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中语文文言文高二必修三原文加注释加翻译字字对应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本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lìn)相如列传》。
原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
这是原传的第一大部分。
列传,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例,用来记叙帝王、诸侯以外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赵惠文王:赵武灵王的儿子,赵国第七个君主,在位三十三年(前298前266)。
惠王十六年即前283年。
·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别本多作晋阳,误。
晋阳在今山西省,原属赵国,非从齐国攻取得来。
拜:授官。
上卿: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最高的官位。
以勇气:《后汉书》李贤注引《战国策》:“廉颇为人,勇鸷而爱士。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宦者令:宦官的首领。
舍人:有职务的门客。
和氏璧:战国时著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发现的,故名。
事见《韩非子·何氏》。
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遗(wèi):送。
易:交换。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徒:白白地。
见欺:被欺。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使报:出使答复。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窃计:暗中打算。
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亡,逃。
走,跑。
止:劝阻。
·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何以知燕王: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
境上:指燕赵两国的边境。
·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3《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高二语文中职(基础模块)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词结构后置:
拜送书于庭
第二课时
墨剑飘雨 liyongqian
李永强g
任务一:认真朗读,疏通文意
求人可使报 秦者:定语 后置句, “求可使报 秦之人”, 者,定语后 置的标志。
遗(wèi):送。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 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 见:被, 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 表被动。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战国后期赵国名将。生卒年不详。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廉颇率 军攻齐获胜,赵惠文王封其为上卿。曾 居功骄傲,对出身低微、资历甚浅的蔺 相如位居己上不服,后知蔺相如顾全大 局,确有相才,遂负荆请罪,结成生死 之交,协力抗秦,传为美谈。廉颇为将 刚勇,用兵持重,多次率军击败齐、魏 等国。五十五年,秦、赵长平之战,廉 颇为赵军主将,作战失利后,鉴于秦军 势盛,远离国土。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
索“和氏璧”,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 使。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出 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九年后,秦又派使 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池与秦王相见,他又随 赵王同行,在筵席上,没有使赵王受屈辱,大长 了赵国的志气,大灭了秦国的威风,因功得任为 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结果使廉很不高兴。
却:后退
怒发上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 帽子。形容极其愤怒。上,向上竖起。
逆:拂逆, 触怒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 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 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 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 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 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 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 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节选《廉颇思赵》意思是:廉将军虽然老年,还能多吃饭;然而同我坐在一起,一会儿大便三次.廉颇思赵原文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译文赵国的军队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起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王任用.赵王派使者去看廉颇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使者很多的钱,叫他说廉颇的坏话.廉颇见到使者,一顿饭吃一斗米,十斤肉,披上铠甲跨上战马,来显示出自己能够任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然老年,还能多吃饭;然而同我坐在一起,一会儿大便三次."赵王认为廉颇老年无用,就不再召见他.历史资料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
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
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
赵惠文王十九年复攻赵,杀了二万赵军。
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今河南渑池县西),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
廉颇和蔺相如磋商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
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与赵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
”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由于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
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会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原文、翻译及注释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原文、翻译及注释题记:本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lìn)相如列传》。
原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
这是原传的第一大部分。
列传,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例,用来记叙帝王、诸侯以外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原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西汉-司马迁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高中课内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堂笔记
