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科举制的创立 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方法:可以按照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人物顺序,根据贡献,列举表格巩固学习。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学生观察
观察课本《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结合课文旁边小字中唐太宗的话,和课文中所引唐朝赵嘏的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认识到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连为一体。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唐太宗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科举制度笼络和控制了读书人,科举考试的最大效益着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三科举制的影响
教师提问
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科举制度的影响,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内容以外,还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以及从国内到国外、从古至今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教师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三:伟大的某某革命先行者孙某某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课重点讲解《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中国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从隋朝开始,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它从隋朝开始创立,到唐朝逐渐完善,再到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科举制的创立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在学生基本掌握了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安排学习这一专题课,不但能使学生了解这一制度诞生的社会背景,也为后面学习辉煌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新人教版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目的,了解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2、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分析魏晋的选官方式,使学生理解科举制产生的历史原因,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归纳科举制创立的简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组织学生讨论科举制创立的历史意义,认识科举制的创立在当时社会的进步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举制对社会进步,让学生认识制度的改进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文化知识学习与自身素质提高的关系,培养热爱学习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历史意义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科举制创立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时间分配教师的教学行为(讲解、提问、板书等)教学技能要素学生学习行为从踏入校门开始,课室测验就一直伴随着我们。
那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历史上,考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古代的考试与今天我们学校的考试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科举制?科举制是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她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清末废除。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考试在我国古代的隋朝就有了,是用来选拔官员的,而今天我们的学校的考试主要是考查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两者的目的和作用是大不同的。
导入提问讲解引入、板书产生好奇心理,引起求知欲望。
阅读教材、思考听讲、做笔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想想:在隋朝创立科举制之前,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呢,隋建立后又为什么废除以前的选官方式而创立科举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老师概述同学们的回答:魏晋以来,选官是由地方豪门贵族品评推荐的,标准是门第的高低。
这样,豪门子弟只凭出身就可做官,往往是不学无术之人,而真正富有才华却贫寒之人报国无门,埋没了人才。
而且,选官的权利掌握在豪门贵族手中,对皇帝的权利不利。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师寄语】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学习目标】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
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3、从科举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难点】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二、合作探究:1、隋朝为什么要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2、看课文图片“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及左侧太宗语,想一想,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学习了科举制后,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四、巩固训练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五、当堂反思: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达标检测:1、魏晋时期,选拔官员依据的主要标准是A才能和学识 B 门第和出身 C民族和地域 D等级和财产2、科举制度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最早采用这种办法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诗赋成为科举制中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始于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唐朝青年李进是非常有名的骑射好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新人教版
科举制的创立【导入新课】高考制度是我国现在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这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谁对它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有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隋唐,看看当时是通过什么制度选拔人才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结合现实、教材和导学案中的内容,预习、讨论后回答。
学生应该能够回答出来。
教师总结:高考作为今天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一项基本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人才选拔。
因此,对于高考,国家是非常重视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制度,或者说官吏考试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400 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中间断裂,现在又重新实行,可谓千年大轮回。
当然,是更高一级的轮回。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学,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用高考这一话题导入新课,自然而有效,既能烘托课堂气氛,更能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巧妙衔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今及古,明确古代是如何选拔官员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讲授新课】一、科举制的诞生[资料展示] 多媒体展示科举制的背景。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
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提出问题]隋朝之前,我国怎样选拔官吏呢?你认为这种选官方式科学吗?为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
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教学目标: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
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3、从科举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二、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科举制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朗读“导入框”内容,唐太宗是一位虚心纳谏的开明君主。
那么他统治时期历史是怎样的一种局面?第二步:自主学习,建构知识(用15分钟时间依据下列表格自读课文,注意观察图片,填写重点知识,也可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填充: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第三步: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结合魏晋南北朝选官的制度,讨论“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
2、假设你自己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后,你会怎样做?第四步:拓展延伸学习了科举制后,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第五步:达标检测(10分钟)1、魏晋时期,选拔官员依据的主要标准是()A.才能和学识B.门第和出身 C.民族和地域 D.等级和财产2、为改变许多出身地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的弊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开始于()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C.隋炀帝时D.武则天时3、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隋炀帝——分科考试B.唐太宗——扩充国学增加学员C.武则天——殿试、武举D.唐玄宗——诗赋为进士科主要内容4、“武状元”这个词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太宗时期B.唐高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5、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1.4 科举制的创立 教案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四、展示提升 彰 显实力:
