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微机原理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摘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通信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式、实验设置、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作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现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学习相关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软硬件相结合的课程。

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实践性强,教师的教学难度较大。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却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制约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以理论讲解为主,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实验教学课时不足。

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理论知识,学生虽然也能听懂,但是往往是一知半解,学完以后还是对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很模糊,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掌握的也不好。

1.2 实验设备陈旧,硬件系统老化目前实验室中使用的实验设备大多数是实验箱。

并且实验箱提供给学生可做的实验项目有限,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合理目前高校中开设微机原理实验课做的实验内容基本上是以验证性的接口实验为主。

学生按照电路图做好连线工作,然后直接将老师给的源代码输入电脑,直接编译链接运行程序看硬件的演示效果就算完成任务,并没有很好的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学习。

1.4 实验考核方法缺乏科学性现在实验课考核的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和平时的出勤考核作为成绩的依据。

但是这样的考核缺乏科学性,并不能真正的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

因为很多学生都是抄袭别的学生的实验报告,并没有自己认真的做实验,而教师也很难分辨实验报告的原创性,所以成绩的评定存在很多问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展开讨论。

在课程内容方面,需要进行更新,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在教学方法方面,要进行创新,提倡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案例教学;引入实践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与行业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可以使课程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这些改革,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案例教学,实践操作能力,行业合作。

1. 引言1.1 引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它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他们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行业的变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篇文章将从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入实践案例教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加强与行业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内容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技术理论和实践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工具,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引入实践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加强与行业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提升他们的实战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2. 正文2.1 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的更新是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确保教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在更新课程内容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最新的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发展趋势,引入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摘要】本文探讨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探索。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接着分析了该课程的现状,并指出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方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在总结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讨论,旨在为提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借鉴,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问题、思路、实施方式、效果评估、意义、展望未来、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微机系统基础知识和接口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有必要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现代教育领域,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以期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通过分析课程现状、总结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方式,以及评估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为其他同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对课程现状的分析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的探讨,寻找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方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进一步验证新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提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和展望未来,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与探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与探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与探讨摘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并且课程的理论性非常强,其所授内容为微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理解,大部分学生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

本文主要分析了本门课程理论教学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在线信息化教学系统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微机原理信息化教学雨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一、课程现状与背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等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微机系统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和基本接口技术(包括存储器系统组成、计数器、外部中断和模数转换器等),为学生理解51单片机内部各模块的原理和嵌入式系统等相关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需要综合应用大量理论知识到实践中的课程,主要包括了8086CPU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8086指令系统、中断技术、存储器的结构、存储器的扩展、数据输入与输出技术、常用接口芯片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和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要理解本课程部分概念有一定难度,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2-3]。

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该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点多且杂,学生要在有限课时内学好这门课程难度非常大。

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更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本课程是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不会更新,所讲的CPU为8086和8088等已经淘汰的产品,因此学生感到该课程跟现实脱节,实用不强,学习时不感兴趣,厌学。

其次,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互动性又不强,教师授课时通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进行讲解,但PPT课件大多是采用教材上的内容,制作又不够精美,教师讲授到指令系统、CPU结构、总线时序等知识点时,这些单纯的理论分析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4]。

高职高专《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探讨

高职高专《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探讨

高职高专《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探讨摘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专业课之一,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但这门课教与学的难度都非常大。

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对实际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微机原理接口技术教学现状教学尝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75-0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教学内容涉及微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两方面,同时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建立微机系统与整机概念,逻辑严密,动静结合,内容繁杂,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

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均设有这门课。

1 高职高专《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1.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难度大,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对于初学者而言,本课程入门难度非常大。

因其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的专有名词多、概念多、接口芯片多,同时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知识,知识记忆点多且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稍有松懈就可能掉队,容易产生畏难乃至厌学情绪。

随着授课内容的深入,有些学生会感觉到越学越乱,思路难以理清,经常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甚至越学越糊涂,最后为了考试过关而不得不死记硬背,更谈不上理解并加以应用了。

