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硅胶色谱柱的填装
请简述硅胶薄层层析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请简述硅胶薄层层析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a2b7c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a.png)
硅胶薄层层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离和分析中的技术,其操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严格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硅胶薄层层析实验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准备工作1.1 准备硅胶薄层板在进行硅胶薄层层析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硅胶薄层板。
选择适当尺寸和厚度的硅胶薄层板,并确保其质量良好,无明显破损和污染。
1.2 准备混合溶液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和分离条件,准备合适的溶剂和硅胶薄层层析用的移动相。
溶剂的选择应考虑其与样品的亲和性和分离度,移动相的浓度和pH值等因素。
1.3 样品预处理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溶解、过滤、浓缩等步骤。
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符合硅胶薄层层析的要求。
二、操作步骤2.1 样品施加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施加在硅胶薄层板上,一般采用微量注射器或者均匀吹洒的方式进行。
2.2 样品带移动将硅胶薄层板放入层析槽中,加入足够的移动相,让样品随着移动相的运动而扩散和分离。
2.3 层析过程监控通过目视或者专用的层析仪器对层析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观察样品在硅胶薄层板上的分离情况,掌握分离的进展。
2.4 结果记录根据层析的结果,对硅胶薄层板进行标记和结果记录,以备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三、注意事项3.1 操作规范在进行硅胶薄层层析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步骤的准确性和标本的纯净性。
3.2 安全防护在使用化学药品和溶剂时,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化学品的接触和吸入,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3.3 质量控制在每个步骤中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样品和试剂的质量符合实验要求,避免质量不合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4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科学性。
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和处理,避免结果的误解和错误判断。
通过以上的简述,我们对硅胶薄层层析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只有在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进行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硅胶薄层层析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硅胶层析柱的填装方法
![硅胶层析柱的填装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58456df242336c1eb95e8b.png)
硅胶层析柱的填装方法硅胶层析柱所用的硅胶是试剂级,100-200目,在实验前将10g左右的硅胶放在托盘中,130℃真空干燥箱内活化16h,活化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待用。
将无水硫酸钠盛装在托盘中,在450℃马弗炉中活化2h,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待用。
一、装柱过程:1、取40ml烧杯4个,100ml量筒2个(分别倒取二氯甲烷100ml,正己烷90ml),40cm玻璃棒1个,250ml烧杯1个(盛装废液用),铁架台1个,层析柱1个(长350mm,内径20mm),不锈钢铁勺1个,20ml注射器(带针头)2个(以上仪器均干净)。
2、拌硅胶。
将活化过的硅胶倒入40ml烧杯中,用另一个20ml烧杯盛取二氯甲烷并缓慢倒入硅胶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赶走硅胶中的气泡。
3、倒硅胶。
用少量二氯甲烷淋洗层析柱,玻璃棒引流;之后将上述拌好的硅胶沿着玻璃棒倒入层析柱,倒完后缓慢抽出玻璃棒。
4、敲柱子。
用橡皮管敲击柱子,赶走层析柱硅胶中的气泡,然后打开活塞,流出洗脱液,让硅胶自然沉降;在此期间,用不锈钢小勺舀取一勺无水硫酸钠,倒入层析柱中;等到柱子快干是关闭活塞(二氯甲烷的液面在无水硫酸钠的表面以上)。
5、走柱子。
柱子装好后用20ml二氯甲烷冲洗层析柱2次,注意用玻璃棒引流,缓慢倒下二氯甲烷,并打开活塞,使洗脱液缓慢流下,确保液面保持在硫酸钠表面以上,不能流干;再用40ml正己烷冲洗层析柱,待液面在硫酸钠以上些许时关闭活塞。
6、层析柱至此装好,待用。
二、样品走柱子过程:1、将样品液转移到装好的层析柱中后,用1-2ml正己烷清洗鸡心瓶,并转移到层析柱内,流出液弃去。
2、用25ml正己烷洗脱层析柱,弃去流出液,关闭活塞。
3、将盛装废液的烧杯移去,将K-D浓缩瓶接在层析柱下,再用30ml二氯甲烷/正己烷淋洗液(体积比2:3)洗脱层析柱,以2-5ml/min流速接收流出液于K-D 浓缩瓶中。
仪器名称规格数量烧杯40ml 4个250ml 1个量筒100ml 2个玻璃棒40cm 1个铁架台1个层析柱350mm×20mm 1个不锈钢小勺1个注射器20ml 2个。
