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贡小学教案 18
阿什贡小学教案 02
出示探究问题
问题:丝绸之路在东西放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
2.交流体会。
句1:“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有了这条路,从此,两过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重点句.
学法
让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组织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补充修改
一、新课导入
1.师:有一条路,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出示地图教师根据地图讲述。
师: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驼队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今天,让我们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一起认识丝绸之路.
4.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课堂小结
四、总结全文。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这是古老的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史,而今我国西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做个了解。
阿什贡小学教学活动教案
课题
2*丝绸之路
课时
共(1)课时第(1)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9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藏羚羊跪拜课程设计
藏羚羊跪拜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藏羚羊跪拜》这一课文,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目标:了解藏羚羊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以及保护藏羚羊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藏羚羊跪拜》的阅读与解析,以及相关生态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阅读课文《藏羚羊跪拜》,理解课文大意,分析藏羚羊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2.第二课时:深入解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讨论课文所传达的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
3.第三课时:延伸学习,了解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讨论学生如何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课文知识和相关生态保护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中的生态保护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藏羚羊跪拜》及相关生态保护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生态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4.实验设备:如需进行相关生态实验,将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笔记、小论文等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以测试学生对课文知识和生态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阿什贡小学教案 12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
(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课堂小结
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作业练习
1.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2.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3.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
板书设计
12.半截蜡烛
点燃——————————熄灭
重新点燃——————————端走
夺回————————————拿上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重点
重点
通过朗读,把握剧情,体会人物的对话。
突破方法
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难点
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突破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对话。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讨论.。
学法
自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交流、表演。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阿什贡小学教案 10
二、读通课文
1、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通过教师的范读,纠正读破的句子。
阿什贡小学教学活动教案
课题
10、杨氏之子
课时
共(1)课时第(1)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课堂小结
谈谈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
课时作业练习
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3.看《世说新语》。
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孔君平
孔雀杨梅
聪慧
教学反思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突破方法
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的质疑问难,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的质疑问难,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
阿什贡小学教案 03
1.出示三个问句
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②为什么它那么直,长得这么大?
③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三个问题,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呆会提出来大家讨论。
2.交流讨论,并朗读相关段落。
讨论问句1: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3.对于父亲的表白孩子们能理解吗?(不理解)他们只知道些什么?
出示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还要坐几天汽车。
师:那他们不知道什么?(学生自由阐述)
引读课文。他们只知道——。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只知道——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念书。只知道——不知道爸妈为什么要到这么远的地方工作。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白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请找出书中的句子来回答。
理解句子: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文中指隔壁自然环境的恶劣,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感情朗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用“——”画出来。
②感情朗读相关段落。
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1.课文表面上是写白杨的,实际上是借白杨来赞美具有白杨精神的人——无私奉献,不怕困难,顽强的边疆工作者们。这种表达方法就是(板书: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全文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
2.全文人物的描写也非常传神。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神态来描写。请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想想:这些词语是描写谁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藏羚羊跪拜课程设计
藏羚羊跪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了解藏羚羊的生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保护意义。
2. 学生理解“藏羚羊跪拜”现象的科学原理和生态价值。
3. 学生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保护藏羚羊的宣传方案。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关爱大自然、珍惜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2. 学生树立保护濒危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意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尊重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与生态环境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藏羚羊跪拜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大自然和动物有浓厚兴趣,但生态保护意识尚需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提高知识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藏羚羊生态特征:介绍藏羚羊的生活环境、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自然》第五章“高原的精灵——藏羚羊”2. �藏羚羊跪拜现象:讲解藏羚羊跪拜的科学原理、生态价值和象征意义。