微机与接口设备之间的软件编程多采用汇编语言编写,该语言指令丰富,程序书写量大,编程枯燥复杂,程序可读性和移植性较差。

虽然不少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之前,已专门开设了《汇编语言》课程的学习,但相对于高级语言(如c语言、vb语言等)而言,能真正学好汇编语言的学生并不多。

加上各类接口芯片的编程要求各有不同,记忆量大,学生接触的芯片一多,相互之间容易混淆,加大了学习难度。

如果汇编语言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期接口技术的学习进度和教学效果。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摘要】本文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

在背景介绍了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在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完善评估与反馈机制以及加强技术支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最后结论部分指出,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增强,展望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他们在该领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引言、背景介绍、问题意识、目的和意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评估与反馈机制完善、技术支持加强、结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需要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相对较为陈旧,难以满足学生对新技术的需求,教学方法也相对传统,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现有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也较为简单,无法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完善评估与反馈机制,并加强技术支持,以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最新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改革也将为未来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参考,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2 问题意识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教学内容滞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领域的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全面覆盖最新的技术和应用,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浅谈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科技信息
高校 理科 研 究
浅谈微相 原理 及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教 学改量
济 南大 学控 制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 杨 立 洁 景 绍 洪 李 聪
[ 摘 要] 本文论 述 了目前高校微机原理课程教学过程 中存在的 问题 , 并且有针对性 的提 出课程教 学改革的方向 , 就如何提 高教 学效 果、 养学生的应 用能力 , 出了一些切 实可行的探 索方法 , 培 提 力争提 高微机原理课程 的教 学质 量和教 学效果。 [ 关键词 ] 微机原 理及应 用 教学改革 应用能力 微机原理及应用 ( 以下简 称微机原理 ) 主要 讲授微型计算机 的基 本 组成 、 工作原理及典型 的接 口技术 , 过理论 和实践环节 , 通 要求 学生掌握 微机 的内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 8x 6系列微处理器 的指令 系统 08 及汇编语 言程序设 计的基本方法 , 掌握 C U的 中断机制及 常用的一些 P 接 口芯 片 和 接 口技 术 , 目标 是 使 学 生 能 够 综 合 运 用 软 、 件 技 术 分 析 和 硬 解决实际问题。该课程是高等学 校 自动化专业 、 电气专业 、 通信专业等 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教学质量对 于相关专业 的人才 培养 和后 续课程建设影响很大 。笔者在多 年的课程教学实践过 程中发现本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 并对课程改革进行 了分析和探讨 。 当前教学面临的主要 问题和任务 笔者在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 中发现 ,微机原理课 程在 教学过程 中 逐步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 , 因为课程涉及 的知识点多 , 分散 , 并且很多 内 容枯燥 、 难理解 , 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会感 到枯燥 , 产生畏难情 绪 , 甚至在 学生中有 “ 机原理很 危机 , 微 汇编语言不会编” 的一些说法 , 学生也反 映 课程能够 听 瞳教师讲解 , 但是课后 作业无从 下手 ; 次 , 其 传统 的教 学模 式和方法 , 在课 程知识 点的讲授 过程 中, 注重教学 艺术和方法 , 不 使得 课堂气 氛不够 活跃 , 授课 效果 不好 ; 最后 , 时与 内容之 间的矛 盾 , 课 由于 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 , 科生课程体 系也在不断改革 , 程数 目 本 课 越来 越 多, 每门课程 的课 时减少 。济南 大学微 机原理课程的授课学时 已由原来 的7 2学 时减少到现在 的 5 4学时 , 但该课程 的特点却是信息量 大 、 教学 内容 多, 出现 了课程 内容 多而课时少的矛盾。 于是 二 、 教 学 实践 中 的 改革 方 向 在 在认清微机原理课程 教学现在存在 的问题基础上 ,笔者深深地 体 会 到 , 搞好本课 程教学 , 要 必须对 师资队伍 、 学理念 、 学内容 、 学 教 教 教 方法等进行改革 。 1培养责任心强 、 、 高素质 的教师 队伍 高素质 的师资 队伍建设将是 今后微机原理及 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 的关键 。 微机原理是一 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 的课程 , 同时计算机技 术 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十分迅 速 ,这就要求 主讲教 师应该注重 自 的不 身 断学 习 , 不断提高 自身 的业务 水平 , 只有这样 , 才能适应在新 形势下对 课程授课教师的要求 。 2 转 变 教 学 理 念 重 在 引 导 、 在教学过程中 , 要始终坚持教师 的主导作用和学生 的主体作用 。 不 断转变教学理念 ,使教师的主导作 用和学生 的主体作 用在教学过程 中 达到和谐统一。首先 , 教师应该把学 生带到知识殿堂 的门 口, 引导学生 入门 ; 次 , 其 授之 以鱼不如授之 以渔 , 教师应该把 主要任务放 到教给学 生学习的方法上来 , 把重点放在学生分 析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和创新 精神的培养上 ;最后 使学生从被动 的知识接受者转到做 学习的主人上 来。在教 学过程 中不搞 “ 海战术” 而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 题 , 合, 把课堂教学与第二课 堂紧密结合 ,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 3 优化课 程体系 , 、 精选课程 内容 笔者采取“ 重点讲授 、 引导 自学 ” 的教学方法, 学 内容分 为掌握 将教 和 了解 两 种要 求 。需 要 掌握 的 部 分 是 教 学 的重 点 知 识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会 仔细讲解 、 细剖 析; 要了解的 内容 , 详 对需 教师只给 出引导思路 和概括总 结, 细内容需要学生课外 自学完成。 详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改革探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改革探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改革探讨【摘要】当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老师单一讲授、学生passively 接受、课程内容过时等。