【高中课内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堂笔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难词释义】( 1 )一词多义类:负:① 依仗(负其强)② 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③ 背着(肉袒负荆)④ 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 背弃(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难词释义】(1)一词多义类:负:①依仗(负其强)②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③背着(肉袒负荆)④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背弃(负约不偿城)引:①把箭射出去(引而不发)②拉(欲引相如去)③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④掉转(引车避匿)幸:①侥幸(则幸得脱矣)②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③宠幸(幸于赵王)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2)引申一个特殊种类——词义随用法的变化而变化:①名词活用如动词。
衣:穿(乃使其从者衣褐)刃:杀(左右欲刃相如)舍:安置住下(舍相如广成传舍)②形容词、动词的活用。
完:使……完好(臣请完璧归赵)毕:将……进行完毕(毕礼而归之)归:送回(毕礼而归之)破:把……弄破(恐其破璧)急:使……急、逼迫(大王必欲急臣)【层次结构】课文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廉蔺其人。
此部分第1层(第1自然段)写廉颇功大威勇,第2层(第2自然段)写蔺相如本宦者令舍人。
这部分是先交待廉蔺两人身份,为后文写廉颇恃功鄙视蔺相如导致将相交恶--和欢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完璧归赵。
此部分第1层(第3-5自然段):相如出使。
写相如受重任,且非其莫属,长于谋略,勇于任事。
第2层(第6-9自然段):完璧归赵。
写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实现诺言。
第3层(第10-13自然段):全胜而归。
写相如不怕牺牲,维护国家尊严,立功为上大夫。
这部分通过"完璧归赵"之事(相如第一件事),描写相如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的言行,表现出他杰出的才能和胆识。
第三部分(第14-16自然段):渑池会。
此部分第1层(第14自然段):相如从赵王会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答案:1.指给……看 2.走上前进献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 传号召的文告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耻学于师”, 即“以于师学为耻”(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五、古今异义
1.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 法
7.何以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置于介词“以”前。) 8.乃设九宾礼于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廷”置于动词“设”后。) 答案:7.你凭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 8.就在朝廷上设九宾大礼。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走近作者 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 (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 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20岁时,从京师 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 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
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 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 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 狱,受腐刑。 主要作品: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2.3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课时练(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
3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阅读提示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除廉颇、蔺相如的事迹外,还记述了赵奢、赵括、李牧等的事迹。
这里节选的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课文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将相和三个故事,着重刻画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对外不辱使命,对内以国事为重而不计个人恩怨的贤士形象,也刻画了廉颇老成持重、英勇威武、敢于改过的一代名将形象。
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课文选材典型,层次分明。
节选部分写蔺相如,主要选取了三个代表他主要功绩和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予以集中叙写,选材精当,剪裁贴切,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
所选三个事件,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以时间先后为序,以秦赵矛盾与廉蔺地位的变化及其冲突的发生、解决为线索,以廉蔺成为刎颈之交为落脚点,依次写来,环环相套,组合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大故事。
课文善于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
《世说新语·品藻》中说:“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
”整个故事被放置在强国争雄的大背景下,首要的是秦赵矛盾,其次是廉蔺矛盾,前一个矛盾发展的结果导致了后一个矛盾的爆发。
开始是秦赵之间的外部矛盾为主导,是明线,其后廉蔺矛盾逐渐凸显,内部矛盾由暗变明,由次变主,最后廉颇负荆将相和好后,内部矛盾得到解决。
而课文正是通过记述人物自身在矛盾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的言行,戏剧性地表现了人物的鲜明形象和性格特点。
课文的细节描写与语言描写也富有个性化。
以“完璧归赵”为例,“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视”这一细节,刻画出蔺相如察言观色的情态及从容应对的神色,表现了蔺相如善于观察情势、分析情况的才能。
一、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宦.官(fàn)避匿.(nì)缪.贤(miù)礼节甚倨.(jù)B.袒.露(tǎn)赦.免(shè)睥睨.(nì)白璧微瑕.(xiá)C. 不肖.(xiāo)驽.钝(nú)不怿.(yì)望风披靡.(mí)D.列观.(guān)渑.池(miǎn)衣.褐(yī)刎.颈之交(wě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前居后恭B. 完壁归赵亡赵走燕艰明约束C. 相视而嬉不肖之人刎颈之交D. 萎靡不振势不俱生怒发冲冠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B.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访)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D.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复)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C.召有司案图D.拜送书于庭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璧有瑕,请指示..王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明年..,复攻赵D.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6.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不如因.而厚遇之B.今君乃.亡赵走燕乃.使其从者衣褐C.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D.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赵强而.燕弱7.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使不辱于诸侯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礼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璧收回。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文言文词性活用归纳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文言实词通假字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砧板。
