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四诊”法
9四诊(望闻)
小儿高热惊风
22
赤
色
主热证——热则血行加速 ——实热证——满面通红 气血充盈脉络 虚热证——颧部潮红
23
实热证
虚热证
24
黄
色
主湿---脾虚水湿失运,阻遏气血---淡黄浮胖 主虚---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萎黄消瘦 主黄疸---脾虚湿阻,湿郁发黄 阳黄---湿热熏蒸---黄如橘子 阴黄---寒湿郁阻---黄如烟熏
118
第三节、问 诊
一、概念: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 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 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 关的情况。 二、内容: 现在症状
119
明代医家张景岳: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神志不清 表情淡漠
面色无华 形体赢瘦 动作艰难 反应迟钝 语言错乱 气微喘促
突然神识清醒 想见亲人
面色无华 两颧泛红如妆
语言 呼吸 饮食 临床 意义
言语不休 突然饮食增进
正气大伤 病情恶劣 预后较差 失神者亡
病情急剧恶化 脏腑精气将绝 “回光返照” 15 “残灯复明”
望神的四种情况
有 神
失 神
少 神
13
3、望神的内容 望神主要从双目、神情、面色、形态、 语言、呼吸等方面进行。
14
项目
两目
得
神
少
神
失
神
假
神
炯炯有神 精彩
乏神
晦暗呆滞
突然目光转亮 浮光外露。
神情
面色 形态
神志清楚 表情自然
第五章 四诊
第五章四诊
1.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
2.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为准确判断病证提供依据。
3.畏寒: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可以缓解的表现。
4.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之实证。
5.郑声: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6.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窍阻蔽所致。
7.狂语: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不避亲疏,多为痰火扰心。
8.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多因风痰阻络,为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9.战汗:先恶寒战栗,继而全身大汗者,多见于急性热病正邪剧烈交争,为疾病之转折点。
10.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
11.壮热:高热不退,感觉躁热难受,体温升高明显,身热灼手,或伴有恶热烦渴的表现,多因里热炽盛。
12.太息:时发长吁短叹,以呼气为主,多为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13.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
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
14.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
15. 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
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四诊中具有儿科特点的诊查方法及相关知识
四诊中具有儿科特点的诊查方法及相关知识概述四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之一,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儿科在四诊中有其独特的特点,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疾病特点及行为表现进行专门的诊查方法。
本文将介绍四诊中具有儿科特点的诊查方法及相关知识。
望诊在儿科中,望诊是非常重要的诊查方法之一。
儿童的面色、精神状态、皮肤情况等都能反映其健康状况。
面色的红润、苍白、黄染等可以提示患儿的肝胆、脾胃等器官是否有病变。
望诊儿童的行为表现也很重要,比如是否活泼好动、食欲如何等,这些都能协助医生判断患儿的病情。
闻诊在儿科中,闻诊主要是通过听儿童的呼吸声、咳嗽声、腹部肠鸣等来了解病情。
对于儿童的呼吸状况需要特别关注,包括是否有哮鸣音、喘息声等,这些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哮喘、肺炎等疾病。
问诊在儿科中,问诊是了解患儿病情的重要手段。
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医生需要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的症状、病程、饮食情况等,同时也要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还需要了解患儿的体温、大便、小便等情况,这些都对判断患儿的病情有重要作用。
切诊切诊是指通过切诊部位的脉象、舌诊等来了解病情。
在儿科中,切诊尤为重要。
儿童的脉象特点、舌苔情况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儿童的脉象呈现出脉搏幼细、脉率较快、脉象弱等特点,对此需医生有着丰富的经验。
