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九单元 9 《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 9.9《日知录》三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参考示例:人是会思想的动物,人活在世上就应该懂得做人的基本道 理,懂得人活在社会上的权利和责任,懂得社会道德伦理,懂得自己 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又是假恶丑,懂得人与人 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懂得付出与收获 的关系等等,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世,成为真正 的人。
﹒﹒﹒﹒
三、名句默写 1.__________,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2.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__________,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 3. 谓文章止于润身,__________。 答案:1.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 2.后世之所不可无 3.政事可以 及物
【文言归类】 一、一词多义
答案:动词,观看/动词,观察、审察/动词,观赏/名词,景象
谓文章止于润身( ) 5.止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答案:动词,停留/动词,停住、中断进程/动词,挽留
况望多名誉( ) 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 ) 6.望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
答案:动词,通晓/动词,通行、通过/副词,普遍/量词,遍
士当以器识为先( )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 ) 3.识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 )
答案:名词,见识/动词,认识/动词,识别、辨认/动词,记住
无足观矣(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 ) 4.观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 记》) (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九单元9《日知录》三则含答案新版.doc
9《日知录》三则把弱点当作根据地周国平我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
我不擅交际?好吧,我就少去交际场合,正好把时间省下来多读点书。
我太敏感?好吧,我就捕捉住心里的各种细微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于是有了诗的创作。
我从小为必有一死而痛苦?好吧,我就直面这个痛苦,一定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由此便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哲学的道路。
弱点是限制,而限制有一个好处,就是给你的力量规定了使用的渠道,就像河岸给溪流规定了奔涌的渠道,而这本身就已经是在突破限制了。
所谓弱点,是用社会的眼光衡量的。
许多这样的弱点,用文学的眼光衡量却是优点。
敏感就是如此。
不论哪一代青少年,必有一些格外敏感的心灵,情感世界的一阵小风会使之战栗,一场小雨会留下深深的印记。
你说他们太经不住风雨?不是的,正因为存在这样的心灵,情感世界的风雨才有了价值——没有浪费在无声无息之中,而是催放出了诗的花朵。
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出来。
换一种说法,就每一个人的潜质而言,本无所谓长短。
长短是运用的结果,用得好就是长处,用得不好就成了短处。
在人身上,弱点与尊严并非不相容,也许尊严更多地体现在对必不可免的弱点的承受上。
人皆有弱点,有弱点才会是真实的人。
人生皆有缺憾,有缺憾才是真实的人生。
正是在弱点和缺憾中,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忠清。
清兵南下时,改名炎武,字宁人,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因家乡有一亭林湖,故学者尊称其为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
他的学术思想承前启后,继承明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在理气、知行、天理人欲诸多问题上,与程朱理学迥异。
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九单元《日知录》三则(4)
【课题】赏析古代散文经典之美,以《日知录》三则为例【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结合导学案完成)。
2、体会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3、学习本文的“散文笔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分享——“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联系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
”解题,明确《日知录》文体特点——古代短小精悍的散文。
二、读其文过渡: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越需要人们反复吟咏、诵读。
1、分组齐读,读准字音。
(师生共同点评,顺便提示文中重要字、词、句)过渡: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思想的工具2、自由品读,读出思想。
(生分享交流)预设——“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应著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之书”“读书人应以器识为先,识经术、通古今,摒弃华而不实之风”小结:无论是写文,还是著书,抑或为人处世,作者认为都应该讲究“经世致用”。
三、思其义1、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这种思想主张?(生发言畅谈)2、如何理解顾炎武口中的“天下”?引入顾炎武:“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小结:作者的思想中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其立足点不在于一国、不在于一时,而在于苍生和现世、后世,已经突破了时空之局限,达到一种高远的思想格局。
四、感其技过渡:语言文字可以辅助思想的传达,但还得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才能使其传达的思想深入人心。
1、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呢?找出来并具体分析。
明确:对比、举例、引用2、文中有没有直接表述作者这些思想观点的句子?明确:文章没有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但传达的道理依然深入人心。
拓展——《荀子·劝学》片段(可联系《过秦论》《阿房宫赋》《寡人之于国也》等片段)引入余党绪:“‘理’的传达与‘理’的论证,不完全是一码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解析
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责任,是一朵灿烂无比的花,开在每个人的心中;责任,是一道辉煌耀眼的光,照亮每个人的心底。
责任是永远推动人类历史、开创人类文明的车轮。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
”站在历史的长河边,细观河边的沙石,每颗沙石上都镌刻着责任的印痕,每一个印痕都闪耀着责任的光芒。
