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天地的关系
人与天地的沟通
人与天地的沟通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依靠自然而存活。
人与天地的沟通包括三个层面。
一、食天地之气人之所以是一个活着的人,就在于能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人口食地气(食物和水),鼻吸天气(空气),这是人从自然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
鼻在上主天气,口在下主地气,口鼻之间为天地之交,人之所主,所以口鼻之间称为人中。
鼻吸天气入于肺,肺主皮毛,通于皮肤,从鼻到肺再到皮肤,这是人吸收天气的系统。
人的皮肤也是会呼吸的,练功的人就可以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得了伤寒麻黄汤证的人会觉得喘。
口食地气入于胃,从口腔下到食道再到胃、肠,这是人吸收地气的系统。
人食地气以后,营养入于肝,肝是外界营养进入人体的通道。
人就是靠这两大系统不断地从天地自然中吸收物质和营养,以保证人体能够存活。
人从天地自然中获取物质和营养,但从外界得到的营养并不能直接为人体所用,而必须要经过人体自身转化的过程。
任何一种生命,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都要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
比如说同样一块土地,苹果树种下去,长出来的是苹果树,结出来的就是苹果,梨树种下去,长出来的是梨树,结的是梨。
它们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从土地和空气中吸收到的物质和营养也都是差不多的,而长出来的却完全不同。
因为任何一个物种,它从外界吸收了物质和营养以后都要再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为自己所用,这就是阳化和阴成的过程。
内经中说阳化气,阴成形。
所谓阳化气,并不是阳本身化成气,阴成形也不是说阴本身会变成形。
这句话的题眼在阳化、阴成四字,意思是说,外界物质在进入一个生命体以后,首先要进行阳化,阳化以后变为气,也就是与自身同气的物质,然后再进行阴成,变成其自身的形体。
而当生命体要发挥生命作用,向外做功的时候,其体内的物质又会再次进行阳化,化为能量,以供生命使用。
这句话说的是生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及体内物种进行转换的过程。
阳化的过程就是生、长,阴成的过程就是收、藏的过程,而整个阳化阴成的过程都是转化,万物皆有生长化收藏。
如何理解天人相应
如何理解天人相应中医学(针灸方向七年制)刘俊 2009023082精气是宇宙的本原,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亦由精气构成。
精气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联系,使他们成为一个整体。
这一由无形之气把整个宇宙万物练习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实际就是《庄子.天下》所谓的“天地一体”的观点。
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处于天地气交中,故也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息息相通。
如《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岁月相应也。
”此为天人相应一也。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由阴阳二气对立统一。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又,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部位、功能划分为阴阳两部分。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就人体而言,脏腑形体分为阴阳: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属阴……五脏属里,故为阴;六腑属表,故为阳。
经络系统也分阴阳:属腑而行于肢体外侧面的为阳经,属脏而行于肢体内侧面的为阴经。
由上可知:人体脏腑经络形体组织结构无不包含阴阳,与宇宙之阴阳相互交融,合而为一。
研究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学说更是深刻的体现了这一点。
一般认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又,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因此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同理:心、小肠、脉、面、舌皆与火有关;脾、胃、肌肉、唇、口皆与土有关;肺、大肠、皮肤、毛发、鼻与金有关;肾、膀胱、发、耳、二阴与水有关。
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说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除精气、阴阳、五行外,更有一系列现象表明天人相应。
天人合一的理解和认知
天人合一的理解和认知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观念,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在天人合一的理解和认知中,人与自然被视为一个整体,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这种观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诸多领域,如哲学、医学、艺术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天人合一的内涵。
天人合一在哲学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传统中国哲学中,人视作宇宙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
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变化密切相关,人须依循自然规律而行。
例如,《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指的是人应当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顺应天地之道。
这种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互融合,而不是对抗自然。
天人合一在医学上强调人与自身身心健康的统一。
中医理论中,人体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关联的。
中医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的阴阳五行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中医治疗方法注重调整人体内外的平衡,以达到身心和谐统一的状态。
这种观念与现代医学中的整体健康概念相呼应,提醒人们注重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天人合一在艺术上强调人与艺术作品的统一。
传统中国艺术中,艺术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他们通过表现自然景物、描绘人物形象等方式,将自然与人的精神融为一体。