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体现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教学改革的方向可以包括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等。

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调整课程内容以增强实用性和先进性;创新教学方法,如引入互动教学、实验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展望未来,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助力学生成为未来信息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当前教学模式、重要性、方向探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微型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掌握微型计算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

学生通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教师主要以讲授和板书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这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不深,应用能力不强,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对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重构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1.2 问题阐述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决。

对《微机原理》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对《微机原理》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对《微机原理》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摘要:《微机原理》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微机原理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引言《微机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电子技术》与《嵌入式系统开发》这两类课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学生普遍感觉这门课概念抽象、上手较慢,内容前后交错,学习方式与其它课程有很大的不同。

再加上学时数紧、授课时间短,更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体会,笔者简要谈谈对这门课的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1 教育观念的改革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教师应该增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自习兴趣和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学生的专长,因材施教,诱发个人的聪明才智,促进有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

对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分别对待。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着重加强引导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对一些兴趣浓厚、基础较扎实的学生,鼓励和支持他们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或积极申报“大学生研究学习与创新性实验”等项目。

在教学的各环节中,要强调应用实例,树立好应用观念和创新观念,既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更帮助其掌握方法,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要重视鼓励其个性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开放式思维,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更培养其探索性思维的基本素质。

2 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应着重传授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内在结构,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还应加强应用实例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认为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合并是非常必要的。

《微机原理》注重计算机的运行结构与体系,其知识要点是微处理器中具有通用性,但是原理比较抽象,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性实验很不方面,必须借助实验箱进行厂商固定的实验,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若干方面的探讨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若干方面的探讨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若干方面的探讨微机原理是理工科本科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因为该课程既涉及到计算机硬件内容又包含有汇编软件内容,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吃力,难以掌握,更不用说应用了。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发现该课程出现的问题主要和以下的几个方面有关:(1)课程设置与专业背景;(2)教材;(3)课时分配;(4)辅助教学器材;(5)软件学习安排与实践。

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分析这些问题入手来探讨该课程的改革方向。

1 当前教学问题首先先分析一下上述相关方面问题,再探讨相关的解决方法。

1.1 课程设置微机原理是理工类本、专科专业基础课程,在我国开设已经有30年以上,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理解以8086/8088为主的16位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与应用,学习对象包括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期望是能掌握相关微机软、硬件知识。

然而,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来从专业背景分析,因为微机原理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中包含有数字逻辑,电路分析与程序设计,而大多数理科类和工程类专业由于并非电子类相关专业,所学为简版电子类课程,这就造成在上课时由于以往课程内容缩减,部分硬件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如微机地址分配,外围I/O芯片扩展等知识点。

