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探索

合集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的 课 程 组 .课 程 组 成 员 可 实 行 集 体 备 课 .发 挥 集 体 的 智 慧 。还 可 以 实 行 分 工 负 责 。 使 教师教有 专攻 . 在 教 学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的 目的 和 任 务 决 定 了 理 论 讲 中 同一 团 队 的教 师 可 以相 互 交 流 .轮 流 互 换 .这 样 既 授 依 然 是 教 学 的 主 要 模 式 但 针 对 传 统 教 学 中照 本 宣 使 学 生 保 持 一 定 的 新 鲜 感 . 又 保 证 了 课 堂 教 学 的 质 科 式 的 、不 顾 学 生 兴 趣 和 接 受 能 力 的 灌 输 模 式 , 笔 者 量 , 力 求 堂 堂 课 都 精 彩 。 目前 . 我校 已进 行 了“ 专 题 教 巡 回授 课 ” 教 学 模 式 的探 索 和 尝 试 , 任 课 教 师 依 次 建 议 采 取 专 题 讲 授 的 方 式 完 成 理 论 教 学 专 题 式 教 学 学 . 就 是 指 . 在 总 体 把 握 悉 教 材 内 容 的基 础 上 .扣 住 教 在 不 同 班 级 讲 授 相 关 专 题 内 容 .使 学 生 能 在 一 学 期 领 材 内 容 体 系 的 内 在 联 系 .紧 紧 围 绕 理 论 热 点 问 题 和 社 略 到 不 同 教 师 的 不 同 特 色 和 风 格 . 达 到 学 生 真 心 喜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高校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 四位一 体 ” 教 学模 式的探 索与实践
向 红 ( 吉首 大 学 张 家 界 校 区 , 湖 南 张家 界 4 2 7 0 0 0)
【 摘 黑】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是 高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 主 阵 地 和 主 渠 道 。如 何 把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建 设 成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长效机制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长效机制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长效机制文章在研究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刻闡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应突出“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良性循环机制,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体系,实现学校的全方位育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合格人才。

一、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四位一体教学系统的必要性高职院校中有着很多社会需要的资源。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定位,让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更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化技能,反而忽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导致思想政治课程逐渐被边缘化。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等因素影响,教学的方式与教学的手段均会产生变化,使得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理念跟进以及教学方式改进处于被动局面。

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过高地要求理想与信仰,最终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作为整个教学的引导者与主持者,在确保高职学生能健康成长的同时,要作为指路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行均会对学生的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适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念指导,让学生能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增强动力,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增强时代的责任感。

为能实现这一目标,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更有意义。

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国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应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合理地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管理体制,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具体来看,需要积极完善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配套体系。

在制度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委员会的作用,在政策方面实行一定程度的倾斜,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地位。

四位一体双院制下的全员书院育人实践探索

四位一体双院制下的全员书院育人实践探索

四位一体双院制下的全员书院育人实践探索摘要:一、引言二、四位一体双院制概述1.四位一体的含义2.双院制的含义三、全员书院育人实践探索的具体措施1.建立多元化的书院制度2.强化导师制,促进师生互动3.开展丰富多样的书院活动4.实施全员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全员书院育人实践探索的成效1.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书院文化的繁荣3.教师队伍的成长五、全员书院育人实践探索的意义1.推进教育改革2.提高教育质量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校纷纷进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将以四位一体双院制下的全员书院育人实践探索为例,分析其具体措施及成效,探讨这一模式对于教育改革的意义。

二、四位一体双院制概述(1)四位一体的含义四位一体,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这一理念旨在强调高校要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注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格局。

(2)双院制的含义双院制是指在高校内部,实行书院制与学院制并行的管理模式。

书院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及课外活动等,学院则负责专业教育。

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全员书院育人实践探索的具体措施(1)建立多元化的书院制度书院作为全员育人的重要载体,要建立多元化的制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设立荣誉书院、创新创业书院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

(2)强化导师制,促进师生互动实施导师制,让教师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导师可以从学术、生活等多方面关心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3)开展丰富多样的书院活动书院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学术讲座、文化沙龙、志愿服务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实施全员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员育人要求高校全体教职工都参与到育人工作中,形成“人人关心学生成长,人人参与学生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南

四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南

四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南
内容:
前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增强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指南提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理念解析
"四位一体"即指在思政课教学中,紧密结合课堂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研究探索和评价反思,全方位塑造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人生价值追求。

二、课堂理论学习
1.创新授课模式,增强课堂互动性。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聚焦热点时事,引导正确价值观。

