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
我认为在这其中,中国应当首当其冲.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如果从彩陶文化算起到现在,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积累。
有人认为在古代我们的文明是非常全面的,但是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我们就走上了独轮车的时代,我们的文明就停滞下来了。
这话有理,但决不全对!是的,百家争鸣使其言论自由,思想开明, 涌现出了不同学派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达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可惜之后被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所扼杀,但之后的中国古代文化并没有停滞,他开始像一个大熔炉,所有的文化,只要来到了中国,就都会被融入其中,为我所用,唐朝胜之.宋朝达颠峰之态!我认为”融”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可是, 独尊儒学还是为中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宣传人性善. “人性本善”,这就是后来的儒家教给中国人的思维大法,“天理”,一切思维推论的“起点”。
正是在这里,形成了中国人反逻辑思维的全部构架. 既然都已然是天理了,那么还争什么,就这样过着吧!这种思维方式促使中国人愈来愈走向了自愚 .一个社会不追求真理,则没有创新,人再多也没有用,不追求真理等于白活。
就这样在中国的文化中埋下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1840年,随着一声炮响,中国的大门被轰然炸开,骄傲了两千年的中华民族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有骄傲的资本,高傲的头颅不得不向当年的“弹丸之国”屈服,昔日的天朝上国,今日的待宰羔羊,屈辱,这枚定时炸弹总算爆了!一代代仁人志士将救国图存为己任。
东学西渐转变成了西学东渐.纵观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填空题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二、名词解释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中国文化概论篇1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对自己民族精神内核的了解应该是从这门课开始的.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课都有学习文言文,高中的历史教材也都有中国文化史的学习,但是总有一种感觉就是那些都是古代的东西,虽然内心深处为之感到骄傲,但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进入大学之后这种距离感逐渐消失了,同时又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愧疚感:那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居然这么不懂中国;作为华夏族的人,居然这么不了解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
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是,越学文化,越感到自己没文化,于是每上一节课,内心的惶恐就增加一份,对于教中国文化的老师的崇拜也就越加一分。
因为越感到自己没文化,越感到老师有文化。
中国文化是多元复杂的,但他是从不间断的向前发展的。
正如学者们对中国文化特点的总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而中国文化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他的人文情怀。
无论是占中国文化的主流的孔孟之道,还是影响深远的老庄哲学,他们探索的方向其实都是一种为人之道,探求的是如何做好一个人,做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孔子主张的“仁”,庄子探求的“逍遥”,都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做好君王,要对天下仁。
做好社会中的.一份子,要尚礼守纲伦。
做好自己要达到逍遥之境,追求一种自由的人格。
诸此种种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本体的尊重。
另一方面中国的学派多为唯心学说,直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才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这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里追求内心修养,注重内心境界的提升,所以中国传统的道德感也是有心而生的,做人做事也会更多的追寻内心的道德感,而这种最高的境界便是“慎笃”。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人的评价是内向,我想这种内向的性格应该和中国传统多为注重内在的探求有关系,而另一反面这种传统使得中国人极为智慧,含蓄,难以捉摸。
这种内在的探求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生命自身的认知和探求,这体现了极为鲜明的人文情怀。
当然人文情怀最大的体现莫过于中国古代没有想西方那样遭受宗教神学的桎酷,没有想西方那样对上帝的超自然力量的绝对信仰。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4
文化的功能
记录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言语、文字、实物等)、凝聚功能(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调控功能(手段有巫术图腾、道德宗法、法律暴力等)
5
中国文化的特点
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或家庭公社时期,父权系统和孝道观念是宗法社会的基础
10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
雅俗之分(雅文化、俗文化)、显隐之分(儒家显文化、法家隐文化)、山林庙宇之分(山林文化、庙堂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序号
知识点
描述
1
文化的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2
文化的分类
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心理文化
3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结构
具有多维性特点,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三元汇一
6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
儒家看来,人生理想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核心内容是仁
7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
8
自然经济
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立
9
血缘宗法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总结论文
中国文化概论总结论文中国文化概论总结论文——中华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中国作为一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历经纷乱离合而岿然不倒,保持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实际上,古老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不能不归功于传统文化坚固的维系。
罗素在20年代燕京大学讲演中,曾敏锐地指出,“中国实则不是一个政治体,而是一个文化体。
”传统文化的坚固一方面维系了中国的统一,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
