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教案

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通过“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认识动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3、通过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3、动物对植物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难点

1、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2、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讲授

板书设计: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1、植食性动物(如:兔、牛……)

2、肉食性动物(如:狼、狮……

3、杂食性动物(如:棕熊、鸡……)

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1、食物链

如:草→兔→狐

2、食物网

3、生物的富集作用

三、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1、积极方面:维持生态平衡;租金物质循环;促进植物繁殖、分布

2、消极方面:蝗灾鼠灾等灾害破坏植被

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我国的动物资源概况,知道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物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认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树立动物资源现状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国的珍稀动物。

三、教学难点

“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组织,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欣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课件(展示

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视频资料)

通过视频,大家看到了一些与人类关

系密切的动物,那么,动物与人类之间到

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引出: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

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

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

可能有人类。同时,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

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

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动物,人类

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观看课件演

示,讨论动

物与人类关

系。

以生活经

验为主,

激发学生

学习兴

趣,轻松

了解动物

与人类关

系。

新课教学一、自学课文,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如何?

2.我国有哪些特产的珍稀动物?

二、展示我国几种典型的珍稀动物(图片

出示)。同学简介大熊猫、牛角羚、褐马

鸡、扬子鳄。

三、展示(金丝猴白鳍豚朱鹮中华

鲟丹顶鹤黑颈鹤白唇鹿大鲵)图

片,讨论:

1. 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动物?

2. 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数量越来越稀少

呢?

小组自由讨

论,得出小

组结论,各

小组自由发

言。

建立教与

学沟通、

合作、互

动的是师

生关系,

培养自主

探究精

神,对学

生进行科

学态度的

养成教

育。

课外延伸珍惜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稀少的主要原

因有哪些?

小组合作探

究,得出小

组结论,向

全班同学作

汇报。

通过学

习,学生

能较清楚

地了解到

我国的动

物资源以

及现状。

本课小结

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再次帮助

学生强化对本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

忆。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

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

学生谈体

会,提出自

己困惑的问

题,讨论交

流。

有助于对

所学知识

的理解记

忆,又培

养了学生

的语言表

达能力,

促进学生

身心的全

面健康发

展。

巩固练习课件展示堂上练习题,激励学生以竞答的

形式完成,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积极思维,

抢答题。

了解学生

在课堂上

对知识的

掌握情

况,利于

巩固新

知。

5分钟检测题

及时得到

学生的信

息反馈

反馈练习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

容。采取这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下列关于动物在人们生活中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为人类提供食物

B.可作为中药材

C.可用于欣赏

D.野生动物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体现了野生动物资源的

()

A.研究价值

B.美学价值

C.仿生学价值

D.繁殖发育价值

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其中一个吉祥物“迎迎”的造型融入了我国青藏高原

特有的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形象。这种动物是()

A.大熊猫

B.沙燕

C.藏羚羊

D.中华鲟

5、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A.企鹅

B.金丝猴

C.海豚

D.鸭嘴兽

6、下列动物中,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的动物是()

A.新疆虎和野骆驼

B.野骆驼和野马

C.野马和金丝猴

D.新疆虎和野马

7、被称为中生代“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A.扬子鳄

B.蛇

C.中华鲟

D.乌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打★号的为重点复习内容)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 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 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关节软骨 软骨层 骨松质 骨密质 骨髓腔 骨髓 长骨 的结 构 骨质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部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7、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9、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0、骨的成分和特性 ★11、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 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 摩擦 图注: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③关节囊, ④关节头,⑤ 关节窝,⑥关节面 ① ② ③ 关节的结构 ④ ⑤ ⑥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运动知识点总结 1、动物的运动方式:水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陆地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运动基本方式:飞行 动物运动的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课本13页图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骨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骨髓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幼年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骨的成分: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骨连接: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骨骼:种类分中轴骨(如颅骨、椎骨、肋骨、胸骨)、附肢骨【肢骨(肱骨和股骨)和带骨(锁骨、髋骨) 骨骼肌:肌腱和肌腹 3、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 屈肘和伸肘运动肌肉的变化 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 1、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先天性行为:一出生就会(如本能)(课本24页)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形成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全新经典教案