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总结
![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ebd280524de518964b7d96.png)
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
总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总结
(1)CMC配制:CMC的浓度为3-4‰。
在500ml烧杯中加入150ml水,在磁力搅拌器搅拌下慢慢加入,促使其溶解,搅拌20min后,再加入350ml水,一直搅拌1h。
抽滤得CMC溶液待用。
(2)硅胶液配制:在研钵中加入约100ml上述CMC溶液,用研棒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硅胶GF254粉末(CMC水溶液的用量大约是硅胶质量的2-3倍之间),直至感到液体变得较粘稠状,且用研棒蘸取硅胶液可见粘丝状即可。
切记不能马上就开始铺板,需要将其再放置约十几分钟,以使硅胶粉末能够充分吸收水分溶胀,过早铺板,将会造成硅胶板起泡、起鼓或起楞等。
(3)铺板:用药勺取适量硅胶液置于玻璃板上,并用药勺大致均匀地摊开,尤其四个角及边缘铺满,然后将该玻璃板在桌面上做上下地且幅度要大些颠动几次即可。
(4)干燥:自然晾干十几小时。
(5)活化:放在恒温干燥箱里于105-110℃干燥30min,然后冷却室温,取出存放在干燥器保存,待用。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法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4d750d647d27284b7351ee.png)
Rf = 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距离
薄层层析可适用小量样品(几到几十微克甚至0.01μg)的分离:也可用于多达500mg样 品的分离,是近代有机化学中用于定性,定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 仪器及试剂
硅胶薄板、展开缸、苏丹红乙醇溶液、间硝基苯胺乙醇溶液、苏丹红间硝基苯胺混合溶液、 乙酸乙酯:石油醚(5:95)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法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色谱分离的原理及其应用。
2.初步掌握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操作技能。
二、 实验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 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份分开。 流动的液体称为流动相,流动相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固定不动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 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需吸附在支持剂上)。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不同,分为吸附色 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按操作条件可分为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气相色谱和 液相色谱等。层析缸ຫໍສະໝຸດ 层析板 试样点展开剂
展开版
四、 操作要点和说明
1. 铺板 本实验直接使用购买的薄层硅胶板,每人一块
2. 点样 用毛细管点样,样点距玻璃板1cm,样点直径不超过2mm,三个样点间距5-6mm。
3. 展开 薄层色谱的展开,需要在展开缸中进行如图。展开方式采用倾斜上行法。
4. 计算Rf值 准确地找出原点,溶剂前沿以及三个样品展开后斑点的中心,分别测量溶剂前沿和样点 在薄层板上移动的距离(如图),求出其Rf值。
柱色谱是利用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和流动相的解析能力不同,使混合物随流动相 流过固定相,发生反复多次的吸附和解析过程,从而使混合物各组分分离开。所用仪器为色谱 柱。纸色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看教材。
新实验0918(药物合成实验报告)
![新实验0918(药物合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97d52e16fc700abb68fcdf.png)
实验一TLC铺板、干燥、活化、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1.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干燥和活化薄层色谱中的吸附剂是铺在玻璃、塑料或金属片或薄板上的较薄的、均匀的一层细粉状物质,因支持剂的种类、制备方法和选用溶剂的不同,可按吸附、分配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达到分离化合物的目的。
可以通过比较斑点的R f值,或将未知样品与对照品在同一板上展开至同样高度,对样品进行初步的鉴定。
还可通过比较可见斑点的大小进行半定量的判断。
还可以通过光密度测量法实现定量测定。
TLC中涂布的物质与柱色谱用的吸附剂非常相似,如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等,只是它们的颗粒更细一些,一般直径为5~40μm。
有些还含有石膏、淀粉等粘合剂以增强涂层与薄板的粘合力。
有时里面还含有荧光指示剂(如硅酸锌等),在254或365nm的紫外光下能显示荧光,可借此对分离的斑点进行检测。
到目前为止,硅胶是最常用的薄层色谱吸附剂。
在涂布吸附剂时,用于排列和放置薄板的排列盘和具有平整表面的薄板是必需的。
而涂布器也很常用,当它从玻璃板上移过时,会在板的表面均匀铺上所需厚度的吸附剂涂层。
(1)实验目的掌握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方法。
