是对国家权益的维护。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性义务包括四⽅⾯:
⼀、维护国家统⼀和民族团结。
《宪法》第五⼗⼆条,中华⼈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第五⼗三条中华⼈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宪法》第五⼗四条,中华⼈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为。
四、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宪法》第五⼗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第三⼗四条,中华⼈民共和国年满⼗⼋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陕西省兴平市兴化学校(兴化路5号)杨治力本课基本情况说明
1、教学内容: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2、教材版本:山东人民出版社
3、所属章节: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节
4、教学时间: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撑起法律的保护伞》,基本了解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初步认识到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未成年人享有的一些权利,但是对法律知识始终缺乏系统学习,特别是“什么是法律“的问题还没有涉及。
本课从分析法律的特征与本质着手,系统阐述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及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常会与权利、义务打交道,例如享有受教育权、人身权、合法财产所有权等权利,也在履行受教育、劳动义务,但是由于法律常识的不足,往往不能将这些生活中常见常识的现象和行为同权利、义务建立知识衔接。
加之青少年识别选择能力差,当遇到侵权行为时,往往会走极端,因此学习法律的含义以及权利义务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本课缜密的法律术语和理论厚度也使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学会尊重法律、尊重权利,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2.让学生能够认真履行公民义务,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过程与方法
1.本节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是:文艺形式导入——疑问解答——师生配合——分析归纳——教师引导——情境创设。
2.教学时力求组织完成“激趣——探知——归纳——讨论”的四步操作程序,使学生明确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并能够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三、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资源
(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法律起源和古代法律的故事等。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五、教学过程
<一>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1.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到:受教育即使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的,那么什么是法律?它又是怎样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的呢?今天就通过我们的学习揭开法律的神秘面纱。
2.课件出示:“法源溯踪”——以法律起源及古代法律故事入手,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分别承担一个法律起源或历史上的法律故事,以自己选定的形式呈现给其他同学。
3.学生活动:“班规”“法律”大PK——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揭示法律的特征和本质。
4.教师引导:俗话说的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咱们班级这个大家庭,也有自己的规则,那么“班规班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呢?学生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使学生认识到班规班约和法律一样都是行为规范,但与法律又有所不同。
课件展示:
法律的特征
形成方式由国家制定
起作用的手段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约束力的范围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出示: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5.课件出示案例资料:“胡长清案例”。
引导:胡长清被判处死刑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胡长清身为高官受到法律制裁,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触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的事实有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指出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6.启发学生思考:这则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两个特征,法律还有一个特征是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总结。
<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多媒体展示:“谁动了我的照片”。
2.教师引导;你赞成这种恶搞他人照片的做法吗?为什么?
3.课件出示:“法律在线”
通过上述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恶搞”虽然有时能博得众人一笑,可是也侵犯了某些公民的权利,没能尽到“遵守法律”的义务。
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权利义务观念。
4.教师引导:看来我们得学习有关权利义务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享有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让法律为我们的权利与义务保驾护航。
<三>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1.权利义务知多少——帮助学生关注生活,依据法律,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课件出示图片:“生活瞬间”
情境创设: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美丽瞬间,捕捉人们正在享有什么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图一: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图二:上课,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图三:士兵站岗,履行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图四:劳动,即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2.学生通过借阅法律读本等途径,查找法律依据,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在每部法律读本上建立链接,对应相关的权利或义务。
3.启发学生思考:“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同学们所熟悉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何不同?
<四>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校园故事多——引导学生认识权利的关系是一致的
落实“”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活动一:课件出示“我的权利我做主”。
2.教师引导:你赞成贾立文同学的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落实地88页的知识点。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活动二:课件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教师引导设问:材料中的王一硕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
落实教材第88页知识点。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引导:同学们,我们能够判断出权利与义务,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能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志强的内心世界,看看那场本不该发生的故事。
4.课件出示“惨重的代价”展示图片、文字资料。
教师引导:志强本是受害者,怎么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当初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即维护自身的权益又能解决问题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志强被同学打伤,生命健康权受到侵犯,应该寻求校方帮助做处理,或依靠法律手段索要医药费,不能采取非法手段,否则不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触犯法律,害人害己。
落实教材第90页知识点,帮助学生懂得如何维权。
在上面活动基础上进一步设置问题:我们该如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呢?
其实,同学们在和贾立文同学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深有体会了。
和学生一起回顾前面学习的“我的权利我做主”,请同学们讲讲应如何行使权利呢?
教师引领:公民行使自己权利时不能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贾立文上课滥用言论自由权的行为,就违背了教育法的规定,影响其他同学听讲,破坏班集体的利益。
落实教材89页知识点。
5.课件出示:“辛苦并快乐着”——“泉城义工”。
教师引导设问:你怎样看晓跃同学的行为?他的行为对你有那些启示呢?
借助榜样的作用,启发学生认识到晓跃成为“泉城义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积极去做。
晓跃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义务教育法对公民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
必须去做。
而前面所讲的志强的行为是宪法和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
落实教材91页末段知识点。
<五>归纳总结课外作业
1.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2.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3.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
4.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懂法好少年。
5.作业:利用节假日,针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一主题在社区进行法制宣传
<六>板书:
一、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的本质
二、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三、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
四、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
2.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
4.青少年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以活动为先导,从学生关注的问题着眼,讨论学生熟悉的话题,最终落脚与学生的行为,贯彻新课程理念,符合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同时采用讨论式,探究式教学。
教师和学生都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搜集身边的事例,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选择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处理,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感和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注重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之间由于经历、知识、生活范围上相近,更容易在相互地讨论中接受教育,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进一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