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先生_中国修辞学_一书评介
修辞学参考书目(按作者拼音顺序排列)
修辞学参考书目王希杰教授主要著作有:1. 《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28万字(现在由商务印书馆重印)2.《语言的美和美的语言》/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13.5万字3.《语言学在您身边》(与于根元合作)/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4.《说话的情理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1年再版5.《修辞·语法·文章》(与秦旭卿合作)/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6.《数词、量词、代词》/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7.《汉语释疑辩难集》(与李晋荃、朱泳燚合作)/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27万字(收入王希杰文章33篇)8.《这就是汉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18.1万字9.《说写的学问和情趣》/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6.5万字10.《修辞学新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27.6万字11.《王希杰修辞学论集》/何伟棠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45.7万字12.《语林漫步》/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17.3万字13 . 《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46万字14.《动物文化小品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25.2万字巧.《语言随笔精品—王希杰特辑》/何伟棠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6.《修辞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45.8万字17.《这就是汉语—王希杰言语文化随笔集》/[日」加藤阿幸、许山秀树主编/日本白帝社2003年5月18.《语言学百题》(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1年修订版19.《方光寿语言学论文集》(与卞觉非、方华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20.《修辞文荟》(与季世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王希杰教授主编的学术著作有《汉语修辞和文化论集》、《汉语修辞和汉文化新论》等;参加编写的有《语言学导论》、《新编现代汉语》、《大学修辞》、《新编现代汉语教学自修手册》、《语言学与语文教学》等。
修辞之我见
修辞之我见作者:杨欢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修辞行为不仅关系到语言本身的复杂性,还关系到写说者内在心理的复杂性。
由对修辞的定义及性质的分析中可以推断,写说者的修辞表达不仅含有语义信息,还包括修辞动机,而修辞的功能也与修辞动机密切相关。
关键词:修辞定义动机情境功能每提到修辞,人们总觉得它很高深,是只有文学家才去研究的东西,普通人用不着,所以没有必要学。
还有一些人则认为,修辞是“咬文嚼字”,是“卖弄文字技巧”,其实都不然。
语言是大家都知道的,其从性质层面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
如果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那么修辞就是能使语言能够尽善尽美地表达思维的最有效手段。
一、修辞的定义究竟什么是修辞呢?陈望道先生在其《修辞学发凡》中做出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他认为修辞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修”当修饰解,“辞”当文辞解,广义的“修”当调整过适用解,、“辞”当语辞解,广狭二者相互交叉得到四种修辞用法:①修饰文辞、②调整过适用语辞、③调整或适用文辞、④修饰语辞。
确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这四种用法。
其中①如在作文中,我们使用譬喻、借代等修辞方法来美化文章的语言;②如古代的外交辞令;③如写信或是作文前,我们会对将要适用的话语进行筛选,并组织起来表达一定的语义;④如通过使用比拟、双关等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其实,“修”字的确含有调整或使用的意思。
正如郑子瑜教授《中国修辞学史稿》中所引:“欧阳永叔守滁作《醉翁亭记》,后四十五年,东坡为大书重刻,作…泉冽而酒甘‟为…泉甘而酒冽。
‟今读之,实胜原句。
”这种调换字、词位置的修辞现象,只能说是调整或是适用,而不能说是修饰了。
再说“辞”字。
《说文解字·辛部》:“辞,讼也,从,犹理辜也,理也。
”引申为言说的意思。
《说文解字注·辛部》:“辞,说也。
今本说讹为讼。
”按段注,辞的意思是“说”,陈望道先生把“辞”分出了:文辞和语辞。
北平时期的杨树达生平与学术
as
a
completely mature scholar and authority in the fields mentioned above.Therefore, “Years in Peking’’should be the best topic to discuss Yang’S academic path.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Yang had social,political,and academic
dramatic
transformations.