无论如何,一种文化能够在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然在它的独特魅力所在。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儒法释固然是支柱,道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杂家等也同样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间和不同的社会领域各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这样一种庞杂的文化体系中,必须找出其精髓部分,才能有效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与今日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以便在激变的世界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并延续下去。
一、何谓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词。
“文化”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对文化的定义已达几百种。
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言之,即是以人教化,以伦理教化。
在两汉时,“文化”成为一正式概念。
“文化不改,然而加诸”“文化内辑,武功外忧”。
在西方,“文化”引申出对人的性情品德进行陶冶、教养之意。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通常我们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等方面。
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则主要是如上文提到的以儒学为主体,同时包含法家、道家、佛教、兵家、名家、墨家、杂家、阴阳家等等的主体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
一般而言,在讨论传统文化时,是从一种历史学的角度,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抽象性的思考和探索。
因此,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从这个民族的主题思想着手的。
因为一个民族的主题思想是它的整个民族文化的高度结晶,是其它方方面面的共通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伦理道德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4.契:商人的祖先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6.鲁国大夫公孙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范;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范8.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爱孝悌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谦和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家,家乡,国家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先义后利,以义制利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见利思义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天理人欲24.孔子把作为重要的德目温良恭俭让25.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值标准的规范和美德如老实,诚实,踏实,实在26.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这些道德人格按照其体现道德理想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圣人,贤人,仁人,大人,君子,成人,善人27.西周确立了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一种伦理政治秩序周礼28.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伦理精神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仁29.儒家伦理精神的运作还需要道家的人生智慧作为结构上的补充30.道家更重视个体,无为,出世31.中国伦理思想继续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时期汉唐32.秦汉之际,礼记成书,四书伦理体系已经形成33.大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34.大学之道是培养统治阶级理想人格的途径,大学精神就是内圣外王35.儒家伦理成熟的标志;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大学、中庸36.董仲舒以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成为不可动摇的名教获礼教37.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是崇拜,其余的有自然神崇拜,动物神,鬼魂38.道教之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39.道教在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魏晋时期40、南北朝时,道教最大发展是卑微寇谦之改革五斗道米,创立北天师道41.唐宋之后一些道派逐渐合流,形成正一道42.佛教传入中国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佛教的根本义是神不灭43.魏晋时期,和合流,形成玄学,佛学,六家七宗;六家: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六家七宗又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心无,即色,本无44.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和成熟期是,此时期的佛教学说的最大特点是隋唐二代;把佛性心性化45.儒家有传统儒家与新儒家之分,但二者都注重用事,有强烈的入世精神46.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学说,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观念五行,阴阳47.周易古经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八卦48.中国哲学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49.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50.原始儒学的经典有被称为经书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5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的生命精神创造性52.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53.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54.儒家的理想是要把仁爱的精神,有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爱宇宙万物55.儒家精神是一种的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56.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57.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58.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不是指放纵形骸的情欲59.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禅宗60.佛教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追逐,攀援,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61.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也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蕲向62.中国佛教哲学,削减了宗教的意识,更加世俗化63.