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松鼠的尾巴》一
27 松鼠的尾巴(自备教案版)

27、松鼠的尾巴(自备详案)预习要求:1、听课文录音第27课《松鼠的尾巴》2、跟读第27课《松鼠的尾巴》3、圈出生字、新词,再根据拼音自读课文,并标出小节号。
教学目标:1、能识记11个生字;认识部首“尸字头”,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
尝试划出表示小松鼠尾巴作用的句子,圈一圈关键词,明白松鼠要怎么做,尾巴才能发挥作用。
并能用“只要……就……”的句式介绍松鼠尾巴的神奇作用。
3、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
学习部首“尸字头”。
2、正确朗读课文,按要求圈划词句。
教学难点: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识记11个生字;认识部首“尸字头”,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
2、知道松鼠尾巴的两个特点。
3、能根据提示概括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儿歌引入,出示课题。
1、看图说说松鼠尾巴的特点(1)交流。
板书:毛茸茸大(2)学习“茸”。
A、读好词语。
B、理解“毛茸茸”的意思。
(动物、植物的细毛很多很茂密)(3)用一句话说清松鼠尾巴的2个特点。
(4)读好句子。
出示: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
2、引出课题(1)板书课题。
(2)学习“尸字头“(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出示文章首尾段幷引读。
2、引导学生质疑。
出示:我的尾巴真顶用!(1)理解“顶用”(2)引导质疑(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3、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几小节写了三件事?(2)学法指导:概括故事的好办法:找人物、想事件、连起来、说一说(3)根据提示尝试说说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三、学习生字1、出示词语:毛茸茸尾巴屋子干干净净跳跃紧追不舍树梢无影无踪乖乖盖上寒风刮风2、重点指导:茸屋刮舍四、写字指导1、出示:茸屋刮舍2、生字在田字格中的需要注意的地方3、范写,领写员领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词,会选词填空。
《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

《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永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初步学习把握图片中动物的动作以及背景线索,分析画面的季节。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1.“小松鼠“数字连线图一张,记号笔一支。
2.教学挂图及自制大书一本。
3.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4.“谁是小熊”的音乐磁带一盘.活动过程:一.“魔术”游戏,引出主角.出示数字连线图:“今天,王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数字朋友变魔术的游戏,猜猜老师把这些数字朋友一个一个连起来,会变成什么呢?请小朋友跟着王老师的笔边看边猜一猜,好吗?”(幼儿在画中自由猜测)。
“原来真的是一只小松鼠啊,你们真棒!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你觉得小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呀?这条大尾巴有什么用呢?”(幼儿充分讲述)二.引出主题,引导幼儿整体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出示整张教学挂图:“图上有谁?谁遇到了困难?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一起看图说说: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别人的?2.幼儿自由结伴讲述,老师倾听幼儿讲述情况。
3.请幼儿在集体前讲述。
(及时鼓励)三.引导幼儿逐幅图观察,理解故事情节。
1.出示图一: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春天,小松鼠出门去,他会遇见谁?小鸡怎么了?小松鼠会对小鸡说什么呢?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它的?2.出示图二: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夏天,小松鼠出门去。
遇见了谁?小蜗牛怎么了?小松鼠会对小蜗牛说什么呢?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它的?3.出示图三:这是什么季节?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秋天,小松鼠出门去,会遇见谁呢?小兔子在干什么?小松鼠会对小兔子说什么呢?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它的?4.先让幼儿思考想象下面一张图的故事情节,再出示图片让幼儿讲述。
“下面一幅图是什么季节呢?冬天这么冷,你们猜,小松鼠会用它的大尾巴干什么呢?(幼儿一起讲述图片内容)四.小朋友讲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把小松鼠的故事讲一讲,你们想听吗?(老师完整讲述故事)五.幼儿自己看书讲述.六.迁移讲述:小松鼠用自己的大尾巴帮助别的小动物,假如你也有一条像小松鼠一样大尾巴,你会怎样帮助别人呢?七.游戏:“谁是小松鼠”,结束活动。
松鼠的尾巴教案

27 松鼠的尾巴了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幸福快乐的生活着,每个小动物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尾巴,他们的尾巴功能可不小,你能来介绍一下吗?使用句型:用尾巴___ __。
2、这是——(出示松鼠图),板书“松鼠”3、小松鼠身上最为引人注目的部位,也就是它的——(板书:尾巴)读课题4、出示课文第一节: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它不知道尾巴有什么用。
(1)指名读句。
学习生字“茸”(2)交流:松鼠尾巴的特点是:大毛茸茸你们想来摸摸松鼠的这条尾巴吗?有什么感觉?理解“毛茸茸”的意思。
我们可以说毛茸茸的什么?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小松鼠的尾巴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自读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正确,尤其要读准生字的字音。
读完后完成填空:小松鼠的尾巴可以当dàng作;可以当作;可以当作。
随机交流板书:扫帚当(dàng )降落伞被子三、学习课文,随机识字(一)学习第2节出示第二小节,小松鼠的尾巴是怎样当作扫帚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引读。
▲学习“屋”:学习“尸字头”:▲学习“净”:换部首:挣、睁、筝2、“摊开”、“找遍”二词说明?3、不过小松鼠很聪明,在妈妈的提醒下,它马上发现工具原来就是它的——4、有一个动作做不好,尾巴就没办法扫地扫干净了!是什么?板书:收拢你们有没有发现,它的反义词是——张开。
