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离技术第六章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3

合集下载

药物分离技术第六章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2

药物分离技术第六章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2

2019/11/10
19
四、凝胶色谱分离的步骤
样品处理
G-75以下的凝胶需 要泡1天,而G-100 以上的型号需泡3 天 ,可加热缩短时间
1.直接加样至层 析床表面 2.样品液的加入 量应掌握在凝胶 床总体积的5%~ 10%
• 溶胀→装柱→上样→洗脱→再生
搅拌下,缓缓地、 均匀地、连续地加 入已经脱气的充分 溶胀的凝胶悬浮液, 同时打开柱端阀门
16
第二节 凝胶色谱分离技术
四、凝胶色谱分离的步骤
2、凝胶的选择:
(1)凝胶的孔径:凝胶孔径决定了 被排阻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下限。 样品分子较填料的孔径过大或过 小,均得不到有效分离 。
移动缓慢的小分子物质,在低交联度的 凝胶上不易分离,大分子物质同小分 子物质的分离宜用高交联度的凝胶。
(2)凝胶的颗粒
13
第二节 凝胶色谱分离技术
四、凝胶色谱分离的步骤
1、色谱柱的选择: 一般用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
选择色谱柱—选择凝胶--选择溶剂
制备用色谱柱:
直径:直径大于2cm,但加样时应该均匀分布于凝胶柱床面上。
(柱比:指柱高与直径的比。)
高度:凝胶柱分离度与柱高平方呈正比,过高易发生挤压阻塞,长度不超过 1m,一般柱长20~30cm,柱比(5:1)~(10:1)。
检查 均匀 性
控制速度
2019/11/10
20
第二节 凝胶色谱分离技术
四、凝胶色谱分离的步骤
4、凝胶色Leabharlann 操作:凝胶的溶胀,装柱,柱均匀性检查,样品溶液的处理,上样,洗脱收集,再生,保存。
3)柱均匀性检查:看是否有断层或气泡。 4)样品预处理: 应归样品溶液进行过滤或离心,防止有沉淀。

药物分离技术 教学大纲

药物分离技术  教学大纲

药物分离技术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50310Z10课程名称:药物分离技术/Drug Separation 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制药工艺学药物化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冯淑华主编,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李淑芬,白鹏主编,制药分离工程(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利用待分离物系中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

药物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最重要的前提是获得所需纯度的化合物。

药物特别是制剂中的药物的分析,也大多要求先进行分离纯化。

因此,分离纯化技术是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与分析中的关键技术。

本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药物研究、开发相关的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药物分离纯化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方法、流程,熟悉各种分离纯化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新型药物分离工程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药物分离知识,针对具体的药物分离目标设计选择合理的分离工艺和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合成药、生物药、植物药的分离纯化技术,包括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特点及一般工艺过程;分离与纯化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分类、工艺及原理,以满足制药工程专业适应本专业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

能力:1、具有对药物混合物进行分析、分离的能力,合理设计分离工艺和选择设备类型;2、具有对药物分离工艺、技术进行优化的能力;3、具有能够恰当运用现代分离技术手段对药物混合物进行分析,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4、能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相关工作进行分析,并用于解决复杂制药工程问题。

化工分离过程第6章吸附与制备色谱

化工分离过程第6章吸附与制备色谱

色谱过程的流出曲线和保 留参数
色谱过程可以用其流出曲线(色谱柱出口溶质浓度对时间或洗脱 体积的标绘)来描述和保留参数来表示,见图。
VR
V0
0
0
2
4
6
8
1 .5 .3Leabharlann .2 .15V0:整个柱中的流动相体积,称为滞液量。 VR:溶质从色谱柱一端进样开始直至其从色 Volume 谱柱另一端流出所需的流动相体积,称为该 溶质的保留体积。
至色谱柱
为了节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的用量,可采用梯度洗脱方法。即洗脱剂的 浓度在洗脱过程中是逐渐增加的,以逐步增强“洗脱力”。这可以采用 简单的双容器梯度洗脱装置来实现。在洗脱过程中,与固定相结合最弱 的组分首先被洗脱下来,然后随着洗脱力的逐步增强,吸附在固定相上 的其它组分按其结合的弱强依次被洗脱。梯度洗脱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是目前在色谱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
5 1
12
13
抽真空
4 3
2 7
15
16
解决办法:为此开发了采用活性炭为吸附剂的吸附流程,可使气相中
的氯苯浓度从约28 mg/L 减少到约1.5 mg/L,并使生产中溶剂损耗减 少约三分之二。研究表明,活性炭可吸附约相当与其装载质量10%的氯 苯,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可用水蒸气脱附后重复使用。
6.3 色谱分离的基本 原理
色谱过程中能处理尽可能多的样品
超载和非线性色谱
当上样量逐渐增大,分离效果逐渐变差,分离峰有可能开 始重叠,等温吸附线开始趋向非线性,色谱峰的形状开始偏离 高斯分布。称之为“超载”(overload)。依上样形态的不同, 超载可分为浓度超载和体积超载。
为了定量地定义超载,有人建议:与理想的线性色谱过程

