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阎素红
教材分析: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在教材中的主题是“难忘的历史画面”,由一首律诗和两篇叙事文章组成,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军人的风采。
律诗《长征》是对长征的概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则是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人物对长征进行了细描。
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故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文章围绕着“杀”与“不杀”大黑骡子,彭德怀与战士们产生了分歧,彭德怀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针对本课的特点,结合我校提出的“情智共融”理想课堂的核心理念“以情启智、以智生情、情智共融、智情相生”的核心理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我注重“情”字的落实。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联系自身实际和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情智共融的完美结合,使学生阅读教学美感,语感,情感的做到和谐统一。
课前活动:欣赏长征图片,说说你的感受,可以是自己的语言,也可以是一个词或是一句诗。
一、以情启智----复习导入,揭示命令,引发矛盾冲突。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
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彭德怀非常爱他的大黑骡子,与它亲如手足,(板书:爱)然而,他却一次又一次地下令杀它,这是怎样曲折的过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彭德怀下令杀骡子的句子。
交流:三个命令
二、以智生情---------直面命令,品味细节,走进人物内心。
这三道命令中,到底饱含着彭德怀怎样复杂的情感呢?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3-20自然段,思考:三次命令分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下达的?圈划彭德怀当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描写,结合下令的背景,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
(一)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
(二)交流感悟:
交流第一次命令,感受情况之迫
1、出示命令:第一次命令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呢?
(1)草地断粮,情况紧迫。
抓住“燃眉之急”本义:火烧到眉毛上了,形容情况非常危急。
这里指草地上已经断粮,战士们处于生死边缘,情况紧迫。
2、过渡:看,情况是如此的危急,每走不远,就是一个战士的尸体啊!播放红军过草地视频。
作为三军团长的彭德怀眼睁睁地看着,而又无能为力,怎么不心痛?但是他必须让自己的战士活着走出草地,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啊!谁能读好这第一次命令?指名读。
在这命令中,你读出了彭德怀怎样的内心世界?(沉重、无奈、矛盾、心急如焚、果断和坚决)
带着这样的情感读好这第一道命令。
小结:在学习第一次命令的时候,文中没有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你们能从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真了不起。
交流第二次命令,感受决心之坚
1、第二次命令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下达的呢?你们又读出彭德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学生交流:战士们也舍不得杀这立过功的骡子,所以着急流泪。
谁能读出战士们和老饲养员的着急?为什么着急?
生:因为这匹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驼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立了大功。
生:还有在过雪山草地的时候,许多受伤的战士正是因为拉着大黑骡子的尾巴,才从死亡线上挣脱。
生:还因为它是彭德怀的坐骑,作为红三军的团长,他一路既要行军,又要指挥作战,他肩负的胆子十分沉重,非常需要这样一匹坐骑。
2、小结过渡:战士们舍不得,它的主人怎么就这么舍得呢?让我们再次走近彭德怀,细细品味他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A 、交流出示句子:“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
过渡: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彭德怀怎样的内心了呢?
(1)抓住“深情地望着”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深的眷爱和不忍和痛心。
(你读懂了彭德怀的眼神,大黑骡子和他亲如兄弟,杀它,不就像是要切断自己的手足吗?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
(2)质疑:既然充满深情,既然满怀不舍,那他为什么还下令杀它,而且话说得如此平静呢?
抓住“只有”体会这是唯一的办法,为了战士他必须这么做,这是理智的选择。
抓住“多一些人”体会在大黑骡子和战士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战士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抓住“或许”体会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选择。
(3)同学们,在他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痛苦和不舍,流露出的是对战士的爱啊,所以他深情地望着,却平静地说……
B、还有描写彭德怀表现的句子吗?
出示句子: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
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1)你从彭德怀的话语中读懂了什么?相机指读句子。
抓住“能……也能……”体会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
抓住“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体会彭德怀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
彭德怀仅仅是在表白自己内心的无畏吗?联系“拍”体会对战士的鼓舞。
抓住“最后一次大功”体会彭德怀豪迈悲壮。
(2)同学们,彭德怀的那种誓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决心和那无所畏惧的气概已经完全饱含在了他那坚定有力的话语中,体现在他对老饲养员肩头的一拍中。
让我们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深情的朗读中吧!
3、在战士的再三请求中,彭德怀“不耐烦了”,出示第二次命令,齐读句子。
你从不耐烦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1)对,他做事向来雷厉风行,这是彭德怀鲜明个性的真实写照。
(2)他也不忍心杀这匹心爱的骡子。
(3)真切地反映了忍痛割爱背后的坚定决心,源于对战士的爱。
这不耐烦中饱含着这样复杂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对战士的爱啊!齐读命令。
交流第三次命令,感受割爱之痛。
1、杀一头骡子只需一枪一弹,然而,要杀这匹大黑骡子怎么那么难啊!这第三次命令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下达的呢?
(在方副官长迟迟不肯开枪的时候。
)
这一迟就是多长时间啊!
2、出示句子:二十分钟过去了……
(1)在这二十分钟里,你体会到了彭德怀怎样的内心?
重点交流:彭德怀背过脸去。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彭德怀这个“背”过去的脸,用心体会,你看到了什么呢?
(2)对彭德怀来说,这是怎样的二十分钟啊?(漫长、痛苦、难熬、令人窒息……)
3、师:在这死寂般的二十分钟过后,爆出了他的第三道命令,齐读。
这时,他双手叉腰,显然真的动怒了,你从这这“怒吼”声中又体会到什么了呢?(痛苦,想赶快结束,很急,再不开枪,战士们将倒下得更多。
)这怒吼中饱含的又是对战士的爱啊,再读命令。
4、彭德怀已经下达了死命令,方副官长怎么还能拖延呢?(教师配乐深情朗读)“砰”一声枪响,大黑骡子缓缓地、缓缓地斜倒下去,老饲养员猛地挣脱拉着他的人,扑上前去,抱住大黑骡子的脖子深深痛哭起来,狂风呜咽,野草叹息,在场的战士个个泪流满面,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此时此刻,他有多少知心的话想对它倾诉呀。
彭德怀要对大黑骡子说些什么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走进人物内心,以“大黑骡子啊……”开头,为彭德怀写一段真情告白。
教师小结:纵有千言万语,但却一句话也没说,这才是彭德怀,一个有情有义,却刚毅果敢的将领,他把对大黑骡子的情感都饱含在了这摘下军帽的动作中。
齐读句子。
5、引读体会“发火”。
所以当警卫员端来那碗散发着大黑骡子气息的肉汤时,彭德怀却发火了,他怎么舍得喝下大黑骡子的汤呢?
三、情智共融---------回归命令,彰显人物形象。
在这三次命令中,彭德怀的情绪从不耐烦到怒吼,甚至是发火,但我们关注细节,联系下令的情况,深入到彭德怀的内心,收获到的却是一份深沉的爱,为了战士、为了革命愿意献出一切的无私大爱。
四、智情相生---------总结课文,升华情感,凸显文章中心。
1、引读“漫漫长征路…….”
虽然身无……却能……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对,这样的队伍就是铁流。
是什么融进了这支红军队伍?让他们能这样的英勇无畏?
2、这真是,“风雨苍苍,一路泥潭一路霜。
征途茫茫,一把草根一把糠。
绝处危情,战士生死谁牵挂?痛杀爱骑,一腔热血洒碧疆!”配乐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是啊,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出示资料:
五、课后作业:
长征途中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倔强的小红军》《丰碑》《金色的鱼钩》等,找出来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爱
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