5、引读“小松鼠找遍……”,地上真的变得干干净净的,一颗灰尘也找不到了,这真是一把最好的扫帚啊!直线划出。
分角色读第2节。
(二)轻声读课文3~4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松鼠尾巴作用的句子。
▲学习第三节1、学习生字:跃、舍、踪、乖、刮2、指名读第三小节。
2、交流描写松鼠尾巴作用的句子,读读划线部分。
3、小松鼠逃离危险时,它的尾巴的动作是?板书:张开4、小松鼠这次的经历是多么惊险啊,你们想来亲身体验一下吗?(分角色读)▲学习第4节1、出示第四节,谁喜欢松鼠尾巴的第三个作用?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精选12篇)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精选12篇)《小松鼠的尾巴》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看,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进展,培育细致观看和较完整表述力量。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洁对话。
活动预备: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课件:大尾巴)猜一猜:这是什么?想一想:它象什么呀?二、理解故事:1、想象故事。
小松鼠的尾巴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1)看(老师演示动画)春天:小鸡尾巴挡雨夏天:蜗牛尾巴扇风秋天:小兔尾巴扫叶冬天:小猫尾巴保暖(2)说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依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任凭说说)2、完整观赏故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我们来听一听。
(老师完整地叙述故事)3、表演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大家一起边叙述边表演)三、仿编故事1、争论:(1)春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2)夏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秋天、冬天呢?(幼儿争论)2、仿编新故事(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伴侣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沟通请小伴侣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叙述新故事选择几个小伴侣的画讲一讲。
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
大家一起叙述。
假如没有,鼓舞小伴侣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长:连续仿编新故事。
活动反思:第一次参与“责任杯”教学竞赛,我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一篇布满童趣的课文《松鼠的尾巴》。
这篇课文是新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写小松鼠在不同的状况下发挥尾巴的作用,解决了问题。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尾巴》教案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尾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小动物的家》,具体章节为《尾巴》。
内容围绕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特点及功能展开,通过描绘小松鼠、小猴子、小兔子等动物的尾巴,让学生了解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松鼠”、“尾巴”、“长”、“短”等,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及功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深入理解动物尾巴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动物尾巴模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文教材、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动物尾巴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引发学生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生字词的发音,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 讲解: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4. 例题讲解:以小松鼠的尾巴为例,讲解其作用,如保持平衡、保暖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7.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具有特殊功能。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尾巴》2. 生字词:松鼠、尾巴、长、短、功能、特点3. 动物尾巴功能:保持平衡、保暖、防御、攻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你最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不少于50字。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小松鼠的尾巴,它的尾巴长长的,可以帮它保持平衡,还能在冬天里保暖。
2. 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连线搭配动物和它们的尾巴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和互动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教案:小松鼠的尾巴教学目标:1. 通过听故事,学习了解小松鼠和它的尾巴。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并能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故事(5分钟)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一张小松鼠的图片,并问学生他们是否对小松鼠感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小松鼠,并表示今天将讲一个关于小松鼠的故事。
2. 听故事(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述《小松鼠的尾巴》的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语言能力适度地调整故事的内容和难度。
在讲故事时,教师可以适时停顿,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理解故事(1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一些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容。