none
transformations impose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im,yet
版权声明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意,不得 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弓 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北平时期的杨树达:生平与学术
摘要: 杨树达(1885—1956)其人,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可算是声名显赫的学者。 他一般被定位为语言文字学家,一生用力在“小学”和“古书”方面。他在
I湖南师范人学学报编:《杨树达诞辰雨蒯年纪念集》,第297—318灭,K沙:湖南教育…版÷{:,1985年。 2《荆州帅专学报(}I: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3《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笫4期。 4《湖南帅范人学利.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湖南人学学报(}f: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6《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l ̄4期。 7《怀化帅专}l:会科学学报》第8卷1989年第l j蜘。 8《聊城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9《石家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修辞概述
修辞理论的缘起和历史沿革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一、古老
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 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 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先秦时期 辞达而已矣。 “辞达而已矣。”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 “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 辞达” 言文” 开创性。 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孟子 “詖(bi)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 bi)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 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千变万化的修辞活动中包含着种种规律规则, 千变万化的修辞活动中包含着种种规律规则,它是共 同的、稳定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同的、稳定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事件都是适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不同的事件都是适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这 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 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
墨子 庄周
“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很重视“寓言” 很重视“寓言”,“重言”等修辞方式。 重言”等修辞方式。
《易·乾卦·文言》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 乾卦·文言》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
“修”和“辞”的连用 的最早出处
2.两汉时期 2.两汉时期 西汉的学者曾经热烈地讨论过《诗经》 西汉的学者曾经热烈地讨论过《诗经》最基本的修辞 手法比、 手法比、兴、赋。 所谓比,就是比喻和比拟;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 所谓比,就是比喻和比拟;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词。 有时兼有比喻,有时起象征作用, 以引起所咏之词。”有时兼有比喻,有时起象征作用,有 时只是为了押韵;所谓赋,则是平实地铺叙事实。 时只是为了押韵;所谓赋,则是平实地铺叙事实。 小结 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它 萌芽时期, 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开创、引导的作用。 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开创、引导的作用。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卷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卷定稿一、【单项选择题】1、“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这句话是([B] 比拟)修辞格。
2、“广州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
”是(B仿词)3、“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一句中所用的修辞为(C双声对叠韵)。
4、“表扬与表彰”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C语意轻重不同)。
5、“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这句话是(B仿词)修辞格。
