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知识分享
初中杠杆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杠杆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43ed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8.png)
初中杠杆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的作用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者变形的原因。
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加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N)来表示。
1. 合力合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合成后的结果。
在杠杆中,合力是指作用在杠杆上的所有外力的合成。
2. 分解力分解力是指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在杠杆中,采用分解力的方法可以更清晰地分析作用在杠杆上的外力。
3. 力的平衡如果一个物体上的所有合力的合成为零,则称作该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在杠杆中,力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力的平衡,杠杆才能稳定地工作。
二、杠杆的原理杠杆是一种由刚性杆、轴及两个支点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中,力的作用点可以在杠杆上随意移动,这样可以改变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操作。
1. 杠杆的作用杠杆的作用是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通过调整杠杆上的外力的作用点,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推、拉、顶、挤等各种作用。
2. 杠杆的平衡在静力学中,杠杆平衡的原理是通过将作用在杠杆上的外力分解成两个平行的分力,然后再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进行分析。
只有当杠杆上的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时,杠杆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三、杠杆的分类按照杠杆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可以将杠杆分为以下几类:1. 按照杠杆臂的长度分:短杠杆和长杠杆。
短杠杆是指杠杆臂较短,作用力离支点较近;长杠杆是指杠杆臂较长,作用力离支点较远。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调整杠杆臂的长度,来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2. 按照杠杆支点的位置分: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是指支点在作用力和阻力之间;二级杠杆是指支点在作用力和阻力的同一侧;三级杠杆是指支点在作用力和阻力的相反侧。
不同的杠杆类别对应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力的传递方式。
3. 按照杠杆的应用领域分:动力杠杆和静力杠杆。
动力杠杆是指通过动力来产生机械运动;静力杠杆是指通过静力来使物体保持平衡。
动力杠杆适用于需要输出较大力的场合,而静力杠杆适用于需要保持物体平衡的场合。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4b5b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9.png)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过关知识点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如跷跷板)【注意】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它一定是硬棒。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注意】支点一定在杠杆上,而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到作用点的距离。
(认真区别作用线与作用点)0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直的B.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C.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动力臂不仅与动力作用点的位置有关,而且还跟动力的方向有关3.力臂的画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并表上相应的符号(l1或l2)。
如下图:一定点二画线三引垂线02如图甲所示,用钢丝钳剪铁丝时,钢丝钳可以看成是两个杠杆的组合,其中一个杠杆如图乙所示。
请在图乙中:(1)画出动力F1的力臂;(2)从A、B两点中选择更省力的位置,在该点处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
4.杠杆的平衡条件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缓慢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F1l1=F2l2)0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华利用杠杆、细线、钩码等器材进行探究:(1)调节杠杆平衡时,根据生活经验,需要保持杠杆在位置平衡。
从实验的角度来讲,杠杆在这个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读取。
(2)如图所示在杠杆左侧的A点挂上两个钩码,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在杠杆的右侧挂钩码时,是先确定细线位置再挂钩码还是先挂钩码再确定细线位置?。
九年级第一单元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第一单元杠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0300f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c.png)
九年级第一单元杠杆知识点杠杆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九年级第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习杠杆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第一单元杠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杠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组成的简单机械。
在杠杆中,支点是固定不动的,力的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左右两侧。
根据力的不同作用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二、杠杆的原理在杠杆中,力和力臂是关键概念。
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力是力的大小。
根据力和力臂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作用效果。
