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吸附柱色谱技术实际应用

合集下载

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的结果是

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的结果是

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的结果是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的结果是一种高效且广泛应用于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的方法。

它通过利用硅胶在其结构上的吸附性质,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分离。

本文将从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探讨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的结果。

一、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原理硅胶吸附柱色谱是一种静相液相色谱法,它利用硅胶颗粒作为固定相,通过化合物在硅胶表面的吸附与解吸动力学过程实现分离。

硅胶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能够与多种化合物发生作用,从而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

硅胶吸附柱色谱的原理可以简要描述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样品溶液通过吸附柱时,各种组分会与硅胶发生吸附作用,并在柱上保留;然后通过洗脱剂或梯度洗脱等操作,使各组分按照吸附性质的不同逐渐分离;最后,通过检测手段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操作步骤硅胶吸附柱色谱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样品处理、硅胶填充、洗脱剂选择、进样与洗脱、结果分析等几个关键步骤。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简要介绍:1. 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化合物样品按需求进行前处理,如稀释、过滤等。

样品的处理对最终的分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硅胶填充:将预先处理好的硅胶填充入吸附柱中,保证填充均匀和紧密,以提高柱的分离效果。

3. 洗脱剂选择:根据待分离化合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洗脱剂,以扩大化合物之间的差异性,并实现分离。

4. 进样与洗脱:将样品溶液通过吸附柱,让各组分在柱上固定相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洗脱剂进行洗脱,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5. 结果分析: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如UV-Vis或色谱仪等)对洗脱后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最终的结果。

三、硅胶吸附柱色谱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果硅胶吸附柱色谱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

以下分别介绍其中的几个应用案例:1. 药物提取与纯化:硅胶吸附柱色谱可用于药物的提取与纯化,通过调整洗脱剂的pH值和浓度等条件,实现对多种药物的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

硅胶色谱的原理

硅胶色谱的原理

硅胶色谱的原理硅胶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生化分析、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就硅胶色谱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硅胶色谱是一种基于化学吸附作用的色谱技术,主要原理是将需要分离的化合物从溶液中吸附到硅胶上,然后利用不同的洗脱剂和条件,将不同的化合物逐一分离出来。

硅胶是一种极具吸附性能的材料,其表面上带有许多氢键和游离基团,可以将许多化学物质吸附在其表面上。

硅胶颗粒的粒径通常在10-40um之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操作性,因此常常被用作固定相。

硅胶色谱通常采用填充柱或薄层色谱两种形式。

填充柱式色谱是一种常见的硅胶色谱形式,使用固定填充的硅胶管填充柱作为分离柱,在柱内加入需要分离的化合物溶液。

样品在柱内通过时,不同的化合物在硅胶上的吸附程度不同,因此不同的化合物会分别逐步从分离柱中洗脱出来,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薄层色谱则是一种用于小分子化合物分离的快速分析方法,是在硅胶薄片表面上涂覆一层硅胶,通过预先在硅胶上涂覆不同的标记化合物,以确定目标化合物在硅胶上的位置。

薄层色谱可以通过在涂层上液滴需要分离的化合物溶液,然后使其在硅胶上分离。

分离结果通过扫描或其他检测方法得出。

硅胶色谱的分离机制主要是基于键合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

硅胶上的游离基团可以发生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作用,吸附化合物分子的键合贡献和范德华力作用的贡献不同,导致分离效果不同。

对于硅胶颗粒来说,其内部孔径大小与颗粒的特点密切相关。

不同颗粒的硅胶在孔径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可以分离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取决于化合物不同的分子大小或空间构型。

以分离混合物中的乙醇和甲醇为例,由于两种化合物分子结构相似,但是需要分离的组分量很少,因此可以选择具有像极化作用,相近硅胶孔径的硅胶柱进行分离。

硅胶色谱的洗脱剂通常是指液相,用来帮助将吸附在硅胶上的化合物洗脱下来。

洗脱剂可以根据化合物和硅胶柱的相互作用力选择合适的组分来选择。

例如,一些强极性的溶剂,如甲醇、乙醇和乙二醇等可以用来洗脱极性物质。

硅胶吸附柱色谱技术实际应用

硅胶吸附柱色谱技术实际应用

硅胶吸附柱色谱技术实际应用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一种以分配平衡为机理的分配方法.色谱体系包含两个相,一个是固定相,一个是流动相.当两相相对运动时,反复多次的利用混合物中所含各组分分配平衡性质的差异,最后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色谱法从发明到现在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它是纯化和分离有机或无机物的一种方法.色谱法按固定相的状态可分为柱色谱.平板色谱和棒色谱三种而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柱层析和薄层层析,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应用.[1]柱层析[2]1 吸附色谱地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硅胶与被分离物质之间产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物理和化学作用两种.物理作用来自于硅胶表表面与溶质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化学作用主要是硅胶表面的硅羟基与待分离物质之间的氢键作用.2操作步骤2.1 硅胶准备[3]硅胶一般选用250-400目(即40-63μm直径的硅胶颗粒),根据ΔRf选用硅胶的用量.2.2 实验仪器准备一支玻璃色谱柱,一个铁架台,烧杯,锥形瓶,径口直径较大的玻璃漏斗,一支玻璃棒,2.3 装柱[4]2.3.1 吸附剂的加入①干法:将吸附剂一次加入色谱管,振动管壁使其均匀下沉,然后沿管壁缓缓加入开始层析时使用的流动相,或将色谱管下端出口加活塞,加入适量的流动相,旋开活塞使流动相缓缓滴出,然后自管顶缓缓加入吸附剂,使其均匀地润湿下沉,在管内形成松紧适度的吸附层。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有充分的流动相留在吸附层的上面。