全册教案导学案说课稿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 全册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简要阐述动物的运动出发,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几种运动方式,由此导入课,微生物也是可以运动的,故放在同一单元中,这可与植物在固定的生长环境相比较。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生物圈中许多动物的活动范围往往不局限于特定的环境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教材对此做了说明,避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绝对化。 所有动物的运动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动物的行为。这是动物对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同时对来自身体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反应。它受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根据行为的发生和功能可细分,便于更好的理解纷繁多样的世界形成的规律。 动物的运动是动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运动着的动物是在一个时时刻刻不断变化的生物圈中活动,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它是个消费者,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并且影响着环境。环境的恶化给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动物资源现状及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材在本章具体内容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单元还重点学习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所以本单元对其他动物的其他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可通过别的途径加以补充。(2)在“区分先天性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课中以研究蜗牛和行为为实例,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实质性区别,即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是否需要后天的尝试与学习。然后再分析决定和影响动物行为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生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打下基础。(3)本章内容较多,涉及解剖学、生态学、行为学、微生物学等学科内容,所以要把握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合理设计,把握重难点,因地制宜全选或部分选择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及概念图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与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与空中三大类。 1、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鳍与尾部的摆动。 2、陆地:爬行、行走、奔跑与跳跃 注意:行走不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空中: 飞行, 注: 飞行不就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方式: 鼓翼飞行 鸟类在飞行时常常就是鼓翼飞行与滑翔交替(省力的方式)进行 二、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与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与骨骼肌构成。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与运动的作用。 1.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1)骨的种类:按形状分为长骨:股骨与肱骨;短骨:腕骨;扁骨:肩胛骨与肋骨;不规 则骨:椎骨。 (2)骨的结构: 骨膜: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与骨的长粗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 骨松质:骨干内侧与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骨干中央的空腔(骨髓腔)与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骨髓有两种: :幼年时都就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成年时骨干中央的腔隙内(骨髓腔)的骨髓被脂肪取代转化为黄骨髓, 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有关 (3)骨的生长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②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变化: (2)关节: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①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由结缔组织构成。 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②关节的特性:强调结构与特性相适应 灵活性:A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与摩擦 B 、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动物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1)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2)行走:如猫、狗、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4、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包括鸟类(翼)、昆虫(翅)、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交替进行。 5、强调: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②动物的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如:蛙在水中用蹼游泳,在陆地上用发达的后肢跳跃, 蜈蚣靠步足爬行,大象靠四肢行走。 ③同种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但以其中一种为主。 ★6、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7、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8、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9、骨的结构: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 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强调:结构认识后,可以理解: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10、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 ★11、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12、骨的成分和特性 ①实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说明骨中含有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 ----骨煅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灰白色的硬脆易碎的无机物,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骨放在稀盐酸浸泡,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并有气泡产生,剩下的是柔韧可弯曲打结的有机物, 说明骨中含柔韧的有机物,(将脱钙骨煅烧则完全燃烧)。 13、骨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无机盐主要是钙盐,使骨有一定的硬度。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2)有机物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一定的韧性。 因此,骨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硬度主要由无机物体现,弹性主要由有机物体现。14、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变化: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15、骨连结:骨与骨之间靠纤维、软骨或骨组织相连。 ①不活动的骨连结:颅骨的连结等 骨连结的类型 ②半活动的骨连结:椎骨的连结等(椎间盘有弹性,减缓对脑的震荡) ③可活动的骨连结:也称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 16、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7、关节的特性:: 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牢固性:A.关节头陷入关节窝内 B.关节囊包绕关节 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 18、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就是脱臼。 19、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20、全身的骨骼肌有600多块,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动物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1)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2)行走:如猫、狗、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3)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4、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包括鸟类(翼)、昆虫(翅)、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交替进行。 