责任,也许是自己对自己的规定,也许是别人交给你的任务,也许是自己的工作……古人画的标准像,看上去都差不多,远没有文字生动。
说某个男人漂亮,文字描述可以一长串四字成语,玉树临风粉面含春,清“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
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
”《日知录》中有关著书的这段话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自选角度,结合实际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角度]让急躁的心平淡一些。
示例:“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可见做学问,做出真正具有价值的学问是需要长时间的。
司马公三十年著《史记》,曹雪芹十年作《红楼梦》,这其中凝聚着他们的血与泪,超绝的学者必使用超长的时间来成长。
不可否认,求得一桩大富贵自古就是文人们读书的重要原因,但那些真正名垂青史的却大多没入名利场。
孔子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他不甚赞赏为名利而做学问的行为。
看淡了眼前的富贵,忘却了功名利禄,留得那颗菩提心,学问之门方可开。
塞林格先生以《麦田里的守望者》轰动世界后却躲入乡下小镇,从此远离喧嚣。
他在逃避什么?他在守望什么?那是一颗融于学术、融于艺术的心,那是一把打开精神之门的钥匙。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如是说。
让我们给学者们留下一片不受世俗名利亵渎的净土吧!莫急于让他们被浮名的心网套牢,莫让伊甸园化作失乐园。
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纯净与人格的独立,不是名为专家、大师的锁链,不要束缚了学者们心灵的翅膀。
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舛.漏(chuǎn)菑(zī)畲.(shē) 潢.潦(huánɡ)B.摭.拾(zhě) 剿.袭(jiǎo)绛.紫(jiànɡ) 庾佞.(nìnɡ)C.无稽.之言(jī) 庶.乎(shù)襟.(jīn) 裾.(jù)D.名誉.(yù) 誊.写(yù)润.身(rùn) 刘挚.(zhì)解析:B项,“摭”读zhí,“剿”读chāo;C项,“裾”读jū;D项,“誊”读ténɡ。
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文档:第9单元 9 《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答案
9 《日知录》三则[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无稽.(jī) 谀.佞(yú)舛.漏(chuǎn) 菑畲..(zī shē)潢潦.. (huáng lǎo) 襟裾..(jīn jū)摭.拾(zhí)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通⎩⎪⎪⎨⎪⎪⎧ 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动词,通晓)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动词,通行,通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形容词,普遍)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量词,遍)(2)易⎩⎪⎨⎪⎧ 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形容词,容易)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交换)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动词,改变)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五蠹》)(动词,轻视)(3)识⎩⎨⎧ 士当以器识.为先(名词,见识)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并序》)(动词,认识)独其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动词,识别)默而识.之(《论语·述而》)(动词,“志”,记住)(4)故⎩⎪⎨⎪⎧ 故.华而不实(连词,所以)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名词,原因)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名词,老交情)此物故.非西产(《促织》)(副词,本来)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副词,仍然)(5)间⎩⎪⎪⎪⎪⎨⎪⎪⎪⎪⎧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名词,……其中)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名词,期间)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名词,一会儿)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量词,指房屋的间数)彼节者有间.(《庖丁解牛》)(名词,间隙,空隙)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动词,隔绝)肉食者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动词,参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副词,间或,断断续续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副词,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朝.满夕.已除(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2)人.不通古今(名词作动词,为人,做人)(3)马牛而襟裾..(名词作动词,穿衣服)(4)摭我华而不实.我实(名词作动词,汲取)(5)谓文章止于润.身(使动用法,使……受益)(6)乐.道人之善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7)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名,名词作动词,出名;重,形容词作动词,称道,推重)(8)一.号为文人(数词作副词,一旦)(9)无足观.矣(动词作名词,可观之处)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一号..为文人古义:两个词,“一”为“一旦”,“号”为“称,称为”。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九单元9.《日知录》三则(顾炎武)(共43张PPT)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 “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 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 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 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 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 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 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日知录》
滑稽(jī) 奸佞(nìng) 命途多舛(chuǎn) 畲(shē)族 潦(lǎo)水 摭(zhí)谈
围剿(jiǎo) 庶(shù )民 菑(zī) 装潢(huáng) 衣裾(jū)
