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培养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析_贺勤

合集下载

《跨界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跨界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跨界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传统行业边界逐渐模糊,各行各业之间相互渗透与融合成为大势所趋。

在这种跨界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单一学科教育已逐渐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

复合型人才的定义与特征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多学科知识和跨领域能力的人才。

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不同领域中进行创新和变革。

复合型人才通常具有跨界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特征。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跨界融合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

他们能够跨越不同学科和行业的边界,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具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就业竞争力,也对促进社会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方法1.开设跨学科课程: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跨学科课程,引导学生在不同领域间进行思维跨越和知识整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2.鼓励实践与创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实践、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3.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规划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潜力。

4.推行学分制度:通过学分制度激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实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不同领域的课程和项目,打破学科壁垒,培养跨界综合能力。

结语在跨界融合的时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只有培养出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跨领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创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向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关于跨界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档,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应用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应用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科教之窗应用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探析徐丽丽,宁青青,张甜甜(宿州学院商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摘 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复合型人才的优势越来越突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备受关注。

本文对大学生大学规划和课余时间安排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寒暑假工作的大学生对社会和综合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认识进行了调查,从社会、家庭、学生个人以及高校四个方面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发现主要问题有“社会引导不够、家庭监督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动力’不足、教师目标与教学目标有偏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发挥高校的基本职能、丰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搭建‘产―学―研’实践平台”四点对策建议,以期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复合型人才;问题与对策1 研究背景和意义“当今社会最短缺的资源是什么?“复合型人才!”“如今社会最昂贵的又是什么呢?”“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的企业更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人才储备,是我国急需的发展力量,面对此发展趋势,大学生所具备的素养不仅仅是专业素养,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的素养。

据统计,2014年到2016年毕业人数更是突破了700万且总体人数还在逐年升高,但就业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这也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事实上,除了应届的毕业生之外,还包含了历届的毕业生,以及一些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

根据我国2015年人力资源机构的《优秀企业招聘人才的报告》显示,其中作为100家“优秀人力资源企业的代表”按照原定的计划招聘的2016年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对比2015年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2]。

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应用型高校应当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那么目前的培养存在什么问题呢?2 应用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2.1 社会引导不够当前社会发展迅速,虽然国家的创业政策很好,大学生只要有想法,哪怕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沾边,也可以创业实现就业,因此大学生就形成了在校学不学专业知识都无所谓,只要好就业的思想。

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革新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从高速增长转变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定义和特点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是指既掌握一项或多项职业技能,又具备广泛而深厚的文化知识和素质,能够适应不同行业和多领域的工作需求,同时还能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的人才。

与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比,复合型人才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综合素质。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在职业教育领域,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模式: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相互渗透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实现相互渗透和互相促进。

一方面,学历教育可以提供学生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增强其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和熟悉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流程,从而更好地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学院教育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学院教育和企业培训相结合,通过在企业实践中的经验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必要职业能力与文化素质。

单位职业能力培训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单位职业能力培训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通过对每个个体的分析和诊断,采用灵活的措施来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而帮助单位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

模式实施现状及问题当前在模式的实施中,各种模式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政策和机制问题;企业培训的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相关规划和制度建设仍然缺乏完善等等。

结论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各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指培养具备多方面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使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和社会环境。

针对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教育。

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设立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提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学习机会。

此外,教师也需要进行跨学科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授课能力。

其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学校可以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和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者,加强项目驱动式教学。

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具体项目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和应用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加强综合素质评价。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对于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对较少。

为了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变评价方式,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

可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考核学生的学科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另外,推进国际化教育。

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可以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推动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

此外,引进国际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提供国际化的课程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同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提供实际的创新创业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

综上所述,要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

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积极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教育、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推进项目驱动式教学、强化综合素质评价、推进国际化教育和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高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针对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结合交通行业对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自身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经验,提出了高职教育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该为“专业技能教育+特长模块教育+职业能力培训教育”的观点。