例如:- 小松鼠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小松鼠的尾巴掉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来评估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4. 讨论和分享(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小松鼠的尾巴对它的生活有何重要性,以及它有没有其他方法来适应没有尾巴的生活。
学生可以通过交换意见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5. 创意活动(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以小松鼠的角色为基础,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关于小松鼠的故事。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故事情节,并画图来描述故事的场景和角色。
之后,学生可以互相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创意作品。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并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反思性的问题,如:- 你最喜欢这个故事的哪一部分?- 你觉得小松鼠的尾巴对它的生活有多么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给予正面的反馈。
扩展活动:1. 邀请学生使用自己的创意故事和插图制作一本小书,并在班级中分享。
2. 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和研究小松鼠,观察它们的行为和尾巴的作用。
3. 学生可以使用录音设备或视频设备来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关于小松鼠的信息,之后在班级展示。
《松鼠的尾巴》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松鼠的尾巴》的主要内容,了解松鼠尾巴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松鼠尾巴的作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松鼠尾巴的多种功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鼠的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松鼠的知识。
2.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松鼠的尾巴》,注意理解生字词。
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3.课文理解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松鼠的哪些特点?教师提问:松鼠的尾巴有哪些作用?4.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松鼠的尾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教师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形状和颜色。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教师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6.课后作业家长监督下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课文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松鼠尾巴的作用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资源1.课文《松鼠的尾巴》。
2.松鼠的图片。
3.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松鼠尾巴的外观特征。
2. 松鼠尾巴的作用。
3. 松鼠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1. 松鼠尾巴的特点。
2. 松鼠尾巴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 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法:讲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动物。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松鼠尾巴的外观特征: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尾端扁平,长度约为身体的三倍。
3. 松鼠的生活习性:松鼠是树栖动物,善于跳跃和爬树。
它们喜欢生活在树林密集、食物丰富的地区。
松鼠以坚果、种子、水果等为食,也会吃一些小昆虫。
三、教学重点1. 松鼠尾巴的特点: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尾端扁平,长度约为身体的三倍。
四、教学难点1. 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松鼠的尾巴在跳跃和爬树时可以帮助它们保持平衡,还可以用来表达情绪。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不要捕杀和伤害松鼠。
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法:讲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动物。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松鼠尾巴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相关松鼠的生活习性和保护信息的资料。
3. 准备黑板和白板笔。
4. 准备小组讨论的卡片或贴纸。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尾巴。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让学生知道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松鼠尾巴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松鼠尾巴的认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松鼠尾巴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松鼠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绘画法: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松鼠尾巴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松鼠尾巴的图片、视频资料、画纸、画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松鼠尾巴的特点。
(2)播放松鼠生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作用。
2. 学习松鼠尾巴的特点(1)组织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松鼠尾巴的特点。