5、强调: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②动物的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如:蛙在水中用蹼游泳,在陆地上用发达的后肢跳跃,蜈蚣靠步足爬行,大象靠四肢行走。 ③同种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但以其中一种为主。 ★6、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7、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8、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9、骨的结构: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强调:结构认识后,可以理解: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10、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 ★11、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12、骨的成分和特性 ①实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说明骨中含有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 ----骨煅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灰白色的硬脆易碎的无机物,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骨放在稀盐酸浸泡,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并有气泡产生,剩下的是柔韧可弯曲打结的有机物, 说明骨中含柔韧的有机物,(将脱钙骨煅烧则完全燃烧)。 13、骨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无机盐主要是钙盐,使骨有一定的硬度。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2)有机物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一定的韧性。 因此,骨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硬度主要由无机物体现,弹性主要由有机物体现。 14、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15、骨连结:骨与骨之间靠纤维、软骨或骨组织相连。 ①不活动的骨连结:颅骨的连结等 骨连结的类型②半活动的骨连结:椎骨的连结等(椎间盘有弹性,减缓对脑的震荡) ③可活动的骨连结:也称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 16、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关节头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7、关节的特性:: 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牢固性:A.关节头陷入关节窝内 B.关节囊包绕关节 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 18、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就是脱臼。 19、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20、全身的骨骼肌有600多块,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1)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填空(上)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骨骼包括()和()两部分。 2、(1)长骨由()、()、()三部分组成。 (2)骨膜中的()与骨的长粗和()有关。骨骺端的软骨层细胞与骨的()有关。 (3)骨质包括致密坚硬的()和结构疏松、呈蜂窝状的(),其中()内含有终生可造血的()。 (4)幼年时,骨髓腔内的骨髓填充的骨髓是(),具有()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转化为(),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大量失血时,骨髓腔内的部分()可转化为(),恢复造血功能。 (5)儿童和少年的骨中,()的含量多于(),硬度(),弹性(),容易变形。成年人的骨中,有机物的含量约等于(),无机物的含量约等于(),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的含量多于(),弹性小,易骨折。 3、(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其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和()。 (2)脱臼是指()从()中滑脱出来。 (3)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和(),其中滑液是由()分泌,并存在于()中。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有:()和关节周围的()。 (4)列举人体比较重要的几个关节:肩关节、()、()、()、腕关节、踝关节。 4、人体有()块骨,()多块骨骼肌。 5、(1)每块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每块骨骼肌和骨都是一个()。(2)其中两端的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的()附着于相邻的骨上,中间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具有收缩性,可牵引骨运动。 6、屈肘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7、运动是以()为杠杆,()为支点,()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1、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运用的是(),他的著名著作是《》; ()被称为“现代行为学之父”。 2、(1)动物行为的研究有()法和()法,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影响。 (2)联系:两种研究方法同等重要,()法要以()法为基础。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1、据图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一共有()条食物链,食物链是通过生物之间()关系建立起来的。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3)该食物网中,能量沿()依次单向流动,且逐级()。其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4)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兔属于(),蘑菇属于()。(5)一些很难分解的化学农药会沿食物链逐级(),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7167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主要靠附肢的活动进行运动,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也能奔跑)。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飞行为主,滑翔是省力的运动方式,鼓翼飞行是基本方式。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与滑翔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股骨)、短骨(跟骨)、扁骨(顶骨)和不规则骨(蝶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其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 部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 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有机物决定了骨的柔软性和弹性。无机物决定了骨的硬度 和脆性。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 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 容纳红骨髓),红色。 7、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 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 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 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 1.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鳍与尾部的 摆动。 2?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注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空中:飞行; 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方式:鼓翼飞行 v ” ■■■ ” 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交替(省力的方式)进行 二、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 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1.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1)骨的种类:按形状分为长骨:股骨和肱骨;短骨:腕骨;扁骨:肩胛骨和肋 骨;不规则骨:椎骨。 (2)骨的结构: 骨膜: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風丿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r 骨质.:: I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骨干中央的空腔(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骨髓有两种:

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 L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3)骨的生长 ■ Irfa I I 1 ②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变化: (2)关节: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①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r关节固]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I关节窝J —J-P _/ 关节%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J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②关节的特性:强调结构与特性相适应 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具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①、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②、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 ③、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 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才能工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法工作。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惊人的运动速度。 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北师大版)

(生物教案北师八年级上)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学生学校情况 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事先布臵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的教学先鼓励学生描述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就活动问题展开讨论。有条件时可利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学习。无论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 引导学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 课堂作业(讲评) P9思考与练习1、2、3题 (1)①×②√③×④×(2)草履虫——游泳乌贼——游泳野鸭——游泳、行走、飞行游蛇——游泳、爬行青蛙——游泳、跳跃蝗虫——爬行、跳跃、飞行(3)裁判员用眼观察,如果运动员的两腿出现腾空现象,就判其为犯规。 布臵作业《伴你学生物》 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合作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教学目标 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 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4、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教学重点 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2、骨的成分和特性; 3、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难点 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2、躯体运动的形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探索、讨论、阅读 板书设计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骨 1、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 2、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清单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运动方式: 水中:游泳为主,还有划水、倒退等运动。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空中:鼓翼飞行、滑翔 2.生物利于相应运动的结构: 青蛙、鸭、鹅趾间有蹼,利于游泳;兔子、青蛙后肢发达,利于跳跃;鸽子胸肌发达,利于飞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膜:内有神经与血管;成骨细胞可修复骨折,促进骨的长粗 骨骨质:骺端软骨层可促进骨的长长 骨髓:红骨髓可造血 特点:骨就是人体内最大的“钙库”。青少年体内有机物大于1/3, 无机物少于2/3;老年人体内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余2/3。 关节: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 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骨连接特点:关节面——关节头与关节窝构成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小摩擦,韧带增强牢固性灵活性肌腱:结缔组织,位于相邻的骨上(两块及以上的骨) 骨骼肌 肌腹:肌细胞构成,可以收缩与舒张。 运动的形成: a 神经传来的兴奋,促使骨骼肌收缩或者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转动。 b 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骨骼肌的收缩要 受神经系统的协调与控制。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 的分解。 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1.行为的获得途径: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会,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经验,也叫本能行为。就是通 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获得后天学习行为:在后天的生活经历中学习获得。 途径学习能力强弱也与遗传物质有关。 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取食、攻击、防御、领域、节律、社群、繁殖 a 取食行为:动物对食物的获取、贮存、加工等行为。 b 攻击行为:同种生物间发生的争斗。 c 领域行为:动物对领地的占有行为。 d 防御行为:动物逃避敌害的行为。 运动 系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打★号的为重点复习内容)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 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 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 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关节软骨 软骨层 骨松质 骨密质 骨髓腔 骨髓 骨膜 血管 长骨 的结 构 骨质

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 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部 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 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 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 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 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与骨的长长有关。 9、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 人体最大的“钙库”。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 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 节面之间的摩擦 图注: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 ③关节囊,④关节头,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12、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 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① ② ③ 关节的结构 ④ ⑤ 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 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 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 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 为骨提供营养。骨的生长包 关节软骨 软骨层 骨松质 骨密质 骨髓腔 骨髓 骨膜 血管 长骨的结构 骨质

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部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7、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9、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 ★11、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图注: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③关节囊,④关 节头,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12、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 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 动时的摩擦。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3、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 ① ② ③ 关节的结构 ④ ⑤ ⑥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60分) 1、蛇和水母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A、行走、漂浮 B、爬行、漂浮 C、行走、游泳 D、爬行、游泳 2、进食时不小心被鱼骨头卡住咽喉时,喝一点醋能使鱼骨较易咽下,其原因是醋能 A、刺激咽喉扩张 B、消化鱼骨 C、使鱼骨变脆 D、使鱼骨变软 3、关节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和下列哪一项 A、关节头 B、关节面 C、关节窩 D、关节软骨 4、我们在做引体向上,屈肘运动时,主要收缩的肌肉是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D、关节囊 5、以下是动物的某些行为,其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①被蜜蜂蜇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涡虫在强光的刺激下,转移到光线较暗处生活 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道食物⑤蜘蛛结网⑥老马识途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6、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捷 B、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C、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D、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 7、在北京奥运会上,外国运动员到北京参赛,开始的几天,由于时差的原因,白天没劲,想睡,晚上兴 奋难以入睡,这主要是 A、舟车劳累 B、体内的生物钟还未调拨过来 C、饮食不习惯 D、出国前超负荷训练 8、在公共汽车上,年轻人应主动给老年人让座,这是关爱老人的一种美德。这样做可以防止老年人跌倒 骨折,因为老年人骨的成分时 A、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B、无机物占1/3,有机物占2/3 C、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 D、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 9、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B、哺育后代 C、找到配偶 D、逃避敌害 10、下列属于我国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是 A、绿孔雀 B、褐马鸡 C、野鸭 D、麻雀 11、下列关于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野生动物只是专业动物学工作者的事 B、保护动物多样性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C、保护多样性就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D、保护多样性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矛盾不可能解决 12、下列不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是 A、保护珍稀动物资源 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C、为了在保护区内创造新物种 D、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13、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动物的遗体并未堆积如山,这是

【K12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95476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 教学工作计划 耿立平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几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担任八年级1班生物学的教学任务。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部分学生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是也有不少同学缺乏学习兴趣,不愿意学习,所有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综合素养,还有较大的难度。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2)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知识:(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2、能力:(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2)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