杠杆的原理可以概括为“力乘力臂相等”。
三、一级杠杆的应用一级杠杆是最简单的杠杆。
在一级杠杆中,力的作用方向与力臂的方向相反,通过调整力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实现力的平衡、增大或减小。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钳子就是一级杠杆的应用。
钳子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调整手柄的位置,使得手柄一侧的力臂变长,从而增大了力的杠杆作用,使得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夹取物体。
四、二级杠杆的应用二级杠杆在杠杆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
在二级杠杆中,力的方向和力臂的方向不一致,通过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实现力的平衡、增大或减小。
一个典型的二级杠杆应用是开瓶器。
我们在开瓶时,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和力的大小,可以轻松地打开瓶盖。
五、三级杠杆的应用三级杠杆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但在一些特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三级杠杆中,力和力臂的方向相同,通过调整力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实现力的平衡、增大或减小。
举个例子,乐器中的吉他就是一个应用了三级杠杆的典型例子。
在弹奏吉他时,通过调整手指的位置和力的大小,可以实现音调的变换。
六、总结通过学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的杠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都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原理和应用,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九年级上册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杠杆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741b2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d.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杠杆的知识点杠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力学工具,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关于杠杆的知识点。
一、杠杆的定义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支点是杠杆的旋转中心,作用于支点上的力称为力臂,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称为物体臂。
二、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位置的不同,杠杆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杠杆、第二类杠杆和第三类杠杆。
1. 第一类杠杆第一类杠杆的支点位于力的作用方向与物体的位置在支点两侧,如图1所示。
图1:第一类杠杆示意图在第一类杠杆中,当物体的位置改变时,力臂和物体臂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相等,即力臂乘以力等于物体臂乘以重力。
2. 第二类杠杆第二类杠杆的支点位于物体的一侧,力的作用方向在支点的另一侧,如图2所示。
图2:第二类杠杆示意图在第二类杠杆中,力臂始终大于物体臂,因此只需一较小的力就能平衡较大的力。
杠杆平衡的条件仍然是力矩相等。
3. 第三类杠杆第三类杠杆的支点位于物体的一侧,力的作用方向也在支点的同一侧,如图3所示。
图3:第三类杠杆示意图与第二类杠杆相比,第三类杠杆的力臂小于物体臂,因此需要更大的力来平衡物体。
同样,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相等。
三、杠杆的力矩计算力矩是评估杠杆平衡的重要性质,其计算公式为力臂乘以力的大小。
1. 正向力矩当力的作用方向与逆时针旋转方向相同时,力矩为正。
正向力的力臂是力对支点的垂直距离。
2. 反向力矩当力的作用方向与逆时针旋转方向相反时,力矩为负。
反向力的力臂是力对支点的垂直距离的相反数。
根据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我们可以比较各个力矩的大小,从而推断杠杆是否平衡。
四、应用案例杠杆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例子:1. 起重机起重机是应用杠杆原理的典型设备。
起重机的臂能使物体移动或举起。
在起重机中,杠杆通过改变力臂与物体臂的比例来提供机械优势。
2. 推拉门推拉门也是杠杆的典型应用之一。
门的铰链充当支点,人们在门把手上施加的力可以打开或关闭门。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217b7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6.png)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中物理中,杠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平衡与运动。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与杠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杠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物体,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杠杆原理基于力矩(力乘以力臂的长度),力矩的大小决定了杠杆的旋转效应。
2. 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和力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 一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中间。
- 二级杠杆:力和支点位于两侧,力的力臂更长。
- 三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力的力臂更长。
3.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达到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的和为零。
即,左力矩等于右力矩。
- 左力矩 = 右力矩- 力1 ×力臂1 = 力2 ×力臂24. 杠杆的应用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门锁:门上的钥匙扭动时,通过杠杆原理来开启或关闭门锁。
- 钳子和剪刀:通过杠杆原理来放大手的力气,更容易剪断物体。
- 榔头:通过杠杆原理来让榔头的头部拥有更大的力量,使得敲击更有效。
5. 杠杆的机械优势和机械劣势- 机械优势:当杠杆的力臂比例大于1时,杠杆具有机械优势,可以放大力的作用。
- 机械劣势:当杠杆的力臂比例小于1时,杠杆具有机械劣势,需要付出更大的力。
6. 杠杆和浮力的关系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上升力,杠杆原理同样适用于浮力力矩的计算。
浮力力臂的长度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7. 杠杆的稳定性杠杆的稳定性取决于重心的位置。