这种观念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代山水画追求“气韵生动”,旨在通过艺术手法表现自然山水的气息和人的情感。
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天人合一在社会上强调人与他人的统一。
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与他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人们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形成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注重互相理解、包容和合作,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天人合一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的哲学观念。
天地人合一的理论内涵体系和方法
天地人合一的理论内涵体系和方法“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最基本的学术思想和哲学命题。
从远古时期,古代人民就开始探索大自然的运行规则,崇拜上天,敬畏天地,祭祀祖先。
天人合一的思想蕴涵着先贤的聪明才智和深刻的哲理,从天地自然观到国家治理观,再到格物致知观,天人合一之道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成为社会发展的轨迹和规则。
今天我们就结合《宇宙编年史-真理之书》的学习,来探讨一下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轨迹和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发展轨迹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仍是一种神人关系,但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的观点。
天人关系的重心已不是讲人与有意志的神之间的关系,“天”已经开始从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
这种转化在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中表现为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观。
儒家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具有的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
儒家的“天人合一”大体上就是讲的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以孟子为倡导者,孟子的“天”极少有神的含义,它有时指人力所无可奈何的命运,但主要是指道德之天,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
中医的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对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由五胜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联脏暗、外络肢节的作用实现的。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自然界的寒、温、暑,湿的运动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反应,故谓人与天地相应也。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是以一定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共同体,是生命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其备社会属性。
社会环境不同,可造成个体的身心功能与体质的差异,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风俗习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饮食习惯,兴趣爱好等社会因素,都会影响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及病理变化。
综上所述,中医的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是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和探索人体与自然界关系所得出的认识,也是中医诊疗疾病时所必备的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防病、养生之中,并对现代环境科学、认识和治疗身心疾病,以及解决天人对立的生态失衡,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天人相应健康观
天人相应健康观作者:王宠伟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4期⊙ 王宏伟“天人相应”是我国古典经学的一种哲学思想,系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
如《灵枢·邪客》云“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易经》并立天、地、人为三才,其基本涵义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统一与对应,天地人三者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本源。
这一思想源于《易经·乾卦·文言》,文中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即是说,天地大自然万物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人的活动也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必须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争取最佳的结果,以保持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种思想显然是顺应规律的、有价值的。
所述“天人相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环境。
因为只有保护大自然和生态环境,才会减少或避免天然之灾,最终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如果破坏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如天灾频发、瘟疫流行,处于这种从天而降的水深火热之中,又何谈身心健康?同样,预防疾病及诊治疾病,应注意自然环境及阴阳、四时、气候诸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及其影响,临床辨证论治应当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必须遵循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来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