②湿法:将吸附剂与流动相混合,搅拌以除去空气泡,徐徐倾入色谱管中,然后再加入流动相,将附着于管壁的吸附剂洗下,使色谱柱表面平整。

俟填装吸附剂所用流动相从色谱柱自然流下,液面将柱表面相平时,即加试样溶液.2.3.2试样的加入①将试样溶于层析时使用的流动相中,再沿色谱管壁缓缓加入。

注意勿使吸附剂翻起。

或将试样溶于适当的溶剂中。

与少量吸附剂混匀,再使溶剂挥发去尽后使呈松散状;将混有试样的吸附剂加在已制备好的色谱柱上面。

如试样在常用溶剂中不溶解,可将试样与适量的吸附剂在乳钵中研磨混匀后加入。

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

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

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
硅胶吸附色谱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离技术,它利用硅胶作为固
定相,通过样品与固定相之间的吸附作用来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

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主要包括吸附平衡、分配平衡和洗脱过程。

首先,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基于吸附平衡的。

当样品溶
液通过硅胶柱时,样品中的化合物会与硅胶表面发生吸附作用。


同化合物与硅胶的亲和力不同,因此它们在硅胶上的停留时间也不同。

这种吸附平衡是硅胶吸附色谱分离的基础,也是实现分离的第
一步。

其次,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还涉及分配平衡。

在样品通过
硅胶柱的过程中,样品中的化合物不仅会与硅胶发生吸附作用,还
会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发生分配作用。

这种分配平衡也会影响各
种化合物在硅胶柱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它们的分离。

最后,洗脱过程是硅胶吸附色谱分离原理的关键环节。

在样品
通过硅胶柱后,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成分或者流速,可以破坏吸附平
衡和分配平衡,从而使不同化合物被逐一洗脱出来。

这样,就实现
了对混合物中各种化合物的有效分离。

总的来说,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基于吸附平衡、分配平衡和洗脱过程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些过程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对混合物中各种化合物的有效分离。

硅胶吸附色谱作为一种常用的色谱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硅胶柱色谱原理

硅胶柱色谱原理

硅胶柱色谱原理
硅胶柱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它利用硅胶作为固定相,通过流动
相在柱中的分配和吸附作用来实现样品的分离。

硅胶柱色谱原理是基于不同化合物在硅胶上的吸附性能不同,从而实现它们在流动相中的分离。

在硅胶柱色谱中,流动相首先通过柱子,然后样品溶液被进样器送入柱中。


品中的化合物会在硅胶上发生吸附作用,不同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不同,因此它们会在柱中以不同速度迁移。

这样,就实现了化合物的分离。

随着流动相的不断通过,吸附在硅胶上的化合物会逐渐被洗脱出来,最终被检测器检测到。

硅胶柱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吸附性能不同。

这种吸附性
能受到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影响,通常来说,极性化合物在硅胶上的吸附能力较强,而非极性化合物的吸附能力较弱。

因此,当样品中含有不同极性的化合物时,它们会在硅胶柱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吸附,从而实现分离。

除了吸附性能的差异,硅胶柱色谱的分离原理还受到流动相的影响。

流动相的
成分和性质会影响化合物在硅胶上的吸附和洗脱过程,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因此,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对于硅胶柱色谱的分离效果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硅胶柱色谱的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在硅胶上的吸附性能不同而实现的。

通过合理选择流动相和固定相,可以实现对样品中化合物的高效分离和检测。

这种技术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

吸附柱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吸附柱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柱色谱 化学 成分 操作
操作 过程 鉴别
课后习题
1、干法与湿法装柱有何操作要点。 2、柱色谱的洗脱溶剂应如何选择。
课后预习
分配柱色谱法
操作、分离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
吸附柱色谱法操作步骤 (CC)
教学目标:
1、学会吸附柱色谱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2、知道吸附柱色谱的原理。 3、了解柱色谱的英文(CC)缩写。 教学重点: 吸附柱色谱法的操作及要点,收集液的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系统溶剂的选择。
复习旧课
色谱法按操作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柱色谱法
导入新课
约300元 /g
Rd,17500元 /g
吸附柱色谱法(CC)
分离

龙舟
化学成分
水 阻力
固定相 吸附力
龙舟比赛
先后

人 推力
流动相 解吸附力
一、原理
三要素
固定相
吸附力
: 解析附力
流动相
化学成分
二、操作过程
装柱
上样
洗脱
收集
1、装柱
分组操作
干法
选柱
适量 硅胶
装柱
直径0.5-10cm,长度 为直径的10-40倍
样品:硅胶 1:20-1:50
均匀、检查
1、装柱
湿法
选柱
硅胶+初始 洗脱剂
装柱
比较
直径0.5-10cm ,长度为直 径的10-40倍
混悬液
装均匀
2、上样
干法
硅胶 样品液
混匀、 阴干
上样
溶剂易溶
样品:硅胶 1:1-1:2
干法装柱方 式,均匀
2、上样