儿童的舌苔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如舌苔薄白、舌体较红等。
结语四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儿科在四诊中有其独特的特点。
通过对儿科四诊中具有儿科特点的诊查方法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儿童的病情,为儿童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
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
曲目1:四诊歌诀
四诊贯通寒热湿,
脉象舌苔闪光辉。
望闻问切四合一,
辨别病机定治归。
曲目2:四诊治法概要
1. 望诊法:观察患儿面色、目光、舌质、舌苔等,了解病情,辨别病机。
如面色苍白可见寒症,面色发红可见热症。
2. 闻诊法:嗅闻患儿体味、口臭等,辅助判断病证。
如口臭可见湿症,体味浓重可见热症。
3. 问诊法:询问家长患儿症状、病史等,全面了解疾病情况,判断病因。
如咳嗽喘息可见风症,大便稀溏可见湿症。
4. 切诊法:触摸患儿皮肤、脉搏等,辨认脉象情况,辅助判断病证。
如脉浮数可见风症,脉沉
细可见寒症。
总结治法:根据四诊结果,结合中医理论,采取相应治疗方案。
病机辨明后,可选用寒凉中药
治热症,温热中药治寒症,利湿化痰中药治湿症,疏风清热中药治风症等。
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能够帮助中医儿科医师全面诊断患儿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四诊教课件-14页PPT精品文档
二、闻诊
1.听骨擦音 骨折的主要体征之一。 2.听骨传导音 3.听入臼声 关节脱位在整复成功时,常
能听到“格得”关节入臼声。 4.听筋的响声 部分伤筋或关节病在检查
四诊
望、闻、问、切
一、望诊
(一)望全身 1.望神色(判断损伤轻重、病情缓急): 如精神爽
朗、面色清润者,正气未伤;若面容憔悴、神气 萎顿、色泽晦暗者,正气已伤,病情较重。
2.望姿态(了解损伤部位和病情轻重):多见于骨 折、关节脱位以及严重伤筋。如下肢骨折时,患 者多不能直立行走;肩、肘关节脱位时,多用健 侧手扶持患侧的前臂;颞颌关节脱位时,多用手 托住下颌;腰部急性扭伤,身体多向患侧倾斜, 且用手支撑腰部慢行。
(二)望局部 1.望畸形 通过观察肢体标志线或标志点
的异常改变,判断有无畸形,畸形标志有 骨折或脱位。 2.望肿胀、瘀斑 肿胀较重,肤色青紫者, 为新伤;肿胀较轻,青紫带黄者多为陈伤。 3.望创口 开放性损伤,须注意创口的大 小、深浅,创缘是否整齐,有否污染及异 物,色泽鲜红还是紫暗,以及出血情况等。
(5)创口
(三)全身情况 1.问寒热 2.问汗 3.问饮食 4.问二便 5.
(四)其他情况 1.过去史 2.个人史 3.家族史
(一)切脉 1.浮脉 2.沉脉 3.迟脉 4.数脉 5.滑脉 6.涩脉:
四、切诊
7.弦脉 8.濡脉 9.洪脉 10.细脉 11.芤脉 12.结、代脉
4.望肢体功能 除观察上肢能否上举,下 肢能否行走外,还应进一步检查关节能否 进行屈伸旋转等活动。
小儿中医四诊
小儿中医四诊一、中医“指纹”诊断小儿病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诊大人病,以号脉为主,诊小儿病,以望为主:望神、望色、望形态、望苗窃等,其中比较特殊一点的方法,就是望“指纹”。
看“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多用于3岁以下小儿,这是由于3岁以内小儿的皮肤娇嫩,“指纹”显示清晰,易于观察。
3岁以上小儿或成年后,其“指纹”隐伏于皮肉之内或基本消失往往不易观察,故不再用“指纹”诊断疾病,而以诊脉代替之。
“指纹”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青筋。
前人将“指纹”称作“虎口三关”,所谓三关是指风、气、命三关,即可将食指上的“指纹”分为三部分,命名为风、气、命(如右下图),靠近拇指一方为风关,靠近食指尖一方叫命关,风关与命关之间叫气关。
正常小儿的“指纹”应该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
如果有病缠身,则“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古人将小儿“指纹”的这种变化,概括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疾病在表,则小儿的“指纹”浮浅于表面,显露在皮肤之上。
而感冒之初,疾病在里,则小儿的“指纹”沉于内,深伏于肌肤之内。
又如小儿食滞内伤,病属寒,则“指纹”呈红色。
如外感风寒,“指纹”应鲜红而表浅。
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
病属热,“指纹”应见紫色。
如外感风热“指纹”紫而表浅。
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
“指纹”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
“指纹”颜色淡淡,以手推之则“指纹”消失,推后复见,多指示病为虚证,淡红为气血不足,为体虚;淡紫为体虚而有热,显示有虚火。
“指纹”推之不动,颜色无变化,多说明病为实证,或病邪稽留体内。
如痰湿内蕴、食滞内伤、邪热蕴结等病。
假如患病较轻,“指纹”一般仅见于风关。
若“指纹”延至气关之上,说明病情较重。
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古代医家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四诊(望、闻)
青色:主寒证、痛证、惊风、血瘀。 赤色:主热。 黄色:主湿、虚、黄疸。 白色:主虚、寒、失血。 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三)望形体、动态