天台宗的智慧是圆融的智慧64.华严宗提倡开放的心灵65.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即道化平淡于神奇,寓神奇于平淡,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甚至不用语言,“棒喝”66.宋明理学建立了以什么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理气论,心性论6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68.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道德理性对于与血肉之躯相连的情感欲望的制约69.整个宋明理学讲什么提高为本体,重建了道德人的哲学70.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什么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1.古人把什么称作宇、宙东西南北,上下四方之空间;古今旦暮,往古来今之时间72.易传最突出的特点是视变化为创新73.在宇宙精神的感召之下,人类可以与时俱进,创造美好世界74.礼记大学引述尚书和诗经: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周虽旧制,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75.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有主张,也有主张天人合一,天人交胜76.天地宇宙本身及含有价值。
中国文化概论总结
历经一学期的《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学习和XX老师的悉心教导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了解到中国五千年年文化的厚度和全书分上中下编,根据内容概括地分为一、文化承载的外部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与发展二、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化的内涵变现三、文化特点剖析、在背景时代下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特换包容创新和未来在此我也按照这个顺序浅谈一下学习总结一、文化承载的外部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与发展马克思理论的主导思想“唯物辩证法”提到“物质第一性”,思想是发生在以物质为承载体上的产物。
而本书主要讨论到狭义中的文化就是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而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和对文化的影响,了解中西方文化诧异的基本道路就是从外部环境入手。
文化背景:1.地理,华夏文明地处东亚始于两河流域2.经济,主导我国古代经济的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
3.政治,中国历经大小18个朝代二、国辉煌灿烂古代文化的内涵变现1.文字,中国的文字经历了从象形字到甲骨文、金文到大小篆到隶书,繁简体。
汉字,成为是一个凝固在我们这个民族血脉中不断传承下去的符号。
2.教育,由于我们有同一记载的文字,才致使文化得以流传,孔子弟子三千,因材施教,韩愈一篇淋漓尽致的《师说》,彰显源远流长的育人之道3、中国主流思想一直在儒家和道家徘徊,和后来的佛学宗教思想一并影响了教育、文学道德、哲学和为人处世之道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字画,陶瓷,,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等等不计其数的聚集有如滴水凝聚璀璨中华文化长河三、文化特点剖析、在背景时代下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特换包容创新和未来(这里你补充一下,昨晚没怎么看)这里需要一个过渡,你补充下了。
我从本书得到以下四点浅薄(这个词有问题)的感想1 中国文化有其糟粕也有其精华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认识我们民族的自身。
古人以镜正衣,以人正身,以史为鉴。
大到各朝各代的史官记载,精到司马迁编写《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历史让我们得到一个鞭策,警告后人错误不应该重蹈覆辙。
中国文化概论小结
1.文化的内涵: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2.文化范畴中的几组概念:物质文化:人在从事以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为目的的实践过程中所创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工具等)。
物质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物质生产能力以及体现这种能力的科学与技术等。
精神文化: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创造,既包括文化心理、文化思潮、社会意识形态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产品。
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
广义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被称为“大文化”,诸如认识的、规范的、艺术的、器用的、社会的等方面。
狭义文化:指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也被称为“小文化”。
3.关于文化结构,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
4.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疆域:疆域辽阔,基本趋势逐渐扩大政区:分级管理,二级制和三级制交替出现民族:“多元一体”人口:人口众多,持续增加,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迁徙频繁、规模大地形、地貌:复杂多态;地势西高东低;四周拥有相对封闭的天然阻隔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气候总体比较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波动和变迁。
5.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有影响(1)地理环境决定了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农业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
(从疆域、气候、地貌、人口等方面看)(2)农业区的扩大为中国文化的延续和传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3)地理位置上的阻隔机制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
首先,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其次,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多样的文化之一。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深厚的影响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文化进行一次概括性的了解,从中挖掘出其独特之处和重要特点。
1. 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中国历史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和社会变革,因此,中国文化也随之演变和发展。
从殷商到周朝、秦汉、唐宋,再到明清和现代,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遗产。
2. 哲学思想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等一系列哲学思想流派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了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责任感,道家思想注重个人内心的和谐与自然的合一,墨家思想则倡导兼爱和非攻。