四大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

四大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
制: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离子 交换能力的差别,或选择系数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按可交换离子的电荷符号分为阳离子交换色谱法 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 固定相是离子交换剂,常用的有离子交换树脂和 化学键合离子交换剂。 • 流动相是具有一定PH和离子强度的缓冲溶液,或 含有少量有机溶剂,如乙醇、四氢呋喃、乙腈等, 提高选择性。
分配色谱法
• 分离机制: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 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包 括气液分配色谱法和液液分配色谱法。 • 气液分配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常为氢气或氮 气。 • 液液分配色谱法的流动相是与固定液不相容的液 体,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相对强度,分为 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
• 正相分配色谱流动相极性弱于固定相的极性。常 用的固定相有氰基与氨基键合相,主要用于分离 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 • 反相分配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强于固定相的极性。 常用的固定相有十八烷基硅烷(ODS)或C8键合 相,主要用于分离非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各类分子 型化合物。
• 分配色谱的洗脱顺序是由组分在固定相或流动相 中溶解的相对大小而决定的 • 正相分配色谱的洗脱顺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先被洗 脱,极性强的组分后被洗脱。 • 反相分配色谱与此相反,极性强的组分现出来, 极性弱的组分后出柱。
2.氧化铝吸附色谱主要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 的分离,如生物碱、甾、萜类等成分; 3.活性炭主要用于水溶性物质像氨基酸、糖类及某 些苷类; 4.聚酰胺色谱以氢键作用为主,主要用于酚类、醌 类如黄酮类、蒽醌类及鞣质类成分的分离。
• 气固吸附色谱的流动相为气体。 • 液固吸附色谱的流动相为有机溶剂,其洗脱能力 主要有其极性决定,强极性流动相占据吸附中心 的能力强,其洗脱能力强,使组分的吸附系数值 小,保留时间短。 • 常见化合物的吸附能力有下列顺序 烷烃<烯烃<卤代烃<醚<硝基化合物<叔胺<酯< 酮<醛<酰胺<醇<酚<伯胺<羧酸

多孔二氧化硅(硅胶)微粒填料的色谱柱

多孔二氧化硅(硅胶)微粒填料的色谱柱

一、概述近年来,色谱技术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色谱柱作为色谱分离的关键部件,其填料的选择对于色谱分离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多孔二氧化硅(硅胶)微粒填料作为一种常用的色谱柱填料,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和化学稳定性,逐渐成为研究人员的首选。

本文将从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的基本特性、应用优势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在色谱柱中的应用。

二、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的基本特性1. 多孔结构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具有均匀的孔径分布和丰富的孔隙结构,这使得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能力。

多孔结构有助于提高填料的分离效果,使得样品在填料中得到更充分的扩散和吸附,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2. 化学稳定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PH和温度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适应复杂的样品分离要求,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稳定性。

3. 良好的机械强度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压性能,能够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和流速。

这为其在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等高速分离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在色谱柱中的应用优势1. 良好的分离效果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具有均匀的孔径结构和优秀的吸附能力,在色谱分离过程中能够实现样品的有效扩散和吸附,从而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

在复杂样品的分离中,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能够展现出其优异的性能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良好的通用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色谱分离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其优良的通用性使得其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分析方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研究人员的首选。

3. 高效的分离速度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秀的扩散性能,在色谱分离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的样品扩散和吸附,从而实现较快的分离速度。

这对于分析实验中的高通量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实验效率,节约分析时间。

柱色谱分离中的应用

柱色谱分离中的应用

柱色谱分离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简述柱色谱的基本知识,了解柱色谱的简要操作以及分类。

简介柱色谱的广泛应用等。

关键词:柱色谱分离吸附剂一、概念1、柱色谱柱色谱是在一根玻璃管或金属管中迸行的色谱技术,将吸附剂填充到管中而使之成为柱状,这样的管状柱称为吸附色谱柱。

使用吸附色谱柱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称为吸附柱色谱。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离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尤其适合于复杂的天然产物的分离。

分离容量从几毫克到百毫克级,所以,适用于分离和精制较大量的样品2、吸附剂吸附剂是能有效地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的固体物质。

吸附剂一般有以下特点:大的比表面、适宜的孔结构及表面结构;对吸附质有强烈的吸附能力;一般不与吸附质和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制造方便,容易再生;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等。

吸附剂可按孔径大小、颗粒形状、化学成分、表面极性等分类,如粗孔和细孔吸附剂,粉状、粒状、条状吸附剂,碳质和氧化物吸附剂,极性和非极性吸附剂等。

吸附剂要求一种合适的吸附剂,一般应满足下列几个基本要求:⑴对样品组分和洗脱剂都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在洗脱剂中也不会溶解。

⑵对待分离组分能够进行可逆的吸附,同时具有足够的吸附力,使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能最快地达到平衡。

⑶颗粒形状均匀,大小适当,以保证洗脱剂能够以一定的流速(一般为1.5 mL·min-1)通过色谱柱。

⑷材料易得,价格便宜而且是无色的,以便于观察。

可用于吸附剂的物质有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硅酸镁、滑石粉、氧化钙(镁)、淀粉、纤维素、蔗糖和活性炭等。

其中有些对几类物质分离效果较好,而对其它大多数化合物不适用。

二、柱色谱分类:1.吸附柱色谱色谱管为内径均匀、下端缩口的硬质玻璃管,下端用棉花或玻璃纤维塞住,管内装入吸附剂。

吸附剂的颗粒应尽可能保持大小均匀,以保证良好的分离效果。

除另有规定外,通常多采用直径为0.07~0.15mm的颗粒。

色谱柱的大小,吸附剂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洗脱时的流速,均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硅胶柱色谱

硅胶柱色谱

色谱法是从混合物中分离组分的方法,能够分离物化性能差别很小的化合物。

并且兼具有分离和分析两种功能,能排除组分间的相互干扰,并能将组分逐一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还可制备纯组分。

因此在成分复杂的样品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发展: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Michael Tswett 向填充碳酸钙的柱中注入植物色素的石油醚萃取物,然后用石油醚冲洗,发现柱中出现数条相互分离的色带,层析的研究由此展开。

