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时期的乡土建筑_汪原
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艺术初探的开题报告
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艺术初探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扬州汪氏小苑是一幢典型的江南园林住宅建筑,建于清代,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千余平方米,是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汪氏小苑融合了江南园林的建筑艺术、造园装饰艺术与民居建筑的特点,是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次论文旨在通过对扬州汪氏小苑的建筑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探讨江南园林住宅建筑的装饰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为传承和保护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注入新的思考。
二、研究目的
1.探讨江南园林住宅建筑的装饰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2.对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艺术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
3.为保护和传承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江南园林住宅建筑的装饰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2.分析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
3.对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艺术的材料、工艺、结构和风格进行实证研究。
4.采用文献资料法、场地调查法、图像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所选文物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四、研究意义
1.有助于深入挖掘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2.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重要参考和启示。
3.有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增强区域文化自信心。
部编版高中语文——家乡风物志拓展材料导读
家乡文化生活拓展学习材料家乡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游戏于思,留恋于思的地方,家乡的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人们的情思。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更是给他留下了最为直观的、也是最难以割舍的生命印记。
为此,我们从了解家乡的特色建筑入手来探究我们的家乡文化。
对于上海本地同学来说,具有700余年沧桑历史的上海,汇聚了古今中外建筑的各种流派,展现出一幅别具特色的建筑历史风情画卷。
同学们在了解上海特色的建筑时,可采取实地走访、调查采访和资料查询想结合的研究方式。
就资料查询方面,可参考《上海老建筑丛书》系列,以获得更多研究资料。
此处试以丛书系列中《老上海花园洋房》为例,为同学的探究学生做出资料导读。
《老上海花园洋房》一书由薛顺生、娄承浩编著,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该书对老上海花园洋房的发展历史、分布状况、单体布置、建筑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介绍,图文并茂,生动鲜明。
其中,老上海花园洋房的建筑形式是全书的研究主体。
就分类方式而言,这些老上海的花园洋房可分为仿古典式、欧洲乡村别墅式、西班牙式、美国殖民地式、混合式、中国传统式、现代式以及其他样式。
这些花园洋房的分布与租界的扩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先是分布在外滩英国领事馆附近,后逐渐扩展到上海各区。
据书中初步统计,旧上海花园洋房的分布以徐汇区占比最高——比值为39%,其次为长宁区——占比29%。
再者依次为卢湾区、静安区、虹口区以及其他区划。
在各具特色的花园洋房类型中,该书一一举例阐述,配文配图,详细记录了这些花园洋房的“前世今生”。
如仿古典式建筑中,本书就例举了包括盛宣怀住宅在内的20处花园洋房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今太原路160号的马歇尔公馆。
这座公馆始建于1928年,是一幢完整的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的花园住宅。
它最早是洋人狄百达夫人的私人花园,后辗转变为美国马歇尔将军来华时下榻的公馆,并由此得名,现如今它已经被改建为太原别墅。
扬州汪氏小苑园居营造设计理法
三横 三纵 ,中轴相贯 小苑宅 门设 置在 中路 建筑 南端 偏东处,是 所谓的 “青龙 门”,取 其 风 水 吉利 之 意 。入 大 门迎 面 构 建 有 砖 雕 福 祠 ,左 为 磨砖对 缝仪 门,入内为中路正厅 树德 堂,由福 祠东入竹丝门 庭 园即主厅春 辉室。整个住 宅建筑部分 是三横 三纵,中轴相 贯,两厢相对 的布局形式 。前 面厅 堂与主房东西方 向一 共三 进构成 所谓 的 “三横”,南北方 向的西 、中、东路 竖向三列房 屋 则构成 所谓 的 “三纵”。因东 路建 筑 之后修 建,其与 中路 形 成 一 条 宽 1 6 m,长 约 40 m的 火巷 ,直 接 联 通 到 主 庭 院 “小 苑春深 ”。 园居营造意 匠 园 居 的整 体 布 局 是 以住 宅为 主 、园 林 为辅 ,园林 分 置 于 住 宅的四角,而这四个小园皆典雅精致,与整个住宅融为一 体。 园居营造的总体 意匠可 以概括为:层 叠渗 透、文韵悠长、中西 合 璧 、小 苑春 深 。 (1)园居 布局遵从 儒道 文化 ,层 叠渗透 ,隐含 传统 风水 术数 汪氏小苑的整体 布局遵从 了传统 的儒 道文化 ,其住 宅建 筑格局可 以概括 为 “前后中轴相贯,左右两厢对称 ,房屋三纵 三 横 ”,而 这一 布局 法 则 取 意 老 子 道 德 经 中 的 名言 : “道 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其 中 “前后 中轴贯 穿”对 应 “道 生一 ”,“左 右 两 厢 对 称 ”对 应 “一 生二 ”,“房 屋 三 纵 三
居营造设计理法 : . .
l i
.
嘲
.
, .