3. 文学艺术中国文化以其出色的文学和艺术形式而著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广泛流传,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感情和思想。
中国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
凭借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中国艺术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和欣赏。
4. 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风格也是其独特之处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庄重、宏伟和优雅的风格而闻名,如万里长城、故宫和丽江古城等,这些建筑代表了中国千年来独特的建筑传统和技巧。
此外,传统中国园林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致的设计、独特的布局和浓郁的文化内涵而吸引人们。
5. 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饮食文化之一。
中国人讲究饮食的平衡和营养,追求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烹饪技巧。
中国菜系之多样性也是其独特之处,如川菜、粤菜、湘菜等。
此外,中国的茶文化也非常重要,茶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具有独特的仪式和韵味。
6. 道德伦理中国文化对道德伦理的重视也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中国人注重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强调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善待人等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对中国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总结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总结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学习过程中,大家都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总结篇一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
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
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
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
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
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
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时时如此,积极主动地工作。
那么,我们的工作该是多么和谐惬意的一件事。
因此,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学到我们的骨髓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
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
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总结篇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一、中国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中国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是指源自中国古代、经历漫长发展、形成独特风格的文化体系。
2.中国文化的内涵:包括语言文字、思想哲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习俗、传统节日、科技经济等各方面。
二、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是在华夏族群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1.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勤劳、勇敢、和谐、善良、仁爱、孝顺等传统美德。
2.儒家文化:强调仁爱、礼义廉耻、忠恕、孝道等价值观念。
3.道家文化:主张自然无为、顺乎自然,追求心灵的平和与自由。
4.佛家文化:强调慈悲、般若智慧、解脱生死、修行菩提。
5.文人雅士文化:重视文学艺术、诗词书画,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6.中华传统礼仪:包括尊敬长辈、敬重师长、悌道等传统礼仪规范。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吸纳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
四、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文学艺术传统:包括诗词歌赋、戏曲曲艺、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
2.历史文化遗产:包括长城、故宫、南京明城墙等历史文化遗迹。
3.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粤菜川菜等传统饮食文化。
4.服饰文化: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中医药文化:包括针灸、草药、按摩、气功等传统医学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挑战: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2.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如何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3.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积极谋求民族文化自信。
六、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1.增强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前提。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第一章中国的基本历史地理环境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概览(一)疆域1.夏朝的版图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秦朝后历代王朝的疆域虽时有盈缩,但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3.清乾隆年间,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二)政区(即行政区划,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1.经济发达或处于统治中心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要比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高2.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秦汉为郡,魏晋南北朝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
最基层的行政区划单位——县则最稳定3.在中央集权制前期以二级行政区为主,南北朝以后以三级行政区为主。
(三)民族1.广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总称;泛指历史上形成的人类共同体2.狭义: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3.华夏族向汉族转化的前提是一个幅员辽阔、政治经济的统一国家的建立。
它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汉族提供了产生的条件4.汉民族意识的特点:①强调“大一统”观念,不再把“四夷”看作是外国,而是中国的边疆。