1、《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认 为有益之文有哪些益处?无益之文有哪 些坏处?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以天下为己任,是顾炎武治学的出发 点。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崇尚空谈的危害, 提出了“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与 施愚山书》)、“经学即理学也”(全祖 望《亭林先生神道表》)的思想,高举经 世致用的大旗,反对理学的离经叛道。
顾炎武治学,并非纸上谈兵,亦且身 体力行,注重实际调查。他晚年流寓秦晋 之间,每出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 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 之。”(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他 怀抱经世之才,不愿为统治者所用,常常 自己“小试”一番。他曾垦田于山东,畜 牧
于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曾慨 然叹曰:“使吾泽中有牛羊千,则江南不 足怀也!”他漂泊北地25年,最终客死异 乡。然其生活所资皆赖自我操持经营,财 力有余,无需乞求,可见其非凡的经济才 能。
顾炎武与归庄等兴兵抗清,事败, 其母绝食而死,留下遗言:“我虽妇人, 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 臣子。”
——《论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9《日知录》三则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究”《〈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以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具体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术联系社会现实或自己的学习经验,吸收本单元课文阐述的治学方法和表现出的论辩艺术。
2、通过作者关于作文、做人的论述,让学生体会“经世致用”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经世致用”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这话谁说的?(梁启超)出自哪部著作?其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提出的概念。
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来梁启超将顾炎武这段话,归纳成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认为,朝代的更替是君与臣统治阶层的事,国对他们而言,代表着君臣权力与地位,以及对财富分配的规则。
保天下,保的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权力,以及民族文化伦理的延续,那是民族中每一个布衣匹夫的权力和责任。
实际上,《日知录》是顾炎武从青年时代开始积累资料,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读书笔记。
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作品,去领略其中的真味!二、研习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说过这样一句话:“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文章关系到治国的伟大功业,流传后代而不朽的盛大事业!这句话可谓将文章的撰写抬高到了极致。
那么,既然写文章关系如此重大,怎样去写文章呢?怎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呢?咱们一起来看看顾炎武的观点。
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件 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9 日知录三则
举大量事例,说明奢靡浮华的社会风气是导致国家衰亡的重要原因。他还强调 法制,主张严惩败坏世风的贪官奸臣,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 勿贪,不可得也。” 顾炎武看到了“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张进行 社会变革,提出要顺势而行,“物来而顺应”的变革思想,表现出初步的民主 思想。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感知] 本课所选的《日知录》三则分别从文史的功用、著书的难易、文人的名与 义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了学以致用的务实思想,表明了作者“以实为宗”的 学术主张,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兴亡的精神品质。
[文本·层析] 一、阅读第一则,回答问题。 1.在《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认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的理由有 哪些?这些理由各自强调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四个理由,即宣传事理、记政治得失、察民间隐情、彰美德善 行。这四个方面,可谓层次分明:“明道”是阐明为政理论,“纪政事”是记录为政 事迹,“察民隐”是体察民心,“乐道人之善”是体悟人情。执笔为文,若能有以上 功用,才称得上“有益于天下”,这样的文章,才可以多多益善。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九单元《日知录》三则(1)
《〈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强调为现实服务,是中国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第九单元的单元关键词——“经世致用”,则是有清一代部分学者所积极倡导的一种学术思想。
深切感受到国破家亡痛楚的顾炎武,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在恢复无望的情形下,遂走学术救国之道。
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崇尚空谈的危害,提出了“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经学即理学也”的思想,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反对理学的离经叛道。
其治学身体力行,注重实际调查。
《日知录》为其倾尽心血之作。
课文节选的《日知录》三则,并见于该书卷十九,集中体现了他关于作文、著述及立身处世的观点,这是他孜孜以求的求实致用思想和精神的写照。
学习这些文章,能够更透彻地理解“经世致用”思想的深刻内涵,感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在必修教材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古文学习能力。
本篇为选修教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一篇必读篇目,言不甚难,意旨深远。
学习本课设计了课前以文言现象的整理与知识背景的梳理为主的预习案,学生需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来完成相关问题。
课中,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真正了解蕴含于文中的务实求真、经世致用的思想,明理启智,从而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学习本课,需要研读,需要拓展,需要联系,话题较具理性,学生思理上不易展开。
但可通过组织合作讨论,以培养学生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科学思辨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把握课文内容,了解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