并通过江苏交通建设发展对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及学院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采取的方法,说明了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关键字:高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一、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高职教育能否在不延长学制的基础上培养出符合企业所需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呢?通过我们近两年来对江苏交通行业复合职业技能人才要求的调研和我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教学改革试点的经验,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该为“专业技能教育+特长模块教育+职业能力培训教育”。

专业技能教育是每个学生的专业选择教育,是学习的主体专业。

通过2~3年的专业教育与训练,最终能熟练掌握一门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专业学习与训练获得基本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通过必要的社会实践和素质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最终形成就业的职业能力。

特长模块教育是与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以及企业人才需求时代特征相适应而推出的适应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的技能模块,以网络资源形式和选修形式供学生选择学习。

其学习内容主要是面向工作过程和任务导向式的项目、任务及案例教学等的学习包,通过数字化课堂教学环境实施,为学生进行特长模块学习提供了可能。

一些特长爱好者,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利用开放的网络平台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内完成感兴趣的专项技能学习,从而提升自身其他专业潜能和技术素养。

职业能力培训教育是为培养符合企业复合技能型人才需求、针对学生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状态、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专项培训教育,是以一个职业人为对象,制订训练目标,进行基本职业素质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

谈高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谈高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谈高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要加大教改力度,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教育结构,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使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高度协调的发展。

”可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所有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上述这些精神均为我们高职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必须肩负好自己的使命,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转变教学观念,以达到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发挥院校功能,传授文化知识1.夯实传播知识的阵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就是一个服务人员,是为“上帝们”——大学生,提供服务的。

要想让“上帝们”满意,我们教师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他们提供一个他们喜爱的,而又容易接受的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活化课堂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用语,想尽一切办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适度增加互动环节,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2.及时输送学科前沿知识,体现教学内容时代感21世纪,面对个性化超强的“90后”们,高职教师——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应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紧握时代脉搏,传输学科最新知识,奏响教学内容最“in”的音符,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3.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好铺垫当今社会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所以对大学生们而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而学习是一个不断接触,不断训练的过程。

每周几个小时的课堂学习时间,只是学生文化学习的一小部分,所以如何教会他们在其余大部分时间自主学习便显得尤为重要。

4.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为人师表’教师,比任何一个群体都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只有我们教师自身‘内修其善心,外修其风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与时俱进的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去震撼我们的大学生们。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长春理工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长春理工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长春理工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张肃;王含【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以及学科间知识复合趋势的增强,我国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和需求越来越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也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有必要首先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特点等理论问题进行阐述,接着以长春理工大学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实验区建设为例,通过阐释实验区培养人才的目标、基本思路及培养成果等内容来探究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从而得出实验区对我国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5页(P153-157)【关键词】金融工程;实验区;复合型人才【作者】张肃;王含【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11(一)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跨学科知识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人才,其复合的内容可以是知识方面的复合,也可以指能力或思维方面的复合。

复合型人才既较好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并不断深入学习,又对另一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有较高水平的涉猎,并能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加以综合运用。

因此他们的知识领域较广,知识结构层次较多,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及对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较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技术发展需要,相比其他类型人才有较大的优势。

(二)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复合型人才指的是那些拥有跨学科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知识结构合理,知识广度和深度都较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素质较全面的高级人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学科复合性复合型人才除了较完备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外,对其他一门或几门的学科知识也都理解和把握的很到位,知识广度和理论结构都较完善。

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做法,阐述了双专业教育在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等方面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关键词:高职;复合型;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社会生产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如何强化职业技能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几年来,我们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在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研究与探索一直以来,就业问题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在我国,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据专家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难在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我国三年一个周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

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

三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三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数量逐渐增长,大学生就业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可见,高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存在一个时间差。

社会需求变化了,如果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和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和素质教育结构,那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吃闭门羹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学生如何轻松把握市场趋向从而提高和扩展自己的专业素质,又如何根据自己的爱好并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对此,我们在深入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双专业教育为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研究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研究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为了满足和推动社会的需求,需要培养出一批才华横溢、职业技能全面、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将多种能力和知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在一个领域内深耕细作,还能够在其他领域中游刃有余,解决相关问题。