②主动了解认识少数民族(《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四)人口(五)气候197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化,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C左右;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范围为1-2°C;在每400-800年期间,可以分出50-100年为周期的循环二、地理环境决定论功过[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阐述了关于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系于气候的本性”“土地的本性”的观点,系统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一)气候对婚育年龄的影响(二)气候对生理反应的影响(三)气候对心理感受的影响(四)气候对政治的影响(五)辩证地看待“地理环境决定论”1.当时非此斩钉截铁的语言难以逆转千年的成见→给予“同情之理解”2.外部因素: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绝对的,没有空气和水,地球将不可能有任何生物的存在,遑论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华文化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由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长江流域的三星堆文化等组成。
2.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农耕经济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3.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强调仁爱、礼仪、忠恕等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和人们的行为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无为而治”和“自然无欲”,追求心灵的宁静;墨家文化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史有一定影响。
5.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的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1.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绘画有书法、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多个流派,强调审美的内涵和意境的表达,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2.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和七声音阶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
3.中国传统舞蹈:中国舞蹈分为古典舞和民间舞,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姿和表达方式,如京剧、豫剧等。
4.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平衡,例如故宫、长城等。
5.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意义。
三、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1.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多种学派,丰富了中国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
2.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思想有四个层面,即仁爱、和谐、中庸和天人合一,它们统一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注重“仁政”和礼制,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中国传统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核心是儒家的仁爱道德观念,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建设。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或总结概括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一、写作思路(一)基本内容: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在历史上的发展。
对传统社会的文化结晶给予高度赞扬的同时,也冷静客观的批判了阻碍进步的思想。
全书分为十一章节,一、二章介绍文化的定义、特征,三至十章各选择了文化的一个领域进行介绍,十一章总结并畅想文化的发展,附录中介绍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二)核心观点:1、学习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必须先从传统遗留下来最习惯的价值判断的态度中跳出来。
其次要把...偏见,...好恶之情,一一暂时抛开。
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逻辑的思考方式,...这样才可能逐渐培养出了解文化的客观态度。
”韦政通先生也正是以这样客观的态度描述了中国文化在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败兴衰,并分析了传统文化的问题所在。
2、儒释道贯穿全书始终。
韦政通先生在第三章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宗教。
从对帝、天的崇拜,到祖先崇拜,再到儒家、道教、佛教,介绍了宗教的历史演变过程。
特别是在介绍儒家时,他指出,儒家也是一种宗教。
因为儒家在内涵上不止有一套哲学,还有一套伦理,其次,儒家的影响范围之广早已超越了学派,因此,从这反映出了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是学派式的。
儒家重“礼”,道教求“道”,佛教尚“涅槃”。
儒释道三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书,也可看到,在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无一不见儒释道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宗教对国人思想心态的养成影响很大。
轻超越重现世以及人而神的宗教观,影响了中国人重主体、重直觉,天人合一,追求境界形态的哲学观念。
而这些哲学观念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山水田园诗文的创作。
“这类文学,读来令人悠然意远,有空灵自在之美,并富有一种宗教性的解脱精神”。
同时也由于中国文化所秉持的这种哲学观念,使得中国先哲们在对待知识问题上不重视逻辑技巧的运用,没有思辨的能力;在对待宇宙问题上敬畏,却无法认知自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向善、寡欲。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或总结概括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一、写作思路(一)基本内容: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在历史上的发展。
对传统社会的文化结晶给予高度赞扬的同时,也冷静客观的批判了阻碍进步的思想。
全书分为十一章节,一、二章介绍文化的定义、特征,三至十章各选择了文化的一个领域进行介绍,十一章总结并畅想文化的发展,附录中介绍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二)核心观点:1、学习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必须先从传统遗留下来最习惯的价值判断的态度中跳出来。
其次要把...偏见,...好恶之情,一一暂时抛开。
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逻辑的思考方式,...这样才可能逐渐培养出了解文化的客观态度。