(2)仪器和试剂①玻璃板(5×10cm或10×20cm,洁净且干燥);②薄层色谱用硅胶G;③0.4%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3)实验步骤①把玻璃板在排列盘中依次相邻放好,置涂布器于其中一端。
②在具塞锥形瓶中把一份硅胶G和2~3份CMC-Na溶液混合,并用力振摇30秒。
③把混好的糊倒入涂布器中,均匀地移动涂布器至排列盘的另一端后,移开涂布器。
④铺好的板静置5分钟,然后把它们面朝上移至一个水平的平面上,阴干。
⑤把阴干后的板在105℃的烘箱中烘30分钟。
⑥待板凉至室温后,置干燥器中保存。
2.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液相柱色谱可以是液-固色谱或液一液色谱。
如果固定相是吸附剂,也称为液相吸附色谱.若为离子交换物质,就称为离子交换色谱;若为非离子的聚合物,如聚苯乙烯或hadex,则称为凝胶渗透色谱、凝胶过滤色谱或分子排阻色谱。
实验室硅胶柱操作规范
![实验室硅胶柱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9b9c67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0.png)
实验室硅胶柱操作规范1、操作步骤1.1 硅胶准备柱硅胶一般选用200-300目,拌样硅胶一般选用100-140目。
拌样硅胶用量为样品量的1-8倍,柱硅胶用量为样品量的8-100倍,对于极难分离的样品,还可以使用硅胶H作为柱硅胶。
1.2 实验仪器准备一支玻璃色谱柱,一个铁架台,烧杯,锥形瓶,径口直径较大的玻璃漏斗,一支玻璃棒,硅胶管,螺旋夹,夹子等。
1.3 装柱1.3.1 将硅胶管与色谱柱下端相连(若色谱柱带活塞则不用),往硅胶管上加上螺旋夹,取与色谱柱口径相应的棉花,厚薄适中(太厚流速慢,太薄易漏硅胶),置入色谱柱底部,将色谱柱固定于铁架台上。
1.3.2 吸附剂的加入①干法:将吸附剂一次加入色谱管,振动管壁使其均匀下沉,然后沿管壁缓缓加入开始层析时使用的流动相;或将色谱管下端出口加活塞,加入适量的流动相,旋开活塞使流动相缓缓滴出,然后自管顶缓缓加入吸附剂,使其均匀地润湿下沉,在管内形成松紧适度的吸附层。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有充分的流动相留在吸附层的上面。
②湿法:将吸附剂与流动相混合,搅拌以除去空气泡,徐徐倾入色谱管中,然后再加入流动相,将附着于管壁的吸附剂洗下,使色谱柱表面平整。
装完柱后需等硅胶沉降压实后再上样,通常需要半天到一天时间。
1.3.3试样的加入①湿法:将试样溶于层析时使用的流动相中,过滤,待填装吸附剂所用流动相从色谱柱自然流下,液面将与柱表面相平时,再沿色谱管壁缓缓加入滤液。
注意勿使吸附剂翻起。
②干法:选择适当溶剂使样品刚好完全溶解,过滤后取100-140目硅胶适量,将样品溶液缓慢加入到拌样硅胶中,边加入边搅拌,再使溶剂挥发去尽后使呈松散状(一般需放入通风橱中挥干过夜);将混有试样的吸附剂加在已制备好的色谱柱上面。
如试样在常用溶剂中不溶解,可将试样与适量的吸附剂在乳钵中研磨混匀后加入。
上完样后可在拌样硅胶上面加入少量100-140目的保护硅胶,在保护硅胶之上还可以加入脱脂棉以防止加流动相时破坏硅胶保护层。
新实验0918(药物合成实验报告)
![新实验0918(药物合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d2ca28b307e87100f69664.png)
实验一 TLC铺板、干燥、活化、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1.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干燥和活化薄层色谱中的吸附剂是铺在玻璃、塑料或金属片或薄板上的较薄的、均匀的一层细粉状物质,因支持剂的种类、制备方法和选用溶剂的不同,可按吸附、分配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达到分离化合物的目的。
可以通过比较斑点的R f值,或将未知样品与对照品在同一板上展开至同样高度,对样品进行初步的鉴定。
还可通过比较可见斑点的大小进行半定量的判断。
还可以通过光密度测量法实现定量测定。
TLC中涂布的物质与柱色谱用的吸附剂非常相似,如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等,只是它们的颗粒更细一些,一般直径为5~40μm。
有些还含有石膏、淀粉等粘合剂以增强涂层与薄板的粘合力。
有时里面还含有荧光指示剂(如硅酸锌等),在254或365nm的紫外光下能显示荧光,可借此对分离的斑点进行检测。
到目前为止,硅胶是最常用的薄层色谱吸附剂。
在涂布吸附剂时,用于排列和放置薄板的排列盘和具有平整表面的薄板是必需的。
而涂布器也很常用,当它从玻璃板上移过时,会在板的表面均匀铺上所需厚度的吸附剂涂层。
(1)实验目的掌握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方法。
(2)仪器和试剂①玻璃板(5×10cm或10×20cm,洁净且干燥);②薄层色谱用硅胶G;③ 0.4%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3)实验步骤①把玻璃板在排列盘中依次相邻放好,置涂布器于其中一端。
②在具塞锥形瓶中把一份硅胶G和2~3份CMC-Na溶液混合,并用力振摇30秒。
③把混好的糊倒入涂布器中,均匀地移动涂布器至排列盘的另一端后,移开涂布器。
④铺好的板静置5分钟,然后把它们面朝上移至一个水平的平面上,阴干。
⑤把阴干后的板在105℃的烘箱中烘30分钟。
⑥待板凉至室温后,置干燥器中保存。
2.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液相柱色谱可以是液-固色谱或液一液色谱。
如果固定相是吸附剂,也称为液相吸附色谱.若为离子交换物质,就称为离子交换色谱;若为非离子的聚合物,如聚苯乙烯或hadex,则称为凝胶渗透色谱、凝胶过滤色谱或分子排阻色谱。
硅胶干柱层析的操作方法
![硅胶干柱层析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d3ff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2.png)
硅胶干柱层析的操作方法
硅胶干柱层析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离和纯化方法,其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硅胶干柱:选择合适的硅胶粒径和填充长度,并在长颈漏斗或塑料柱内均匀填充硅胶。
