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下册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下册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培养健康向上的品德品质;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社会教育,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和社会认知;4.增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轻重缓急的取舍2.与人为善,乐于助人3.尊重劳动,学会劳动4.珍爱自然资源5.文明出行,安全第一6.培养合理消费观念7.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3.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与学生互动2.情境教学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案例分析法5.实地观察与调查五、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轻重缓急的取舍1.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轻重缓急的概念;2.讨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轻重缓急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
第二课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1.通过故事讲述、影视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尊重劳动,学会劳动1.通过故事、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培养学生劳动乐趣和劳动技能。
第四课时:珍爱自然资源1.通过实地考察、图片展示等方式,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等方式,引导学生制定并落实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案。
第五课时:文明出行,安全第一1.通过角色扮演、视频观看等方式,培养学生文明出行的意识和习惯;2.通过活动设计、校园巡查等方式,提高学生交通安全的意识与能力。
第六课时:培养合理消费观念1.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消费的概念和原则;2.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和理念。
第七课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1.通过展示、讲解等方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2.通过活动设计、手工制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四、土地养育着我们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教学目标: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教学准备: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一、导入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二、探究活动阅读课文2-3页;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三、总结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作业设计: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板书设计:餐桌上的发现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萝卜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第五幅图画是灌溉;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3.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沦:“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15.总结;家庭作业从种植到收获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的规律;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自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2.解决问题讨论;请学生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课文,讨论: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还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由此得出“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结沦;3、教师讲解;4、教师小结;家庭作业了解一种农作物的来历;第二课时1.导人;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有的是本地出产的,有的是从外地运来的;”2、全班讨论;阅读教科书第9页的课文,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通过交流知道,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像水稻、甘蔗等;有的作物喜欢温暖,像小麦、棉花;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像花生;有的农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像玉米等杂粮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植;阅读中国政区图,通过政区图上的图例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通过探究知道:1小麦——喜欢在温暖、干旱的环境中生长,易结穗;南方太热、潮湿,不适合小麦的生长;温度太高就会疯长枝叶,不容2水稻——和小麦的习性完全不同,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喜欢生活在水里,所以南方种植得多;北方虽然也有种植,但必须抓准农时,不然天气转冷,到了霜降,水稻的籽粒还没有成熟,就不会有收成了;3小麦、棉花喜欢温暖和强烈的阳光,我国中部及新疆部分地区具备这样的气候条件,所以有着广泛的种植;4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和充足的雨水,所以在我国南方种植得比较多;青稞适应高寒条件,所以只在西藏和青海地区有种植;5水果——对阳光和水的要求都比较高,我国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这些地方有出产;6玉米等杂粮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很多地方都能够栽种;3.探究活动;观察教科书第10页图画所出示的小麦、玉米、甘蔗、大豆、苹果、花生等农作物,并讨论:“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讨论明确:现在人种植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都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4.阅读与总结;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布置家庭作业;妞妞的困惑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2.全班讨论;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1页的图画和课文,教师提问学生:“我们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残留农药,我们怎么帮助学生通过论知道,要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购买有纯大然、无污染、公害标志的农产品;3.探究讨论;对于豆博士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妞妞的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4.教师小结:概括讨论中的要点,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中,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问—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主题二在希望的田野上从传统到现代教学目标:1、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2、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的态度;教学准备:搜集本地区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既可以是文字、图片等文本资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准备一些小农具实物;教学过程:1、导入: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然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还要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简单的农具;它们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劳动的效率,所以,这些看似简单的农具,其实都凝聚着劳动者的聪明才智;2、观察活动;探究教科书12页的插图出示的是什么农具,做什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3、体验与交流: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4、阅读书第13页的课文和插图,并思考:这四幅图反映了农业生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5、总结: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与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劳动者的创造教学目标:1、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而自豪的态度;教学过程: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去参观瞻仰一下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吧2、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讨论:“农业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3、探究活动一;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4页有关四川都江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