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区域游戏,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合集下载

游戏后分享和交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游戏后分享和交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2017.07- 08 保育与教育 P78一、游戏分享与交流的现状与问题(一)我们的问题在幼儿园日常的游戏分享交流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形式主义的分享与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简单问:“今天玩得开心吗?”孩子说:“开心。

”而后教师随机向个别幼儿提问:“你今天玩了什么?”幼儿回答后不再做交流,继续又用同一个问题问其他幼儿。

交流与分享环节满足了孩子表达的欲望,却缺乏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成了名副其实的过渡环节,草草了事。

2. 教师本位的分享与交流。

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细致地观察,发现了孩子很多闪光点与出现的问题。

但在交流过程中,变成了教师一言堂:“我发现今天××玩得××,玩得可好了。

在今天游戏中,有个问题,你们觉得这样好吗?应该这么做……”游戏后的分享与交流成了教师一个人的交流,孩子没有了交流的机会。

3. 缺乏预设与目的的分享与交流。

在交流中,教师对幼儿发展水平缺乏判断。

就行为谈行为,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缺乏引导。

就问题谈问题,很多问题都是在重复,对幼儿后期的行为改变缺乏跟进。

对如何捕捉和利用交流中的价值点缺乏方法和策略。

(二)我们的现场在一次分享交流中,笔者做了如下实录(实录为班级分组交流,将全班幼儿分为两组同时进行交流):1.开火车说——每个人都说一说师:我们开火车说一说今天你玩了什么。

幼儿1:我今天玩的画画。

探究与实践游戏后分享和交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文/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高丽泽2017.07- 08 保育与教育 P 79师:你画的什么?幼儿1:嗯,我画了一条线,还有一个点。

幼儿2:我今天玩的……师:想不起来了,再想想。

幼儿3:我今天玩的画画还有橡皮泥。

幼儿4:我玩了橡皮泥。

幼儿5:我玩了画画。

幼儿6:我今天在看书。

幼儿7:我今天玩了雪花片、积木,还有画画。

幼儿8:我今天玩了画画。

幼儿9:我今天玩了剪纸。

幼儿10:看书。

幼儿11:我今天玩了画画。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二)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二)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
(二)
华爱华
【期刊名称】《动漫界:幼教365》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主讲人:华爱华华爱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
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是游戏理论、幼儿心理学等。

代表性著作有《幼儿游戏理论》《教化与造化的智慧》《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等。

内容简介: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

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对幼儿发展有未来效应。

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学会等待,重视幼儿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不要揠苗助长,要适时介入、小步递进地支持孩子发展。

【总页数】1页(P16-16)
【作者】华爱华
【作者单位】[1]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3.7
【相关文献】
1.课程游戏化之“学习故事”伴我行——《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学习故事”与“幼儿游戏行为观察” [J], 何桂勤
2.《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一) [J], 华爱华
3.一组教育随笔--二、让幼儿游戏看得见 [J], 郭红;
4.《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一) [J], 华爱华;
5.课程游戏化之“学习故事”伴我行——《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学习故事”与“幼儿游戏行为观察” [J], 何桂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题活动中的幼儿深度学习

主题活动中的幼儿深度学习

主题活动中的幼儿深度学习作者:杨淑珍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8期观察目标引导幼儿在超市的体验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孩子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

观察过程“昨天我去了大润发,那里的玩具真多呀!”“大润发比新华都超市还大”“大润发里东西可真多呀!东西摆的比我都高了。

”“在大润发我感觉都会迷路。

”近期,孩子们都在讨论着一个热门的话题——大润发超市,学校附近新开张的一家大型购物超市。

他们对大润发感到很新鲜,把自己去超市的购物经验和所见所闻告诉同伴们。

顺着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超市探究活动。

于是,老师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尽情地讨论着超市里的物品,超市里有什么?和新华都有什么不一样。

并记录下他们对超市的认识。

在此过程中,教师用心去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1:我喜欢的物品摆在超市的什么地方?问题2:怎样在超市里快快买到想要的东西?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孩子们提议,我们去超市吧。

大家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可是什么时候去?怎么去呢?去超市要准备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开始忙碌起来。

什么时候去呢?有的说白天,因为白天看得见,超市里人比较少,有的说晚上,晚上比较热闹,于是,分别请出了2个代表分别来说一说,选择白天的好处,和选择晚上的好处,其余的小朋友们投票看谁的票数多,最终大家同意选择“白天”去。

“可是我们没有校车,走哪一条路线去超市更安全?”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到家中,与爸爸妈妈一同商量,有的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还去熟悉了一下路线。

并将路线记录下来。

“去超市要准备什么?”孩子们分成4组,互相商量着。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去超市要准备的东西有钱、手机、包包、袋子、推车等去超市买什么呢?小朋友们把自己小组的购物清单都“写”了下来,做成了购物清单。

第二阶段――深入探究一切准备就绪,小朋友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揣着money出发了,开始第一次逛超市。