重心位于支点上方时,杠杆是不稳定的;重心位于支点下方时,杠杆是稳定的。
8. 杠杆和角度的关系力矩的大小还受到施力角度的影响。
当施力角度增大时,力矩也会随之增大。
9. 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物体的平衡:通过杠杆原理可以平衡物体,例如在搬运重物时使用工具。
- 工程设计:在建筑和机械设计中,杠杆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吊车、起重机等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杠杆中考问题考法与解法(学生版)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杠杆中考问题考法与解法(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852ed2cc17552706220854.png)
专题15 杠杆问题考法与解法知识点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说明: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2 表示。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2表示。
知识点2: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 标力臂(大括号)。
知识点3: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杠杆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三种杠杆的判定依据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即F 1L 1=F 2L 2,若L 1>L 2,则F 1<F 2;同理可得出其他结论。
三种杠杆的划分与比较见下表。
杠杆名称 力臂的比较 力的比较距离的比较特点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移动的距离能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移动的距离费力但能省距离O F 1 l 1l 2F 21.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2.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1)命题点:1)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减小杠杆自重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2)杠杆平衡螺母的调节: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3)实验时应调节钩码的悬挂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4f9f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2.png)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杠杆是物理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物理原理。
本文将以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杠杆的相关知识点为基础,详细介绍杠杆的定义、特性、公式和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杠杆原理。
一、杠杆的定义和特性杠杆是由一个在固定点旋转的刚体构成,它可以通过力的作用实现物体的平衡或运动。
根据固定点的位置和作用力的不同,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1. 一级杠杆:当固定点位于力的作用点和承受力之间时,称为一级杠杆。
在一级杠杆中,力的作用方向和力臂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即力的作用方向远离固定点。
2. 二级杠杆:当固定点位于力的作用点的一侧,承受力的另一侧时,称为二级杠杆。
在二级杠杆中,力的作用方向与力臂的方向相反。
3. 三级杠杆:当固定点位于力臂的一侧,并且力的作用点位于另一侧时,称为三级杠杆。
在三级杠杆中,力的作用方向远离固定点。
杠杆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在平衡时满足力矩的平衡条件,即承受力的力矩等于作用力的力矩。
2. 力臂:杠杆的力臂是指作用力与固定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力臂越大,所需力量越小。
3. 力矩:力矩是产生杠杆作用的关键因素,它等于力乘以力臂,表示力对固定点的转动效果。
4. 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承受力矩等于作用力矩,即F1 × d1 = F2 × d2,其中F1和F2分别为作用力和承受力,d1和d2分别为力臂的长度。
二、杠杆的公式和计算方法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定义,可以得出杠杆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对于一级杠杆,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承受力的大小:F1 × d1 = F2 × d2其中,F1为作用力,d1为作用力的力臂,F2为承受力,d2为承受力的力臂。
对于二级和三级杠杆,不能直接使用上述公式,需要转化为一级杠杆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对于二级杠杆:将承受力和力臂都乘以(-1),变成一级杠杆,即F1 × d1 = F2 × d2。
(完整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完整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e162f269eae009591beca6.png)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0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i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i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1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0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写成公式F i l i=F2l2也可写成:F i / F 2=12 / 1 1⑵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X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杠杆知识点费力 杠杆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 杠杆动力臂等于 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 时,应选费力杠杆。
物理八年级杠杆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杠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eb027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9.png)