1.2 教材好的教材应该是适合对象学习的教材,现在大多数高等学校使用的微机原理教材都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学坚、周斌编著的或相近内容教材,从内容与编排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材,但是依然有如下问题:教材本身有相当篇幅和其他课程内容冲突,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教材内容使用时间跨度多达近20年,部分内容已落后于当今计算机发展,尤其现在计算机已发展到64位机,而教材上只是介绍了Pentium,已经落后当前10年;作者意图面面俱到,但因为不同专业需求差异,使得很多知识点或者多了或者少了;汇编语言是本书的相当部分章节,但从学生学习来看,无论学习过否,显得内容单薄了些,直接结果是花了时间讲授,但学习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微机原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微机原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能 的余地和空间很小。建立开放性 的 实验环境 , 就是允许学生结合课 程学习及 自己的专 业特点 、 间安 时
排或 兴趣爱好提出实验题 目、 计实 验方案或实验 构想 , 设 并可在一 个较宽松 的实验环境和可灵活选择 的时问范围内完成。 教师应积极 鼓励学生大胆提 出 自己的实验思路和构想 , 尽力创造条件引导 和支
力。笔者在长期 的教学实践 中深刻认识 到 , 微机 原理课程 的教学要 采用科学 、 合理和先进 的教学模式 , 并实 施相应 的教学 内容和教学
方法。
识和内容较多 , 硬件方面 涉及 数字电路及逻辑 设计 基础 、 计算 机组 成与结构 、 微机接 口技术 等方 面内容 , 软件方 面涉及汇编语言 程序 设计 的基本内容 , ‘ 若按传统讲法 , 本无法 完成教学任务。 根 针对这种 情况 , 在做好课堂讲授重 点内容的基础上 , 意引导和启发学生 围 注
维普资讯
q 饭
2- ( ) o0 帕刊 。I 8
口 任 艳 斐

高职 院校 《 微机原 理 》 学模 式的改 革与实践 教
( 阳职 业技 术 学院 河 南 ・濮 阳 濮 470 5 0 0)
摘 要 微机原理课程是 高等 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 J重要 的基础课程 , ' l 在教 学中要采 用科 学、 合理和先进的教 学模式 , 精 选课 程 内容 , 建立科学合理 的课 程 内容体 系, 更应注重 内容的基础性 , 实施 “ 重点讲授”、“ 引导 自学”、 加 强实验”的教学教 “ 法, 用任务 、 案例 、 实例和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 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微 机 原理 课 程 内容 体 系 教 学模 式 与 方 法
持他们开展有意义的实验研究。 对于其中具有创造性构想 的学生及 其实验成果 , 可给予及时地鼓励和相应的奖励。 五、 微机原理课程应进行 多媒体组合教学

浅谈《微机原理与控制技术》教学改革

浅谈《微机原理与控制技术》教学改革

浅谈《微机原理与控制技术》教学改革1 引言《微机原理与控制技术》是由原有的《微机原理》和《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两门课程融合在一起的一门课程,是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原有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将《微机原理》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而将“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这样两门课程的上课时间间隔一般是一年,而两门课程大部分内容又是相关的,这种培养计划导致学生对两门课程学习重点分不清楚,教师在讲授两门课程又无法掌握拓展和延伸的程度。

对于《微机原理》课程来说,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特别是接口部分,如果讲的太少太简单,会造成学生学习《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时非常吃力,这样也势必会增加《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授课老师的负担;如果讲的太多太深,会造成学生学习《微机原理》的知识点太多不容易掌握,同时也会造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授课老师无内容可讲。

更为复杂的问题是在非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中将《微机原理》作为必修课程,而将《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作为选修课程,而实际上对于非计算机类学生来说,《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也是他们学习的重点,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入和发展,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也在逐步做出调整。

但显而易见,这种发展与调整越来越突出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显而易见,《微机原理》和《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都是工科学生重要课程,而这又与有限的课时及教学资源相矛盾。

如何解决这两门课程在少学时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其知识要点,是现代工科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