6、“时期与时间”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B范围大小不同)。
7、“你们这一车西瓜,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
”这句话是(C借代)修辞格。
8、“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这句话是(C借代)修辞格。
9、“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这句话是(D夸张)修辞格。
10、合乎(B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
11、“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
”这句话是(C排比)修辞格。
1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句话是(B整句)。
13、“老秦爷:皇军好,皇军给中国人民造福来了!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你看多好啊!”这句话是(D反语)修辞格。
1、“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是(D反语)2、修辞学属于(语音)学。
3、“军队与部队”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B )。
[A] 适用对象不同[B] 范围大小不同[C] 语意轻重不同[D] 感情褒贬不同4、“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裳,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
”这句话是(C 排比)修辞格。
5、“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这句话是(D 夸张)修辞格。
6、“批评与批判”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C语意轻重不同)7、杨树达的著作为(A《中国修辞学》)。
杨树达“名著”《汉书窥管》的“厚度”
杨树达“名著”《汉书窥管》的“厚度”谈杨树达先⽣的事,如果不提他的“名著”《汉书窥管》,那简直就像是蓄意要抹煞他的“成就”。
然⽽谈《汉书窥管》确实是有些⿇烦的。
⽐如我若说这部书“错误百出”,似乎就该负责⼀点,⾄少举上100个例⼦。
那么,这得写多长?可问题还在于,《汉书窥管》的条⽬有3000多,若是按⽐例⼀算,“错误百出”倒也只错了1/30。
假如要捧⼈,1%很可能就⾜够了,可是要批评⼀本书,以1/30做依据就似乎不⼤够。
那么这⾥就先来谈谈《汉书窥管》的“厚度”。
《汉书窥管》的前⾝叫《汉书补注补正》,这个神⽓的书名⾥⾯,其实包含着⼀个故意的错误。
因为它既不是《汉书》的“补注补正”,更谈不上是《汉书补注》的“补正”。
《汉书补注补正》总共有583条(这是我数过的,容或⼩有误差),其中批评到王先谦《补注》的共有101条。
这⾥⾯包括同意王先谦的说法⽽略加附议的18条,认为王先谦的补注应该挪动位置的5条,引⽤他⼈成说的10条,剩下的⼤约就70条左右。
70条左右,即使杨先⽣全对,在《汉书补注》⾥,能算多⼤⼀个零头呢?《汉书补注》我没法细数,粗略地算了⼀下,王先谦的按语有多少呢?⼤概是16000条!在16000条⾥挑出70或者100条批评,叫“拾遗”恐怕都有些勉强吧?《汉书补注补正》(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2⽉初版,列⼊“北京师范⼤学丛书”)在“成功学”上的意义,以及那个时代多么值得像杨树达先⽣这样的⼈留念,⾃谓“学界”还是蛮好混的!他后来敢批量抄袭《说⽂通训定声》等“四⼤名著”,其原因也在于始终没有⼈批评。
——当时⾃然也有对之鄙夷不屑的⼈。
从《汉书补注补正》到《汉书窥管》,这个过程杨伯峻先⽣在1983年作过⼀个介绍:(杨树达先⽣)早年读王先谦《汉书补注》,使⽤(⾼邮)王⽒⽗⼦校释古书的⽅法,⼜加以扩充改善,写成《汉书补注补正》。
以后陆续增补,到⼀九五三年,发愤把三⼗年来所读《汉书》的⼼得加以总结,成《汉书窥管》⼀书。
从修辞看“朱门酒肉臭”之臭
从修辞看“朱门酒肉臭”之臭[摘要]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应该怎样理解、怎么读,讨论已多,但多着眼于文字训诂方面的讨论,结果依然是莫衷一是。
而从修辞学角度讨论者甚少,往往又是一带而过,故不能得出较好结论。
文章从修辞学角度出发,试图找出最合适的解释及读法,从而给这一问题下出结论性意见。
[关键词]臭;臭败;修辞;夸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臭的讨论,文章不下数十篇。
讨论焦点一是臭的词义,二是臭的读音。
讨论虽多,结果不是越来越清晰,而是越来越糊涂。
一般讨论皆从探讨“臭”的词义入手。
有论者认为:“在上古汉语中,‘臭’的基本义是名词{气味},这是没有怀疑的。
”“学界一般认为‘臭’的这一演变过程开始于春秋战国之交,到了汉代,‘臭’就专门指{难闻的气味}了。
”[1]100-102持这样观点者认为,臭的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有词义缩小的现象,到了唐代,其词义就只有臭的意思了。
刘景春亦坚持这样观点,并且以南北朝人顾野王《玉篇》将“臭”释为“恶气息”为例,“充分说明‘臭’字在南北朝时期确实已经获得了‘腐臭’这一独立义项,确实成了一个已为社会所承认的与‘香’相对应的形容词。
”[2]13-15但是,该观点却很容易为实证法所否定。
有人列举唐诗和唐文使用臭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在唐诗中‘臭’可以表示‘气味’、‘香味’、‘臭味’以及它们的比喻义。
‘臭’主要表示‘臭味’,表‘气味’‘香味’也占很大比重,有人认为‘臭’表示‘香味’在唐诗中已经消失,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3]81为协调这一矛盾,论者引入了词汇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概念。
认为在“朱门酒肉臭”里,“把词汇意义解释为‘香’,把语用意义解释为‘臭’,更符合诗人的初衷。
”[3]81尽管从文字训诂角度讨论臭的论文很多,自以为是探本穷源,但却依然难以解释臭的词义与读音问题。
笔者认为:单纯从文字训诂的角度是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
偶有涉及修辞学而谈的,认为杜甫采用了对比手法。
试析《修辞学发凡》中的图示及其互文性
