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理解推理的概念,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理解推理的概念。
2. 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难点: 1. 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数学练习册。
3.学生: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进入推理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实际例子中体会推理的过程。
2.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推理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逻辑推理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若干道关于推理的练习题,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拓展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思维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逻辑推理方面的掌握程度还有待加强,需要多进行一些相关练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作业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在本节课上所学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推理(第2课时)1. 导入2. 提出问题3. 知识讲解4. 练习5. 拓展6. 总结八、教学反馈通过作业批改和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推理的概念和方法。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数学广角(二)》展开,包括对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分类、理解对称图形、体验图形的旋转与翻转等。
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识和命名基本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并理解它们的基本属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学生能够发现图形的对称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图形属性的深入理解: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和属性,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对称性的识别与运用:学生需要能够识别和创造对称图形,并理解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几何图形卡片- 画纸和彩笔- 透明塑料模型- 信息技术设备(如投影仪)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介绍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属性。
3. 互动探究:学生分组,利用教具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对称性的探索。
4.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图形的分类和对称性的识别。
5.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图形的名称、属性、分类和对称性的特点。
使用图表和色彩增加视觉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两部分。
基础练习着重于图形的分类和对称性的识别,而拓展练习则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尝试创造自己的对称图形。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参与程度、对图形属性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8章《数学广角》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8章《数学广角》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数学广角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数学广角的定义和特点。
2.数学广角的应用题解答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利用数学广角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2.教学投影仪。
3.学生练习册。
4.计算器。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知识,复习角的概念和性质。
2. 学习数学广角的定义(15分钟)
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广角的概念。
3. 计算数学广角的方法(20分钟)
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数学广角,进行示范计算,并让学生做相应练习。
4. 阐述数学广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5分钟)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数学广角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拓展与巩固(1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鼓励他们寻找更多关于数学广角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批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巩固。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在生活中观察并记录数学广角的应用场景。
八、教学心得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学广角的概念和应用,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教学效果较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数学广角 第2课时 植树问题(二)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数学广角第2课时植树问题(二)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提问学生是否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植树问题。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植树问题中的关键点和关键步骤。
2. 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供一些植树问题的变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五、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提醒学生注意植树问题中的关键点和关键步骤。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提供一些植树问题的挑战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拓展,使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重点关注的细节: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掌握这一方法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数学广角搭配(二)”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并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感受搭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搭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搭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让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搭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穿衣搭配实例,让学生感受搭配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广角搭配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并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搭配。
3.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搭配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进行搭配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2)老师要为同学们准备午餐,有米饭、面条、炒菜和水果四种食物,每位同学可以选择其中两种食物,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答案:(1)3×2=6(种)(2)3×2=6(种)2. 请举例说明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运用搭配知识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排列组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对搭配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新课标)_数学广角2等量代换
星期一买的菜:
星期二买的菜:
两天一共买了几种菜?
1 只 猪 和 1 只 羊 谁 重 些 ?
一个乒乓球多少克?
149克
140克
4只小狗的重量相当于( )只小兔子;一 只狐狸的重量相当于( )只小狗;一只 小兔子重200克,一只狐狸重量多少克?
= = =
?个
•
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 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 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广角(2)
1
1
1
1
千克千克千克千克
1千克?个苹果1 1 1 1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1 千克
16个
1 1 11 11 1 1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1 千克
?个苹果
1 1 1 1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1 千克
=
一个橘子30克,一个苹果多少克?
算出每种水果的重量,再填空。
32千克
34千克
24千克
20千克
( )千克 23千克 24千克 34千克
同学们,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
豆浆牛奶
面包饼干油条蛋糕1. 下面的早餐有()种不同的搭配。
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1种。
(学生独立完成)
生:8种
师:你为什么没有连线就完成了?
生:我用4×2得到的8种。
2.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4题。
3.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5题。
四、全课总结
师:看来每个同学都是搭配大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在搭配过程中,有顺序的思考问题,不但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可以帮助我们很快算出搭配的种类。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二)
3+3=6(种)
2×3=6(种)
在搭配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有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穿衣搭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配合例题且生活中常见的巩固性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氛围浓厚,不仅获得了知识,还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但部分学生在碰到同一个知识点,不同问法的题型时,便无从下手,不能灵活运用本课所学内容来解决问题,教师今后要着重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搭配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搭配的概念及意义2. 简单的搭配方法3. 实际生活中的搭配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搭配的概念及简单的搭配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搭配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如衣服、鞋子、帽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之间的搭配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搭配。
2. 讲解搭配的概念及意义(1)搭配的概念:搭配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使其相互协调、美观。
(2)搭配的意义:搭配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提高我们的审美观,同时也能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讲解简单的搭配方法(1)颜色搭配:选择颜色相近或相互协调的物品进行搭配。
(2)形状搭配:选择形状相似或相互补充的物品进行搭配。
(3)大小搭配:选择大小适中、比例协调的物品进行搭配。
4. 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搭配练习,如:为一只小熊搭配衣服、鞋子、帽子等。
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搭配方法,为小熊选出合适的搭配方案。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搭配概念、搭配方法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搭配的理解。
(2)拓展: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运用搭配的知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进行搭配,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思考一个实际搭配问题,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搭配的概念、搭配方法,以及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搭配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
7、我用 表示上装, 表示下装,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
8、 我用A表示上装,B表示下装,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 呢?