3. 学习松鼠尾巴的作用(1)引导学生思考松鼠尾巴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4. 绘画实践活动(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松鼠尾巴的图片。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绘画的松鼠尾巴,分享创作心得。
(2)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保护,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观察和绘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结合拓展内容,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
2. 绘画作品:评价学生在绘画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等方面。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松鼠尾巴的形状、颜色和长度。
2. 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作用。
3. 松鼠尾巴的趣味事实。
三、教学重点:1. 松鼠尾巴的特点。
2. 松鼠尾巴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 松鼠尾巴的趣味事实。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松鼠尾巴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卡片: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材料:松鼠尾巴的趣味事实。
4. 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形状、颜色和长度。
5. 作业:让学生画一画松鼠尾巴,并写一写松鼠尾巴的作用。
教案编辑专员: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松鼠尾巴。
2. 讲解:讲解松鼠尾巴的形状、颜色和长度,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松鼠尾巴的认知。
4. 小组讨论:分发小组讨论材料,让学生探讨松鼠尾巴的趣味事实。
5. 总结:回顾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形状、颜色和长度,进行实地观察。
2. 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松鼠尾巴的短文,描述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八、拓展活动:1. 制作松鼠尾巴的手工品,加深学生对松鼠尾巴的印象。
2. 开展松鼠尾巴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生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检查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3. 反思学生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十、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画一画松鼠尾巴,并写一写松鼠尾巴的作用。
2. 鼓励学生回家后观察其他动物的尾巴,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松鼠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松鼠尾巴的特点。
2. 松鼠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1. 松鼠尾巴的作用。
2. 松鼠的生活习性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松鼠尾巴的图片。
2. 教学视频:松鼠的生活习性的视频。
3. 教学卡片: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尾巴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讲解松鼠的生活习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松鼠尾巴的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 教学视频:播放松鼠的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
5. 课堂小结:总结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强调松鼠的生活习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松鼠的图画,并写一篇关于松鼠尾巴的小作文。
7.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松鼠尾巴特点和作用的理解,以及对松鼠生活习性的认识。
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批改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松鼠的其他特点:让学生了解松鼠的其他特点,如外貌、生活习惯等。
2. 动物尾巴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进行课堂分享。
八、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动物特征的学习教案——以《小松鼠的尾巴》为例(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动物特征的学习教案——以《小松鼠的尾巴》为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丰富幼儿的生态知识。
2.学习描述小松鼠特征的词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观察和分析动物特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小松鼠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习描绘小松鼠特征的语言,拓展幼儿的词汇量。
3.通过观察小松鼠图画,让幼儿学会分析和发现动物的特征。
三、教学步骤:1.导入(1)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小松鼠的图画,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说出自己的感受。
可依此展开小组讨论或班级展示等形式。
(2)通过小组或者班级的讨论,引导幼儿认识小松鼠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2.正文(1)从小松鼠的外貌特征入手,向幼儿展示小松鼠的图片或者小松鼠身上的毛皮、耳朵等,再给幼儿发放描述词,让幼儿通过描述来区分和辨认小松鼠与一般的松鼠。
(2)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给他们一些简单而容易记忆的描绘小松鼠的语言,如“小巧玲珑”的身材,“毛茸茸”的身体,“尾巴长长的像绒线”等。
(3)提供其他一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如小松鼠的食品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进一步的想象力。