《黄帝内经》所提倡的“顺四时而适寒温”的养生原则即体现了这一思想。
它提示,为了达到保养心身、促进健康的目的,应当调理自身的生理与心理活动,以与自然四时之气的消长盛衰、生长收藏、升降沉浮相适应。
此后,几乎历代所有的中医学家都把这一养生原则奉为圭臬。
天人相应思想,也明显反映在我国饮食养生观领域,即科学用膳的养生学,那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南,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
应当研究食物的性质,利用食物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或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目的。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理解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理解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
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生存与自然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一、天地之气天地之气,是指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包括气、水、土、火等元素的运行和相互作用。
中医学将之称为气机,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之气是宇宙的根本,它包含了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万物生长发展的动力。
人类可以通过吸取天地之气,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二、四时之法四时之法,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
每个季节都有特定的天气、气温、风向、风力、湿度等特征,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都有不同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四季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因此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饮食、睡眠、运动等生活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
三、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类是天地间最为复杂的生命体,也是最为智慧的生命体。
人类可以通过吸取天地之气,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量,从而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人的身体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体一样,都是由气机所组成的。
中医学认为,人的身体内部有着经脉络络,气血畅通则身体健康,经脉不通则会出现各种疾病。
因此,人们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以保持气血畅通,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四、四时之法成四时之法成,是指人类在四季的变化中不断适应和进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春天,人们会进行春耕,播种作物;夏天,人们会进行夏收,收获丰收的果实;秋天,人们会进行秋耕,收获丰收的农作物;冬天,人们会进行冬眠,等待春天的到来。
这些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都是在长期的适应和进化中形成的。
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存和发展。
黄帝内经中对人的定义
黄帝内经中对人的定义《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它对人的定义有着独特的见解。
以下是《黄帝内经》中对人的定义:首先,人是天地之交的产物。
在《黄帝内经》中,认为天地是万物的根源,而人是天地之交的产物。
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之气,天地之交则形成人体的九大系统,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人的生命是一个整体,人体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
其次,人的生命是由阴阳五行所构成的。
在《黄帝内经》中,认为阴阳五行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
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有阴阳五行属性的区分,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
如果阴阳五行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第三,人的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变化、地理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因此,《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养生方法,如顺应四时、饮食调理、起居规律等,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第四,人的生命与精神意识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如愤怒、忧虑、悲伤等,就会导致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相反,如果一个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注重精神修养,就能够保持身体健康。
最后,人的生命是有规律的。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是有规律的运转的,这个规律就是“道”。
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等过程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因此,《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一系列养生的方法,如导引、按摩、针灸等,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保持人体的健康。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中对人的定义是多方面的,包括人是天地之交的产物、由阴阳五行所构成、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与精神意识密切相关以及有规律的运转等。
这些定义不仅揭示了人体的奥秘,也为我们提供了养生的方法和思路。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保持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通天》
