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word学案1.doc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说课稿2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乘除法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进一步感受数学运算的规律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对乘除法运算的规则理解不深,导致运算错误。
此外,学生对乘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乘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使学生理解乘除法运算的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运算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等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黑板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出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乘除法运算的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方法,重点讲解乘法分配律等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5.练习巩固:布置适量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 导学案
课题:《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 》学习目标:1、要熟记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运算。
2、掌握求有理数倒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地求出一个给定的有理数的倒数。
3、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4、体会比较、转化、分类的思想方法,在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时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及应用;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
难点: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能根据题目特点,恰当地选择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学法指导:借助学生的直观生活经验,联系实际,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本课的意义,增强学习的信心。
注意区分相反数与倒数。
预习案任务一:自主学习课本p62----63(交流与发现)内容,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任务二:理解的重点内容:有理数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任务三:尝试独立完成p64例5和例6.预习检测:课后练习1探究案一、合作交流:比较大小:()=⎪⎭⎫ ⎝⎛⨯=-÷41-8 48()=⎪⎭⎫ ⎝⎛⨯=-÷31-15 315 ()=⎪⎭⎫ ⎝⎛⨯⎪⎭⎫ ⎝⎛=-÷⎪⎭⎫ ⎝⎛-21- 41- 241 二、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观察交流1313=⨯ ,1313=⎪⎭⎫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如:3与31互为倒数,3-与31-互为倒数4-与41-互为倒数,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方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从有理数除法法则,容易得出: 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独立完成课本64页例5,然后对比课本上的解答,思考交流:在两个________数相除时,积的符号为正,在两个_______数相除时,积的符号为负。
对标自查达标测试:1、()()=⎪⎭⎫ ⎝⎛-⨯-÷-3131 A 、1 B 、1- C 、91 D 、91- 2、的相反数的积是的倒数与31322--3、解答题:(3)()8191313⨯÷÷- (4)⎪⎭⎫ ⎝⎛-+÷-52613130 (5)()3655.2-÷⎪⎭⎫ ⎝⎛-⨯- 训练案 《配套练习册》22页 1-7时间:2015—9—24编制人:荣梅 审核人:付冬梅 审批人:田涛课题:《3.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教学设计 (1)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掌握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2.教材分析有理数乘、除法运算是继加法和减法运算后的又一种运算,也是有乘方运算的基础,学好有理数乘法运算是学好有理数运算的关键,在进行有理数乘除法运算时,重要的是理解算理也就是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特别注意当因数有负数时,绝对值与符号的确定.3.学情分析通过小学学习,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时本单元学生已经学过有理数的加减法,能够探索法则的形成过程,并准确运用法则进行计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教学目标】1.通过列式与交流正确领会有理数的乘法、除法运算法则.2.借助实例准确把握有理数的乘法、除法运算式的特征,正确确定积、商的绝对值与符号.3.通过对比与实例验证感受乘法运算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4.通过题组训练学会有理数的乘法、除法运算过程,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乘法、除法运算法则及乘法运算律.难点:异号两数乘除法.【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列式与交流正确领会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2.借助实例准确把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式的特征,正确确定积的绝对值与符号.3.通过题组训练学会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乘法运算法则.难点:异号两数乘法.【评价任务】1.通过对实例的观察与交流看学生能否正确列出六个算式并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检查学生能否记住法则内容.2.利用例题算式看学生能否分析计算乘法运算式的特征,说出积的绝对值与符号.3.通过对有理数乘法的训练题的交流与展示,评价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是否真正掌握.附:板书设计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乘法法则【教学反思】附件1:教学目标叙写解读目标定位本学期课程纲要提出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交流学生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交流与探究能总结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并能通过训练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本节课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前面学习的加法法则一样是一种规定,同时它也是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核心目标的分解第一步:分析陈述方式、句形结构和关键词.掌握有理数乘法运算.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句型结构:行为动词是“掌握”.核心概念是“有理数乘法运算”.第二步:分析关键词,构建概念图.概念体系知识地位有理数乘法运算概念体系行为动词有理数乘法运算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它要求了解、熟习并加以运用知识.同义词:领会、知晓、了解、学会、把握、熟悉第四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概念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有理数乘法运算第五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程度概念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有理数乘法运算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叙写出学习目标1.通过列式与交流正确领会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2.借助实例准确把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式的特征,正确应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3.通过题组训练学会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附件2:评价任务设计解读借助课本中提供的实例的观察与交流,看学生能否正确列出六个算式,进而分类分析这六个算式的特征与结果,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同时记住法则内容也为学生正确运用法则提供知识保障.课本中例题算式的深入学习需要学生分析计算乘法运算式的特征,借助于法则说出积的绝对值与符号,也训练学生运用法则的技能.技能的熟练掌握更需要有理数乘法的训练题的交流与展示,只有通过学生计算才评价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是否真正掌握.附件3:表现性任务设计主要是通过课堂活动,特别是通过自学检测、合作探究题、当堂训练题的完成与展示,了解学生学习达到的程度,以便于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说课稿1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除法以及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和减法,对有理数的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有理数乘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规则记忆不牢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数学软件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法则。