样发挥作用的”4、探究活动二;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5页新疆的坎儿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在新疆干旱少雨地区,为什么要利用坎儿井地下暗渠来运输和使用天山雪水”5、教师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探究,鼓励他们今后多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自然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2、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与出口情况,以及我国与世界的农业交流,增强国际理解;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农业科技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2、阅读与介绍;欣赏和阅读书中第16页袁隆平院士的照片和文字,并讨论:谁知道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和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吗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补充;进一步讨论:袁隆平院士科学研究的成果增产了那么多粮食,顶得上增加了多少田地、多少劳动呀,这说明了什么欣赏并阅读书上玻璃日光室、无土栽培技术的照片及文字,并讨论:在严寒的冬季,你们吃过哪些新鲜可口的夏令蔬菜你们知道这些蔬菜是在哪里种植出来的你们知道无土栽培技术吗以生菜的无土栽培为例,说一说怎样进行无土栽培的生产;欣赏并阅读书上有关网籍养殖、规模化禽蛋养殖、现代化饲养牲畜的照片及文字,并讨论:你知道这些生产方式吗说一说这些生产技术有什么好处对学生可能不十分清楚的这部分内容,可由教师结合书上的图片进行讲解;延伸性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3、总结: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到农业生产上,财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优质产品;第二课时1、导入:我国的农业不仅为我国,同时也为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2、阅读与讨论:中国的农产品满足了我们本国的需要,为什么还要出口到世界各地通过讨论知道,我国既出口农产品,也进口农产品;把我们出产的优质农产品销往需要这些产品的国家和地区,也从国外买进需要的农产品,这就是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往来;3、小组探究:按照书上第19页的提示,指导学生分小组读图,查找一下我国出口哪些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什么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进口什么农产品,是从世界哪些地方进口的;“你们见过或吃过什么样的进口水果、奶制品、畜产品等农产品”然后组织学生指图讨论;4、发表与交流:1各小组进行识图汇报和交流,同时还可以边汇报,这组织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标注我国出口和进口农产品的情况;2学生汇报见过和吃过的进口水果、奶制品、畜产品等;这主要是指市场上经常可以见到的进口产品,如:泰国香米、美国柑橘、提子,荷兰奶粉、雀巢咖啡、吉百利巧克力、澳大利亚毛制品等;5、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伴随着人类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农业生产一直在不间断地发展着,是劳动者在从事着农业生产,是他们的创造不断地发展着农业,是科学技术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主题三、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孕育着文明教学目标: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2、阅读与讨论;欣赏教科书第20页古埃及的历史图画、古希腊的陶器和第21页北京中山公园社稷的照片,并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3、全班探究;阅读教科书第20页老师的话、第二段课文和豆博士的话,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4、自由讨论;1你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吗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吗2你见过丝绸制作的服装和饰品吗你知道丝绸是怎样制成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丝绸的事情3你的家人有饮茶的习惯吗你知道有哪些饮茶的习惯和风俗教师总结;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2、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也各有特色;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本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的资料;2、收集各地饮食文化特色的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的发展,我国的丝绸文化、茶文化早已名扬世界;其实我国的农业文明成就还有很多;比如,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人们创造出许多习俗、节日,形成了多彩的节日文化;2、思考并讨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我们这里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民俗你能说出这些民俗的含义吗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按照讨论题的要求把握和点拔,使学生理解本地民俗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3、阅读与讨论;欣赏书中22-23页的图片,了解藏历新年及彝族、白族等西南少数民族欢庆火把节的风俗,并讨论:你还知道我国的少数民族有什么节日与农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讨论知道白族的三月街、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的芦笙节等少数民族节日与农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和欣赏书中第22-23页的课文和图片,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和农业有关”;例如,感恩节有吃火鸡大餐的风俗,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日本人过年有打年糕的风俗,意在年年高高,庆祝丰收,祈祷丰年;4、阅读和观察书第24-25页的课文和照片;组织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各地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各地的饮食文化有不同的特色,原因是什么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美食,像傣家的竹筒饭、蒙古族的手抓肉和涮火锅、新疆的馕和烤羊肉等,并进一步拓展讨论:你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风味食品为什么少数民族也会形成各自的美食风格我们这里有什么居住和饮食文化特色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加以把握;讨论:为什么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居住和饮食是不同的通过讨论明白道理是由于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出的农产品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形成了不同的居住和饮食文化特色;5、教师总结;强调农业文明的特点,节日、饮食、居住等,都与农业生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活动课学做豆腐教学目标:参与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体验与农业有关的制作,体验劳动的过程,分享通过劳动得到的愉悦;教学准备:提前用清水泡发好适量的黄豆,准备好制作豆腐所需要的工具设备;教学过程:1、准备;阅读教科书第26页的课文,激发学生参与制作的热情;2、分工;在开始制作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便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并且使劳动过程井然有序;制作;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劳动安全;指导:在“过包”的时候,最好过虑两次;点豆腐的环节,卤水要稀释,点的时候要稍微慢一点;评议;表扬认真制作的同学;五、穿越时空的生活主题一、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人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2、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3、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人;2、布置任务;教师向学生明确要求:1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上呈现的通信技术;2要说明这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够联系实际进行;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鼓励小组成员以合作的方式介绍;3.小组准备;可以按照学生意愿,令所选择的通信工具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一组;教师巡视并且给予帮助,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提供给学生;4.教师小结;第二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2.讲解活动;按照上次课及课后的准备,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一种通信方式;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介绍之后,组织其他学生提问题,与讲解者进一步交流;3.全班讨论;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着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家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朗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请学生思考,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乐乐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规范自己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谈举止;4.