物理八年级杠杆知识点杠杆是在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杠杆的基本原理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话来解释,那就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换句话说,如果你用更小的力去驱动一件更大的物体,那么你就使用了杠杆。
一、杠杆的基本组成杠杆主要由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三部分组成。
支点是杠杆绕其转动的点,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臂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二、杠杆的分类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而等臂杠杆则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
当这个条件满足时,杠杆会保持静止状态。
四、杠杆的应用杠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螺丝刀、钳子、剪刀等。
在物理学中,杠杆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和研究,例如:阿基米德浮力实验、滑轮实验等。
五、杠杆的特性杠杆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那就是平衡时的杠杆会保持平衡。
这意味着,如果你改变了杠杆的平衡,那么杠杆就会开始移动,直到再次达到平衡为止六、杠杆的计算要计算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和动力、阻力,我们需要先确定支点。
然后,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动力臂,从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是阻力臂。
而动力是你需要施加的力,阻力是你试图阻止物体运动的力。
七、杠杆的作用杠杆的作用有很多,如省力、变速、改变力的方向等。
例如,当你用杠杆撬动石头时,你可以使用较小的力来做更多的工作,这就是杠杆的省力作用。
而通过改变杠杆的角度,你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例如用扳手拧紧螺丝,使用的就是杠杆的力的方向改变作用。
八、杠杆的规律在物理学中,杠杆的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也是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重要贡献之一。
他发现了杠杆定理,即: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是一个与它质量相等的力,那么这个物体就会以其重量的1/2为半径,在一个半圆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力学、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杠杆原理知识点
![杠杆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f1c3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3.png)
杠杆原理知识点
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更改。
以下是杠杆原理的相关知识点:
1. 杠杆的定义: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物体,通过在一个力臂上施加力,可以产生一个力矩来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2. 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的支点在力臂的一端,二级杠杆的支点在力臂的中间,三级杠杆的支点在力臂的另一端。
3. 杠杆的力矩计算:力矩可以通过力乘以力臂的长度来计算。
力矩=力×力臂。
4. 杠杆的平衡条件:在平衡状态下,杠杆的总力矩为零。
即力矩的总和为零。
5. 杠杆的原理:杠杆原理基于力矩守恒定律。
当一个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支点两侧的力矩相等。
6. 杠杆的应用:杠杆原理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物理实验、工程设计等领域。
例如,剪刀、钳子、秤等工具都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改变。
7. 杠杆的优势:杠杆可以在不改变力的大小的情况下,改变力的方向或调整力的大小。
这使得人们可以用较小的力实现较大
的功效。
8. 杠杆的劣势:虽然杠杆可以放大力的效果,但同时也会降低力的速度。
这是因为力的放大需要增加力臂的长度,而增加力臂会使力的速度变慢。
以杠杆原理为基础,人们设计出了许多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方向的改变或者力的传递的设备和工具,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杠杆知识点总结物理
![初中杠杆知识点总结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274e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4.png)
初中杠杆知识点总结物理一、什么是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用来把人施加在杠杆上的力分成几部分或放大力的作用。
杠杆主要可以分为一、二、三类,简单来说就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刚体。
力臂长短的变化可以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用杠杆原理来抬起沉重的物体,或者用杠杆来使物体做旋转运动。
二、杠杆的原理1.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用来改变力臂的机械装置。
2.杠杆的力臂: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越长越能得到较大的力矩。
3.计算杠杆的力矩:力矩等于力臂与力的垂直距离的乘积。
4.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左边力矩等于右边力矩。
三、杠杆的应用1.抬重物:通过杠杆的杠臂原理可以轻松抬起较大的力量,比如用杠杆原理可以举起一辆小车。
2.车辆加速:在车辆的运动过程中,引擎发动,就使用了杠杆原理。
汽车的变速箱是一个杠杆装置,可以调整驱动轮的力臂长度,从而改变输出扭矩。
3.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钢索被很多工程师用作举升货物的工具,而这也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四、不同类型的杠杆1.一类杠杆:力臂在支点的同侧,力和目标在力臂的两侧。
例如开门和杠杆天平。
2.二类杠杆:力臂在支点的两侧,力和目标在力臂的两侧。
如挡板式刹车。
3.三类杠杆:力在支点的同侧,力臂和目标在力的两侧。
例如槓杆式开瓶器。
五、杠杆的优点与缺点1.优点:可以用很小的力移动很大的物体,增加了施力的效率。
2.缺点:如果使用不当容易损坏杠杆,比如过大的力量可以使其扭曲变形。
六、杠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开门:开门使用的手柄,就是一个用简单的机械原理做成的杠杆。
2.控制台:电视、电脑、印刷机中的控制台用起来都是很方便的,是用的也是杠杆原理。
3.出租车和自行车的刹车:这两类车辆的刹车系统中一般都是通过杠杆原理来实现的。
七、杠杆在工程中的应用1.桥梁:桥梁也是一种杠杆装置,它可以帮助使桥梁更加牢固。
2.门:大多数的门都是通过杠杆原理来设计制作的,好处就是可以省力。
初三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2a18e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0.png)