三、实践体验
1.校园文化活动,感悟中华文明。

2.社会实践调研,了解国情民情。

3.参访纪念场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四、研究探索
1.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创新精神。

2.撰写高质量论文,提升理论水平。

3.建立研究型学习社团,促进同伴交流。

五、评价反思
1.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2.畅通学生反馈渠道。

3.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教学。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四位一体”落实机制的整体构建探析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四位一体”落实机制的整体构建探析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四位一体”落实机制的整体构建探析导语: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这一目标,高校需要构建起“四位一体”的落实机制,即将思政教育、学科教育、实践教育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与统筹,以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作。

本文将从立德树人的内涵,问题与挑战以及构建“四位一体”落实机制等方面探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教育任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强调过程教育和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的知识体系、优秀的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劳动实践能力。

二、问题与挑战在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中,高校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之间存在抵触与分割。

传统上,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相对独立,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与道德修养之间存在矛盾。

其次,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之间存在脱节。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相对不足,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运用。

再次,个性发展与集体主义价值观之间存在冲突。

在高校中,一些学生追求个性化的发展,而忽视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三、“四位一体”落实机制构建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与挑战,高校需要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四位一体”落实机制。

首先,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校应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的全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学科研究等方式,使思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有力支撑。

其次,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紧密结合。

高校应推动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展实践环节丰富多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再次,个性发展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但同时要求学生在个性发展中不损害集体利益。

高职思政课“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探析[权威资料]

高职思政课“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探析[权威资料]

高职思政课“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探析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0JGB167)摘要:研究了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以多种实际教学活动为例,评价它们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作者简介:莫坚义,男(1964-),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G621[]:A[]:1002-2139(2012)-09-0085-02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之一。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

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意见》精神为指导,根据高职教育的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使实践教学活动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专业实习、社会活动领域,探索构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收到良好效果。

一、加强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课堂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究作者:郭月楠吕建永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1年第02期[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本文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寻找其中存在的不足,再结合近年教学实际,探索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提出“课堂互动教学+轮流专题讲学+实践体验探学+网络平台助学”四个方面相结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四位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高职新时代引言新时代,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提升,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各高校都在不断思考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结合近年教学实际,对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教学新模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与不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任,在培养“四有”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高职院校,其教学实效性并不是十分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

1.教学缺乏灵活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当前,社会已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教育对象来说,网上的各种杂乱信息,一方面会使具有质疑精神的大学生对主流思想充满困惑;另一方面,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缺乏理论探究的动力,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应接不暇。

从教学模式来说,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灵活应变的机制,追求新鲜趣味的大学生觉得思政学习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缺乏动力的考核方式中,教师无论变换何种教学方法,都难以改变学生的理念、认知,难以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四位一体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思政课“四位一体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思政课“四位一体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析高职院校思政课要解决的不仅是“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认知、认可、认同、行动的过程。

通过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确立学生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中国理论的自信,使其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激发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主动性。

标签: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教育部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工作要求,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落实“实践育人”教学育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采用多元模式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有体验、有感悟、有反思、有探索、有提升,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方面提供可靠的保障。

1以学校为支撑,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1.1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确立全方位育人格局。

“大思政”工作体系是以党建工作为龙头、思政课教学为主渠道、学校文化建设为依托、素质养成为基础的工作体系,目标在于培养“德、技、能”三位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体的大格局。

1.2“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是一种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新型教育理念,要求在各类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校内校外各种资源为思政课搭建平台。

对专业课或其他基础课而言,需要结合具体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自信等。

作为思政课教师,一是需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途径,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二是参与学校各类大型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实情;三是参与学生专业实践,了解学生需要的专业素养,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专业案例,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发展,使学生的整体政治素养得到提升,使思政课教学轻松而有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作者:石筠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22期摘 ; 要: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呈现多元化状态。

高校必须针对实际情况,秉承因材施教的思政教育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四位一体 ; 培养模式一、引言“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主要内涵,是教育主体的协同性、教育客体的中心性、教育介体的可靠性、教育环体的支撑性。

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积极寻求更具多元化和更具高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让大学生群体接受更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为大学生营造出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大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培养不是单独依靠思政课程教学就可以完成好的,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渲染,让大学生时刻处于思政教育的浓厚氛围当中,依靠环境和氛围转变大学生的价值理念。

关于高校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教的层面,要引导大学生付诸实践,通过自己的言与行感知和感受。

因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开展各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教学的不足,鼓励大学生走进社会,亲身感受,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水平。