3.拓展(1)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寻找动物图画中不同的部分,如小松鼠的耳朵大小和松鼠的耳朵大小的区别、小松鼠的尾巴的长度等等。
并同学分析研究小松鼠和其他松鼠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2)由老师和幼儿随机出一个动物名,组小团体或者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让孩子们以自然语言描述该动物的某个或多个特征,反之幼儿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描述,并通过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
四、教学重点:1.让幼儿基本了解小松鼠的特征。
2.使用描述性语言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
3.让孩子们能够以观察动物的方式探索和研究动物。
五、教学效果评价:评价指标:1.是否具备基本的小松鼠特征认知。
2.是否顺利使用描绘性语言。
3.是否有能力进行动物分析。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以下方式之一:(1)学生团队竞赛。
(2)学生的课堂表现。
(3)教学中偶然记录的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特征能力的记录。
《松鼠的尾巴》教后感教案教学设计

由于学生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可能难以理解松鼠尾巴的一些特殊功能,如调节体温等。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中的文学手法
本文运用了一些文学手法来描写松鼠和它的尾巴,如比喻、拟人等。学生可能对这些手法不太熟悉,需要通过讲解和引导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手法。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情境创设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通过亲身实践探究松鼠尾巴的奥秘。
探究式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观察松鼠的尾巴,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问题导入
提出与松鼠尾巴相关的问题,如“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松鼠尾巴,描述其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观察与描述
让学生扮演松鼠,通过模拟松鼠的动作和行为,体验松鼠尾巴的作用,加深对松鼠尾巴功能的理解。
角色扮演
提出与松鼠尾巴相鼠没有尾巴会怎样?”。
问题解决
学习感悟
《松鼠的尾巴》教后感教案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30
目 录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馈作业布置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本课10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屋、伞、公、热”。
认识偏旁“方框”和“八字头”,激发识字写字的兴趣。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阅读理解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阅读理解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一设计意图:以松鼠尾巴的“奇怪”为主线,贯穿课文始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自主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1、用“觉得”等词语、句式说话。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
3、通过研读,深入体会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松鼠尾巴的奇怪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的尾巴》。
出示:我觉得松鼠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
(很大、毛茸茸、又轻又软、像降落伞、当被子等) (板书:大又轻又软)2、小白兔看见松鼠长着这样一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觉得很奇怪。
(板书:奇怪)你猜它会奇怪些什么呢?(奇怪一:小白兔自己的尾巴小;奇怪二: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
)(板书:有什么用呢?)3、谁能用奇怪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个别读、集体读)二、研读:松鼠尾巴的用处1、是呀,这么大的尾巴,小白兔怎么会不感到奇怪呢?可是后来,小白兔还奇怪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请小朋友仔细地、大声地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以下列三处句子作重点引导。
(弹性处理)(1)你能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原来是大尾巴帮的忙啊!A、说说自己的理由。
B、强调读,读出高兴、明白。
(一般学生都能把“原来”读重音,要求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读法,尝试用其他不同的读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理解。
板书:原来)(2)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我们来看降落伞,(课件演示)它很轻,而且从高处跳下来又是慢慢地,所以不会摔疼。
松鼠的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你看——(课件演示松鼠从一棵大树上轻轻跳到一棵小树上)(板书:像降落伞)C、读。
(3)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大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松鼠的尾巴怎么可以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板书:当被子)C、读。
3、听了小朋友们的回答,看来这只小白兔的确不奇怪了,(板书:不奇怪)课文中小白兔从开始的“奇怪”到后来的“不奇怪”,是松鼠告诉他的吗?(不是,是小白兔自己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结果)(板书:观察思考)4、这时他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呢?出示:这时,小白兔一点都不奇怪了,他真想对小松鼠说:_______________。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松鼠的尾巴(一)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松鼠的尾巴(一)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用处。