”韦政通先生也正是以这样客观的态度描述了中国文化在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败兴衰,并分析了传统文化的问题所在。
2、儒释道贯穿全书始终。
韦政通先生在第三章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宗教。
从对帝、天的崇拜,到祖先崇拜,再到儒家、道教、佛教,介绍了宗教的历史演变过程。
特别是在介绍儒家时,他指出,儒家也是一种宗教。
因为儒家在内涵上不止有一套哲学,还有一套伦理,其次,儒家的影响范围之广早已超越了学派,因此,从这反映出了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是学派式的。
儒家重“礼”,道教求“道”,佛教尚“涅槃”。
儒释道三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书,也可看到,在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无一不见儒释道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宗教对国人思想心态的养成影响很大。
轻超越重现世以及人而神的宗教观,影响了中国人重主体、重直觉,天人合一,追求境界形态的哲学观念。
而这些哲学观念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山水田园诗文的创作。
“这类文学,读来令人悠然意远,有空灵自在之美,并富有一种宗教性的解脱精神”。
同时也由于中国文化所秉持的这种哲学观念,使得中国先哲们在对待知识问题上不重视逻辑技巧的运用,没有思辨的能力;在对待宇宙问题上敬畏,却无法认知自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向善、寡欲。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中国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体系,它包含了诗词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传统戏曲、传统医药、饮食文化、服饰美容、礼仪风俗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又贯穿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社会习俗,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中国文化概论的学习中,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仁爱、礼义、忠恕等价值观念,主张“中庸之道”,追求和谐、平衡。
而道家思想则注重自然、超然的境界,强调随缘随性,追求心灵的宁静。
佛家思想则提倡解脱轮回,追求心灵的净化。
这三种思想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国独特的精神世界。
在中国文化概论的学习中,我还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国人审美情趣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古典诗词以其含蓄、婉约、意境深远而著称;中国书法以其潇洒、刚柔并济、意境深远而备受推崇;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形式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其造型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禅意而名扬天下。
除此之外,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还带领我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等内容,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人民心灵世界的根基和滋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撑。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交流频繁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1、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2、化的本义,即为变易、生成、造化3、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4、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5、中国文化特征:一统与多元;群体与个体;事功与审美6、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贵仁;尊礼;重教;尚中7、儒家哲学的主要特征:“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8、道家哲学的基本观念:老子的基本思想:道本体论、否定是辩证法、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庄子的基本思想:泛神色彩的天道观;逍遥自适的人生观;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9、魏晋玄学:魏晋玄学,是指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潮。
魏晋玄学的主要经典是《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三玄”。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魏晋时期,道家思想便主要表现为玄学。
10、道家哲学的主要特征:尚自然、重个性11、四圣谛说:苦谛、集谛、灭谛、道谛12、三法印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13、如何理解最具特点的佛学思想是佛性说、顿悟说和无念说慧能在《坛经》中曾说:“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
自性常清静。
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
”这是说,佛性是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人的本性本来清净,具有先天的智慧,只是因为一向被妄念的浮云所覆盖,所以未能自悟。
所以,学佛修行的要义,就在于除却妄念,拨开云雾,自识本性,即可见性成佛。
所谓顿悟,是指无需繁琐仪式和长期修行,一旦掌握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
也就是说无需长期修行,而凭自己的智慧,一旦觉悟,即可成佛。
顿悟成佛的关键在于吹散妄念浮云而自见真如本性。
禅宗认为“无念”就可做到。
“无念”是禅宗的最高宗旨和最高境界。
14、中国佛教哲学的主要特点:重现实人生;重个体心性;重直觉思维15、五礼:吉礼是对天神、地衹、人鬼的祭祀典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1篇: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中国文化概观》学习心得程海霞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吗?但是,“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
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等等。
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 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定义,但要用确切的话语,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和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1.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
重要的历史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唐宋元明清等。
中国历史的特点包括:分封制、礼仪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等。
2.哲学思想:中国哲学产生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等。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与礼仪,提倡社会秩序与和谐;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与自由;法家思想重视法律与利益;墨家思想倡导兼爱与非攻;名家思想注重言辞与辩论。