矗
≮
.惑毫 蠢
商
—
/
扬 州东 圈门历史街 区中的汪 氏小苑是 一 座 带 有 自然 原 生 态 味 道和 徽 州 民居 建 筑 风格 的纯朴宅 院,其营造 设计 理法 较为独 特 本文 重点 阐述与解 析其住宅 与园林营 造 的设 计理 法。“小苑春深 ’’。‘文韵悠长 ” 的营造 意匠使其成 为一座 典型的具有儒家 传统 文化风格 的平 民商人宅院 而徽 派建 筑 形制又 引入 了西 式建 筑 装饰 手法 使其 又 形 成 了 “中西 合 璧 ”的特 色 .这 些 设 计 理 法 造 就 了小 苑 的 独 特 魅 力 使 其传 承 着 扬 州 园林 与建筑 深厚 的历史文化 。
中国原始建筑
中国原始建筑作者:汪熵发表日期:2008-9-9一、穴居《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
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
但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
例如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
因此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
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现,其平面多为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别。
山西还发现了“低坑式”窑洞遗址,即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洞。
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面建筑所代替。
二、巢居《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孟子滕文公》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因此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
《礼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可见“巢者与穴居”也非因地域而截然分开。
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被发现,如浙江余杭县土筑祭坛,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石砌方圆祭坛,辽西建平县境内的神庙等。
这些发现,使人们对神州大地上先民的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们为了表示对神的敬之心,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飞跃。
从此建筑不仅具有了它的物质功能而且具有了精神意义,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乡土建筑遗产案例
乡土建筑遗产案例乡土建筑是指一种在农村地区由当地村民使用传统材料和技术所建造的建筑物,在中国乡村地区广泛存在。
这些乡土建筑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和他们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乡土建筑遗产案例,以展示它们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第一个案例是中国江西省的鄱阳湖大堤,这是中国最长的农村土坝工程。
鄱阳湖大堤是中国古代农民智慧的结晶,确保农民们的生活和安全,也是一种抵御洪水的重要手段。
这个遗产不仅仅是一道风景线,更是中国乡土建筑智慧的展示和向世界教育的一个途径。
第二个案例是福建省的土楼,土楼是福建土族人民的居住建筑。
这些建筑是由厚重的土坯和木材建造而成,犹如一座大型堡垒,外观壮丽,内部布局合理。
土楼不仅是乡村居民的住所,同时也是社区的集会场所。
土楼还融合了汉、蒙、藏、壮等多个民族的建筑特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第三个案例是山东省的井下村落,这类村落是以井为核心建造的。
由一群井相连,形成一个地下的村庄。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居住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水源问题。
井下村落的建筑风格与周边自然环境和地形融为一体,既满足了村民的居住需求,又保护了自然生态。
第四个案例是四川省的沙坝土楼,这些建筑也是土楼的一种。
沙坝土楼不仅宏伟壮观,还具有很高的防御性能。
由于地震频繁,沙坝土楼的特殊建筑结构能够有效抵抗地震的破坏。
这些土楼在中国乡土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也经常成为游客们旅游观光的目的地。
最后一个案例是湖南省的土家族建筑,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乡土建筑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这些建筑多数都是由磨合石和木材搭建而成,形式独特,巧夺天工。
土家族建筑的特色是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展示了土家族的传统生产方式、信仰和生活方式,更是我们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特点的窗口。
这些乡土建筑遗产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农村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智慧。
它们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课件
中国乡土建筑赏析课件实例一——皖南古村落赏析一位大学领导说过:“到过皖南古村落,不虚此…”没有到过皖南古村落的人,不能算是…体验干净、安静、清静。
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传统古村落,皖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留着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古村落及其民居建筑。
西递、宏村、南屏、关麓什么是徽商文化?什么是宗法文化?•古村落分布图•一、皖南——宏村西递、宏村等皖南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
宏村——南湖中国画中乡村,仿照牛型,自然与人工二者浑然不辩南湖一水浸玻璃,十里钟声柳外堤。
绝妙楼台西递起,月光梅影画东西。
宏村——月沼环抱如月色彩,韵律均和着自然的规律,融为一体,十分协调。
水脉就是血脉,象征血缘村落的宗法血缘关系,紧紧相连,生生不息。
月沼应该是心脏。
二、西递村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据明嘉靖《新安氏族志》载:西递村因“罗峰文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霭其南。
中存二水环绕,不之东而之西,故名西递”。
西递在历史上就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三、南屏村•南屏远眺、坐东朝西••迷路。
风水特点,寻找石敢当,寻找水口。
体验、生活、住在老乡家。
寻访问木匠讲解木构架。
宗祠、支祠、家祠。
四、各类建筑赏析(一)祠堂叶氏宗祠——宗法社会的象征。
是生命在人际关系中被认同的标志。
反映人的社会生命的存在。
叶氏支祠——一村大族建有宗祠,许多大村落还分出支祠与家祠。
其基本格局是家祠围绕支祠、支祠配属于宗祠。