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导学案(一)(青岛版七年级上册)
七(上)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导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什么?2、如何应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记忆和应用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53——55页,完成下列问题1、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数和零相乘,积都得___________ (以上两条要求熟记)2、用“<”,“>”或“=”填空(1)若则;(2)若则(3)若则;(4)若为任意有理数,则(二)精讲点拨计算:规律方法总结: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分哪几步?2、一个数与“—1”相乘,所得积与这个数是什么关系?与“1”相乘呢?(三)有效训练计算:(2)(四)拓展提升1、若a和b都是整数,且a×b=6,求a+b的值2、计算(1)与(1)题比较,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结果(2) =_____ (3) =____(4) =_____ (5) =____根据以上五个算式,你发现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有何关系?四、学习小结五、达标检测1、从—1, 2,—3,4,—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数相乘,所得积最大的是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2、(1)若则;(2)若则3、计算4、定义运算:,请计算的值六、课后训练1、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的积是()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2、若( )A 都为正B 都为负C 同号D 异号3、已知,则4、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10的数有_____个,它们乘积的符号是_______5、已知七(上)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导学案(二)青州市海岱学校:王国磊张妍妍一、学习目标1、有理数乘法运算律有哪些?2、怎样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计算?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难点:乘法运算律的合理和熟练运用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55至57页,完成下列问题有理数乘法运算律有、、,分别用数学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精讲点拨计算:1、 2、提示:在应用乘法运算律做题时应注意哪些地方?(三)有效训练(1)(2)(四)拓展提升1、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积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用简便方法计算(1)(2)四、学习小结五、达标检测1、如果四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负因数有_____________个2、绝对值小于8的所有整数的积__________________3、计算(2)(4)六、课后训练计算(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用简便方法)1、 2、3、 4、。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1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这一节主要讲述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本节内容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为后续的函数、方程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已有初步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时,容易受到实数运算的影响,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规则。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规则。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明确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规则。
2.采用例题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3.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除法运算的掌握。
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规则,并用相关的例题进行解释。
3.操练(2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关于有理数乘除法运算的难题,并选取一些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讲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教学案
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教学案
一、教与学目标:
1、从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过程中,增强观察、归纳、猜测和验证的能力.
2、能针对题目特征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使之计算简便.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教与学重点:知道乘法运算律并会应用.
教与学难点:使学生比较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符号问题.
三、教与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与学过程: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的成果是探究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并进行了应用.可见,运算律的运用十分灵活,各种运算律常常是混合应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好的掌握运算律进行计算的能力,要寻找最佳解题途径,不断总结经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六、布置作业:
1.习题3.2 第2题
2.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七、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二教案(青岛版)
(2) 3 ×(8- 3 - 14 )
学习重点
能利用乘法运算率进行简便运算
学习难点 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率及利用乘法运算率进行简便运算
教法 与
学法
引导学生按乘法法则计算,然后比较得出规律.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寄语:细节决定成败。 一、复习,引入新课 完成下列各题 (1)(-3)×4
个性化修改及生成完善
(2)(- 1 )×(- 2 )
2
(1)(-5)×(-25)×(-2)×4
(2)1.6×(-1)×(-2.5)×(- 3 ) 8
(3)7.836×(-56)×0×23
(4)(- 3 )×(8-1- 0.04) 4
(5)-7×(- 22 )+19×(- 22 )--5×(- 22 )
7
7
7
(6)(-4.5)×(-2)- 7 ×(-3.6)× 3
边院镇数学教学案集体备课
第 三 单元 第 5 课时 主备人 宋其栋 授课人:
课题: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二 课型: 新授 签字:
月日
知识
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率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
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学
习
能力
能利用乘法运算率进行简便运算。.
