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设计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无答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编号:015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来源:学科网]——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材料二: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敕郑和)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1)材料一“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2)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探究二:抗击倭寇捍卫主权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1)从材料中可感受到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2)简述其主要事迹.【当堂达标】1、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C、镇南关大捷D、戚继光抗击倭寇2.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②船舶种类齐全③装备先进④指南针的帮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下列历史人物中,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A 、郑和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4、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A、郑和B、戚继光C、李时珍D、宋应星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邓世昌6、“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史海拾贝三宝公的来历这一年,三宝公郑和带领着许多船只,来到澎湖海面,忽然发现一种怪鱼在船队间穿来串去,兴风作浪。
驱赶怪鱼的刀棍都被它的尾巴卷走了。
突然间,一股巨浪冲到船上来,一个舵手来不及回避,被那闪电般的浪尾巴卷进海里去了。
船队的人都很慌乱,郑和只好下令船队返航,停泊泉州港,差人昼夜赶入京都上奏皇帝。
原来,那海上的怪物就是凶恶成性的鳄鱼。
泉州知府听郑和说在海上遇到了这种怪物,想起早在唐代时,大学土韩愈因为进谏劝阻迎佛骨,被唐皇贬到广南做刺史,曾经看到这种鳄鱼为害作恶,那时他作了一篇祭鱼文,据说赶走了这怪东西,因此建议郑和也试试。
郑和听了觉得好笑,那祭文如果顶用,此怪还会出现吗?他正在踌躇,拿不出好主意,京都圣旨到来,御赐他三件宝贝:第一件是珠冠。
这珠冠不比寻常太监戴的那宫冠,中间有一粒宝珠,毫光四射,照着眼睛都张不开呢!第二件是麝尾。
郑和本来就有一把麝尾,只是这把麝尾很特别,他拿到手上就知道它是真正的尾制造的。
说起麝尾这种宝贝,世间很军见,俗称“四不像”,可见它贵重到什么程度了!第三件是蟒甲。
蟒甲上除了一个护心宝镜外,还绣上许多贵重的珠子。
郑和将御赐三宝穿戴起来,满堂珠光灿烂,非常威武。
以后他就穿“三宝”渡洋到了目的地。
大家都认定他是借皇帝的“天威洪福”才把那怪鱼赶跑的——这就是“三宝”的来历。
至今,马来西亚还保留着三宝洞和三宝井,菲律宾有三宝颜市,泰国有三宝祠,印尼有三宝垅市,合里岛邦的格利县有三宝灶婆公庙等等。
由于天朝赐给郑和三件宝贝,人们才称呼他为“三宝公”。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课前准备:1、唐朝时中外交流的典型史实有哪些?2、宋朝时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如何?3、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明朝对外关系的典型史实。
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2、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一、郑和下西洋1、背景(原因)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无答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一、明确任务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自主预习(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明成祖为了,“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时间规模1405--1433年,郑和先后次下西洋。
3、航行地区郑和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4、地位及影响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惊现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
2、抗倭经过在东南倭寇最猖獗之时,明朝派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操练阵法,组建“”。
1561年,戚继光在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
此后,戚家军消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倭患基本解除。
3、性质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的。
(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的居住权。
三、小组合作1、什么地方叫西洋?2、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是怎样的?4、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1、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什么?2、郑和下西洋他们会在海上遇到什么困难?3、戚继光抗倭的性质是什么?4、郑和与戚继光主要功绩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5、比较他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点?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五、巩固拓展1.“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东南亚各地B.阿拉伯海沿岸C.地中海东岸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根本原因是()A.海外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的应用D.造船技术高超4.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D.郑成功收复台湾5.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时间
经 过
_____年到_____年 7 次 ①船载物品:____、___、___、____及大量__________;
用途:慷慨送礼(展示___,发展____), 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②路线:从____出发,先后到达_______的 30 多个国家 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 15 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灵石四中教学案 年级:初一
科目: 历史
主备教师:武 赋
时间:2018 年 4 月 28 日
课题 教学 目标
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激励反抗侵略的爱国热情。
教学 重难
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
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一、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材料一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吴晗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
★1553 年______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
三、练一练 1. 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他们相对应的名言、功绩之间用线段“ -”连接起来.