试析《修辞学发凡》中的图示及其互文性张春泉;杨帅【摘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十分注重文字图示符号的功能并使用了一定量的图示,这些图示在篇章中形成一种图文并茂的互文.作为元符号的图示主要包括静态结构图和动态关系图,作为对象符号的图示主要是实物效果图.“静态结构”、“实物效果”及“动态关系”在相应篇章上呈现出一定的互补分布态势并总体上形成体系.《修辞学发凡》中的图示具有方法论意义.【期刊名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10【总页数】7页(P32-38)【关键词】修辞学发凡;图示;动态关系;静态结构;互文【作者】张春泉;杨帅【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黄石435002;湖北师范学院,黄石43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共见18例图示,包括图表、示意图、实物图等,这些图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发凡》的科学性和可读性,在《发凡》问世的时代 (1932年初版)确属难能可贵,对当今功能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诸学派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方法论上的启示。
《发凡》中的图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某种统一。
其图示不仅具有理论思想基础,而且《发凡》中的图示也具有一定的互文性。
一、文中图示法:一种文图并茂的互文这里所说的互文,包括文本之间的相互参照关联,尤指图文的相互作用、相互参证、照应,包括元符号和对象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图例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所谓“元符号”是指用以解释和说明其他符号的符号,“对象符号”是指被解释和被说明的符号。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使用一定量的图示不是偶然的。
一方面,陈望道1926年写了《美学概论》,1930年写了《因明学概略》,二者都使用了大量的图示。
此外,1977年写的《文法简论》也使用了大量的图示,显示了陈望道先生这一风格的一贯性。
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修辞学发凡》十分重视文字图示的作用,并明确提出,图画之于文字的关系,类似于态势语之于语言的关系。
《古书疑义举例》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古书疑义举例》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书疑义举例》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古书疑义举例》是中国古代训诂学著作。
高中国语教科书的内容
高中国语教科书的内容1930~1949年是我国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国文国语课的全面建设对我国语文课程的发展至关重要,语文课程知识以专门的板块出现在国文国语教科书中。
在前一时期以词法句法为中心的“文法”知识体系基础上,这一时期建构了包括文法、修辞、文体、辩论术等知识在内的现代语文课程知识的基本框架和体系,此后的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基本是这一框架下的调整或补充。
一、关于“文法之用”的讨论“文法之用”即语文课程知识的价值问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建立之初已有大量讨论“文法之用”的文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主张:一是怀疑派,二是坚守派。
怀疑派大致有三种声音。
一种声音认为文法知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效用,“只要多看多读多练习,自然而然地会好起来,用不到讲授文法”。
这种声音随着课程的发展逐渐式微。
另一种声音认为,“能不能做出一种英文的机械式的文法,尚是一个疑问。
……若是我们可以找到一定的法则,确能自然地应用,那最好了,但是到如今还没有找到一种固定的法则,至于把英文式的文法,勉强来应用于国文,那是我竭力反对的”。
这种声音并非完全否定“文法之用”,而是对初步建立起来的汉语文法法则的科学性存疑。
还有一种声音,既不否定文法的方法性功能,也不否定文法的科学性体系,而是对文法教学的现状存疑。
“怀疑语法之存在者并无何种重要的理由,不过觉得文法一类东西未免太繁琐,太枯燥而已。
”怀疑派质疑的核心问题是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文法知识进入国文国语课程,以及如何教授文法知识,而非知识本身是否有用。
面对怀疑派的质疑,有研究者在当时就作了明确的回应:“其实教授语法是何等重要的事情!要使得学生明了中国语的组织及应用不得不读语法;要学生明了中西文字的异同不得不读语法;甚至要知古今文字的演变,亦不得不读语法。
语法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可以掖助学生作文的进步;而语法的分析又足使学生的头脑清楚。
”这是坚守派的基本观点,即帮助学生“析文”和“作文”。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以下是关于古汉语学习的几点浅见,仅供参考。
一、选择一本实用的训诂学教材。
选择一本关于“训诂学”教材、大纲一类的书,最好是正规大专院校使用的教材,尽管这类书的学术水准平平,但其针对性强,实在利于自学,且每节后还有思考题,更助于理解,比如北师大陈绂之《训诂学基础》。
此外,如能找到“训诂”专著亦可,如陆宗达之《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有新版)、洪诚之《训诂学》(见《洪诚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版)、周大璞之《训诂要略》(湖北人民出版社)、齐佩容之《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
训诂学无论是教材还是专著,内容大致相同。