目
目标
标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 力,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掌握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2.教材分析有理数乘、除法运算是继加法和减法运算后的又一种运算,也是有乘方运算的基础,学好有理数乘法运算是学好有理数运算的关键,在进行有理数乘除法运算时,重要的是理解算理也就是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特别注意当因数有负数时,绝对值与符号的确定.3.学情分析通过小学学习,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时本单元学生已经学过有理数的加减法,能够探索法则的形成过程,并准确运用法则进行计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与发现”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意义,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并会运用除法法则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会把有理数乘除法统一为乘法运算,并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4.感受生活中乘除法运算的价值的同时,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有理数乘除法法则正确进行乘法计算.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以及法则的应用.【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与发现”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通过练习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乘法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以及法则的应用.【评价任务】1.通过对实例的观察与交流看学生能否正确列出六个算式并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检查学生能否记住法则内容.2.利用例题算式看学生能否分析计算乘法运算式的特征,说出积的绝对值与符号.3.通过对有理数乘法的训练题的交流与展示,评价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是否真正掌握.附:板书设计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有理数乘法法则:探究题展示【教学反思】。
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导学案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归纳、验证的能力。
2、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准确的计算。
【学习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学习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的两个负数相乘的法则。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任务(一):根据下列条件与要求,从0℃开始计算温度的变化(说明:温度上升记为正,下降记为负,几小时后记为正,几小时前记为负):(1)设温度每小时上升2℃,问经过4小时以后温度是多少?(2)设温度每小时上升2℃,5小时以前的温度是多少?(3)温度每小时下降2℃,问经过4小时以后温度是多少?(4)温度每小时下降2℃,5小时以前的温度是多少?预习任务(二):观察以上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所列的算式,小组讨论:①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②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二、【课中实施】例1 计算下列各题并注明每一步计算的理由(1) (-4)×(-6) (2) (-21)×31 (3) 0.5×(-8) (4) (-32)×(—1)巩固练习1、课本60页练习1,22、计算(1) (-356)⨯(-27) (2)(-43)⨯(-78)小结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困惑: 。
三、【限时作业】1、填空(1)如果一个数与“+1”相乘,那么两数的积与原数______,如果一个数与“-1”相乘,那么所得的积与原数__________。
(2)两个负整数的积是6,这两个负整数是___________(3)-1,2,-3,4,-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2、计算:(1))32(23-⨯ (2)(-24)825⨯ (3)43⨯78参考答案:1、(1)相等,互为相反数 (2)-2和-3 或 -1和-6 (3)15,-202、(1)-1 (2)-75 (3)67。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有理数的运算 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教学案(新版)青岛版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有理数的运算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新版)青岛版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归及分类讨论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及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就是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 - b=a+(- b)情境前提: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 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点O1、如果一只蜗牛向右爬行2cm记为+2cm,那么向左爬行2cm应该记为。
2、如果3分钟以后记为+3分钟,那么3分钟以前应该记为。
学习新课: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通过<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2.归纳概括,解释应用:如果说上一环节解决了如何引出的问题,那么本环节将解决如何认识的问题.本环节共设置4个教学活动:(1) 讨论研究,解决问题.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去充分讨论研究,然后师生共同给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2)观察比较,符号表示.比较四个算式(+2)×(+3)=(+6)①(-2)×(+3)=(-6)②(+2)×(-3)=(-6)③(-2)×( -3)=(+6)④相乘的情况,发现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随因数符号的变化规律;(板书) 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培养个别学习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反意义的量。
新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3课时)
(2)( — )÷(— )
(温馨提示:1、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应把除以一个数转化成乘这个数的倒数,然后统一成乘法来进行计算。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小学一样。)
四课堂练习:独立完成课本P65练习2,3题。(将完整的计算过程写在下面空白处)
五达标测试:(独立完成)
如,3与____互为倒数,-6与_____互为倒数,—2.25是____的倒数,___是— 的倒数。