2.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3.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4.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查、察看。
5.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8.为一击缻。
“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9.详为予赵城。
“详”通“佯”,假装。
10.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用手捧。
一词多义为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演奏)②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是)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④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作为)⑤拜为上卿(担当)负①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于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在)②君幸于赵王(被)③故燕王欲结于君(和)④归璧于赵(到)⑤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引出对象,无意义)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③则幸得脱矣(侥幸)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欢①逆强秦之欢(欢心)②绝秦赵之欢(交情)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是)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②王必无人(如果)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趁机)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④因跪请秦王(于是,就)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从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②乃前曰(于是,就)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孰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哪一个)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且①且庸人尚羞之(即便)②北山有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上①怒发上冲冠(向上)②臣乃敢上璧(献上)古今异义⑴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
廉颇蔺相如列传
传 国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玉 •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 之璧”。 之璧” 玺
和氏璧
楚国——赵国 赵国——秦国统一,成为秦 秦国统一, 楚国 赵国 秦国统一 始皇的专用玉玺——秦二世投降,交给刘 秦二世投降, 始皇的专用玉玺 秦二世投降 邦——东汉十常侍作乱,遗失——孙坚从 东汉十常侍作乱,遗失 孙坚从 东汉十常侍作乱 井中捞出的宫女身上得到——袁术抢走 袁术抢走— 井中捞出的宫女身上得到 袁术抢走 —曹操 曹操——西晋灭亡,流落北方少数民族 西晋灭亡, 曹操 西晋灭亡 之手——东晋 东晋——隋唐 隋唐——五代后唐,李 五代后唐, 之手 东晋 隋唐 五代后唐 从珂兵败自焚,玉玺下落不明。 从珂兵败自焚,玉玺下落不明。
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未见其人,
文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了廉颇蔺相如的身 份、地位后,紧接着便将赵国、秦国尖锐的矛 地位后,紧接着便将赵国、 盾展示出来。正当君臣为难, 盾展示出来。正当君臣为难,矛盾无法解决之 宦者令缪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时,宦者令缪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举荐蔺 相如智谋过人,从而给读者造成很强的悬念。 相如智谋过人,从而给读者造成很强的悬念。 赵王召见蔺相如后, 赵王召见蔺相如后,蔺相如胸有成竹地分析了 赵国、秦国的形势,得出了“宁许以负秦曲” 赵国、秦国的形势,得出了“宁许以负秦曲” 的结论,并愿亲自出使秦国, 的结论,并愿亲自出使秦国,且向赵王保证 城入赵,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城入赵,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这就与缪贤的举荐巧妙呼应, 这就与缪贤的举荐巧妙呼应,证明蔺相如确实 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所以缪贤的举荐起到 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廉颇蔺相如列传》塑造人物的方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 渑池会” 廉蔺交欢” 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 个故事, 个故事,成功的塑造了蔺相如的机智 勇敢、不畏强敌、能言善辩、 勇敢、不畏强敌、能言善辩、顾全大 不计私怨的思想品格。 局、不计私怨的思想品格。同时用寥 寥数语塑造了廉颇忠君爱国、 寥数语塑造了廉颇忠君爱国、勇于改 过的光辉形象, 过的光辉形象,此文中作者主要运用 下列几种手法,使二人成了妇孺皆知、 下列几种手法,使二人成了妇孺皆知、 家喻户晓的人物。 家喻户晓的人物。
廉颇蔺相如列传拼音版课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拼音版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liánpōlìnxiàngrúlièzhuàn(jiéxu )廉lián 颇pō者zhě,赵zhào 之zhī良liáng 将jiàng 也yě。
赵zhào 惠huì文wén 王wáng 十shí六liù年nián ,廉lián 颇pō为wéi 赵zhào 将jiāng ,伐fá齐qí,大dà破pò之zhī,取qǔ阳yáng 晋jìn ,拜bài 为wèi 上shàng 卿qīng ,以yǐ勇yǒng 气qì闻wén 于yú诸zhū侯hóu 。
蔺lìn 相xiàng 如rú者zhě,赵zhào 人rén 也yě,为wèi 赵zhào 宦huàn 者zhě令lìng 缪móu 贤xián 舍shè人rén 。
zhào 惠huì文wén 王wáng 时shí,得dé楚chǔ和hé氏shì璧bì。
秦qín 昭zhāo 王wáng 闻wén 之zhī,使shǐ人rén 遗yí赵zhào 王wáng 书shū,愿yuàn 以yǐ十shí五wǔ城chéng 请qǐng 易yì璧bì。
赵zhào 王wáng 与yǔ大dà将jiàng 军jūn 廉lián 颇pō诸zhū大dà臣chén 谋móu :欲yù予yǔ秦qín ,秦qín 城chéng 恐kǒng 不bù可kě得dé,徒tú见jiàn 欺qī;欲yù勿wù予yǔ,即jí患huàn 秦qín 兵bīng 之zhī来lái 。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让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人格魅力,感受他们的忠诚、智慧、勇敢和谦逊。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古典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语言、人物描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4. 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的阅读与理解。
2. 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介绍。
3.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4. 课文人物形象的鉴赏和分析。
5. 课文主题思想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2.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人物描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领悟课文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鉴赏。
3.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把握课文主题思想。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廉颇、蔺相如的生平事迹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他们的精神品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的文本材料。