但当时并未受到重视。

直到1931年,在氧化铝和碳酸钙柱体上以制备规模分离了αβ胡萝卜素,色谱技术才开始受到化学家的重视1938年出现液相色谱,使原来色谱法的适用范围已扩展至无色物质。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利用硅胶进行液液分配色谱分离,进一步扩大色谱法的应用范围。

从而使色谱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手段。

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纸色谱、薄层色谱以及各种类型的色谱方法。

20世纪50年代初,气相色谱开始应用于分析化学方面。

能够快速、高效的分离,并且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以及自动记录等装置,是分析方法趋向自动化。

但气相色谱对难以气化和热不稳定的物质有局限性,因此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高效液相色谱,它兼有液相和气相色谱的优点。

特点:层析分离精度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根据各种原理进行分离的层析法普遍应用于物质成分的定量分析与检测。

广泛应用生物物质的制备分离和纯化,成为生物下游加工过程最重要的纯化技术之一。

处理量小,可以间歇操作。

分类:色谱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通常可根据以下方式进行分类。

分子流动性:流动相是气体、液超临界流体是分别称为。

操作方法:分离机制操作压力硅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对固体吸附剂(也就是硅胶)的吸附能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层析方法。

操作流程主要有装柱、加样、洗脱三个方面。

装柱:其中装柱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

其中,干法装柱首先是要将吸附剂慢慢加入到柱中,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吸耳球等软物轻轻敲打层析住,使填料压实,或者小心地用平物将其压紧。

硅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和应用

硅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和应用

硅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和应用1. 硅胶色谱的简介硅胶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等领域。

它基于不同化合物在硅胶固相上的亲疏水性差异,通过溶剂的流动来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2. 硅胶色谱的分离原理硅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步骤:2.1 样品吸附样品中的化合物与硅胶固相发生相互作用,其中极性化合物与硅胶上的硅氧键形成氢键或范德华力,使化合物吸附在硅胶固相上。

2.2 溶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溶剂使吸附在固相上的化合物产生解吸,从而进行分离。

通常使用极性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丙酮等。

2.3 溶剂的流动将溶剂通过色谱柱中的硅胶固相,溶剂会通过色谱柱的毛细作用,使得样品中的化合物被带动。

2.4 化合物的分离不同化合物的亲疏水性不同,在溶剂流动的过程中,会有不同速率的分离。

亲水性较强的化合物会通过固相较慢,而亲水性较低的化合物会通过固相较快,从而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3. 硅胶色谱的应用3.1 生物化学领域硅胶色谱在生物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纯化和分离蛋白质、核酸和多肽等生物大分子。

通过合适的溶剂选择和溶剂梯度的调整,可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和纯化。

3.2 药物开发硅胶色谱在药物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化和分离,帮助研究人员获得纯净的药物分子,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药理学研究和药物制剂的开发。

3.3 环境分析硅胶色谱在环境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和测定,能有效地提高样品的分析灵敏度和分离效果。

3.4 食品检测硅胶色谱在食品检测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毒性物质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5 化学合成硅胶色谱在化学合成中也被广泛使用。

可以用于监测反应过程中化合物的生成和分离,帮助合成化学家提高反应的纯度和选择性。

4. 总结硅胶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其分离原理是基于样品中化合物与硅胶固相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合适的溶剂流动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硅胶柱原理

硅胶柱原理

硅胶柱原理
硅胶柱原理是指利用硅胶柱来分离化合物的一种方法。

硅胶柱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其表面具有大量的活性氢键和静电作用力,能够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反应,从而实现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在实际应用中,硅胶柱原理主要用于色谱分析和制备纯化。

在色谱分析中,化合物会在硅胶柱中发生吸附和解吸附的过程,从而实现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

而在制备纯化中,硅胶柱则可以利用其对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纯净的化合物。

硅胶柱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各种类型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大分子等。

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总的来说,硅胶柱原理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的方法,其应用范围广泛,对于化学、生物和药物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硅胶柱原理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薄层色谱原理(硅胶吸附)

薄层色谱原理(硅胶吸附)

薄层色谱原理及应用的一点心得薄层色谱鉴别为我们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常用的定性鉴别方法,有关的原理及小知识总结如下。

一、小知识薄层色谱常用的硅胶较细,一般粒度在10~40μ,而柱层析常用的粒度为100~160目。

我们在试验中也常用到的硅胶板其成分及组成如下硅胶板硅胶G-高效板硅胶粉煅石膏(12%~13%的石膏(CaS04)),硅胶H-高效板硅胶粉硅胶GF254-高效板硅胶粉煅石膏12%~13%的石膏(CaS04) 254nm下吸收的荧光物质硅胶GF365-高效板硅胶粉煅石膏12%~13%的石膏(CaS04) 365nm下吸收的荧光物质手铺板硅胶粉12%~13%的石膏(CaS04) 一般加入3%CMC-钠为黏合剂二、薄层色谱原理薄层色谱是吸附色谱,其过程实际上是组分的分子与展开剂的分子竞争占据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过程,所以展开剂的选择应同时考虑被测物质的性质,吸附剂的活性及展开剂的极性三个因素。

2.以硅胶作为吸附剂为例,其过程实际上是组分的分子与展开剂的分子竞争占据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过程,硅胶是极性吸附,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如果选择极性大的展开剂,展开剂与硅胶吸附能力增强,则组分相对吸附能力下降,则容易被展开或洗脱下来;如果组分的极性比展开剂的极性大,则组分与硅胶的吸附能力较展开剂强,则不容易被展开或洗脱下来。

所以说在用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时,选用极性大的展开剂(相对于组分来说)均可以使组分跑到前沿。

常用的展开系统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水,乙酸乙酯-甲醇,正丁醇-乙酸-水,极性由小到大,还有看你的物质,比例自己可以摸索,还有如果你的物质偏酸性,可加点甲酸,偏碱性,可用碱板来爬,或者用氨水饱和后再展开。