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学会松、尾、巴、软、觉、原、别、轻8个生字,认识车字旁、厂字头、见字旁和尸字头,会认读觉、当两个多音字,理解尾巴、觉得、原来、别的、用处、身子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自然段。
4、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
2、学会松、尾、巴、软4个生字,认识车字旁和尸字头、厂字头、见字旁,会认读觉、当两个多音字。
3、认识自然段。
4、会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看图,这是什么?谁能看图说说小松鼠长得什么样儿?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是啊,与另外动物相比,小松鼠长得最特别的就是有一条大尾巴,着条尾巴用处可大了,小朋友想知道这条大尾巴有些什么用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2课,请大家把题目拼读一下,巴要念轻声。
教学生字:松:要念准平舌、后鼻音。
松怎么记住它?尾:这个尸字头请大家书空一遍,为什么尾下面是个毛呢?巴:在这里念轻声,你是怎么记住巴的?(爸、把字去掉偏旁)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松鼠有条怎样的尾巴呢?请大家打开课文,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
(2)听了录音,谁来说说松鼠有条怎样的尾巴?(又轻又软的大尾巴)教学软。
出示生字卡片软,不要念成nuan,看老师范写软字,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新偏旁,叫车字旁。
小朋友看一看,车字做偏旁的时候,有些什么变化?最后一横变提,笔顺也变了。
哪位小朋友能看着老师写的软字,也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写1个?(学生上台试写)想一想哪些东西也是又轻又软的?(3)自读课文,读准带拼音的字。
(三)认识自然段,分自然段试读(1)小朋友刚才在自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些地方开头空两格,有些地方末尾还可写好多字,可它空着没写字。
(出示投影片)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个新的知识一一一那就是关于自然段的知识。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1教学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松鼠的尾巴的用处。
2.了解别的动物的`尾巴的用处,扩展学生视野。
3.巩固字词,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能()()()身()()()原()()()别()()()(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分四人小组读。
(三)课文,扩展视野(1)说话训练:用“松鼠的尾巴用处真大啊”这句话开头,说一说松鼠的尾巴的用处。
(2)你还能说说别的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吗?(3)念儿歌(边拍手边念)老黄牛,尾巴赶蝇子,小鲤鱼,尾巴当船桨,小燕子,尾巴是个方向盘。
小小动物真有趣,认真观察长知识。
(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5、7题。
课后作业第3题:把“暖”和“软”、“能”和“扔”、“身”和“生”作比较,重点区别n和r两个声母,以及前后鼻音,自己试读,纠正。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2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读准多音字“觉”“当”。
2.学习课文,明白小松鼠尾巴的用处。
3.能用“觉得”口头说句子。
教学重点:用“觉得”口头说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句子明白松鼠尾巴的作用。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生字卡片出示、认读生字词二、学习课文1.激趣出示动物头饰:哪位小朋友上课最爱动脑,发言最积极就把这些头饰送给他。
2.过渡引入:出示松鼠图片问: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小松鼠吗?教师简介松鼠的一些生活习性。
过渡:连小松鼠的好朋友小白兔都觉得很奇怪,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就一起和小白兔去揭开这个谜底吧!3.学习第一段(1)轻声读第一段,问:这个句子共有几句话?第一句写什么?板书“觉得”。
指导学生念准多音字“觉”。
(2)出示小黑板:(口头说话练习)我看见小白兔长着白白的毛,觉得________________。
丁丁今天让老师表扬了,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设计意图:以松鼠尾巴的“惊奇”为主线,贯穿课文始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自主发觉,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1、用“觉得”等词语、句式说话。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
3、通过研读,深入体会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看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松鼠尾巴的惊奇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的尾巴》。
出示:我觉得松鼠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
(很大、毛茸茸、又轻又软、像落落伞、当被子等)(板书:大又轻又软)2、小白兔看见松鼠长着这样一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觉得很惊奇。
(板书:惊奇)你猜它会惊奇些什么呢?(惊奇一:小白兔自己的尾巴小;惊奇二: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
)(板书:有什么用呢?)3、谁能用惊奇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个别读、集体读)二、研读:松鼠尾巴的用处1、是呀,这么大的尾巴,小白兔怎么会不感到惊奇呢?可是后来,小白兔还惊奇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觉的?请小朋友认真地、大声地读课文。
2、依据学生回答,教师以下列三处句子作重点引导。
(弹性处理)(1)你能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原来是大尾巴帮的忙啊!A、说说自己的理由。
B、强调读,读出快乐、明白。
(一般学生都能把“原来”读重音,要求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读法,尝试用其他不同的读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理解。
板书:原来)(2)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落落伞。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我们来看落落伞,(课件演示)它很轻,而且从高处跳下来又是慢慢地,所以不会摔疼。