初三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杠杆的定义: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
支点是杠杆的转动中心,力臂是从支点到施力点的垂直距离。
2. 杠杆的作用: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
通过
杠杆,可以用小力量来产生大力,也可以用大力量来产生小力。
3. 杠杆的三要素:杠杆的三要素包括力臂、负重臂和力矩。
力
臂是从支点到施力点的垂直距离,负重臂是从支点到负载的垂直距离,力矩是力臂和施力力的乘积。
4. 杠杆的平衡条件: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矩的和为零。
即,左边力矩的总和等于右边力矩的总和。
5.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描述杠杆平衡的基本规律。
根据杠杆
原理,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边的力矩相等。
6. 杠杆的分类:杠杆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
级杠杆是力臂和负重臂相等的杠杆,二级杠杆是力臂大于负重臂的杠杆,三级杠杆是力臂小于负重臂的杠杆。
7. 杠杆的应用:杠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机械工程、
建筑工程和日常生活。
例如,剪刀、门铃、平衡秤等都是基于杠杆原理设计的。
以上是初三物理杠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
![2024年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cc6997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b.png)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 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磁极受力
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电磁铁
1电磁铁主要由通电螺线管和铁芯构成。在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通过时就失去磁性。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可以通过电流的有无来控制,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
归纳总结: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磁感线
①定义:根据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为了描述磁场人为假想的一种磁场。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如何提高物理成绩
考试时,先挑会的题目做
考试时,不管什么科目,答题按顺序做,遇到不会的题目先放过,先做自己有把握会做的题目,做到能拿分的题目绝不丢分,避免出现在不会的题目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出现答不完试卷的情况。做完所有的题目后再回过头来看那些需要花费时间分析的题型。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要检查一下试卷,所以在平时的做题中要练习自己的答题速度。
2、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3、力的概念的理解
(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物理下册杠杆知识点总结
![物理下册杠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d5fd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8.png)
物理下册杠杆知识点总结一、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由一个固定点(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力臂是指用来施加外力的杠杆的长度,支点是指杠杆的中心点,固定在支点上。
当一个外力作用在一个力臂上时,杠杆会绕支点旋转,从而产生力矩。
二、杠杆的原理杠杆的原理是以力矩平衡为基础。
力矩是力在距离上的乘积,是物体绕支点旋转的趋势。
在杠杆上作用着两个力,分别是作用在两个力臂上的力,这两个力会产生力矩。
当力矩平衡时,杠杆就处于静止状态,称为静力平衡。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计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杠杆的种类按照支点的位置不同,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1. 一类杠杆:支点在作用力和阻力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作用力和阻力在力臂的两侧,通过力矩平衡可以计算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2. 二类杠杆:支点在作用力和阻力之外。
在这种情况下,作用力位于支点的一侧,阻力位于支点的另一侧。
通过力矩平衡可以计算出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3. 三类杠杆:支点位于作用力和阻力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支点位于作用力和阻力的中间。
通过力矩平衡可以计算出作用力和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杠杆的分类杠杆可以按照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进行分类。
1. 机械优势机械优势是指在杠杆上作用的力与杠杆长度的乘积的大小关系。
当杠杆的长度不同时,所需的力也会不同。
根据力的大小关系,杠杆可以分为机械优势大于1的情况(增力杠杆)、机械优势等于1的情况(等力杠杆)和机械优势小于1的情况(减力杠杆)。
2. 作用点作用点是指在杠杆上施加外力的位置。
根据外力作用点的不同,杠杆可以分为受力点位于支点处、位于力臂上或者位于阻力臂上的情况。
3. 方向杠杆上施加的外力可以有多种方向,可以分为斜向力、垂直向力和水平向力等情况。
五、杠杆的应用杠杆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杠杆的应用情况:1. 撬开物体:撬开门、窗户、盖子等物体都可以利用杠杆原理。
中考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687e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3.png)
中考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1. 什么是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它可以用来增加力的效果,使得我们可以更轻松地移动物体或者举起重物。
杠杆通常由一根粗短的杠杆和两个支点组成,支点被称为杠杆的“转轴”。
2. 杠杆的基本原理杠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力的力臂和力臂的乘积相等的原理,也就是说,在杠杆平衡时,左端力臂的力乘以左端的力等于右端力臂的力乘以右端的力。
这个基本原理被称为“杠杆平衡原理”。
3. 杠杆的分类按照支点位置的不同,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 一类杠杆:支点在中间,力和物体的距离相等,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 二类杠杆:支点在一端,力在另一端,用于增大力的效果。