分离答案第六章

分离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高效薄层色谱1.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比较有那些优点?TLC的优点:1.能同时分离多个样品2.固定相和移动相选择和变换具有较大灵活性3.不需要特殊设备、投资少,可以手工操作 4.省溶剂、省材料、省时间、经济 5.未知组分分离后可制备,用于定性 6.可以作为HPLC条件选择预实验2. 解释比移值和分离度。

(1) 比移值(Rf):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相移动距离之比。

R=2d/(w1+w2)3. 高效薄层色谱电眼点样方法。

点样方法(1) 定量毛细管(玻璃,铂-铱毛细管)(2)自动点样(CAMAG公司Nanomat点样器)(3)接触点样(contact spoting)第七章高效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1.什么是高效毛细管电泳?及其特点(与HPLC比较)。

高效毛细管电泳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或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相分离技术。

(与传统电泳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比较)◆∙∙∙∙∙ 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现自动化。

◆∙∙∙∙∙ 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

(>105-106,3.1 min分离36种无机及有机阴离子)◆∙∙∙∙∙ 操作模式多,分析方法开发容易。

◆∙∙∙∙∙ 实验成本低,消耗少。

(1-50 nL)◆∙∙∙∙∙ 实验成本低,消耗少。

(1-50 nL)◆∙∙∙∙∙ 分离在水相介质中进行。

◆∙∙∙∙∙ 应用范围极广。

2.什么电渗流,以及电渗流产生的原因?电渗流当在含有缓冲溶液的毛细管柱两端施加高电压时,管内可迁移的被水化的离子向阴极或阳极移动,使管内液体随迁移着的离子一道移动,形成一种液流,称之为电渗流(electroosmotic flow,EOF),电渗流产生的原因:毛细管柱内表面存在硅醇基, 当pH>3时,硅醇基Si-OH离子化,所产生的SiO-负离子使毛细管壁带负电荷。

缓冲溶液中的阳离子靠静电吸附和分子扩散在固液界面形成双电层,产生电势差。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定方法与技术色谱法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定方法与技术色谱法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通过气相色谱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组分引入质谱仪中进行检测和鉴 定。该方法可用于分析挥发性成分、脂肪酸、酯类等复杂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04 色谱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成 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柱色谱法
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 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
应用
常用于分离和纯化天然药物中的 脂溶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
化合物等。
步骤
装柱、上样、洗脱、收集、检测。
薄层色谱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吸附和分 配行为差异进行分离。
应用
常用于分离和鉴定天然药物中的水溶性成分,如 多糖、氨基酸等。
步骤
制备薄层板、点样、展开、显色、扫描和鉴定。
感谢您的观看
指纹图谱技术有助于评估天然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发现可能 的掺杂物或假冒伪劣产品,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多指标质量控制
多指标质量控制是指同时考虑多个指 标来评估天然药物的质量,包括化学 成分的含量、纯度、稳定性等。
通过多指标质量控制,可以更全面地 评估天然药物的质量,确保产品的质 量和疗效的稳定性。
详细描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可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类型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类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总结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将气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的高鉴别能力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复杂天然药物 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原理
利用溶剂将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 分溶解出来,达到提取目的。
操作方法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适用范围广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混合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生物 大分子等。
可重复性高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重复 性,能够保证分离结果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缺点
01
02
03
成本较高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需要使 用专门的仪器和耗材,成 本较高。
需要专业操作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需要专 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操作难度较大。
适用范围广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药物,包括小分子化合 物、大分子蛋白质、多糖等。
操作简便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操作相对 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规模
化生产。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未来展望
新型材料的研发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新型的色谱填 料和介质被研发出来,进一步提高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效 果和效率。
可能造成样品损失
在制备色谱分离过程中, 可能会造成目标成分的损 失或降解,影响产物的纯 度和产量。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1 2
新型固定相的开发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型固定相的研发和 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效率和纯 度。
连续色谱分离技术
连续色谱分离技术能够实现连续进样和分离,提 高分离效率,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化和自动化
未来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实现 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将更加 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
联合应用
未来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将与其他分离技术联合应用,形成 多级分离流程,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收率。