一、望形体:形体指病人的外形。 1.胖瘦 2、浮肿 3、瘦瘪 二、望动态:动态指病人的行、走、坐、卧、 立等体态。 1、动静 2、咳嗽 3、抽搐 4、偏瘫 5、痿痹
三、望颈项躯体 四、望皮肤 1、望外形 2、望斑疹 2、望痈毒疔疖 五、望毛发
注意色泽、分布及有无脱落等情况。
三、望排出物
望排出物是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 和某些排出体外的病理产物的形、色、质、 量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1、望痰、涎、涕、唾 2、望呕吐物 3、望大便 4、望小便
四、望小儿指纹
四
诊
之望诊、闻诊
概述
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 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 法,简称“四诊” 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皮肉 筋骨脉、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且以脏腑 为中心,以经络相通联,外部的征像与内 脏功能关系密切,因而局部病变可影响及 全身,内脏病变也可以从神色、形态及五 官、四肢、体表等各个方面反映出来。
(二)望舌苔
1、苔质 (1)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和重轻。 (2)润燥:反映津液之存亡。 (3)腐腻:反映中焦湿浊及胃气的盛衰情况。 2、苔色 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 黄苔:多主里证,热证 灰苔:多主痰湿,里证 黑苔:多主里证,见于病情较重者
3、苔形:可分全苔、偏苔、剥苔。 1)全苔主痰湿阻滞; 2)苔偏舌之左右者,多属肝胆病证; 3)苔剥多处而不规则称“花剥苔”,主胃阴不 足; 4)小儿苔剥,状如地图者,多见于虫积; 5) 舌苔光剥,舌质绛如镜面,称为“镜面舌”, 为肝肾阴虚或热邪内陷。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望法
者—— 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颅骨发育不良的表 现
望头发
“肾之华在发” 头发的异常: 1、发黄干枯,稀疏易脱——精血不足。 2、斑秃——血虚受风 3、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肾虚 4、头皮发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 5、小儿头发稀疏黄软——肾精亏损 6、小儿发结如穗——疳积病
实证: 瘀血——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望形体
体强 粗大、胸廓宽厚 肌肉充实 皮肤润泽 精力充沛 食欲好 气血旺
体弱 细小、胸廓狭窄 肌肉瘦削 皮肤枯槁 精神不振 食少 气血少,功能低下
望形体
体胖: 形气有余:能食,肌肉坚实,神旺有力 形盛气虚:少食,肉松皮缓,神疲乏力 体痩: 阴虚火旺:形瘦颧红,皮肤干涩 脏腑精气衰竭:久病卧床,大肉陥下
望姿态
内容 坐姿
卧姿
阳、热、实证 坐而喜仰 胸胀气粗 向外,仰卧伸足 掀衣去被 身轻自转
阴、寒、虚证 坐而喜俯 少气懒言
向内,喜静少动 喜加衣被 身重难转
但坐不能卧 但卧不能坐
肺胀或饮停胸膈 气血大虚
望头形
头形异常则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1)小儿头颅均匀增大,颅缝开裂,面部较小,
智力低下者——先天不足,水液停聚脑所致; (2)小儿头颅狭小,头顶尖圆,颅缝早合,智力
肛痈 肛裂
痔疮
肛瘘 脱肛
肛门红肿疼痛 湿热或外感毒邪
裂痕小溃疡 血热肠燥
紫红色柔软肿块 肛门齿线以内 肛门齿线以外
内痔 混合 外痔 痔
肛痈溃后久不敛口,形成瘘管
望舌
望舌体 包括舌的颜色、形质和动态,以候脏腑
虚实,气血盛衰。 望舌苔 包括诊察苔质和苔色情况,以分析病邪
7第五章诊法(四诊)
第五章诊法(四诊)概述诊法:诊断疾病的方法。
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是医生运用不同的器官观察病人,从而获得不同的感性材料,用以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轻重缓急。
如:望诊——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等情况。
闻诊——运用听觉或嗅觉器官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变化情况。
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经过、现在症状及与疾病有关的情况。
切诊——切按病人的脉博变化或触摸病人的胸腹、手足或其它部位,了解疾病的变化情况。
四诊各有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代替。
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中医历来强调要把结合起来、全面应用(四诊合参),才能对疾病做出全面、正确的诊断。
第一节望诊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局部的神、色、形态、舌象及分泌物、排泄物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主要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神、色、舌。
一、望神: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的象征)。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精神活动)。