家祠周围是同一姓氏的直系亲属的住宅,支祠将同一姓氏、同一支脉的后代的家庭统揽在身边,家祠、支祠均以宗祠为中心,构成了村落的核心的基本的社会和空间脉络。
有些小村落,辐射在周边地区,只建有支祠,还与同姓的其它村落共一宗祠或总祠,将血缘关系的纽带扩展到更大的区域。
••••西递祠堂亦人亦猴匾忠孝节义是宗法社会的基本秩序。
汪门瑶寨乡村建筑改造的设计分析
汪门瑶寨乡村建筑改造的设计分析作者:王振东来源:《设计》2019年第13期摘要:探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汪门瑶寨乡村建筑改造中的表现方法及形式,探寻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乡村建筑改造设计中更为合理且更好的融合与应用。
以汪门屯改造为实例,致力于为乡村及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服务为基础的前提,通过对汪门瑶寨独特的民族特色、乡土建筑特点、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试探性研究。
对于乡村的改造建设,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呈现着不同的改造风貌。
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乡村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绝大部分都是在原有已形成了一定基础的村落中进行的乡村改造建设,关于汪门瑶寨的乡村建筑改造方法及形式可以为具有地方民族建筑特色的乡村提供建筑改造的参考依据,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建筑瑶族乡村改造民族文化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7-0150-03引言如何继承和发展民族建筑文化,并把民族建筑中的建造特点、建筑特色以及建筑装饰形式更好地结合到现代民居建筑设计中,这是现代民居设计千篇一律,完全失去建筑追求的独特艺术性与地方民族性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且灿烂丰厚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建筑有共同点,但又都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建造特点。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乡村的民居建筑设计应该用现代的目光去探究和解读,结合悠久的历史传统及民族特点,对于传统民族乡土建筑文化,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形式,取其精髓,结合现代创意,新材料新技术,在促进乡村民居建设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新型乡土民居建筑。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不仅为城市内部的聚落发展带来了契机,也为原本一度要被人们遗忘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希望。
在现代政策和乡村旅游思潮的影响下,乡村的整体聚落环境和建筑单体或多或少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传统民居在进一步得到良好的再利用。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 第三章设计溯源
托斯卡纳式:托斯卡纳 式是对希腊多立克式的 简化,去掉了柱身的凹 槽,柱身粗壮,雄健有 力,风格简约朴素,罗 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 石柱采用此柱式。
组合式:组合式是将爱 奥尼亚柱式柱头的涡卷 饰与科林斯柱头茛苕叶 饰组合而成,整体形态 更加复杂、华丽,罗马 的奥古都广场石柱采用 此柱式。
拜占庭建筑
胎质不同
陶器使用粘土制作,烧制后 较为粗松;瓷器则使用瓷土 ,烧制后非常坚致。
用釉不同
陶器大多没有釉或者使用的 釉很粗陋;瓷器则一定有釉 ,且釉料越来越精致。
火候不同
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约为 800°C左右;瓷器的烧制温 度较高,约为1200°C左右。
陶瓷的发展历程
殷商时期
从陶器发展到瓷器,经历了半瓷质陶器的过渡阶段 ,在殷商时代出现,汉代逐渐成熟。
外部造型上
哥特式建筑在外部造型上突出了仿罗马建筑的沉重 稳定感和半圆形拱门的样式,基本构件是尖拱和肋 架拱顶,形成高直、挺拔的建筑形式。
装饰设计上
哥特式建筑在装饰设计上十分讲究,从拜占庭教堂 的琉璃嵌画中吸取灵感,创造了镶嵌彩色玻璃窗画 ,基本色调为蓝、红、紫三色。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不仅为了使石器光滑美观 ,且能使之规整、锋利,最后有的还 进行钻孔,以便于装柄或便于携带, 以提高实用价值。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陶器用具的设计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 领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陶器起源
我国的陶器起源很早,且前发现最早的陶器资料,是湖南道县玉蟾岩出 土的釜形陶器残片,距今一万年。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01 代表
黄河中上游以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黄河下游以龙山文 化为中心的黑陶,长江以南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江西老建筑-婺源:汪口古村】
【江西老建筑-婺源:汪口古村】汪口古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江湾镇的西部,离县城紫阳镇23公里。
向西至瓷都景德镇84公里。
往南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清山58公里。
向东到皖黄山101公里。
交通十分方便。
历史上被称为“千烟之地”的汪口,如今仍有500来户,1700多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住房,仍保留明清时代的特色和风格。
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
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故名“汪口”。
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取《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意,又名“永川”。
是国务院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一。
古村廓处于丘陵地带,村周青山环抱、绿水依流。
有诗云:“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景色十分宜人。
汪口自宋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
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
故有“书乡”之称。
汪口古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
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