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1.教育体制改革针对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教育部门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对专业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进行培训,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储备。

此外,还应推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取生产实践经验。

2. 多元化培养方式大学应该开设更多方向的专业,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加强走班制度强化跨学科交流,让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学习,培养出具有广泛领域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3. 认识和掌握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除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多元化培养方式,教育机构和市场需要多方式交流信息,做好与各类行业的合作,研究市场需求以及趋势,并针对性的调整教育与培训的方向。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出市场和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复合型人才的激励机制1. 知识产权激励当复合型人才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转化为实际行业成果时,他们可以享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且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

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于研发成果的专利和发明创造进行奖励,激励他们投入更多的心血进入研发领域。

2. 岗位和职业发展机会企业应当为复合型人才打造更广阔、更灵活的职业发展通道。

在各大领域内的人才,可以通过管理层系统、技术领导计划及走向公司发展的战略职业计划等手段得到优厚的薪资、福利待遇以及职业发展机会。

3. 组织文化浸润在激励机制上,企业办公文化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引进复合型人才的文化要求,创造一个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工作环境,鼓励复合型人才展示自己的才华。

再通过各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激励,促进复合型人才的成长,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复合型人才梯队。

综上所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是构建一个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环节。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管理研究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管理研究

北京大学综合素质评价
北京大学综合素质评价从思想道德、学业成 绩、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特长才艺等多个 方面对在校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以引导和激 励学生全面发展。
浙江大学“五星学子”综 合素质评价
浙江大学“五星学子”综合素质评价从学术 科研、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创新创业、国 际交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旨在培 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
需要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
虽然已初步建立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但 仍需根据实际效果和学生反馈进一步优化培养方 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和行业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确保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包括政策支持、资金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复合型人 才培养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
03
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个性
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
生的潜力。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要点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僵化,缺乏 灵活性和创新性,不能满足复合型人 才培养的需求。建议高校加强课程设 置改革,增加跨学科课程和前沿领域 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03
04
05
强调综合素质培养:注 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 素质的全面发展,而非 单一的专业技能培养。
跨学科性:强调跨学科 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 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 人才。
多元化教育手段:采用 多种教育手段和方式, 如课程设计、实践项目 、科研训练等,以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DOI:10.16660/ki.1674-098X.2017.28.217高职院校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①高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摘 要:本文研究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以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形式深化专业教育改革,文中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如统筹教学资源、开发通识类课程、实行主辅修制和弹性学习制度、改进教学方法等,文中从多角度探索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为高职院校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专业教育 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a)-0217-02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training compound talents,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methods and ways of implementation of compound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The author also eXplores new idea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vides reference eXperience.Key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form in Education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

现代技术职业要求入职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快速地成长到可以解决较为综合的实际问题。