教师小结5. 布置家庭作业;信的旅行教学目标1.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在其中付出的辛苦,从而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2.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常识;3.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规则的意识和行为;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人;“教科书第35页通过四幅照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封信从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都有哪几个环节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2.‘“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一封信从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阿姨分拣信件这一过程,那能说一说,他们是依据什么对信件进行分拣的呢”请学生自愿回答,教师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可以讨论一下编码规律,本地区的邮政编码等;“在前,老师走访了邮局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由于有些粗心大意的人忘记写邮政编码,或有些不知道写邮政编码,给他们的分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在座的一些同学可能也不太楚应该如何书写信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封的书写方法;”3.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用过的信封,找几名学生说一说,信是寄到哪里的,邮政编码是什么,收信人是谁,这封信是从哪里寄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以丰富学生对书写。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教学总结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教学总结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促进人格和谐发展。
3.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我反思和提高自我认识,提升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单位一:国家1.国旗、国歌的含义及礼仪2.国庆节的由来和庆祝活动3.中国的省份及其特点,中国地图4.中国的国学经典教学时间:2周2.单位二:传统文化1.中国的四大发明2.春节的民俗和庆祝活动3.诗歌、绘画、乐器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4.中国传统节日教学时间:3周3.单位三:道德与生活1.友谊、助人、爱心等道德观念2.小小消防员活动体验3.勤俭、诚实、自信等生活方式和品质4.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时间:4周4.单位四:家庭与社区1.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2.家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3.社区的组成和基本服务4.社区安全和文化建设教学时间:4周5.单位五:自我认识与管理1.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喜好和特点2.情感表达和人际关系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4.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教学时间:5周三、教学方法1.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2.运用绘本、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文化、道德和社会知识。
3.参观社区、博物馆等场所,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运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和口语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情况,了解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2.对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和小组活动的表现进行评分,注重个人的价值观培养和团队意识的提高。
3.给予定期的课堂测验和作业,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
4.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制作和展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总结在这一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观和生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都是非常喜欢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
虽说《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学生比较喜欢,但由于家长对它的够了解,所以极不重视,更不要说配合教师布置的实践活动,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以及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教师力争减少一些负影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穿越时空的生活”“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土地养育我们。
2、重视情感的培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科学学习方法的选择。
3、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5、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现代的辉煌业绩,体会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6、了解有关通讯方面的发展,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讯和交通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7、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储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8、引导学生了解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安全自护办法。
三、教学目标:1、第一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本单元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现代的辉煌业绩,体会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本单元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从虎子、妞妞两位小主人公和生活切入,在使学生感到亲切的前提下,展示了农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介绍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通过体验和制作活动,把学生眼光拓展到现代农业生产,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到升华,提高相应的生活能力,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 1. 了解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的关系; 2. 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并维护友好关系; 3. 掌握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1. 人与动物的关系学习内容1.动物也是生命,具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行为特点;2.人类要尊重动物,禁止虐待和伤害动物。
学习重点认识到动物也是生命,学习尊重和保护动物。
学习难点理解人与动物的区别和关系。
2. 交流与友善学习内容1.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并维护友好关系;2.学习如何主动帮助他人,增进彼此的感情。
学习重点掌握交流技巧,学会主动帮助他人。
学习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交流技巧。
3. 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学习内容1.掌握基本的道德观念,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2.学习基本的行为规范,如礼貌待人、勤俭节约等。
学习重点掌握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习难点养成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促进交流;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和展望(5分钟)通过导入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学习人与动物的关系(15分钟)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动物的理念。
第三步:学习交流技巧和友好对待他人(2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掌握交流技巧和主动帮助他人的方法。
第四步:学习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20分钟)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和如何保护环境等。
第五步:讨论和总结(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评价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技能;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总结后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水平。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教学目标: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