《黄帝内经--通天》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典籍,其中一部分“通天”详细阐述了人体与天地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阐述天地与身体的关系,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保持健康的指导。
在《黄帝内经》中,“通天”之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就是“天人相应”。
这个观点非常深刻,寓意着人体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与天地保持着相应的关系。
人体的气和天地的气是联系在一起的,天地之气主要来自自然环境中的气流、温度、湿度等因素,在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人体自身的气也会发生变化。
当人体与自然发生联系时,人的身体也会随之发生健康或疾病的变化。
在“通天”这一部分中,作者深入研究了天地之气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不同气候、季节、地理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持健康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以及不同时期和环境下,保持养生和调养身体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通天》这一部分,我们深入了解了人体与
自然之间的相应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了自然对于我们健康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保持健康和抵御疾病是一个自然生命体的基本需求,这不仅需要我们个人秉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还需要我们积极关注和参与到生态环境中,共同保护地球的健康和生命。
天地之气入通五脏的正确描述
天地之气入通五脏的正确描述
天地之气入通五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说法,它认为天地之气通过呼吸、饮食和其他途径进入人体,然后通过人体的五脏进行传输和转化。
具体来说,按照中医理论,五脏包括肺、心、肝、脾、肾。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天地之气指的是大气中的气息、阳光、雨水等自然元素。
这些天地之气通过吸入空气、饮食等方式进入人体。
天地之气进入人体之后,首先通过呼吸系统,其中肺脏起到了主要作用。
肺脏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同时排出体内的废气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将天地之气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
同时,天地之气也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人体的其他脏腑。
例如,通过饮食进入的食物营养会被消化吸收,然后转化为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供给各个脏腑器官使用。
总的来说,天地之气通过呼吸和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然后通过五脏进行转化和传输,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这种观念在中医中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天地行气相互作用的医案
天地行气相互作用的医案
在中医理论中,天地与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天地万物的气场与人体的气场相互影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下面介绍几个通过调整天地气场来治疗疾病的医案。
1. 中风后半身不遂
患者男性,60岁,中风后半身不遂已有3年。
经常感到身体疲乏,气血不足。
采用中医“天人相应”的原则,建议每天早上在室外呼吸新鲜空气,特别是在日出和日落时。
此外,建议患者多接触自然环境,如散步、观赏花草等,让自然界的气场与人体气场互相调和。
2. 慢性便秘
患者女性,35岁,患有慢性便秘已有5年。
中医认为,天地气场对肠道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议患者每天早上在露天呼吸新鲜空气,同时进行一些轻松的体育锻炼,如晨跑、散步等,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此外,建议患者每天饮用温水,也可在每天晚上睡前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3. 失眠
患者女性,40岁,患有失眠已有2年。
中医认为,天地气场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议患者每天晚上在室外呼吸新鲜空气,特别是在月光下散步,让自然界的气场与人体气场相互调和。
此外,建议患者每天晚上睡前进行一些舒缓放松的活动,如冥想、瑜伽等,增加睡眠的深度和质量。
以上是通过调整天地气场来治疗疾病的几个医案。
中医认为,人
体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与天地气场相互作用,调整气场可以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贾苗先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050091 所谓“整体”,即完整地、全面地、联系地观察事物,分析处理问题。
所谓“恒动”,即不断运动,对待一切事物都必须从动态的、变化的角度来认识。
中医学认为:天地之四时、六气,人体之五脏、六腑以及万事万物,既是一个完整统一、相互联系、息息相关的整体,又无时不在运动变化和相互影响之中。
中医学的“整体恒动观”,主要体现在:天地一体、人与天地相应,五脏一体、人与社会相应四个方面。
1、天地一体“天地”,是指整个自然界。
“天地一体”是说天和地是一个整体。
如《内经》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
”(《素问〃六微旨大论》)。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
”以及“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这些论述都明确指出了天和地是一个整体。
天地一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四时一体。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暑往寒来,四时更替,缺一不可。
无春温夏热,便无秋凉冬寒;无春生夏长,便无秋收冬藏。
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产生了四时、生命,孕育了万物的发育和生长。
二、六气一体。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是自然界应具有的正常现象,它直接影响着万物的生长和变化,六者缺一不可。
没有风,万物就不能萌芽生长;没有暑和火,万物就不能欣欣向荣;没有湿,万物就得不到正常的滋润;没有燥,自然环境就会过度潮湿,万物就不能坚敛成熟;没有寒,万物就不能得到闭藏和安静,就会影响来年的再生再长。