举例说明:高校可以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联合社会主体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尽可能丰富和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大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真正感受正确价值理念的引导力量。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感召力量和模范作用,以榜样人物为核心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参与意识,让大学生们感受到榜样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实际行动引发大学生与榜样人物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鸣。

对“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4页word文档

对“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4页word文档

对“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一、“四位一体”工作的现状在“四位一体”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当前的工作呈现以下基本特点:1、“四位一体”的导师聘任基本上是钢性分配。

医学院现有学生6500余人,121个班级,97名专兼职辅导员,共有105名“四位一体”导师。

由于班级多,学生规模大,有很多老师在“四位一体”工作中被分配担任多种角色,工作量很大。

2、“四位一体”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是硬性要求。

为力求实际工作效果,医学院专门为每一位导师配发了《医学院“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记录本》,并在扉页印刷了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德育导师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3、“四位一体”的考核基本上是柔性把握。

通过查看导师上交的《医学院“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记录本》、印制《“四位一体”工作考核表》发给学生和辅导员,对导师的每项工作进行综合打分、量化考核。

二、“四位一体”工作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四位一体”工作的现状不难看出: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四位”间沟通不足,协调不够,合力不明显;专业教师育人功能发挥不足,与学生缺少沟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对学生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教育内容偏少,缺乏和学生的思想沟通……这些都影响着“四位一体”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背离了“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更谈不上“全员育人”。

具体表现为“四个缺位”:1.人员缺位:不是三缺一,而是一缺三,在有些班还是辅导员一人唱独角戏;以医学院护理专业为例,3000多名学生,60多个班级,只有2位专业研究室主任和18名专任教师。

2.环节缺位:职责不明确,要求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辅导员对其他三位无调控机制和手段,且无专项经费。

3.工作缺位:形式上的东西相对多一些(讲座、材料、记录、媒体报道),实实在在的东西相对不足(学生真正受益、学生素质提高、校风和学风的变化、学生及其家长的评价、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评价);发挥育人主阵地(课堂)作用离教师的自觉行为目标相差甚远。

论高校“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论高校“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论高校“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作者:彭友元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09期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作者简介:彭友元,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3.3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种要素合理配置,相互协调,形成整体效应,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课程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学生自治“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无疑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基本途径。

课程教学育人是指以课程、课堂、课本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方式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传授和思想价值观念的养成。

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以及其它专业课程相互协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 ,在理论阐释,价值引领,规范约束等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既要具备“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能力和素质,又要将这些能力和素质运用、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以科学的理论启发人,以丰富的事实说服人,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人,以创新的方法吸引人,从而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联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点,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还要强化实践教学的功能,通过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学习参观、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科技发明、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丰富阅历,锻炼意志,增长才干,培养品德,真正做到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教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石筠(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28)摘要: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呈现多元化状态。

高校必须针对实际情况,秉承因材施教的思政教育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一、引言“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主要内涵,是教育主体的协同性、教育客体的中心性、教育介体的可靠性、教育环体的支撑性。

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积极寻求更具多元化和更具高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让大学生群体接受更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培大学生高的质。

二、为大学生营造出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大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培是靠思政教学可完的,是一而的事情,需要在潜移化中熏和,让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中,靠环和大学生的价值理念。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积极开展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的,要引大学生,的和感受。

,高校情可多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思政教学的,大学生进,受,更多的,在中逐步高思想政治素养和%:高校可和的教育,联主体立教育基,可丰富和创新形式和内容,让大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到当中,真正受正确价值理念的引导力量。

高校可榜样人物的召力量和模范作,榜样人物核心激发大学生的参意识,让大学生们受到榜样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引发大学生与榜样人物的情共鸣与思想共鸣。

二,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的有效型之一,红色文化拥有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对于大学生来有着非常强大的服力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中,可根据红色的性质,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对红色文化有针对性%在思政教育堂上,思政教师可给学生播放红色题材电影、展示红色文献料、讨论红色案等对其进思想政治教育,样,学生们仅可了解到更多红色文化,受到红色精神的舞,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思政课堂教学的枯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作者:姚敏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1年第10期[摘要]思想政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基础课程,这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凸显思政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独特的学科育人功能。

文章对“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进行综合叙述,并从“课程—课堂—教师—环境”四个维度有针对性地探索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模式,以实现全方位的学科育人。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四位一体”;学科育人[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8-0033-03“立德树人”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对“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及其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综述思想政治学科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就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以德育为首,实现全方位育人。