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
其中的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江湾镇汪口村,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
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俞氏宗祠由山门、享堂、后寝组成,两侧有花园,园内三棵古桂至今年年吐芳。
祠内斗拱、脊吻、檐橼、雀替、柱础,无不考究形制,凡木质构件均巧琢雕饰,有大中小的各种形体和各种图案一百多组。
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精美绝伦。
被古建筑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
系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有被誉为“艺术宝库”的省保文物单位“俞氏宗祠”;属徽派建筑的“千年古街”;古朴典雅的“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和“养书屋”等民居;沿河十景点的龙船潭“水上竹筏漂流”;还有由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设计的“平渡堰”曲尺碣遗址……。
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 汪春
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汪春摘要:风景园林应用于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能够保护环境及资源、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化进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对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为了充分发挥风景园林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将其合理运用到城市建设中,使风景园林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作用,对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表现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风景园林;作用;表现;应用风景园林是衡量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城市卫生文明的重要标志,使得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风景园林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以及市政部门的关注。
而且随着城市化程度越高,民众对于绿色生态要求也是越高。
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就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作用1.保护环境与资源,有利于优化城市环境在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时,因景制宜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规划设计。
由此可见风景园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对城市进行改造,又對城市环境进行合理的再造,极大的提高城市园林的使用价值,同时又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风景园林应当突出生态功能,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通过对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城市空气,避免不良天气为城市带来的影响,达到优化城市环境的和空气质量的目的。
2.加快城市化进程,美化城市生活城市建设不是一时,而是要长期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实施,所以建设一个生态的、美好的城市环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同时也应当对新能源的储备、开发、再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此外,风景园林由于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可以美化城市生活,植物通过其展现的出来的视觉效果,和周边的景色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呈现出各种不同景观,营造出一个自然、舒适的环境,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同时可以美化城市生活。
迈向新时期的乡土建筑_汪原
假定了专业技术比乡土知识要好的前提下, 课程体系过多地注重建 筑师的作用,强调明星设计师的重要性。近年来,尽管有些学校引 入了相关的乡土建筑课程, 但大多停留在知识性的介绍或对乡土的 物质实体或形态的设计模仿上。 因此,为了使乡土成为与未来关联的可传授的课程,就需要一 种新的课程内容和方法, 它应该关注过程中的动态问题, 关注乡土 形式和意义生成的实践, 而不是基本的事实和外形轮廓, 提高对乡
迈向新时期的乡土建筑
在新世纪之初,急速增长的世界人口及其对住房的需求, 构成 了全球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即住房危机。而由所有者或居住者使 用当地材料和适宜技术进行自建的乡土形式的住居大约占世界总住 房量的 90%。与此同时,全球化、环境危机、文化冲突、信息技 术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认识方式和生活方式, 而且都与乡土传 统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因此,为了使乡土建筑在未来人居环 境的建设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有必要针对乡土建筑研究的现状、 观念及其与设计实践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1 乡土建筑研究现状与话语分析 早在 18 世纪人们就开始对乡土建筑发生了兴趣。19 世纪末, 乡土建筑正式进入了学术视野。20 世纪 60 年代末,许多开创性乡 土建筑研究著作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乡土建筑的研究。20 世纪 后 20 年左右,作为一个学术门类,乡土建筑的研究范式才真正被 确定下来,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种学术话语: 第一种话语主要是对历史和乡土建筑遗产的文献编辑和整理。 研究者大多是建筑历史学者和民俗学者等。通过田野调查,研究乡 土建筑的特殊形式、材料或规划平面的分类和分期, 追踪其分布和 扩散的模式,以及在社会历史文脉中类型的变化。这种话语隐含对 乡土的悲观态度, 认为乡土建筑没有真正的未来。 这种话语试图回 到过去,去寻找乡土建筑在历史上的使用和建造意义。因此,这类 研究尽管在成果的数量上不断增加,在手段上越来越先进,但由于 预设了乡土必将消亡的假定, 因此这种研究必然忽视乡土建筑的当 代诠释和再利用。 第二种话语强调在历史文脉中对乡土建造传统的研究。