三、在应用中的一点体会1、争宠我们把硅胶比作皇帝,硅胶极性大,根据相似相溶原则,喜欢极性大的,就好比,皇帝喜欢丰满的妃子,比如杨贵妃,是待分离组分,很丰满,极性大,而田贵妃是流动相,比杨贵妃瘦,极性小,皇帝不喜欢他,田贵妃就离皇帝远远的,也就是说,硅胶(即皇帝)更喜欢杨贵妃-待测组分,因而很不容易被展开,Rf值小。

键合硅胶类吸附剂(一)

键合硅胶类吸附剂(一)

键合硅胶类吸附剂(一)1.健合硅胶吸附剂的基本性质、种类及应用固相萃取是由液固萃取和柱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进展起来的,其固定相大多采纳液相色谱固定相,例如键合硅胶类是目前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色谱固定相,这也打算了键合硅胶类填料是日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固相萃取固定相。

固相萃取中用法的键合硅胶的比表面积普通在50~500m2·g-1,表面的孔径大多在5~50nm,因为此类固定相进展较早,商品货源充沛,因而价格也相对廉价。

此类固定相普通通过硅胶与或反应制得,反应式如下: Silica-OH+ClSi(CH3)2(CH2)17CH3→Silica-O-Si(CH3)2(CH2)17CH3+HCl 键合硅胶吸附剂类固相萃取产品生产厂商较多,产品种类丰盛,要从众多产品中挑选合适的固定相,需重点考察固定相的粒径、比表面积、极性、碳链长短、固定相的含碳量及固定相是否经过封端处理等。

固相萃取中用法的固定相的粒径普通大于40um。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普通应当挑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固定相,这样萃取能力强、萃取效果好。

过细的粒径必定增强过柱的阻力,这点也应予以注重。

在固相萃取中挑选合适极性的固定相对于萃取能否取得胜利是极其重要的。

萃取极性大的分析物时,应当挑选极性较大的固定相,反之亦然。

键合硅胶固定相的极性主要取决于碳链的种类、长短、固定相的含碳量、硅烷化试剂是单功能团试剂还是三功能团试剂及固定相是否经过封端处理等。

常用的键合硅胶固定相会表2-1。

表2-1 常用的键合硅胶固定相普通碳链长,固定相含碳量大,固定相的极性小;碳链短,固定相含碳量小,固定相的极性大。

含有氰基、、氨丙基、、三甲基氨丙基的固定相具有较大的极性,它们在大多数状况下作为正相固相萃取和离子交换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其中氰基、二醇基、氨丙基键合硅胶在极少数状况下也作为反相吸附剂用法。

下面主要研究最常用的C18键合硅胶。

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备键合硅胶固定相时,因为空间位阻的存在,并不是硅胶表面的全部硅醇基都发生了反应,这样得到的键合硅胶表面必定残留有少量的硅醇基。

硅胶柱子的原理

硅胶柱子的原理

硅胶柱子的原理硅胶柱子(也被称为柱状硅胶)是一种常见的色谱填料,用于分离和纯化化学物质。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硅胶颗粒的特殊性质,通过吸附和洗脱过程来分离混合物的组分。

硅胶是一种多孔性材料,由硅酸盐(SiO2)和水分子组成。

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大量的微小孔隙和表面活性,因此可以吸附液相中的物质。

硅胶柱的运行主要分为吸附阶段和洗脱阶段。

在吸附阶段,混合物溶液被置于硅胶柱中,并与填料接触。

由于硅胶的表面活性,混合物中的组分会与硅胶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主要是吸附作用)。

吸附的选择性取决于硅胶的化学特性,例如硅胶的孔径和表面功能团。

不同组分在硅胶表面的吸附程度不同,使得它们能够在柱中分离。

在洗脱阶段,通过改变洗脱剂的性质,调整溶剂极性和pH等条件,可以使吸附在硅胶表面的组分从硅胶柱中洗脱出来。

通常使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洗脱。

硅胶柱的分离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附剂与固定相中物质之间的亲疏作用,另一种是隔绝作用。

在吸附剂与固定相之间的亲疏作用中,根据物质间的活性、极性、酸碱性等性质,选择适当的物质组合以增强吸附效果。

例如,对于极性物质,可以使用有极性基团的硅胶和极性洗脱剂来增强吸附作用。

在隔绝作用中,硅胶柱可以通过大小排斥效应分离混合物的组分。

较大的分子通常会在硅胶内部卡住,而较小的分子则可以通过填料孔隙逸出。

这种分离主要取决于溶剂的选择和填料的孔隙结构。

硅胶柱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物质分离机制进行进一步分类,例如逆相柱、正相柱等。

在逆相柱中,填料表面具有非极性特性,吸附和洗脱机制是基于溶剂的极性。

而在正相柱中,填料表面具有极性特性,吸附和洗脱机制则是基于固定相和溶剂的极性。

总体上,硅胶柱的原理是基于硅胶颗粒的吸附和洗脱性质,通过改变填料和溶剂的特性,来实现对混合物组分的分离。

它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分析方法,在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

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

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柱床填充:亲水多孔硅胶(HILIC)色谱柱以其独特的分离机制在色谱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新型的色谱柱填充材料,能够有效地分离亲水性物质,广泛适用于分析和生物药物制剂的固定相。

亲水多孔硅胶填充物的独特性能使其在分析和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由一种多孔性硅胶基质组成,具有大的表面积和优异的亲水性能。

柱床填充物的多孔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分析表面积,使样品充分与固定相接触,有利于分析物的吸附和分离。