《分离工程第六章》课件

《分离工程第六章》课件

04
分离工程的应用领域
石油工业领域
01
02
03
石油分离
利用分离工程原理,将石 油中的不同组分进行高效 分离,如汽油、柴油、润 滑油等。
油气处理
通过分离技术对油田采出 液进行脱水、脱气和净化 处理,提高采收率和产品 质量。
石油化工
分离工程在石油化工中应 用广泛,如烯烃、芳烃、 合成橡胶等生产过程中的 分离和纯化。
萃取技术在处理放射性废液、提 取植物油、分离石油组分等领域
应用广泛。
吸附技术
吸附技术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不 同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实现气
体或液体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吸附剂可以选择具有特定孔径和 表面性质的分子筛、活性炭、硅
胶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吸附技术在气体分离、废气处理 、气体纯化等领域应用广泛,是
一种高效节能的分离技术。
在分离过程中,相平衡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物质在不同相态下的溶解度、蒸 汽压等性质差异,通过相平衡计算,确定最佳分离条件。
相平衡原理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蒸馏、萃取、吸收等分离技术。
传质过程原理
传质过程是物质传递的一种方式,主 要涉及到物质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的 过程。
传质过程原理涉及到质量传递的基本 概念和扩散理论,通过了解扩散系数 、传质系数等参数,可以更好地应用 传质过程原理。
高分子膜材料
研究开发具有高渗透性、高选择性的高分子膜材料,用于膜分离 过程。
智能材料
利用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材料、自适应材料等)实现分离过程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新型分离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新型萃取技术
研究开发高效、低能耗的萃取技术,如反胶团萃取、膜萃取等。
新型吸附分离技术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集成化:将多个色谱单元集成在一 个系统中实现连续高效的分离过程。
应用领域:药物分离纯化、食品安 全、环境保护等领域。
色谱分离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化色谱分离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分离过程提高分离 效率和准确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自动化色谱分离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分离过程的连续化和远程控制提 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为误差。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中的色谱分 离技术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色谱分离技术概述 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 色谱分离技术的操作流程
色谱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色谱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添加章节标题
色谱分离技术概述
定义和原理
定义:色谱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 平衡的差异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新型色谱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色谱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新型色谱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 新型色谱材料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实例 新型色谱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色谱分离技术的联用和集成化
联用技术:将两种或多种色谱技术 联用提高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优势:提高分离纯度、分离效率和 分离范围降低能耗和试剂消耗。
THNK YOU
汇报人:
在疫苗的分离纯化中色谱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疫苗成分的大小、电荷、疏水性等性质进行分离从而 实现高效、高纯度的分离效果。
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去除疫苗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疫苗的分离纯化中色谱分离技术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如离心、过滤、超滤等进一步提高疫 苗的纯度和质量。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 吸剂,具有大孔网状结构,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 及各种有机溶剂。
特点:吸附性能好,对有机成分选择性较高,机械强度高,价格低廉,
再生处理方便。
应用:目前大孔吸附树脂色谱被广泛引用于天然药物有效部位
及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
五: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的应用
2.被分离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1)被分离物质极性大小的影响
由于极性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应根据分子中极性基团(如羧基, 羟基,羰基等)与非极性基团(如烷基等)的数目和大小来综合判断。
(2)被分离物质分子大小的影响
化合物的分子体积越大,疏水性增加,对非极性吸附树脂的吸附能 力越强。分子体积大的化合物应选择大孔径树脂。
超临界流体色谱
.
四:色谱的分类
超临界流体色谱 用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温度、临界
压力以上的流体)作为流动相进行的 色谱即为超临界流体色谱。
由于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使得溶质在超临界流体 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从而促进了 组分的分离,具有较高的分离度。
.
五: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的应用
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
一.制备色谱简介
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 项中具有不同分配 系数
}实现分离
通过两相不断的相 对运动
色谱的分类
操作方式
— 分析型
分析工具
— 制备型
分离技术
.
制备色谱
制备色谱:是能分离纯化制备一定量样品
的色谱分离技术
相间的吸附 分配系数 离子交换平衡值
相间 滞留 时间 不同