还我河山
戚继光
抗击倭寇
彪炳千秋
为是法事
郑和
惊涛历险扬国势,碧
何惜生命
浪轻风睦远邦
封侯非我愿
岳飞
传经颂道
但愿海波平
僧俗共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标导航】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了解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史实。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夯实基础】一、郑和下西洋1.前提: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________雄厚,成为世界强国。
2.目的:__________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3.概况(1)时间:________年到1433年,________率船队_____次下西洋。
(2)路线:先后到达亚洲和___________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___沿岸。
(3)活动: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赠送礼品,发展______关系;开展_______,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4.地位: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______________。
5.意义:增进了中国与________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___________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__________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1.背景(1)倭寇猖獗: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和抢劫,被时人称为“__________”。
(2)倭患严重:明朝中期,明朝________减弱,海防松懈,给倭寇以可乘之机。
2.概况:__________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广军民合作,消灭了两地倭寇,使_______________的倭患基本解除。
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__________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_____。
部编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C.戚继光抗倭D.岳飞抗金
7.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
A.宋太祖B.元世祖C.明太祖D.明成祖
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
A.荡平倭寇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明初,由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A.印度西海岸B.美洲东海岸C.非洲西海岸D.非洲东海岸
2.“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其中的“海波”指的是( )
A.起义的叛军B.西方列强的侵略
C.新疆的叛乱D.倭寇的袭扰
3.如图是明朝前期一次远航活动的路线图。这一“远航活动”是指
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
C.马可·波罗来华D.郑和下西洋
4.“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歌谣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新航路开辟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
5.在古代对外交往的事例中,与“丝绸之路”属于同一类的是( )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郑和下西洋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6.郑和是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从图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名师精编学案 新人教版
《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评价郑和下西洋。
2.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综合评价戚继光。
3.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领略郑和与戚继光两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自主学习】郑和下西洋1.条件: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取海外的奇珍。
3.概况:4.地位:郑和的远航,长,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5.意义:增进了中国同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开创了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武士和奸商。
2.背景:(1)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2)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3.经过:(1)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
(2)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在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3)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地区的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和爱国主义者。
【合作探究】郑和下西洋——远航材料一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学习与探究: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西洋学习与探究: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学习与探究: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西洋材料二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 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3. 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学习难点】郑和成功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新课导学】一、自主学习:(一)郑和下西洋1. 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国力雄厚。
2. 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明成祖派下西洋。
3. 时间和次数:从年到 1433 年,郑和次下西洋,之长,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4. 到达地区: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海岸和沿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5. 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与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6. 倭寇:元末明初,的一些和,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
明朝派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7. 戚继光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称为“”。
8.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倭患。
随后进入、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联合抗倭,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9. 性质及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0.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年,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二、合作探究:材料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设计(无答案)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当 堂 检 测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C)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
2.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A)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
备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重点);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难点)。
教学内容和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与笔记
预习准备
知识点1.郑和下西洋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__强国_____。
根本原因: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技术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
主观原因:郑和的英勇无畏;明成祖的支持
精神: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不畏艰难险阻,迎难直上,敢于拼搏,顽强的探索精神
例2 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
1.他进行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事业,符合人民的利益;
2.他带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B)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C)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5.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创新中学“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课题:15《明朝的对外关系》备课组:初一历史备课组主备人:_______ 时间:2021年4月20日【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学习的难点] 郑和下西洋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 明朝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明太祖);都城:(南京)(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2. 朱元璋强化皇权:在中央:在地方:3. 科举考试变化:表现影响 4.经济的发展:农业: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和等手工业:和发展,产品远销海�韧�商业:和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1、新知学习: 1、【导】由郑和下西洋的地图,这一话题导入新课。
2、【思】自主学习郑和下西洋时间次数规模人数第 1 页到达范围戚继光抗倭原因经过结果评价 3、【议】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取得成功?(以小组群学为主) 4、【议】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结合材料,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5、【展】――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巧记: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方。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郑和美名四处扬。
知识整合: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友好交往――暴力冲突――(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6、【评】――达标测评1. 1、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及历史意义;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史实,会评价戚继光。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1、郑和下西洋(1)背景(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国力,成为当时世界上的。
(2)明成祖称帝后,派率领船队出使。
(3)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________和,“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4)概况:从____ __年到年,________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
船队从出发,先后到达和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和沿岸,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5)地位:的远航,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6)意义:增进了中国同________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____________和奸商。
(2)倭患: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所到之处,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
(3)经过:________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在________九战九捷,后又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倭寇,使__________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__________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读图题:图一图二(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抗倭的地点在哪里?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自学目标】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评价郑和下西洋。
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综合评价戚继光。
2.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世上的壮举,对促进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认识外国贡使制度是明朝大国至上的一种反映。
认识利玛窦等人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教,为了便于传教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自学填空】【合作探究】明朝的对外关系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材料二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至少说出两条)【巩固练习】1.郑和下西洋能够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辟B.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C.指南针的应用D.火药的广泛应用2.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
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 )A.开通丝绸之路B.七下西洋C.六次东渡日本D.西游天竺取经3. 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
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学习的难点]
郑和下西洋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 明朝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明太祖);
都城:(南京)(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2. 朱元璋强化皇权:在中央:
在地方:
3. 科举考试变化:表现
影响
4.经济的发展:农业: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和等
手工业:和发展,产品远销海內外
商业:和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1、新知学习:
1、【导】由郑和下西洋的地图,这一话题导入新课。
2、【思】自主学习
3、【议】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取得成功?(以小组群学为主)
4、【议】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结合材料,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展】——个人展示,小组展示
巧记: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方。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郑和美名四处扬。
知识整合: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友好交往——暴力冲突——(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6、【评】——达标测评
1. 1、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2、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A.菲律宾群岛B.波斯湾沿岸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年少时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立志报效祖国的明代抗倭名将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俞大猷
4 、民族英雄戚继光最主要的贡献是()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7. 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一带。
他们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
材料二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1)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这种情况,明朝中期,明政府派哪一位将领到浙江沿海抗倭?
(2)材料二表达了这位将领的什么志向?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位将领?
8、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