2 课程改革思路为了解决《微机原理》和《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这两门课程众多突出矛盾,为适用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为了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微机原理及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掌握能力,以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大连理工大学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和教学资源特征,将《微机原理》和《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这两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照重基础、少学时、新知识、宽面向的原则进行整合,形成了新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与控制技术》。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25《微机原理》这门课是学分制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重点建设的实践性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工科电子类及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I N T E L 80X 86系列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培养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与常用外设的硬件连接等知识,是学生初步具有应用危机系统软、硬件的能力,为更广泛的计算机应用打下基础,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深造计算机相关专业或从事IT行业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然而,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初,一些非电类专业,如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程序设计语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先修课的基础并不牢固,也未进行生产实习,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的构造还不十分了解。

传统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微机原理理论性强,知识点多的基础知识时略显枯燥,无法理解内部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工作过程,在接触接口芯片应用系统分析及设计技术这部分知识点时,觉得难以理解;在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技术时,觉得指令晦涩难懂,无从下手。

加之实验项目设置死板,并且大多数是以实验箱为主,学生只做简单连线,使用实验指导书上现有的程序敲入运行再根据实验指导书写出实验报告即可,根本无法真正掌握用汇编语言设计硬件驱动和控制程序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主动型没有的到发挥,实际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后续再进行软、硬件结合的综合项目开发就会非常困难了。

基于这些原因,进行《微机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近些年来,结合以上这些问题,并根据对不同专业学生课堂授课经验和实验辅导过程,我们从教案编排,授课方法和教学实践几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培养方案,重新编排、整合教案《微机原理》这门课程,我们除了针对电气与自动化控制、测控技术、信息工程专业开设外,还特别在应用物理和应用数学专业的第5学期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这门综合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硬件,开发硬件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工业自动化、测控和信息通讯技术领域中进行综合的应用。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新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改革实施方案和教学效果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改革成果,展望了未来发展,并提出了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高《微机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改革实施方案、教学评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必要性分析、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成果、未来展望、教学实践、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微机原理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授微机原理课程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操作的环节,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原有的教学方法也逐渐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有必要对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分析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并提出改革实施方案,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也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信息化和数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改革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改革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改革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微机系统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前,许多学校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无法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提高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改革,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通过对当前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教学理念,探讨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改进方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当前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改革方向,以提升课程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研究教学体系的搭建和改革,旨在探索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微机原理与应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更好地引领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步伐,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研究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已经成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对其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不断优化和更新课程体系,引入前沿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分析,揭示现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通过实施效果评估,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价改革的效果,并总结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启示。

在我们将总结改革的成果,展望未来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本研究对于提高《微机原理》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借鉴,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探索更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师教学方法的路径,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做出努力。

【关键词】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传统教学方法、现行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改革方案、实施效果评估、教学方法改革启示、结论总结、展望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机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

当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对《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当前《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对微机原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结合论文关键词: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1 理论教学改革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的内容多而广,而几年几次调整对微机原理理论课时的压缩,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好一堂课,突出课程的重点、讲清课程的难点、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1注重知识的前沿性8086/8086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为实施16位微机为主、32位微机为辅的教学体系,兼顾基础性和先进性、前沿性要求,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但对当今新型的微处理器也作了很好的介绍,尽管PC机的存储容量已经成几何级数增加,外设也越来越丰富,但它们的基本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并没有变,构成存储器的原理没有变,存储器与CPU 的接口原理和方法也没有变,PC机与外设的接口方法没有变,中断的工作原理和处理方法亦没有变,因此,在教材讲解过程中仍然以16位为主。

采用对比法介绍32位微处理器的区别,比如80386芯片中的保护虚地址方式,在80486以上芯片中增加的数字协处理器指令等。

1.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我校开设本课程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量控制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4个专业。

不同专业教学大纲课时的安排也是不相同的通常一个教师要同时授课2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例如:对于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的学生要加强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模块化程序设计技术)的学习。

针对测量控制与自动化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内容在前序课程汇编语言有详细介绍,可与相关课程的教师沟通,划分好各课程的边界关系,以减少重复。

本课程中可将此部分内容压缩讲解其重点,引导学生去回忆或者复习。

测量控制与自动化同时也要加强对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的学习。

1.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形象、生动的比喻有助于学生对枯燥、抽象内容的理解;微机原理的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