“四位一体”育人模式(见图1)主要通过学科育人的四个维度,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一是通过开发和优化课程资源配置,落实学科育人载体,实现课程育人;二是通过多类型的、灵活的课型设计,建设学科育人的主阵地,实现课堂育人;三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化学科育人的师资保障,实现教师育人;四是通过全方位环境创设,营造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

二、课程:落实学科育人的主要载体课程是学科育人的主要载体,教师除了可以依托国家学科课程,还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和各类实践课程,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解决因教材编写的抽象性和相对滞后性而影响思想政治课育人效果的问题。

第一,必修课程。

思想政治教材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构建“四位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机制探索

构建“四位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机制探索

第35卷第2期延边教育学院学报Vol.35No.22021年4月Journal of Yanb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pr.202185构建“四位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机制探索①张勇张敬杰(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沧州061001)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我国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强有力保障。

当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思政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协同育人效果不理想情况,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如何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64(2021)02-0085-0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体现。

大学生群体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我国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两个部分,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授课;二是以党团战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开展的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和党支部、团支部建设和管理。

当前,因工作内容不同,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两条路径不交叉,不能形成联动机制,意识形态教育协同育人效果不理想情况。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如何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是高校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面临解决的关键点。

一、创新教学手段,推动思政课程与“第二课堂”全面融合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传统模式是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师”的传统模式,现阶段思政教学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教学、专题教学、慕课教学、微电影教学等手段,不断推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不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持续时间短,推广力度不强,“灌溉式”教学和闭卷考试仍然是目前高校意识形态课堂教育的主流。

《四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南学习笔记

《四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南学习笔记

"四合一"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概念。

它是指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美学教育的融合。

这一概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目的是培养他们的道德、智力、身体健康和美学欣赏。

在执行"四合一"实践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建立全方位的课程,涉及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

这涉及设计不仅促进学术学习而且强调道德价值、身体健康和美学欣赏重要性的活动和任务。

一门科学课可以纳入关于科学研究中伦理考虑的讨论,一门体育课可以包括促进合作和体育精神的团队建设练习,一门艺术课可以包括创作反映社会问题或文化多样性的作品。

"四合一"方法还要求教育工作者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这意味着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人需要和利益,并为他们提供积极参与自己学习的机会。

通过这样做,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培养责任感和自律性。

"四合一"的概念也强调了创造一个支持性和包容性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这涉及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感,以及促进接受和欣赏多样性的文化。

通过创造一种积极和包容性的气氛,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感到受到重视和增强能力,这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

"四合一"的概念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宝贵框架。

通过融合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教育和美学教育,教育者可以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课程,涵盖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

通过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教育工作者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全面的个人。

在“四进一”的课堂环境中,可以指派一批学生研究并介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社会问题。

除了开展研究和准备专题介绍外,还鼓励学生考虑其专题的道德影响、理解复杂的环境问题的智力挑战、从事环境活动的实际方面,以及以创造性和令人信服的方式介绍其研究结果的审美因素。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们将有机会发展他们的道德品质,智力能力,身体健康和美学欣赏,从而体现"四合一"的教育方针。

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任务越来越重要。

为了实现高校思政课的目标,提高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是指将班主任、课任教师、辅导员、社会导师四位教育者的职责和作用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负责思政课教学,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具体来说,四位教育者的职责分别是:1.班主任: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和管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将思政课教学当作班级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思政课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指导的结合,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课任教师:负责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

他们应该认真备课、深入授课、以案例为引导,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学科内涵的提升,提高教学效果。

3.辅导员:负责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教育工作。

辅导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特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协助学生制定学习和职业规划。

4.社会导师:负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社会导师应该将素质教育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弥补思政课教学的局限性,达到“才德兼备”。