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小 红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 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 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 题呢?
小华—小青 小华—小明 小青—小明 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3场。 2. 下面5个人每2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
5个人每2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10次电话。 3、想一想, 5个人每2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 )次手。 4、现有一角的硬币5个,2角的纸币2张5角的纸币1张,买一个拼音本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
此时,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
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 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 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 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组球队如下:卡塔尔、科威特、中国、乌兹 别克斯坦 每2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
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连线过程。
方法一:把4个球队摆成正方形,可以把任意2个球队直接连上线。 想一想两队之间要连几条线?为什么?(每2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6 场)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搭配(二)(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数学广角——搭配(二)(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1、102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学习简单的搭配,掌握解决简单搭配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2.掌握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方法,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兴趣。
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点:法。
2.能够利用图示法找出简单的不同搭配方法。
难点: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服装卡片、数字纸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温故而知新,咱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随机抽取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做游戏,一人一个赛道进行答题。
其他同学也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完成。
二、探究新知先来做新课探究一,我们一起来做个摆数字游戏,好吗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请说出你是怎样理解的,提取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活动要求:1、同桌合作,齐心合力摆出不重复的两位数。
2、一个人摆,一个人记录。
3、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摆得最多,既摆得不重复,也不遗漏。
先请你们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开始吧。
合作探究排列的方法。
我找两位同学上前面来操作一下。
学生汇报。
嗯,你们都有自己的道理!是啊,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的数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同学们,排头法、排尾法、交换法,这3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1.用0、2、4、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赶快试一试吧!2.把5块巧克力全部分给小丽、小明、小红,每人至少分1块,有多少种分法四、探究新知任务二、衣服搭配任务:衣服搭配,小组合作要求(3分钟):1. 两人为一组合作,说一说,在平板上摆一摆。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数学广角—搭配(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包括相同物品的搭配和不同物品的搭配。
我们将学习如何用图像和数字表示搭配情况,并解决一些实际的搭配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图像和数字表示搭配情况。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搭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搭配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如水果、衣物等,以及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物品的图片和名称。
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以供学生们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衣物等,并提问:“你们能将这些物品进行搭配吗?”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2. 讲解:接着,我会向学生们讲解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并用卡片展示不同物品的搭配情况。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搭配的方法。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些卡片,尝试将卡片上的物品进行搭配。
我会鼓励学生们用图像和数字记录搭配情况。
5. 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学广角—搭配(二)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用图像和数字表示搭配情况解决实际的搭配问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衣物:上衣、裤子、鞋子答案:水果搭配:苹果 + 香蕉、苹果 + 橙子、香蕉 + 橙子衣物搭配:上衣 + 裤子、上衣 + 鞋子、裤子 + 鞋子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小华有4个苹果和3个香蕉,她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答案:小明的搭配方式:3 × 2 = 6种小华的搭配方式:4 × 3 = 12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搭配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了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 数学广角(2) 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数学广角(2)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折叠2. 简单的统筹方法3. 最优解问题4. 数字编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图形的折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学习(1)图形的折叠a.让学生观察图形,了解图形的折叠特点。
b.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图形的折叠过程。
c.讨论图形的折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的统筹方法a.介绍统筹方法的概念。
b.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统筹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引导学生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最优解问题a.介绍最优解问题的概念。
b.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最优解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最优解问题。
(4)数字编码a.介绍数字编码的概念。
b.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数字编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引导学生运用数字编码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探究。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2》(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2》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植树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导入,展示植树节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2. 新课导入(1)展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引导学生总结例1的解题方法,并尝试用此方法解决例2。
3. 尝试解决例2(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例2。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3)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植树问题的应用。
(3)教师点评,总结植树问题的应用。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和解决方法。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和解决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2》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和解决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植树节活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数学广角(2)-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数学广角(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如何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举例说明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讲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七、课后拓展1. 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例子,进行分析。
2. 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提出一些问题,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解决。
3. 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数学广角第2课时—合理安排时间》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学广角第2课时—合理安排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观察和描述课外活动,了解时间的概念。
2.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学习时间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1.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
2.时间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1.时间表达方法(小时、分钟)。
2.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四、教学准备1.时间轴模型。
2.课本、习题册。
3.计时器。
4.小组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时间轴模型介绍时间的概念,引出合理安排时间的话题。
2. 学习•分组讨论课外活动,每组介绍一个活动并表达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表。
3. 操练•老师给出一些日常活动(如起床、吃饭、做作业等)时间,让学生用时间轴模型表示出来。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时间表,并交流讨论优劣之处。
5. 拓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天的时间表,考虑包括学习、娱乐、运动等各方面活动。
6. 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以后自主合理安排时间。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掌握了时间的表达方法,能够运用时间轴模型设计简单的时间表。
七、课后作业1.设计一个一周的时间表,包括学习、娱乐、家务等各方面内容。
2.讨论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享受生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6:数学广角 第二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6:数学广角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广角的定义和意义。
2.掌握计算几何图形的角度。
3.训练学生测量角度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学广角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实例训练计算几何图形的角度。
3.学会使用角尺等工具测量角度。
三、教学内容1. 数学广角的概念数学广角是指大于180度的角,学生需要理解其定义和特点。
2. 计算几何图形的角度通过具体示例,教授如何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各个角度。
3. 角度的测量学生将学会使用角尺等工具准确测量各种角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几何图形,引出数学广角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解数学广角详细讲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数学广角。
3. 计算角度以三角形、四边形等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各个角度,引导学生探索角度的计算方法。
4. 角度测量实践让学生分组,使用角尺等工具测量各种角度,检验他们对角度测量的准确性。
五、课堂练习1.计算角度练习题。
2.角度测量实践题目。
六、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角度测量实践报告。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计算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训练角度的计算和测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广角2教学设计
小组合作摆数字卡片,把摆出来的三位数记录在练习纸上。
小组汇报,不同的方法汇报交流。
输入其中一个三位数,进入表演场地。
5.巩固例2。
动物表演馆里有三个节目。你想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最后看什么?自己给自己安排个节目单吧!