2. 洗涤硅胶:用适量的洗涤剂或溶剂来洗涤硅胶,去除杂质和表面活性剂。
3. 将待分离混合物按一定的量和浓度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然后以毛细作用引入硅胶干柱的顶部。
4. 打开流速调节装置,控制溶剂以一定的流速通过硅胶干柱。
5. 观察溶剂在硅胶上的下降速度,逐渐减小溶剂流速,使溶质逐渐吸附于硅胶上形成各自的色谱带。
6. 当色谱带出现在硅胶干柱底部时,关闭流速调节装置。
7. 根据需要,可以将各个色谱带收集在不同的试管中,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或纯化。
8. 若需要进行连续分离,可继续添加溶剂,以移动特定的色谱带。
9. 使用无色的溶剂后,关闭流速调节装置,并将硅胶干柱保存在密封好的容器中,防止湿气和污染。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硅胶干柱的垂直和无空隙状态,以避免溶剂漏出或色谱带扩散。
-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将硅胶干柱清洗干净,并记录相关操作步骤和结果。
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总结文档
![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总结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6aa63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5.png)
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总结文档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确保实验室卫生和安全,并将实验用具和试剂准备好。
准备好所需的硅胶板、溶剂、样品、提取剂、显色剂等。
2. 硅胶板的制备:将需要的硅胶粉溶于少量水中,搅拌均匀,再逐渐加入一定量的盖玻璃,最后靠近静置,待硅胶固化后,切割成合适大小的硅胶板。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割,常用大小为10×10 cm或20×20 cm的硅胶板。
3.硅胶板的激活:将硅胶板放置在烘箱中预热30分钟,然后取出放凉。
取少量溶剂(如甲醇或丙酮)浸泡硅胶板,使其完全吸湿,再用吹风机吹干。
4.样品的处理:根据需要,对样品进行提取、纯化、浓缩等前处理。
将样品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制成适宜浓度的样品溶液。
5.进行色谱:取一块激活好的硅胶板,用铅笔在上面绘制良好的线,线的粗细、长度和距离要根据需要仔细控制。
将硅胶板浸泡在色谱槽中,待样品加载完全后,将槽封闭,同时防止样品溶剂挥发。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单向和双向的色谱。
对于单向色谱,让溶液沿着线一次性流动;对于双向色谱,先让溶液沿着线单向流动,再通过旋转色谱槽90度,将溶液沿着另一条线反向流动。
6.显色:完成色谱后,将硅胶板取出,在通风处晾干。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紫外灯、酸性或碱性染料进行显色。
将显色后的色谱板照相或扫描,将结果记录下来。
7.结果分析:根据显色的结果,分析样品中的成分,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可以利用Rf值(移动率)来比较样品组分之间的差异。
以上就是我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的经验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细节和安全问题,并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相信大家能够做出高质量的薄层色谱硅胶板。
薄层色谱及柱色谱
![薄层色谱及柱色谱](https://img.taocdn.com/s3/m/60f02ec54028915f804dc2d7.png)
四、薄层色谱
4.显色、计算及分析 (1)若样品本身是有色的,可以直接观察 到分离的过程及结果。 若无色,则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显色: 碘熏、紫外光灯、喷显色剂。
(2)计算比移值(Rf):
LOGO
四、薄层色谱
LOGO
(3)良好的分离,Rf值应在0.15-0.75之间,否则应更换展开剂 重做。 通常样品的极性越大,Rf值越小。 (4)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即色谱条件一定,比移值(Rf)
LOGO
谢谢!
思考题
1.为什麽在用有机溶剂做洗脱剂时,要求他们必须干燥? 柱色谱上用的吸附剂颗粒一般比TLC上用的吸附剂颗粒 大,柱色的洗脱剂也应比TLC的展开剂极性略小,才能 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为此,所用溶剂必须干燥,否则 将严重影响分离效果(需要含水溶脱时除外) 2.装柱时如果柱中留有气泡,暗沟,断层或填装不均匀,对 分离效果有何影响? 气泡或者裂缝会造成谱带之间的界限倾斜、模糊。尤其 是裂缝引起的填料断层会造成沟流,使得组分之间混合, 严重影响分离效果。 装柱不均匀会降低柱子的分离效率:填料太松散,流动 相速度太快,组分没有在两相之间充分达到吸附溶解平 衡,降低会塔板数,分离不完全;太紧密不仅流动相过 柱速度慢,也会造成组分在固定相中扩散,使得谱带加 宽,甚至重叠。
果) (4)点样结束,必须待样品点干燥后,方可进行展开。
四、薄层色谱
LOGO
3.展开 (1)展开剂的选择:根据样品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 等因素考虑。 (2)展开操作: a.先在密闭的展开槽内倒入少量配好的展开剂,高度不能 超过1cm。待其蒸气饱和,以达到平衡。(约5min) b.将点样后的薄层板放入展槽中,先不要接触展开剂,让 薄层板吸附蒸气以达饱和。(约3min) c.将点样的一端放入展开剂中,垫高薄层板,始终使薄层板 浸入展开剂为0.5cm,展开剂高度绝对不能浸过起始线! (展开剂若高于样品点,会使本就少量的样品溶于展开剂, 难以随展开剂的展开而分离。达不到分析的目的 !) d.待溶剂前沿离顶端1cm左右,就应取出薄层板,待展开剂 挥干后,观察分析。绝对不能使展开剂漫过薄层板的端!