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3期168㊀㊀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度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实践教学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J X Y B 163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姚春玲(1979-),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从事区域经济发展㊁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姚春玲(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㊀要: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要求,必须要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参与.而实践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是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在对实践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内在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如何构建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指出了在这一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有力的保障措施.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问题;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 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13.077㊀㊀复合型人才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结合.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历史赋予时代义不容辞的任务.而后随着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 重点扩大应用型㊁复合型㊁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以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 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㊁技能型人才为主. 在这两个文件中进一步指出了国家对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需求.由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自然就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实践教学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而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途径之一.1㊀实践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性基于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要求,必须要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参与.而实践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是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因此,两者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首先,实践教学是复合型人才的复合性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不断地从大脑中 释放 出来,使头脑中的知识与具体实际问题不断地相互碰撞,在大脑中已有储存和积累的知识外溢的同时,又会有新的碰撞的智慧进入到头脑中,这一过程处于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被培养者在运用原有知识储备的同时,其自身的思维能力㊁对知识的理解㊁运用和转化的能力也在迅速地提升.其次,实践教学因其注重对创新能力的探索和培养,因此对已有知识进行运用和转化的过程同时亦是对原有知识的检验和重新审视,而在这一过程中必定会在实践的基础上碰撞出新的智慧的火花,会使已有的知识不断得到纠偏和升级.由此,实践教学则成为了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媒介之一.最后,实践教学所具有的广泛性特征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安排和组织下,会与具体的人㊁事和物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的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如何与接触对象进行 对接 则是课堂上无法模拟的,学生必须依靠自身的能力去完成整个实践过程,应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种种情况.由此,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自身的能力,诸如与人沟通的能力㊁面对挫折的能力㊁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使复合型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图1㊀实践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性2㊀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根据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结合现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可尝试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2.1㊀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实践教学精准定位㊀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被培养者成为能适应跨专业㊁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人才,其除了具有跨专业㊁款学科的理论知识外,对不同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是必要的要求.由此实践教学的定位必须精确.因此,在设定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之前,必须通过相应的调查研究,具体确定某一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培养的基本思路.定位明确之后,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确定相应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2.2㊀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学框架体系的完善一旦确定好实践教学的基本框架,接下来就是对这一基本框架内容体系的逐步完善.内容体系的完善是一个连续互动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完善应按照从低到高㊁循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3期169㊀序渐进的培养顺序,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的应用开始,而后进入到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运用,再次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最后进入解决实际问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阶段.在每一阶段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同时这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应参考已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吸收已有模式的优点,摒弃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这样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应用性才会更强,效果才会更好.2.3㊀实践教学体系的可行性估测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之后,接下来需要对这一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将这一体系付诸实施.但在实施之前应反复对已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说明,在尽量避免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而后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再开始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操作及实施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并弥补,同时也密切关注实践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好监控以及记录,以便在后续对这一体系进行更有效的完善.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而且不断纠错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的变化,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3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3.1㊀精心挑选方案实施者实践教学的开展是由具体的人来完成的,所以,对实施者的挑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应挑选那些积极参加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工作的人员,或者是有过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人员应着重考虑,同时要辅之以一些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人员,以协助相关实施实践教学的人员来完成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可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团队来共同完成上述任务.3.2㊀实施者务必对已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设计有深入而细致的了解㊀㊀实施对已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的理解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一体系实施的有效性.作为实施者其自身肩负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所以实施者必须对即将付诸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有深刻的了解,这其中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内容设计的依据㊁各个内容之间所存在的相互衔接关系㊁在每个部门具体通过哪些方式去实施㊁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诸如此类.作为实施者上述问题是其必须要面对并且进行通透了解的,唯有此,方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3.3㊀注意对方案实施进度的监控实践教学的展开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既需要前期的铺垫也要进行事中的监控,同时在实践教学完成之后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总结.因此,实践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实施都是以前一环节的按时完成为前提的,所以为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对于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进度就应该进行密切的跟踪和监控,保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在指定的实践内完成,以免延误下一环节的开展.4㊀保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实施的措施4.1㊀从思想上厘清实践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系㊀㊀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具体展开,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来说,人的思想意识是指导人的行动如何开展?开展的行动是否有效等等的重要前提.因此,思想上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决定最后行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思想意识上进行统一,使培养者深刻地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后才能使得实践教学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发挥充分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对于领导者和决策者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4.2㊀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㊀㊀随着时代的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日显重要,国外亦会不断涌现出不同的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国外这一领域的变化,不断向国外的同行进行学习.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掘我们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不断对我们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希望能以更好的更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出更多能够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由于国内外国情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方面会有一些差异,所以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中国的国情和对人才的需要为前提,不能盲目的照搬,否则可能会出现培养出人才没有 用武之地 的问题.一旦这样既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对于人才自身的发展来说也会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4.3㊀勇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会随之发展相应的改变.而这就要求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必须不断的推陈出新,在利用既有资源条件的前提下,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尝试,独辟蹊径㊁勇于创新.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时,也应该将这样的时代背景考虑到其中,从而使得实践教学模式能够紧随时代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王鉴.关于实践教学论的几个理论问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34G37.[2]黄景荣,张利,张辉,谭晓霞,吴文涛,徐娟.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0G43.[3]许亚岚,罗雄麟.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7):175G177.[4]李文廷,崔章国.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途径培养复合型人才[J ].中国人才,2013,(3):120G121.[5]焦金平,李学书,刘国艳.多重实践观视野下实践教学的重构[J ].学术界,2015,(9):186G193.[6]石晶.相遇课堂: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关系的新思考[J ].教学研究,2016,(1):1G6.[7]闫亚飞,贺云龙.浅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J ].科技论坛,2016,(8):174G175.。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策略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策略