过程和方法:朗读课文,合作研讨,理解课文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能正确看待顾炎武的治学精神,体会其学术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学习“经世致用”的思想,做一个求实致用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顾炎武“经世致用”主张。
【教学难点】体会顾炎“经世致用”思想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设疑法、引导法、合作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巧设情境入文本——激趣导入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导入,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是梁启超从一位大思想家的语录中提炼出来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9 《日知录》三则-人教版
《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由分享一句励志话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导入,并引出本课课题。
二、出示本节重点1、了解顾炎武及其“经世致用”的思想。
2、研习第一、二则,并积累文言知识。
三、了解作者顾炎武先由学生讲述顾炎武的小故事,老师再做补充,同时引出并介绍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四、预习检测学生当堂翻译两个重点句子:(1)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译:像这样的文章,对天下有好处,对将来有好处。
(3)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
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五、文脉梳理1.研讨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1)本则观点是什么?(文须有益于天下)(2)什么样的文章是“有益之文”?(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善)(3)什么样的文章是“无益之文”?(怪力乱神、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4)本则使用什么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小结:作者先从正面立论,一口气说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
后从反面申述,对无益之文,作者也从四个方面列举其弊端。
(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2.研讨第二则《著书之难》(1)从著书的角度,作者肯定了哪些书、否定了哪些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著书原则?(首肯《孟》《荀》及《老》《庄》等,否定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其“汇而成书”,不自成体系;“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2)作者认为古人中还有谁做到了此原则?作者为何推崇此二人?(司马光、吴端临;他之所以推崇这两部书,表明了他著书的价值尺度,即都是经世致用著作的典范,是史学著作)(3)作者认为今人坚持了著书原则吗?原因何在?(后人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越多。
后世作者创作态度不诚实,动机——“成名”不纯。
)(4)本则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著书难;古今对比论证。
)小结:作者谈古论今,阐述著书原则,表明爱恶褒贬,再次体现了他经世致用的思想。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9课 《日知录》三则 课件
顾炎武《日知录· 正 始》:“保天下者,匹夫之 贱,与有责焉耳矣。” 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 普通的人都有责任。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 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 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 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 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 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 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
而其中小有舛chuǎn漏,尚亦不免。 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 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 书太 易,而急于求名故也。 然而这些书中小的差错和遗漏, 还是不能避免。像后人的书,越多 错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 能流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 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 名的缘故啊。
《著书之难》是《日知录》卷十九的第 三篇,以考察子书演变的轨迹为缘起,纵议 “著书之难”,意在强调自成一家的独立创 作的可贵。
至《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 能自成,故取诸子之言,汇而为书, 此子书之一变也。今人书集 一一尽出 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吕览》、 《淮南》之类耳。 至于《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 能自成体系了,所以选取诸子的言论, 汇集成书,这是子书的一大变化啊。 今人的作品,(观点)一一都出于自 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 《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汇编 而成)的。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 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 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 唐、宋以后,文人何其 多啊!固然有不懂经学,不 通古今,而自以为是文人的 啊。
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曰:“文章 岂不贵,经训乃菑zī畬shē,潢huáng 潦lǎo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 今,马牛而襟裾jīn jū 。行身陷不义, 况望多名誉。”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九单元 经典原文9 《日知录》三则
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对应学生用书P76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初名绛,字忠清,清兵南下,他改名炎武,字宁人。
因家乡有一亭林湖,故学者尊他为亭林先生。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
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