六气虽各有特点,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调节,“动极者镇之以静,阳亢者胜之以阴。
”动静相召,阴阳相错,所以才有一年四季的温热凉寒及生长收藏,使整个自然气候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有机的整体。
三、万物一体。
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辩翻译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翻译这句话是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一句话,通篇所说的内容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讲述了人类与天地万物的关系。
其中,“乘”表示驾驭、掌握,用在此处表示人类应该学会驾驭天地之力,引导自身生命力的运行。
“天地之正”指天地自然规律之正常、顺畅,也称天道,掌握它意味着掌握自然法则。
“六气之辩”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六种气象现象,包括风、寒、暑、湿、燥、火,通过掌握这些气象,可以调节身体健康。
因此,整句话的意思是:人应当掌握天地的运行规律,调节身体健康,使自身与自然和谐共生。
拓展: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中医学的经典之作,系统阐述了中华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其中,对于人的生命之源、健康与疾病的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这部经典中,对于人体健康有一个基本的论断,即“天人相应”,意指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界的天文地理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学强调的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华盖的名词解释
中医华盖的名词解释中医华盖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体顶部的“百会穴”处的形象化表达。
在中医学中,人体被称为小宇宙,与天地宇宙相对应。
而中医华盖则是人体提供给外界的通道,也是与天地之间交流的纽带。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微缩的宇宙,天地之气通过“百会穴”注入体内,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和灵气。
由于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对身体的重要性,中医学将“百会穴”形象化为中医华盖。
中医华盖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等密切相关。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它们在中医学中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而经络则是人体内的重要通道和运行路径,它们贯穿全身,与彼此联系。
中医华盖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师通过观察、问诊、望闻问切等方法,可以获取与华盖相关的信息,进而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异常情况。
当身体出现疾病时,中医师也会通过调整和治疗华盖,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华盖与人体的阳气、阴气密切相关。
中医学将人体的功能活动分为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平衡可以维系人体的健康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具有互为基础、相互转化的特性。
中医师通过调整和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可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除了临床应用之外,中医华盖还与修身养性、养生等方面息息相关。
中医学认为,人体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共生的状态,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
养性是指通过调整自身的心态、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调理。
中医华盖还与传统文化和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体被视为一个小宇宙,与自然和宇宙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中医华盖的概念也融入了道家、儒家等哲学思想,并通过华盖这一形象,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华盖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过于传统和模糊,需要更多科学证据的支持。
然而,也有人认为中医华盖所蕴含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对于人类健康的研究和理解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中国古代有一种著名的思想,叫做“天人合一”。
这种思想源自中国古代很多哲学家的思考。
他们认为,万物有其精神的可见形式,而太极、天、地、万物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因此,天人合一的思想种启发了一种无穷的和谐、肯定运动的观念,就是,把天地、帝王与臣民、阴与阳、礼义礼仪等元素统一起来,让社会更加和谐和有序。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学说的主流思想。
孔子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是,天地有形,人体有形,而往复运动,可被证明,人体受天地掌控,人体之间亦形成一个天地相连的系统。
他强调“仁”的概念,希望人们能崇尚“仁”,把人与人相互结合,希望将天地事物形成一体。
另一位非常有名的儒家思想家老子,太极认为宇宙中最高的力量是太极,它至尊至善,无恨无怨。
他认为:“天下万物生于太极,太极回归于太极”。
因此,天地万物都来源于太极,而太极又回归于太极。
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墨家的思想也同样被认为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比如墨子认为,“天地人三者不可离矣”,即天地万物都连在一起,因此,人们也不能跟天地分开。
同时,他强调“礼”的概念,即帝王与臣民要相互尊重,才能够确立社会的和谐秩序。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观念。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被广泛地接受,并被视为最重要的核心思想。
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影响了整个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从古至今,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被推崇。