简述采用硅胶板薄层色谱分离实验时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简述采用硅胶板薄层色谱分离实验时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74556c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4.png)
简述采用硅胶板薄层色谱分离实验时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一、实验操作步骤采用硅胶板薄层色谱分离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1.硅胶板的制备:选择合适的硅胶板,如硅胶G板或硅胶H板。
将硅胶与适量的黏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后涂在玻璃板上,制成硅胶薄层板。
薄层板制成后需干燥,然后活化处理,以提高分离效果。
2.点样:将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硅胶板上,用毛细管或自动点样器进行点样操作。
点样时需注意控制点样量,过量的样品可能导致拖尾、边缘效应等。
3.展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展开,选择合适的展开剂,确保待分离的组分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
展开剂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进行优化。
4.显色:展开后的薄层板需进行显色处理,以便观察和检测组分的斑点。
根据待分离组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显色剂,如荧光剂、金属盐等。
5.检测与记录:通过合适的方法对薄层板上的组分进行检测,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法等。
记录各组分的斑点位置、大小及颜色等信息,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6.薄层板的回收和处理:实验结束后,需对薄层板进行回收和处理。
对于有价值的组分,可进行进一步分离和纯化。
对于不再需要的薄层板,需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注意事项在进行硅胶板薄层色谱分离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硅胶板的选择与制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硅胶板类型(如硅胶G 板或硅胶H板)。
制备时需确保硅胶与黏合剂的比例合适,搅拌均匀,避免出现硅胶颗粒等杂质。
同时,制成的薄层板需干燥并活化处理,以提高分离效果。
2.点样操作:点样时需控制点样量,避免过量的样品导致拖尾、边缘效应等问题。
可以采用毛细管或自动点样器进行点样,提高点样精度和效率。
3.展开剂的选择与优化:展开剂的选择对于薄层色谱分离的效果至关重要。
应根据待分离组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展开剂,并进行优化实验,以提高分离效果。
同时,需注意展开剂的配比和组成,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4.显色处理:选择合适的显色剂对展开后的薄层板进行显色处理,以便观察和检测组分的斑点。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66b51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4.png)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薄层色谱进行化合物分离和鉴定,掌握薄层色谱操作技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1. 薄层色谱仪
2. 薄层色谱板
3. 色谱柱
4. 样品溶液
5. 各种溶剂
三、实验操作步骤
1. 准备薄层色谱板,标出样品点和色谱进样位置。
2. 准备好样品溶液,进行前处理工作,如筛选、过滤等。
3. 用吸头将样品溶液均匀地吸附在薄层色谱板上的样品点上,待干燥后再进行操作。
4. 将干燥后的薄层色谱板放置在色谱槽中,加入适量的色谱溶剂,使之在薄层色谱板上上升,直至触及顶部。
5. 将色谱板拿出,标记出色带位置,用紫外灯照射和标记,记录色带的长度和颜色。
6. 根据色带的长度和颜色,与标准色谱图对照,确定其成分。
7. 根据色带的长度和颜色,计算Rf值,并与标准值对照鉴定
成分。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需轻拿轻放,避免薄层色谱板受损。
2. 使用各种溶剂时,要注意其挥发性和易燃性。
3. 色带观测和鉴定时,要在相应的波长下观察,如紫外灯波长254nm。
4. 操作结束后,要对薄层色谱仪进行清洁和维护。
通过《薄层色谱操作规程》的实验操作,可以掌握薄层色谱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提高化合物分离和鉴定的能力。
制备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
![制备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aa6f4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6.png)