- 三类杠杆:支点在一端,力在中间,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4. 杠杆的力臂在杠杆中,力臂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力臂是指施加力的点到杠杆支点的距离,通常用字母l表示。
力臂越长,施加的力就越容易产生较大的转矩。
5. 杠杆的力矩在物理学中,力矩是指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
力矩的计算公式是:力矩 = 力 ×力臂。
在杠杆平衡时,杠杆上两边的力矩相等。
6. 杠杆的平衡在杠杆的平衡状态下,杠杆上各点的力矩相互平衡,即左端力臂的力乘以左端的力等于右端力臂的力乘以右端的力。
这个原理被称为“杠杆平衡原理”。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计算出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7. 杠杆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杠杆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门锁、起重机、剪刀等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掌握好杠杆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实际装置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使用它们。
8. 杠杆的机械优势杠杆可以帮助我们在施加小力的情况下达到较大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杠杆的机械优势。
利用杠杆的机械优势,我们可以更轻松地移动物体,举起重物等。
这种优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杠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掌握好杠杆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对杠杆的基本原理、分类、平衡状态、力臂和力矩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应用杠杆在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应用。
初二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e98dcc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d.png)
初二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本文将从定义、分类、杠杆的组成部分、杠杆的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帮助初二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杠杆知识点。
一、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可以使力产生作用和作用点移动的简单机械,是由一个固定支点和两个部件组成的。
通过施加外力来改变运动状态的工具称为杠杆。
二、杠杆的分类我们可以将杠杆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1. 第一类杠杆:支点在中间第一类杠杆也称为平衡杠杆,是指杠杆支点在杠杆的中心位置。
这种杠杆的特点是力的点与支点在同一侧。
当两边的分力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 第二类杠杆:负载在中间第二类杠杆也称为增力杠杆,是指负载或物体的重心在杠杆的中心位置,支点在杠杆的一端。
这种杠杆的特点是力的点不在支点同一侧。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的点要比负载的重心离支点远。
3. 第三类杠杆:力在中间第三类杠杆也称为减力杠杆,是指力的点在杠杆的中心位置,支点在杠杆的一端,负载在另一端。
这种杠杆的特点是力的点在支点同一侧。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负载的重心要比力的点远离支点。
三、杠杆的组成部分杠杆的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支点支点是杠杆的固定点,是力的作用点,它承受位置上的压力。
2. 力臂力臂是指力的点到支点的距离,它的长度决定了需施加多大的力才能平衡杠杆。
3. 负载臂负载臂是指负载到支点的距离,它的长度决定了负载的重量。
四、杠杆的原理杠杆的原理是基于扭力的平衡原理。
它基于一个简单的理念,即当两侧的扭力平衡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总扭力相等。
这意味着,若右边的扭力大于左边的扭力,则将发生顺时针旋转。
如果左边的扭力大于右边的扭力,则杠杆将逆时针旋转。
五、杠杆的应用杠杆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包括:1. 水龙头开关开放和关闭水龙头的杠杆系统是一种第一类杠杆系统,其支点是水龙头本身的轴。
2. 船锚升起和下放船锚需要一个长的杠杆系统,杠杆的长度和杠杆臂的位置将影响需要的力量。
3. 坐式划船机坐式划船机通过一个第三类杠杆系统来模拟真实的划船运动。
物理杠杆问题知识点总结
![物理杠杆问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8530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6.png)
物理杠杆问题知识点总结1. 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机械装置,由一个固定的支点、两个力臂和一个负载臂组成。
杠杆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工作的目的。
根据支点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2. 杠杆的原理杠杆的原理是利用力臂和负载臂的长度比例来达到力的平衡。
根据杠杆的原理,当一个力作用在力臂上时,可以通过支点将力转移到负载臂上,从而达到平衡。
根据杠杆原理,我们可以推导出杠杆的力的平衡条件:F1L1=F2L2,即第一个力与力臂的乘积等于第二个力与负载臂的乘积。
3. 杠杆的类型根据支点的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式,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是指力和负载位于支点的两侧,二级杠杆是指力和负载位于支点的同一侧,而三级杠杆是指负载位于支点的中间,力作用在负载上。
4. 力的作用在杠杆的作用下,力可以改变大小和方向。
力的大小取决于力臂和负载臂的长度,而力的方向取决于力臂和负载臂的相对位置。
通过对力的作用研究,我们可以推导出杠杆的力的平衡条件,从而实现平衡和工作的目的。
5. 杠杆的平衡问题杠杆的平衡问题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力和负载的平衡状态。
通过对杠杆的平衡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力和负载的关系,以及杠杆的平衡点。
在解决杠杆的平衡问题时,可以使用力的平衡条件来达到平衡状态。
6. 杠杆的应用杠杆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杠杆被用于搬运重物、实现机械传动、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等方面。
通过对杠杆的应用可以实现各种工作目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