到了超市,孩子们带着问题开始找购物清单上的物品。

让主题墙成为幼儿学习成长的轨迹墙

让主题墙成为幼儿学习成长的轨迹墙

188学习版摘 要:主题墙作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让课程和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同时也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看得见。

带着这些问题:主题网络图的作用是什么?需要谁来梳理?什么样的网络图既能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帮助,又能让幼儿清晰地知道在本主题中会有那些体验和收获?具体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怎样真正做到让幼儿与主题墙对话?……进行研究。

研究中,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研究态度展开探索。

关键词:主题墙 记录 认知 幼儿发展轨迹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对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幼儿园的“隐性课程”。

也有专家指出:环境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而在班级环境中,主题墙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要给幼儿以美的欣赏和感受,更是给幼儿提供了主动参与,共同制作,积极探索的空间。

它不但让课程和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加深了幼儿对主题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看得见,为幼儿间的互动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

实践中,我们针对如何让主题墙的创设形式和内容有意义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师幼共同梳理图文并茂的主题网络图。

在以往制作主题网络图时,老师们通常会通过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将主题活动中会涉及到的领域、活动内容逐层展示出来(有的教参书中就是这样的)。

这种看似详尽、细致的图示孩子们又能看懂多少?制作主题网络图的价值何在呢?带着问题,我们展开了研讨:问题一:主题网络图的作用是什么——让老师和孩子清晰地知道,在这一主题中,我们会了解到哪些知识?期待着有哪些体验?会有什么样的收获?问题二:需要谁来梳理——教育者和学习体验者,即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

问题三:什么样的网络图既能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帮助,又能让幼儿清晰地知道在本主题中会有那些体验和收获,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师幼一起讨论,共同制作,幼儿亲身体验,真正成为墙饰的创作者和设计者,图文并茂的主题网络呈现在大家面前。

让幼儿的谈话学习看得见——学习故事对幼儿谈话学习有效评价的个案研究

让幼儿的谈话学习看得见——学习故事对幼儿谈话学习有效评价的个案研究

让幼儿的谈话学习看得见——学习故事对幼儿谈话学习有效评价的个案研究有效评价是推动幼儿语言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习故事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发展,也可以提升教师的观察和指导能力。

文中以“迷你伞博物馆”自主游戏中幼儿“豆丁”的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与评价为例,探讨在幼儿的谈话学习中,以学习故事进行有效评价的策略和机制。

教师通过关注幼儿的“谈话”积极行为、识别幼儿游戏中“谈话”的最近发展区并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做出有效回应,从而激发幼儿“谈话”的内在力量。

同时,它也为教师的专业性反思、确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机会。

一、研究背景有效评价是推动幼儿语言学习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目前,幼儿教师普遍能够认识到对幼儿语言学习进行有效评价的积极作用,但大多评价方法还只是停留在日常的“看”“说”的层面,缺少针对性。

教师多采用统一的标准去检验幼儿当前的表现,但不同幼儿的发展具有差异性,标准化、机械性的评价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教师观察与评价幼儿的能力亟需提升。

学习故事是新近引介到我国的幼儿评价理论,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始于对幼儿学习的观察(注意),并通过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识别),然后利用识别的信息有效地计划和支持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回应)。

它基于幼儿在面对真实任务和现实情境时的实际表现对幼儿进行评价,将建构学习者作为核心理念,用积极正面的方式调动被评价者——幼儿自我成长的力量,这种评价方式刚好符合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特点。

基于教师在观察解读幼儿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园尝试借助学习故事这一运用叙事的形式来记录、评价以支持幼儿游戏中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为教师提供观察与解读幼儿游戏中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从幼儿的视角解读他们的故事,从欣赏的角度评价他们的发展,从助推的方面提供他们有效的支持,和幼儿一起成为学习成长的共同体,从而提升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生成教学实践的智慧。

二、研究思路本文以“迷你伞博物馆”自主游戏中幼儿“豆丁”的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与评价为例,探讨教师对幼儿游戏中“谈话”学习的评价过程。

幼儿园教师读《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有感

幼儿园教师读《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有感

幼儿园教师读《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有感当我深入阅读《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这本书时,我深感其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作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这本书不仅提醒我们要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还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观察、理解和支持儿童的学习。

在此,我想总结几点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启示。

启示一: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在书中,作者强调了观察儿童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往往更关注儿童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意识到,儿童的学习过程远比结果更加重要。

我们应该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探索、尝试、合作与反思,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

同时,我也认识到,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过程。

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由、有序、纪律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发现和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儿童的引导者和支持者,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积极表达,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启示二:提高观察与解读能力书中提到,要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解读能力。

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外在行为,还要能够深入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学习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开始更加用心地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

我注意到,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有的儿童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有的则更喜欢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获取知识。

因此,我开始尝试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儿童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想法。

通过与儿童的深入交流,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和帮助。

启示三:创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还强调了环境对于儿童学习的重要性。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后感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后感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后感《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后感本学期在教育局推举下各园老师都仔细学习苏州市教科院初教所所长戈柔老师的《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并且我园与片上其余五家家单位一起进行了抱团教研,旨在对主题背景下的区域嬉戏进行深度学习。