一方 面, 与第一种话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强调对乡土建筑在设计和使用 方法上的研究,以及传统意义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变化;通 过强调历史和文脉的重要性,试图将乡土从匿名的、怀旧的、过去 的关联中解脱出来, 并且明确强调乡土传统可以在现在及未来建筑 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理论层面上,它结合了多学科领域,分 析消费主义、遗产保护、 去疆域化等当前社会趋势对乡土建筑的影 响,用认同、协调、传统与现代性和场所等术语去探讨乡土建筑的 概念和含义。这类研究不仅认为乡土传统是动态的, 是一种在对地 域的认同中不断演变和转化的过程,而且积极地介入当下,为新时 期的乡土研究提供动力, 从而促进了乡土研究走向多学科综合的研 究领域。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乡土研究应该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对 乡土建筑的研究主要是对乡土建筑的描述和测绘, 对传统材料和形 制进行分类、 命名以及文献整理, 用拉普波特(R.Rapoport)的话来 说就是处在一种自然的历史阶段。1) 在观念上,乡土建筑被看作是 自然或自发的,并且处于不断的衰败和消亡过程中。因此,乡土建 筑研究自然充斥着怀旧和惋惜的情绪。 近年来,尽管乡土建筑研究 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第一种研究话语仍然占据主导。因此要 使乡土研究发生根本的转变,即走出第一种话语,全面转向第二种 话语,就必须从观念上重新对乡土进行认识。 2 乡土建筑观念的更新 要从观念上更新必然会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即如何定义
美术馆建筑与公共景观的营造
美术馆建筑与公共景观的营造
柳亦春;汪原
【期刊名称】《建筑技艺》
【年(卷),期】2022(28)7
【摘要】美术馆作为重要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其外部空间的景观性、公共性与内部空间的艺术活动相互补充,为区域汇聚人气,创造空间场域,塑造文化形象。
本次对谈围绕琴台美术馆以及柳亦春近年的公共建筑实践展开,在自然物与技术物、古典与现代、适应性与可供性之间,探讨美术馆建筑的多重可能性。
【总页数】13页(P25-37)
【作者】柳亦春;汪原
【作者单位】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浅谈人性化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以西安大唐通易坊商业街景观改造设计为例
2.建筑区域景观营造中本土景观的运用——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景观设计解析
3.建筑与景观的对话——浅析传统营造对当代建筑与景观整合设计的启示
4.基于文脉传承的展陈建筑公共景观意境营造探析
——以绩溪博物馆为例5.公共空间营造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以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龙湾村景区乡村景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常生活与建筑
日常生活与建筑
汪原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2014(0)6
【摘要】什么是日常生活?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通常又令人无从回答。
正是因为日常生活这种最为人熟悉并深陷其中的状态,让人往往没有将日常生活看作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从而忽略了对它的思考。
在前现代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地过着每天的生活。
每一事物都与日常生活有着关联,每一种活动都与自然的节奏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彼时,既没有与日常生活截然分开的生产时间,也没有与日常生活彼此隔离的节庆空间。
【总页数】1页(P1-1)
【关键词】前现代社会;生产时间;资本逻辑;符号消费;消费体系;技术理性;资本市场;城市层面;永恒性;哲学性
【作者】汪原
【作者单位】<新建筑>;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兼谈马克思的日常生活观 [J], 杨东柱
2.日常生活批判的文化乌托邦——评《本真性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科西克日常生
活批判理论研究》 [J], 魏忠明;王力加
3.日常生活批判与日常生活革命
——列菲伏尔与德波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异同 [J], 张一兵
4.日常生活与生活实感:钟敬文关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思想及其启示 [J], 周全明
5.社会史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研究的学术意义——读常建华教授“日常生活”论文感想 [J], 冯尔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设计学视野下徽州古村落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
设计学视野下徽州古村落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王雪洁;庄德红;肖旺群【摘要】从徽州古村落保护、开发等现状来看,突出存在四个方面问题:正确的保护理念尚未形成、过度商业性开发破坏古村落人文环境、破旧立新导致古村落原真性的缺失、“千街一面”的皖南仿古建筑对徽州古村落的误读.将这些问题纳入设计学视野下展开研究与求解,找出设计学视野下徽州古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即:加强徽文化保护的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徽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系统发掘与开发、人居环境空间的整体规划、虚拟数字化手段的介入等.【期刊名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145-147)【关键词】设计学;徽州古村落;保护与传承;对策【作者】王雪洁;庄德红;肖旺群【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8.7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徽州古村落问题就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 研究的范围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到古村落的认定标准, 古村落的价值判定与特征研究、古村落的旅游发展策略以及古村落的人居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等问题[1]。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就皖南古村落的研究已相当丰富,对于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也可说是硕果累累。