2. 收集有关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资料和故事。
3.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图片。
4. 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所需的教学器材。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廉颇、蔺相如的精神品质。
节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及答案
节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无非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喝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文娱。
”秦王怒,不准。
因而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五步以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摆布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摆布皆靡。
因而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摆布势无非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望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堪称兼之矣(节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下B.寡人窃闻赵王好音窃:暗里C.相如张目叱之,摆布皆靡靡:倒下D.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终了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份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摆布/势无非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望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堪称兼之矣/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摆布/势无非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望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堪称兼之矣/C.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摆布/势无非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望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堪称兼之矣/D.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摆布/势无非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望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堪称兼之矣/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秦王提出秦赵两国修睦后,赵王摄于秦王的威势,不敢前往。
初中语文 文言文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与鉴赏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与鉴赏一、《韩非子·和氏》(节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二、相关评论两人为一传,中复附赵奢,已而复缀李牧,合为四人传,须详太史公次四人线索,才知赵之兴亡矣。
(〔明〕茅坤《史记钞》卷四九)相如渑池之会,如请秦王击缶,如召赵御史书,如请咸阳为寿,──与之相匹,无纤毫挫于秦,一时勇敢之气,真足以褫秦人之魄者,太史公每于此等处,更著精神。
(〔明〕凌稚隆《史记评林》卷八一)以廉颇、蔺相如主名,中间赵奢、李牧周旋穿插,断续无痕,而赵之兴亡,节目全在于此。
数人共一传,只如一人。
贤才关系国家,从文字章法中错综写出,此史之识也。
(〔明〕钟惺《葛氏〈史记〉卷八一引》)《廉蔺传》或分或合,或详或略,真得奇正错综之法,而四人优劣自显。
(〔清〕陈仁锡《陈评史记》卷八)人徒以完璧归赵、渑池抗秦二事,艳称相如,不知此一才辩之士所能耳,未足以尽相如;惟观其引避廉颇一段议论,只知有国,不知有己,深得古人公尔国尔之意,非大学问人,见不到,亦道不出,宜廉将闻而降心请罪也。
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耳,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诀,如期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
钟伯敬谓,二人皆古人臣风,斯足以知廉蔺者也。
篇中写相如智勇,纯是道理烂熟胸中,其揣量秦王情事,无不切中者,理也。
措辞以当秦王,令其无可置喙者,亦理也。
卒礼而归之,非前倨而后恭,实理顺当人服耳。
廉颇蔺相如列传
倒装句
何以:以何, 凭借什么" 1,君何以知燕王 . 何以:以何,"凭借什么" , 宾语前置(介宾倒置) 宾语前置(介宾倒置) 2,何以知之. ,何以知之. 3,求人可使报秦者 "可使报秦的"人,定语后置 , 可使报秦的" 4,拜送书于庭 . , 5,会于西河外渑池. ,会于西河外渑池. 6,乃设九宾礼于廷. ,乃设九宾礼于廷. 7,故燕王欲结于君. ,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名词--介 名词--介 -- 宾短语(状语), ),应 宾短语(状语),应 在谓语动词前, 在谓语动词前,表时 地点, 间,地点,方式等 介宾短语后置
使动用法 ...完整 1,完璧归赵- 完,使...完整 ,完璧归赵- ..破碎 2,秦王恐其破璧- 破,使..破碎 ,秦王恐其破璧- ..承担 3,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承担 ,宁许以负秦曲- 完毕; 完毕 4,毕礼而归之- 毕,使……完毕;归, ,毕礼而归之- ...回去 使...回去 意动用法 ..为羞耻 1,且庸人尚羞之- 羞,以..为羞耻 ,且庸人尚羞之- 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以..为先;后,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为先 为先; 先 ..为后 以..为后
本文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事件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3.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为缪贤叫好》,此文一反传统的 为缪贤叫好》 认识, 完璧归赵"" ""渑池 认识,把"完璧归赵""渑池 ""将相和 将相和" 会""将相和"的头功记在缪贤的头 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上,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根本原因在于缪贤善于推荐,善于用 根本原因在于缪贤善于推荐, 人. 你是如何看待的? 你是如何看待的?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候。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遂行,蔺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相如闻,不肯与会。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赵括代廉颇,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数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燕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
赵封廉颜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
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
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
”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位在廉颇之右右:朝见时以右为尊。
B.且相如素贱人素:素来,向来C.臣等不肖不肖:没有才德。
D.独畏廉将军哉?独:只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B.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C.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D.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幸: • ①侥幸(则幸得脱矣)