三新知应用:
例1、独立完成课本64页例5,然后对比课本上的解答,思考交流:在两个________数相除时,可选择法则(1),在两个_______数相除时,可选择法则(2)
学以致用计算:
(1)(—42)÷7(2)(— )÷(— )
(2)几个有理数相乘,,积就为零。
二探究新知:(教师寄语: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数学上加与减,乘与除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学课本62页至63页的内容,并且认真体会“在探索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时,用到的比较、转化、分类的思想方法。”,一定要熟记:
(1)有理数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的法则:除以一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除以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以前学过的倒数的概念一样,___________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1填空:(1)—2 的倒数与 的相反数的积是_______。
(2)(—1)÷(—3)×(— )=______。
【华东师大版】青岛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word教案 (1)
《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熟练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学习重点:正确确定有理数乘法积的符号,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学习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
学习过程:一、课前延伸:(1)有理数加法法则;(2)两个有理数相加,先确定和的_________,再确定和的_______.二、课内探究:创设教学情景1、根据规定解答下面问题:规定:把今天的水位记为0厘米,水位上升记为正,下降记为负;为了区分时间,今天记为0,今天之后记为正,今天之前记为负。
(1)、如果黄河水位每天上升2厘米,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列出算式:(2)、如果黄河水位每天上升2厘米,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列出算式:(3)、如果黄河水位每天下降2厘米,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列出算式:(4)、如果黄河水位每天下降2厘米,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列出算式:(5)、如果黄河水位每天上升0厘米,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列出算式:(6)、如果黄河水位每天下降2厘米,那么0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列出算式:2、思考小结:比较上面前四个算式符号及结果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结论:(1)正数乘正数积为__________数;负数乘正数积为__________数;正数乘负数积为__________数;负数乘负数积为__________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因数数绝对值的________。
(2)、如果有一个因数是0时,所得的积还是___________。
3、概括请同学们总结:有理数乘法的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有理数相乘要先根据因数的符号确定积的___________,再根据_______________的绝对值确定积的______________.三、课堂练习: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5×(-5)_____; (2)(-9)×3____;(3)(-6)×(-7) _______; (4)3151⨯_______. 2、计算下列各题:(1)、(-5)×(-6) (2)、21×(52- )(3)、(-85)×(-58) (4)、(+5)×(+51)(5)、(-3)×(-31) (6)、(-1.25) ×163、议一议:(1)看看上题第(3)、(4)(5)题的结论有什么共同之处?具有什么特征的两个数乘积的结果为1?(2)得出结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___。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word学案2
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过程,增强观察、归纳、猜测和验证的能力。
2、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学习重点:乘法运算律的运用。
学习难点: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时的符号问题。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回顾:有理数乘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新知:计算下面算式:比较因数位置和运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 ①(-6)×(-5)= ②(-5)×(-6)= ③(-17)×21= ④21×(-17)= (2)计算:①(-0.75)×(-=⨯234) ②(-0.75)]⎢⎣⎡=⨯-⨯234)( ③(-4)×(-5)×0.25= ④(-4)×0.25×(-50)=(3)计算 ①=⨯⎪⎭⎫ ⎝⎛-+12614131 ② =⨯-⨯+⨯126112411231 二、合作交流比较(1)中的题目,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2)中的题目,由四个小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3)中的题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
实践应用:阅读教材例2,注意书写格式,计算过程,小组讨论教材P 56-57问题。
总结: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由_________决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积为正;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积为负。
【华东师大版】青岛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word教案 (4)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学前温故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____,异号得____,并把______相乘.(2)任何数与零相乘得____.新课早知1.倒数乘积是__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3的倒数是__________.3.有理数的除法(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__.(2)零不能作____.(3)两数相除,同号得____,异号得____,并把绝对值相除.(4)零除以任何一个______________,都得零.4.计算:(1)原式=-57÷(-3);(2)(-78)÷(-34);(3)-12÷78×(-34);(4)39÷(-3)×(-23)÷(-2).答案:学前温故(1)正 负 绝对值 (2)零新课早知1.1 2.133.(1)倒数 (2)除数 (3)正 负 (4)不等于零的数4.解:(1)原式=19;(2)原式=78×43=76; (3)原式=-12×87×(-34) =12×87×34=37; (4)原式=39×(-13)×(-23)×(-12)=-39×13×23×12=-133.1.倒数的概念【例1】 求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2;(2)34;(3)-0.2;(4)-223. 