其作用主要是让自己对训诂的渊源、训诂方法、训诂内容,以及一些训诂理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这对日后文言文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们的作用。
二、选择一本好的文言文选本。
关于文言文的选本,自古及今,数不胜数,我个人首推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尽管有不少人对此书颇多非议,但我还是比较看重。
且不说此书选文广泛,篇幅适中,单就其流行之广便足以说明一切。
如何阅读此书,我认为正文固然重要,而其中的小字部分尤见功力,是阅读的重中之重,有些地方则需要反复玩味。
其每篇之后都有一二句对本文的简短评析,这些评析依据传统,精准之至,是今天决计见不到的高论。
当然自学倘若仅靠这些小字,还远远不够,是否有其他辅助的方法,我一时想不起来,不知其他网友是否有高见。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今天市场上《古文观止》的版本很多,其中“今译”、“新注”一类占多半。
而这类书正是我最不看好的,并且也恰恰是这类书,把原书中的小字删去,自己再去作注解,可笑之至。
三、选择一本好的工具书。
市场上关于古代汉语辞典、字典一类的工具书很多,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所以干脆一步到位,将《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社、湖北出版社合编)购回家。
《汉语大字典》是迄今对汉字收集、注解最为完备的一部工具书,该字典有多种版本:有分册出版(如“上中下”本、1-8卷本),也有单册出版(如“缩印本”),可根据自己经济条件选择。
“连及”与词汇发展
言 文 字 修 辞
‘ 及” ‘ 连 与词汇发展
。 许 红 菊
( 华中科技大学 中文 系,湖北 武汉 4 0 7 ) 30 4 【 摘 要 】“ 及 ” 际上 是 一 种 修 辞 现 象 , 对 汉语 词 汇 的发 展 有 一定 的影 响 , 种 影 响 主 要 表 现 在 偏 义 连 实 其 这
指 诸 侯 统 治 的 政 治 区域 ,家 ”指 卿 大 夫统 治 的政 治 区域 , 国 “ “ 家” 连用 起 来是 一 个并 列词 组 。 只是后 来 随 着封 建 社 会 的发 展
和转 型 , 国” 指 称 的 对 象发 生 了 转 移 , “ ” 指 称对 象 消 “ 所 而 家 的
“ 古人之文 , 多连类而及之 , 因其一并及其一 ,禹贡》 《 亦然 ,江 ‘
汉 朝 宗于 海 ’汉 人江 , 方人 海 , , 江 汉亦 同之 。” 人 俞樾 把 这种 清 现 象 进一 步 概 括 为 “ 因此 以及 彼 ” 的行 文 条例 , 所举 例 证 , 不 都
出连类而及之范围。杨树 达先生在其《 中国修辞学》 中专 门列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现代汉语部分:著作类:理论语言学:《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 ,商务印书馆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Words and their Use,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
《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LondonFontana ,1977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Halliday,M.A.K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
读书感悟沙龙《如何完成一个我》章节感想
《如何完成一个我》大家晚上好,现在由我来引导大家对《如何完成一个我》这个章节进行讨论,首先,我为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章节回顾。
章节回顾:本章节开篇提出“人”与“我”之异,“真我”的完成有赖于人心的自觉,在人文世界中是可一而不可再的。
但“真我”又不同于一意求异于人的“非我”,他必然是既为一己之所独而又为群众之所同的人。
正因如此,我们既能在当代也能在异代中寻觅那些已经成为一个“我”的人,也就是——人样子作为我们的榜样,而且这个人样子必然是最杰出而又最普通的人。
这样的人样子真的存在吗?有,那就是中国的圣人。
圣人是理想我的终极境界和最高标准。
尽管他们因才性、职分、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道同德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能道异德同,因为异地则皆然。
也正因如此,圣人是可一而不可再的。
若从立德角度而言,圣人的大德和百姓的小德都是一样的,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必非要做圣人,只需完成一个圣我即可。
若从事业和行为的完成上说,则应先尽其在我,在内以仁,在外以礼,也就是——克己复礼为仁。
所以,整个章节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真我”是什么:可一而不可再。
2、完成一个“我”的方法论:异地则皆然;具体方法:克己复礼为仁。
书中的观点:圣人为何能为可一而不可再之我?曰:其才性职分时代地域环境不同,而道同德异(德指人德内心禀赋和处世行业),所以:禹、稷、颜子同道,易地则皆然。
易地则皆然,指道同,也指德异,所以也可以是德同道异。
Q1:如何理解“异地则皆然”?字面上的解释:不同的处境但都能这样。
事实上,易地则皆然出自《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这里有个小故事:禹、稷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三过家门不入,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在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这么艰苦的生活却能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
所以,孟子说,禹、稷、颜回同道。
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禹、稷、颜子身在不同的处境,其才性职分时代地域环境不同,而禹、稷三过家门不入,颜子在艰苦生活中自得其乐,他们的内心禀赋和处世行业,也就是德不同,但他们的天道人道大道却是一样的,所以这就是道同德异。