但是本文尝试就设计学视野下的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展开讨论,期望能在设计学视角下对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贡献一些对策。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徽州古村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由于地方财政、保护意识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近些年在保护与开发徽州古村落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正确的保护理念尚未形成对皖南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能在理论上认识到位,但一涉及到实际的保护问题,大部分人对徽州古村落文化遗产中不可再生性却意识模糊,不知道该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以找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最佳结合点。
再生乡土建筑,活化乡村社区--从安徽金寨徐家大院谈起
再生乡土建筑,活化乡村社区--从安徽金寨徐家大院谈起林舒玲;王志刚【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03【摘要】徐家大院位于安徽金寨华润希望小镇。
该工程是天津大学AA创研工作室在普通村落中展开的传统民居活化再生实践。
设计团队首先对建筑进行历史考证、特色挖掘和使用情况调研。
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修缮和更新策略,变封闭的单姓氏族公屋为开放的乡村公共空间。
最后,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普通村落中更新传统民居,传承乡土文化的可行方法。
%Xu’s courtyard is located in CR Hope Town, Anhui Jinzhai. The regeneration project is design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AA studio. The team studied the context and features of the courtyard and proposed valid protection,thus proposed valid renovation strategies,turning the introversive ancestral hal into an active public space. This article aims to summarize some feasible methods to renew traditional residence and inherit vernacular culture in ordinary vilages.【总页数】3页(P192-194)【作者】林舒玲;王志刚【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蜕变与复兴:安徽金寨徐家大院保护更新实录 [J], 林舒玲;张颀2.普通乡村聚落更新中传统民居保护修缮设计——从安徽金寨徐家大院谈起 [J], 林舒玲;张颀3.试论乡土建筑的保护——以山西灵石王家大院为例 [J], 王婷4.清代晚期四川北部地区乡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以南部县宋家大院为例 [J], 李婕5.浅议豫东乡土建筑的美学特征——以开封刘家大院为例 [J], 鲁艳蕊;史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南文脉】汪氏小苑:一宅四院中诉说着扬州盐商的兴衰
【江南文脉】汪氏小苑:一宅四院中诉说着扬州盐商的兴衰扬州,东圈门历史街区地官第14号,有一座古朴低调的宅院静默伫立。
因它曾经的主人姓汪,且以住宅为主,花园玲珑小巧,故称“汪氏小苑”。
这是扬州现存最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大宅门之一。
汪氏小苑,占地4.5亩,现遗存老房97间。
它坐北朝南,中间住宅,四角花园,呈现出“一宅四院”的独特格局。
住宅建筑呈九宫格分布: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房屋三进三纵。
东、中纵路是正堂、客厅和男主们的住所,西纵路是女眷住所,南北走向有一条窄长的砖石火巷。
宅院布局规整,比例均衡,中正平和。
汪氏小苑建造之时,中国历史上曾经富可敌国的特殊群体——扬州盐商,已经走向没落,园主汪竹铭便是末代盐商中的佼佼者。
汪家的“乙和祥”是当时扬州数一数二的盐号,汪竹铭被誉为“缔造了扬州盐业落日中的辉煌”。
汪竹铭有四子二女,除了经营盐业,还涉及房地产、皮货、金融等行业。
他艰辛创业、勤俭持家,成为盐商中“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代表。
然而,汪家父子深知,漕运衰落、盐商没落的时代大趋势不可逆转,战乱中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如影随形,于是,他们倾注心血营造了这一处平实、简朴的宅园。
汪氏小苑,外形四平八稳,处处体现着儒家的中庸之道,然而,在建筑的深层设计中,却将乱世之中盐商的极度忧虑,展现无遗。
汪氏小苑内设计了许多机关,天花板上有暗阁、镜子后面是暗门、地板下有藏宝洞、花园里有可容纳20人的地下室,还有通往外面的暗道等等。
细细探索,方方正正的屋子如同迷宫一般,隐约透露出扬州盐商惶惶难安的心境。
汪竹铭离世后,汪家子嗣苦苦支撑家业,十年间,长子、三子、四子相继早逝。
1937年扬州沦陷,汪家迁往上海法租界,之后再未能回到昔日的家园。
如今,鼎盛一时的扬州盐商早已谢幕退场,然而,从大气、张扬的个园,到低调、内敛的汪氏小苑,不同时期的盐商们留下的园林,将依然在世人耳畔,絮絮诉说着盐商的辉煌与没落。
大观园发展史
大观园发展史大观园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
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代,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大观园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经历了数百年的建设与改造。
大观园最早的主人是明代文人、官员汪直。
他在明朝嘉靖年间,将一片荒地改造成了一座精美的私家园林。
汪直将园中的建筑、景观与文人雅士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大观园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地,文化氛围浓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观园逐渐扩建并改造。
明代末年,大观园的主人发生了变更,由汪直的后代汪时而接手管理。
汪时而在园中增建了一些新的建筑,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清代康熙年间,大观园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使其规模更加宏大,景观更加优美。
在清代乾隆年间,大观园的主人由汪氏家族转为私人所有。
这个时期,大观园的建设更加注重细节和精致度。
许多著名的文人雅士都曾在大观园中留下了印迹,使其更加具有文化价值。
然而,大观园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清朝末年,大观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园中的建筑被毁,园林景观几乎完全消失。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市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将大观园恢复到了旧貌。