在当今,它也仍然被广泛地引用并认可,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至今仍焚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运动等方面,都存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显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力。
总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古代哲学家们的探索与思考,即天地万物皆有精神的可见形式,并被认为是最高的力量,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精神。
中医的三个哲学观
中医的三个哲学观
1. 天人合一:认为人体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宇宙,与天地宇宙紧密相连,存在着内外在的有机联系。
人与自然界、社会环境和宇宙整体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信息的传递,因此人体的状态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来改善健康。
2. 阴阳平衡:认为阴阳是世界的两个相对而不可分割的方面,一切现象都是阴阳两个极端的相互作用。
阴阳的失衡是导致人体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诊治的主要手段就是调节阴阳平衡。
3. 五行相生相克:认为自然界和人体都由五个基本元素组成,分别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中医运用五行学说系统地认识和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调节五行的相互平衡,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中医同气相求的理解
中医同气相求的理解中医同气相求,是中医理论的一种重要思想和方法。
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具有同样的气机变化规律,通过调整人体的气机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
中医将气分为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相对而言的,互为对立又相互依存。
人体的阴阳平衡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息息相关。
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指人体内外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人体的气机运行正常,就能保持健康;而气机失调,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同气相求的思想就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机,使其与自然界的气机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同气相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调节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
在饮食方面,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季节和气候条件的食物。
比如,在夏季,人体的气机处于旺盛状态,容易出现内热症状,此时应多食用清凉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
而在冬季,人体的气机较为低迷,应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大枣等。
在作息方面,中医认为人体的气机也有昼夜之分。
白天阳气盛,应保持活跃的状态,适度运动,有助于气机的畅通。
而夜晚阴气盛,应保持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人体气机的调整和修复。
中医还注重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调和。
人体与自然界的气机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比如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应多进行活动,增强体力;夏天是盛长的季节,应多进行清凉的运动;秋天是收敛的季节,应适当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的食物;冬天是休养的季节,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寒。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同气相求的方法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比如,在治疗感冒时,中医强调要根据病情的阴阳属性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达到平衡人体阴阳的目的。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中医注重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食生冷食物,以维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同气相求的思想不仅在中医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 名句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名句:
1.“天人相应,以应天地之化育。
”-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
意
思是人体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2.“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 -出自《灵枢·本神》。
意思是
没有迷茫的愿望就没有明确的智慧。
3.“喜乐怒忧,不及于色;怒者忧几,喜者忧败。
” -出自《素问·五
常政大论》。
意思是喜悦、愤怒、忧虑等情绪如果无法控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藏有所主,气行于经,营卫不失,人能无疾。
” -出自《灵枢·九
针论》。
意思是人体内的脏腑有其主要功能,经络气行通畅,调节营卫分布均衡,就能保持健康。
5.“食饮有节,勿过饱;与朋友居,无言害。
” -出自《素问·生气
通天论》。
意思是饮食应该适量,不要过饱;与朋友相处时,不要说伤人的话。
这些名句体现了黄帝内经对于人体与自然、情绪与健康、饮食与生活等方面的深刻洞见和智慧。
它们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与天地的关系
一、中医概念
(一)人体与天地的关系
要用中医治病,当先了解中国医学的基本观念:生命三要素-日光、空气和清水,我们国人习惯称之为水清水、火日光、风空气,生命的维持靠此三要素。
三要素对生命体地球产生的变化即对人体产生的变化-人为一小天地,发生不适应的症状,即为生病的主要原因。