亲水多孔硅胶材料的亲水性能可以与溶液中的亲水性溶剂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分析物的选择性分离。

分离机理: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的分离机理是基于静电和极性相互作用的。

亲水性化合物在亲水多孔硅胶上发生吸附,而疏水性化合物则迅速通过柱床。

这种分离机理可以用于分离多种亲水性物质,如醇类、酚类、胺类等。

应用领域: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药物分析中,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可以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亲水性物质,如抗生素、植物提取物等。

在环境监测中,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常用于分离和测定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酚类、抗生素、农药等。

在食品安全领域,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亲水性物质。

优点: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它的静电和极性相互作用机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亲水性化合物分离。

其次,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分离效能,能够有效地分离复杂样品。

此外,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具有较大的样品容量和较好的重复性,可满足分析研究的需要。

总结: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是一种用于分离亲水性物质的重要工具,其独特的分离机理和优异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亲水多孔硅胶色谱柱的分离效能和选择性还将进一步提高,为各种样品的分离和分析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

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

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
硅胶吸附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其分离原理基于化合物与硅胶固定相之间的吸附作用。

硅胶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其表面上存在大量的羟基(OH)官能团,能够与许多化合物发生氢键、范德华力等吸附相互作用。

在硅胶吸附色谱中,样品与硅胶柱上填充的硅胶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样品中的化合物根据其与硅胶固定相的吸附性质,以不同的速度在柱上运动。

吸附性质较强的化合物会较慢地被固定相所吸附,而吸附性质较弱的化合物则会较快地通过柱。

这样,样品中的化合物将被分离并在柱上形成不同的吸附带(elution),从而实现了样品中成分的分离。

为了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硅胶吸附色谱中常常需要使用适当的溶剂系统。

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调节吸附作用的强弱,从而改变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产生不同的吸附带。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溶剂的pH值、添加缓冲剂等方式来改变吸附作用,以进一步优化分离效果。

总的来说,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基于硅胶固定相与样品中化合物之间的吸附作用。

通过调节吸附作用的强弱和使用合适的溶剂系统,能够有效地分离出样品中不同成分。

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回复

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回复

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回复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引言:在化学分析领域中,色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测方法。

不同的色谱柱材料适用于不同的样品和分析目的。

其中,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柱材料。

本文将详细介绍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的原理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是利用苯基硅烷在硅胶表面形成键合作用,实现样品的分离和检测的。

苯基硅烷是一种高极性的有机化合物,它能与硅胶表面形成化学键,从而在色谱柱中形成定向吸附的区域。

这种定向吸附可以有效地分离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

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附作用:苯基硅烷通过键合作用与硅胶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形成高度定向的吸附区域,从而吸附分离混合物中的成分。

2. 极性选择性:苯基硅烷为极性分子,它可选择性地吸附混合物中的极性物质。

不同物质在苯基硅烷表面的吸附强度不同,从而实现各个成分的分离。

3. 可调控性: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通过调整键合剂的类型和浓度来调控,从而实现对色谱柱的选择性和分离效果的调节。

二、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的应用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由于其独特的分离特性和应用优势,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医药领域: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可以用于药物代谢物的分离和检测。

通过该色谱柱分离药物代谢物的不同组分,可以得到详细的代谢组成信息,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2. 食品安全领域: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可以用于农药残留的检测。

通过该色谱柱分离水果、蔬菜等食品样品中的农药成分,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食品的安全性。

3. 环境监测领域: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可以用于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和检测。

通过该色谱柱可以对土壤、水样等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精确地分析,为环境监测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三、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co2气相色谱法色谱柱

co2气相色谱法色谱柱

CO2气相色谱法色谱柱是一种用于气相色谱分析的色谱柱,主要特点是能够对CO2等气体进行有效分离和检测。

在CO2气相色谱法中,常用的色谱柱材质有聚合物、硅胶和碳分子筛等。

1. 聚合物色谱柱:聚合物色谱柱通常用于分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无机气体,如CO2。

这类色谱柱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但分离效果可能不如硅胶和碳分子筛色谱柱。

2. 硅胶色谱柱:硅胶色谱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CO2的色谱柱,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分离效果。

硅胶色谱柱可以用于分离和检测CO2,但需要注意的是,硅胶柱易吸附水分,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色谱柱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

3. 碳分子筛色谱柱:碳分子筛色谱柱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色谱柱,可以用于分离和检测CO2。

碳分子筛色谱柱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分离效果,但对样品吸附性较强,因此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样品的前处理和色谱柱的清洗。

正相硅胶柱

正相硅胶柱

正相硅胶柱正相硅胶柱是一种用于分离化合物的柱状填料,具有分离效率高、样品处理量大、重现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药、环境等领域。

下面我将分步骤阐述正相硅胶柱的相关知识。

第一步:了解正相硅胶柱的原理。

正相硅胶柱是一种基于化学亲和性的分离技术,常常应用于极性分子之间的分离。

其分离原理基于样品中分子与固定在硅胶上的靶分子(称为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静电作用、氢键作用、疏水作用等。

相互作用的强度决定着分子在柱上的停留时间,不同的分子将根据相互作用的强度被分离。

第二步:了解正相硅胶柱的工作原理。

正相硅胶柱是一种色谱柱,在样品加入柱的顶端后,样品中的分子将首先与柱中的靶分子发生相互作用,随着溶剂的流动,在柱内向下移动。

不同的分子将因相互作用的不同而在柱中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停留时间长的分子最终会在柱底部被洗出。

