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之课内文言文《劝学》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及翻译
1.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XX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高三总复习《劝学》课件
①借、借用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借助、利用
③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③假装
④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④假期
⑤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⑤宽容
⑥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 ⑥连词,如果,假如 毛,与蝼蚁何以异
⑦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⑦给予
合作探究——之
01.锲而舍之 02.筋骨之强 03.青,取之于蓝 04.蚓无爪牙之利 05.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0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07.輮使之然也 08.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生非异也(xìng) 蛇鳝之穴(xué)
D.跂而望矣(qì)
锲而不舍(qì)
六跪而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强化训练
3.下列句中着红色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A.輮使之然也(使……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表转折,却】
【表修饰,不译】
⑦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表目的,为了】
★03名词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 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通“能”,能力】
强化训练——而
0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表转折】 0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顺承】 03.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表假设】 04.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表假设】 05.我决起而飞 【表修饰】 0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表递进】 07.剑阁峥嵘而崔嵬 【表并列】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 三大类诗 歌和 赋、比、兴 三种表现手法。《诗经》奠定了我 国 现实主义 诗歌的基础。
文言文综合复习——劝学 (答案)
文言文综合复习——《劝学》一、挖空练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而(表转折,然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却)寒于水。
木直中(合乎)绳。
輮(通“煣”,使弯曲)以为(古今异义词,把它做成)轮,其曲(弯度)中(合乎)规(圆规)。
虽(即使)有(通“又”)槁暴(晒干),不复挺者,輮使之然(这样,成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句式:……者,……也判断句)。
故(所以)木受绳(经受墨线比量)则直,金(金属制的刀剑)就(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而(并且,而且,表递进)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参省(检查,省察)乎(相当于“于”,对)己,则知(通“智”,智慧)明而(并且,而且,表递进)行无过矣。
吾尝(曾经)终日而(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曾经)跂(提起脚后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见得远)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但是,却)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强,大,)也,而闻者彰(清楚)。
假(借助,利用)舆马者,非利足(脚走得快)也,而致(到达,)千里;假(借助,利用)舟楫者,非能(善于)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各种客观条件)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即“于此”,从这里,在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即“于此”,从这里,在这里);积善成德,而神明(人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备焉(语气词)。
故不积跬(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格外注意“跬”的偏旁是“足”,与走路有关)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功在不舍(停止)。
锲(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定语后置,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食埃土,下(名词作状语,往下)饮黄泉,用(因为)心一(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也。
劝学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劝学》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劝学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劝学》知识点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高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劝学》知识点全梳理
《劝学》一、文学常识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劝勉”的意思.所以题意是劝勉学习.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輮以为轮虽有槁暴知明而行无过君子生非异也三、解释加点字词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0、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2、劝学13、蟹六跪而二螯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輮以为轮2、其曲中规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登高之博见也5、非利足也6、非能水也7、积善成德8、上食埃土,下饮黄泉9、用心一也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古今异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輮以为轮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舆马者下饮黄泉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句式类型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4、輮以为轮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七、固定词语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八、一词多义1、兴(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汉大兴兵伐匈奴(3)大楚兴,陈胜王2、疾(1)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君有疾在腠理(3)疾恶如仇(4)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3、于(1)青,取之于蓝(2)而青于蓝(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而(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之(1)青,取之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5)不如须臾之所学6、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者(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陈胜者,阳城人也(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一、文学常识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劝勉”的意思.所以题意是劝勉学习.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虽有槁暴“有”同“又”;“暴”同“曝”,晒干;知明而行无过“知”同“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三、解释加点字词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枯;“曝”,晒;直;这样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验,检查;省察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片刻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提起脚后跟,指踮起脚;见得广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这里指声音宏大;清楚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脚步快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凭借10、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12、劝学勉励,鼓励13、蟹六跪而二螯蟹腿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輮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以火烘木,使其弯曲;2、其曲中规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4、登高之博见也形容词作名词,高处;5、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6、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7、积善成德形容词作名词,善行;8、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9、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形容词做动词,变直;变锋利五、古今异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輮以为轮古:把……做成;今:认为金就砺则利古:金属的刀类;今:金钱,黄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广泛地学习;今:学识渊博假舆马者古:凭借;今:与“真”相对下饮黄泉古:地下的泉水;今:阴间蚓无爪牙之利古:爪子和牙齿;今:比喻坏人的党羽或帮凶用心一也古:因为心思;今:读书用功或注意力集中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藏身;今:托付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句式类型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4、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略句,假(于)舟楫者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句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词结构后置句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七、固定词语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有以.有……的(办法)八、一词多义1、兴(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起(2)汉大兴兵伐匈奴发动(《史记·张汤传》)(3)大楚兴,陈胜王兴盛,兴旺2、疾(1)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这里指声音宏大(2)君有疾在腠理小病(3)疾恶如仇厌恶、憎恨(4)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妒忌(《史记·孙膑传》)3、于(1)青,取之于蓝从,介词(2)而青于蓝比,介词(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对象,可不译,介词4、而(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表转折,但是,连词(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4)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连词(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承,就,于是,连词(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表假设,如果5、之(1)青,取之于蓝代靛青(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4)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5)不如须臾之所学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6、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从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此,从这里(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助词,句末语气助词,了7、者(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代词,的人(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代词,的地方(3)陈胜者,阳城人也语气词,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