“什么是观看?观看的目的是什么?观看记录的几个要素又有什么?”我带着问题打开了《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在第五章《区域活动的观看与记录》和第六章《幼儿深度学习的个案观看与分析》这两章里解开了我的困惑。

一、观看记录的意义与原则“实施教育,观看先行” 观看对于幼儿老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幼儿进展的主要依据。

书中写道:观看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案、有预备的知觉活动。

观看不仅仅是“看”,而是需要专业的视角,意味着认真并有目的、有方案地“看”。

不仅需要“看”幼儿做了什么和说了什么,找出他们独特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看懂”其中的内涵。

《指南》供应的幼儿学习与进展目标和典型表现是老师观看、了解幼儿的参照。

老师在对区域活动进行观看的时候可以把《指南》作为观看了解幼儿的框架,这样便于确立观看的目的。

老师必需熟识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进展目标,熟识《指南》提出的对幼儿各年龄阶段进展水平的合理期望,凭此建立观看依据,这样才能使观看更具目的性。

记录是观看的进一步连续,也是观看过程以文字、图表等形式的呈现。

观看本身是一个连续、长久的过程,观看过程伴随记录可以让老师观看更认真、更有针对性。

通过记录,老师可以在回顾和反思中看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也能有效地对观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反思。

案例:在一个视频《漂亮的秋天》中,我观看美工区的幼儿在创作橘皮贴画,在贴画过程中发觉了放橘皮的盘子里有橘子汁,幼儿A 就提问:为什么会有橘子汁呢?他们就开头猜想什么方法可以让橘皮挤出汁。

幼儿在教室中找到一些可以挤压的工具来记录,发觉石头最能挤出汁,接下来幼儿又提出疑问,要用什么样的纸更适合橘子汁,于是他们又开头尝试在不同的纸上用石头挤压橘子汁,这就是更深化的探究学习了。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后感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后感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后感近年来,幼儿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人们开始意识到,合适的教育环境和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如何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读了一本名为《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的书籍,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

这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了幼儿学习的特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等方面。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营造有利于幼儿学习的环境,启发幼儿的学习潜能。

在阅读过程中,我收获颇丰。

首先,书中提到了幼儿学习的特点。

与成年人相比,幼儿具有较短的注意力持续时长和较强的好奇心。

因此,教育者需要创造出让幼儿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提供多样性的学习资源。

例如,采用游戏化的方式,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来引导幼儿的学习。

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在幼儿园中使用多媒体教具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

幼儿在家庭中度过了最初的学习时光,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学习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在幼儿的最早期,家长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和亲子互动,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应当注重与家庭教育的衔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和家庭作业,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只有两者紧密配合,学习才能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幼儿学习中的观察与评估。

观察是了解幼儿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系统、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态度,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学习中的需求和潜能。

在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因此增加了观察记录的时间和频率。

通过不断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变化,我能够更好地针对幼儿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除了探讨幼儿学习的多个方面,书中还分享了一些成功案例,这些案例让我对幼儿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位教育者通过植物的养成过程来引发幼儿对自己的责任感和兴趣的培养。

读《让幼儿学习看得见》有感

读《让幼儿学习看得见》有感

读《让幼⼉学习看得见》有感我阅读了⼽柔⽼师的《让幼⼉的学习看得见--班级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本书主要对区域设置、材料投料等⽅⾯进⾏了探索和指导,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些启发和感悟:课程游戏化实施以来,我们在不断学习更新的基础上,积极实践着“⾃由、⾃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

⼀⽇活动弹性时间安排、户外游戏环境改造、室内区域活动组织……不断地试错中,我们繁忙⽽焦虑,看似热闹的背后,隐藏着⼀个⼜⼀个的浅尝与辄⽌。

专家们常常⿎励我们:“你们⼀线教师就是实践专家,你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能量的话语激励下,我们始终明⽩:我们的实践丰富却个性化。

我们迫切渴望:源于实践的理论提升。

我们刚性需要:操作性强的导向策略。

在阅读《让幼⼉的学习看得见—班级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这套书籍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做摘抄。

对于⼀些共鸣的表述我⽤感叹号做了记录。

每天阅读⼀节,每天细细思考,更有冲动的时候直接跑到班级⾥和⽼师进⾏交流。

在阅读、审视、思考、再阅读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确:这是⼀套接地⽓的好书。

⼀、剖析现状,直⾯真问题。

“⼴⽽不深”“零散不系统”“重形式轻内涵”,满⾜形似,却不经看的幼⼉园区域活动探索现状,道出了⼈⼈都明⽩,⼈⼈不敢说的区域活动之“⼈间真实”。

环境的创设⼀定要从幼⼉的视⾓出发,体现幼⼉⽴场。

在此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句话:“环境创设不是教师⼀个⼈的事情;环境创设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不是为了任务,不是为了形式,⽽是课程,是教育过程,是师幼共同经历,是幼⼉成长⾜迹。