从修辞看“朱门酒肉臭”之臭
[作者简介]李继华,男,河南太康人,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及当代文学。
从修辞看“朱门酒肉臭”之臭○李继华(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 周口 466001)[摘 要] 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应该怎样理解、怎么读,讨论已多,但多着眼于文字训诂方面的讨论,结果依然是莫衷一是。
而从修辞学角度讨论者甚少,往往又是一带而过,故不能得出较好结论。
文章从修辞学角度出发,试图找出最合适的解释及读法,从而给这一问题下出结论性意见。
[关键词] 臭; 臭败; 修辞;夸张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7-0071-0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臭的讨论,文章不下数十篇。
讨论焦点一是臭的词义,二是臭的读音。
讨论虽多,结果不是越来越清晰,而是越来越糊涂。
一般讨论皆从探讨“臭”的词义入手。
有论者认为:“在上古汉语中,‘臭’的基本义是名词{气味},这是没有怀疑的。
”“学界一般认为‘臭’的这一演变过程开始于春秋战国之交,到了汉代,‘臭’就专门指{难闻的气味}了。
”[1]100-102持这样观点者认为,臭的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有词义缩小的现象,到了唐代,其词义就只有臭的意思了。
刘景春亦坚持这样观点,并且以南北朝人顾野王《玉篇》将“臭”释为“恶气息”为例,“充分说明‘臭’字在南北朝时期确实已经获得了‘腐臭’这一独立义项,确实成了一个已为社会所承认的与‘香’相对应的形容词。
”[2]13-15但是,该观点却很容易为实证法所否定。
有人列举唐诗和唐文使用臭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在唐诗中‘臭’可以表示‘气味’、‘香味’、‘臭味’以及它们的比喻义。
‘臭’主要表示‘臭味’,表‘气味’‘香味’也占很大比重,有人认为‘臭’表示‘香味’在唐诗中已经消失,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3]81为协调这一矛盾,论者引入了词汇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概念。
认为在“朱门酒肉臭”里,“把词汇意义解释为‘香’,把语用意义解释为‘臭’,更符合诗人的初衷。
“偏义复词”之我见
“偏义复词”之我见摘要:“偏义复词”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自从这个概念提出后,对它的研究和探索就层出不穷。
提倡和质疑的人各持己见。
人们所理解的字表的“偏义”其实受到包括词义和语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
“偏义复词”其实不“偏”,无论从词义本身来看还是从具体语境中来看,“偏义复词”中每一项的意义和地位都是平等的。
所以“偏义复词”这一说法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偏义复词;不偏;词义;语境一、“偏义复词”的缘起“偏义复词”这一术语是黎锦熙先生在他的《国语中复合词的歧义和偏义》一文中最早提出的。
他将“复合词中之并行词,有偏用其一字之义,而他字则连举而不为义者”称为“偏义复词”。
杨树达先生在《中国修辞学》一书中,将“偏义复词”完全作为一种修辞格的“连及”。
王力先生和黎锦熙先生的观点大同小异,王力先生在其《中国语法纲要》中认为:“偏义复词”是由短语演变而来的单词。
虽然没有直接揭示偏义复词,但是其内容有很多相通之处。
六十年代,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一文中,谈到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倾向问题。
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另一种情形是以一个字为主体,连上一个意义相近或有关的字作陪衬,如:眼睛、窗户、灯火、国家……双音化的用意尤其明显。
”吕叔湘先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偏义复词”这个概念,但是所举的例子确实是现代汉语中的这一类特殊的复合词。
自从黎锦熙先生提出“偏义复词”这个概念后,很多的研究者都相继投入到“偏义复词”的研究中。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人沿着黎锦熙先生的说法深入研究,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对“偏义复词”这种说法有不同的解读。
如李运富在《论意域项的赘举、偏举与复举》文章中也讲到:“偏义复词”所复者并非全部成词,它只适用于意域项赘举的部分辞例,无法涵盖全部内容。
杜纯粹在《论偏义复词之说不科学》中说:“建议在语法和语汇范畴应取消‘偏义复词’一说,核销其‘户口’。
”现在有很多人对这一说法持不同的态度。
“偏义复词”这一说法究竟对不对,应不应该撤销,我们不作讨论,为了指称方便,我们姑且还把它称为“偏义复词”。
杨树达论语疏证
杨树达论语疏证春秋经传,各家注释,以及当代人士的若干注解,大都取孔子之意,而略以己意发明。
例如朱熹、吕祖谦等人,“但是‘先师遗言’,自然尊信,却又无一句不从孔子之意。
…”所以我们读论语时,便可看出,朱熹认为,“学者须先信古人之说,而后有以验今人之是非,岂有一定之是非也哉!”可是我不仅对孔子的观点多有怀疑,而且还觉得这种作法未免太无知了些。
《论语》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与孔子的学说同构一体,并相互表里。
《论语》主要讲述孔子个人的学说和政治活动,但它却深刻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而且是孔子整个学说的一个基本方面。
《论语》也就是一部以孔子为主体的儒家经典著作。
如果仔细考察《论语》,你会发现,孔子关于“礼”的阐述,虽然已经突破了道德伦理的范畴,但仍可以看出其直接继承了周公的礼制精神。
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也。
只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孔子的“礼”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异罢了。