3、科举制的影响:第三小组尝试题 材料一:进士及第的历史名人(陈子昂、王昌龄、韩愈、岑参、王维„„都是进士及第的历 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 应试考中进士;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经科举考试授予官 请问:有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也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了仕途,说明科举制在政治方面产生了哪 制度,使得有 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 任 A、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 材料二:科举应试者: 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继唐太 力提倡科举,武则天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 请问:从这些人数的变化,可以说明科举制在教育方面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的发展,士人 的风气盛行。 B、教育方面:由此可见,科举制促进了 材料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 互动:请列举材料中诗人的佳作名篇。 问题:通过朗读这些诗歌,你感受到了什么? 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 ,大大有利于 的繁 C、文学艺术:科举制促进 材料四:进士崔致远 许多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新罗著名文学家崔致远,就是唐朝时新罗 佼者。 、 都曾通过考试选官。①科 D、对国外的影响:唐朝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邻国,
教学重点 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一、视频导入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 目标尝试教学法、导学法、多媒体尝试教学法
教学难点 教具
视频导入——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
教师导学预设
人教版七下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课题: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一课,学习时要把科举制的创立放到这一时期繁荣开放的大背景中去处理。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以及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人才和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使得后来的历朝历代加以沿用、改革,使得中央对人才的掌控以及对人们的思想控制都进一步加强,影响至为深远。
二、课程标准了解科举制的创建。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难点: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影响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公务员考试现场照片教师:公务员的职业在就业难的今天更显出其夺目的光环。
公务员作为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公务的人员,其个人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行政系统的运转。
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各国都是非常重视的。
官吏考试选拔制度,其雏形是1400多年前的中国科举制度,那么科举制度,究竟是如何诞生的,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感知科举制度。
(设计意图:公务员考试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许多相同点,并且家喻户晓。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春的萌芽---科举制的诞生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两份简历:王有富的简历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李学才的简历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讨论:他们两人谁能做官呢?为什么?学生:王有富。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出身低微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设计意图:用当时社会的两种阶层人作对比,更加直观,学生更易理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教案新人教版
第四课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目的,了解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简述隋唐以后政府选拔官吏的基本过程。
知道三省六部制。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理解科举制度创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归纳科举制从创立到完善的简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科举制创立的历史作用,认识科举制在当时的社会进步性,理解制度的改进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科举制的弊端,学会正确地评价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举制对社会进步及对世界的影响,让学生深刻认识隋唐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领先于世界的先进地位,培养民族自豪感。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文化知识学习与自身素提高的关系,培养热爱学习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难点:隋朝创建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教学过程课前检测复习提问: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共同点?(注意任用贤才,选拔有才干、有道德的人当官。
)导入新课设问过渡:隋朝之前,怎样选拔官吏呢?原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能当高官。
(所谓“高门”就是“高等”的意思。
)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的人当上高官之后,就要“知恩图报”,往往利用职权来维护推荐者的特权,不利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隋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有效的统治,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创建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叫做科举制度。
讲授新课一、科举制的诞生学生阅读17页课文、插图和资料,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1.隋文帝开始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分科考试)2.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正式诞生?(隋炀帝)3.科举制度起了什么作用?(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过渡讲解:科举制建立之初的隋朝,选拔的人数不是很多。
后来,经过唐初几位皇帝的完善,通过科举制度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科举制产生、完善及影响。
2.能力: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2.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对科举制的评价。
教学难点: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诗词辅助法、讨论法、讲述法和启发诱导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
今天我们习惯上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
那么,这些叫法都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制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科举制诞生的背景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
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隋朝建立之初,还是沿袭前朝的选官制度,但两年之后,隋文帝就下诏予以废除。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九品中正制到了隋代,除了读书人不满之外,还有哪些弊端最终导致了隋文帝下诏废除?大家可以分组讨论,派出代表发言。
一组: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来成为豪门大族控制政权的工具,选拔不到真实的人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新人教版
3. 确定教学媒体使用:为辅助教学,本节课将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例如,播放与科举制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科举制的实际情况;展示科举制的图片和图表,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和考试内容;利用电子白板等设备,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和答案,促进学生的互动和思考。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觉得导入部分很成功,通过展示古代科举考试的画卷,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对科举制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基础。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力突出重点,讲解清晰。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有些被动。我意识到,我需要更多的互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许,我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更积极参与进来。
1. 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将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具体作业布置如下:
(1)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科举制的相关章节,加深对科举制起源、发展和影响的理解。
