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 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如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等,以及这些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安排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政治制度,分析其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3.请同学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4.完成课后习题,特别是涉及到本章节重点和难点的题目,要求同学们认真作答,并及时向老师请教疑问。
5.小组合作任务:每组选择一个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制作成PPT,并进行课堂分享。要求PPT内容丰富,观点清晰,能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4.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思路不清晰、论证不严密等问题,教师需加强指Βιβλιοθήκη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如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如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等。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遇到问题及时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同学们的学习进步。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仍需借助具体实例进行引导。
2.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参差不齐,教师需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协作,提高合作效率。

高中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人民版必修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一、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知识层面上看,本课的知识目标主要有“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征”。

从能力目标上看,本课的能力要求是“了解”和“认识”,前者属于识记层次,后者属于理解层次。

另外,认识还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

2、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通过对分封制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深入了解,达到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宗法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根据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回归历史,掌握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的内容。

学会融会贯通。

3、思想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

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了解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统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其作为统治者的地位。

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无论哪个制度,其实都是统治者压迫和统治人民的工具。

三、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

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四、重点难点:1、重点(1)分封制(2)宗法制2、难点本课是高一历史的第一节课,容量是以前所学课文的三倍以上,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讲述三节课以上的内容,又需要学生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

2、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3、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

4、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二、教材要点“王”的出现与“帝”的传说1.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

2.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包括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

3.最初的“王”字来历(斧钺的象形)说明早期政治权力的实质是一种强权。

4.早期城的特征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另外,这种城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

早期城市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之一。

5.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是社会权力集中的反映。

这体现出早期国家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

6.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

夏商政治文化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始创“家天下”即王位世袭等制度。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

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实权。

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人民版必修1)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人民版必修1)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方法与过程: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四、讲授新课:一、单元序言分析: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

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

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

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

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

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案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吴才兴学习内容分析⑴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一课,也是广大高中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起点。

本课涉及的“宗法制”相对于旧课程是新内容,尽管该制度在今天中国的现实生活中仍有广泛影响,但很多教师并不熟悉。

因此,完成“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的任务还相对轻松,但“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就相对有些困难了。

认识“特点”须有“比较”,但本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起点,并没有直接的比较对象。

这就需要我们重点分析“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来“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作为教师,还要总揽教材,注意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以及西方古代政治文明的联系与比较,以便深刻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者分析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高一新生,知识水准、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大都处于初中水平。

高中历史的第一节课,是学生相对不熟悉的中国古代史,年代久远,概念的理解会比较困难。

教学中需要适当简化教学内容,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应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

教学目标设定⑴知识与能力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文字资料、古代文物图像、图表等,准确、形象、生动的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相关内容。

讨论“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习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相关知识的学习,知道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感受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

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一是掌握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二是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如何通过宗法制与分封制来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短视频,让学生回顾历史,引发学生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兴趣。我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宗法制度、分封制度、世袭制度等。接着,我详细讲解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如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以封建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度,以及权力世袭制度等。在讲解过程中,我结合历史典故和实例,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阐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到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态度,为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我采用了情境体验法进行教学。首先,我通过播放短视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中国古代历史的文化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魅力。接着,我在讲解关键知识点时,结合历史典故和实例,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阐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我还设置了思考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的实践: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小组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种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历史必修1人民版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

历史必修1人民版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识记夏商周时期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理解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以及宗法制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重点掌握西周如何运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运行国家机构,并理解两者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其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贯彻史料教学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学习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图表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法的眼光去评价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培养他们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研究和学习,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不同时期,不同政治制度对当时和对现在的影响。

通过的宗法制等内容的深入探讨,让学生学会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材分析: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主要讲述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于后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有着启下的作用。

让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有着一条清晰的线索。

三.学情分析:从初三步入高一的学生,在初中进行过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具备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是本课内容年代较为久远,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难懂,一些史料也由于年代的久远比较难以理解。

本课教学应运用丰富的图片,简洁的文字资料,清晰的表格,生动的情景创设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

四.教学设计:课前预习:学生分小组进行课前预习,完成新教材新学案的第一课的核心知识突破,重难点突破,全能考案详解。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分析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缺点,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事物的态度,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为未来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同时,我还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情景创设法,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增强他们的历史感悟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对古代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古代政治制度进行研究,共同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2.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3.问题与解答:针对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历史,培养他们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事物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历史素养。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我相信学生在本节课上能够收获丰富的历史知识,培养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设计)

专题导语:(学生朗读第一段)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的政治形式”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三字经》里对西周是如何描述的?:“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最长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制度完备!一、西周分封制《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意思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周朝时候流行两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它强调了国家的土地归属问题,普天之下,土地都是周天子的,个人无权拥有,有钱想买也没有。

除非是天子分封给你,获得分封之后,世代享用,但是不能转让买卖。

周朝普天之下150万平方公里这么辽阔的面积都是王土,但是周王管不过来,所以得靠分封制来分散管理。

阅读《资料卡片》,学生翻译。

从资料可知分封的主要对象是什么?1、对象:同姓子弟、功臣、旧贵族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情况大致是:京城周围的一定区域由天子直接统治;除此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诸侯立国,诸侯在封地内行使管辖权,并可分封卿大夫为下级贵族。