其次,从内容上看,朱熹本人对论语的理解是比较符合孔子本意的,但他所做的注释却往往过于简单化。
事实上,朱熹对论语的研究,在前人注释的基础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
比如对《论语》中的《阳货》和《微子》,杨树达先生在其所著《论语疏证》中对《论语》所提供的材料进行了仔细的考证,指出了《论语》在记载孔子言行的材料中有许多矛盾之处,从而使得我们对于孔子和孔门弟子的真实思想状况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了解。
而且对于孔子和其弟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杨先生也做了十分详细的探讨。
杨树达先生所做的这些研究,可谓是杨氏之功,是他人所不可替代的。
4。
至于钱穆先生,虽然没有直接研究过《论语》,但他根据自己的见闻,对《论语》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杨伯峻先生曾就此写了《孔子弟子列传与〈论语〉原文之不合》一文,钱先生的论文则对杨树达先生的论点进行了批驳。
另外,钱穆先生还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观点,如钱先生说:“《论语》首章云:‘不学诗,无以言。
’其用意乃借音乐以言诗,其诗已在其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2006.08
A
全书在论述过程中旁征博引,将作者的观点融入每个恰 切的文献例证中,有着鲜明的特色,现具体分类列举如下:
一、博引群经 杨先生在书中列举岀大量例证,从上古至清代的主要古 籍他都能列举岀恰当的例子,好似信手拈来。杨先生在《积 微翁回忆录·积,则笔之于书,以为至乐。”他对一些重要
d
玄笺:“俶载当作炽菑。农夫既耘除草木枨株,乃更以利耜 炽菑之。”
其次,“当为”和“当作”在作为校勘术语时,因声近 而误写者,称为“声之误”,因形近而误者,称为“形之 误”。如:
《周礼·天官·腊人》:“共豆脯”,郑玄注:“脯非 豆实,豆当为羞,声之误也。”
《周礼·天官·夏采》:“以乘车建绥”,郑玄注: “绥者当作緌,字之误也。”
120 能够更好的驾驭语言,因此,任何一种对语辞的调整、对语
言的美化都可以囊括到修辞的范畴中,为了语言的音律和谐
而调整语言次序、语词的修整、句子中语法的改变都可以成 为修辞的方式。杨先生的理论体系中便融会了语音、词汇、 语法的内容,修辞方式“颠倒”中的“趁韵”“变化”中的 “谐音”等都是和语音相关的修辞方式;“改窜”与“变 化”中的大部分则与词汇相关;而“省略”“错综”“增 益”“删削”等修辞方式都与语法相关。这与杨先生本人的 知识体系有关,杨先生语法方面的研究开始于1913年,写成 了《马氏文通刊误》《中国语法纲要》《高等国文法》等语 法方面的著作,杨先生在语法方面的造诣也非常高,因此将 修辞与语法密切结合是必然的,因为知识本身便是融会贯通 的。但是《中国修辞学》的修辞理论体系中却没有提及一些 传统的修辞方式,如比喻、排比、比拟、设问、反问等,这 不能不说是《中国修辞学》的缺憾。不过此书在其他方面的 深入探究所作岀的贡献无法被掩盖的。
可见作者在这里将因字形相似而致误者,称为“声之 误”,显然有误。
②有些地方表述不够清晰,没有予以充分的解释。 作者在训诂的体式和术语这一章中,谈及注疏的名称 (传、解、笺、注、校)时,都引用《说文》,从“传” “解”“笺”“校”的字形入手,分析它们作为训诂体式意 义的由来。虽然作者引用了《说文》,可是对所引材料没有 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例如作者对“笺”作了如下的分析: 《说文》:“笺,表识书也,从竹,戋声。”注疏叫 笺,从汉代的郑玄开始,郑玄《六艺论》:“注《诗》宗毛 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 识别也。”可见,“笺”有修正、补充的意思。…… 作者引用《说文》无非是有助于读者了解“笺”的意
全书十七余万字,共十八章,首先详尽而又极其简洁精 当地对修辞释名,接着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论述修辞之重要, 下面便系统地对古汉语的修辞方式进行分类探讨,列举岀改 易、增益、删削、变化、改窜、嫌疑、参互、双关、曲指、 夸张、存真、代用、合叙、连及、自释、错综、颠倒、省略 等十八种修辞方式,每种修辞方式又分多个小类,层次分明 地进行阐释,杨先生试图从古代典籍中总结岀独具中国特色 的修辞方式,并归结岀各种名称,他的这种结构方式与理论 体系也为后来的修辞学著作提供了范例和重要参考。
著作点评
博引群经 体实达旨 尽显鸿儒风范
——杨树达先生《中国修辞学》一书评介
□刘 卿
e
杨树达先生(1885~1956)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 和史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湖南省长沙市人。杨先生青年时 代留学日本,1 9 1 1 年回国, 先后在湖南、北京等地任大学教 授。杨先生一生笔耕不辍,成就斐然,造诣极高,其一生著 述颇丰,学术著作可分为辑录古人之引文以解释古书类、修 辞和语法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著述类、校勘注释和考证著作 类、文字训诂著作类、甲骨文著作类、金文著作类等六类。 《中国修辞学》(又称《汉文文言修辞学》)为杨先生在修 辞方面的力作,是继《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之后的一部具有 开创意义的修辞学著作,在这本书中,杨先生建构了自己独 特的修辞理论构架与见解,将修辞学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使之从传统经学附庸的地位中独立出来, 具有巨大的学术价 值。面对如今异彩纷呈的修辞学研究著作,《中国修辞学》 的地位与贡献是任何一本著作代替不了的,其鲜明民族特色 与独特的修辞理论建构至今仍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 们去悉心学习与研读。