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始祖,硕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著作繁多,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用毕生心力所著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读书札记的合集,以考据性文字居多,内容丰富,考证翔实,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顾炎武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北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全盛时期,思想界形成的理学思潮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哲学。
明清时代,科举考试题目出自儒家经典,也沾染上了理学的味道。
顾炎武生于明末,深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楚,坚决反对满清入主中原,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活动。
这就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渊源。
顾炎武反对理学家一味推崇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
他治学弃华就实,不为空言。
举凡典章制度、郡邑沿革、天文仪象、河漕兵农、赋役屯田、军事边防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是他关心的焦点。
这充分体现在他的力作《日知录》巨著之中。
梁启超评价说,清代学术思潮的兴起,是“对于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并说“当此反动期而从事于‘黎明运动’者,则昆山顾炎武其第一人也”。
《日知录》作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花了30多年心血“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笔记形式的著作,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贯通古今,博大精深,在政事、世风、礼制和科举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9 《日知录》三则
学习目标
1.诵读翻译, 掌握重点文言字词。 2.分析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3.合作交流,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 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 思想。体悟“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 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世致用
经世:治理国事。其内涵是“经国济世”, 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致用:付诸实用。其内涵是“学用结合”, 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跳跳,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 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 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 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9 《日知录》三则
预习检测(一)
摭( zh)í我华 奸佞( )nìn庶g ( )
民 sh舛ù( )漏 菑(chu)ǎ畲n ( )
剿(zī )袭 shē
chāo
潢( huá)ng潦( )lǎo
预习检测(二)
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也。 2.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
真正文人:识经术,通古今 韩愈诗:经训乃菑畲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经训是学问根本,博古通今是治学基石) 刘挚训:以器识为先
(重器量见识,轻文采华章) 扬雄、黄庭坚:仅赏其文辞,则助长华而不实的气 陆文裕所记言:刘健重义理、典故,轻诗歌创作 欧阳修语: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对政事的关心,要经世致用)
拓展延伸
1.“经世致用”的思想在今天也被很 多人发挥到了极致,你想到了谁?请简 单讲讲他(她)的事迹。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9 《日知录》三则 Word版含答案
9 《日知录》三则[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无稽.(jī) 谀.佞(yú)舛.漏(chuǎn) 菑畲..(zī shē)潢潦.. (huáng lǎo) 襟裾..(jīn jū)摭.拾(zhí)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通⎩⎪⎪⎨⎪⎪⎧ 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动词,通晓)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动词,通行,通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形容词,普遍)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量词,遍)(2)易⎩⎪⎨⎪⎧ 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形容词,容易)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交换)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动词,改变)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五蠹》)(动词,轻视)(3)识⎩⎨⎧士当以器识.为先(名词,见识)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并序》)(动词,认识)独其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动词,识别)默而识.之(《论语·述而》)(动词,“志”,记住) (4)故⎩⎪⎨⎪⎧ 故.华而不实(连词,所以)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名词,原因)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名词,老交情)此物故.非西产(《促织》)(副词,本来)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副词,仍然) (5)间⎩⎪⎪⎪⎪⎨⎪⎪⎪⎪⎧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名词,……其中)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名词,期间)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名词,一会儿)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量词,指房屋的间数)彼节者有间.(《庖丁解牛》)(名词,间隙,空隙)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动词,隔绝)肉食者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动词,参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副词,间或,断断续续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副词,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朝.满夕.已除(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2)人.不通古今(名词作动词,为人,做人) (3)马牛而襟裾..(名词作动词,穿衣服)(4)摭我华而不实.我实(名词作动词,汲取)(5)谓文章止于润.身(使动用法,使……受益)(6)乐.道人之善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7)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名,名词作动词,出名;重,形容词作动词,称道,推重)(8)一.号为文人(数词作副词,一旦)(9)无足观.矣(动词作名词,可观之处)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一号..为文人古义:两个词,“一”为“一旦”,“号”为“称,称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9 《日知录》三则2