”的确,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味的按照⾃⼰的计划或者按照原有的经验进⾏布置或者投放材料,⽽忽视了最重要的幼⼉。

导致了很多时候,孩⼦们对于投放的材料、新布置的环境不感兴趣,或者玩了⼏次就把这些材料遗忘了。

因此,在整个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让幼⼉积极的参与进来。

如:展⽰孩⼦们未完成的作品、提供⼀些可以让幼⼉⾃由探索的物品,也可以让孩⼦们⾃⼰动⼿布置区域环境。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书心得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书心得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书心得《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书心得俞静娴有幸拜读戈柔老师的书《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感受颇深,也让我反思了自己有没有很好的组织幼儿在园的班级区域活动,发觉我并没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进行真正的深度学习。

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是依据幼儿自身的进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立的立体化育人的环境,既充分利用了各类材料,老师有效利用了集体、分组、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究发觉的学习。

关于如何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深度学习,戈柔老师在书中也进行了很具体的讲解,也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再对调查表进行分析。

我在进行区域组织的时候也发觉了很多问题:1、班级空间足够却利用的不充分,2、每个区域之间的空间没有方法敏捷的转换,3、当我在投放材料时,有时候会缺乏目的性等。

在这次学习之后,原来教室中间的空间也可以设置一些流淌的“隐”区域,比如一些对于空间要求较小的区域如“棋类区”等。

还可以用拼装式隔断,让隔断一物多用等。

投放材料时,我可以在与主题相关的同时,再选择更加具有区域特点的,增加材料的层次。

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我们还要重视一点:基于幼儿的视角,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域环境创设理念。

我们在布置区域环境时要记住环境的重要性。

环境能让幼儿产生平安感、获得存在感、感受到被敬重,从而进行共性化表达和共性化想象。

环境要能引发幼儿的奇怪、好问,环境能让孩子在态度上乐观投入,环境还能让孩子有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

那么如何布置环境呢,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在幼儿有布置环境的愿望时,我们应当允许幼儿自主进行环境的布置,全部的东西包括活动空间格局、材料的投放和物品更新的频率。

这样的话,环境体现的全部是幼儿成长的脚印,并且还能符合幼儿的审美,让环境和幼儿一起成长。

当然,在区域活动规划中,区域活动规划的路径也很重要。

这就需要老师有着足够敏锐的感觉,依据幼儿的关键阅历就可以确定活动主题的必要性、价值性,让活动主题是以幼儿的关键阅历的生长为主线。

幼儿园环创培训心得感悟五篇

幼儿园环创培训心得感悟五篇

幼儿园环创培训心得感悟五篇##在环创活动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都在不断的积累经验,我认为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环创培训心得感悟五篇,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环创培训心得感悟1#通过今天的培训让我意识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现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谈谈自己的想法与认识:首先,提供机会,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在环境创设中,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创设活动中来,使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及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教育影响作用。

因此,在环境创设中,要为幼儿提供机会,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其次,根据美的规律创设环境,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

美的环境创设,不但能培养幼儿感受美、观察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直接关系到幼儿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一个富于美感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清新美丽的世界中,这对于幼儿形成乐观、自信、勇敢的个性品质,形成对集体的热爱和依恋感,促进其社会性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由于幼儿能力有限,作品效果不一定很美,这就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巧妙的构图、精巧的设计。

最后,发动幼儿寻找材料,注意使用材料及制作装饰手段上的多样化。

在引导幼儿进行环境创设时,使用材料和装饰手段的多样化十分重要。

这样不仅能使各种材料得到综合利用,还可以使环境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新意层出。

把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都利用起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允许他们改变预设的环境,给幼儿自发生成的空间,用环境去引导他们,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其中的氛围,让幼儿园的装饰性环境达到儿童作用、教育宣传、生活用品的美化功能。

#幼儿园环创培训心得感悟2#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利用环境进行教育,即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因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又综合的教育。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我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已经将近四个月了,老师们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请大家自己来说一说户外活动中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1.有意识地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2.能够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同伴;3.能够遵循安吉幼儿园的四句话理念:“管住手、管住嘴,睁大眼睛、竖起耳朵”。

老师们已经养成了有意识地观察的习惯,那么,在老师们能够静下心来进行观察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观察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观察而观察吗?观察什么?那么,在研究这一问题之前,我想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我们应该观察什么?观察的重点是什么?茅红美说:游戏中,教师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材料;2.幼儿通常和谁在一起玩;3.幼儿在游戏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观察?以上问题解决后,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观察的目的是什么?观察是为了了解幼儿,给与支持。

(了解幼儿的什么?给与哪些方面的支持?)1.了解儿童近来的兴趣是什么,认知经验和社会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进步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的思考分析;2.给与的支持是否合适:给儿童提供的游戏时间和空间是否合适?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3.通过观察分析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在什么时候或以什么方式参与儿童的游戏过程,哪些儿童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等。

怎样让游戏中的学习看得见作为一名教师仅仅会观察够不够,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如何体现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华爱华说:游戏体现了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游戏中的学习对幼儿的发展有长远的效应,教师只有关注幼儿,才能看懂幼儿并能解读幼儿背后的行为表现。