(2)思考题:布置一些与科举制相关的思考题,如“科举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科举制对现代考试制度有何启示?”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表达能力:在课堂讨论和发言环节,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描述和论证。
4. 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科举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他们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历史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学习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科举制度的影响”一目时,注意提示学生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方法,言之有据地分析问题。
2、指导学生按人物顺序编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事记”。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一、科举制度的创立1、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2、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3、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与理解“省试”合格后录取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科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三、科举制度的影响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有关科举制的有关内容,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开阔知识面。
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讨论:如果你是皇帝,你将如何选拔人才为你所用?(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3、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4、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5、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6、科举制的影响(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1)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2)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从此,门第不高的,可以凭才学作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集中到;(4)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
(5)唐太宗即位后,扩充了的规模。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6)武则天时,开始了,并增设了;(7)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止。
2、找出在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有哪几件重要事情(五)探究新课:1、看p16页《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及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2、看p16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你喜欢这种题型吗?3、我们现在学习了这么多,请大家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阅读下列材料:“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程标准】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⑵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法:指导预习,问题设置指导课前预习工作: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做好预习工作。
学法:阅读、讨论、探究、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
本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让学生探讨阅读课本了解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板书)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诞生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完善过程中的三位皇帝及其采取的具体措施;了解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搜集有关古今选官制度、用人制度的资料和知识,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讨论科举制度给人才选拔方式带来的变化、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讨论科举制的深远影响时,通过古今对比、中外联系,培养学生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它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重大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原因之一,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
通过了解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一项开创性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教学重点]
科举制的创立和逐步完善。
[教学难点]
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做好预习工作。
第一组:了解隋唐以前我国采取什么选官方法。
第二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科举考试究竟怎么考,一个普通读书人怎样才会成进士。
第三组:找出课文中提到哪几位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并尽可能多的了解哪些历史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如:岳飞、司马光等。
第四组:排练一个短剧小品(1分钟)“看榜文”。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唐朝杰出的皇帝,请说出他们是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在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盛世局面。
他们的统治措施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善于用人)那么你们是否知道,隋唐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呢?(科举制度)大家都听说过科举制度,但它具体是怎么一回事,读书人怎样才能适应它的要求,达到升官入仕的目的,哪一科最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讲授新课]
先不要看书,我提一个问题大家来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什么是科举制度?(学生自己讨论,自由发言)
简而言之,通过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就是科举制度。
科举
制度是什么时期出现的?(隋朝)
现在请第一组的同学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派一位代表介绍隋唐以前我国采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学生拿着自己准备好的资料上台讲解:九品中正制)关于“九品中正制”大家需要明白一点就够了,那就是到了后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可以做高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出身贫寒,难以担任中央和地方高官,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讨论:你认为这种选官方法好不好?(学生自由发言)
现在大家阅读课文15页的内容,找出在科举制的产生过程中有哪几件重要的事情?(学生阅读课文)
一、隋朝时科举制诞生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讨论:(1)科举制度与过去的选官制度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它给各种身份的人带来了什么变化?
(2)通过科举制度,获利最大的是谁?
请大家看课本16页图片,并阅读小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请理解这句诗的意思。
从唐太宗开始,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大家找出哪几位人物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二、唐朝时科举制逐步完善
(1)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家的规模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一起讨论几个问题:
(1)、16页动脑筋:请问这种:“贴经”的试题类型和我们今天有什么题型很相似?你认为这种题型好不好?为什么?
(2)、18页动脑筋: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的考试内容,你会怎么做?能否再估计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会呈现怎样的局面?
(3)、请第二组的同学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完整的科举考试是怎样进行的?一个普通的读书人需要经过哪些环节才能成为进士。
(录象)
请第三组的同学派代表起来介绍一下,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是通过科举制当上官的?他们有什么作为?
中国古代有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那么你能否想象出一个书生在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心情呢?现在请第四组同学表演小品:看榜文。
(学生表演)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它对我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个话题:请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社会风气以及对中外的影响等多方面来分析,该如何评价科举制?(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以有的课外社会知识,联系所学内容,展开联想。
)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当然,科举制不仅有正面影响,还有负面影响,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走向了极端,其不良影响十分明显。
播放录象《范进中举》。
[教学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一个问题进行了步步深入的探讨,大家总结一下是围绕什么问题?(学生总结)
整理记忆: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诞生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范围
科举制完善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影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课堂练习]
课本活动与探究。