探究
明代的刘健说:人学问有三事:第一是寻绎义理,以 消融胸次;第二是考求典故,以经纶天下;第三却是 文章。好笑后生辈,才得科第,却去学做诗,做诗何 用好是李杜?李杜也只是两个醉汉,撇下许多好人不 学,却去学醉汉?李白在 《嘲鲁儒》中却说:“鲁叟 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的缘故啊。
舛漏:差错和遗漏。
文章谁说不贵重,解说经义是根本。雨水 横流无根源,早晨满地夕已尽。为人不通 古与今,如同马牛披衣襟。行事立Hale Waihona Puke 陷不义,何能希望多名誉。”
葘畲:本义是耕耘,比喻事物的根本。
潢潦:地上流淌的雨水。
“读书人应当以器量见识为先,一旦被称为‘文 人’,其人就没有可观之处了。”如此来看以“文 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这就是扬 雄所说的“拾取我的文辞而不研究我的义理”啊。 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引__用__韩__愈___之__诗__首___先_ 有力佐证了作者 “士当以器识为先”,要重实轻虚的观点;其 次能拓展文章内容,深化作者的表达主旨,增 加文章的文采,吸引读者。
文人之多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 而自命为文人者矣。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曰:“文 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 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而宋刘挚之训子孙,每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 文人,无足观矣。”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日知录》三则把弱点当作根据地周国平我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
我不擅交际?好吧,我就少去交际场合,正好把时间省下来多读点书。
我太敏感?好吧,我就捕捉住心里的各种细微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于是有了诗的创作。
我从小为必有一死而痛苦?好吧,我就直面这个痛苦,一定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由此便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哲学的道路。
弱点是限制,而限制有一个好处,就是给你的力量规定了使用的渠道,就像河岸给溪流规定了奔涌的渠道,而这本身就已经是在突破限制了。
所谓弱点,是用社会的眼光衡量的。
许多这样的弱点,用文学的眼光衡量却是优点。
敏感就是如此。
不论哪一代青少年,必有一些格外敏感的心灵,情感世界的一阵小风会使之战栗,一场小雨会留下深深的印记。
你说他们太经不住风雨?不是的,正因为存在这样的心灵,情感世界的风雨才有了价值——没有浪费在无声无息之中,而是催放出了诗的花朵。
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出来。
换一种说法,就每一个人的潜质而言,本无所谓长短。
长短是运用的结果,用得好就是长处,用得不好就成了短处。
在人身上,弱点与尊严并非不相容,也许尊严更多地体现在对必不可免的弱点的承受上。
人皆有弱点,有弱点才会是真实的人。
人生皆有缺憾,有缺憾才是真实的人生。
正是在弱点和缺憾中,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忠清。
清兵南下时,改名炎武,字宁人,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因家乡有一亭林湖,故学者尊称其为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
他的学术思想承前启后,继承明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在理气、知行、天理人欲诸多问题上,与程朱理学迥异。
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开清代朴学风气,给予后世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之祖”。
他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些观点意义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2.背景资料顾炎武生于明末,深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楚,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活动。
当大势已去,恢复无望之时,他则洁身自保,多次拒绝清廷的诏举,以死为誓,不复出仕。
在痛苦的反思中,他区分了“亡国”与“亡天下”两个不同的概念,他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他认为,“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的责任,可以推到国君大臣等“肉食者”身上,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渊源。
以天下为己任,是顾炎武治学的出发点。
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崇尚空谈的危害,提出了“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与施愚山书》)、“经学即理学也”(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的思想,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反对理学的离经叛道。
他认为,舍弃经学而谈论理学,邪说遂起,流为禅学。
顾炎武反对理学家一味推崇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他以孔子学琴的故事为例,说明“非器则道无所寓”,就是说,“道”要借助“实体”来表现。
所以,他治学弃华就实,不为空言。
举凡典章制度、郡邑沿革、天文仪象、河漕兵农、赋役屯田、军事边防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是他关心的焦点。
3.文化常识(1)《日知录》《日知录》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笔记体著作。
全书一千余条,文字最长的五千多字,最短的只有九个字,可见其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它分为经义、政事、世风、礼制、科举、艺文、史法、天象、地理等15类,顾炎武则把这部书分为三类:“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
经术,是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诠释考订;治道,谈经世济民之术;博闻,广泛论列文史知识及社会风俗。
《日知录》的重头戏毫无疑问是“治道”的内容。
从古代黄金的流失,到铸钱之铜的匮乏,从郡县区划的缘起,到一亭一社的兴衰,乃至地亩大小、斗斛多少、丈尺短长,无不考察在案。
面对封建社会的衰败,他更提出了恢复井田、地方自治等复古色彩颇为浓厚的政治主张。