1、有神(得神):精气充足的表现。
在疾病中,虽病但正气未伤,功能未衰——病轻,预后良好。
表现:神志清醒两目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晰,活动灵活,反应灵敏2、少神:精气不足的表现正气已伤,功能衰减,多见于虚证。
表现:反应迟钝,面色少华,呼吸急促或不规律,目光欠灵活。
3、失神(无神):精气亏损的表现。
表示:人体的正气损伤,脏腑功能衰竭。
—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表现:精神萎靡,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循衣摸床,搓空理线)。
4、假神:是危重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多为临终前的假象。
多见于久病、重病、极度衰竭的病人。
表现:原来神志不清或精神萎靡——突然神志清醒,精神好转。
原来语言低微或不欲言语,突然多言、声音响亮。
原来不欲饮食或不能进食,突然食欲大增。
这些表现不是病情好转的迹象,而是病人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离绝之前,全身奋力一搏的假象。
喻之谓“回光返照”,一般24小时内死亡。
四诊
第五章四诊
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简称“四诊”。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皮肉筋骨脉、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且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相通联,外部的征象与内脏功能关系密切,因而局部病变可影响及全身,内脏病变也可从神色、形态及五官、四肢、体表等各个方面反映出来。
《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
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所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有关疾病的全部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归纳,并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充分的依据。
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切切不可偏执,才能对病证作出准确的判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即强调四诊合参的重要性。
第五章:四诊
2、意义:
(1)纹色辨寒热:红主寒,紫红主热证,青主惊风或 疼痛,淡白多为虚证。 (2)淡滞定虚实:色浅淡者虚证,色浓滞者实证。 (3)浮沉分表里:指纹浮显者表证,深沉者多里证。 (4)三关测轻重:指纹在风关表示病轻,气关病情 进一步,命关病情深重。
(五)望舌:
①舌与脏腑的关系:
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的与脏腑相连,所以脏腑的精气 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可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
3、望形体:
(1)胖瘦 ①形体肥胖,肤白无华,精神不振—形盛气虚, 阳气不足,痰湿。
②形瘦肌削,面色苍黄,胸廓狭窄,皮肤干焦—阴血
不足。多火体质。瘦削已至大肉脱失—精气衰竭。 (2)鸡胸、龟背—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损,脾胃虚弱。
前囟迟闭
(3)浮肿: 面浮肢肿伴腹胀—水肿证 腹胀大如鼓,腹部有青筋—臌胀
重痛—湿邪阻遏
灼痛—火邪窜络
冷痛—寒邪或阳气不足
(四)问饮食
1、食欲减退
脾胃虚弱:见于久病中 饮食积滞:有伤食史,厌恶饮食
消谷善饥—胃火亢盛。
2、口渴: 口干喜冷饮—属实热证 ,口不干渴喜热饮—属虚寒证。
(五)问大小便
④青色:
原因:阴寒内盛或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主证:寒证、痛证、惊风证及瘀血证
证型:
A .实证
里寒证
外寒证
寒主收引
由寒化热—热极生风—小儿惊风
B. 虚证—a.心气不足,气虚血瘀 b.肝气虚弱,肝血瘀阻 ⑤黑色: 原因:阳虚,阴寒内盛,气血瘀阻。
主证:肾虚、水饮、瘀血证。
证型: A.肾阳虚 寒湿下注—目眶黑(女性带下) B.肾阴亏耗—面黑干焦 C.瘀血证—面色黑伴有肌肤甲错。 水湿上泛—面色黧黑
②舌诊的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拓展知识中医四诊
中医四诊
中医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所谓“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
“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
这就是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行观察,以了解病人的“神二扁鹊很重视也很善于望诊,把它列为四诊之首。
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暧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
所谓“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