制备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引言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鉴定化学物质的技术方法。
它基于化学物质在固定相表面上的不同吸附性质,通过溶剂的上升过程,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开,并且通过比较吸附位置的方式进行鉴定。
本文将介绍制备薄层色谱的详细操作步骤。
材料和仪器•薄层色谱板•密封槽•滤纸•玻璃饼干•吸附剂(例如硅胶或氧化铝)•溶剂槽•注射器•光源(例如紫外灯)操作步骤步骤一:制备色谱板1.清洗玻璃饼干:将玻璃饼干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然后用有机溶剂(例如醋酸乙酯)进行清洗,并在通风环境中晾干。
2.准备色谱板:将吸附剂(硅胶或氧化铝)与适量的粘合剂混合,均匀涂抹在玻璃饼干上,并确保厚度均匀。
然后将其放入密封槽中,在室温下静置几小时,使其干燥。
步骤二:样品制备1.样品准备:根据需要分析的化合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溶剂将其溶解。
确保样品溶解度适宜,以便在色谱板上形成好的色谱带。
步骤三:样品上样1.在色谱板上标记样品的起点位置,并在距离起点1-2厘米处进行上样。
对于液体样品,可使用微量注射器,在指定位置上滴上一定量的样品。
对于固体样品,可将其溶解后使用同样的方法上样。
步骤四:上样溶剂系统1.准备溶剂槽:根据需要选择双向开发或单向开发的方式,准备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
通常,使用两种不同极性溶剂的混合物作为上样溶剂,以便在色谱板上产生良好的色谱分离。
步骤五:色谱开展1.上样溶剂系统:将装有上样溶剂的溶剂槽放置在密封槽中,让溶剂槽底部与槽盖上的孔相连。
2.开展色谱:将准备好的色谱板竖直放入溶剂槽中,确保样品不与溶剂接触。
然后将密封槽盖上,并允许溶剂通过色谱板。
在溶剂往上升的过程中,化合物将在色谱板上分离出不同的色谱带。
步骤六:色谱带展现1.取出色谱板:当溶剂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色谱板从溶剂槽中取出。
使用滤纸轻轻擦去多余的溶剂。
步骤七:鉴定结果1.利用可见光或紫外灯照射色谱板,观察和记录色谱带的展现情况。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法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8c0f3c2f60ddccda38a0f8.png)
薄层色谱示意图
三、 仪器及试剂
硅胶薄板、展开缸、苏丹红乙醇溶液、间 硝基苯胺乙醇溶液、苏丹红间硝基苯胺混 合溶液、乙酸乙酯:石油醚(5:95)
四、薄层色谱实验步骤及说明
1.铺板 本实验直接使用购买的薄层硅胶板,每人一块 2.点样 用毛细管点样,样点距玻璃板1cm,样点直径不超过2
点样及展开注意事项
1.一根点样管只能点一种样品,否则有交叉污 染。
2.样品点直径应不超过2 mm,距离薄层板底 部约1 cm,样品点之间间距约1~1.5 cm,展 开时薄层板底部浸入展开剂的高度约0.5 cm。 注意样品点决不能浸到展开剂中。
3.展开剂离薄层板上缘约1 cm时应停止走板, 取出晾干。不可使展开剂走到板的尽头。板取 出后要及时标记展开剂前沿,否则展开剂挥发 后难以确定。
柱色谱分离示意图
本次柱色谱实验
样品:苏丹红和间硝基苯胺混合溶液混 合物 10 滴
洗脱剂(流动相):石油醚 : 乙酸乙酯 =95: 5(体积比)
湿法装柱
取色谱柱一根, 垂直装置,用锥形瓶作接收瓶。 关闭活塞,向柱中慢慢倒入洗脱剂和吸附剂,
打开活塞,用吸耳球轻轻敲打柱身下部,使其 填装紧密,控制流速约1滴/s,装至3/4时停止 加吸附剂。 待洗脱剂将干时,轻轻将滤纸放到吸附剂的上 方。
4.跟踪一些化学反应进程:可以利用薄层色谱 或纸色谱观察原料色点的逐步消失,以证明反 应完成与否。
常用洗脱剂的极性顺序
乙酸>吡啶>水>醇类(甲醇>乙醇>正丙醇) >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 甲苯>环己烷>正己烷>石油醚
薄层色谱及柱色谱
![薄层色谱及柱色谱](https://img.taocdn.com/s3/m/1949d80b81c758f5f71f677b.png)
4.两相中,相对固定不动的一相称为固定相,移动的一相称为流动相。
三、色谱法的分类
LOGO
按其操作不同,可分为薄层色谱、柱色谱、纸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 液相色谱。
(1)薄层色谱: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层来进 行物质分离及分析的方法。
按其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 胶渗透色谱。
(1)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吸附能力的不同加以分离的方法。
(2)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 行分离的方法。
(3)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剂与各组分之间的离子亲和 力不同而 进行层析分离的方法。
待糊状物全部装完后,用接收到的洗脱剂转移残留的固 定相,并将柱壁上的固定相淋洗下去。
装柱过程中,应不断轻敲色谱柱,以使固定相填充均匀、 无气泡!
整个装柱过程中,柱内洗脱剂的高度始终不能低于固定 相最上端,否则柱内会出现裂痕和气泡!