五、追本溯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本书中,无论是对“修辞”的释名,还是对修辞方式 的具体论证,所引的例证都是按照引文所处时间的顺序排列 下来的,每种修辞方式的第一个例证都是在时间上出现最早 的代表,有的修辞方式自上古至清代都列举了例证,作者试 图追述每种修辞的源头,并用具体的例证来展示每种修辞方 式的发展脉络,丰富而又具体,即便是对修辞的“释名”也 举出了最早提及修辞的例证《易·干·文言》。这种追本溯 源的方式与杨先生在文字训诂研究、甲骨文研究等方面的研 究方法相关,杨先生在文字训诂研究、甲骨文研究等过程 中,具有自觉的语源意识,“杨氏每考证一字,务要把它放 在同族词中加以比照,观察其语源,并参以文献用例,然 后才能确定这个字的形义特征。”因此,从某种层面上 说,这本《中国修辞学》本身就是一本修辞史的展示。杨 先生的这种修辞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 民族特色,他修辞体系中的名词术语都是杨先生自己归结 岀来的,并且是适用于中国古汉语修辞的术语,如“参 互”“改窜”“存真”等等,在《中国修辞学·自序》 中,杨先生如是说:“若夫修辞之事,乃欲冀文辞之美, 与治文法惟求达者殊科。族姓不同,则其所以求美之述自 异。况在华夏,历古以尚文为治,而谓其修辞之述与欧洲 为一源,不亦诬乎?……” 因此杨先生在其学术研究中所 贯彻的原则便是立足于中国自身,从古汉语自身去寻求规 律性,这本修辞学正体现了这一点,因而是具有古汉语特 色理论体系的修辞学著作。
(何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X
Mo
119
I
2006.08
A
Mo
d
e
X
著作点评
经书和二十四史,多能背诵,并以专心致志地深入研究学问 为乐,因此杨先生的书中带有一代鸿儒之风范,在纵向的历 史中去研究其大修辞。《中国修辞学》中所引证的古代重要 典籍大体上有《诗经》《易经》《论语》《庄子》《孟子》 《左传》《公羊传》《周礼》《礼记》《仪礼》《史记》 《吕氏春秋》《汉书》《后汉书》《论衡》《说文解字》 《二十四史》《佩文韵府》《五代史卷补》《梦溪笔谈》 《诸子语类》《史通》《说苑》等等,这些例证不仅有力地 支撑起书中论点,更能让人切实地感受到《中国修辞学》的 历史厚重感。
参考文献: [1]杨树达.中国修辞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杨荣祥. 杨树达先生学术研究述略[ J ] .荆州师专学报 (社科版).1999,(1). [4]侯占虎.考语源 求字义.杨树达先生学术研究的特点 [J].聊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3). [5]王占福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参互”修辞格辨析[J].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
著作当中出现一些较细微的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然 而瑕不掩瑜,作为一本训诂学通论性质的书,《训诂理论与 应用》一书较之陆宗达、张永言、王宁等训诂大家的训诂专 著相比,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并不大。但是,就笔者看来,此 书内容丰富,文笔晓畅,可作为训诂学方面的入门读物,从 而为深入从事训诂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作者在后记里 所说:“如果要作为汉语史研究生的教材,还需要加以深 化、细化才行。”
思,但从以上表述来看,此举不但没有说清楚“笺”为何有 修正、补充的意思,而且让读者对许慎所言“表识书也”表 何义也不够了解,原因就在于作者对此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 析。
许慎所言“表识书也”应作何解?段玉裁《说文解字 注》(简称“段注”)对此也只是引用了上文提到的郑玄 《六艺论》里的一段话,并没有对何谓“表识书”作一明确 的解释。要搞清楚“表识书”的真正含义,可以参看徐锴的 《说文系传》,徐锴在“笺”字条下作如下解释:“笺,表 识书也。于书中有所表,记之也。”可见,“笺”主要是指 在读书过程中有些想表达的想法,遂将其在旁边记下来。所 以,“笺”才有修正、补充的意思。
二、述而少作 杨先生在其研究学术的过程中坚持的原则,特别是在辑 录古人之引文以解释古书类的著作中,是“述而不作”,将 引用的文献典籍列于相关文句之下,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到具 体的例证中,而不加自己的解释话语,这也是杨先生继承并 发展古人“朴”著特色的体现。在这本书中,杨先生的这一 特色也能够得到体现,书中有杨先生的“作”,但是很少, 遣词造句都经过潜心历练,甚至让人有“增之一言则多,减 之一言则少”之感,例如书中第一章《释名》中对“修辞” 的解释,作者便引用《易·干·文言》:“子曰:‘君子进 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 也。’”对“修”字和“辞”字的解释引用了《说文解字》 《论语》《左传》《公羊传》《易经》《礼记》《仪礼》 等,共十一条,只有三条加注了“树达按”,其余则只有原 文及注疏。在其他章节也是如此,相关文句下的例证有的没 有作者的论述,有的只有非常简洁精当的几句,让人从例子 中去体会作者的论证,这便是杨先生的著述风格与特点所 在,与现在的一些学者长篇累牍的介绍、说明、论证有很大 不同。 三、结构严整,分类细致 杨先生按照人们日常的思维逻辑安排《中国修辞学》的 结构脉络,非常清晰,全书的十八章按照我们常说的“是什 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将本身带有零散特质的修辞学 知识梳理编排起来,无一丝繁冗拖沓。书中先介绍什么是修 辞,即第一章“释名”,然后开始介绍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修 辞,这个方面又通过正反两方面辨正论说,修辞之益在于与 修辞之害,不学修辞则事不明、物不显、犯人忌。从第三章 开始介绍古汉语的修辞方式,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层次的间 架结构,分类极为细致,如“变化”这一修辞方式,便有四 个论述层次,先把“变化”分为“能动的变化”和“被动的 变化”,又将二者分别分为名词、代名词、动词、状词、副 词、介词和避复、避嫌、避讳、表异、 避实、谐音,其中名 词又分为私名和公名,代名词分为自称、对称、他称,谐音 分为协韵和调声,此为第三层次,最后私名又分成了人名、 国名、氏名、地名。这样缜密细致的层次,使原本由其语言 所形成的精炼简洁,更给人一种超浓缩的方块感。 四、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紧密联系 杨树达先生的修辞理论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有极为 紧密的联系,尤以与语法的关系最为突出,这是杨先生的一 大贡献。修辞从宏观角度说是人对语言的一种运用,使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