课内文言文复习2、劝学
1.《劝学》开篇就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说明很早 以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荀子在 《劝学》中也说“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这些至理名言都表达 出学生可以超越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越前人的思想。 3.《劝学》中的开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以 “木”与“金”为喻说明学习可以使人的缺点得以改正的道理。 4.《劝学》中告诉我们只有广泛学习并且每天深刻反省自己的不 足才能尽善尽美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5.《劝学》一文中阐释“思”与“学”的关系,强调要重视思考, 更要重视学习的句子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劝学》中作者通过骑马可以奔驰千里的事例,从反面证明积 累的必要性的句子是“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7.《劝学》中作者通过人乘船就可以横渡江河的事例,证明“站 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更容易成功”的句子是“假舟楫者 ,非能水 也, 而绝江河 ”。
语,向上)食埃土,下(名词作状语,向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蟹脚)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托身、安身)者,用心躁也。
二、易写错的字填空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2.虽有槁( 暴 ),不复挺者。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使之然也”。
14.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15.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6.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17.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18.(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不如登高之博 见也
19.(1) 以为轮(2) 使之然也
《劝学》文言文整理
《劝学》文言文整理劝学,言必信,行必果,身体力行,不思不言。
天下之至道,知不足者多,勇不足者少。
端正心态,持之以恒,方可成为真正的学者。
学之为道,无论何时何地,皆为上乘之事。
而学者之所以贵,在于其所学为国家重要的学问。
知识虽多,但不得以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应当不断地学习,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学习之路险阻万分,其间艰辛重重。
然则,呕心沥血,方可克服种种困难。
其品学兼优,行事规矩,方可站稳于世人之前。
心怀不足,勇气不足,虽有好心,也难以取得良好之成果。
而正直胸怀,倜傥不群,却能带领别人走向正确之方向。
精力与思考,是学之必要条件。
常常惟充实自己,以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然则,不抛弃烦恼,不远离轻欢的恶习,惟有永远记得自己的初衷,坚持走向成功之道。
取得知识只是一小步。
实际应用知识才是硬道理。
所以,应该将所学应用于到生活中,并尽力使其成为现实中的产物。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才能成为具有实践经验的学习者。
学习者应当常常关注事物的本质,追求真理,避免盲从。
而人生的奋斗,也是如此。
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从事事物的内在本质出发,走向真正的巨大的成功。
故吾须以心理思辨,从而达成融会贯通之境地,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心浇灌,以情为滋养,不断追求真知灼见,生命之意义方得以体现。
吾将于勤奋中逐渐成长,于实践中成为杰出的学者。
吾将努力践行不断的学习,以成就再辉煌的未来。
天下之至道,视吾以存思虑,视吾以义行,视吾以千锤百炼之心境。
吾自古以来,便志在学道。
为此,应当真切地劝告自己,不断努力,坚持至底,最终成为最杰出的学者。
没有任何人天生就会学习。
学习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首先,我们必须制定学习计划。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我们可以将大量的学习任务有效地分解成可操作的小任务,并按计划有序地完成这些任务。
同时,我们还应该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导读: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劝学》原文翻译及解析
《劝学》荀子一、本篇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文章结构:便于快速把握文章纲要,辅助理解,便于记忆《荀子·劝学篇》├──学习的重要性│├──学无止境│└──超越原有局限│├──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教育与自我修养│├──改变本性│└──符合社会规范│└──木受绳则直├──学习的效果│├──学习胜于思考│└──扩大视野与影响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善于利用外物│├──君子善假于物│└──提升自我│└──假舆马与假舟楫├──积累的重要性│├──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圣心备焉├──坚持和专注│├──持之以恒│├──骐骥与驽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心专一├──蚯蚓与蟹的对比└──用心一也三、文章解析:《荀子·劝学篇》是荀子哲学思想中关于学习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篇章。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中文解析:1. 学习永无止境:- 荀子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永远不会结束。
他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学习可以使人达到甚至超越老师或原有知识的境界。
【文言文】劝学高中课文原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劝学高中课文原文翻译及注释《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劝学的课文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
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
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
”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态度和方法。
以下是对《劝学》这篇文言文的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暴”通“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2、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2)声非加疾也(古义:强,洪亮;今义:疾病,快)(3)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与“真”相对)(4)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金子)(5)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6)用心一也(古义:因为心思;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3、一词多义(1)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善假于物也(向)(2)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并且)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因而)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3)之青,取之于蓝(代词,代指靛青)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4)利金就砺则利(锋利)非利足也(使……快)4、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5)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作文素材 林则徐 劝学高三复习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 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 于物也。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 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 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没有使脚步加快,却可 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 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 (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躁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 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啊。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 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一、解释加点字的含义(6分)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停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横渡)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 · · · · · 的) 5、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推测) 二、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5分) 6、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 · · · · · 弯曲)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天 8、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名词作状语,向上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名词作动词,游泳 10、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 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译: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 是看见的人却能看得很远。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能 达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译:(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 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劝学》知识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劝学》知识全梳理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劝学》知识全梳理一、文学常识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