- 教材章节:《自然》第五章“藏羚羊的神奇现象——跪拜”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阐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 教材章节:《自然》第六章“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4. 实践活动:设计观察藏羚羊视频、制作保护藏羚羊宣传海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 教材章节:《自然》实践活动“我为藏羚羊代言”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藏羚羊生态特征及生活习性第二课时:藏羚羊跪拜现象及其科学原理第三课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课时:实践活动——我为藏羚羊代言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课程目标,有序安排教学进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藏羚羊相关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阿什贡小学教案 14
4.填空、交流,然后全班齐读。
在朝鲜战场上,__________(谁)为了__________(谁)浴血奋战,__________(谁)为了__________(谁)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__________凝成了__________的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胜似__________。
5.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战士们在心里深情地呼唤,朝鲜人民也在心里深情地呼喊,请男生担任战士们深情背诵4-6段,女生充当朝鲜人民可模仿课文语言向志愿军战士深情话别。
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展开想像,说一说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可以采用第二人称来讲。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
2.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
(2)让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
2.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课文1~3段。
二、精读品味,体现真情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并细细体会体会。
2.反馈交流(师根据学生发言,出示句子)
(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齐读)列车啊,请开得慢些,……
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留恋?课文1-3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1~3段内容。
2024年第21课《猴子上树》教案设计
2024年第21课《猴子上树》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章第3节“猴子上树”问题。
详细内容包括:利用直观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猴子上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猴子上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乘法分配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猴子上树的挂图。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猴子上树的练习题、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猴子上树的挂图,讲述一个关于猴子爬树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猴子爬树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乘法分配律在猴子上树问题中的应用,并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学具中的练习题,独立完成猴子上树问题的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乘法分配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6.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谈收获,教师点评,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乘法分配律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第21课《猴子上树》2. 主要内容:a.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b. 乘法分配律在猴子上树问题中的应用c. 猴子上树问题的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2 ×(3 + 4)=(2)5 ×(6 2)=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4个苹果,两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答案:a. (1)14 (2)20b. 7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教案2(101)
14、检阅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
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学情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便于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人物感情。
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考虑文中人物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理,并以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他们的心理。
课文线索明晰,可以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目标: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
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
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
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
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检阅》主要讲的是哪一个国家欢庆什么节日?究竟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一说交代了什么?(一)学习三——九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3、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数学教案(109)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习作 3 练习3 。
二、教材分析:
《菩萨兵》主要讲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和感激。
学出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课后句子含义深刻。
《李广射虎》一文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占弓搭箭,把白
羽箭射入石头的故事,表现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神勇无穷。
《少年王勃》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和才华横溢。
《大作家的小老师》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述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的塑造了大作家潇伯纳的感人形象。
《习作3》写的是生活中的新发现。
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有许多发
现许多有趣的事物。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五、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
六、课时安排:
《菩萨兵》二课时
《李广射虎》二课时
《少年王勃》二课时
《大作家的小老师》二课时
习作3 二课时
练习3 二课时。
札达县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新人教版(2)
2.自由读第八自然段,圈出关键的词语。
3.生自由朗读,并圈画.
4.交流。
5.练习说话…)
6。齐读第八自然段。
四、学习“言志"
1.读一读子路、颜回、孔子的志向,是否发现了水的影子?
2.谈自己的志向。
3.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江姐高贵的品质。
2、学习作者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她的一句的名言曾激动了无数人的心—-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的时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你能告诉老师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
6、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生一起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2.指导朗读(读出无比轻蔑的语气。)
(四)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抓第8自然段文天祥的话:1.(展示课件第九屏)“
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感悟:文天祥面对牢狱的折磨、沉重的刑具、死亡的威胁,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读出自己的感受。
③写作顺序游览先后顺序方位顺序
2.学生自读《我家的庭院》,思考讨论: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哪些词语反映景物的特点?
3.确定自己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记叙顺序。
(1)请学生说说自己要写的景物及准备按什么顺序记叙。教师作指点。
(2)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习作情况.