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育者们具有信息化教育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学习资源,打开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享受丰富多彩课程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和感知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实现高校思政课育人目标,助力学生迅速成长为具有高水平综合素质的人才,为我国建设未来不断增添磅礴动力。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四位一体”工作格局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四位一体”工作格局研究
一 、全 面 把 握 新 时 代 高 校 思 政 课“ 四 位 一 体 ”工 作格局的科学内涵
认 真 研 读 习 近 平 总 书 记“3·18”重 要 讲 话 ,我 们 可 以 把 新 时 代 思 政 课 建 设“ 党 委 统 一 领 导 、党 政 齐 抓 共 管 、有 关 部 门 各 负 其 责 、全 社 会 协 同 配 合 ”的 “ 四 位 一 体 ”工 作 格 局 描 绘 成 以 下 模 型(图 1)。 可 以 看 出 ,这 四 者 不 可 分 割 、缺 一 不 可 ,是一个系统完 备 、逻 辑 严 密 、内 在 统 一 的 科 学 体 系 ,要 准 确 把 握 其 科学内涵。
系 统 完 备 、逻 辑 严 密 、内 在 统 一 的 科 学 体 系 ,这 四 者 不 可 分 割 、缺 一 不 可 ,具 有 丰 富 的 思 想 内 涵 和 深 刻 的
理 论 意 蕴 ,高 校 应 该 系 统 学 习 、全 面 把 握 、深 刻 领 会 ,在 实 践 中 勇 于 担 当 ,自 觉 贯 彻 落 实 、落 小 和 落 细 。
课程教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 620 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 四 位 一 体 ”工 作 格 局 研 究
□ 李正军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 、有关
部 门 各 负 其 责 、全 社 会 协 同 配 合 的 工 作 格 局 ”。 新 时 代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建 设“ 四 位 一 体 ”工 作 格 局 是 一 个
全社会 协同配合
党委 统一领导
思政课 建设
全社会 协同配合
党政齐 抓共管
有关部 门各负其责
全社会 协同配合

海南省中职思政课“四位一体”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海南省中职思政课“四位一体”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海南省中职思政课“四位一体”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作者:冯芳来源:《新教育(中旬)》 2021年第1期海南省商业学校冯芳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案》中明确指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

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指出:“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的各阶段、各环节、各方面”。

可见,从近期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来看,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时强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将是近期工作的要点之一。

一、海南省中职思政课“四位一体”教学评价改革的意义在海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2014年,海南省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政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工作室(以下简称思政工作室),目的是为海南省中职思政教学培养一批优秀的一线教师,同时,为海南省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及思政工作的落实进行探索与实践,将海南省思政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自2015年开始,海南省中职思政工作室组织成员分三条线路对海南中职各校的思政课教学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走访,从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海南省各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尽人意,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将思政与思政教学评价一体化,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将学生课堂外的表现纳入课堂教学考评机制中来,形成学校、企业、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思政教学评价机制,以评价促改革,真正发挥思政课教学在学校思政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是摆在每一位海南省思政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二、海南省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现状及问题1.缺乏联动机制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对利用大数据促进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意识不强。

认为思政课仅仅是一门课程,只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及考试情况进行评价即可,忽略了思政课程要由内而外进行实践的特殊性,认为思政课评价不应该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参与,并且在学校层面缺乏一个责任明确、职能清晰的组织机构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分析摘要:新课改已经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实际上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导致思政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因此,各高校都应该在新时代背景下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贯彻落实学生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构建起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新时期,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世界各国的交往程度不断上升,国内的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也相应地在发生变化,同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日渐改变。

而大学生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其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都深受影响。

若是在高校积极引导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价值观念都可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基于思政教育现状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四位一体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指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四个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这一思想教育模式重在发挥这几个主体的作用,构建起全面的全员育人思政机制,实现合力教育。

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突显了多主体的鲜明特征,每个主体都需要与其他三个主体共同协作,才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进,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现代化理念。

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具有综合性,只有切实发挥出四位一体的教育效果,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综合效益。

而且这一教育模式是克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重要举措,因为当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内容与教育主体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存在不合拍的问题,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乏良好的全程观念,呈现出比较严重的条块化现象。

同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尚未与实践教学进行全面有效的结合,也容易脱离社会环境,甚至与家庭之间的链接也很脆弱,并不能高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质量。

新“三入”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四位一体”

新“三入”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四位一体”

新“三入”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四位一体”①吴薇(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411)[摘要]从新时代角度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三入”视角,即:入心、入脑、入行,阐述这三者的内涵与逻辑关系,并在新“三入”视域下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四位一体”:以网络为阵地,以新媒体为依托,以网络信息为媒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新“三入”[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52-0104-02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从国内看,当前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大国地位不断稳固,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将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使命担当。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不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国关系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以及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文化价值观遭遇更大冲击。

为此,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遭受挑战信仰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也是实现公民个人人生价值的力量之源。

为此,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

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校园中的大学生不再只安于一隅,每天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能接触到纷繁复杂的信息、多元化的文化价值理念。

为此,受负面信息的传播引导,精致的利己主义、娱乐至死的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会产生怀疑感、抵触感,甚至是排斥感,从而产生信仰的迷茫,严重者会陷入信仰危机。