五、柱色谱
LOGO
(3)干法装柱: 在色谱柱顶端放一干净干燥的漏斗,将干燥的吸附剂(固定相)倒入漏
(4)凝胶渗透色谱:利用不同组分之间分子大小不同,在通过凝胶介质 时所受到的阻滞作用的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四、薄层色谱
LOGO
薄层板的制备
点样
展开
显色,计算、分析
1.薄层板的制备:
(1)固定相的选择:
吸附色谱:
氧化铝、硅胶
分配色谱的支持剂:硅藻土、纤维素
?HF254
GF254
(H——不含黏合剂) (F——含荧光物质) (G——含煅石膏2CaSO4·H2O黏合剂)
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硅胶色谱柱的填装
![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硅胶色谱柱的填装](https://img.taocdn.com/s3/m/fd392bd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9.png)
薄层板
03
装置图(二)
01
溶剂
02
石英砂或固定相
03
硅胶
04
砂芯或棉花
05
柱色谱装置
关于薄层色谱和柱色谱
相同点:薄层色谱和柱色谱都属于液–固吸附色谱,都是经过在吸附剂和展开剂(洗脱剂)之间的多次吸附–溶解作用,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成孤立的样点,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不同点:
薄层色谱:是将吸附剂涂布在玻璃板上,形成薄薄的平面涂层。干燥后在涂层的一端点样,竖直放入一个盛有少量展开剂的有盖容器中。展开剂接触到吸附剂涂层,借毛细作用向上移动。
把阴干好的硅胶板在105℃的烘箱中烘30min。
待板凉至室温后,至干燥器中保存。
三、实验步骤
将一小团脱脂棉放于色谱柱底部。
将硅胶慢慢倒入色谱柱中,轻轻敲击柱子外侧。
打开活塞,将洗脱剂慢慢加入柱子中流过柱体,直至整个柱床全部润湿。关闭活塞备用。
、硅胶色谱柱的填装
三、实验步骤
硅胶和CMC-Na要充分研匀,没有硅胶团和气泡。
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 硅胶色谱柱的填装
天然药物学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源自掌握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方法。
01
掌握硅胶色谱柱的填装方法。
02
一、实验目的
吸附色谱。
硅胶薄层板可用于化合物定性与定量。
硅胶色谱柱可用于化合物分离和纯化。
二、原理及应用
薄层色谱的操作技术流程
装置图(一)
薄层色谱
01
层析缸
02
混合物的量要适中,不能铺的太厚。
装柱时硅胶一次性全部加入。
在洗脱剂没全部流过柱体时不能关闭活塞。
四、注意事项
五、思考题
为什么铺好的硅胶TLC板要在烘箱中干燥?
硅胶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硅胶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137cc8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3.png)
硅胶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硅胶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哈!首先呢,得准备好那硅胶板,就像厨师要准备好锅一样重要。
这硅胶板可不能随随便便选,得挑质量好的,不然就跟那破锅炒菜一样,不得劲儿。
然后就是点样啦!这可有点讲究呢,就跟书法家写字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把样品点在硅胶板上,可不能点得太大或太小,得恰到好处,不然跑出来的谱图可就不漂亮啦。
接下来就是展开啦!这就好比是让样品们去赛跑,在展开剂的推动下,它们开始奔跑起来。
展开剂就像是那赛道,得选合适的,才能让样品们跑得顺溜。
在展开的过程中,咱可得耐心等待,就像等待花儿开放一样。
不能着急,一着急就容易出错。
等它们跑完了,这谱图也就出来啦。
你看这谱图,多像一幅画呀!不同的斑点就像是画中的不同元素,有深有浅,有大有小。
咱得仔细观察,分析这些斑点,就跟欣赏一幅艺术作品似的。
有时候想想,这硅胶薄层色谱法不就跟咱的人生一样嘛!准备工作要做好,每一步都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就像我们在人生路上,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
操作的时候,要是不小心弄错了一步,那可就麻烦啦,就跟人生中走错了一步路一样。
不过没关系呀,咱可以重新再来,就像人生还有很多机会可以重新选择。
而且这操作过程中,还得有耐心,有细心,有恒心。
这跟我们做其他事情不是一样的道理嘛!没有耐心,啥事儿都干不成;没有细心,容易出纰漏;没有恒心,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
总之呢,这硅胶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只有认真对待,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就像我们的生活,只有用心去经营,才能过得精彩呀!这就是我对硅胶薄层色谱法操作步骤的理解,你们觉得呢?。
硅胶薄层色谱流程
![硅胶薄层色谱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a4455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7.png)
硅胶薄层色谱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硅胶薄层色谱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技术,用于分离和鉴定化合物。
下面是硅胶薄层色谱的流程:1. 准备硅胶薄层板:首先准备硅胶薄层板,通常是由硅胶和支持基质(例如玻璃或铝箔)构成的。
硅胶柱填装讲解学习
![硅胶柱填装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fd3c0d2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4.png)
硅胶柱填装讲解学习硅胶的预处理我们以浓盐酸浸泡硅胶14小时,然后用蒸馏水洗涤硅胶4次后,将起进行减压抽滤,后不断加蒸馏水冲洗。
在1小时之后,抽滤的水呈中性,但仍然含有氯离子。
经过4小时不断的冲洗才使得抽滤液中基本不含氯离子。
晾干一周后,在110℃烘箱中活化2小时。
活化后的硅胶加石油醚浸泡并搅拌均匀。
在装柱时,宜使用口径较大的玻璃漏斗置于层析柱上部,注入1/2高的石油醚,打开下部活塞,然后尽量均匀地将硅胶倾入漏斗,这样可以防止层析柱中形成断层(这一步是实验的关键步骤)。
装柱装柱子(添硅胶)时,有两种方法:即湿法装柱和干法装柱,二者各有优劣。