②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
③宠幸(幸于赵王)
词类活用
• 臣乃敢上璧
• (上:名词作动词 献上)
•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前曰:“……”
• 舍相如广成传舍
• (舍: 名词作动词 安置)
• 使其从者衣褐
• (衣:名词作动词,穿)
• 左右欲刃相如
• (刃:名词作动词 杀)
• 于是相如前进缶
• (前:名词作动词 上前)
• 怒发上冲冠
• (上:名词作状语 向上)
• 相如奉璧西入秦
• (西:名词作状语 向西)
• 间至赵矣
(间:名词作状语 从小路 )
• 卒廷见相如 • (廷:名词作状语 在朝廷)
• 相如廷叱之 • (廷名词用状语 在朝廷 )
• 宁许以负秦曲 • (负: “使……承担”)
5、乃
• 今君乃亡赵走燕
• (副词
• 乃前曰,璧有瑕,请 • (副词 指示王
竟然) 就)
• 6、 负: • ①依仗(负其强)
②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
• ③背着(肉袒负荆) • ④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⑤背弃(负约不偿城) • 7、引: • ①拉(欲引相如去) • ②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 • ③掉转(引车避匿)
• (介词 趁机,由此)
•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 (介词 经由、通过)
• 因跪请秦王
• (介词 趁机)
4、于
• 以勇气闻于诸侯 • 君幸于赵王 • 故燕王欲结于君 • 归璧于赵 •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
大王乎
• (介词 • (介词 • ( 介词 • (介词 • (介词
在) 表被动) 和、跟) 到) 引进对象)
通假字
• ①可与不。 • “不”通“否”,表疑问。 • ②拜送书于庭。 • “庭”通“廷”,朝堂。 • ③如有司案图。 • “案”通“按”,察看,查明。
通假字
• ④设九宾礼于廷。 • “宾”通“傧”,古代人指接引宾客的人,
也指赞礼的人。 • ⑤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 “缪”通“穆”。 • ⑥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孰”通“熟”,仔细。
译文二四
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 害。”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 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 他的臣子们。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 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这样一 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 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 以私仇为后啊!”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表比较,和……比,哪个更…… 徒以吾两人在也:因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译文二二
廉颇说:“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 战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 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 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 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扬言说:“我 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 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每逢上 朝时常常托辞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 的高下。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 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2、之
• 伐齐,大破之
• (代词
代“齐国”)
• 秦昭王闻之
• (代词 “赵得楚和氏璧”)
• 即患秦兵之来
• (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
• 均之二策
• (代词
这)
• 秦王度之
• (代词)
•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 (助词 的)
3、因
• 相如因持璧却立
• (连词 就、于是)
• 不如因而厚遇之
常用文言虚词释义
1、以
• 以勇气闻于诸侯
• (介词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介词
•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连词
•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 (连词
•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连词
•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 (连词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连词
凭) 用) 而) 而) 目的) 因为) 而)
• 臣请完璧归赵 • (完: “使……完好”)
• 大王必欲急臣 • (急:形容词用作动词 逼迫)
• 恐其破璧
• (破:把……摔破)
• 毕礼而归之
• (毕、礼: “使……完毕”、 “让……回去”)
•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也(约束:动词用作名词 信约)
•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 且庸人尚羞之 •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译文二三
在这种情况下,门客一齐规劝他说: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 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现在您与廉 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 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平 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 况是将相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 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 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 个厉害?”
将相和(负荆请罪)
开端: 相如位高 廉颇恃功
经过: 相如不争:称病于朝→引车避匿 力说舍人:秦廉之比→国急私仇
结果: 负荆请罪→刎颈之交
第十二段
• 而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重点词句
徒:只是;以:介词,凭,凭借
• 宣言曰: 扬言;今义: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
•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表原因
且庸人尚羞之: 意动用法,以……为羞
也 •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
寿 •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 羞: “以……为羞” ) • (羞: “以……为羞”) • (先、后: “以……为
(guàn 建筑物的一种) (jù 傲慢) (nì斜看)
缪公
汤镬
盆缶 渑池 皆靡 不怿 颈血 孰计
字词音义
(mù 同“穆” 即秦穆公)
(huò 古代煮食物的大 锅)
(fǒu瓦制的打击乐器) (miǎn地名) (mǐ 退却) (yì高兴) (jǐng 脖颈子)
(shú 同“熟”仔细)
字词音义
避匿( nì躲藏) 虽驽(nú 愚劣、无能) 案图(àn 同“按”审察、察看) 诈 佯(yáng 装作) 传舍(zhuàn招待宾客的馆舍) 衣褐(yì hè 穿着粗布衣服)
译文二五
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 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门请罪,说: “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 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 值颈衣荆发璧 连之之请冲归 城交交罪冠赵
缪贤 肉袒 可予不 列观
甚倨
睨柱
字词音义
( mi à o 姓氏 ) ( tǎn 脱去上衣,露出肩膀) (fǒu 同“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