分析解剖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方国家教育思想的转变:西方早期教育开始从对游戏的放任自流,转向关注游戏中的学习。

西方国家的教育学者不再满足于“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无为态度了,提出了要“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开放地面对游戏中的各种冲突和不可预知的学习特性,提倡通过观察、倾听和记录,捕捉幼儿游戏中的一个个“学习故事”,揭示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发展意义和自发学习过程,以便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幼儿自主区域游戏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幼儿自主区域游戏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幼儿自主区域游戏摘要: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幼儿自主区域游戏的意义比较表现在提高幼儿学习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丰富课程教学。

为了在此背景下提高幼儿自主区域游戏策略,教师可从创设开放型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深度学习;加强师幼互动,引导幼儿深度学习;鼓励生成性游戏探究,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等方面着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幼儿;自主区域游戏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很有必要高度重视深度学习。

接下来本文以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幼儿自主区域游戏的意义为切入点,探讨幼儿自主区域游戏的策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幼儿自主区域游戏的意义1.1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开展自主性区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游戏,和伙伴在游戏活动中沟通、增进友谊[1]。

与此同时,基于幼儿游戏内容,在探究中对游戏内容的核心要素进行了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对幼儿而言,自主学习难度较大,但是其思维发展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与幼儿发展的特点相符。

由此可见,自主性和区域游戏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引导其高效地学习,促进幼儿良好的发展。

1.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引导,促进幼儿综合性发展。

教育改革深化推进的过程中,对自主性区域游戏教学活动的推进,促进其获得更多知识。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喜好、个人特性和喜好,自主设计区域游戏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给其游戏活动。

同时,游戏活动的规则性较强,让其在游戏活动中形成规则性的习惯,调动其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效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3丰富课程教学幼儿是其成长的摇篮,其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幼儿而言,必须立足教育的具体情况,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园的课程内容逐步丰富,激发其兴趣[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幼儿而言,可以基于其本身的情况,因此吸引力不足。

因此,教师要创新和发展课程教学,基于幼儿成长特点,给其良好的学习体验,让课程教学逐步变得丰富。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看得见的情绪》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看得见的情绪》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看得见的情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表达和识别不同情绪。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观,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够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关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情绪卡片、情绪脸谱图、情绪角色扮演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游戏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近经历的情绪,引导他们观察和表达情绪。

2. 游戏1:“情绪猜猜看”:教师展示情绪卡片,幼儿猜测卡片上的情绪名称。

3. 游戏2:“情绪脸谱接力”:幼儿分成小组,按照教师的指令,用手指画出不同情绪的脸谱。

4. 游戏3:“情绪角色扮演”:幼儿选择情绪角色扮演道具,扮演不同的情绪,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情绪的识别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情绪管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六、教学延伸1. 家园联系: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绪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情绪管理工作。

2. 社区参与: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情绪主题活动,拓宽他们的情绪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观。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情绪主题的故事分享,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情绪的产生和处理方法。

2. 组织情绪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更多的情绪管理教学材料,丰富教学内容。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看得见的情绪》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看得见的情绪》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看得见的情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情绪,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幼儿情绪管理的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和了解四种基本情绪:快乐、生气、害怕和悲伤。

2. 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四种基本情绪。

2. 游戏活动:通过情绪卡片游戏、情绪表演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四、教学准备:1. 情绪卡片:快乐、生气、害怕、悲伤四种情绪的卡片。

2. 情绪表演道具:如笑脸、哭脸等。

3.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五、教学步骤:1. 故事导入:讲解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四种基本情绪。

2. 情绪卡片游戏:分发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读和表达卡片上的情绪。

3. 情绪表演游戏:分组进行情绪表演,让幼儿通过表演体验不同情绪。

4.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6. 活动延伸:布置情绪日记作业,让幼儿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调节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的认识和表达。

2. 关注幼儿在情绪卡片游戏和情绪表演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情绪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倾听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分享,了解他们的情绪体验和调节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情绪卡片:快乐、生气、害怕、悲伤四种情绪的卡片。

2. 情绪表演道具:如笑脸、哭脸等。

3. 故事书籍:《看得见的情绪》等相关故事书籍。

4.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八、教学安全:1. 在活动前,教师应检查活动场地,确保场地安全,无危险物品。

让看得见儿童的材料支持幼儿学习的探讨

让看得见儿童的材料支持幼儿学习的探讨

让 "看得见儿童 "的材料支持幼儿学习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幼有善育”理念的提出,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幼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教育工作。

幼师对于材料的选择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教学材料的使用有助于幼儿与幼师之间的连接,不同的材料对于幼儿来说,所体现的学习价值也不一样,所以幼师要充分利用不同的材料,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进行引导和启发,支持幼儿的学习。