第三步:了解正相硅胶柱的应用。

正相硅胶柱可用于生物样品的预处理、肝毒性药物筛选、天然药物的分离提纯等。

在生物样品的预处理中,正相硅胶柱可用于去除样品中的高分子物质、离子等,从而为后续蛋白质分离提供优化的样品。

在肝毒性药物筛选中,正相硅胶柱可用于分离筛选出可导致肝脏毒性的药物成分。

在天然药物的分离提纯中,正相硅胶柱可用于对复杂样品的分离,实现天然药物的提纯。

第四步:了解正相硅胶柱的优缺点。

正相硅胶柱的优点在于分离效率高、样品处理量大、重现性好等,同时,其简单易用、可重复利用等特点也使其被广泛应用。

其缺点则在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才能实现最佳分离效果,此外,有时也会存在非特异性的吸附等问题。

综上所述,正相硅胶柱是一种高效、易用的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学、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需要进行样品分离的使用者来说,掌握正相硅胶柱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胶吸附柱色谱技术实际应用2009-10-11 23:36:02| 分类:化工交流|字号订阅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一种以分配平衡为机理的分配方法.色谱体系包含两个相,一个是固定相,一个是流动相.当两相相对运动时,反复多次的利用混合物中所含各组分分配平衡性质的差异,最后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色谱法从发明到现在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它是纯化和分离有机或无机物的一种方法.色谱法按固定相的状态可分为柱色谱.平板色谱和棒色谱三种而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柱层析和薄层层析,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应用.[1]柱层析[2]1 吸附色谱地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硅胶与被分离物质之间产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物理和化学作用两种.物理作用来自于硅胶表表面与溶质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化学作用主要是硅胶表面的硅羟基与待分离物质之间的氢键作用.2操作步骤2.1 硅胶准备[3]硅胶一般选用250-400目(即40-63μm直径的硅胶颗粒),根据ΔRf选用硅胶的用量.2.2 实验仪器准备一支玻璃色谱柱,一个铁架台,烧杯,锥形瓶,径口直径较大的玻璃漏斗,一支玻璃棒,2.3 装柱[4]2.3.1 吸附剂的加入①干法:将吸附剂一次加入色谱管,振动管壁使其均匀下沉,然后沿管壁缓缓加入开始层析时使用的流动相,或将色谱管下端出口加活塞,加入适量的流动相,旋开活塞使流动相缓缓滴出,然后自管顶缓缓加入吸附剂,使其均匀地润湿下沉,在管内形成松紧适度的吸附层。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有充分的流动相留在吸附层的上面。

②湿法:将吸附剂与流动相混合,搅拌以除去空气泡,徐徐倾入色谱管中,然后再加入流动相,将附着于管壁的吸附剂洗下,使色谱柱表面平整。

俟填装吸附剂所用流动相从色谱柱自然流下,液面将柱表面相平时,即加试样溶液.2.3.2试样的加入①将试样溶于层析时使用的流动相中,再沿色谱管壁缓缓加入。

注意勿使吸附剂翻起。

或将试样溶于适当的溶剂中。

与少量吸附剂混匀,再使溶剂挥发去尽后使呈松散状;将混有试样的吸附剂加在已制备好的色谱柱上面。

如试样在常用溶剂中不溶解,可将试样与适量的吸附剂在乳钵中研磨混匀后加入。

2.4洗脱 [5]除另有规定外,通常按流动相洗脱能力大小,递增变换流动相的品种和比例,分别分部收集流出液,至流出液中所含成分显著减少或不再含有时,再改变流动相的品种和比例。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有充分的流动相留在吸附层的上面。