为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传统的教育模式遭受挑战当今世界,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将不能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探索
作者:杨松然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8年第09期
【摘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四要素。

主体协同性、客体中心性、介体可靠性和环体支撑性是“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主要内涵。

这一机制是实现思想政治全过程教育、建设思想政治价值共同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知行合一,以及拓展思想政治知识网络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形成带着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关键词】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就必须增强亲和力,提升工作针对性。

教育主体(掌握教育内容的教育者)、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方法、路径,具有能动性、自主性、自组织性)、教育环体(支撑条件)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四要素。

因此,增强亲和力和提升针对性需要构建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机制,让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成为联结学校和学生的可靠纽带。

1.增强主体协同性,实现思想政治全过程教育
如何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强化实施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系统化、系列化,有效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使精神内核得以延续传承、不断深化升华。

一是形成部门联动机制。

相关单位联合开展教育工作研讨会,探讨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更好整合合力,从供给侧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教育。

二是将思政教育与辅导员思想教育相结合。

选取部分课程作为试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体,将案例带入课堂之中,形成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共上思政課的工作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将带着温度的教育管理带入课堂之中。

三是拓展通识教育讲坛的影响力。

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科的丰富内涵和魅力,引导学生把价值塑造变为内在需要和自觉行动,使本科生教育成为一个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主动开拓进取,担负起重建社会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

2.明确客体中心性,建设思想政治价值共同体
长久以来,“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模式、“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会高一些”的假设、对“问题学生”的重点关注等,随着一些学生事件的发生,要求教育主体要深入现象,重新审视并重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关注个体成长的需求。

实质性开展深度辅导,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过程,纵深化“以学生为中心”,回归教育本真。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个人特征、高校学生工作的环境特征、学生学习的生活状态、学生心理认知发展需求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深度交流的效果。

深度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动力和生活目标的提升。

努力搭建各类平台,增加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充分了解不同类型的学生,努力为不同的人、不同的志向提供不同的教育,在这些教育的过程中赋予每一个受教育者自身努力的方向和追求,同辈互助方面建立“班级互助一帮一”“社会工作沙龙”“少数民族学习互助小组”等学习共同体,可以使参与者充分运用小组动力,汲取他人经验,不仅要达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改变行为的目的,更要起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价值共同体的建立,可以有效实现“思想实验互动”,发挥教育积聚溢出效应。

大学生同辈群体是年龄相近、志趣相投、行为模式和价值观接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个体,通过对人才培养规律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审视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努力通过搭建各类平台在全员、全方程、全方位育人中推进“因材施教”,在每一名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将学业成长和未来发展、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3.强化介体可靠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知行合一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和实践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体现。

要强化介体可靠性,扎根于大学生的思想深处,搭建思想理念传递的平台,弘扬青春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转化为他们行动的力量。

要更好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的育人功能,建立一个较统一的、同时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体系,使学生永远保持自信心、好奇心和进取精神。

带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尝试搭建各类师生互动平台,努力建立辅导员工作室。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在应对青年的精神诉求、思想困惑和利益诉求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邀请知名教授等与学生分享成长经历,促进青年学子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同龄人的深度交流中感受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以及处事情怀。

要超越传统课堂限制,在教室、校园、国内、国际以及网络和成长社区等方面综合协调,统筹推进,全面育人,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天然互补。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打造“互联网+”的育人工作模式,拓展微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实现传统文化宣传、校园文化宣传。

4.再造环体支撑性,拓展思想政治知识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事、时、势决定了思想政治知识网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拓展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加强知识建设,逐步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和现代化。

在思想政治知识网络中,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共同价值体系是连接学校目标和学生愿景的中枢系统,需要体现出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以情景知识、学习者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等实践性知识为主,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并通过反思阶段予以有效构建,可以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多方位的思考、多角度的教育叙事、多领域的社会实践予以培养。

“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路径的探索,坚持教育主体文化熏陶育人、服务支持育人、管理规范育人、教育引导育人是前提;探索设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激发教育客体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是基础;注重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手段方式的选择,创新教育方法,明确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育内容的承载性,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搭建桥梁,通过教育介体保障教育效果实施是方法。

构建“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能够有效树立优良校风和学风,能够有效提供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能够有效拓展管理半径,形成带着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立仁等:《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卷第4期,第99-103页。

[2]朱红:《个性化深度辅导与首都大学生发展的实证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8卷第1期,第45-60页。

[3]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BERTELSMANN,1977。

[4]《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43号令)。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