制备色谱技术原理及其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制备色谱技术原理及其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摘要:制备色谱技术是用于分离提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一种重要技术。

现简要综述了各类制备色谱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各类制备色谱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制备色谱技术;应用;天然产物;原理0 引言制备色谱技术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其目的在于分离制备一种或者多种纯组分。

从最早的常压柱色谱技术、薄层色谱技术,到后来发展起来的加压液相色谱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模拟流动床色谱技术等,制备色谱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分离多组分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尤其在自然界中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纯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重要的制备色谱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情况。

1 制备色谱技术的原理1.1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技术属于液相色谱技术的范畴,经典的制备型薄层色谱设备简单,投资较少,但处理量较小,通常用来分离毫克级的样品,且被分离的化合物需要从薄层板上刮下,并将其从吸附剂中提取出来。

薄层色谱中常用的是硅胶吸附色谱,其次是氧化铝吸附薄层色谱。

1.2 常压柱色谱常压柱色谱应用较为广泛,技术也相对成熟,主要包括吸附柱色谱、分配柱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干柱色谱等。

其中,吸附柱色谱中的硅胶吸附柱色谱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常压柱色谱。

吸附柱色谱的技术原理是不同化合物由于分子结构不同,与吸附剂表面作用力的大小也不同,同一种冲洗溶剂对不同分子结构的化合物溶解度不同,致使冲洗溶剂在冲洗时,不同化合物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流动速度不同,从而将复杂混合物分离。

1.3 加压制备色谱加压制备色谱技术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它是将分离填料填装在色谱柱内,用液体流动相进行洗脱,利用药物中不同活性成分与填料相互作用力的差异来分离混合物。

一般将压力0.2 MPa 左右的称为快速色谱;压力低于0.5 MPa的称为低压制备色谱;压力在0.5~2 MPa的称为中压制备色谱;压力大于2 MPa的称为高压制备色谱,也叫高效液相色谱。

浅谈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

浅谈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

浅谈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摘要】制药工程是制药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制药分离技术则是其中的核心。

本文旨在探讨制药分离技术在制药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常用的制药分离技术,包括离心分离技术、过滤分离技术、结晶分离技术和色谱分离技术。

这些技术在药物生产和提纯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着讨论了制药分离技术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制药分离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将为制药工程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深入研究和应用制药分离技术对于提高药物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制药工程、制药分离技术、离心分离技术、过滤分离技术、结晶分离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应用、发展方向1. 引言1.1 制药工程的重要性在现代制药工程中,制药分离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药物的研制、制备等方面,更关系到药物的纯度、质量以及安全性。

制药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制药工程的核心在于药物的制备过程,而药物制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制药分离技术。

只有通过有效的分离技术,才能将复杂的混合物中目标物质提取出来,保证药物的纯度和质量。

制药分离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分离出所需要的活性成分,还可以去除杂质和控制药品的粒度大小,从而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药效。

制药分离技术在制药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只有不断提升分离技术的水平和效率,才能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药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制药工程的发展、提高药品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制药分离技术的定义制药分离技术是指制药工程中用于将不同化学成分或物质分离、纯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各种药物和原料药可能会混合在一起,需要通过分离技术将它们分开,以获得所需的纯净药物品。

制药分离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制药中间体的分离、提取、纯化等多个环节。

通过制药分离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凝胶色谱分离技术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第四节 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技术 第五节 制备柱色谱分离技术 第六节 亲合色谱分离技术
2019/11/10
1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一、简介
1、概念
逆流色谱:是一种不用固态支撑体或载体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是一种特 殊的连续萃取装置。 2、发展 最早的逆流色谱是液滴逆流色谱(DCCC),后来发展了离心逆流色谱 (CCCC)和高速逆流色谱(HSCCC)。 3、特征: 互不相溶的两相在分离过程中做逆流运动,溶质组分由于在两相中分配系 数不同而得到分离。 4、应用: 适合分离极性物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一、薄层色谱条件 1、固定相选择
应从被分离物质极性和固定相的性能的强弱这两方面考虑。
被分离物质极性
固定相性能/活性 展开剂极性