内容分前后两部分。
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
课文节选自前部分。
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因此,“劝”在本文是“劝勉”的意思。
所以题意是劝勉学习。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輮以为轮虽有槁暴知明而行无过君子生非异也三、解释加点字词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0、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2、劝学13、蟹六跪而二螯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輮以为轮2、其曲中规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登高之博见也5、非利足也6、非能水也7、积善成德8、上食埃土,下饮黄泉9、用心一也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古今异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輮以为轮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舆马者下饮黄泉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句式类型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4、輮以为轮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七、固定词语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八、一词多义1、兴(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汉大兴兵伐匈奴(3)大楚兴,陈胜王2、疾(1)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君有疾在腠理(3)疾恶如仇(4)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3、于(1)青,取之于蓝(2)而青于蓝(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而(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之(1)青,取之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5)不如须臾之所学6、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者(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陈胜者,阳城人也(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一、文学常识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态度和方法。
这篇文章言辞优美,富有哲理,蕴含着丰富的文言文知识。
下面我们来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一番整理。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3)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一词多义(1)于青,取之于蓝:从。
而青于蓝:比。
善假于物也:向。
(2)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承,就。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3)之青,取之于蓝:代词,指青。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的。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4、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2)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
(3)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4)形容词用作名词其曲中规:“曲”,弯曲的程度。
登高而招:“高”,高处。
二、特殊句式1、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用心一也。
(3)用心躁也。
2、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重点句子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我曾经踮起脚远望,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高三教材文言文复习 之劝学知识点梳理
知识整合
重点突破
随堂训练
返回
随堂训练
【名句补充】 (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勤学)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好学,及死不朽。— —佐藤一斋 (博学)男儿须读五年书。——杜甫 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杨时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 (恒心)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席勒( 德国)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
古诗文阅读模块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文言文专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通假字、实词理解、特殊句式)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实词理解) 8.(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词类活用、虚词)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 庶或万一可济。(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常见实词)
• 就 (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 (2)既又与汝就食江南(《祭十二郎文》) (3)金就砺则利(《劝学》)
一词多义
•绝 (1)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4)抢呼欲绝(《促织》)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6)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学习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方式
• 1.以小册子或课本为主,对于高考背诵篇目先背熟、背 懂再梳理基础知识,对于不考背诵但文言知识典型的重 点篇目,一定先熟读成诵,培养语感再梳理基础知识。 • 2.梳理的方法即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通假字、词类 活用、特殊句式等现象分类整理,积累常见实词、双音 节词、通假字,把握一些文言规律。 • 3.理解性记忆高考背诵篇目,严谨地书写关键词句。
课内文言文精讲:《劝学》讲义
《荀子·劝学》《荀子》是战国末年思想家荀况的著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课内文言文精讲:《劝学》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 其他三项的是( )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假舟楫者,非 能水也,而绝江河 •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 的一项( )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 •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
•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
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
飞,鼯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
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
结 兮 ! ” 故 君 子 结 于 一 也 。
高三复习之课内文言文 《劝学》
课文知识点整理
• 下列各项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 青,取之 于蓝而青于蓝
• 关于【疾】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屈原列传》(病,生 病) •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快”, 引申为“强,猛烈”) • C.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 《孙膑》(通“嫉”, 忌妒) • D.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梁惠王下》 (弊病,缺点)
(五)请翻译下列句子,并说出其中的词 类活用
1、輮以为轮 2、木受绳则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登高之博见也 5、非利足也 6、非能水也 7、积善成德 8、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9、用心一也
(六)、请说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4、輮以为轮 •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七)、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考一考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与韩愈的“是故弟 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2、“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 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劝学》中“ 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 ”,强调了整天空想
4、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 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 自己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 《荀子· 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 重要性。
•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 • 7、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 劝学》中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 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 9、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 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四)一词多义
• 1、于 (1)青,取之于蓝 (2)而青于蓝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之 (1)青,取之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 6、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者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 2、虽有槁暴 3、知明而行无过 4、君子生非异也
(三)重点实词
1、劝学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矣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8、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1、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3、蟹六跪而二螯 1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5、而绝江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练一练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輮以为轮 B.虽有槁暴 C.君子生非异也 D.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B. 吾尝跂而望矣 先达德隆望尊 • C. 善假于物 不假思索 •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