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活动:一、导入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探究活动阅读课文2-3页。
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
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
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
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
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三、总结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作业设计: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板书设计:餐桌上的发现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课题1、萝卜的故事教学目标: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准备:了解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活动:一、导入复习: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和这些食物的来源。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中萝卜的。
2024年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
2024年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2023年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友爱、勤奋等;2.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与人合作、组织协作等;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务;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爱合作、勤奋学习等品德;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环保行动等;3. 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听音乐、看绘画、欣赏舞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强化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等品质;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务;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通过故事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2. 利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组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社会公益事务;4. 利用多媒体教学、艺术欣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品德教育课程内容:通过故事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小组讨论。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2. 第二课时: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与义务劳动,如帮助清理学校周围的环境。
教学方法:实地考察、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第三课时: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欣赏绘画作品,如名画《蒙娜丽莎》。
教学方法:艺术欣赏、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欣赏名画,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4. 第四课时:品德教育课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和树立友爱合作的品质。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友爱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全册共66页)
准备日历、中国政区图及用于标注的相关农作物的图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导入。
五、观察活动。
六、体验与交流。
事》了解到,从每年3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探究讨论。
通过播放生活中农产品残留农药的录象,引起学生的沉思。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课后反思
课题:
4.从传统到现在
教学目标:
1、了解在长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上人手的延伸,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
第七幅图画是获得了好收成以后,
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
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画书,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2.从种植到收获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性点,农业生产的州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遁“不违反时”的规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
1.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帮助学生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邬勇军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的调查活动仍很多,小组活动也很多,如何组织好课外活动,教师要考虑周到些,上课时的一些活动要分组进行,教师对每一组要照顾到,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相信学生能完成本学期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有三个单元构成。
第四单元“土地养育了我们”。
本单元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现代的辉煌业绩,体会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
本单元内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介绍了通讯及交通工具的演变与发展,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探究了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使学生从中体会和理解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并对于学会安全、有效地利用各种传媒手段有所认识。
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本单元通过调查、走访、参观、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安全自护的办法,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和理解安全、健康、文明生活的意义和内容,形成珍爱生命和艰苦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具备初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尽自己的努力。
三、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有发展的重要影响。
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
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024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课程:年级:四年级教材名称: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单位:祖国是我的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了解祖国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祖国2. 小候鸟迁徙3. 祖国的地形和气候4. 祖国的领土5. 祖国的国旗和国歌6. 喜迎国庆三、教学重点:1. 理解祖国的概念,熟悉祖国的地理环境。
2. 掌握祖国的地形和气候相关的基本知识。
3. 熟悉祖国的领土,理解祖国的国旗和国歌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情感教育法:通过展示祖国的美丽和伟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问答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祖国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3.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祖国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什么是祖国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祖国的美丽景色和人民的快乐生活,引导学生表达并描述自己对祖国的理解和感受。
2. 问答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祖国的地理位置、国名、首都等相关知识。
3. 给学生安排小组活动,小组展示关于祖国的海报,并进行简短的介绍。
第二课:小候鸟迁徙1. 通过图片和故事,介绍候鸟的迁徙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候鸟如何迁徙和为何选择迁徙。
2. 组织学生观察候鸟的飞行姿势和队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模仿候鸟的飞行姿势和队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课:祖国的地形和气候1. 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祖国的地形和气候,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大河、高山、平原等地理环境。
2. 组织学生进行地图绘制活动,学生根据提示在纸上绘制祖国的地形图。
3. 通过游戏和问答,巩固学生对祖国地形和气候的认识。