关键词:“看得见儿童”的材料;幼儿学习;前言:对于幼儿来说,自主的区域活动在幼儿的教育环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活动时,幼师的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相关材料的投放与使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让幼儿在进行活动时,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能力以及兴趣进行材料的选择,从而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那么“看得见儿童”的材料对于幼儿的学习又有什么样的作用,作为幼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选择、这样的材料对于幼儿学习的意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一、“看得见儿童”的材料对于幼儿学习的意义材料的选择,对于幼儿的学习以及教师教育活动的进行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进行材料的投放与使用时,作为幼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与这些材料的内在联系,真正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①。

幼儿学习系统的建构、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行为的产生都与材料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幼儿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对于学习内容感兴趣是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学习的关键,我们的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牢牢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才能更好地促使幼儿进行主动的探索,在进行教学时,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够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对于学习的兴趣只增不减。

同时,每个孩子学习行为的产生也与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进行材料的使用中,幼儿的学习方法得到充分的验证,从而产生了学习行为。

浅谈看得见儿童的材料支持幼儿学习

浅谈看得见儿童的材料支持幼儿学习

浅谈 "看得见儿童 "的材料支持幼儿学习摘要:幼儿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材料媒介的支持。

不同材料蕴含教育价值存在差异性,促进幼儿产生不同的游戏行为和兴趣。

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意识到材料对幼儿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重要教育作用和价值,有效支持幼儿学习。

关键词:看得见儿童;材料;幼儿学习幼儿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材料对整个活动开展效果具有直接影响。

教师要结合幼儿生长特点和规律、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等多个方面,正确判断材料教育价值,科学合理的选择开放性材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1.幼儿园材料应用现状分析幼儿园材料选择、投放和调整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发挥材料最大化教育价值,为幼儿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当前,幼儿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幼儿缺乏自主选择的能力,不能对材料选择和投放提出相关建议,对幼儿的活动行为产生较多的限制,不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逐渐降低幼儿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重要作用,无法获得预期的理想教学效果。

例如,部分幼儿没有明确自己的活动方向和目的,在手工活动区域选择手工材料学习,中途更换到其他益智区活动区域选择相关材料学习。

教师就会批评幼儿,要求幼儿回到原来手工区活动,但是幼儿已经失去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积极性较低。

部分幼儿具有独立的思想,产生抗拒心理,不愿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凸显出教师过度干预幼儿学习的现象。

幼儿园包含不同活动区域,同时具有多种类型的材料,出现材料利用差异性较大,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例如,教师在手工区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实践操作材料为主,需要较多类型的材料,教师准备材料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

同时,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材料损坏和丢失等现象,增加材料应用的不确定性。

教师要结合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充分体现出材料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看得见的情绪》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看得见的情绪》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看得见的情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基本的情绪类型,如快乐、生气、悲伤、害怕等。

2.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识别自己的情绪。

3.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4.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情绪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基本的情绪类型,学会表达和识别自己的情绪。

难点: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情绪卡片、情绪脸谱、贴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游戏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情绪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基本的情绪类型,如快乐、生气、悲伤、害怕等。

2. 游戏活动:游戏一:情绪猜猜乐。

教师出示情绪脸谱,幼儿猜猜对应的情绪词语。

游戏二:情绪贴纸。

教师出示情绪卡片,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情绪,贴在相应的情绪脸谱上。

游戏三:情绪传递。

教师将情绪卡片交给一名幼儿,该幼儿需通过表情和动作,将情绪传递给其他幼儿,其他幼儿猜猜是哪种情绪。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天中的情绪变化,让幼儿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 延伸活动:教师可组织情绪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绪。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情绪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表达和分享情绪的情况。

3. 幼儿自我评价: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3.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情绪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2. 开展情绪主题的班会,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培养同理心。

让益智区“活”起来——以小班光影

让益智区“活”起来——以小班光影

让益智区“活”——以小班光影游戏为例■文/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解 敏就可以了,即使辛辛苦苦地做出游戏道具并附以游戏玩法示意图,幼儿的喜欢程度也并不是很高,有些教师虽然会将主题内容延伸到益智区,但接下来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如何跟进观察,如何对游戏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教师的思考和相应的跟踪观察记录等环节却是缺失的。

二、解析:儿童需要的益智区环境营造策略创设幼儿喜欢的益智区,教师需提前了解幼儿的兴趣与经验,如“我会玩哪些玩具”“我喜欢玩哪些玩具”“哪些玩具是益智类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采用家长问幼儿答的形式,做好问卷数据分析与梳理,并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制订区域创设计划。

1.了解幼儿兴趣,创设“活”的探究环境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好的游戏环境是幼儿在园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同时还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样进行的区域创设才是建立在儿童经验基础之上的。

教师可在区域创设前,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幼儿对于区域游戏的兴趣。

问卷题目应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且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目的性,便于幼儿作答。

2.《指南》引领下,依据核心目标制订计划《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于幼儿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还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教师应结合《指南》的指导建议做到心中有计划,在前期分析问卷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需要的益智区游戏材料,拟写游戏计划,从而科学有效地创设出儿童立场下的游戏环境。