扁鹊在总结前人诊法的基础上,又创造创造了“切诊法二《史记》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司马迁为名医立传,扁鹊居首,可见司马迁对扁鹊的尊敬和对切诊法的重视。
所谓“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
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
触诊,就是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颁局部,观察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四诊”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四诊”法作者:李磊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第06期中医诊断疾病有“四诊”:望、闻、问、切。
这“四诊”作为中华医学的瑰宝,至今还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也应做到“望、闻、问、切”。
特别是有的时候,我们要把学生当作病人来看待,我们用心来纠正他们的错误,用心来弥补他们心灵的创伤,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一、望——观察“望”即为观察。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解放小孩子的眼睛。
不要戴上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到事实。
解放小孩子的嘴巴。
有问题准许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话敢直说。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
大社会、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给儿童个体学习,活动的自由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
通过观察,可以让学生认识新事物,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第4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沉香救母》时,在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顺序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从沉香紧锁的眉头,愤怒的双眼和握紧的拳头,想象沉香不怕“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苦学武功,立志救母的艰辛。
从母子俩拥抱在一起,喜逐颜开的画面,想象母子团聚时百感交集的感人语言,然后依图品读,读出急切和欣喜。
这样,一个不怕困难,刻苦习武,一心救母的孝子形象便矗立在孩子们心中。
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里活动。
学生的表情、动作等反映他内心的思想感情,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教育学生。
学生上课时对知识的吸收、掌握情况,甚至做小动作的情况等,将露于外表,教师通过“望”,及时获取各方面信息,反馈于学生,帮助学生学习或纠正错误。
同时,学生通过教师的“望”,了解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帮助和爱护,会及时改正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的信心。
二、“闻”——倾听“闻”就是听取学生对学习、生活等各种问题的意见、看法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望,闻,问,切
又是同“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语言形式的“问〞和“闻〞,深入 学生,关怀学生学习或纠正错误。比方学生上课时流露出怀疑的眼神,这
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教育。但要留意,问要符合学生对象的年 肯定是对某个问题理解不透彻,教师应放慢速度或者进行重复;学生趴在
教师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推断与处理。以上第二方面的 “望〞也就是观看。作为教师,要擅长观看学生的一言一行。学生的表
“听〞,要留意不行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情、动作等反映他内心的思想感情,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要抓住
“问〞即询问。问也是师生思想感情沟通的一种形式。通过问,可以了 这一点,教育学生。学生上课时对学问的汲取、把握状况,甚至做小动作
第1页共1页
第1页共1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思索和分析。这应是教师处理问题最为关键的一环,特别是在处理学生违 纪问题时,“切〞就是给学生开“药方〞。因此,“切〞应有标准,有尺 度,还要有区分,这关系到我们处理问题的成败,关系到能不能对学生真 正起到教育作用。
在教学工作中,“望〞、“闻〞、“问〞、“切〞特别重要,假如运用 好了,对于我们搞好学问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都是大有裨益的,也是符 合素养教育需要的。当然,要做到这一些,还需要教师的努力,不断提高 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我们要主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关怀与关爱,让学 生在开心的心境下学习、成长。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望,闻,问,切