学 术 论 坛238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高新技术逐渐融入进教育行业当中,教育界中呈现多学科融合、综合性加强以及时代化、信息化的趋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地位也日益显现。

这类人才可以熟练掌握众多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我国建设中的中流砥柱,所以,针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然而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国内许多学校的人才培养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弊端,值得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1 当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1.1实践和理论教学重视程度不一目前很多地区或学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这是我国教育存在多年的一个弊病。

不论复合型人才或者应用型人才,或者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我国教学中的这个弊病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但有的学校。

比如国内许多广告类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对学生广告实践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通识教育,一些地方高职院校的广告教育在理论和操作技能甚至陷入了中职教育中技能教育的误区,直接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作用,这都限制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2培养模式单一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主义思想,还要培植生产与建设所最为重要的内在动力—创造力。

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对这几点都有很高的要求。

但目前看来,我国许多学校在培养综合人才方面缺乏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很少有学校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培养,许多学校只是照搬母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与目标,没有与本学校对应的特色教学。

画虎不成反类犬,大规模的照搬不但难以培养出综合性人才,反而容易造成总体教学质量下滑,影响教学效果。

2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策略2.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思想基础和先导,也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思想基础,是教育改革重要的前期工作。

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发表时间:2008-12-01T11:24:17.920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供稿作者:陈军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导读] 本文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深入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摘要】本文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深入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At present the quality multi-skill technology applies the question whichand the countermeasure discussion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existsChen Jun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a professional building, curriculum building, building materials, teacher-build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so in-depth study on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ultivating high-skilled personnel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have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of A way to solv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Composite highly-skilled personnel Professional building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ers building Practice teaching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最为合适;许多行业和岗位急需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深化统计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

深化统计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

深化统计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
贺铿
【期刊名称】《统计教育》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深化统计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贺铿同志在高校统计教育发展国
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贯彻落实“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第一年,邀请海内外统计教育界的专家、学者研讨高等学校统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非常适时、十分有意义。

我谨代表国家统计局向与...
【总页数】2页(P4-5)
【作者】贺铿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51
【相关文献】
1.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改革 [J], 章恒全
2.浅谈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对深化技工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J], 孙志海
3.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培养跨世纪医学人才──对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医学教育调查
问卷统计结果的思考 [J], 杜恒辉
4.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财经院校法学教育改革 [J], 雷俊生
5.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培养跨世纪医学人才——对我校深化教学改革调查问卷统计
结果的思考 [J], 杜恒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革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改革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改革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周再禹
【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需要具有综合性知识的人才与之相适应,这势必需要改革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传统的教育制度,以便培养出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适应社会需要.
【总页数】3页(P46-47,53)
【作者】周再禹
【作者单位】兰州教育学院数学系,甘肃,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J], 罗荣富
2.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导思想对高职高专公共外语课程改革的探索 [J], 董毅敏
3.办好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J], 程兴新
4.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导思想对高职高专公共外语课程改革的探索 [J], 董毅敏;
5.谈旨在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高职基础化学教学改革 [J], 樊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职高专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调查与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调查与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调查与思考
吴倩
【期刊名称】《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018)001
【摘要】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对复合型高职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高职人才的需求着手,从招生和就业这一角度,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双专科教育,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吴倩
【作者单位】苏州职业大学,教务处,江苏,苏州,215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大学生读书节活动调查与思考——以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为例 [J], 李伟
2.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J], 陈亦蕾;王峰;李甡;方丽霖
3.高职高专学生对职前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期盼——对广西六所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调查与思考 [J], 刘爱英
4.关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公共英语课堂参与度的调查与思考 [J], 张继辉
5.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浅谈高职高专院校生物制药专业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J], 张楠楠;王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朱砚
【期刊名称】《继续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突出的矛盾就是"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不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难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出现,而我国人才如何接受国际竞争环境的挑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任务.加上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不断涌现,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合时宜,社会迫切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总页数】2页(P97-98)
【作者】朱砚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从顶岗实习看高校音乐师范
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4.从顶岗实习看高校音乐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5.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东理工大学培训复合型人才