第四课:祖国的领土1.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祖国的领土范围和分布,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边界和周边国家。
2. 观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祖国的领土保卫战和边防人员的工作。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形分析四年级学生差不多上专门喜爱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
虽说《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学生比较喜爱,但由于家长对它的够了解,因此极不重视,更不要说配合教师布置的实践活动,如此阻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以及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阻碍。
教师力争减少一些负阻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穿越时空的生活”“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土地养育我们。
2、重视情感的培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会,培养良好生活学习适应,科学学习方法的选择。
3、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培育,初步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操纵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把握差不多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5、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明白是劳动者制造了农业文明和现代的辉煌业绩,体会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6、了解有关通讯方面的进展,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讯和交通领域中所产生的庞大阻碍。
7、了解一些差不多的地理知识,明白得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储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8、引导学生了解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体会,把握安全自护方法。
三、教学目标:1、第一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本单元关心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明白是劳动者制造了农业文明和现代的辉煌业绩,体会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本单元从生活的角度动身,从虎子、妞妞两位小主人公和生活切入,在使学生感到亲切的前提下,展现了农业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介绍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历程,通过体验和制作活动,把学生眼光拓展到现代农业生产,使他们原有的生活体会得到升华,提高相应的生活能力,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学科:品德与社会下册年级:四年级任课教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课时 1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教学目标: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
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活动:一、导入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探究活动阅读课文2-3 页。
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
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
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
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
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三、总结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作业设计: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板书设计:餐桌上的发现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第二课时 2萝卜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人。
?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
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 。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道德与社会教课计划一、班级状况剖析本班共有学生 18人,此中男生 12人,女生 6人。
从整体看,本班学生整体状况优秀,自然也防止不了利害之分。
小学生知识、能力、感情价值观形成的重点期间,他们对自我、别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易的认识,养成了必定的好的行为习惯,跟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停扩大,进一步认识认识社会和道德的形成成为急迫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多数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踊跃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剖析本册教材注意与四年级上册教材相连接,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从学生熟习的四周的生活开始安排了:四、土地养育着我们,五、穿越时空的生活,六、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经过第四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农业的有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建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度的绚烂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敬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第五单元是使学生渐渐理解,跟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的速度愈来愈快,达到的领域愈来愈广。
第六单元是引导学生认识家庭和学校邻近交通设备的设置状况,并知道他们的作用,尊敬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掌握报警的方法;对交通设备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
三、教课举措:1、仔细研究教材,仔细备课上课,充足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道德教课中的作用。
2、增强讲堂教课研究,优化讲堂教课过程,调换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秀气氛。
3、擅长调换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联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质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
4、创建学习情境,灵巧采用教课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开朗的发展供给充足的空间。
5、充分教课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课内容与当地域实质有机联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密感。
6、拓展教课空间,不限制于学校和讲堂,创建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长。
让学生踊跃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遇到教育。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育计划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育计划目的本品德与生活教育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四年级学生的品德素养,提升他们的生活技能,以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价值观和积极生活态度的人。
教育内容本教育计划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1. 品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他们积极向上,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并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2. 社交技能培养教育学生良好的社交技能,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友善待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帮助他们培养这些重要的社交技能。
3. 生活技能培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实用技能,包括自我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健康惯的养成等。
通过教学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教学活动为了达到上述的教育目标,本教育计划将组织以下几种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老师将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品德和生活技能的知识。
这些课堂将注重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