3.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以诗、散文和戏剧为主要形式。
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作品,以及现代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
4.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和戏剧等。
中国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中国书法以汉字书写为基础,强调墨韵和意境;京剧、昆曲和豫剧等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
5.宗教信仰:中国信仰众多,主要有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
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尊重祖先和师长;道教追求自然与长生不老;佛教注重个人修行和悟道。
6.习俗与传统节日: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节日。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有特定的活动和饮食习俗,如舞龙舞狮、放爆竹、吃汤圆等。
7.饮食文化:中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和餐桌礼仪等。
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鲁菜、湘菜、闽菜、苏菜、浙菜和徽菜,每个菜系有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方法。
8.中医与养生: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广泛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疾病。
养生是重要的健康理念,包括饮食调养、运动保健、调节情绪等方法。
9.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礼仪教育。
现代中国教育制度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
中国在科技领域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如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等。
10.传统节庆活动:中国有许多传统节庆活动,如舞龙舞狮、中国结、灯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经一学期的《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学习和 XX 老师的悉心教导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了解到中国五千年年文化的厚度和
全书分上中下编,根据内容概括地分为
一、文化承载的外部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与发展
二、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化的内涵变现
三、文化特点剖析、在背景时代下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特换包容创新和未来
在此我也按照这个顺序浅谈一下学习总结
一、文化承载的外部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与发展
马克思理论的主导思想“唯物辩证法”提到“物质第一性” , 思想是发生在以物质为承载体上的产物。
而本书主要讨论到狭义中的文化就是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而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和对文化的影响,了解中西方文化诧异的基本道路就是从外部环境入手。
文化背景:
1. 地理,华夏文明地处东亚始于两河流域
2. 经济,主导我国古代经济的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
3. 政治,中国历经大小 18个朝代
二、国辉煌灿烂古代文化的内涵变现
1. 文字,中国的文字经历了从象形字到甲骨文、金文到大小篆到隶书,繁简体。
汉字,成为是一个凝固在我们这个民族血脉中不断传承下去的符号。
2. 教育,由于我们有同一记载的文字,才致使文化得以流传,孔子弟子三千,因材施教,韩愈一篇淋漓尽致的《师说》 ,彰显源远流长的育人之道
3、中国主流思想一直在儒家和道家徘徊,和后来的佛学宗教思想一并影响了教育、文学道德、哲学和为人处世之道
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字画,陶瓷, ,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等等不计其数的聚集有如滴水凝聚璀璨中华文化长河
三、文化特点剖析、在背景时代下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特换包容创新和未来
(这里你补充一下,昨晚没怎么看
这里需要一个过渡,你补充下了。
我从本书得到以下四点浅薄(这个词有问题的感想
1 中国文化有其糟粕也有其精华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认识我们民族的
自身。
古人以镜正衣,以人正身,以史为鉴。
大到各朝各代的史官记载,精到
司马迁编写《史记》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 ,历史让我们得到一个鞭策,警告后人错误不应该重蹈覆辙。
道德的发展也是一个例子 , 从尊崇黄老之学,独尊儒术罢(拙?百家而盛行孔孟之道,随后的在儒学上发展而来的理学再到的大家追求的法制为先, 融合不断从新挖掘孔孟之道中值得学习作为的道德规范凝固成现代道德, 这些是我们在不断的生活学习的文化进程中在特定的相应经济环境下所选择的一种合适推崇和规范我们自己炎黄子孙生活道德行为的准则。
更重要的是在传统文化中学到取舍, 什么是值得颂扬的, 什么是需要铭记在血液中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和规范,什么糟粕文化是不合适这个时代需要鄙弃的。
2有助于增强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面对不断冲击传统文化的外来文明大背景之下, 如何选取选择合适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坚守传统文化, 传统的价值观念,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个不容轻视的话题。
曾经出现过“全盘否定” 的思想, 那是一种缺乏根的思想最终必然地被历史遗弃了, 我们那些老祖宗流传给我们的非物质遗产面对外国文化和现代生活真的一无所用么?答案是否定的, 要想在世界潮流中立足, 必须要一个根的文化做为基础,那个基础上不断进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
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中,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确确实实的生活水平比从前的提高, 但同时地又确实地看到成为强国的另外一个支柱 ----文化的水平是落后的。
要如何解决这一境况?这一个是值得每个中华儿女去思考的问题, 我们遗漏了些比金钱更加重要的东西, 从今年被讨论最多的扶老人遭讹诈, 18漠视路人等等一些痛心疾首的新闻中深刻反映出来, 我们的道德水平正在缺失, 从这个方面用蝴蝶效应理论折射出一个更大的涵括到这个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的缺失,部分人拜金的价值观,政府的工作不作为,教育的需要改革等等
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成语中有一词,博古通今。
形容的是一个人知识丰富 ,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
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人的内涵修养是离不开通过文化的熏陶和累积, ” 诗能聪慧 , 算能精密 , 理能深刻 , 史能明智、人知得失” ,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古往今来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而文化是人类最好的武器, 是最好的信心源泉, 是提高修养和增加眼界, 发扬文化更是一个民族重新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