华东理工大学培训复合型人才

华东理工大学培训复合型人才
佚名
【期刊名称】《煤炭高教研究》
【年(卷),期】1996(000)001
【总页数】1页(P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高校继续教育功能社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以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与社区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J], 欧伶;李本友;王丽霞;鲁习文
2.“福伊特工业服务——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应用联合培训中心”举行开幕典礼 [J], 《汽车与配件》编辑部
3.巴斯夫与华东理工大学携手开发供应商培训课程共同提升化工行业供应链的可持续性标准 [J],
4.合作巴斯夫与华东理工大学启动中国供应商可持续发展培训课程 [J], ;
5.巴斯夫与华东理工大学启动中国供应商可持续发展培训课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论坛·复合型人才培养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析贺 勤(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甘肃金昌 737100)摘 要 目前高职复合型人才备受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青睐。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高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背景,阐释了复合型人才的知识与能力基本特征,探讨了适应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教师的知识结构调整和相应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 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课程改革作者简介 贺勤(1967—),女,河南正阳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培训中心讲师,研究方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机械设计。

在科学技术日益更新、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教学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如何体现它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与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运作的实用人才、如何顺应企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要求,是当前高职教育极其重要的任务。

在高职人才市场疲软、招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调整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科学预测人才需求状况,充分利用学校已形成的办学能力和规模,培养具有较强专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多样化需求、“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背景(一)知识经济的需要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经济形态,现已初步形成。

在工业化发达国家,制造业对G D P 的贡献开始下降,而互联网和虚拟技术的应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虽然我国实现知识经济尚需作长久努力,但经济发展的方向已十分明确。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社会财富的生产主要靠蕴藏在人们头脑中的智慧,大量的体力劳动将被机械化和自动化所取代,电脑、通信、生物工程以及诸多现代技术所形成的软硬件设备,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

因此知识经济要求人才的知识面更为宽泛,应是既懂经营、又懂技术、还懂法律,或者既懂生物、又懂电子,并且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需要科技进步对G D P 的贡献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

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大小,不仅与发明创造、技术成果的多少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科技产业化程度的高低。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科研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度,但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很低,只有30%左右,较大规模推广的只有15%,相比西方发达国家70%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差距很大,其原因,既有信息不畅通,也有企业资金不充足或风险投资意识不强等因素,但缺乏科技经纪人在技术市场中起有效的中介作用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科技市场上,科技经纪人应是复合型人才,既帮助科研单位制定营销策略,把科研成果推广出动,又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项目,做好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现代企业集团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重要经济组织形式。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少企业集团正在试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即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中谋求扩大规模,争取市场,创造效益。

现代企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的组织机构必然随之庞大,管理层次增多,管理难度加大。

因此,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就必须是具备各个领域专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108第26卷第4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9年8月V o l .26.N o .4 J o u r n a l o f P a n z h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A u g .2009协调各个领域的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决策,驾驭企业走向成功。

(四)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成功经验显示,数量比重相当大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多种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具有明显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从小企业开始的。