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以赞许的目光;给未回答正确的学生以鼓舞的目光;给 犯错误的学生以严峻而慈爱的目光;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关怀的目光等。学
中医四诊完整课件完整版x
中医四诊完整课件完整版x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十章“我们的身体”,具体内容包括中医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医四诊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中医四诊的基本概念,知道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的含义。
2. 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四诊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运用四诊来观察和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3. 学生能够理解中医四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性,了解中医四诊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医四诊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难点:中医四诊的运用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人体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一个中医诊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中医四诊的兴趣。
2. 讲解望诊:介绍望诊的概念和方法,通过人体模型和PPT演示望诊的操作步骤。
3. 讲解闻诊:介绍闻诊的概念和方法,通过教学视频展示闻诊的操作步骤。
4. 讲解问诊:介绍问诊的概念和方法,通过人体模型和PPT演示问诊的操作步骤。
5. 讲解切诊:介绍切诊的概念和方法,通过人体模型和PPT演示切诊的操作步骤。
6.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中医四诊的操作步骤,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中医四诊望诊:观察外貌、肤色、舌象等闻诊:听声音、闻气味等问诊:询问病史、症状等切诊:触摸脉搏、按压穴位等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色笔在笔记本上画出中医四诊的操作步骤图。
2. 请用文字描述中医四诊的操作步骤,并写在笔记本上。
3. 请举例说明中医四诊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写在笔记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中医四诊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否能够理解中医四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性?是否能够运用中医四诊来观察和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拓展延伸:邀请中医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四诊的应用和发展。
组织学生参观中医医院,实地了解中医四诊的操作和应用。
语文教学中的“四诊”
语文教学中的“四诊”张国学像中医大夫行医治病需要“四诊”一样,语文科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必须适时适势、恰到好处地施“望”“闻”“问”“切”等“四诊”。
一、勤望所谓“勤望”,即多角度有目的、有意识的勤于观望。
课堂上,作为普通科任教师,不仅要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还要细心地观望每一个学生。
不只看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跟上教学的进程,更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特别是标志领会知识程度的心理表情:是置若罔闻、迷惑不解,还是饶有兴致、幡然顿悟、会心微笑,教师必须望在眼里,映在心头,并继之施以适当的教法。
课堂下,语文教师仍然要勤望。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交往是内心需求的反映”。
要观察每个学生的举止行为,看他喜欢与什么样同学(或他人)交往,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思想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二、会闻所谓“会闻”,即多方面多层次地有意识地听取。
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听每个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解答,以检查他们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驾驭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堂下,语文教师更要会听,不仅听学生们那些天真、质朴的直接表白,更要听他们同龄人之间的心灵交流。