解:(1)-2的倒数是-12;(2)34的倒数是43;(3)因为-0.2=-15,所以-0.2的倒数是-5;(4)因为-223=-83,所以-223的倒数是-38. 根据倒数的定义得:求一个整数(不为零)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数分之一即可;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可以先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再求其倒数;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要先化为假分数再求.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例2】 计算:(1)(-24)÷(-8);(2)(+114)÷(-712). 分析:(1)可用除法法则直接计算.(2)用法则1将除法变为乘法后再计算.解:(1)(-24)÷(-8)=+(24÷8)=3; (2)(+114)÷(-712) =(+54)×(-215)=-16.(1)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法则,在能整除时,一般选用法则2,在不能整除时,一般选用法则1.(2)除法中的分数若为带分数,应先化成假分数后再计算.1.-3的倒数是( ).A .-3B .3C .-13 D.132.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13÷(-3)=3×(-3) B .-5÷(-12)=-5×(-2) C .8-(-2)=8+2 D .0÷(-3)=03.下列计算:①0-(-5)=-5;②(-3)+(-9)=-12;③23×(-94)=-32;④(-36)÷(-9)=-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4.若m <0,则m |m|等于( ). A .1B .±1C .-1D .以上答案都不对5.计算:(-36)÷(-12)=__________;634÷(-338)=__________. 6.若有理数a 与b (b ≠0)互为相反数,则a b =______. 7.一个数的25是-165,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 8.计算:(1)(-6)÷(-225); (2)(-1)÷(-118).答案:1.C2.A3.B ①中0-(-5)=5;④中(-36)÷(-9)=4.4.C 因为m <0,所以|m |=-m ,m |m |=m -m =-1,故选C. 5.3 -2 6.-17.-8 这个数为-165÷25=-165×52=-8. 8.解:(1)原式=6×512=52. (2)原式=1×89=89.。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教学案(新版)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教学案(新版)青岛版
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第1课时〕
一、教与学目的:
1、让先生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并能运用法那么停止乘法运算。
2、能体会正数与正数,正数与正数相乘时的符号确定。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停止计算;含有负有理数的乘法在计算时如何确定积的符号。
三、教与学方法:
自主探求、协作交流
四、教与学进程:
五、课堂小结: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存在哪些疑惑?
六、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P65 习题3.2 第1题
选做题:课本P66 第9题
七、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归纳、验证的能力。
2 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准确的计算。
学习重点: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学习难点: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的两个负数相乘的法则。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一:据《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所公布的数据,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
例如,1999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84.2万公顷,2002年耕地面积减少了168.62万公顷。
(1) 如果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00万公顷,那么3年后全国耕地面积将增加多少? 如果规定耕地面积增加为正,减少为负,几年后为正,几年前为负,那么经过3年全国耕地面积比今年增加___万公顷,你会列出算式表示吗? 算式:____________
(2) 如果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00万公顷,那么3年后全国耕地面积将减少多少?
耕地面积减少100万公顷,记作____万公顷,3年后全国耕地面积将比今年减少 _____万公顷,用算式表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00万公顷,那么3年前全国耕地面积比今年多出多少?
3年前记作____,3年前全国耕地面积比今年多出_____万公顷,用算式表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根据下列条件与要求,从0℃开始计算温度的变化(说明:温度上升记为正,下降记为负,几小时后记为正,几小时前记为负):
(1) 设温度每小时上升2℃,问经过4小时以后温度是多少?
(2) 设温度每小时上升2℃,5小时以前的温度是多少?
(3) 温度每小时下降2℃,问经过4小时以后温度是多少?
(4) 温度每小时下降2℃,5小时以前的温度是多少?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观察以上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所列的算式,小组讨论①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②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有理数的乘法运算: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课本中的法则比较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例1 计算下列各题并注明每一步计算的理由
(1) (—4)×(—6) (2) (—2
1)×31
(3) (—1
2
1)×31 (4) 0.5×(—8) (5) (—32)×(—1) (6) (-1)×0 (四)当堂练习
课本55页练习1,2(要求每个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相互检查纠正错误,弄清错误原因,师巡视并将共同的错误展示,让学生说说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
(五) 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 填空
⑴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如果一个数与“+1”相乘,那么两数的积与原数______,如果一个数与“—1”相乘,那么所得的积与原数__________。
⑶ 两个负整数的积是6,这两个负整数是___________
⑷ —1,2,—3,4,—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2 计算 (1) )32(23-⨯ (2)(—24)8
25⨯ (3) (—356)⨯(—27) (4)(—43)⨯(—7
8) (5) 0.128×0
(六)总结反思,分级评定
说一说: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使我感到困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