(三)整体把握课文。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分段)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10 升国旗 (23)》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10 升国旗敎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課程标准》指出:“识字敎學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學生熟识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學生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为此,在本課设计中,注重识字能力培养,采用多种敎學策略,开发、利用生活和社会敎育资源,构建生活課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學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些年龄特征,敎學中适当运用音乐、图片、视频、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學生兴趣。
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學生學习欲望,激起學生爱国情感。
課前准备1.制作課件。
(敎师)2.制作生字、词语卡片。
(敎师)3.搜集国旗知识资料。
(學生)課时安排2課时。
敎學过程第一課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課1.播放學校里升国旗视频。
师:同學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引导學生说话:早晨,在學校操场上,小朋友们在升国旗,大家立正,向国旗敬礼。
)2.小朋友们,我们學校升国旗时候,你听到什么歌声?你是怎么做?(指导學生说话:我们學校升国旗时候,我听到了国歌声,我们排着整齐队伍,立正向国旗敬礼。
)3.小结:同學们,我们每周一早晨时候,在我们學校操场上都要举行庄严升旗仪式,你还记得升国旗情景吗?今天我们就来學习《升国旗》。
4.板书課文题目。
老师要在黑板上写課文题目了,请大家注意看:“升”是独体字;“国”,里面是个玉米“玉”;“旗”是左右结构字,它笔画较多。
让我们一起来读“升国旗”!5.理解課题。
敎师讲解“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
在我国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阳即将升起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国旗,我们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6.齐读課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老师,學生兴趣一旦被激发,敎學就起到了事半功倍效果。
引导學生回忆熟知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敎學情境,激发學生获得新知欲望,提高學习兴趣,调动起他们表达欲望,激活課堂活跃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藏羚羊的跪拜)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藏羚羊的跪拜)教材分析(藏羚羊的跪拜)表达了藏北高原一位老猎人的一次奇特经历:一头母藏羚羊为了爱护自己腹中的幼崽,用跪拜的方法乞求猎人放生。
而老猎人在杀死了藏羚羊母子之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中,从此在藏北高原上消逝了。
作者意在借这一凄美、悲壮的故事,揭示母爱的伟大与崇高,人类的忏悔与自责。
文章的每一个字都震撼读者的心灵,唤醒人们心底的那份善良,激发我们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目标: 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想藏羚羊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通过课外拓展,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与人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生命。
教学思想: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思想,教学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时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教学中尤其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整体思路:设计本课时,围绕“跪拜〞这条主线进行,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接着进行牵引感想,从研读藏羚羊感受跪拜,到研读老猎人涵泳跪拜,到最后研读作者领会跪拜。
最后明理提升,思维拓展。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体会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表现心理的作用。
2、在听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圈画分析和商量交流中理解藏羚羊的感情和老猎人的心理;在朗读中感想文章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感情朗读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藏羚羊的母爱、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细节渗透感情及揣摩老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感受生命中母爱共通的伟大,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与人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生命。
教学策略:在教师的引领下采纳感情朗读法,品味言语,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学生通过圈划词句、感情朗读,促进学生在言语实践过程中自主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言语魅力以及透射出的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接入题播放歌曲(藏羚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
课堂小结
总结提升,课后延伸
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课时作业练习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将相
百战百胜勇敢机智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和渑池相会不畏强暴
勇于改过顾全大局将相言和
(以国家利益为重)
教学反思
(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三、角色体验
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2.引导学生看插图,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我想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然后勾画说服廉颇的句子。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哪些地方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5.交流
第二课时
一、感悟体会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2.小组交流,合作分析课文。
全文共分几段,写出段意。
第一段(1~10)自然段,蔺相如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不能使国变成强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教学重点
重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突破方法
启发诱导、以读代讲、问导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难点
感受人物形象,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
突破方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启发诱导法、以读代讲法、问导法。
学法
观察法、读悟法。
阿什贡小学教学活动教案
课题
18.将相和
课时
共()课时第()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补充修改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的意思。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请同学们思考。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同时想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