这是因为,出由某种原因,有些话语学生不会或不愿直接说给教师听,而同学这间却能免。
如果通过间接地听取,从与个案学生要好或者不睦的学生的言谈或评价中,更能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倾向、心理状态以及爱好兴趣等等,进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目的。
三、追问所谓“追问”,即广泛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有针对地追问。
课堂上需追问,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不问难以了解学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但问,是很有讲究的,必须在了解学情基础上,对不同的知识体系施以不同的问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问以不同的问题。
难易深浅,各有区别;灵颖愚顿,截然存异。
唯其如此,才能调动不同档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下更要追问:问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状况,可以了解学生的理想、志趣、性格以及家庭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师、班级以及对某些事的看法或有何不同要求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嚣 新的 题目 , 进而 达到锻 炼学生
反 真 翠 王 的数学思维方 式和理性分析能 力。在变式训 练中,老师最常 用的方法主要包摇 一题多解 、 一法 多用、一题 多变以及开放
题 这 四 种 方 法 。 下 面 ,本 文 就 昊 对前 三种 常用 的方法进行简单 坶 的分 析 。
法 和 意 义进 行探 析 。
【 关键词 】 初 中数学;变式训练;实践探 究
对初 中数 学 的学 习 ,是 学生 较 为 系统 地接 受 中学数学知识 的开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数学 思维方式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养成 , 对其以后的数 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模式习惯 的运用都有很大 的 影响。 在 初 中数学 的 复 习阶段 , 学生 应该对知识有 了较为系统 的 掌 握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老 师 运用变式训练的方法来启发学 生建立属于 自己的解题技巧 和 解题思路 ,不仅可 以提高学 生 的学习效率 ,而且锻炼 了学生 广 阔 的思 维 。 初 中数学复 习变式 训 练 的 方 法 变 式 训 练 ,是 指 老 师 对 课 本上的例题或有代表 f 生的习题 , 揭 运 用 一 法 多 用 、一 题 多解 或 一 阳 题多变 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形 式 上的改动或迁 移,从 而组合 成
中医诊断疾病有 “ 四诊”:望、闻、 四诊 ” 作 为 中华 医 学 的瑰 题多变主要指对题 目中的信息和条件进行 问 、切 。这 “ 变式 , 从而达到虽然题 目的叙述发生了很大变化 , 宝 ,至 今还 发 挥 着它 的 积极 作 用 。 在语 也应做到 “ 望 、闻 、问、 但 解 题 的思 路 和所 运 用到 的 概念 、原理 等 知识 点 文教学工作中 , 却一致的目的。初中数学考试大多都是对例题或 切”。特别是有的时候 ,我们要把学生 是经典习题进行变式 ,学生掌握该方法后 ,能从 当作 病 人来 看 待 ,我们 用 心来 纠正 他 们 很大程度上 了解 出题者的意图,从而提高学习效 的错误 ,用心来弥补他们心灵的创伤 , 率。例如,在初 中几何的学习过程中,梯形、平 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 行 四边形、正多边形等图形 , 都有很多平行 、 垂 望 — — 观 察 “ 望 ” 即为 观察 。 直、对角 、等边的特征 ,在具体 的图形中,通过 对限定条件或是关键信息的改变 ,就会形成一个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 “ 解放小孩子 完全 不 同 的题 目。但 通过 仔 细 的分 析 还是 会 发现 的眼睛。不要戴上有色眼镜 ,使 眼睛能 看到事实。解放小孩子的嘴 巴。有 问题 它 们在 对 原理 的 考查 上 没有 什 么不 同。 准许问,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有 二、初 中数学复 习变式训练的意义 初 中数学复习进行变式训练的意义 ,对学生 话敢直说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孩子 而言,表层意义是促进了他们学习成绩和学习效 去 接 触 大 自然 。大 社 会 、扩 大 眼界 , 以 果的提高 、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掌握 ,深层意 发挥其内在 的创造力 ,解放小孩子的时 义 是促 进 了 学生 思 考 习惯 、思 维模 式 以 及分 析 能 间 。 给 儿 童个 体 学 习 , 活 动 的 自由时 间 。 ” 学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力的提高。 1 . 