弱(稍小)




极性大的物质应选用极性略小的吸附剂,否则由于作用力大而难于洗脱;极
性小的物质,则选用极性强的吸附剂,否则会因作用力小而不能分离。
2019/11/10
16
常用固定相吸附剂简介
常用的反相硅胶有C18、C8等。反相色谱多用于柱层析。
2019/11/10
19
常用固定相吸附剂简介
(2) 氧化铝
有三种类型:碱性氧化铝(PH 9)、中性氧化铝(pH 7~7.5)及酸性氧 化铝(pH 3.5~4.5)。它们都是由氢氧化铝制得,但条件不同。
活性:与其含水量有关。 目前除了生物碱等碱性物质外,很少用。
(1)分配系数考虑
通常调整固定相达到管柱总体积的50%以上,将分配系数调整在0.5~2。
K<0.5样品很快随流动相留出来; K >2分离时间长,同时溶剂消耗量大。
(2)满足固定相保留率
尽量选择挥发性强的溶剂,溶剂体系的沉淀时间应小于30s。
固定相保留率测定方法:各取2ml平衡后的上下相溶液,移入一个5ml的刻度玻璃 管中,密封上下摇动5次后静置于水平面上,并测定两相分层时间—沉淀时间。
5.收集:展开确定了所要的谱带后,用适宜工具如刀片将所需成分的谱带同 吸附剂一起刮下,收集,选取适宜溶剂将所要组分洗脱下来,并清洗工具, 合并洗脱液。
将洗脱液收集,浓缩即可。如必要,可对收集物进行重结晶,以提高 提取物的纯度。
2019/11/10
31
第四节 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技术
2019/11/10
2019/11/10
20
常用固定相吸附剂简介
(3) 纤维素
纤维素种类:有两种。
(1)天然纤维状纤维素:简称纤维素,(2)微晶纤维素:是用棉花等原料制成,纤维素分子由排列得比较规则的 微小结晶区域(一般约占分子组成的 85%)和分子排列杂乱的无定形区 域交链而成,微晶纤维素的粒度为20~40μm。
2019/11/10
4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二、液滴逆流色谱
2019/11/10
5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二、离心液滴逆流色谱
离心液滴逆流色谱比液滴逆流色谱进步的地方就是使用离心加快重力分离。
2019/11/10
6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二、离心液滴逆流色谱
离心液滴逆流色谱比液滴逆流色谱进步的地方就是使用离心加快重力分离。
(3)化合物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测定 各取1ml平衡后的上下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样品溶液,充分振摇后静置,
用高效液相测定。或用薄层色谱分离显色后,比较上下层样品斑点颜色深浅。
2019/11/10
10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1、溶剂系统选择
具体操作方法: (1)首先通过上述方法考察被分离物质的极性,然后在调整获得极性合适的分离体系 (2)首先选出一个能使样品全部溶解的溶剂体系,再调整溶剂比例,使被分离组分满 足K值和α要求,以提高分离度。
极性溶剂为乙酸乙酯体系, 由水和乙酸乙酯组成,再加 入甲醇、乙醇、正丁醇等调 整体系极性。 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体系。
2019/11/10
11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2、应用
2019/11/10
12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2、应用
2019/11/10
13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2、应用
2019/11/10
14
第四节 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技术
制备色谱:以色谱为手段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所需要的纯化合物。
2019/11/10
15
第四节 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技术
特点:快速、简便、高分辨率。 薄层厚度:
分析用的薄层厚度一般为0.25mm;制备用薄层其厚度为0.5~3mm。 样品量一般在1mg~1g。
三、离心薄层层析(RPC )
1、概述 是薄层色谱的重要分支,也称强迫流动薄层色谱,是通过外力强迫展
但加热到100℃左右,此结合水能被可逆地除去,硅胶又恢复吸附能
力。我们在制备薄层板后需进行活化,即为此目的。
2019/11/10
17
常用固定相吸附剂简介
荧光硅胶
在硅胶中加人荧光剂,制成的薄层在紫外光照射下显荧光,而样品斑点处 不显荧光,呈暗色,从而可检出斑点位置;这适用于那些本身无色,在紫 外灯下也不显荧光,又无适当显色剂显色的化合物。
缺点:流动相进口和出口必须使用旋转流体密封件,易耗损。 限制流动相的流速和离心速度。
2019/11/10