总结:通过对物理杠杆的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杠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杠杆的定义、原理、类型、力的作用、平衡问题以及应用,有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希望通过对物理杠杆知识点的总结,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杠杆的原理和方法。
九年级物理八下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八下杠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d5877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9.png)
九年级物理八下杠杆知识点杠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
无论是搬运重物还是开启门窗,杠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物理学中,杠杆是一种能够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九年级物理八下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一、杠杆的定义与概念杠杆是由一个固定点(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支点处的力臂称为“支臂”,与力的作用方向垂直,另一侧的力臂称为“力臂”,与力的作用方向平行。
二、杠杆的原理杠杆原理指出,当一个杠杆在平衡状态下,力的矩(力乘以力臂)相等。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力通过较小的力臂施加在一个物体上,相应地必须通过较大的力臂施加另一个力才能实现平衡。
这一原理可以用公式表达为:F1 × l1 = F2 × l2,其中F1和F2分别为两个力的大小,l1和l2分别为其所对应的力臂长度。
三、一级杠杆一级杠杆指的是支点位于力的中间的杠杆。
通常,一级杠杆的力臂和支臂长度相等,这意味着施加在支臂上的力和施加在力臂上的力是相等的。
四、二级杠杆二级杠杆指的是支点位于力的一侧的杠杆。
在二级杠杆中,力臂和支臂的长度不相等。
由于力臂较长,所以所需的力会更小。
这种杠杆常用于实现力的放大效果,例如撬棍。
五、三级杠杆三级杠杆指的是支点位于力的另一侧的杠杆。
在三级杠杆中,力臂较短,因此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实现平衡。
这种杠杆常用于实现力的缩小效果,例如钳子。
六、杠杆的应用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举个例子,开门就是一个杠杆的应用。
门的铰链处充当支点,人施加的力通过较大的力臂作用在门上,使得门可以轻松打开。
类似地,拧开瓶盖、掰开坚果壳等操作也都是基于杠杆原理。
除了日常生活,杠杆在工程与工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建筑工地中的起重机构、机械设备中的摩擦力控制、汽车发动机的活塞运动等等都涉及到杠杆的运用。
七、杠杆的优势与劣势尽管杠杆在力的放大和缩小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杠杆知识点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
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⑵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
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
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
⑶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
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名称结构
特征
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
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杠杆动力臂
等于
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经典考题
1、图5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
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
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
是 (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
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2、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杆垂直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这个直杆()
A. 始终是省力杠杆
B. 始终是费力杠杆
C. 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 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3、如右图,旅游登山时蔓背囊中的物品有轻有重,应该怎样摆放更科学
呢? ( )
A.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下部。
B.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
C.从取拿方便考虑,把常用的放上
部。
D.随意摆放都可以。
4、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 )
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5、将一圆柱体油桶推上台阶,现分别在A、B和C点用力,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最小的推力是 ( )
A.F A B.F B C.F C D.一样大
6、如图所示,在杠杆AOB的A端挂一个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个重为G B的物体时,
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
A.G A=G B B.G A<G B C.G A>G B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
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 N;保持F的方向
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10、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11、如图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轴,由竖直位
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M,则
()
A.F增大,l增大,M增大
B.F增大,l减小,M减
小
C.F增大,l减小,M增大
D.F减小,l增大,M增大
12、甲、乙两个身高相同的人抬着一个木箱沿斜坡上山,木箱的悬点恰好在抬杠的中央。
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甲与F乙的关系是()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已知条件不
足,所以无法判断
13、把一个油桶绕着支点C推上台阶,在无滑动时,最省
力的施力方向是:
A. M;
B. N ;
C. P ;
D. 三种方法力大小是一样的.
14、重为G的均匀硬棒悬于O点成竖直,现在下端施一水平拉力让棒缓慢转过θ角,在棒转动的过程中: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
C.动力逐渐变大; D.动力逐渐减小.
15、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匀速提升重物G的过程中:
A.F大小不变; B.F逐渐变大;
C.F逐渐变小; D.F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
16、象图那样,用始终垂直于与木头的力F将木头缓慢地抬起,在抬起的过程中,力F大小将:
A.不变; B.渐渐变小; C.渐渐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17、如图所示,杠杆OA的B点挂着一重物,A端用绳子吊在滑环M下,此时OA 恰好成水平,且A点与圆弧架PQ 的圆心重合,那么当滑环M从P点逐渐滑到Q点的过程中,绳子对A端拉力的大小将:
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少;D,由大变小再变大。
18、用一段细线将粗细均匀的直铁丝吊起后,直铁丝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右端折叠一段:(1)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猜想此现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就是―个杠杆,它的支点是点,在匀速拉起吊桥时,它属于一个_____________杠杆。
20、如图所示,灯重30 N,灯挂在水平横杆的C端,O为杠杆的支点,水平杆
OC长2 m,杆重不计,BC长0.5 m,绳子BD作用在横杆上的拉力是多少?
(∠DBO= 30°)
21、图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2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现在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杆的中点A施加一适当大小和方向的力,可使杠杆OB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能使杠杆平衡的力是(不计杠杆自重)()
A. B.
C. D.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
1、
2、C
3、B
4、A
5、B
6、B
7、30 不变_
8、B
9、B
10、点拨在卸车时,车厢(杠杆)将绕着图中C点(支点)转动,而使车厢(杠杆)转动的动力是液压杆施的竖直向上的力,阻碍车厢(杠杆)转动的阻力是竖直向下的货物重力。
若要使杠杆省力(即动力<阻力=,应有CA<CB,也就是说货物A应放在车厢后部。
答选C
11、点拨如图中由竖直位置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L逐渐减小,而木棒的重不变,重力的力臂L G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M=FL=GL G,而水平动力F=,由上述两式可知M增大,L减小,F增大。
答选C
12、A
13、B
14、.C
15、A
16、B
17、D
二、实验,探究题
18、解析:解题关键是应将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可以把这根用细线吊起的直铁丝看成是一个杠杆,要运用杠杆原理判断,看折叠以后左右两段杠杆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谁大,谁就下沉。
答案:(1)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左段下沉
(2)依据:由于它粗细均匀,且开始时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支点位于直铁丝的重心且为它的几何中心,支点左右两段的重心到支点的距离相等,若将右端折叠一段,则支点右段的重心向支点方向移动,支点右段的力臂变小,支点左段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支点右段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从而破坏了平衡,因此左段下沉。
三、填空题
19、C 省力
四、计算题
20、80N
五、作图题
21、图所示,力的方向、力臂、垂直符号各一分(3分)
六、多项选择
2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