如今,大观园已经成为了苏州的著名景点和世界文化遗产。
它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
大观园的发展史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大观园经历了明代至今的建设与改造,从一个私家园林发展成为了一座世界知名的园林景点。
它的发展历史不仅见证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衰落。
大观园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将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回归乡土寻求原筑--普达措国家公园门景区设计
回归乡土寻求原筑--普达措国家公园门景区设计
和一凡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探索乡土建筑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点,探索传统和现代思维,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结合方法,以及尝试把地域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的设计途径。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和一凡
【作者单位】云南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国家公园藏族社区自我治理的多维影响因子研究——基于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调查[J], 李鑫; 冯艳滨
2.基于NEP量表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需求研究——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 [J], 刘静佳
3.基于NEP量表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需求研究——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 [J], 刘静佳
4.凤凰涅槃普达措国家公园“重生”--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纪实 [J], 杨劼(文/图)
5.服务普达措,铸就志愿者的坚毅品性——记普达措国家公园2008期志愿者行动[J], 万亚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430074) 收稿日期:2008-02-25
乡土。在词源学上,乡土建筑始终被认为是对于特点场所具有原真
20
建筑学报
性和独特性,无需外来因素和方法,由其所有者进行的一种对住屋
2) 的下意识建造,是对地方条件重复式的反应。 由于具有典型的非
6) 很好的范例(图 5)。
此外,我们还需要一种公众意识的觉醒和社会资源的整合,通
4 三峡库区移民就地取材, 通过自建形式建造 自己的家园 5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的乡土实践, 其中有大量的学生参与建造
过媒体使政策制定者和普通的老百姓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乡土传统的 价值。使各级政府将乡土传统的可持续性看作是一项政治计划,用 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方式去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 同时使老百姓懂 得乡土传统可以丰富其社区生活, 从而共同自觉地投入到乡土传统 的保护和创造中, 使乡土成为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涌现出来的、 属 于他们自己的真正的乡土。 5 结语 乡土不是一种物质产品, 也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遗产,它是一 种动态的文化过程,是通过传统与现代、稳定和变革、保留与创造 的相互作用生成的,是对历史和场所保留的同时,通过变革和创新 与当代意义发生关联。对乡土传统这种动态性和可适应的理解,不 仅可以使我们拓展乡土研究的领域, 也为乡土传统如何应对现在和 未来的挑战打下了思想基础。同时,我们需要在未来的研究和教育 中强调一种整体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结合了不同领域的视野和方 法,而且还结合了对未来住房、城市设计或灾后反应的研究。这种 结合实践的学习和参与的方法, 将会构成一种新型的建筑教育和实 践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把积累的乡土知识、技术和经验运用于 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文脉中,也只有这样,乡土建筑才不会消亡。■
的乡土传统和条件,忽视了使用者自身的需求和能动性,致使移民 的住宅千房一面(图3、 4); 还有在灾害后的处理上(2004年东南亚 的海啸后的重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警示),除了要在第一时间为 灾民提供物质性的庇护所之外, 更需要一种整体的方式去处理灾后 的住房, 要让生存者参与到决策的制定和重建过程中, 允许他们使 用自己的乡土技艺和知识, 或者为其提供必要的训练去创造更安全 的建筑。因此,灾后房屋重建应该更关注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直 接提供某种产品, 使建筑师认识到在灾后的重建家园过程中,使用 者或所有者的参与才是真正的核心。 4 乡土知识的传授与乡土建筑教育 自然环境和人类聚落的相互关系是通过知识、价值、 理念和信 息作为媒介的,其中包括了对某种机制、 原则以及环境适应过程的 理解, 正是这些因素为下一代人提供了学习的经验。 在乡土知识传 授和学习中,学徒制是非常关键但一直被忽略的研究课题。 这种针 对建造者本身的研究, 不仅可以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 研究方法, 而且可以摈弃单一的物质取向, 从建造者的角度发掘出 乡土传统是如何在反复的协商中进行转化的, 发掘出个人的创造性 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师徒制这种古老的教育形式不仅允许地域性的社会化运作, 也 自发地允许技术知识的酝酿和转变。一方面, 在一个有名气的工匠 师傅的指导下,年轻的学徒能够学到技术、仪式、经济和政治方面 的技艺,从而变成一个公众认可的工匠。5) 正是对工匠师傅专家身 份及其中心地位的承认,其知识和教育方式最终定义了乡土传统。 另一方面,在建造过程中,通过观察师傅的行为,学徒不仅发展出 一种职业感和社会认同性,同时也学会了对传统的创造性变革。这 种创造性和变革的介入不仅会得到奖赏和尊敬, 而且保证了当地建
汪原
摘要 / 针对目前乡土建筑研究现状,提出乡土建筑研究必须在观 念上更新, 要与当代建筑实践相结合, 同时在建筑教育中整合乡土 知识传授方法。 只有这样乡土建筑才能真正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关键词/ 乡土建筑 乡土形式 原真性 Under current condition, the concept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study must be renewed and should integrate with contemporary practic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vernacular knowledge should also be assimilated into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Only when do as above, ca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meet to the challenge in new century. KEY WORDS/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vernacular form, authenticity