能让 学 生 加深 对 数 学概 念 、 原理 的 理 解 体 ,倡 导 学生 主动 参 概念和原理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学生在刚 与 、 乐 于 探 究 、 勤 于 接触时,由于知识的欠缺很难对它完全掌握,在 动 手 ,要 把 学 生 培 养 数学复习阶段 ,在老师不断将这三种方法与具体 成 自主 的学习 者。通 例题相结合的训练 中,学生会逐渐加深对概念的 过 观 察 , 可 以 让 学 生 理解及其应用范围。对原理、概念的掌握是初 中 认 识 新 事 物 , 获 得 丰 数学学习的基础 ,也是学生熟练进行解题运算的 富 的感 性认 识 。 关 键 ,所 以 ,变 式 训练 在 复 习 阶段 的原 理 概念 方 如 在教 学 苏教 版 第 四 册 第 4单 元 的 一 面的应用 ,能为学生打下 良好的基础。 2 . 能 让 学生 提 高解 题 能 力和 解 题 方 法 篇精 读课 文 《 沉 香救 对数学知识 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 留在知识 母 》时,在指 导 学生 的层面 , 还必须学 以 致用 ,尤其是在数学复习阶 读通 、读 顺课 文 的基 段,学生应该从很大程度上形成 自己的解题方法 础 上 , 指 导 学 生 按 顺 和答 题 技 巧 。老 师在 对初 中数学 进 行全 面 复 习 的 序仔细观察课文插 图, 过程 中,关键是对全书知识点、解题思路和答题 从沉 香 紧锁 的眉 头, 技巧的梳理 ,学生如果掌握情况良好的话 ,可以 愤怒 的双 眼和 握紧 的 节约很多复习时间。 拳 头 , 想 象 沉 香 不 怕 3 . 能 促进 学 生数 学 思 维模 式 的转 变 “ 寒冬 腊 月 ”、 “ 盛 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周期性 、 阶段性的复习, 夏 酷暑 ”,“ 起早 贪 黑 ” 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得到周期性的加深和强 苦 学 武 功 ,立 志 救 母 化。初 中学生在刚接触初中数学时的思维模式必 的艰辛 。从 母 子俩拥 定与复习阶段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差别 ,这种模 抱 在一 起 ,喜 逐颜 开 贵 州省 大方 县鼎 新乡则 鸡 小学 李 子磊 式发生转变的原因主要在于,随着知识量 的不断 的画面 ,想 象母 团 增加,老师会将初中数学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汇 聚时百感 交集 的感 人 总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变式训练的方法 ,让学生 语言 , 然后依图品读 , 温故而知新,达到思维模式上的周期性 突破。 读 出急 切 和欣 喜。这 为了在提高初 中生数学成绩 的同时 ,促进 样 , 一 个 不 怕 困 难 , 他们数学思维模式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培养 ,老师 刻 苦 习武 ,一 心救 母 必须在教学过程 中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引导和强 的孝子形象便矗立在孩子们心中。 化 。变 式 训练 的运 用 ,能 让学 生 在 复习 阶段 ,全 作为教师 ,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里 面了解数学题 目的设计技巧,在对方法透彻理解 活动 。学生的表情 、动作等反映他 内心 的情况下 ,学会从多角度 、多侧面分析问题 ,触 的思 想 感 情 ,是 思 维 的外 在 表现 形 式 , 类旁通,举一反三。掌握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 教师要抓住这一点 ,教育学生。学生上 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对数 课 时对 知识 的吸 收 、掌握 睛况 ,甚 至 做 学 的 学 习兴 趣 。 小
【 摘 要 】国家设置数 学课 程的主要 目的 是为 了培养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 力和理性 分析 能 力 。 随 着 国 家课 程 改 革 的 进 行 和 素 质 教 育 的 推 进 ,现在的 学校在进 行教学模 式变革的 同时 , 越 来越 重 视 对 学 生 的 素 质 和 学 习 能 力 的 培 养 。 在 初 中数 学 的 复 习过 程 中 , 变 式 训 练 的 运 用 , 就 起 到 了培 养 学 生 的 辩 证 思 维 能 力 和 理 性 分 析 能 力 的 目的 。 下 面 ,本 文 就 通 过 初 中数 学 的 具 体 例 子 ,分 别 对 初 中 数 学复 习 中 变 式 训 练 的 方
1 一题 多解
主 要 指 在 对 题 目进 行 多 角 度 、多侧 面分析的前提下 ,通 过对题 目中的条件和学过 的概 念 、原理进行 不同的组合和建 模 ,从 而找 出 多 种 不 同 的 解 题 方 法 。 这种 训 练 方 法 所 蕴 含 的 信息量特别大 ,学生对该方法 的掌握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点 的 系 统 性 的 理 解 。 例 如 ,通 过 添 加 常数项 的方 式进行 因式分解 ,原式 = x + 3 x 一 1 2 x + 8 = ( x + 2 ) ( x 2 2 x + 4 ) + 3 ( x 一 2 ) ( x + 2 ) = ( x + 2 ) ( x + x 一 2 ) = ( x 一 1 ) ( x + 2 ) 。对 它 的另 一 种 解 法 为 ,原 式 = X 3 - x2 + 4 x 2 - 4 = x ( x — 1 ) + 4 ( x 一 1 ) ( x + 1 ) = ( x 一 1 ) ( x + 2 ) 。这 样就 实现 了 对一 个题 目的多种 解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