该书内容丰富,贯通古今,被后世公认为具有深刻经世和学术意义的巨著。
(2)笔记体“笔记体”,指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如《日知录》一书的编辑,采用的是笔记体,属学术札记。
南北朝时的小说《世说新语》也是采用笔记本,属于笔记小说。
清代学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也属于笔记小说。
自主学习1.易误读字剿.(chāo )袭 谀佞..(yú nìn ɡ) 舛.(chuǎn )漏 菑畲..(zī shē) 潢潦..(huán ɡ lǎo ) 摭.(zhí) 嘉靖.(jìn ɡ) 襟裾..(jīn jū) 2.通假字庶乎其传也与.(与,通“欤”) 纪.政事也(“纪”通“记”,记述) 3.一词多义察⎩⎪⎨⎪⎧察.民隐也(体察)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人至察.则无徒(精明)就⎩⎪⎨⎪⎧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接近,触及)草创未就.,会遭此祸(完成)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成就)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即,随即)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 望⎩⎪⎨⎪⎧况望.多名誉(希望,动词)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远看,观察)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名词)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并汾乔木,望.秋先陨(临近) 传⎩⎪⎨⎪⎧庶乎其传.也与(流传)传.之美人(传送,传递)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流传的文字) 言⎩⎪⎨⎪⎧欧阳永叔与学者言.(说,交谈)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言语)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乃⎩⎪⎨⎪⎧经训乃.菑畲(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却,竟)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仅仅,只) 4.古今异义(1)固有不识..经术 古义:不懂今义:不认识(2)一号..为文人 古义:两个词,“一”为“一旦”,“号”为“称为”今义:表示次序第一或等级第一位(3)空同大以为不平..矣古义:不以为然今义:不公平,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4)欧阳永叔与学者..言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5.词类活用人.不通古今(名词作动词,为人,做人)马牛而襟裾..(名词作动词,穿衣服)谓文章止于润.身(使动用法,使……受益)乐.道人之善也(意动用法,以……为乐)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名,名词作动词,出名;重:形容词作动词,称道)6.文言句式(1)判断句此子书之一变也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2)倒装句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介词结构后置)有损于己,无益于人(介词结构后置)然则以文人名于世(介词结构后置)7.熟语集释华而不实:比喻空有华美的外表而没有实质内容。
一家之言:指有独到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和著述;也泛指学术研究中一个学派或一个人的观点、理论。
自成一家:在某种学术或技艺上有独创的理论或风格,能自成体系。
文本研读文须有益于天下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文史,国家不可缺少的原因,是它能宣传事理,记述政事,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考察民情,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
⎣⎢⎡⎦⎥⎤纪:记载,记述。
隐:隐情。
若此者,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多一篇,多一篇之 益矣。
(的内容),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将来。
多一篇,就增加一篇的利益。
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 剿 袭 之说, 谀佞“怪力乱神”的事,没有根据的传闻,剽窃别人的东西,拍马屁之文, 若 此 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 多的文章,像这四类文章,于己有害,于人无益,多一篇,就增加一篇之损矣。
一篇的危害。
⎣⎢⎡⎦⎥⎤若夫:发语词。
无稽:没有根据。
剿袭:剽窃人言以为己说。
著书之难子 书 自 《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先秦诸子之书除《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申》《韩》,皆 自 成 一 家 言。
至《吕氏春《申》《韩》,都能独自成为自己的思想体系。
到《吕氏春秋》 《淮南子》, 则不能自成, 故 取诸子之言,秋》和《淮南子》,就不能自成体系,而是综合诸子的言论,汇而为书, 此 子 书 之 一变 也。
聚集而成为书,这书虽仍为子部书但已经历了变化。
⎣⎢⎡⎦⎥⎤自:独自。
一家言:自己的思想体系。
取:采纳,综合。
汇:聚集。
子书:指四部分类中的子部书。
一变:变化。
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 必不能多, 大抵如今人的书集,全部出自自己之手,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
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 后世之所《吕览》《淮南》之类罢了。
这书必须是古人所未写的,而后世又不可无, 而后为之, 庶乎其传也与? 宋人书不可缺少的,而后去写它,或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代人的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 马贵与《文献通考》, 皆以一生精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成之, 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力写成的,于是就成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耳:罢了。
未及就:没有写作的。
以:用。
⎦⎥⎤遂为:于是就成为。
而其中 小有 舛(chuǎn )漏,尚亦不免。
即使这样的书里有差错和遗漏,尚且不可避免。
若后人之书, 愈 多 而愈舛漏, 愈 速 而像后人的书,数量越多而差错和遗漏就越多,越想快速流传就愈不 传。
越不能流传。
⎣⎢⎡⎦⎥⎤舛漏:差错和遗漏。
尚:尚且。
若:如,像。
速:快速。
传:流传。
所以之所以造成然者, 其 视 成 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
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看待著书容易,而成名之心又太急。
⎣⎢⎡⎦⎥⎤然:这种情况。
视:看待。
故:原因。
文人之多唐、宋以下, 何文人之多也! 固有不识经术, 不唐宋以来,为什么文人这么多!原来是不懂得经学,也不通古今, 而自命为文人者矣。
韩文公《符读书通晓古今道理,却自命为文人的人太多了。
韩愈的《符读书城南》诗曰:“文章岂不贵, 经训乃 菑畲。
城南》诗中说:“文章怎么不珍贵,经籍义理的解说是根本。
⎣⎢⎡⎦⎥⎤何:为什么。
固:原来。
菑畲:本义为耕耘,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
潢潦 无 根地上流淌的雨水源, 朝 满 夕 已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