2. 校园活动学校将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以提供学生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这些活动可能包括主题班会、志愿者活动、合作游戏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将参与一些实践操作,如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的案例分析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评估方式为了监测学生对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掌握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老师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其参与度、互动能力等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观察和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来评价。
2. 作业评价学生将完成一些书面作业,以便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这些作业可能包括练题、情景分析等。
3. 实际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也将被评估。
老师将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等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和表现。
总结通过本品德与生活教育计划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实用的生活技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
-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学生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 珍惜友谊教育- 尊敬师长教育- 勤俭节约教育- 珍惜时间教育- 诚实守信教育2. 生活教育- 健康饮食教育- 安全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社交礼仪教育三、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
- 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增强研究效果。
-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研究和运用知识。
四、教学安排1. 品德教育课程- 第一课:传统美德教育- 第二课:珍惜友谊教育- 第三课:尊敬师长教育- 第四课:勤俭节约教育- 第五课:珍惜时间教育- 第六课:诚实守信教育2. 生活教育课程- 第一课:健康饮食教育- 第二课:安全教育- 第三课:环境保护教育- 第四课:交通安全教育- 第五课:心理健康教育- 第六课:社交礼仪教育五、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通过观察、记录、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 自评互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评和互评,促进学生成长和改进。
- 实际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演示等形式,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的内容安排,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生活技能,旨在全面提高学生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和教学实施。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都是非常喜欢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
虽说《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学生比较喜欢,但由于家长对它的够了解,所以极不重视,更不要说配合教师布置的实践活动,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以及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教师力争减少一些负影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穿越时空的生活”“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土地养育我们。
2、重视情感的培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科学学习方法的选择。
3、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5、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现代的辉煌业绩,体会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6、了解有关通讯方面的发展,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讯和交通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7、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储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8、引导学生了解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安全自护办法。
三、教学目标:1、第一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本单元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现代的辉煌业绩,体会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本单元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从虎子、妞妞两位小主人公和生活切入,在使学生感到亲切的前提下,展示了农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介绍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通过体验和制作活动,把学生眼光拓展到现代农业生产,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到升华,提高相应的生活能力,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2、第二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有关通讯方面的发展,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讯和交通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通讯和交通领域的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探究了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使学生从中体会和理解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并对学会安全、有效地利用各种传媒手段有所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邬勇军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调查活动仍很多,小组活动也很多,如何组织好课外活动,教师要考虑周到些,上课时的一些活动要分组进行,教师对每一组要照顾到,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相信学生能完成本学期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三个单元构成。
第四单元“土地养育了我们”。
本单元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现代的辉煌业绩,体会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
本单元内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介绍了通讯及交通工具的演变与发展,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探究了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使学生从中体会和理解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并对于学会安全、有效地利用各种传媒手段有所认识。
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本单元通过调查、走访、参观、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安全自护的办法,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和理解安全、健康、文明生活的意义和内容,形成珍爱生命和艰苦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具备初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尽自己的努力。
三、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有发展的重要影响。
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
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
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四、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人们在土地上耕耘《萝卜的故事》、《从种植到收获》
第二周:《妞妞的困惑》
第三周:在希望的田野上《从传统到现代》、《劳动者的创造》
第四周:《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第五周: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孕育着文明》
第六周:《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第七周:穿越时空的生活《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
第八周:《信的旅行》、《绿衣使者》
第九周:路在脚下延伸《路,越走越宽》、《四通八达的交通》
第十周:《闻名于世(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的丝绸之路》
第十一周:丰富多彩的传媒世界《怎样看电视》、《荧屏前后》
第十二周:《电脑网络---我的新世界》
第十三周:生活中的交通安全《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第十四周:《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
第十五周: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无情的火灾》
第十六周:《当火灾发生时》
第十七周: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
第十八周:走进健康的文明生活《学会生活自护》
第十九周:《创造文明的环境》
第二十周:测试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