松鼠的尾巴怎么会像落落伞呢?你看(课件演示松鼠从一棵大树上轻轻跳到一棵小树上)(板书:像落落伞)C、读。
(3)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大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松鼠的尾巴怎么可以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板书:当被子)C、读。
3、听了小朋友们的回答,看来这只小白兔的确不惊奇了,(板书:不惊奇)课文中小白兔从开始的“惊奇”到后来的“不惊奇”,是松鼠告诉他的吗?(不是,是小白兔自己认真观看,认真思考的结果)(板书:观看思考)4、这时他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呢?出示:这时,小白兔一点都不惊奇了,他真想对小松鼠说:_______________。
松鼠的尾巴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案松鼠的尾巴教学目标:1.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松鼠的基本知识和习性。
2.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和感知松鼠的尾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难点:1.理解松鼠尾巴的功能和作用。
2.进行实践活动并观察松鼠的尾巴。
教学准备:松鼠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短尾巴模型(如纸杯、彩纸等)。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松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松鼠尾巴的好奇心。
2.知识讲解: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和视频,介绍松鼠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介绍松鼠尾巴的功能和作用,可以从松鼠用尾巴保持平衡、利用尾巴挡雨、用尾巴当做传声器等方面进行讲解。
3.讨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松鼠尾巴的作用和功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松鼠的尾巴是有毛的?为什么松鼠会用尾巴挡雨?4.实践活动:向学生介绍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流程,并说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纸杯、彩纸等,让学生动手制作短尾巴模型。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观察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尾巴模型,分析其功能和作用。
让学生用尾巴模型进行平衡实验、雨滴挡雨实验等,感受尾巴的作用和功能。
5.总结:向学生展示实践活动的结果和成果,让学生总结松鼠尾巴的作用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设计和制作机器人时,可以参考松鼠尾巴的设计,增强机器人的平衡能力等。
6.拓展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选取其他动物的特定器官进行研究和讨论,比如鸟嘴、鹿角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野生松鼠的行为和尾巴的特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松鼠的尾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和实践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松鼠的尾巴》一
导读: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用处。
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学会“松、尾、巴、软、觉、原、别、轻”8个生字,认识车字旁、厂字头、见字旁和尸字头,会认读“觉、当”两个多音字,理解“尾巴、觉得、原来、别的、用处、身子”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自然段。
4、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
2、学会“松、尾、巴、软”4个生字,认识“车”字旁和“尸”字头、厂字头、见字旁,会认读“觉、当”两个多音字。
3、认识自然段。
4、会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看图,这是什么?谁能看图说说小松鼠长得什么样儿?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是啊,与另外动物相比,小松鼠长得最特别的就是有一条大
尾巴,着条尾巴用处可大了,小朋友想知道这条大尾巴有些什么用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2课,请大家把题目拼读一下,“巴”要念轻声。
教学生字:
松:要念准平舌、后鼻音。
“松”怎么记住它?
尾:这个尸字头请大家书空一遍,为什么“尾”下面是个“毛”呢?
巴:在这里念轻声,你是怎么记住“巴”的?(“爸”、“把”字去掉偏旁)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松鼠有条怎样的尾巴呢?请大家打开课文,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
(2)听了录音,谁来说说松鼠有条怎样的尾巴?(又轻又软的大尾巴)
教学“软”。
出示生字卡片“软”,不要念成nuan,看老师范写“软”字,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新偏旁,叫车字旁。
小朋友看一看,车字做偏旁的时候,有些什么变化?最后一横变提,笔顺也变了。
哪位小朋友能看着老师写的“软”字,也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写1个?(学生上台试写)想一想哪些东西也是又轻又软的?
(3)自读课文,读准带拼音的字。
(三)认识自然段,分自然段试读
(1)小朋友刚才在自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些地方开头空两格,有些地方末尾还可写好多字,可它空着没写字。
(出示投
影片)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个新的知识一一一那就是关于自然段的知识。
我们学的课文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组成的。
你们看,每一个自然段里边可以有一句或几句话,开头不能顶格写,都要空两格,末尾有多余的地方不能再接着在下写字。
(2)下面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今天学的32课有几个自然段,一边找一边用铅笔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1、2、3、4 (3)检查自读情况:
已出示课文中的3个多音字,指名读。
(觉、当、啊)
指名试读,正音。
(四)作业
抄写生字。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松、尾、巴、软”4个生字。
《课堂作业》1、2、5,完成课后习题1、2。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