发展中小企业,灵活善变,易于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大量吸纳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还很慢,缺乏复合型的管理和专业人才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人员精干,组织结构必然是扁平化的,职能部门也是相当精简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是一身数职、专业人员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具有多重整合的特点,这不是多种知识和技能机械的简单相加,而是知识之间和技能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形成各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融合并发挥综合作用,这就决定了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知识特征1.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扎实的知识面和基础,从而为多个专业知识的融合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知识的相关度适宜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是跨专业但又具有一定的相关度的。

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是知识能否相互融合的关键。

相关性越大,其融合的程度也越大,但另一方面,相关性超过一定限度,知识面很窄,就不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知识之间的相关性,一方面取决于两个专业之间的兼容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科技的发展程度,科学越发展,其综合性越强,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的相关性也越大。

3.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个专业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

专业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特征1.能力的综合性扎实的基础和多种专业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专业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

2.能力的探索性复合型人才通常涉足两个或多个专业,而不同专业有其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在对这些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和比较中,人们不仅扩大了视野,而且发展了个人能力的探索性,这种探索性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与智能的飞跃。

因此,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新创造正是产生于各专业知识的碰撞、交融和整合之中。

而交叉专业的出现,也是得益于创立者具有多专业的综合知识,以及融会了各专业精华的能力的创新性。

三、适应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突破传统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和综合技能为体系的教学模式,从而使高职教育更贴近生产实际、体现复合和应用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实践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也相应要求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一)教师知识结构的转变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断学习、勇于进取,自觉接受终生教育是高职教师的必然选择。

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和人格气质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榜样示范的作用。

所以,高职学校要把建立一支思想稳定、业务过硬、作风扎109第26卷 贺 勤:复合型人才培养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第4期实的教师队伍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体化模式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多种技能一体化、教师与工程师一体化、教学与管理一体化越来越成为教师素质提高的努力方向,学校要制定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鼓励教师自修和进修,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实践技能,为教师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教师一体化的进程。

(二)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应体现在应用上。

“重应用”是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适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增强他们的关键性能力。

另外应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往能力等,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和谐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人格的完善是建立在职业能力养成的基础上,如果高职课程促进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则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推动了发展的基础。

因此,高职课程发展应坚持“人格本位”与“能力本位”并重,而“活模块、人本化”的课程模式是上述融合。

它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为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提供条件和多种选择,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可能性。

其中文化课程的要求水平和定位标准,以某一阶段的水准作为参照体系,与此同时,注重发挥学习潜能,辅以“因材施教”的“活模块”,使全体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之中,人人都有想生长、拓展、表现潜力的愿望,以及让每个学生掌握选择的权利,充分展示“个体”的“人格整合”及其积极向上的潜能。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类似“重应用、活模块、人本化”的课程目标及其课程管理,将使得每个在校生都能接受和享受到“平等”的多元选择,满足“升学准备教育”和“就业准备教育”的需要。

总而言之,高职学校只有通过改革和调整,才能增强内部活力,更好地实现新的培养目标,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张仁才.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经济持续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4).[3]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3).A nE x p l o r a t i o ni nT r a i n i n gC o m p o u n dT a l e n t s a n dT e a c h i n gR e f o r m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H e Q i n g(V o c a t i o n a l T r a i n i n g C e n t e r o f J i n c h u a n G r o u pC o.,L t d,J i n c h a n g737100,G a n s h u) A b s t r a c t:A t p r e s e n t c o m p o u n d t a l e n t s a r e f a v o r e d b y e n t e r p r i s e s.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s e s t h e d e m a n d o f t h e c o m p o u n d t a l e n t f r o m a n u m b e r o f p e r s p e c t i v e s,a n ds t a t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t h e c o m p o u n d t a l e n t s i n t e r m s o f k n o w l e d g e a n da b i l i t y.F i n a l l y,i t d i s-c u s s e s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a d j u s t m e n t o f t e a c h e r s'k n o w l e d g e a n d c u r r i c u l u mr e f o r mi n o r d e r t o a d a p t t o t h e t r a i n i n g o f c o m p o u n d t a l e n t s.K e y w o r d s: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t h e c o m p o u n d t a l e n t;c u r r i c u l u m r e f o r m110第26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