2.5 检测2.5.1 初步检测当冲洗溶剂流出一定量后,可对流出液进行初步检测,并且将锥形瓶更换成小试管进行收集.一般只进行初步的快捷检测,因此通常是取一小薄层板,用铅笔和直尺将硅胶板分划成多个小方块,并安一定的次序编号.取一根内径为0.3mm左右的玻璃毛细管蘸取少量流出液,点于薄层板的一个小格内,待半点干后,然后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检测.2.5.2 正式检测①点样: 取分部收集的冲洗溶液进行分别直接点样,如果冲洗溶液太稀,浓度太小,可先浓缩.点样的容器一般用玻璃毛细管,点样斑点的直径一般为3-5mm.②展开:在普通的展开槽中进行,展开方式常选用上行展开.③展开剂:实用冲洗溶液.④显色:一般常用物理检测法和化学检测法.物理检测法中首先有紫外光法,紫外光常用两种波长(254nm与365nm).其次是碘蒸气显色法.化学检出法通常惊醒显色剂直接喷雾.显色剂有通用显色剂和专用显色剂.通用显色剂最常见的是硫酸-乙醇或甲醇(1:1)溶液,喷雾后,有的化合物立即反应,但多数化合物需加热后经历数分钟才显色,不同化合物的反应不同,所以颜色也往往不同.专用显色剂是指对某个或某一类化合物显色的试剂,利用化合物本身的特有性质,或利用其所含的某些官能团的特殊反应.展开后根据斑点的,可以粗略的估计待分离物的含量的大小.2.6 合并根据上面薄层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具有相同Rf指的部分进行合并,然后利用旋转蒸发器对合并部分进行旋转蒸发,最后得到我们需要的目标产物.2.7色谱柱的洗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硅胶分离柱中的硅胶是一次性使用,但在使用后的色谱柱中由于还含有冲洗溶剂,所以要将里面的硅胶到出是比较困难的.取出硅胶的一种方法是将该柱防治一段时间,让溶剂自然会发完后,倒出硅胶.但这种方法既费时又污染环境.第二种方法可以用一根比色谱柱稍长的木杆或塑料杆将含有溶剂的硅胶一段一段地掏出,但这种办法也比较麻烦.第三种方法时利用一个一般地真空泵,经的普柱中剩余地溶剂进行减压抽出,在色谱柱和真空泵之间加一个冷阱,这样抽出地溶剂既进行了有效地收集而不污染环境,而色谱柱中地硅胶又能较快得到干燥,使硅胶能够方便地倒出.3 色谱柱的选择柱子可以分为:加压[6],常压[7],减压[8]。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①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②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③常压柱色谱,又称柱层析,是色谱法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的突出优点是,分离效率比经典的化学分离方法高的多,与其他色谱法相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更换流动相和吸附剂方便,消耗材料少,成本低,适合分离取样量从克到微克级范围很宽的各种样品,因此在化学实验室中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4 溶剂的选择 [1]溶剂的选择也许是整个柱色谱分离操作中最困难之处,也是实验成功的最关键之处.溶剂通常先利用简便的硅胶薄层色谱进行筛选.4.1 薄层色谱点样[9]把样品溶解在一种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如氯仿,丙酮.甲醇.乙醇等)然后用毛细管或微量点样管将试液点到薄层板上.点样量要适当,一般点样量少些,则分离叫清晰.但要注意到检测灵敏度.4.2 展开[10]4.2.1展开剂选择[11]选择展开剂时,可采用微量圆环法和小型色谱法进行选择.①微量圆环法:将欲分离的物质,按常规方法点在薄板,两点相距2-3cm,再用毛细管吸取所实验的溶剂系统,垂直放于样点中心,让溶剂自毛细管中依中立流出进行展开,干燥后显色.观察斑点的分离情况.背试物质为未知化和物时,常先用低极性溶剂展开,如式样留在圆点不动,则需增加溶剂的极性或增大洗脱液的量,如移动过快,则必须用较低极性的溶剂来调整.②小型色谱法.用普通的载薄片制成薄板,把欲分离的物质点载薄板上,放于小型玻璃缸或广口瓶中展开,干燥后显色,观察斑点分离情况.4.2.2 展开薄层色谱的展开方法有上行法,下行法,双向展开法,径向展开法等①上行法:使展开剂由下向上爬.②下行法:使展开剂由上向下.该法可使用极性较弱的展开剂.③双向展开法:取方形薄板像纸色谱一样进行双向展开.④径向展开法:可将吸附剂涂成圆形或扇形,在圆心部分加如展开剂,使薄层径向展开.⑤多次展开:用展开剂对薄层展开一次.称为单次展开.一次展开后,取出薄板,挥发出去展开剂后再行展开.⑥梯度展开:该法所用的展开剂在连续不断的改变组成.一般可把一个装有强极性展开剂的滴定管深入密闭的含弱极性的展开剂的层析槽中,槽中用电磁搅拌器把滴下的强极性展开剂混匀,此时,展开剂的极性逐渐由弱变强,使极性差别较大的多种组分混合物得以很好的分离.4.3 显色[12]展开后,如物质有色,可明显的在薄层上观察到它们的位置.如无色,则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显色,定位,一边确定斑点的位置及大小.4.4常用溶剂的极性[13]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石油醚〈环己烷/己烷〈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刻画极性一般用介电常数:石油醚(无)(环)己烷(1.88)苯(2.3)乙醚(4.5)氯仿(5.2)乙酸乙酯(6.1)丙酮(21.5)〈乙醇(25.8)〈甲醇(31.2)〈水(81.0)。

在薄层色谱中,当溶剂的极性太大时.会使待分离物全部接近溶剂前沿,当溶剂的极性太小时,又会使待分离物几乎全部保留在圆点,这两种情况都是待分离物得不到分离.使用单一溶剂,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往往使用混合溶剂通常使用一个高极性和低级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高极性的溶剂还有增加区分度的作用,常用的溶剂组合有:Petroleum ether/Ethyl acetate, Petroleumether/Acetone, Petroleum ether/Ether, Petroleum ether/CH2Cl2,CH2Cl2/ethyl acetate, ethyl acetate/ MeOH, CHCl3/ ethyl acetate4 柱色谱应用实例5.1 薄层色谱法和柱层析法分离兰州红心萝卜色素的研究[14]利用薄层色谱法和柱层析法对红心萝卜中的色素进行分离分析,着重研究了色素的量、洗脱剂、洗脱时间等因素对色素分离的影响。

选择了以硅胶G为固定相,无水乙醇/水~(5:1,v/v)的混合液作洗脱剂的最佳条件,单向一次性进行色谱分离。

5.2 常压硅胶柱层析分离制备高纯贝壳杉烷型二萜从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PSL)提取物中分离高纯度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建立了分离工艺条件。

以TLC实验筛选适当的洗脱流动相,常压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产物用两相法重结晶,TLC及Ms监测分离效果及产品纯度。

结果表明优选的流动相为混合溶剂石油醚:丙酮:醋酸一7:3:0.05(体积比),纯化分离得到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单分子化合物,纯度分别从62%和17%提高到96%和94 。

5.3 减压硅胶柱层析分离苦豆子系列生物碱利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苦豆子中含有的生物碱,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通过改变2种溶剂的混合比例进行洗脱,得到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其它生物碱的单体,鉴于其它生物碱无标准品,故本文未加以讨论。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得率分别为22.2%、42.6%,其单体通过HPLC检测后,纯度都达到95%以上,因此可以应用硅胶柱层析法精制苦豆子中含有的生物碱。

5.4 中压柱层析法分离白藜芦醇的研究[15]对虎杖中的白藜芦醇进行了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液浓度、浸提时间和次数、料液比等5个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的影响,确立了白藜芦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液体积分数为95%,浸提温度60℃ ,料液比11:1,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