不论干法还是湿法,硅胶(固定相)的上表面一定要平整,并且硅胶(固定相)的高度一般为15cm左右,太短了可能分离效果不好,太长了也会由于扩散或拖尾导致分离效果不好。
湿法装柱是先把硅胶用适当的溶剂拌匀后,再填入柱子中,然后再加压用淋洗剂"走柱子",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一般柱子装的比较结实,没有气泡。
干法装柱则是直接往柱子里填入硅胶,然后再轻轻敲打柱子两侧,至硅胶界面不再下降为止,然后再填入硅胶至合适高度,最后再用油泵直接抽,这样就会使得柱子装的很结实。
接着是用淋洗剂"走柱子",一般淋洗剂是采用TLC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
通常上面加压,下面再用油泵抽,这样可以加快速度。
干法装柱较方便,但最大的缺陷在于"走柱子"时,由于溶剂和硅胶之间的吸附放热(可以用手摸柱子明显感觉到),容易产生气泡,这一点在使用低沸点的淋洗剂时如乙醚,二氯甲烷更为明显。
虽然产生的气泡在加压的情况下不易察觉,但是,一旦撤去压力,如在上样、加溶剂等操作的时候,气泡就会释放出来,严重时,整个柱子变花,样品不可能平整地通过,当然也就谈不上分离了。
解决的办法是:第一、硅胶一定要不再发烫,恢复到室温后再撤去压力。
也有介绍在硅胶的最上层填上一小层石英砂,防止添加溶剂的时候,使得样品层不再整齐。
实验十薄层色谱和柱色谱
![实验十薄层色谱和柱色谱](https://img.taocdn.com/s3/m/1158b8f25901020206409c69.png)
实验十薄层色谱和柱色谱1.实验目的①了解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基本原理;②学习用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纯化有机化合物的技术2.实验原理①色谱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物质时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流动的混合物溶液称为流动相;固定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或液体)。
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等。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作固定相;分配色谱中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作为支持剂,以吸收较大量的液体作固定相,而支持剂本身不起分离作用。
根据操作条件不同,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类型。
②薄层色谱: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是一种微量的分离分析方法,具有设备简单、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以及能使用腐蚀性显色剂等优点。
适用于小量样品(几到几十微克,甚至µg的分离。
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者在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
其可分为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
由于不同组分被固定相吸附程度不同,在流动相中溶解程度不同,因此,不同组分移动的距离不同,因而形成了互相分离的斑点R f=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距离薄层色谱用的吸附剂和支持剂:薄层色谱常用的吸附剂或支持剂是硅胶或氧化铝。
薄层色谱用的硅胶分为硅胶H不含粘合剂;硅胶G含煅石膏做粘合剂;硅胶HF-254含荧光物质,可在波长254nm紫外光下观察荧光;硅胶GF-254含有煅石膏和荧光剂。
薄层色谱用的氧化铝也分为氧化铝G、氧化铝GF254及氧化铝HF254。
薄层板的制备:简易平铺法,如称取约3g硅胶G,加入到67mL %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调成均匀的糊状物(可铺78张载玻片)。
这一步一定要将吸附剂逐渐加入到溶剂中,边加边搅拌;如果把溶剂加到吸附剂中,容易产生结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思考题
• 为什么铺好的硅胶TLC板要在烘箱中干燥?
三、实验步骤
•
㈠、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 1、把一份硅胶H和三份0.75%CMCNa水溶液(M:V)溶液置研钵中充分研匀。 2、将玻璃板置一水平的平面上,取 适量硅胶和CMC-Na混合物倒入玻璃板上, 轻轻震动使混合物在玻璃板上铺匀,阴干。 3、把阴干好的硅胶板在105℃的烘 箱中烘30min。 4、待板凉至室温后,至干燥器中保 存。
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 硅胶色谱柱的填装
天然药物学
一、实验目的
• 掌握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方法。 掌握硅胶色谱柱的填装方法。
二、原理及应用
• 吸附色谱。 硅胶薄层板可用于化合物定性与定量。 硅胶色谱柱可用于化合物分离和纯化。薄层色Biblioteka 的操作技术流程装置图(一)
薄层板
层析缸
薄层色谱
装置图(二)
三、实验步骤
• ㈡、硅胶色谱柱的填装 1、将一小团脱脂棉放于色谱柱底部。 2、将硅胶慢慢倒入色谱柱中,轻轻 敲击柱子外侧。 3、打开活塞,将洗脱剂慢慢加入柱 子中流过柱体,直至整个柱床全部润湿。 关闭活塞备用。
四、注意事项
• 硅胶和CMC-Na要充分研匀,没有硅胶团和 气泡。 混合物的量要适中,不能铺的太厚。 装柱时硅胶一次性全部加入。 在洗脱剂没全部流过柱体时不能关闭活塞。
溶剂 石英砂或固定相
硅胶 砂芯或棉花
柱色谱装置
关于薄层色谱和柱色谱
• 相同点:薄层色谱和柱色谱都属于液–固吸附色谱,都是经 过在吸附剂和展开剂(洗脱剂)之间的多次吸附–溶解作用, 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成孤立的样点,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 不同点: 薄层色谱:是将吸附剂涂布在玻璃板上,形成薄薄的 平面涂层。干燥后在涂层的一端点样,竖直放入一个 盛有少量展开剂的有盖容器中。展开剂接触到吸附剂 涂层,借毛细作用向上移动。 柱色谱:是将吸附剂装于柱中,当待分离的混合物溶 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 当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往 下洗脱的速度也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