7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三、高速逆流色谱
高速逆流色谱:利用了一种特殊的流体动力学(单向流体动力学平衡)现 象,使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相在高速旋转的螺旋管中单向分布。其中一相 作固定相,由恒流泵输送载着样品的流动相穿过固定相,利用样品在两相 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实现分离。
3.展开: 4.显色 :必须是不破坏型,不能用试剂显色, 可采用
(1)碘蒸气显色
(2)紫外线显色
若必须化学方法进行显色,则也可用一玻璃板遮住中间部分,使其两侧
各露出一小条,然后喷雾显色。
2019/11/10
30
第四节 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技术
二、薄层色谱操作技术
铺板→活化→点样→展开→(显色)→收集
(定量分析、制备纯样品、定性检出 )
静置区
2019/11/10
8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三、高速逆流色谱
高速逆流色谱:分析型、半制备型和制备型三大系列。 不但非适合极性化合物,也适应极性化合物。
2019/11/10
9
第三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三、高速逆流色谱
1、溶剂系统选择
溶质在固定相的量 k 溶质在流动相的量
K——分配系数;
2019/11/10
26
第四节 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技术
一、薄层色谱条件
2、展开剂的选择 多元混合展开剂的应用
(1)弱极性溶剂体系:大多由石油醚、苯、环己烷等组成,适用于极性小的物质, 实验中可根据需要加入甲醇、乙醇,乙酸乙酯调节溶剂的极性,以获得较好的 分离效果。
(2)中等极性的溶剂体系:由氯仿和水基本两相组成,由甲醇、乙醇,乙酸乙酯 等来调节,适合于蒽醌、香豆素,以及一些极性较大的木脂素和萜类的分离。
2、展开剂的选择 主要考虑样品中各组分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度及吸附
剂的活性等因素来考虑。
2019/11/10
23
第四节 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技术
一、薄层色谱条件
2、展开剂的选择 初步筛选:可采用微量圆环技术。
方法: (1)将样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挥去溶剂,滴少量溶剂与薄层的斑点 上,若样品斑点未发生扩散或位移,则需增加展开剂的极性; (2)若样品斑点向展开剂前沿快速扩散,则需降低展开剂的极性。
溶剂极性大小: 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正
丙醇<乙醇<甲醇<水<冰醋酸
2019/11/10
24
一、薄层色谱条件
2、展开剂的选择
溶剂系统选好后,则可在制备薄层板上 进行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 调整,以便达到分离的目的。
薄层色谱的比移值(Rf值)可衡量分离 效果。
(3)强极性溶剂:由正丁醇和水组成,也由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 合于极性很大的有机碱类化合物的分离,如生物碱的类化合物的分离。
2019/11/10
27
问题
有个中药提取物,其中含有某黄酮苷及其苷元,硅胶薄层色谱展开 后,那个成分的Rf值较大?若用氯仿甲醇溶剂系统进行展开时,期中一 个成分在原点没有移动,如何调节展开剂使之移动?
32
2019/11/10
33
第四节 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技术
制备薄层与常规薄层的区别
薄板的厚度不同; 板的大小; 分离的样品量大 ; 检测必须是不破坏型,即不能用试剂显色。 样品连同吸附剂一起刮下,放入烧杯中(或装入柱中)选用适当溶剂
将组分洗脱出来。
2019/11/10
34
第四节 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技术
甲基纤维素钠、5%的聚丙烯酸水溶液或5%的淀粉浆。 硅胶薄层一般在105~110℃活化30~60min,活化程度与加热时间有关。 活化好的薄层一定要放在干燥箱中保存。因为吸附剂非常易吸水,在50%
湿度的空气中放置5min,可以吸收失去水分50%,10min吸收 80%。 制备好的薄层板可现行用适当的溶剂进行预展开,以除去吸附的杂质。
硅胶
硅胶的分离效率取决于其颗 粒大小和粒度分布范围,颗 粒大范围宽效果差,但是展
开快,斑点分散。
(1) 硅胶:SiO2 xH2O 是一种极性吸附剂。 硅胶的活化:硅胶的吸附活性与其表面吸附的水的量有关,硅胶表面
存在硅醇基,通过氢键与极性化合物结合,用于分离有机物;也可通过 氢键与水结合,当吸水大于12%时,则失去活性或吸附性,不能用作吸附 色谱,只能用作分配色谱的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