三、调整:儿童立场下益智区环境创设与实施策略以“光影游戏”为例,教师从主题中生成益智区游戏,结合幼儿的生活与兴趣,引导幼儿认识材料、摆弄材料、探究材料的不同玩法。

通过观察与交流,发现幼儿的成长与需要,从而不断调整区域创设计划。

(一)追随“活”儿童,投放“活”材料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儿童观,就是关于“活”的儿童的教育观。

让孩子的思维看得见——幼儿园“多元”建构游戏课程的实践研究

让孩子的思维看得见——幼儿园“多元”建构游戏课程的实践研究

让孩子的思维看得见——幼儿园“多元”建构游戏课程的实践研究发布时间:2022-07-07T08:49:10.884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2月总第407期作者:林园园[导读] 从一粒沙中看见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到天堂,从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意中,看见属于他独一无二的童话王国!在幼儿园,建构区被誉为“塑造工程师的地方”,它作为一种融操作、思维、艺术与创造于一体的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对其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林园园温州市瓯海区瞿溪第一幼儿园浙江温州325000摘要:从一粒沙中看见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到天堂,从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意中,看见属于他独一无二的童话王国!在幼儿园,建构区被誉为“塑造工程师的地方”,它作为一种融操作、思维、艺术与创造于一体的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对其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思维发展多元建构游戏课程一、基于儿童本位,定位课程目标多元1.真体验。

小班:对身边的物体感兴趣,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能注意材料较为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能在成人的鼓励下表达自己操作的欲望。

中班: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探索事物,主动寻找周边事物的变化;能够感知和发现常见的基本特征,并能分类;能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或科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大班:对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

并能动手动脑寻答案;能寻找机会观察和关注事物,并尝试运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能对事物的结果产生联想,探索新的问题。

2.会创新。

小班:经常尝试建构与拼搭并乐在其中;能用简单的材料大胆搭建出自己想画的事物。

中班:经常用拼搭、插接材料表现自己的思想;大胆运用垒高等拼搭技巧。

大班:运用多种建构工具、材料或不同拼搭技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能独立完成建构作品。

3.巧动手。

小班:能探索个别材料的特性,有目的地使用1~2种材料;能询问简单“是什么”的问题,并在他人帮助下寻找答案。

中班:能探索几种材料的特性和功能,有目的地组合几种材料;询问“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能在他人帮助下或自己的研究中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区域游戏,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摘要:主题区域游戏活动,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区域游戏,特点是各个区域
之间并不孤立,而是有一定的联系性,并紧紧围绕主题来创设情境,所提供的材
料也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有了这种思路,我园就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区域游
戏的新尝试。

关键词:幼儿学习游戏应用
一、设置科学合理、充满动态的游戏区域
杜威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中,早已暗含着教育所追求的东西。


主题区域游戏活动是为了给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创设一个互动
的小社会环境,使幼儿获得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1.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互相学习的机会。

2.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主动选择、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从而获
得主动发展。

我们应该站在教育的角度去把握孩子的兴趣、需求中所蕴含的教育
所追求的价值以及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活动区。

基于这样的
理念,我们觉得,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游戏区域,科学合理地安排游戏区域,在主
题区域游戏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园在设置区域时,充分考虑了合理利用空间,进行科学配置。

那就是以班级为单位,一个班级设计一个主题区域,再以年
级为纽带,将各个班级的主题游戏串连起来,成为一系列有特色的主题区域活动。

如:小班年级在班级外走廊设置了“扬州特产一条街”,将小一班的富春包子专卖店、小二班的毛绒玩具专卖店、小三班的牛皮糖专卖店和小四班的扬州三把刀专
卖店整合到一个区域,既体现了主题游戏的整体性,又为小班幼儿提供了充分交往、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此外,我们还把走廊、墙壁、楼梯口和一切能够利
用的小角落都利用起来,为幼儿设置了充满动态的小小游戏区域,如时装表演区、作品展示区等。

这样既方便孩子与环境互动,而且能随着孩子的兴趣变化不断充实、更新和调整,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

二、创设富有弹性、新颖独特的游戏环境
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儿童的学习并非成人教学的产物,相反,它更多地要归
因于儿童自己在活动和成人所提供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

”在主题区域游戏活动中,游戏环境的创设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希望能通过富有弹性、新颖独特的区域环
境创设,科学地组织活动,有效地进行指导,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如大班
主题区域游戏活动“纸的世界”,老师、小朋友们除了在活动室里布置了各种材质、色彩鲜艳的纸张外,还奇思妙想、富有创意地用各式小纸伞设计了一个外星球造型,还用硬纸板和卡纸搭建了一座“润扬大桥”。

新颖独特的环境创设立刻吸引了
孩子们的眼球,使得孩子们在“纸的世界”里快乐地探索,流连忘返。

再如小班主
题区域游戏活动“毛绒玩具王国”,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情景化的方式
为幼儿展现了一个温馨、可爱的玩具王国,投放了各种各样的毛绒玩具,充分激
发了小班孩子对毛绒玩具的兴趣。