(2)在印有小丑衣服的练习纸上连线,想一想,怎样连才能既明了又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评价交流,引导归纳。
2.巩固例1。
小丑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早餐,早餐的搭配是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你的早餐有几种搭配呢?
3.例1“做一做”。
拉动数字卡片,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从中破译马戏团门锁密码。
猜中密码,进入下一环节。
4.教学例2。
数学广角
课题
数学广角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同学们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人际效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巧妙搭配、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四、质疑拓展,意犹未尽。
以擂台赛的形式展示部分小组“留影”记录。
鼓励学生下课继续游戏、思考。
(播放精彩的马戏表演片断)
6.教学例3。
2004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活动策略:教师请学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个球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比赛场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来。
三、实践应用,开放练习。
和小丑告别留影,用不同的符号作记录,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件www.5yk
6.5.2
数学广角
课型
新授课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71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二2、4题。
教学目标: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抽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判断谁是抽屉,谁是苹果。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有关“抽屉原理”的知识,组织学生说一说已掌握了哪些关于“抽屉原理”的结论。
2.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当把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时,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物体。
如果物体的个数比抽屉多2个、3个、4个……我们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二)
二、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
师: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2.小组交流。
师: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所得到的结论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优化。
3.汇报展示。
师:经过大家刚才的思考与讨论,说一说你都利用了哪
些方法、得到了怎样的结果?
生1:我们组是利用了枚举法,发现5本书放进2个抽屉只有(5,0)、(4,1)、(3,2)三种情况。
生2:我们组是利用了假设法,假设每个抽屉里都放入2本书,剩余1本放进任何一个抽屉,该抽屉里面就有3本书。
师:通过这两个小组的汇报,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3本书。
4.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刚才说的真好,你们都很善于发现问题。
如果是7本书放入2个抽屉,我们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9本呢?125本呢?
(2)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
生1:我用枚举法,7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4本书,7÷2=3…….1;3+1=4
生2:我用假设法,9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5本书,9÷2=4……..1;4+1=5 生3:枚举法太麻烦,我用假设法。
假设每个抽屉里面
放62本书,剩下的一本书放入任何一个抽屉,该抽屉里就有63本书。
生4:我发现用125÷2=62…….1,62+1=63即:12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63本书。
(4)师:大家说的都很正确,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想一想,如果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面,会是什么情况呢?
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5÷3=1……2,1+1=2即: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面,总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2本书。
(师指明:“某个抽屉至少有的书的本数”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加“1”,而并不是商加余数。
)
5.小结:把a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如果a÷n=b……c (c≠0),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至少可以放(b+1)个物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基本练习。
学校要把11名同学分到2个班级,请问总有一个班级至少有几名同学?为什么?
2.综合练习。
张叔叔参加飞镖比赛,投了5镖,成绩是41环。
张叔叔至少有一镖不低于9环。
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谈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评价。
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二)
方法
过程
结论
枚举法
(5,0)、(4,1)、(3,2)
a÷n=b……c(c≠0)
(b+1)个物体
假设法
25÷2=62…….1,62+1=63
二作业设计:
基础:
.21头牛关入4间牛棚中,无论怎么关,总有一间牛棚至少有几头牛。
2.8只鸽子飞会3个鸽舍,至少有几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为什么?
综合练习:
实验小学的六年级有若干学生,若已知学生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那么,六年级至少有多少名学生?其中六(1)班有45名学生,那么在六(1)班中至少有多少名学生出生在同一月?
教学反思:
课
件www.5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