周公的长子伯禽封于鲁国(今山东曲阜),功臣姜尚(姜子牙)封于齐国(今山东淄博)。

所以现在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

《孟子》一书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2、诸侯的权利与义务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3、影响:有利于稳定、导致诸侯纷争提问:用“鼎”组词?(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问鼎中原……)成语“问鼎中原”: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

鼎是王位的象征,诸侯对它除了毕恭毕敬以外,是没有资格过问的,“问鼎”说明有政治野心。

分封制发展到后来,并不像原先设想的那样上下一体,由于诸侯多数与京师相距遥远,交通不便,各地很少有联系,诸侯国各自为政,自由发展,都成了半独立或独立王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2]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3]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3]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光荣、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难点:学生刚刚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尚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的能力||。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

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朝代更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背景、内容和作用的讲述||,了解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师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为政治史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民版必修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word教案

人民版必修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word教案
【指点迷津】分封制的特点:一是分封对象的多元化,既有宗室姻亲、功臣,也有先代帝王后裔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指点迷津】西周宗法制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有着深刻影响,对中国近代也有较大影响,甚至对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也有着影响。如在宗法制下形成的“尊宗敬祖”和“认祖归宗”的传统思想,对于今天台湾的回归也有着积极作用。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将王国的土地分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而宗法制则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族权和政权的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具体表现在: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重点
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2、悠久的历史,繁荣的文明,在漫长的历程中,有数不清的文化演变了,衰亡了,消失了,所以我们今天回顾历史,难免会遇到生疏的现象,难免会产生需要进行充分准备方能予以解释的疑问,因此,在备这节课时,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问题准备,以备上课时的不时之需。
商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
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宗法制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导入:大家在初中就已经了解了中国古代史,那现在能否准确的背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顺序?答案: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从朝代更替歌中,我们知道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早期出现的朝代,夏是最早的奴隶制国家,那在夏之前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又是什么?----部落和部落联盟。

我们知道部落和部落联盟是以血缘关系来维系,那么他们的部落首领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禅让制但是这种以才能和贤德选举部落首领的禅让制到了大禹这一代发生了变化,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地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启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新篇章。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古代早期夏商和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正题:一、夏商政治形式(板书)复习:夏:BC2070—BC1600 阳城商:BC1600—BC1046 亳—殷西周:BC1046—BC771 镐京1、早期国家的诞生(板书)思考:中国早期国家大致在什么时候形成?在什么地域出现?时间:约5000年前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产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4.掌握历史文献中关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记载,学会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
1.选择题:涉及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检测学生对政治制度特点的理解。
2.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
3.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演变进行论述。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应强调以下内容:
c)个性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写作、绘画等。
4.教学拓展:
a)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增强学生的历史现场感。
b)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c)开展历史主题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早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5.观察与思考作业:要求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联系和区别。以书面形式提交一份500字左右的观察与思考报告。
6.创作展示作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以绘画、手抄报、PPT等形式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要求作品内容丰富、创意新颖,能充分展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以历史故事为引子:讲述大禹治水、启建立夏朝等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君主会有禅让和世袭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标志,通过了解这两种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中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其中某些制度脱胎于氏族社会,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内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

●学情分析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教学中注意通过衔接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高中新课程。

因为所学知识比较遥远和枯燥,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学生程度差异明显,同学新来乍到,一时不适应,这两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教学建议1.教法:情境导入启发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创设问题,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2.学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法。

逐步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

4.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3.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4.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高中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4)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4)人民版必修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课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型] 新授[第课时][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刚刚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尚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的能力。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

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朝代更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背景、内容和作用的讲述或讨论,了解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之悠久,体系之完备,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

由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其发展道路涉及中国上古时代如何由野蛮走向文明、早期国家的特色、文明初期社会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所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就从这个问题谈起。

课文通过大量的考古材料、古史传说、古史材料等概述了从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教材首先指出农耕经济的出现对早期文明国家形成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最早进入早期国家这一历史阶段的地区,并点明了早期文明阶段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生产的发展,随即发生贫富分化以及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了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本课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本课难点: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关系的分析。

(四)教学内容:
一、早期国家的出现:
概况、背景
二、夏商政治文化: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目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内容:对象、义务
发展历程:开始推广衰落
影响
2、宗法制:含义、特点、与分封制的关系、衰弱、影响
3、礼乐秩序:含义、目的、特点、实质、发展历程
四、春秋战国的政治制度;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五)小结:
1、几种重要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夏商政治制度西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
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六)随堂检测:
一、练一练:
1、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B)
①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②私有制发展的结果③阶级对立的产物④统一国家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指:(B)
A、夏民后裔 B 、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3、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B)
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
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
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D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5、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C)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二、考一考:
1、阅读下列材料: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请思考:上文反映出夏朝建立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後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
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
请思考: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参考:
1、变化:“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保护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诞生。

原因: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
2、(1)分封制。

因为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

(2)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3)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