现代状况,任何外来因素,如现代性的引入所导致的变化,都被自 然地看作是文化的衰落和原真性的消失。但在 21 世纪,文化和传 统似乎越来越远离场所而更多地以信息为基础,因此, 乡土建筑的 定义必然会对此回应而发生改变。 在认识论层面上,乡土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段义浮曾经指 出,传统常常是选择缺乏的产物。2) 因此,在乡土实践中必须清楚 地认识到, 发生在乡土中长时间的缓慢变化,并非因为保守或审美 的缘故所导致, 一旦这种限制被打破, 乡土也必然发生改变(图1)。 乡土传统代表着人类用价值和意义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复杂的过 程。一方面,乡土建筑不是由静态的物质形态构成的某种类型,而 是一种对动态的建筑传统的确认。 认为乡土建筑正处于衰落和消失 的观念, 在本质上是把乡土当成现代的对立面, 将乡土归入到现代 之前的某个特别的历史年代, 这种观念不仅割断了乡土与现在的关 联,而且也拒绝了历史,也拒绝了现在和未来。另一方面,许多乡 土建筑知识,如选址中的相风探水,建造过程的因地制宜等,已经 被证明仍然极具智慧性, 并且在不断地演变、修正和适应的过程中 与现代发生着融合。 由于这种融合容易致使乡土失去所谓的原真性, 所以不受乡土 建筑研究的重视, 甚至在根本上拒斥这类研究,其结果不仅拒绝了 乡土传统动态性特征以及在变化环境中意义的运用, 并且极大地限 制了乡土建筑研究领域的发展。因此,在乡土建筑的研究中,不仅 要更新观念,摈弃乡土和现代对立的思想,而且还应该拓宽乡土的 概念, 将乡土与现代发生融合所形成的新乡土传统重新纳入研究视 野中。 3 乡土建筑与当代实践的整合 在文化认同不断质疑全球化的时代, 在生态环境和乡土建筑遗 产不断被破坏的时候,关注乡土传统与当代建筑实践的整合, 用可 持续性的理念去创造更适意的住居, 就显得比单纯的文献整理和编 撰更有时代性和紧迫性。 受当代建筑历史发展中传统主义运动的影响 3),我国的理论界 作出了回应,并在设计领域做出了颇有成效的探索。 如深圳万科第 五园在总体布局上对村落形态的捕捉,罗旭的“土著巢”对手工建 造和本土村落的迷恋,西藏阿里小学对自然的结合等, 无不体现了 建筑师对乡土建筑的眷顾以及与当代设计进行整合的企图。4) 但是 将乡土的知识、 技术和形态运用于当代建筑设计中仍然没有形成建 筑师的共同意识, 同时, 在这种整合中缺乏对乡土建筑实际功能运 行效果的研究(图2)。 乡土与当代设计整合的过程中,应该秉承批判态度,即不仅要 关注乡土的成就和品质, 承认许多乡土的技术、资源和形式是适宜 的和可持续的,同时不能忽略了乡土建筑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局限 性,避免任何关于乡土先天的具有适宜性或优越性的浪漫的思想。 不要把因技术条件所限而做出的空间选择,简单地认为在生态、气 候上都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例如院落), 并且当作环境设计的原 型, 简单地复制其形态特征, 从而丧失了在对乡土的重新诠释和理 解中获得新的设计启迪的契机。 对此, 就需要对乡土传统实际的运行效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测
地域建筑
REGIONAL ARCHITECTURE
迈向新时期的乡土建筑
在新世纪之初,急速增长的世界人口及其对住房的需求, 构成 了全球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即住房危机。而由所有者或居住者使 用当地材料和适宜技术进行自建的乡土形式的住居大约占世界总住 房量的 90%。与此同时,全球化、环境危机、文化冲突、信息技 术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认识方式和生活方式, 而且都与乡土传 统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因此,为了使乡土建筑在未来人居环 境的建设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有必要针对乡土建筑研究的现状、 观念及其与设计实践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1 乡土建筑研究现状与话语分析 早在 18 世纪人们就开始对乡土建筑发生了兴趣。19 世纪末, 乡土建筑正式进入了学术视野。20 世纪 60 年代末,许多开创性乡 土建筑研究著作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乡土建筑的研究。20 世纪 后 20 年左右,作为一个学术门类,乡土建筑的研究范式才真正被 确定下来,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种学术话语: 第一种话语主要是对历史和乡土建筑遗产的文献编辑和整理。 研究者大多是建筑历史学者和民俗学者等。通过田野调查,研究乡 土建筑的特殊形式、材料或规划平面的分类和分期, 追踪其分布和 扩散的模式,以及在社会历史文脉中类型的变化。这种话语隐含对 乡土的悲观态度, 认为乡土建筑没有真正的未来。 这种话语试图回 到过去,去寻找乡土建筑在历史上的使用和建造意义。因此,这类 研究尽管在成果的数量上不断增加,在手段上越来越先进,但由于 预设了乡土必将消亡的假定, 因此这种研究必然忽视乡土建筑的当 代诠释和再利用。 第二种话语强调在历史文脉中对乡土建造传统的研究。一方 面, 与第一种话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强调对乡土建筑在设计和使用 方法上的研究,以及传统意义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变化;通 过强调历史和文脉的重要性,试图将乡土从匿名的、怀旧的、过去 的关联中解脱出来, 并且明确强调乡土传统可以在现在及未来建筑 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理论层面上,它结合了多学科领域,分 析消费主义、遗产保护、 去疆域化等当前社会趋势对乡土建筑的影 响,用认同、协调、传统与现代性和场所等术语去探讨乡土建筑的 概念和含义。这类研究不仅认为乡土传统是动态的, 是一种在对地 域的认同中不断演变和转化的过程,而且积极地介入当下,为新时 期的乡土研究提供动力, 从而促进了乡土研究走向多学科综合的研 究领域。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乡土研究应该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对 乡土建筑的研究主要是对乡土建筑的描述和测绘, 对传统材料和形 制进行分类、 命名以及文献整理, 用拉普波特(R.Rapoport)的话来 说就是处在一种自然的历史阶段。1) 在观念上,乡土建筑被看作是 自然或自发的,并且处于不断的衰败和消亡过程中。因此,乡土建 筑研究自然充斥着怀旧和惋惜的情绪。 近年来,尽管乡土建筑研究 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第一种研究话语仍然占据主导。因此要 使乡土研究发生根本的转变,即走出第一种话语,全面转向第二种 话语,就必须从观念上重新对乡土进行认识。 2 乡土建筑观念的更新 要从观念上更新必然会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即如何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