这种环境是小班幼儿所熟悉和喜爱的,他们每
天都沉浸在与毛绒玩具玩耍的快乐之中,在游戏、操作、摆弄、探索、发现中获
得了知识,得到了快乐。

三、设计蕴涵特色、生活化的游戏内容
蕴涵特色、生活化的游戏内容是主题区域游戏的核心。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
儿区域游戏的源泉,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的主题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周围环境以及幼儿园,其中幼儿园是十分重要的
经验来源途径。

我们应该围绕幼儿园教育目标,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去拓宽幼儿
的生活范围、加深生活印象,创设足够的机会,让幼儿直接接触社会、体验生活。

这样,在游戏中反映的就会是一些离生活较近的主题内容。

游戏的教育功能和娱
乐功能如果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那就是最理想的了。

我们在实践有关主题区域游
戏活动的过程中,尝试着将幼儿身边的内容融入到区域游戏之中,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

例如小班主题区域游戏活动“不吹牛的牛皮糖”,教师选择的游戏内容就是
孩子们身边常见的糖果,从牛皮糖到棉花糖,从水果糖到棒棒糖,从硬糖到软糖,真是应有尽有。

生活化的游戏内容让孩子们很自然就能投身游戏之中。

而且“牛皮糖”还是我们当地有名的产业,小班的孩子们在牛皮糖加工厂里制作牛皮糖、包装牛皮糖,在“糖果休闲吧”里聊天、品尝各式糖果。

在糖果树上挂上自己喜欢吃的
糖果,玩得乐此不疲,既使区域游戏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同时在愉悦中也加深了
幼儿对于家乡特产的认识,实现了游戏的教育功能。

四、提供层次性强、应用灵活的游戏材料
丰富的游戏材料是开展主题区域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

主题区域游戏活动的
材料投放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分类和细化,从而更加充分、合理、有效
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那些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玩具更
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游戏行为。

因此,我们在主题区域游戏中为
小班幼儿提供了“富春包子”“毛绒玩具”“牛皮糖”“扬州三把刀”等实实在在的操作材料,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游戏需要,孩子们玩得格外开心。

而对于中、大
班的孩子们来说,一般废旧物品或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且来源上比
较广泛,经济上也比较节约,况且中、大班幼儿较小班幼儿来说想象水平更高,
具有更丰富的知识经验,这些游戏材料的使用更适合中、大班幼儿的发展。

比如
我们在中、大班主题区域游戏中准备了报纸、广告纸、塑料带、各种各样的盒子、毛线、绳子、纸杯、光盘、瓶子、旧丝袜等废旧材料,鼓励幼儿开展“生态时装秀”“绳的聚会”“盒子的秘密”“瓶子总动员”“环保小卫士”等生态主题游戏,不仅使
废旧材料获得了再利用,而且培养了幼儿从小节约、变废为宝的意识。

此外,教
师在提供游戏材料给幼儿时,还要注意材料投放要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要注意
趣味性和丰富性,要有益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还要注意遵循层进性原则,随着
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游戏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

能够灵活运用的游戏材料可以
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能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运用丰富多彩、参与性强的游戏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
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我园在主题区域游戏活动中也尝试着打破了班级界限,用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区域游戏形式为主题区域游戏
活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大带小活动,即混龄游戏。

混龄游戏是指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共同参与游戏时生生互动,通过交流、迁移、合作、协调等,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我园在开展主题区域游戏过程中创设了小
班与中班、小班与大班幼儿共同参与活动的游戏形式。

如在中班主题游戏“快乐时装秀”中,小班的孩子和中班的哥哥姐姐一起制作生态时装,一起参与时装表演,在混龄交往中实现了生生互动,生成了不同的表现方式。

在共同制作生态时装的
过程中,中班的孩子带领着小班的孩子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不仅让他们体
验了做哥哥姐姐的责任,更让小班幼儿感受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大带小的活动
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混龄游戏形式能促使孩子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
习。

2.共享游戏。

在主题区域游戏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常常会吸引其他
班级孩子关注的目光。

为了在游戏活动中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更好地满足幼儿交
往的需求,为幼儿提供充分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我们在同年级的各班
级之间尝试了联合游戏的新形式。

我们把一个年级组看成是一个整体,每个班级
就是一个区域,同年级的幼儿可以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每天进入一个班级(一个
主题区域游戏区),然后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

这样做既实现了资源整合,也
可以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避免了时间、精力和材料的浪费。

同时,由于教
师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孩子,因此可以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对
于教师的游戏研究工作很有帮助。

这样更好地实现了教师资源、物质资源、信息
资源的共享。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主题区域游戏活动不失为幼儿园一
种十分有价值的游戏活动,它的出现不仅能够改变以往固有的区域游戏模式,使
游戏活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整合,更能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老师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反思,就能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找到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主题区域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不断地设计出新的游戏,在主题区域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整体的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颖游戏精神:幼儿教育的价值诉求[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1):6-10。

[2]梁娜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5):194-195。

[3]路娟王鉴论幼儿园教学的本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9,(05):1-8。

[4]刘利红“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教育实践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4):155-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