在天为日、月、星,在地为水、火、风,在人为精、气、神,此天、地、人三者是互通、互变的。
日、火、神-太阳所发射的辐射能,对地球磁场产生的变化,乃为夏天热,冬天冷的主因,人体的血液含铁,受地球磁场的变化而生变化,热胀冷缩,血液中的铁份受热能而将水份蒸发排出为汗,受冷收缩而不出汗,在人体为心脏的作用,心脏神神即表示伸张,在时为夏天。
近来气候大变,因矿藏被大量采掘,致地球磁场改变,地球磁场的变动,人体心血亦受影响,磁场安定,人心亦安定。
月、水、精-月亮绕地球而运行,圆缺影响海水的涨潮、退潮,人体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亦受月亮运行的变化影响,在人身为肾的作用,肾藏精,在时为冬天。
星、风、气-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廿六:帝曰:星辰八正何时?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伯高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周天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一星期七天,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盖日月经天,有南陆北陆之行在天为四大部洲,在地为南北半球气候的变化。
有朔望虚盈之度,故星辰者所以纪日、月之行,而人之荣卫,亦有阴阳虚实之应也。
气候的变化,乃由二十八星宿调济日火月水所生,即对地球气候产生变化的作用,台风前后,我们可以感觉身体适应气候变化气压之不同,在人身为肝的作用。
附注:二十八星宿为: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人自出生起,即受日、月、星之气-水、火、风之作用,故人体因水火风而生长、发育,亦因水火风而衰老、死亡。
人体的生命自出生至死亡即为气的活动,三分钟没有呼吸即断气了,气即为生命活动的主宰,没有气即没有生命。
故生命体的活动作用即为气的作用。
人的一生即精、气、神的活动,神为气的表现,气为精所化,男性泄了精,即觉没有力气,乃泄精后暂时无精可化气,故顿觉体力消失,而年轻人精气恢复迅速,老年人恢复缓慢。
俗云:老人怕过年,病人怕过节,节即气节,如立春、雨水……立冬。
冬至及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节气即天地对气的变化调整、转变。
老年人、重病患者的气血、体力衰弱,日火月水的交替作用,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在交节气时,气血调合不易正常,我们常可看到重病患者、老年人在交节气时的疲惫痛苦情况,节气过后又恢复正常或病情转重、甚至死亡等,节气即身体经络的交棒转移,病重者经络交棒不成而亡。
精气神在人体随着饮食、气候、环境、情绪、时间不同而调整人体的变化。
人体的出生、生长、发育、强壮、衰弱、死亡精气神对人体一生的调整变化分为阴、阳二气的作用:阳:阳推万物而起,是为生长、发育、强壮、早上的十二个小时六个时辰为阳,阳分为少阳、阳明、太阳三个阶段。
阴:阴尽万物而止,是为趋向虚弱、衰老、或生长发育终止之气,下午十二个小时六个时辰为阴,阴分为少阴、太阴、厥阴三个阶段。
少阳:为气之始发,虽然稚弱,但为有生机的阳,初生、嫩弱的阳,在时为子、亥,人从出生到十岁为少阳经气所司,在人体为胆、三焦经气的作用。
阳明:气已强壮,充满活力的阳,在时为卯、辰,人从十一岁至廿岁为阳明经气所司,在人体为大肠、胃经气的作用。
太阳:精、气、神之能强盛,活动能力达到极点为太阳,在时为未、申,人从廿一岁到卅岁为太阳经气所司,在人体为小肠、膀胱经气的作用。
少阴:阳气达到极点,开始收敛,衰弱之初象,在时为午、酉,人从卅一岁到四十岁为少阴经气所司,在人体为心、肾经气的作用。
太阴:阳气已衰,生长作用迟缓,生长、发育停止,在时为寅、巳,人从四十一岁到五十岁为太阴经气所司,在人体为肺、脾经气的作用。
厥阴:生长、发育之能已绝厥断,如日沉大地,阳光已不见,期待明日太阳之少阳重生之境,故肝有期门穴为经络气行完毕终止,始期之门穴,在时为丑、戌,人从五十一岁到六十岁为厥阴经气所司,在人体为肝、心包络经气的作用。
精、气、神的生长、上升为阳,衰弱、下降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阳、阴中有阴。
人的脏为阴,腑为阳,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上半身的阳经经络称手少阳、手阳明、手太阳,下半身的阳经经络称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阳。
上半身的阴经经络称手少阴、手太阴、手厥阴,下半身的阴经经络称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
阴、阳气在人身体随时辰之不同,而在不同的经络起变化作用,现代人称之为生理时钟,乃阴、阳二气在人体经络随时辰之移动升降运行所产生之变化也。
许多病情较重的病患,病情会时好、时坏即因经络循环与天地电波-天干、地支相生、相克而呈病情的表现,尤其在交节气时更为凸显。
精、气、神在人体的阴阳作用,自出生的每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日、每节气、每月、四季、每年、十年、六十年而作周期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称为周易,暨十二经络的循环变化称为易经详见中华医学起源-易经。
(二)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呢?
只要频率接对了在楼顶的天线,楼下的电视就可以收视清楚,收音机有天线,频率接对亦可以收听清楚整个宇宙充满了电波,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也听不见此电波-即日、月、星所产生的能气-中国人称为天干、地支,中医学称为气,无时无地不对人体产生作用。
十二经络即为人体运作天干、地支之能的网络系统,人体十二经络对日火、月水、星风之能气的失调即生病,生病即为经络接收电波频率不当,下针即在接通身体某穴,以调身体电波频率,得气即为电波频率接通的讯号,不得气即线路不能接通,如电视天线的频率接对即可收视,频率不对即不能达到收视的目的。
故针刺即为天线的连络线路,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金针、银针传达电波效果最好,且不易折断,故传统针灸多用金针、银针。
灸的作用,是以热能在加温调整升高某穴的频率,就像电力的变压器以增强身体某穴的阳热电波,达到治疗的目的,而恢复身体的健康。
针与灸是两回事,两种医疗,但今大众习称针灸,而搞不清针、灸作用之不同。
中国医学包含了针灸,而针灸并不能包含所有的中国医学,许多人学会了针灸,即以为能治所有的病是极大的错误。
(三)气功、坐禅是否能治病呢?
(四)大家可以看看,婴幼儿睡觉时的舌头,都会舌顶上颚,为什么呢?即在接引气的上下行也。
气功、禅坐亦是中医治病的一科,药元诠称为导引术。
我们的思想就是一种电波,有此电波指挥我们的身体产生动作,禅坐、运气即在导引我们身体的气之运行,以排除循环的障碍,使身体恢复健康。
我们的身体六种电波能、气,国人习称六神,常听骂人六神无主,即六种电波的作用丧失或不能操控自身的意志。
六神即是六阴六阳十二经络,每一阴阳经络电流交互作用产生之能的表现。
气功、禅坐即以自己的意志产生之能的运作,气运畅通即不生病,功夫深的人,亦可将气能运出体外,帮助别人,使其恢复健康。
六神道家称为灵、性、神、意、魂、魄即我们身体能的活动的表现。
气功就像电磁铁的磁场引力,练气功的人以心血的磁场引动磁场的磁性作用,病患的血液亦有含铁成分即可导磁作用而治病相同。
身体的气功可以产生六种电能,每种电能皆能产生一种光-红、蓝、白、紫、黑、黄光六种颜色,功夫最高者可将此六种光能聚而为一金光,即如佛像头上所放的光芒,金光可放出五彩毫光,五光十色,彩霞万丈,美丽无比,如佛像头上的光环。
即为十天干中枢神经与十二地支周围神经互相配合运行产生的能所现出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